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10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
执业医师笔记(大苗版)-儿科
![执业医师笔记(大苗版)-儿科](https://img.taocdn.com/s3/m/61c35033561252d380eb6e81.png)
序论1、胎儿期:静卵结合→分娩 40周胚胎期:前8周2、围生期:妊娠28周到产后1周⑴死亡率最高⑵评价产科、新生儿科的质量⑶评价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围生期的替补)4、婴儿期:出生后到1岁⑴生长发育最快⑵最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5、幼儿期:1岁到3岁⑴最容易发生意外⑵语言发育最关键6、学龄前期:3岁到6-7岁⑴性格发育⑵智力开发最关键⑶传染病明显减少7、学龄期: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8、青春期:⑴生长发育第二快⑵生殖系统发育最快生长发育1、连续性、阶段性2、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淋巴系统:先快后慢3、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体格生长(体重、身高、头围、胸围)1、体重反映近期营养状况⑴出生体重2500-4000 足月儿<2500 低体重儿<1500 极低体重儿<1000 超低体重儿⑵生理性体重下降:吃饭好、睡眠好、精神好病理性体重下降:>10天,体重下降>10%⑶出生时体重3KG1岁时体重10KG2岁时体重12KG公式计算小于6月月龄×0.7+出生体重6-12月月龄×0.25+61—12 岁年龄×2+8前3月:600-1000 g/月4-6月:600-800 g/月7-12月:300-400 g/月2、身高出生:501岁:752岁:.872-12岁体重年龄×7+75;3、胸围出生:32 1岁:464、头围:出生:341岁:462岁:485岁:50骨骼生长1、颅骨发育前囟门:1-1.5岁闭合。
后囟门:6-8周闭合。
2、脊柱、脊髓生理弯曲颈曲3月胸曲6月腰曲1岁3、腕骨骨化中心①出生0个②3月腕部③3月以内膝部④10岁出齐,共10个⑤骨化中心=年龄+14、牙齿总数出牙时间出齐时间乳牙20 4-10月2-2.5岁最晚不超过12月恒牙28 6岁20-30岁2岁以内乳牙=月龄1(4到6)运动功能3抬4翻6会坐7滚8爬周会走语言发育1哭2喔3咿呀4笑5喃7喊妈8摸9懂周会走2周岁:用勺吃饭3周岁:背儿歌4周岁:唱歌儿童保健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症好345百白破8月麻疹2岁乙脑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营养素糖蛋白质脂肪4 4 935% 15% 50%2、1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能量100kcal基础代谢率50kcal3、1岁以内小孩,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150ML4、糖牛奶100ML=能量100kcal5、婴儿喂养⑴正常足月儿出生后15分钟就可以母乳喂养⑵牛奶喂养:3消失一次,每日7-8次⑶断奶最佳时间:8-12月,最迟不超过1.5岁⑷蛋白菌免疫因子维生素D人乳乳清白蛋白乳酸杆菌有无牛乳酪蛋白大肠杆菌无有⑸全脂奶粉-----→纯牛奶按重量 1:8按体积 1:4⑹辅食 1-3月汁4-6月泥(菜泥、果泥、蛋黄、米粉)7-9月沫(肉泥、鱼泥、蛋清)10-12月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病因:冬季出生2、临床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
【执考重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高频考点--儿科学疾病
![【执考重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高频考点--儿科学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236946f74b73f242336c5ff6.png)
【执考重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高频考点--儿科学疾病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高频考点儿科学疾病1.新生儿Apgar评分指标包括——心率、呼吸、皮肤颜色、肌张力、弹足底或插鼻管反应。
2.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是——多局限于眼外肌瘫痪。
3.小儿抗风湿热治疗,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心脏炎。
4.最能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态变化的指标是——体重。
5.对正常足月新生儿,暂不能引出的神经反射是——腹壁反射。
6.小儿初次感染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的时间是——4~8周。
7.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是指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的体重低于——1500g。
8.小儿出生后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呈现先快后慢的是——神经系统。
9.小儿语言发育三个阶段的顺序为——发音、理解、表达。
10.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11.小儿出生时即具有一些先天性反射,属于先天性反射的是——觅食、吸吮、吞咽、握持、拥抱等反射。
12.适于胎龄儿(AGA)的标准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
13.小于胎龄儿(SGA)的标准是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14.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最晚的年龄是——2岁。
15.正常小儿的乳牙出齐最晚的年龄是——2岁半。
16.小儿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时期——婴儿期。
17.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青春期。
18.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适宜的时间是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
19.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适宜的时间是生后——3个月,4个月,5个月。
20.小儿中度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是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25% ~40%。
21.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调整饮食,每日开始供给的热量应——40kcal/kg。
22.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累及的部位——腹部。
23.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中最后消失的皮下脂肪部位是——面颊部。
医师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医师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a6a8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d.png)
医师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解剖学1. 人体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2. 人体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
3. 人体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管组织等。
4. 人体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脾、胰腺、肾、胃、肠、脑、眼、耳、鼻、口腔等。
5. 人体腔室:包括胸腔、腹腔、盆腔等。
二、生理学1. 呼吸生理学:包括呼吸的机制、肺的功能、呼吸的调节等。
2. 循环生理学: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构造和功能、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循环的调节等。
3. 消化生理学: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吸收的机制、消化液的分泌和作用等。
4. 泌尿生理学: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和排泄、尿液的成分和功能等。
5. 生殖生理学:包括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殖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等。
6. 激素生理学:包括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的调节和平衡等。
7. 神经生理学: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导的机制、神经调节的过程等。
8. 免疫生理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和作用、免疫调节的机制等。
三、病理学1. 细胞病理学: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变性、坏死、增生、癌变的机制等。
2. 病理生理学:包括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机制、机体对异常的反应和调节等。
3. 传染病病理学: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感染的机制、传播途径、免疫反应等。
4. 慢性病病理学:包括慢性病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病理改变、病理反应等。
5. 肿瘤病理学:包括肿瘤的发生机制、生长过程、侵袭转移、治疗原则等。
6. 遗传病病理学:包括遗传病的发病机制、遗传方式、诊断方法、预防措施等。
7. 免疫病病理学:包括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
8. 营养病病理学:包括营养缺乏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预防措施等。
大苗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听课笔记(共4讲)
![大苗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听课笔记(共4讲)](https://img.taocdn.com/s3/m/3dffc38dec3a87c24028c4fe.png)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三联针),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等五种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简称五苗防七病)。
这个记不住的话,老师有口决呢,非常好记:
(6)胸廓畸形:l岁左右小儿,表现:肋骨串珠、肋膈沟(赫氏沟)、鸡胸或漏斗胸。
(7)下肢畸形:l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儿,如“o”形腿或“X”形腿
(8)血生化和X线表现 :血清钙↓,血磷↓,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X线表现: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激期
(4)矿物质含量虽与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却高于牛乳5倍,但是人乳里维生素K和D较少,所以小儿出生后都打一针VK来预防。
2.初乳:一般指产后4天内的乳汁,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
3.断奶 一般于1岁左右可完全断奶,最长不超过2岁。
二、人工喂养
1.牛奶制品
(1)全脂奶粉 按重量1:8或按重量1:4加开水调成,其成分和鲜奶差不多。
5.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和激期-----活动期。
1.初期(早期):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与季节无关)出现枕秃(烦躁及头部多汗致婴儿常摇头擦枕)
2.活动期(激期):骨骼改变。
1岁以前出现:(1)颅骨软化:最典型,出现最早,3-6个月婴儿----激期
(2)方颅 :骨样组织增生所致,7-8个月以上
(3)手、足镯:方颅之后,6个月以上的小儿
1岁以后出现:(4)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 正常前囟闭合1-1.5岁
职业医师儿科知识点总结
![职业医师儿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5930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9.png)
职业医师儿科知识点总结一、儿科医学基础知识1. 儿科生长发育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各个阶段,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相关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2. 儿童疾病与预防儿科医师需要熟悉常见的儿童疾病,如发热、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传染病等,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3. 儿科医学诊断技术儿科医师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儿科诊断技术,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检查等,以准确诊断和评估儿童疾病。
4. 儿科医学治疗技术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儿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以及常见的儿科紧急处理技术,如心肺复苏、骨折固定、创口处理等。
二、儿科专科疾病知识1. 儿科内科疾病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儿科内科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包括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儿科外科疾病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儿科外科疾病,如先天畸形、创伤、烧伤、手术并发症等,包括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手术技术和处理技巧。
3. 儿科专科疾病儿科医师需要了解一些特殊的儿科专科疾病,如儿童神经病学疾病、儿童心脏病、儿童肾病、儿童血液病等,包括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儿科健康管理知识1. 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规律,包括婴儿喂养、儿童膳食、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以及相关的营养咨询和管理方法。
2. 儿童健康保健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的一般保健知识,包括常见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免疫接种、健康检查、预防意外伤害等内容,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方法。
3. 儿童心理健康儿科医师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常见的心理障碍、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发育迟缓等,以及相关的评估和干预方法。
四、儿科应急救护知识1. 儿科急诊处理儿科医师需要掌握儿科急诊处理技术,包括常见的儿科急诊病情评估、监护、急救、处理和转运技术,如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溺水、烧伤、中毒等。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必考点总结,轻松拿下神经系统!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系统必考点总结,轻松拿下神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6a8b32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67.png)
执业医师考试中最让人头疼的部分应该就是神经系统的复习,我的建议是拿到该拿的必拿的分就可以,不要追求像消化和呼吸,心内,一样的细致,浪费很多时间,总结一些易错点,易考点,必考点,同时建议结合神经学和心血管循环部分一定结合药理学一起来复习,事半功倍。
偏头痛。
1.预防:评比落定。
评(硝苯/尼莫地平)比(托吡脂)落(普萘洛尔)定(苯噻啶)我(丙戊酸钠)。
托吡酯及丙戊酸钠均可用于预防头痛发作,丙戊酸钠也可以用于预防头痛发作,但由于用药量较大,每日使用次数较多,不作为首选药物;2.治疗:麦角胺。
偏头痛先兆是视觉先兆—偏盲。
小脑半球损害——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同侧肢体动作不协调,指鼻、跟膝胫、轮替试验笨拙)小脑蚓部损害——躯干共济失调(站不稳,闭目难立征阳性,醉酒步态)小脑的中央为小脑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绒球小结叶主要接受来自前庭核和前庭神经的传入纤维,调节躯干肌肉的活动,在维持肌紧张、身体平衡和姿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受损时可表现为身体平衡功能障碍肌肉精细运动受损见于前叶的蚓部及后叶蚓部的后外侧部。
运动协调功能受损见于小脑半球大部分和部分蚓部癫痫:部分发作:卡马西平单纯发作——无意识障碍——JACKSON发作:逐渐发展,从拇指-手-手腕-肘-肩部Todde麻痹:抽后短暂偏瘫复杂发作——有意识障碍——自动症全面发作:小发作——失神发作——有意识障碍——小孩多见-乙琥胺,丙戊酸钠大发作——强直,阵挛——有意识障碍——丙戊酸钠————持续30分钟以上——持续状态——静脉地西泮。
帕金森: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是补充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四肢无力+二便正常=吉兰-巴雷;吉兰巴雷:1.大小便正常。
2.蛋白高,细胞正常,蛋白细胞分离。
3.运动障碍明显,对称性无力。
4.脱髓鞘。
5.腓肠肌疼痛+上感+偏瘫。
单侧面瘫-——面神经炎;双侧面瘫——吉兰巴雷。
治疗:1.血浆置换2.免疫球蛋白。
四肢无力或双下肢无力+二便障碍=急性脊髓炎;四肢无力/全身无力+低钾表现=周围性瘫痪。
医师资格考试儿科学重要知识总结
![医师资格考试儿科学重要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1fb3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4.png)
诊疗技术:针对儿科临床实践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有助于 提高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儿科学教育及人才培养方向
添加 标题
儿科学专业教育目标:培养具备医学专业知识、 临床技能和良好医德,能够独立从体 征、实验室检
查等
治疗原则及方 案: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饮
食调整等
呼吸系统疾病
概述: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包括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 诊断: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雾化吸入等。 预防:加强儿童保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强儿童免疫力等。
白血病:详细介绍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 白血病患儿的护理和康复。
出血性疾病:介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
病因:感染、 结石、先天畸
形等
症状:尿频、 尿急、尿痛、
血尿等
诊断方法:尿 常规、B超、X
实践技能要求:医师应熟练掌握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 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尿常规、 生化检查等,有 助于诊断疾病和 监测病情
影像学检查:X 线、超声、CT等, 可提供病变部位 和程度的直观信 息
内镜检查:胃镜、 肠镜等,可直接 观察病变部位, 进行组织活检和 病理诊断
感谢您的观看
添加 标题
儿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医学基础课程、 临床医学课程、儿科专业课程等,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儿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内分泌系统疾病真题模拟及答案(4)
![儿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内分泌系统疾病真题模拟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698320d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8.png)
儿科住院医师考试:2022内分泌系统疾病真题模拟及答案(4)1、对CAH的21羟化酶缺陷最具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单选题)A. 血ACTH(促肾上腺素)B. UFC(尿游离皮质醇)C. 尿17酮类固醇D. 血17-羟孕酮E. 血PRA(肾素活性)试题答案:D2、男孩,12岁。
系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0kg,身高47cm,头围33cm。
母乳喂养,4个月起添加辅食,10个月断乳。
婴儿期无特殊患病史。
但自1岁起,其生长速度减慢,出牙亦较同年龄儿延迟。
7岁上学,学习成绩中等。
体检:身高110cm,上、下部量比例为1.02,骨龄相当于8岁,尚无第二性征,睾丸降至阴囊。
此患儿可初步诊断为()(单选题)A. 原发性垂体性侏儒症B. 继发性垂体性侏儒C. 原基性侏儒(宫内生长发育障碍)D. 呆小病E. 体质性生长延迟试题答案:D3、散发性呆小病的临床特点,哪项不正确()(单选题)A. 智力低下B. 身材矮小,四肢短粗,躯干相对较长C. 生理功能低下D. 性腺及第二性征发育落后E. 骨龄正常试题答案:E4、12岁男孩,出生时身长及体重正常,智力良好,家庭环境尚好,家长发现自幼生长慢于其他同龄儿童。
母亲身高146cm。
父亲身高167cm查体:身高-2.1SD,体重-1.8SD,心、肺、腹(-),双睾丸体积8ml,少许阴毛,骨龄12.5岁,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结果正常。
预计这种异常最可能的疾病是()(单选题)A. 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B. 家族性身材矮小C. 宫内发育迟缓D. 生长激素缺乏E. 甲状腺功能低下试题答案:B5、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采用的方法为()(单选题)A. 尿三氯化铁试验B. 2,4-二硝基苯肼试验C. 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D. 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E. 尿液有机酸分析试题答案:C6、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最严重后果是()(单选题)A. 身材矮小B. 智力落后C. 心脏功能低下,心衰,心包积液D. 腹胀,便秘,脐疝E. 贫血7、风湿热患者有心脏扩大及心衰者合理休息时间是()(单选题)A. 3个月至半年B. 1~3个月C. 2~3个月D. 1年E. 3~4个月试题答案:A8、男孩,12岁。
执业医师考试笔试精简重点(儿科部分),已标出重点!!
![执业医师考试笔试精简重点(儿科部分),已标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d23f156edb6f1aff001fe2.png)
执业医师考试笔试精简重点(儿科部分),已标出重点!!来源:吕宾的日志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3.喂养指导。
传染病预防(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练习题1.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答案:A)A.8周以内B.9周以内C.10周以内D.11周以内E.12周以内2.小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的时间是(答案:C)A.生后1~2个月B.生后2~3个月C.生后5~6个月D.生后7~9个月E.生后10~12个月一、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 ,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 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 3-12月(年龄+9)÷2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kg 1-6岁年龄×2+8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8(7)kg 7-12岁(年龄×7-5)÷2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 ,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分泌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分泌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e2e07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5.png)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分泌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单选题]1内分泌疾病定位诊断的方法不包括A.B型超声检查B.静脉导管分段取血C.磁共振成像D.放射性核素(江南博哥)显像E.血清靶器官激素水平测定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包括功能诊断、病理诊断和病因诊断。
病理诊断又分为病变性质和病变部位的确定。
ABCD均属于定位诊断方法,而血清靶器官激素水平测定属于功能诊断,而不是定位诊断,答案为E。
掌握“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知识点。
[单选题]3.对内分泌功能亢进者,下述哪个治疗最为理想A.手术切除肿瘤或增生的腺体B.放射治疗C.药物抑制激素合成D.化学治疗E.用靶激素抑制促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对于内分泌功能亢进的可采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治疗。
①手术切除内分泌肿瘤,或切除大部分增生的内分泌腺体。
②用放射线照射或内服同位素来破坏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的腺体,如垂体瘤作放射治疗,甲亢口服同位素碘。
③用药物抑制激素的合成,如用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④用激素抑制相应的促激素的分泌和制造,达到治疗功能亢进的目的,如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垂体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⑤用药物来对抗某一激素的生理作用,使之不能发挥原来的作用,如安体舒通能对抗醛固酮对肾脏保留钠排泄钾的作用,因而可以治疗醛固酮增多症。
选项①是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掌握“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知识点。
[单选题]4.激素测定用于诊断内分泌疾病,目的是为确定A.部位B.病原C.病因D.功能E.病理功能诊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激素测定用于诊断内分泌疾病,目的是为确定功能。
掌握“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概述”知识点。
[单选题]5.对内分泌病人的诊断中,首先易于确定的是A.病理诊断B.病因诊断C.细胞学诊断D.功能诊断E.鉴别诊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完整的内分泌病诊断应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诊断(定性和定位诊断)和功能诊断。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题库及答案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01a0b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5.png)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儿科题库及答案考点: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开始排便的时间常为生后A.24小时B.36小时C.48小时D.60小时E.72小时答案:A2.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发生在出生后A.第1周B.第2周C.第3周D.第4周E.第5周答案:A3.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的主要临床特征是A.前囟隆起、骨缝分离B.呼吸困难、发绀明显C.肢体痉挛、角弓反张D.体温升高、体重减轻E.拒乳、嗜睡、肌张力低答案:E4.婴儿生理性贫血的时间是出生后 A.1个月B.2~3个月C.4~6个月D.7~9个月E.10个月后答案:B5.不符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 A.红细胞的寿命短B.红细胞数量多C.红细胞内酶发育不成熟D.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E.肝功能不成熟答案:C6.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A.颅内出皿B.颅内感染C.胆红素脑病(核黄疸)D.败血症E.支气管肺炎答案:C7.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病因是A.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B.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MN血型不合D.Rh血型不合E.ABO血型不合答案:E8.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最有价值的依据是A.高热B.白细胞总数增加C.血培养阳性D.皮疹明显E.有皮肤伤口答案:C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惊厥,首选的药物是 A.甘露醇B.地塞米松C.苯巴比妥钠D.苯妥英钠E.呋塞米答案:C10.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频率是A.20~30次/分B.40—50次/分C.60~80次/分D.90~100次/分E.100~110次/分答案:C11.我国新生儿败血症多见的病菌是 A.肠球菌B.链球菌C.葡萄球菌D.大肠埃希菌E.铜绿假单胞菌答案:C12.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是 A.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B.淡漠与激惹交替C.肌张力增加D.瞳孔扩大E.出现惊厥,肌阵挛答案:E13.早产儿的胎龄应是A.>25周至<37足周B.>26周至<37足周C.>27周至<38足周D.>28周至<37足周E.>28周至<38足周答案:D14.正常足月儿的皮肤外观特点是A.肤色稍黄,毳毛少B.肤色稍黄,皮下脂肪少C.肤色红润,皮下脂肪少D.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E.肤色苍白,皮下脂肪丰满答案:D15.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量约为婴儿全血量的 A.1倍B.1.5倍C.2倍D.2.5倍E.3倍答案:C16.正常足月儿皮肤外观的特点是A.皮肤发亮B.皮肤水肿C.皮肤毳毛多D.皮下脂肪少E.肤色红润答案:E17.足月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频率约是A.110次/分B.90次/分C.70次/分D.50次/分E.30次/分答案:C18.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B.足月儿2周内消退C.早产儿3~4周内消退D.血清胆红素8~l0mg/dlE.血清结合胆红素1mg/dl左右答案:A19.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是A.RhD溶血病B.RhE溶血病C.其他Rh溶血病D.ABO溶血病E.G-6-PD缺乏症答案:D20.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膘菌是A.大肠埃希菌B.铜绿假单胞菌C.链球菌D.念珠菌E.葡萄球菌答案:E :2 1.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最先施行的根本措施是A.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输出量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药物治疗D.尽量吸净呼吸道黏液E.评价患儿病情答案:D2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硬肿最先出现于A.大腿B.小腿C.臀部D.面颊E.上肢答案:B23.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筻迟的是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B.足月儿>2周黄疸未消失C.黄疸退而复现D.血清总胆红素>257umol/L(15mg/dl)E.血清结合胆红素<25. 7umol/L(1. 5mg/dl)笞案:E24.新生儿溶血病中,需进行换血治疗时,换血量为每千克体重A.60~80mlB.90~110mlC.120~140mlD.150~180mlE.190~210ml答案:D2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出现的顺序是 A.大腿一小腿一臀部一上肢一面颊一全身B.小腿一大腿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C.臀部一大腿一小腿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D.面颊一上肢一臀部一大腿一小腿一全身E.上肢一面颊一小腿一大腿一臀部一全身答案:B26.对新生儿窒息进行Apgar评分的指标不包括 A.呼吸B.心率C.体温D.皮肤颜色E.肌张力答案:C27提示新生儿败血症较特殊的表现是A.精神委靡、嗜睡B.哭声减弱C.食欲减退D.黄疸退而复现或突然加重E.体温不稳定答案:D28.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指征,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至少应大于A.10mg/dlB.15mg/dlC.20mg/dlD.25mg/dlE.30mg/dl答案:C29.提示新生儿败血症较特殊的临床表现是A.精神欠佳B.体温不稳定C.哭声减弱D.黄疸退而复现E.食欲欠佳答案:D30.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发生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中,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B.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C.血流较丰富D.棕色脂肪含量较多E.体内能量储存少答案:D31.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重度低温患儿复温时间为A.12~24小时B.24~36小时C.O~1小时D.3~6小时E.6~12小时答案:A32.新生儿出生体重3. 2kg,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57u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34.2umol/ L(2mg/dl)。
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笔记
![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79a64f7f61fb7360b4c655a.png)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手套感,袜子感”脊髓分前后:前面管运动,后面管感觉脊髓后跟损伤,最大表现就是疼痛(根性疼痛)脊髓横断伤,下面的所有感觉就全部消失了。
皮层——单瘫:对侧的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
内囊——三偏症(对侧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举例:右侧内囊损伤,双眼看不见左侧的东西了(双眼右侧视网膜瘫痪,左侧光线折射到右侧视网膜上,看不到了)脑干(脑桥)——交叉性瘫痪(交叉瘫)交叉瘫——同侧面瘫,对侧躯体中枢瘫。
大脑皮质分前后——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后面的管感觉。
中央后回皮质刺激性病变---出现癫痫中央后回皮质破坏性病变---出现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上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是爹,下运动神经元是儿子(爹硬儿子软)。
上运动性神经元损害(中枢性瘫痪)——硬瘫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周围性瘫痪)——软瘫举例:尿潴留:属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膀胱肌肉软了,不会收缩力,不能排尿了。
尿失禁: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膀胱肌张力一直高,有点尿就挤出来了。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出现的病理征:babinski征阳性。
脊髓——脊髓颈膨大以上——中枢性四肢瘫痪;颈膨大(C5~T1)病变——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胸段脊髓病变——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腰膨大(L1 一s2)病变——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脊髓半切综合症:对侧浅同侧深——对侧浅感觉(痛温觉),同侧深感觉(瘫痪了+其他深感觉)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引起相应节段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慢性: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锥体外系病变:肌张力变化+不自主运动锥体外系统疾病两大表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症,如帕金森病;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症,如舞蹈症、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如痉挛性斜颈)。
枪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的病变的位置——黑质(怕黑的女人)舞蹈病的病变位置——纹状体(能文能舞的女人)小脑半球支配同侧肢体共济运动。
小脑损害——喝醉酒的人——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摇晃欲倒,称Romberg 征阳。
医师考试儿科知识点总结
![医师考试儿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2d70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8.png)
医师考试儿科知识点总结儿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专注于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医师考试中的儿科知识点涉及到儿童生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营养、生长发育等方面。
下面就儿科知识点做一个总结,供医师考试备考之用。
1. 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重要的观察指标。
医师需要了解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熟悉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如自闭症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等。
医师还需要掌握如何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如何分析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2. 儿童常见疾病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腹泻、发热、皮肤病等。
医师需要对这些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所了解。
例如,医师需要了解适时预防接种对呼吸道感染的控制作用,了解腹泻的分类及治疗方法,了解发热疾病的常见原因和体温调节机制。
3. 新生儿保健新生儿保健是儿科的重点内容之一。
医师需要了解新生儿生理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还需要了解新生儿喂养、睡眠、母乳喂养等方面的知识,指导新生儿的家庭护理。
4.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在儿科中占据重要地位。
包括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等。
医师需要对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所了解,能够进行综合诊疗和妥善处理。
5. 儿童营养儿童营养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医师需要了解儿童各个年龄段的营养需求及补充方法,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地进行儿童膳食安排,预防各种膳食过敏及缺乏症。
6. 儿科急救知识儿科急救知识是医师的基本功。
包括窒息、溺水、中毒、外伤等急重症处理。
医师需要了解婴幼儿窒息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儿童溺水的紧急救助措施,了解常见的儿童中毒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7. 儿科心理学儿科心理学主要是关于儿童情绪、认知和行为发展的研究。
医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能够进行相应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
以上就是儿科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总结。
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内分泌系统疾病)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内分泌系统疾病)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545b24fab069dc5122011d.png)
儿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内分泌系统疾病)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A4型题1.地方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主要病因是A.甲状腺发育异常B.甲状腺素合成障碍C.促甲状腺激素缺陷D.母亲在孕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E.母亲孕期饮食中缺碘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2.下述哪一项检查不是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确诊试验A.胰岛素低血糖刺激试验B.精氨酸刺激试验C.可乐定刺激试验D.运动试验E.左旋多巴试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3.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表现为“神经性”综合征的患儿下列哪项不符合A.智能低下,聋哑B.共济失调C.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D.显著的生长发育落后E.痉挛性瘫痪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4.生长激素的自然分泌何时最旺盛A.清晨B.进餐后C.体力活动前D.晚间入睡后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5.哪项不符合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A.身材矮小B.骨化中心发育正常C.智力正常D.身体各部分比例匀称E.青春发育期延迟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6.先天性无甲状腺或酶缺陷的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出现症状的最早年龄是A.1~3个月B.4~6个月C.7~8个月D.9~10个月E.11~12个月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7.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促进骨、软骨生长B.促进蛋白质合成C.促进肝糖原合成D.促进脂肪组织分解E.促进细胞核内mRNA的转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8.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治疗是不恰当的A.静脉输入0.85%氯化钠溶液B.见尿后补钾C.常规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纠酸D.小剂量胰岛素静滴E.控制感染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9.生长激素缺乏症最佳的治疗方法是A.GH替代疗法B.促合成代谢激素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D.甲状腺素片E.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0.哪项不符合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表现A.智力明显低下B.腹大,有脐疝C.呼吸及脉率缓慢D.皮肤粗糙,眼距宽,眼睑浮肿E.身材矮小,但全身比例匀称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1.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下列哪项不妥当A.能量分配为蛋白质35%,糖类50%,脂肪15%B.糖类以米饭为主C.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脂肪以植物油为主E.全日三餐分别占1/5、2/5、2/5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2.散发性呆小症的临床特点,哪项不正确A.低鼻梁、眼距宽、舌体宽厚、伸出口外B.怕冷、低体温、四肢凉C.喂养困难、腹胀、便秘D.骨龄正常E.运动及智力发育落后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其阴离子间隙最可能的数值是A.8B.4C.12D.16E.20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4.甲亢患者若做TRH兴奋试验,TSH的反应是A.TSH轻度增高B.TSH明显增高C.TSH呈延迟反应D.多数TSH无反应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5.关于蛋白同化激素治疗身材矮小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任何年龄都可应用B.定期测量身高,观察疗效C.切忌药量过大,间隔过短和连续用药D.开始治疗时骨龄延迟至少3岁以上E.定期监测骨龄,避免骨龄过快增长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6.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肾素B.胰岛素C.促胃液素D.皮质醇E.生长抑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7.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主要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B.肾上腺皮质激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E.甲状旁腺激素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一般不出现的症状是A.多汗B.大便秘结C.营养不良D.食欲亢进E.消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19.对可疑糖尿病患者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24小时尿糖定量B.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C.餐后2小时尿糖D.空腹血糖E.HbAlC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20.不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是A.脉搏缓慢、大汗B.呼出气有烂苹果味C.深大呼吸D.恶心、呕吐E.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内分泌系统疾病21.生后20天小儿,父母为近亲结婚,其兄2岁,智力低下,表情呆滞,常发生抽搐,腱反射亢进,毛发黄褐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节神经系统疾病
一、发育特点:先快后慢;
1.原始反射(吸吮、拥抱、握持) 3~4个月消失;
2.Kernig征 3~4个月可阳性;
Babinski征2岁以下儿童可阳性;
二、热性惊厥:
1.好发于6月~5岁的小儿;发热后(>38.5℃)惊厥;
2.发作后很快清醒;止惊后一般情况良好;
3.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到28天内):苯巴比妥(鲁米那);
年长儿:安定(地西泮);
三、化脓性脑膜炎:
1.新生儿和<2个月的婴儿:大肠杆菌;
2个月~12岁:脑膜炎球菌;
>12 岁:肺炎链球菌;
2.临床表现:
寒战、高热;
脑膜刺激征;
3.并发症:
①硬膜下积液:发生率超过80%;好转后复发;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治疗:反复硬膜下穿刺;
最简单的检查:头颅透光试验;
题眼: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后又出现意识障碍等==硬膜下积液;
②脑室管膜炎:使用抗生素发热不退;
脑室液细菌培养阳性,与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结果一致;
4.确诊:硬膜下穿刺;
5.治疗:抗生素:三代头孢;
早期、足量、足疗程、联合用药;
6.鉴别:
化脓性脑膜炎:米汤浑浊是化脑;2白升高糖氯低;
结核性脑膜炎:地热盗汗是结脑;毛玻无脓糖氯低;蛋白升高较明显;
病毒性脑膜炎:感染不重是病脑;糖氯正常蛋白高;细胞计数十百了;
注:①治疗大肠杆菌脑膜炎应选择: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
治疗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应选择:大剂量青霉素;
病原菌不明的化脓性脑膜炎首选:氨苄青霉素;
②患儿有休克时不能做脑脊液检查;
第十六节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甲减;
1.散发性甲减:先天性甲状腺不发育或不健全;
地方性甲减:大脖子病;缺碘;
2.临床表现:皮肤粗糙;黏液水肿;舌体宽大;
3.实验室检查:新生儿筛查:TSH初筛;>15~20mU/L时再查T4和TSH以确诊; T4↓;TSH↑;
4.治疗:甲状腺素制剂;用药过程中出现兴奋---多了;
淡漠---少了;
注:散发性甲减不会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最早出现的症状: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