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方法汇总
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一种用来描述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移关系的矩阵。
它可以提供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详细信息,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和转移概率。
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进行土地管理和规划。
在ARCGIS中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如下:1.数据准备首先需要收集土地利用数据,包括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遥感影像或土地利用调查数据。
确保数据的格式正确且具有一致的空间参考系统。
2.数据预处理将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裁剪、投影和栅格化。
确保数据的大小和分辨率一致,以便于后续的矩阵生成和分析。
3.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根据研究需求,将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国家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或自定义分类系统进行分类。
确保分类系统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矩阵生成使用ARCGIS中的工具,如迁移矩阵工具或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根据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数据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和转移方向。
5.矩阵分析和可视化对生成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如频数统计、变迁概率计算和占比计算,来获取有关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信息。
可以使用ARCGIS中的图表工具或地图符号化工具将矩阵可视化,以便于更直观地理解和传达矩阵结果。
6.解读和应用对生成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行解读,并应用于土地管理和规划。
通过分析转移矩阵,可以发现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并找出影响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因素。
这些信息对于决策者制定土地管理政策和规划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模式和机制。
通过综合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以为可持续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现有ABCD...期等土地利用数据:1)矢量操作:使用union或intersect,将A期和B期的矢量图层进行叠加,然后数据库操作-> 字段计算器->“新字段= A期.土地利用类型字段*100+B期.土地利用类型字段”-> 然后根据“新字段提供的信息”进行面积统计等后期操作。
注:*100 是为了区分AB两期的土地利用类型,一位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可以*10、100...,两位的分类可以*100、*1000...,但不要超过10000,因为太大了就变成连续型栅格了;union 相当于集合操作的并集,两期图层取并集;intersect 相当于集合操作的交集,两期图层取交集;当各期的图层的范围相同时两者都一样,图层范围不相同时,请仔细选择使用;面积统计:在字段计算器中完成。
2)栅格操作:在空间分析模块中-> 栅格计算器-> 输入:[A期] * 100 + [B期] -> 生成新的栅格图层->然后再根据“新生成的栅格图层”进行面积统计等后期操作。
注:预处理:若是“连续栅格”,通过->空间分析模块的重分类-> 转成“唯一值的栅格”-> 再进行计算;*100 (同上);[A期]、[B期]...是栅格图层名;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栅格数量* (栅格分辨率* 栅格分辨率)。
3)A -> B的土地利用变化:101 A期类型1 -> B期类型1(没变化)102 A期类型1 -> B期类型2(变化)103 A期类型1 -> B期类型3(变化)...201 A期类型2 -> B期类型1(变化)202 A期类型2 -> B期类型2(没变化)203 A期类型2 -> B期类型3(变化)...n0n A期类型n -> B期类型n(???)或n00n A期类型n -> B期类型n。
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方法汇总

最简单的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的制作(转)(2009-05-19 03:36:24)写文章的过程中,同样也用到了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
转移矩阵的制作很多软件可以实现,有Arcview、Arcmap、还有人用matlab。
但是网上都写的都不详细,在这里,本文才用arcmap的叠加操作+excel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轻松完成这一过程。
相信看完了本文,初学者或者对GIS了解不多的人,也能轻松的制作出转移矩阵。
方法一:1数据准备准备好两期的coverage或shape文件。
(注意:拓扑关系要建好,不然无法计算),采用Arcmap 打开上述两期文件。
2叠加操作选择Arcmap里面的“ArcToolbox”按钮下面的“Analysis Tools”工具下面的叠加分析模块(Overlay)下面的交叉分析功能(Intersect)。
选择已经打开的两期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叠加的结果存在一个可以找到的地方。
同时,把叠加后的结果添加在Arcmap里。
3输出叠加文件的属性数据A、右键打开intersect产生的矢量文件的数据属性表(open attribute table)。
B、点击“options”按钮,选择“add field”,然后给出一个新name“newarea”,数据类型为doubleC、右键点击刚刚产生的“newarea”,并选择“calculate values”D、然后点击“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里面的“Advanced”后选择“hel p”将Dim Output as doubleDim pArea as IareaSet pArea = [shape]Output = pArea.area拷入到“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下面的空白处E、在对话框“field calculator”最下面的空白处填上“output”F、在属性表点击“opti ons”按钮,→export(导出),属性以.dbf格式结果存储。
土地利用矩阵的转移与分析

宿迁学院2011 学年— 2012 学年第 1 学期土地利用矩阵的转移与分析实验作业报告书专业:资源环境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室D203 任课教师:实验题目:土地利用矩阵的转移与分析实验环境: ArcMap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等: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宿迁1980到2000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分析宿迁这20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二、实验内容:利用Arcmap软件,计算宿迁1980年到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的面积,以此分析宿迁土地利用。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双击打开ArcMap,选择“一个新的空地图”,单击“确定”。
2、加载实验文件所在文件夹下“lu19802000_Unew.shp”文件。
3、选中文件,如图所示:4、右击选择“打开属性表”选项,打开如图所示表:5、在右下脚“选项”中选择“通过属性选择”跳出如图所示表:6、在左边“字段”与右边“唯一值”以及中间运算式中依次选中如下字段,形成代码:"useid3" = 11 AND "id_new2000" =217、选择“应用”后,单击“选中的”,得出如下图所示表:8、右击选中“newarea”,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统计”,得出如下图所示:9、在表格中记录“总计”一栏数据(四舍五入)。
四、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从计算的LUCC表格可以看出,对角线的面积最大,可以看出宿迁从1980年到2000年土地类型变化不大。
土地类型为耕地,林地转化城镇用地的面积较大,说明宿迁这20年中,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宿迁城镇不断扩大,耕地林地渐渐减少。
通过本次的实验,我初步掌握了Arcmap软件,并学会了运用Arcmap软件计算宿迁1980年到2000年土地利用转移的面积,初步分析了宿迁市的土地利用的转移用途等。
我学会了遇到难题需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要懂得谦逊请教其他人,不能盲目的做题,需要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
土地利用矢量、栅格转移矩阵计算

最简单的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的制作(转)(2009-05-19 03:36:24)标签:杂谈分类:相关资料/124793909写文章的过程中,同样也用到了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
转移矩阵的制作很多软件可以实现,有Arcview、Arcmap、还有人用matlab。
但是网上都写的都不详细,在这里,本文才用arcmap的叠加操作+excel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轻松完成这一过程。
相信看完了本文,初学者或者对GIS了解不多的人,也能轻松的制作出转移矩阵。
方法一:1 数据准备准备好两期的coverage或shape文件。
(注意:拓扑关系要建好,不然无法计算),采用Arcmap打开上述两期文件。
2 叠加操作选择Arcmap里面的“ArcToolbox”按钮下面的“Analysis Tools”工具下面的叠加分析模块(Overlay)下面的交叉分析功能(Intersect)。
选择已经打开的两期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叠加的结果存在一个可以找到的地方。
同时,把叠加后的结果添加在Arcmap里。
3 输出叠加文件的属性数据A、右键打开intersect产生的矢量文件的数据属性表(open attribute table)。
B、点击“options”按钮,选择“add field”,然后给出一个新name“newarea”,数据类型为doubleC、右键点击刚刚产生的“newarea”,并选择“calculate values”D、然后点击“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里面的“Advanced”后选择“help”将Dim Output as doubleDim pArea as IareaSet pArea = [shape]Output = pArea.area拷入到“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下面的空白处E、在对话框“field calculator”最下面的空白处填上“output”F、在属性表点击“options”按钮,→export(导出),属性以.dbf格式结果存储。
ArcGIS生成景观转移矩阵

ARCGIS转移矩阵2012-03-08 20:28:13| 分类:ARCGIS |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成的几种方法查阅相关的资料,也没有得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确切的定义,我理解为不同时间段内同一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关系,一般用二维表来表达,从二维表中可以快速查看各个地类间相互转化的具体情况。
比如某一类别的土地有百分之多少(或者面积)分别转化成了其他的土地类型,现在某类型的土地分别是由过去的哪些类别转化而来的等等。
还可以生成变化统计栅格图(掩膜图像),它描述了前后两幅土地分类图之间的地类发生转变的位置和类别。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可以从两幅栅格图中计算得到,也可以从两个矢量文件中计算获得。
下面介绍在ENVI下从两幅分类结果的栅格图中计算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
1、准备数据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它是单波段、专题类型的伪彩色图像(ENVI Classification)。
2、计算转换矩阵打开两个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1)在主菜单中,选择Basic Tools → Change Detection → Change Detection Statistics。
(2)分别在Initial State对话框和final state对话框中选择前一时相和后一时相的土地利用结果。
(3)在Define Equivalent Classes对话框中(图1),如果两个土地利用分类名称一致,系统自动将Initial State Class和Final State Class对应,否则手动选择,单击Add Pair按钮选择。
(4)选择对应的地物类型之后,单击OK按钮,出现图2对话框。
选择生成图表表示单位(Report Type):像素(Pixels)、百分比(Percent)和面积(Area)。
选择Output Classification Mask Images?为YES,输出掩膜图像,选择输入路径及文件名。
ArcMap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图文详解版

昆明理工大学 龚纯伟
(3)在数据透视表中,将两期数据的 id 值分别拖入行列字段,然后以“NewArea”字 段作为数据项拖入计算区域,如图所示。
学
大
工
理
明 (4)在数据透视表中,把字段和数据项拖入完成,将得到转移矩阵,再对该表进行整 昆 学 饰和处理,得到美观的转移矩阵表。 大 92 06 剥离区 灌木林地 旱地 荒草地 居民点 矿区 排土场 水田 水域
剥离区 灌木林地
旱地
63.49 19.66 5.99
51.38 297.48 48.55
2.76 8.11 6.43
15.70 436.07 42.35
3.78 1.06 11.58
70.53
工 2.44 理1.32
0.00 133.28 1.63
0.37 13.20 1.40
0.00 0.48 0.00
利用 ArcMap 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图文详解版
昆明理工大学 龚纯伟
利用 ArcMap 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图文详解版
龚纯伟
2009-9-27 相信很多人在处理几期土地利用数据时,都会用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转移矩阵是一个 很直观的数据统计表,转移矩阵是怎么做出来呢?如果只是玩玩数字游戏那就算了,自己编 了往里面填吧,如果考虑用地图来计算各土地利用流转变化情况,那要基于 GIS 软件对地 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本文将用图解操作详细说明利用 ArcGIS 进行转移矩阵计算汇总。
成各图斑的面积。
工
理
明
昆
3
利用 ArcMap 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图文详解版
昆明理工大学 龚纯伟
计算面积 VBA 代码: Dim dblArea as double Dim pArea as IArea Set pArea = [shape] dblArea = pArea.area (3)在属性表点击【Options】按钮,→Export(导出),属性以.dbf 格式结果存储。
最简单的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的制作

最简单的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的制作转移矩阵的制作很多软件可以实现,有Arcview、Arcmap、还有人用matlab。
但是网上都写的都不详细,在这里,本文才用arcmap的叠加操作+excel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轻松完成这一过程。
看完本文,初学者或者对GIS了解不多的人,也能轻松的制作出转移矩阵。
方法一:1 数据准备准备好两期的coverage或shape文件(注意:拓扑关系要建好,不然无法计算),采用Arcmap打开上述两期文件。
2 叠加操作选择Arcmap里面的“ArcToolbox”按钮下面的“Analysis Tools”工具下面的叠加分析模块(Overlay)下面的交叉分析功能(Intersect)。
选择已经打开的两期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叠加的结果存在一个可以找到的地方。
同时,把叠加后的结果添加在Arcmap里。
3 输出叠加文件的属性数据A、右键打开intersect产生的矢量文件的数据属性表(open attribute table)。
B、点击“options”按钮,选择“add field”,然后给出一个新name“newarea”,数据类型为doubleC、右键点击刚刚产生的“newarea”,并选择“calculate values”D、然后点击“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里面的“Advanced”后选择“help”将Dim Output as doubleDim pArea as IareaSet pArea = [shape]Output = pArea.area拷入到“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下面的空白处E、在对话框“field calculator”最下面的空白处填上“output”F、在属性表点击“options”按钮,→export(导出),属性以.dbf格式结果存储。
4 Excel进行转移矩阵制作A、刚才存储的.dbf文件可以使用excel打开,打开的结果重新保存为.xls(excel)文件。
envi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步骤

envi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步骤1. 简介环境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一种用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些变化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使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的步骤。
2. 数据准备在进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包括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像或矢量数据,以及对应时间点的土地利用分类表。
3. 数据处理3.1 数据导入首先,我们需要将准备好的数据导入到envi软件中。
可以通过文件菜单中的”打开”选项来导入图像或矢量数据。
3.2 图像预处理如果导入的是图像数据,我们可能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等操作。
envi提供了一系列图像处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些任务。
3.3 矢量数据处理如果导入的是矢量数据,我们可能需要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统计等操作。
envi 提供了一些强大的矢量数据处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些任务。
4. 土地利用分类4.1 分类方法选择在进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光谱信息的分类、基于纹理信息的分类、基于特征组合的分类等。
4.2 分类结果评估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后,我们需要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总体精度、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等。
envi提供了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计算这些指标。
5.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5.1 转移矩阵生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分类图像或矢量数据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envi提供了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
5.2 转移矩阵可视化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后,我们可以使用envi提供的可视化工具来展示和分析转移矩阵。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之间的变化情况。
5.3 转移矩阵分析通过对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关系、转移概率等信息。
基于转移矩阵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基于转移矩阵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陆平【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土地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土地转移矩阵相对于其他分析方法,其科学性及优势性在于矩阵的生成灵活多变,分析的结果不受地物类别、数量限制,同时又可以对多时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表明:2013年至2015年,研究区耕地、水域和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而道路用地、房屋用地、附属设施用地和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为草地变化为道路用地和房屋用地上。
【期刊名称】北京测绘【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净转化率1 引言目前比较常用的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数理统计法、构造参数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以及景观格局特征分析法等[1]。
因为分析原理的不同,使用方法的差异,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
其中,数理统计法就是对实验数据的罗列过程,它主要就是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各个要素的数量、面积等变化情况来开展研究区域的监测工作。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实质上并没有应用测绘行业的知识,而是借助景观生态学科的方法以及理论,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以该理论技术为依托,理解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演化规律以及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格局特征,其主要目标在于从“由凌乱无序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拼接组成的景观上,发现其潜在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规律性”[2]。
而参数构造法首先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定量参数进行构造,例如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再对动态监测的特征进行描述,就能能够获得动态监测的相关信息[3]。
本文主要应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法将某城市建成区作为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分析,下面对转移矩阵分析法进行详细介绍。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2.1 数据来源本文以研究区2013年遥感影像获取的图斑信息为基础,结合当年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1∶10000地形图数据库,忽略影像分类误差因素的影响,对影像进行分类得到研究区2013年度土地利用状况成果,详见表1。
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介绍

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介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模式、评估土地利用政策的效果以及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
1.经验模型经验模型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法则构建的模型,用来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模式。
它的基本假设是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会重复历史模式。
常用的经验模型有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用来分析发展趋势,可以预测长期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Logistic回归模型则可以处理二元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例如分析城市扩张的模式。
2.机械模型机械模型是基于机械规则和转移规则构建的模型,用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
它的基本假设是邻近地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耦合关系。
常用的机械模型有转移矩阵模型和规则模型。
转移矩阵模型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来描述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通过转移矩阵的更新可以模拟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规则模型则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来模拟土地利用的转移过程,例如基于景观分析理论的规则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移关系。
3.细胞自动机模型细胞自动机模型是一种基于空间单元的离散化模型,用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动态过程。
它的基本假设是土地利用的变化是由细胞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细胞自动机模型分为元胞和邻域两个概念,元胞表示空间单元,邻域表示元胞的空间关系。
通过设置元胞和邻域之间的转移规则,可以模拟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
细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强的空间分析能力,可以模拟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
4.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模型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模功能构建的模型。
它的基本假设是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可以利用GIS数据分析和处理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建立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念模型和规则模型,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模式。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2010 年 8 月
刘 瑞等: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1545
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百分比。Pi+- Pii为 T1-T2 期间地类 i 面积减少的百分比;P+j- Pjj为 T1-T2 期间 地类 j 面积增加的百分比。 2.1.2 土地利用的净变化与交换变化 表 1 中的倒 数第二行给出了 T2 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倒 数第二列给出了 T1 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两 者之间的差既是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变化量(D)j :
然伴随着另外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减少,因此对整
个区域而言,整个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的总新增量和 总减少量是相等的,且整个土地利用景观的总变化 量与之相等。而整个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的总交换 量和总净变化量分别是各土地利用类型交换量和 净变化量之和的一半。 2.1.3 类别间转换分析 分析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 规律的一般方法是直接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中提 取变化数量较大的转换类型,这种方法忽略了各土 地利用类型本身数量对转换面积的影响,因为面积 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在随机的情况下也会发 生较大面积的转换。因此数量上的转换优势并不 能作为土地利用系统变化规律的充分条件。识别 系统转换规则应该同时考虑土地利用转换的数量 信息和各土地利用类型本身的数量信息[15]。
┆
┆
┆
┆
┆
Pn2
…
Pnn
Pn+
Pn+-Pnn
P+2
…
P+n
1
P+2-P22
…
P+n-Pnn
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净变化量是土地利用类型
数量的绝对变化量,是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最常用
到的信息,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具有空间区位的固定
envi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步骤

envi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步骤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一种用来描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移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模式。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详细步骤:1.数据收集和整理: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源于土地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等。
关键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划定土地利用类别: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将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
一般情况下,土地利用类别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居民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等。
确保分类准确且不重复。
3.确定时间段:确定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的时间段。
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如年度、五年间隔等。
确保时间段的范围合理,以便能够观察到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
4.构建转移矩阵:根据收集到的土地利用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矩阵的行和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了从一种类型转移到另一种类型的转移量。
这些转移量可以是面积、数量或者比例。
5.进行矩阵运算:对转移矩阵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
可以计算每个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量、转移比例、转移概率等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移关系。
6.分析转移趋势和模式:根据转移矩阵的计算结果,进行转移趋势和模式的分析。
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如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来展示不同类型之间的转移关系和转移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和解释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和原因。
7.验证和评估:最后,对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可以与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转移矩阵的质量,并确保分析结果的科学有效性。
总结起来,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和整理、划定土地利用类别、确定时间段、构建转移矩阵、进行矩阵运算、分析转移趋势和模式,以及验证和评估分析结果。
这一步步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从而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ArcGIS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成的几种方法查阅相关的资料,也没有得到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确切的定义,我理解为不同时间段内同一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关系,一般用二维表来表达,从二维表中可以快速查看各个地类间相互转化的具体情况。
比如某一类别的土地有百分之多少(或者面积)分别转化成了其他的土地类型,现在某类型的土地分别是由过去的哪些类别转化而来的等等。
还可以生成变化统计栅格图(掩膜图像),它描述了前后两幅土地分类图之间的地类发生转变的位置和类别。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可以从两幅栅格图中计算得到,也可以从两个矢量文件中计算获得。
下面介绍在ENVI下从两幅分类结果的栅格图中计算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
1、准备数据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它是单波段、专题类型的伪彩色图像(ENVI Classification)。
2、计算转换矩阵打开两个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1)在主菜单中,选择Basic Tools →Change Detection →Change Detection Statistics。
(2)分别在Initial State对话框和final state对话框中选择前一时相和后一时相的土地利用结果。
(3)在Define Equivalent Classes对话框中(图1),如果两个土地利用分类名称一致,系统自动将Initial State Class和Final State Class对应,否则手动选择,单击Add Pair按钮选择。
(4)选择对应的地物类型之后,单击OK按钮,出现图2对话框。
选择生成图表表示单位(Report Type):像素(Pixels)、百分比(Percent)和面积(Area)。
选择Output Classification Mask Images?为YES,输出掩膜图像,选择输入路径及文件名。
(5)单击OK,执行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计算过程。
图1 Define Equivalent Classes对话框图2 选择数据参数3、查看结果(1)如图3为得到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结果。
【VIP专享】(新的方法)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转移矩阵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时经常用到。
ArcGIS里没有直接的工具来计算转移矩阵,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工具间接来求。
下面介绍一下利用ArcGIS求转移矩阵的方法。
现有2005、2008两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在求转移矩阵前先做好下列工作:
1、备份数据。
2、分别将两期数据用dissolve工具按各自的地类编码合并要素,注意选中最下面的“create multipart features”选项
处理好数据后,用intersect工具求两期数据的交集
交集的结果:
结果:
从上图中已经可以看出土地转移的情况:dlbm2005是2005年时该块地的地类代码,dlbm2008是2008年时该地块的地类代码,最后一列是相应地块的面积。
接下来将属性表导出到dbf文件,然后在excel中打开,执行数据菜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
点完成,然后将dlbm2005作为行字段,dlbm2008作为列字段,area作为数据拖到相应的区域
生成的数据透视表
将数据复制到新的工作表中,适当的修整后即生成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成的几种方法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成的几种方法1.转移概率法转移概率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根据历史数据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
首先,需要收集一段时间内的土地利用数据,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并记录下每个类型之间的转移情况。
然后,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土地类型转移到其他类型的频率,得到相应的转移概率。
最后,将转移概率组成矩阵即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马尔可夫链法马尔可夫链法是利用马尔可夫链的理论基础来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假设每个时刻的土地利用状态只与前一个时刻的状态有关。
首先,需要收集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并将其编码为一系列数字或文字。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两个时刻的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得到一个转移矩阵。
最后,根据马尔可夫链的性质,可以通过该转移矩阵推算未来的土地利用情况。
3.神经网络法神经网络法是一种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从历史土地利用数据中学习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关系。
首先,需要将历史数据输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其能够学习到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规律。
然后,可以利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生成未来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历史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估计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的方法。
首先,需要收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数据,并整理为相应的数据矩阵。
然后,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如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等,来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
最后,将得到的转移概率填充到转移矩阵中,即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生成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生成准确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ArcMap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图文详解版

利用ArcMap 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图文详解版龚纯伟 2009-9-27相信很多人在处理几期土地利用数据时,都会用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转移矩阵是一个很直观的数据统计表,转移矩阵是怎么做出来呢?如果只是玩玩数字游戏那就算了,自己编了往里面填吧,如果考虑用地图来计算各土地利用流转变化情况,那要基于GIS 软件对地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本文将用图解操作详细说明利用ArcGIS 进行转移矩阵计算汇总。
一、数据准备准备两期同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格式可为coverage 或shape 文件,检查好数据的一致性、正确性与完整性,属性字段已设有相应字段区别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二、数据融合分别在ArcMap 中打开两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菜单【Tools 】打开〖GeoProcessing Wizard…〗,按如下图操作,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字段对现有图进行融合,这步操作是为下一步进行图形叠加分析提高计算速度。
三、叠加操作在ArcMap 中同时打开两期已经做融合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在菜单【Tools 】打开〖GeoProcessing Wizard…〗,按如下图操作,根据两期的地图数据进行叠加交叉操作。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此操作也可在“ArcToolbox ”里面的“Analysis Tools ”工具下面的叠加分析模块(Overlay )下面的交叉分析功能(Intersect ),如下图所示,如果用ArcToolBox 工具命令来完成,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将为Coverage 格式。
四、数据输出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1)在ArcMap 中打开已交叉叠加分析产生的图层,右击该图层打开数据属性表(Open Attribute Table ),点击【Options 】按钮,选择〖Add Field 〗,然后给出一个新Name 为“NewArea ”,数据类型为Double 。
(2)右键点击刚刚产生的“NewArea ”,并选择〖Calculate Values…〗,然后点击“是”,将出现“Field Calculator ”对话框,勾选中里面的〖Advanced 〗选项框,在下面的文本框输入如下VBA 代码,并在“NewArea=”下面的文本框填入“dblarea ”,点击【OK 】确定将生成各图斑的面积。
ArcMap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成方法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成方法数据是Vector格式一、数据准备(图1)准备两幅不同时相的土地利用现状图(shp格式),每幅图的属性表都要有一个表示土地利用类型的字段,并且要使用不同的名称加以区分,如Type1995,Type2000。
土地利用类型名称必须统一,并且完整,如都使用“城镇用地”、“有林地”等。
二、数据融合(图2)(注:若数据已按《监督分类(完善版)》处理好,则可省略此步骤)在ArcMap里分别打开两个时相的图层,打开ArcToolbox,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 | Generalization | Dissolve工具。
Input Feature选择要融合的图层,Output Feature Class选择输出结果存储的位置及名称,Dissolve Field(s)选择土地利用类型字段(如Type1995),然后勾选Creat multipart features选项,点击OK完成。
重复此过程,对另一时相数据进行融合。
此步骤使相同利用类型的记录融合为一个记录,以提高后面步骤的计算速度。
三、叠置分析(图3)在ArcMap中打开两个时相融合后的数据,在ArcToolbox中选择Analysis Tools | Overlay | Intersect工具,Input Features选择两个时相的图层,Output Feature Class选择叠加结果存储的位置及名称,其余选项可以忽略,单击【OK】完成。
四、计算面积并导出属性表(图4-6)在ArcMap中打开叠加后的图层数据,在该图层上右键打开属性表,选择Option | Add field… 新建一个字段,命名为NewArea。
在Editer工具条中选择Editer | Start Editing,然后在属性表中NewArea字段上单击右键选择Calculate Geometry… ,在打开的Calculate Geometry对话框中,Property选择Area,Units选择要使用的面积单位,单击【OK】完成图斑面积计算。
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中,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模式。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数据。
一般来说,土地利用数据可以通过遥感调查或现场调查等方式获取。
这些数据应包含有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其空间分布的信息。
在ARCGIS中,我们可以使用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处理。
矢量数据可以是面状数据,表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边界;栅格数据可以是栅格图像,每个像元表示一个土地利用类型。
在ARCGIS中,我们可以使用Spatial Analyst或RasterCalculator工具生成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是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也可以是同一年份的不同季节或不同月份的土地利用图像。
生成这些图像的方法可以是基于监督或无监督分类、执准分类或混合分类等。
一旦我们有了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图像,我们就可以使用ARCGIS提供的工具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在ARCGIS中,我们可以使用Reclassify或Reclassify by Table工具将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图像转换为具有相同分类体系的栅格图像。
分类体系可以是标准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如Corine Land Cover分类体系,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分类体系。
转换后,我们可以使用Raster Calculator工具进行栅格计算,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转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陆地类型1”到“陆地类型2”的转换次数作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一个元素。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ARCGIS提供的表格工具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导出为Excel或其他格式的文件,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可视化。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概率,或根据转换概率进行土地利用模拟和预测。
总之,利用ARCGIS可以方便地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帮助我们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简单的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的制作(转)(2009-05-19 03:36:24)写文章的过程中,同样也用到了土地利用/景观转移矩阵。
转移矩阵的制作很多软件可以实现,有Arcview、Arcmap、还有人用matlab。
但是网上都写的都不详细,在这里,本文才用arcmap的叠加操作+excel的数据统计功能,可以轻松完成这一过程。
相信看完了本文,初学者或者对GIS了解不多的人,也能轻松的制作出转移矩阵。
方法一:1数据准备准备好两期的coverage或shape文件。
(注意:拓扑关系要建好,不然无法计算),采用Arcmap 打开上述两期文件。
2叠加操作选择Arcmap里面的“ArcToolbox”按钮下面的“Analysis Tools”工具下面的叠加分析模块(Overlay)下面的交叉分析功能(Intersect)。
选择已经打开的两期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叠加的结果存在一个可以找到的地方。
同时,把叠加后的结果添加在Arcmap里。
3输出叠加文件的属性数据A、右键打开intersect产生的矢量文件的数据属性表(open attribute table)。
B、点击“options”按钮,选择“add field”,然后给出一个新name“newarea”,数据类型为doubleC、右键点击刚刚产生的“newarea”,并选择“calculate values”D、然后点击“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里面的“Advanced”后选择“hel p”将Dim Output as doubleDim pArea as IareaSet pArea = [shape]Output = pArea.area拷入到“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下面的空白处E、在对话框“field calculator”最下面的空白处填上“output”F、在属性表点击“opti ons”按钮,→export(导出),属性以.dbf格式结果存储。
4 Excel进行转移矩阵制作A、刚才存储的.dbf文件可以使用excel打开,打开的结果重新保存为.xls(excel)文件。
(dbf文件不能保存)B、重新打开刚存储的excel文件。
C、选中所有数据,选择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将两期数据的id值分别拖入行列字段,然后以‘newarea’字段作为数据项拖入计算区域。
得到的便是转移矩阵。
如果发现矩阵的形式不美观,可以对单位进行修改。
方法二:作某一地物与其他不同年份地类例如:1、做水体和其它年份分类地物的交集A. 分别打开刚刚产生的水域多边形和该地区其他年份的分类矢量文件B. 选择gis里面的“AacToolbox”按钮下面的“Analysi s Tool s”工具下面的叠加分析模块(Overlay)下面的交叉分析功能(Intersect)C. 分别输入上面抽出的水域多边形和该地区其他年份区的分类后的多边形进行intersect分析D. 右键打开intersect产生的矢量文件的数据属性表(open attribute table)E. 点击“options”按钮,选择“add field”,然后给出一个新name“newarea”,数据类型为doubleF. 右键点击刚刚产生的“newarea”,并选择“calculate values”G. 然后点击“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里面的“Advanced”后选择“help”将 Dim Output as double Dim pArea as IareaSet pArea = [shape]Output = pArea.area拷入到“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下面的空白处H.在对话框“field calculator”最下面填上“output”2、然后分别计算水体在该地区其他年份年转入和转出情况A.点击“poti ons”下面的“select by attribute”按钮,并选择“GRID_COD_1”B.令GRID_COD_1=1点击apply,此时会统计出该地区其他年份年仍然为水域的多边形C.右键点击“newarea”选择统计功能(“stati stics”),就会得到从然为水域的面积D.分别计算出GRID_COD_1=2(林地)、3(草地)、4(城镇点)、5(耕地)、6(滩涂地)的面积就得到从由水域转入的面积。
以此类推网上有人还采用的方法:1、 Erdas:erdas--main--interpreter--gi s analysi s--matrix输入两个年份的分类图,然后进行重编码即可。
2、 Arcview:可以作个运算,其中一期的图*10或者100或者1000(土地利用类型取1位数时候×10,两位100),然后再加上另一期的土地利用图得出一个图的属性,肯定12,15,或者1221,或者1531之类的数据,应该就可以实现了。
3、 Matlab:听说,还没有亲眼见过,据说可以成功4、ArcGIS:在一期数据的基础上,绘制出其变化的部分(很复杂,工作了量很大)。
根据你的数据类型选用不同的数据生成方法若你的数据是Raster格式:则有如下方法1 Erdas Imagine----Interpreter---Gis Analysis---Matrix,输入两个时相的Raster数据即可做这一步之前记得先对两时相的数据进行重编码(nterpreter---Gis Analysis---Recode)一般运行如果出现错误肯定是重编码没做好,请继续查证。
2 先在Erdas中利用Modeler 计算如下公式NC(I,J)=NC(I)*10+NC(J),(J>I)其中:NC(I,J)表示i,j 两年份的土地利用变化图;NC(i)表示i年份遥感分类影像;NC(j)表示j年份的遥感分类影像。
在此计算的基础上,将以上变化影像图转化为BIL格式,再利用ARC/INFO GRID模块将影像转为GRID格式,然后利用GRID模块中的属性表(vat)查看命令对影像灰度值进行统计,最后得出土地利用转化举证。
(注:此方法本人尚未实现过,不知可行否)。
若数据是Vector格式1 Erdas Imagine----Interpreter---Gis Analysis---Matrix,输入两个时相的Vector数据即可此时注意输出栅格大小不应设的太小要不一运行就会提示你的空间不足做这一步之前,请做好前期的地理编码。
2 ArcView3.3加载spatial analysis模块把两时相的Vector图转成grid格式(当然中间有一些单位的设置根据你做的图的分辨率来设置即可)analysis---mapcaculate直接计算即可。
3 把两期解译完的Vector文件在arctoolbox——overlay——union中叠加,注意:两个文件不能用同一个字段名,比如一个用93Type,另一个时相则用00Type叠加后的文件在Arcmap中打开,选中文件,然后点右键——Property——空间查询,输入条件语句,比如:93Type=‘1’And 00Type=‘2’;查询结果即为第一种类型转化为第二种类型的图形,可以另建一图层比如:12,把查询结果复制到12图层上。
统计出面积,依进行,就可以得到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
刚才看了缘老大发的帖子,题目是:利用arci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方法流程讲的很详细。
最近我也用了好多方法来做,其中个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arcgis的spatial analyst tools---zonal---tabulate area详细步骤请见------方法很简单。
另提醒(矢量,栅格都可以哦)1.找到zonal--tebulate area→2.导入两期的矢量或栅格图→,你就点OK,让arcgis运算即可。
3.结果显示,在arcgis里导出*.dbf→(这就是结果了)。
导出来你用excel 打开,想插到那里就插到那里。
利用ARCGIS生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上一篇/ 下一篇 2009-02-01 19:42:58查看( 825 ) / 评论( 62 )转移矩阵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时经常用到。
arcgis里没有直接的工具来计算转移矩阵,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工具间接来求。
下面介绍一下利用arcgi s求转移矩阵的方法。
现有2005、2008两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jpg2.jpg3.jpg4.jpg在求转移矩阵前先做好下列工作:1、备份数据。
2、分别将两期数据用di s sol v e工具按各自的地类编码合并要素,注意选中最下面的“create multipat features”选项8.jpg处理好数据后,用intersect工具求两期数据的交集0.jpg00.jpg交集的结果:5.jpg6.jpg将属性表增加面积字段,并计算面积9.jpg10.jpg11.jpg 结果:12.jpg从上图中已经可以看出土地转移的情况:dlbm2005是2005年时该块地的地类代码,dlbm2008是2008年时该地块的地类代码,最后一列是相应地块的面积。
接下来将属性表导出到dbf文件,然后在excel中打开,执行数据菜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13.jpg14.jpg15.jpg16.jpg点完成,然后将dlbm2005作为行字段,dlbm2008作为列字段,area作为数据拖到相应的区域17.jpg生成的数据透视表18.jpg将数据复制到新的工作表中,适当的修整后即生成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