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分析
公路边坡稳定分析
![公路边坡稳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0e93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3.png)
公路边坡稳定分析公路边坡是指公路两旁的斜坡地形,其稳定性对于道路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1. 边坡材料特性公路边坡的材料多为土质,因此需要对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
这包括土体的密实度、抗剪强度、渗透性等参数,以评估其稳定性。
2. 边坡坡度和坡高边坡的坡度和坡高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较陡的坡度和高的坡高会增加边坡的失稳风险。
因此,需要对边坡的设计要求、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3. 边坡地质条件边坡的地质条件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需要考虑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性、断裂等,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评估标准和分析方法。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1. 极限平衡分析法极限平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分析边坡在不同荷载和地质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和建议。
2. 数值模拟分析法数值模拟分析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边坡进行模拟,模拟边坡在不同荷载和地质条件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得出边坡的稳定性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三、边坡稳定性治理措施1. 边坡加固设计根据边坡分析结果,设计相应的边坡加固措施。
这包括使用加固材料、增加边坡的支护结构等,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滑性能。
2. 排水措施排水是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减少边坡受水力影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 灌浆加固对于因地质条件不良导致的边坡问题,可以采取灌浆加固的方法。
通过注入稀浆材料,填充土壤中的空隙,提高边坡的稠度和强度,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四、边坡稳定性监测与维护1. 定期监测对公路边坡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测量边坡的位移、裂缝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边坡稳定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2. 维护保养定期对边坡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清理排水系统、维修加固结构等,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性。
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9cda37376baf1ffc4fad5a.png)
(2)36º 法 方法:坡顶E处作与坡顶水平线成36º 的直线EF
二、
浸水路堤稳定性分析
1、河滩路堤受力: 普通路堤外力、自重、浮力(受水浸 泡产生浮力)、渗透动水压力(路堤两侧 水位高低不同时,水从高的一侧渗透到低 的一侧产生动水压力) 最不利情况:水位降落时动水压力指 向河滩两侧边坡,尤其当水位缓慢上涨而 集聚下降时,对路堤最不利。
※1、圆弧法基本步骤:
①通过坡脚任意选定可能滑动面AB,半径 为R,纵向单位长度,滑动土体分条(5~8) ②计算每个土条重Gi(土重、荷载重)垂 直滑动面法向分力 ③计算每一段滑动面抵抗力NitgΦ(内摩擦 力)和粘聚力cLi(Li为I小段弧长)
④以圆心o为转动圆心,半径R为力臂。 计算滑动面上各点对o点的滑动力矩和抗 滑力矩。
当量土柱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荷载分布宽度: ⑴可分布在行车道宽度范围内 ⑵考虑实际行车有可能偏移或车辆停放在 路肩上,也可认为H1厚当量土层分布于整 个路基宽度上。
第二节 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设计验算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力学分析法: 1、数解法—假定几个滑动面力学平衡原理计 算,找出极限滑动面。 2、图解或表解法—在计算机或图解的基础上, 制定图或表,用查图或查表来进行,简单不精确。 ㈠力学分析法: 直线法—适用于砂土和砂性土(两者合称砂 性土)破裂面近似为平面。 圆弧法—适用于粘性土,破裂近似为圆柱形
※路堤各层填料性质不同时,所采用验算数据可按加权平 均法求得。
(二)边坡稳定分析的边坡取值
边坡稳定分析时,对于折线形边坡或阶梯 形边坡,在验算通过坡脚破裂面的稳定性 时,一般可取坡度平均值或坡脚点与坡顶 点的连线坡度。
(三)汽车荷载当量换算
路基承受自重作用、车辆荷载(按车 辆最不利情况排列,将车辆的设计荷 载换算成相当于土层厚度h0 ) h0称为车辆荷载的当量高度或换算高 度。
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稳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1703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9.png)
第一章绪论1.1引言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在建筑、交通水利、矿山等方面都涉及到很多边坡稳定问题。
边坡的失稳轻则影响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与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因此,边坡的勘察监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边坡的治理,是降低降低灾害的有效途径,是地质和岩土工程界重点研究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被建造,城市的用地也越来越珍贵。
特别是对于长沙这样多丘陵的城市来说,建筑边坡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工程。
1.2边坡破坏类型边坡的破坏类型从运动形式上主要分为崩塌型和滑坡型。
崩塌破坏是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
一般情况岩质边坡易形成崩塌破坏,且在崩塌过程中岩体无明显滑移面。
崩塌破坏一般发生在既高又陡的岩石边坡前缘地段,破坏时大块岩体由于重力或其他力学作用下与岩坡分离而倾倒向前。
崩塌经常发生在坡顶裂隙发育的地方。
主要原因有:风化等作用减弱了节理面的黏聚力,或者是雨水进入裂隙产生水压力,或者是气温变化、冻融松动岩石,或者是植物根系生长造成膨胀压力,以及地震、雷击等外力作用(图1-1)。
滑坡是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面产生的整体滑动。
与崩塌相比滑坡通常以深层破坏形式出现,其滑动面往往深入坡体内部,甚至可以延伸到坡脚以下。
其滑动速度虽比崩塌缓慢,但是不同的滑坡滑动速度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滑动面本身的物理力学性质。
当滑动面通过塑性较强的岩土体时,其滑动速度一般比较缓慢;相反,当滑动面通过脆性岩石,且滑动面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在构成滑面之前可承受较高的下滑力,那么一旦形成滑面即将下滑时,抗剪强度急剧下降,滑动往往是突发而迅速的。
滑坡根据滑动模式和滑动面的纵断面形态可以分为平面滑动、圆弧滑动、楔形滑动以及复合形。
当滑动面倾向与边坡面倾向基本一致,并且存在走向与边坡垂直或接近垂直的切割面,滑动面的倾角小于坡角且大于其摩擦角时有可能发生平面滑动。
边坡稳定性分析
![边坡稳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38a5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c.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
1、边坡稳定性分析之前,应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对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及相应破坏方向、破坏范围、影响范围等作出判断。
判断边坡的可能破坏方式时应同时考虑到受岩土体强度控制的破坏和受结构面控制的破坏。
2、边坡抗滑移稳定性计算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
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结合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可采用数值极限分析法。
3、计算沿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时,应根据结构面形态采用平面或折线形滑面。
计算土质边坡、极软岩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圆弧形滑面。
4、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抗滑稳定性时,可根据滑面形态按本规范附录A选择具体计算方法。
5、边坡稳定性计算时,对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地区的永久性边坡应进行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校核。
6、塌滑区内无重要建(构)筑物的边坡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静力数值计算法计算稳定性时,滑体、条块或单元的地震作用可简化为一个作用于滑体、条块或单元重心处、指向坡外(滑动方向)的水平静力,其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 e=αw G (5.2.6-1)
Q ei=αw G i (5.2.6-2)
式中:Q e、Q ei——滑体、第i计算条块或单元单位宽度地震力(kN/m);
G、G i——滑体、第i计算条块或单元单位宽度自重[含坡顶建(构)筑物作用](k N/m);
αw——边坡综合水平地震系数,由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按表5.2.6确定。
表5.2.6 水平地震系数
7、当边坡可能存在多个滑动面时,对各个可能的滑动面均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9f6e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2.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条件边坡稳定性是指边坡在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倒塌或滑动的能力,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经验法、力学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三类。
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边坡,且各方法在分析准确性、工程实施条件、运算速度以及数据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
1.经验法:经验法是基于大量实际工程经验和观测总结出的简化计算方法,适用于边坡规模较小、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的情况。
根据边坡的高度、坡度、土质等因素,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边坡的稳定性系数,从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2.力学方法:力学方法是通过岩土力学原理和边坡土体的力学性质来分析边坡稳定性。
力学方法主要应用于边坡高度较大、复杂地质条件的情况。
常用的力学方法包括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平衡法:平衡法是基于边坡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剪力平衡方程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
平衡法适用于坡度较小、土体不饱和、坡面无裂缝等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是在平衡法的基础上引入抗剪参数的概念,通过计算抗剪参数的极限值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适用于任意坡度、土体饱和或部分饱和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离散化原理的数值分析方法,将边坡土体划分成网格,通过求解有限元方程来计算边坡的应力和变形,并进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和复杂边坡形状的稳定性分析。
3.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来分析边坡稳定性,主要利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数值模拟方法通常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复杂边坡形状、非线性、动力等问题的研究。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粒子法等。
总体来说,经验法适用于边坡规模较小、较简单的情况;力学方法适用于边坡规模较大、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数值模拟方法适用于复杂的边坡形状和非线性、动力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492dd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8.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静态稳定分析:静态稳定分析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计算坡面上各种力的平衡关系,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包括切片法、广义平衡法和极限平衡法等。
2. 动力稳定分析:动力稳定分析考虑了水流、地震和其他动力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常用的动力分析方法包括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和频率分析法等。
3. 水力稳定分析:水力稳定分析主要关注边坡受水力作用时的稳定性。
常用的水力稳定分析方法包括考虑渗流的有效应力法、Darcy定律法和杨-阿基米德稳定理论等。
4. 弹性稳定分析:弹性稳定分析是一种边坡在小变形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弹性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和边坡材料的拉伸压缩试验等。
5. 强度剩余系数法:强度剩余系数法是基于边坡的强度特性和稳定性要求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计算边坡的抗滑安全系数和剩余强度系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
6. 现场监测法:现场监测法是通过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边坡的变形、位移和应力等参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加固。
常用的现场监
测方法包括测量、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等。
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适用条件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12da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2.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适用条件一、经验法:经验法是指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历史数据,运用公式或经验关系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估和判断。
经验法主要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可以快速判断边坡的稳定性,但精度较低。
常见的经验法有切坡稳定系数法和地质力学分类法。
切坡稳定系数法是根据剪切强度理论,将边坡剪切强度与外力因素之比来进行稳定性评估的方法。
常用的切坡稳定系数有库仑切坡系数、比谢尔切坡系数和斜坡承载系数等。
地质力学分类法是将边坡划分为不同类别,根据边坡的形状、岩性、构造、地质断层等因素,选择相应的边坡稳定性参数,进行评估。
常用的分类法有英国地质力学分类法和日本地质力学分类法等。
二、解析法:解析法是指通过建立边坡稳定性的解析模型,运用解析解或解析关系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解析法适用于边坡形状简单、边坡参数确定明确的情况。
常见的解析方法有切坡法、极限平衡法和承载力平衡法等。
切坡法是通过建立边坡剪切面的切平衡方程,求解边坡的稳定性系数。
切坡法适用于边坡形状不规则、变化较大的情况。
极限平衡法是根据极限平衡状态,建立边坡的稳定性方程,求解稳定性系数。
极限平衡法适用于边坡开挖、填筑以及高边坡等情况。
承载力平衡法是根据边坡土体的强度参数和边坡几何形状,建立力学平衡方程,求解边坡的稳定性系数。
承载力平衡法适用于复杂边坡、非均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三、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指通过建立边坡的数值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边坡的力学行为分析,求解边坡的稳定性。
数值模拟法适用于边坡形状复杂、地质条件复杂、边坡参数变化大的情况。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有有限元法、边坡稳定分析软件等。
有限元法是将边坡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建立边坡的离散模型,通过求解有限元方程,得到边坡的位移和应力分布,从而进行稳定性评估。
边坡稳定分析软件是基于数值模拟原理,将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进行自动化处理的软件工具。
常见的边坡稳定分析软件有GeoStudio和Plaxis等。
以上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几种常见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如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
![如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c87e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1.png)
如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导语:边坡是指山体或路基的斜坡部分,其稳定性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预防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以便为相关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衡量边坡是否具备抵抗外力和重力作用的能力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 落石模拟法:通过模拟边坡上可能存在的落石情况,评估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进行边坡设计和治理。
2. 有限元法:这是一种工程力学中经典的数值分析方法。
通过将边坡分割为离散的小单元,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实际边坡的物理特性和受力情况,从而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3. 土工试验法:通过对采集的边坡土样进行实验室试验,获取不同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如摩擦角、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等。
这些参数可作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依据,进一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二、边坡治理设计边坡治理设计是指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介绍常见的边坡治理设计方法。
1. 土保工程:减轻土质边坡的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问题的治理措施。
如对边坡进行加固,采用挖槽、钢筋网片和喷锚等方法,提高土体的抗滑性能。
2. 扶坡工程:主要应用于边坡边沟的处理,通过修建围护墙、栅栏和截沟等手段,增强边沟的排水和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因坡脚冲刷引发的边坡变形。
3. 植被工程:通过种植具有较强根系的植物,如草丛、灌木和乔木等,增加边坡表面的抗蚀能力和固结性能。
植被工程是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的边坡治理手段。
4. 减负载措施:适用于边坡受到大型建筑物、岩石堆栈或河流水压等外力负载的情况。
可以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布置、排水措施和加固设计等方法,减轻边坡承载压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结语: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设计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预防边坡灾害的发生,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
![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67cc4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e.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X地区,占地面积为XXX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XXXX。
其中,边坡部分长约XXX米,高约XXX米,坡度为XXX度。
该边坡为自然边坡,无人工加固措施。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
地质条件分析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显示,该边坡所处地区的地质构造为XXX类型,岩性为XXX,地下水位较高。
由于地下水对边坡的冲刷作用较大,因此需要对其稳定性进行充分考虑。
边坡形态分析
经过现场勘察和测量,该边坡呈现出典型的倾斜状,其倾斜角度为XXX度。
同时,该边坡的坡面较为陡峭,存在一定的滑坡风险。
边坡稳定性评估
根据《公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JTGD3-215)中的相关规定,采用“三重矩法”对该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估。
评估结果表明,该边坡的稳定性较差,存在较大的滑坡风险。
安全措施建议
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边坡上部加设钢筋网片或喷射混凝土等加固措施;
(2)在边坡下方挖掘排水沟,加强排水能力;
(3)在边坡周围设置防护栏杆或警示标志,提醒车辆注意行驶安全。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和安全措施建议,本项目应高度重视边坡稳定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边坡的加固和保护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在后续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应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第三章--边坡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边坡稳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4e22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5.png)
验算方法
⑴ 将土体按地面变
T1
坡点垂直分块后自 α1 W 1 N1
上而下分别计算各 E1
τ1
土块的剩余下滑力.
α1 α2
E2
T2
W2 N2
τ2
E1 α1
⑵自第二块开始, 均需计入上一条块剩余下滑力对本条块的作用 把其当作作用于本块的外力,方向平行于上一块土体滑动面。
⑶Ei计算的结果若出现负值,计算Ei+1时,公式中Ei以零值代入。
cL
N
A ω θ Ntgφ W
H
K f G cos cL G sin
10
二、解析法
D B
θ
K f G cos cL G sin
H
1:m T
cL
N
A ω θ Ntgφ W
因G HL sin( )则
K
f
2
ctg
sin
2c
H
sin(
sin ) sin
令 0
2c
H
K ( f 0 )ctg
②土的极限平衡状态只在破裂面上达到,破裂面的位置要 通过计算才能确定。
力学分析法主要包括:圆弧滑动面法、平面滑动面法、 传递系数法等。
8
§ 3.2 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计算
K min K
一、试算法
T
KR T
θ ω
N W
K W cos tan cL W sin
纯净砂类土 c = 0,则
15
◆ 计算稳定系数
①切向力
o
Ti x Qi sin i
R
'
i
i'
10 1:m2
E
98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0e33b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4.png)
计算 mqi
YES
Fs最小
END
计算
No
YES
No
(3) 毕肖甫法计算步骤
*
方法的适用性
这类方法用于分析边坡岩体边坡稳定性,一般说来是不合适的 只有在均质各向同性的岩或倾向反坡的薄层状结构的松散岩体构成的边坡中,才有某种近似的意义. 在其它一般情况下,岩质边坡的可能滑动面都是非圆弧状的。
间距
结合程度
结构体特征
形状及大小
咬合程度
Ⅱ
岩石强度
岩性
成分(胶结物) 结构(胶结程度) 构造(层厚)
岩石坚硬等级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风化程度
坚硬程度
影响边坡稳定性主要因素及其表征参数
1.3.2 边坡稳定影响因素
*
结构面产状的地质术语 倾向/走向 (相互垂直) 倾斜/倾角(真倾角) 真倾角>视倾角 地质报告表示: 倾向80°,倾角45°(或80°∠45°) 走向170°,傾向北東,傾角45°
第i条土的作用力
Wi
hi
Pi
hi+1
Pi+1
Hi+1
Ni
Ti
Hi
(2) 条分法中的和求解条件
*
Wi是已知的 作用在土条体底部的力与作用点: Ni Ti ti 共3n个 作用在边界上的力及作用点: Pi Hi hi 共3(n-1)个 (两端边界是已知的) 假设总体安全系数为Fs (且每条Fs都相等) Fs 共1个 未知数合计=3n+3(n-1)+1=6n-2
*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研究生课程《边坡工程学》讲座之二
*
授课大纲
1概述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土木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土木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7bca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6.png)
土木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土木工程领域,边坡稳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边坡的失稳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准确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对于工程的安全和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土木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一、定性分析方法1、工程地质类比法这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对比的方法。
通过对已有的类似地质条件和边坡工程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来对新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判断。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快捷,但依赖于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大量的案例数据。
2、历史分析法通过研究边坡地区的历史地质活动、自然灾害记录以及以往的边坡变形破坏情况,来推断当前边坡的稳定性。
然而,这种方法受到历史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的限制。
二、定量分析方法1、极限平衡法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静力平衡原理,将边坡划分为若干个垂直条块,通过分析条块之间的力和力矩平衡,计算出边坡的安全系数。
常见的极限平衡法有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等。
瑞典条分法假设滑动面为圆弧,不考虑条块间的作用力,计算较为简单,但结果相对保守。
毕肖普法考虑了条块间的水平作用力,计算结果更为精确,但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2、数值分析方法(1)有限元法将边坡离散为有限个单元,通过求解每个单元的应力和位移,来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它可以考虑复杂的边界条件和材料非线性特性,能够更真实地模拟边坡的力学行为。
(2)有限差分法与有限元法类似,但采用差分格式来近似求解偏微分方程。
在处理大变形和复杂边界问题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3)离散元法特别适用于分析节理岩体等非连续介质的边坡稳定性。
它能够模拟块体之间的分离、滑动和碰撞等行为。
三、监测分析方法1、地表位移监测通过设置测量点,使用全站仪、GPS 等仪器定期测量边坡表面的位移变化。
当位移量超过一定的阈值时,提示边坡可能存在失稳风险。
2、深部变形监测采用钻孔倾斜仪、多点位移计等设备,监测边坡内部的深部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更早地发现潜在的滑动面。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ca71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8.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等效悬臂梁法:该方法是最早推广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之一、将
边坡抽象成一个悬臂梁,通过计算边坡的抗滑力矩和倾覆力矩,确定边坡
的稳定状态。
该方法适用于边坡高度较小、悬臂梁较直的情况。
2.经验法:根据已有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案例,总结出一些经验公式或
图表,通过输入边坡的几何参数和工程地质条件,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
3.数值法:数值法是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基本
思想是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和荷载情况,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通过有限
元分析或边坡位移法,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
数值法适用于边坡规模较大、复杂地质条件的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活性。
4.解析法:解析法是一种应用解析力学理论和方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
分析的方法。
将边坡看作一个弹性体,根据弹性理论计算边坡内应力和位
移分布,通过确定边坡的破坏面和荷载分布,计算边坡的稳定系数。
解析
法适用于边坡规模较小、坡度较小、土体性质均匀的情况。
5.随机法:随机法是一种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随机参数的模拟和概率统计,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得出
边坡的可靠度和设计部位的取值范围。
随机法能够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边
坡稳定性的影响,提高了边坡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时,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
的分析方法。
此外,还需注意边坡地质勘察的精确性和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对策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7fe03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4.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对策边坡稳定性是指山体或土坡在自然力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的稳定性能。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对策是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治理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1. 地质勘察与监测: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厚度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进行边坡监测,通过监测边坡的位移、裂缝等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边坡稳定性问题。
2. 地质力学参数测试:地质力学参数是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土壤的抗剪强度、摩擦角等。
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试验,可以获得准确的地质力学参数,为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3. 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边坡的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等方法,模拟边坡受力情况,预测边坡的变形和破坏。
4.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辅助手段。
通过收集大量的边坡稳定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边坡稳定性的概率分布,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二、边坡稳定性治理对策1. 加固措施: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包括喷射混凝土、钢筋网片等。
加固措施的目的是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2. 排水措施:水是导致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采取排水措施是治理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方式,将边坡内的水分迅速排除,降低边坡的含水量,减少水力作用。
3. 植被恢复:植被的存在可以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
在边坡稳定性治理中,可以进行植被恢复,通过种植草坪、树木等植被,增加边坡的抗冲刷和抗风蚀能力。
4. 监测与维护:边坡稳定性治理并非一劳永逸,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与维护。
通过定期巡视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稳定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
结语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对策是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
![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9d87c04afe04a1b071defb.png)
1、边坡稳定性分析:
K s =(γv cosθtgφ+ Ac)/γv sinθ式中γ为岩土体的重度; c为结构面凝聚力; φ为结构面内摩擦角; A为结构面面积; v为岩土体积; θ为结构面倾角。
由于本工程边坡为折线边坡,故对边坡分为两段边坡(1:1.5边坡为边坡一,1:2边坡为边坡二)进行分析,详见图1-1;
边坡一:K s =(γv cosθtgφ+ Ac)/γv sinθ
=(1.21*19*0.83*0.364+1.21*15)/(19*1.21*0.555) =1.97>1
边坡二:K s =(γv cosθtgφ+ Ac)/γv sinθ
=(1.21*19*0.894*0.364+23.2*15)/(19*23.2*0.447) =2.49>1
两个边坡稳定系数都大于1,但未考虑开挖过程中机械扰动、降雨及边坡透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理论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应进
行修正, 如表1。
表1稳定性安全系数修正表
2、主动土压力计算
Ea=φc*r*h²Ka/2
=357.22KN
Φc=1.2,由于挖方高度大于8m,Φc=1.2。
r=19KN/m³,h=8m,Ka=tg²(45-φ/2)
3、备注
本验算未考虑上部行车荷载,尽管验算边坡稳定性符合要求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在边坡埋设位移观测桩,每天按一定频率进行观测。
位移观测埋设如下:距离开挖断面外6-10m埋设,每个断面埋设3根。
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位移量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停止施工对边坡进行防护作业,边坡防护可采用钢花管深层注浆处理。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ad0e1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b.png)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目录一、概述 (2)二、现场勘查与数据分析 (2)2.1 现场勘查概况 (3)2.2 边坡地质条件分析 (4)2.3 边坡结构类型及特点 (6)2.4 数据收集与整理 (7)三、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8)3.1 定量评价方法 (9)3.2 定性评价方法 (10)3.3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及应用 (11)四、边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 (11)4.1 边坡应力场分析 (13)4.2 边坡位移场分析 (14)4.3 边坡稳定性数值计算 (15)4.4 结果分析 (17)五、边坡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17)5.1 边坡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19)5.2 边坡风险评价报告 (20)5.3 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 (21)六、边坡加固与治理方案设计 (22)6.1 加固与治理原则 (24)6.2 加固与治理方案选择依据 (26)6.3 具体加固与治理方案设计 (27)七、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 (29)7.1 监测内容与方法选择 (30)7.2 监测点布置及监测频率设置 (32)7.3 预警机制建立与应急预案制定 (34)八、结论与建议 (35)8.1 研究结论总结 (36)8.2 针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38)一、概述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旨在对特定边坡工程的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以评估其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基于对该地区地质条件、岩土性质、边坡形态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采用了先进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
报告首先介绍了边坡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边坡的位置、规模、形态和地质背景等。
接着,报告详细阐述了稳定性分析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为后续的分析评价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在报告中,我们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对边坡内部和周围的应力分布、变形特征以及潜在的滑移面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分析。
此外,我们还结合了现场监测数据、实验室测试结果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信息源,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土木工程知识点-边坡工程稳定性及处理方法
![土木工程知识点-边坡工程稳定性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eb28a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d.png)
土木工程知识点-边坡工程稳定性及处理方法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在众多的地质灾害中,边坡失稳灾害以其分布广危害大,而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分析其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边坡的稳定性、采取相应有效的边坡加固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1.1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等。
为适应这种应力状态的变化,边坡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内在原因;各种自然条件和人类的工程活动等也使边坡的内部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些条件是推动边坡演变的外部因素。
1.1.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因素主要是指边坡地段的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等。
通常在区域构造复杂、褶皱强烈、断层众多、岩体裂隙发育、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区,往往岩体破碎、沟谷深切,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极易发生。
1.1.2 气候因素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全球气候变化构成滑坡发生的主要触发和诱发条件,中国南方天气系统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控制,夏季多局部强降雨过程;而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
1.1.3 地下水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使坡体的有效重力减轻;水流冲刷岩坡,可使坡脚出现临空面,上部岩体失去支撑,导致边坡失稳。
1.1.4 边坡形态边坡形态通常指边坡的高度、坡度、平面形状及周边的临空条件等。
一般来说,坡高越大,坡度越陡,对稳定性越不利。
1.1.5 人类活动据统计,50%以上的滑坡事件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的力量日益剧增,并表现出逐渐取代自然营力。
在土木、水利、交通、矿山等大型土工活动中,由于开挖斜坡、填土、弃土和堆积矿渣等,使边坡中的土体内部应力发生变化,或由于开挖使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或因填土增加荷重而增大滑动力等,有些地方出现了缺乏论证的修路、开矿和不合理的切坡、用水及乱砍滥伐植被的现象、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或破坏等,都成为滑坡事件频频发生的主要因素。
岩土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岩土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130f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0.png)
岩土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稳定性是岩土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岩土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平衡法平衡法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稳定条件,即在不考虑边坡变形情况下,边坡上的重力和抗滑力之间达到平衡。
通过计算边坡上各力的合力和合力矩,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二、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是在平衡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用于对边坡的最不利失稳形态进行分析。
该方法通过建立边坡失稳条件的公式,求解失稳时的平衡边坡剪切力和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三、变形法变形法是一种考虑了边坡变形的分析方法。
在边坡失稳时,通过考虑边坡的变形和土体内部的力学性质,确定边坡的稳定性。
该方法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数值计算和模拟,但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情况。
四、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应用的一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综合考虑边坡的不同特点和条件,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估。
综合分析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数据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同时,在进行分析时也需要充分考虑边坡土体的力学性质、水文条件、地质背景等因素,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分析结果。
总结起来,岩土中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平衡法、极限平衡法、变形法和综合分析法。
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使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通过科学准确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岩土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边坡稳定性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边坡稳定性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61c7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8.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广东惠州惠东至东莞常平高速公路桩号K16+720处,原地面趋近水平,路堤高8.78m ,路基宽为34.5m ,路基填土为亚砂性土,粘接力c=0.98Kpa ,内摩擦角φ=34°,单位体积的重力γ=18.0KN/m3,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现拟定路堤边坡采用折线形,上部8m 高,坡率为1:1.5,下部为0.78m 高,采用1:1.75坡率。
由于该路基填土为亚砂性土,砂性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粘性差,边坡稳定主要靠其内摩擦力支承,失稳土体的滑动面近似直线形态。
因此采用试算法求边坡稳定系数K 。
按静力平衡可得:ωϕωsin tan cos Q cLQ T cL Nf T R K +=+==为方便计算滑动体的重力Q 按单位长度计算。
现将路基从距最左端等分成六段如图1,再将等分的各点分别与左边坡脚相连接,可得分别对应最危险滑动面的倾角ω、滑动面长度L 、滑动体的重力Q ,从而得出相对应的边坡稳定系数K 如下表。
A610.39 48.66 2712.15 0.98 34 3.776图1根据上述表格中数据可知,由于K i>K=1.25可得出该段路基从A1处开始越靠右越稳定。
同理将A0-A1段进行等分三段如图2,再将等分的点A7、A8分别与左边坡脚相连接,得到对应最危险滑动面的倾角ω=29.88°、7ω=27.04°,即边坡稳定系数K,即K7=1.426、K8=1.465。
由于K7>1.25、8K8>1.25因此A1A8段边坡稳定。
图2再分别取A0A7、A7A8段的中点A9、A10,然后将两点与左边坡脚相连接,得到相对应最危险滑动面的倾角ω=31.51°、10ω=28.40°,即9K9=1.479、K10=1.426。
由于K9>1.25、K10>1.25因此A0A7段边坡稳定。
再对A7A10段进行试算,取A7A10的中点A11,将点A11与左边坡脚相连接,得到最危险滑动面的倾角ω=29.12°,边坡稳定系数K11=1.4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边坡稳定性分析学习指导:本章介绍了边坡的破坏类型,即:岩崩和岩滑;着重介绍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基本方法,包括圆弧法岩坡稳定分析、平面滑动法岩坡稳定分析、双平面滑动岩坡稳定分析、力多边形法岩坡稳定分析及近代理论计算法;介绍了岩坡处理的措施。
重点:1边坡的变形与破坏类型;2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3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9.1 边坡的变形与破坏类型9.1.1 概述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在工程活动中涉及边坡工程问题,通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工程地质工作者已对边坡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通过理论对人类工程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及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来的开展,人类已认识到:边坡诞生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历史发展,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必须顾及到边坡的环境效应,并且把人类的发展置于环境之中,因而相继开展了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边坡作为地质工程的分支之一,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在水电、交通、采矿等诸多的领域,边坡工程都是整体工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及节约经费,广大学者对边坡的演化规律、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预测预报等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扩大及经济建设的急剧发展,边坡工程中普遍出现了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露天采矿的人工边坡已高达300—500m,而水电工程中遇到的天然边坡高度已达500—1000米,其中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特别是在西南山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极为普遍,滑坡灾害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正常运营的地质灾害。
因此,广大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初期的工程地质类比法、历史成因分析法等定性研究发展到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法,进而发展到系统分析法、可靠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等不确定性方法,同时辅以物理模拟方法,并且诞生了工程地质力学理论、岩(土)体结构控制论等,这些无疑为边坡工程及滑坡预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工程中常要遇到岩坡稳定的问题,例如在大坝施工过程中,坝肩开挖破坏了自然坡脚,使得岩体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常常发生岩坡的不稳定现象。
又如在引水隧洞的进出口部位的边坡、溢洪道开挖的边坡、渠道的边坡以及公路、铁路、采矿工程等等都会遇到岩坡稳定的问题。
如果岩坡由于力过大和强度过低,则它可以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岩体向下或向外坍滑,这一种现象叫做滑坡。
滑坡造成危害很大,为此在施工前,必须做好稳定分析工作。
岩坡不同于一般土质边坡,其特点是岩体结构复杂、断层、节理、裂隙互相切割,块体极不规则,因此岩坡稳定有其独特的性质。
它同岩体的结构、块体密度和强度、边坡坡度、高度、岩坡表面和顶部所受荷载,边坡的渗水性能,地下水位的高低等有关。
岩体内的结构面,尤其是软弱结构面的的存在,常常是岩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大部分岩坡在丧失稳定性时的滑动面可能有三种。
一种是沿着岩体软弱岩层滑动;另一种是沿着岩体中的结构面滑动;此外,当这两种软弱面不存在时,也可能在岩体中滑动,但主要的是前面两种情况较多。
在进行岩坡分析时,应当特别注意结构面和软弱层的影响。
软弱岩层主要是粘土页岩、凝灰岩、泥灰岩、云母片岩、滑石片岩以及含有岩盐或石膏成分的岩层。
这类岩层遇水浸泡后易软化,强度大大地降低,形成软弱层。
在坚硬的岩层中(如石英岩、砂岩等等)应当查明有无这类软弱夹层存在。
结构面包括沉积作用的层面、假整合面、不整合面;火成岩侵入结构面以及冷缩结构面;变质作用的片理,构造作用的断裂结构面等等。
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时,应当研究岩体中应力场和各种结构面的组合关系。
岩坡的滑动就是在应力作用下岩体破坏了平衡而沿着某种面(很可能是结构面)产生的。
岩体的应力是由岩体重量、渗透压力、地质构造应力以及外界因素,如地震惯性力、风力、温度应力等所形成的边坡剪应力,这种剪应力超过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就促使岩体沿着结构面滑动。
有时沿某一结构面滑动,有时沿着多种结构面所组合的滑动面滑动。
通常以后者为多数。
结构面中如夹有粘土或其它泥质充填物,则就成为软弱结构面。
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节理在地壳表层是最多的,这种结构面往往都夹有粘土或泥质充填物,遇水浸泡后,结构面中的软弱充填物就容易软化,强度大大地降低,促使岩坡沿着它发生滑动。
因此,岩坡分析中,对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性质、组合形式、分布特征以有及由各种软弱面切割后的块体形等进行仔细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9.1.2 岩坡的破坏类型岩坡的破坏类型从形态上来看可分为岩崩和岩滑两种。
岩崩一般发生在边坡过陡的岩坡中,这时大块的岩体与岩坡分离而向前倾倒,如图9-1(a)所示,或者坡顶岩体因某种原因脱落而在坡脚下堆积,见图9-1(b)、(c),它经常产生于坡顶裂隙发育的地方。
其起因或由于风化等原因减弱了节理面的凝聚力,或由于雨水进入裂隙产生水压力所致;或者也可能由于气温变化、冻融松动岩石的结果;其它如植物根造成膨胀压力、地震、雷击等都可造成岩崩现象。
岩滑是指一部分岩体沿着岩体较深处某种面的滑动。
岩滑可分为平面滑动、楔形滑动以及旋转滑动。
平面滑动是一部分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某一软面(层面、断层、裂隙)的滑动,见图9-2(a),滑动面的倾角必大于该平面的内摩擦角。
平面滑动不仅滑体克服了底部的阻力,而且也克服了两侧的阻力。
在软岩中(例如页岩),如底部倾角远陡于内摩擦角,则岩石本身的破坏即可解除侧边约束,从而产生平面滑动。
而在硬岩中,如果不连续面横切坡顶,边坡上岩石两侧分离,则也能发生平面滑动。
楔形滑动是岩体沿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软弱面滑动的现象,见图9-2(b)。
在挖方工程中,如果两个不连续面的交线出露,则楔形岩体失去下部支撑作用而滑动。
法国马尔帕塞坝的崩溃(1959年)就是岩基楔形滑动的结果。
旋转滑动的滑动面通常呈弧形状,见图9-2(c),这种滑动一般产生于非成层的均质岩体中。
岩坡的滑动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是蠕动变形阶段,这一阶段中坡面和坡顶出现拉张裂缝并逐渐加长和加宽,滑坡前缘有时出现挤出现象,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有时会发出响声。
第二阶段是滑动破坏阶段,此时滑坡后缘迅速下陷,岩体以极大的速度向下滑动,此一阶段往往造成极大的危害。
最后是逐渐稳定阶段,这一阶段中,疏松的滑体逐渐压密,滑体上的草木逐渐生长,地下水渗出由浑变清等。
在进行岩坡稳定性分析时,首先应当查明岩坡可能的滑动类型,然后对不同类型采用相应的分析方法。
严格而言,岩坡滑动大多属空间滑动类型,然后对只有一个平面构成的滑裂面或者滑裂面由多个平面组成而这些面的走向又大致平行者,且沿着走向长度大于坡高时,则也可按平面滑动进行分析,其结果偏于安全方面,在平面分析中,常常把滑动面进行稳定验算。
本章从第四节起将分别阐述各种分析方法。
经验证明,许多滑坡的发生都与岩体内的渗水作用有关,这是由于岩体内渗水后岩石强度恶化和应力增加的缘故。
因此,做好岩坡的排水工作是防止滑坡的手段之一。
意大利瓦依昂(Vajont)水库岩坡滑动而造成的事故是闻名于全世界的。
水库的岸坡由分层的石灰岩组成,水库蓄水后在1960年10月就发现上坡附近有主要裂隙,同时直接在沿河的陡坡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较小的滑坡,从该时起,这整个区域都处于运动中,这运动的速度为每天若干个十分之一毫米到十毫米以上。
在1963年10月9日夜晚,岸坡发生骤然的崩坍,在一分多钟时间内大约有2.5亿立方米的岩石崩入水库,顿时造成高达150米到250米的水2400多人死9-4)。
在山坡底部使附近居民的生命断层;5-洼地 泉水;5-透水岩财产受到很大的损失。
这次失事,主要是衬砌部分受力过高而地质条件又不好而引起的。
岩石中的渗水是这次事故中的外因,岩石强度不够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渗水使岩石强度降低,造成了这次事故。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许多类似失事的原因。
9.2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包括组成边坡的地貌特征、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岩体初始应力等。
外部因素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岩体风化程度、工程荷载条件及人为因素。
内在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外部因素起诱发破坏作用。
1)岩土性质和类型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坚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米的陡坡,如长江三峡峡谷。
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难以开挖渠道,边坡随挖随塌,难以成形。
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不同的岩层组成的边坡,其变形破坏也有所不同,在黄土地区,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以滑坡为主;在花岗岩、厚层石灰岩、沙岩地区则以崩塌为主;在片岩、板岩、千枚岩地区则往往产生表层挠曲和倾倒等蠕动变形。
在碎屑岩及松散土层地区,则产生碎屑流或泥石流等。
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区,边坡稳定性差。
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
岩层或结构的产状对边坡稳定也有很大影响,水平岩层的边坡稳定性较好,但存在陡倾的节理裂隙,则易形成崩塌和剥落。
同向缓倾的岩质边坡(结构面倾向和边坡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角)的稳定性比反向倾斜的差,这种情况最易产生顺层滑坡。
结构面或岩层倾角愈陡,稳定性愈差。
如岩层倾角小于10°~15°的边坡,除沿软弱夹层可能产生塑性流动外,一般是稳定的;大于25°的边坡,通常是不稳定的;倾角在15°~25°的边坡,则根据层面的抗剪强度等因素而定。
同向陡倾层状结构的边坡,一般稳定性较好,但由薄层或软硬岩互层的岩石组成,则可能因蠕变而产生挠曲弯折或倾倒。
反向倾斜层状结构的边坡通常较稳定,但垂直层面或片理面的走向节理发育且顺山坡倾斜,则亦易产生切层滑坡。
3)水的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不少滑坡的典型实例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或者水是滑坡的触发因素,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而不透水的边坡,将承受静水压力;充水的张开裂隙将承受裂隙水静水压力的作用;地下水的渗流,将对边坡岩土体产生动水压力。
水对边坡岩体还产生软化或泥化作用,使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为降低;地表水的冲刷,地下水的溶蚀和潜蚀也直接对边坡产生破坏作用。
不同结构类型的边坡,有其自身特有的水动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