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机制相当于正常人体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一种药物,在体内发挥其生理作用,如:升高血糖、促进蛋白分解、保钠排钾等,用来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称为替代治疗。

但是,通过临床实践,人们发现超过生理剂量的GCs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和免疫抑制,还有抗休克、抗毒素、减轻纤维组织增生等。

1.方法与作用1.1 抗炎作用药理剂量时,GCs的抗炎作用很强,可以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

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趋化、改变炎症介质。

1.2 大剂量的GCs可引起免疫抑制药理剂量的GCs可影响免疫反应多个环节,主要是诱导T细胞凋亡,也能抑制抗体的生成。

外周血中,大多数白细胞如: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臣噬细胞的数量皆会因之减少,中性粒细胞虽然数量增多,但皆来自粒细胞循环的边缘池。

1.3 抗休克GCs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从而改善微循环,并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在抗休克治疗时,GCs成为重要的药物之一,特别是在感染性休克时,由于GCs具有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提高机体对细胞内毒素的耐受力,更可能降低休克的严重程度。

1.4 杀伤肿瘤细胞GCs与受体结合后可诱发某些肿瘤细胞的溶解或凋亡,可用于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瘤等的治疗。

1.5 减少纤维组织增生GCs通过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基质蛋白的调节,并抑制I型胶原蛋白合成,从而减少纤维组织增生。

在早期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中,人们对此类药物的广泛作用和诸多的副作用产生机制深感不解。

20世纪末,科学家们在动物及人类的细胞中发现了糖皮质激素受体(GR),才进一步在分子水平对GCs的作用机制有所了解。

GR是一种核受体,存在于人类几乎所有的细胞中,不同类型细胞其表达数量存在差别,受到细胞周期特异的方式调节。

GR与另一种核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MR)共同介导了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虽然MR较GR更容易与GCs结合,但MR的分布远较GR局限,仅存在于肾脏、结肠、唾液腺的上皮细胞和心、脑细胞中,这就是GCs容易发生水、钠潴留与高血压等副作用的原因。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脊髓炎后遗症1例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脊髓炎后遗症1例

山 西 中 医 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 SHANXI J OF TCM Aug .2019 Vol .35 No .8·45·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脊髓炎后遗症1例吴林峰 王 敏关键词:急性脊髓炎后遗症;针药;夹脊穴;提托法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19) 08-0045-02作者简介:吴林峰,男,在读硕士研究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王敏,单位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王敏,E-mail:1348102906@急性脊髓炎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1]。

笔者以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孙某,男,25岁,2018年1月17日初诊。

双下肢瘫痪22天。

2017年12月2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脐腹及腰背胀痛,考虑病毒性疱疹,予抗病毒治疗3日未见明显缓解。

12月26日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伴二便排出不畅,考虑腰椎管狭窄症,病情渐进性加重,次日出现双下肢瘫痪,剑突以下腰腹及双下肢麻木。

查颈椎、胸椎MR示:颈4至胸1水平脊髓内异常信号,以灰质受累为主;全胸髓内纵形条片状异常信号,以中央灰质区受累为主,未见明显强化。

考虑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治以抗炎、减轻水肿、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病毒、抗感染、促进胃肠动力等,予甲泼尼龙、甘露醇、甘油果糖、神经妥乐平、维生素B1、甲钴胺、灯盏细辛、泮托拉唑、喷昔洛韦、他唑仙、莫沙必利等治疗,病情平稳。

症见:神清,精神可,语利,双下肢全瘫,脐腹、腰背以下麻木,咳嗽少痰,自汗、盗汗,口渴欲饮,纳可,夜寐安,小便自尿管排出,排便障碍。

舌红、苔白,脉弦细。

查体:感觉平面T9;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未见异常,右侧巴氏征 (+) 。

西医诊断:脊髓炎后遗症期;中医诊断:痿证 (气阴两虚证) 。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组患者的气道阻力下降、肺功能指标改善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和肺功能,有望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肺气亏虚、针刺、穴位贴敷、疗效观察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常常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为探寻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选取符合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组患者的气道阻力下降、肺功能指标改善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和肺功能。

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激活穴位,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增强肺部机能,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途径,从而达到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有望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辅助治疗方法,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其临床应用价值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从而通过整体的调理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联用的原因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联用的原因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联用的原因一、为啥要把它们放一块儿呢?咱得先说说糖皮质激素。

这糖皮质激素就像是个超级调节员。

它能调节咱们身体里好多的生理过程呢。

比如说,身体有炎症的时候,它能把那些炎症反应稍微压一压,就像给那些过于激动的免疫细胞们喊个“停”。

可是呢,这炎症反应被压下去了,有时候那些引起炎症的病菌就可能还在身体里逍遥法外。

这时候抗菌药就登场啦。

抗菌药那就是病菌的克星。

它能专门找到那些病菌,然后把病菌给消灭掉。

就像一群小战士,专门去攻打那些入侵身体的坏家伙。

二、再说说这俩联用的好处。

当糖皮质激素把炎症反应压一压的时候,身体里那些因为炎症而变得乱糟糟的环境就能稍微稳定一点。

这时候抗菌药再进去杀敌,就像在一个比较平静的战场上作战,效率更高呢。

打个比方,就好像打扫房间,先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稍微规整一下,然后再用专门的清洁剂去清除污渍,这样就能打扫得更干净啦。

而且呀,有些比较严重的感染,炎症反应特别强烈,这个时候光靠抗菌药可能还不够。

因为炎症反应太厉害的话,身体自己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糖皮质激素加入进来,就能减少这种过度的炎症伤害,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一个喘息的机会。

同时抗菌药就可以安心地去对付病菌,这俩一联手,就像是最佳拍档,一个负责稳住大局,一个负责冲锋陷阵。

三、不过呢,这俩联用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乱来的。

得特别小心谨慎。

因为糖皮质激素也有一些小脾气。

它可能会掩盖一些感染的症状。

比如说本来病菌还在身体里兴风作浪,但是因为糖皮质激素把炎症反应压下去了,从表面上看好像身体已经好了。

这时候要是不小心,就可能会耽误抗菌药的使用疗程,让病菌有机会死灰复燃。

所以呀,医生在决定把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联用的时候,那可得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

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比如说感染的严重程度,病人的身体状况,还有就是感染病菌的类型等等。

就像给病人量身定制一套特别的治疗方案,既不能让病菌太嚣张,也不能让身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呢,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联用是有很多原因的,既有它们各自的特性决定的,也有治疗疾病时提高疗效、保护身体的需求,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哦。

糖皮质激素 4 大用法

糖皮质激素 4 大用法

熟记 6 句口诀搞定糖皮质激素 4 大用法在医疗界内,糖皮质激素尽管它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名声总是不太好。

人们常说激素不能乱用,最好不用,以免造成体内内分泌紊乱。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具体用量不同、施用时机不同时,药效表现迥然不同。

之前我们讨论过长效、中效、短效的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点击查看)。

这次,就来看看糖皮质激素的4 大用法吧!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HA)、肾上腺皮质危象等疾病的替代治疗。

对于替代治疗首选是短效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25 mg 等效氢化可的松20 mg。

这是因为短效糖皮质激素对HPA 轴的危害较轻,作用状态与生理状态较为接近。

使用中需尽量模拟正常生理分泌周期采用不对称服药方式。

如,氢化可的松采用0.3~0.5 mg/kg/d 时,早上8 点前使用总剂量的2/3,下午服用1/3。

1. 应激情况对于有应激的情况,比如轻度应激可以采用剂量加倍的方式,至疾病治愈。

对于重度急性应激,比如大型手术、严重外伤、重度感染等等情况,建议采用静脉给药氢化可的松,一般剂量为 200~300 mg/d。

值得一提的是,该剂量也适用于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救治。

选药时需要尽量选择磷酸或者琥珀酸的氢化可的松制剂。

治疗中应逐步减至维持剂量。

2. 双侧肾上腺切除对于双侧肾上腺切除的患者,维持的药物一般多采用氢化可的松 20~30 mg 口服,建议手术当天和第二天采用大剂量,之后减半。

也可补充氟氢可的松,一般剂量为0.05~0.2 mg,也有推荐直接采用0.1 mg 的剂量。

3.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对于这类患者,儿童和成人患者的药物选择差异较大。

儿童患者的给药剂量小,同样用于成人给药剂量增加较多,不良反应更显著。

因此儿童患者多采用氢化可的松、可的松,而成人多采用相对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成人患者的地塞米松起始剂量为0.5~0.75 mg/d。

痛风患者可以吃蚂蚁吗

痛风患者可以吃蚂蚁吗

痛风患者可以吃蚂蚁吗痛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不畅,导致高尿酸血症而引起的。

痛风病发作时,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为了解决痛风的治疗问题,不少患者会选用一些非常规的治疗方法,比如吃蚂蚁。

那么,痛风患者可以吃蚂蚁吗?蚂蚁治疗痛风的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痛风患者是否可以吃蚂蚁蚂蚁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有一些人认为蚂蚁可以祛风散热,治疗关节炎和痛风等风湿病,因此就会采用吃蚂蚁的方法来治疗痛风。

但是,从医学角度来看,吃蚂蚁并不能根治痛风,反而会引起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不建议痛风患者采用吃蚂蚁的方法来治疗病症。

二、蚂蚁治疗痛风的方法虽然不能采用吃蚂蚁的方法来治疗痛风,但是蚂蚁确实有一些特殊的功效,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治疗,以下是几个简单的方法:1、蚂蚁粉蚂蚁粉作为一种草药性治疗品,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通经等功效,可以适当缓解痛风发作时的症状。

但是,蚂蚁粉也存在不少的副作用和毒性,需要谨慎使用。

2、蚂蚁药酒蚂蚁药酒是将蚂蚁和一些其他的传统中草药混合在一起,浸泡在白酒中的一种制剂。

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活血祛风、止痛消肿的作用,适合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但是需要注意饮用量和频率。

3、艾灸蚂蚁穴位艾灸蚂蚁穴位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灸热艾条的方式刺激蚂蚁穴位,从而缓解痛风患者的疼痛和肿痛等症状。

但是,需要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才能进行艾灸治疗。

以上这些蚂蚁治疗痛风的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师或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尝试,否则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健康问题。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1、注意饮食控制痛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尿酸的食物和饮品,比如动物肝脏、鱼、虾、啤酒等。

同时,也需要适当补充水分,促进尿酸排泄,加快痛风的康复。

2、遵医嘱用药痛风的治疗需要长期规范用药,包括冰醋酸、阿洛普利、氨苯蝶呤等药物,需要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和规定,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简称GC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和其他许多疾病。

肌注是一种常见的给药途径,有效快速,且避免了胃肠道吸收和首过代谢。

然而,肌注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适应症和临床指征。

糖皮质激素的肌注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反应和肌肉、关节等部位的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如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炎症等。

在使用前需要明确病因和病情,并确定肌注治疗的适应症。

2. 剂量选择。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通常肌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较常规口服剂量高,因为口服剂量需要经过肝脏首过代谢,而肌注剂量可以直接进入循环系统。

但是过高的剂量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权衡病情和风险,避免剂量过大。

3. 注射部位的选择。

糖皮质激素的肌注可以选择多个注射部位,如肩部、臀部、大腿等大肌肉。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可以减少局部不适和避免损伤深部组织和神经。

4. 注射技巧和消毒。

在进行肌注前,需要进行手部洗涤和消毒。

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技巧,保持注射器和注射部位的清洁。

注射时应先抽回以确保没有血管内注射,然后缓慢注射药液。

5. 不良反应监测。

使用糖皮质激素肌注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用药,并告知医生。

6. 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肌注糖皮质激素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或者加强血糖监测。

7. 长期使用引发的问题。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水钠潴留等。

因此,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肌注治疗过程中,需要谨慎权衡效益和风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糖皮质激素的肌注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是很有效的,并且相对较安全。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高英;刘莹;符碧峰【摘要】近年来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高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认识,本文将近年来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6(026)003【总页数】5页(P201-205)【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发病因素;治疗;研究进展【作者】高英;刘莹;符碧峰【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730000;甘肃中医临床学院五官科教研室,兰州730000;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1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1982年由Gutgesell等〔1〕首次提出,是睑板腺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睑板腺导管的阻塞或睑板腺分泌物异常为特征,常在临床上引起泪膜稳定性异常和眼部刺激症状及炎症反应,导致眼表的炎症及损伤〔2〕。

临床表现为腺体缺失、睑缘及睑板腺开口异常或腺体分泌物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等。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眼部刺激症状或一定程度的视物模糊。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将其致病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多而复杂,MGD不仅受年龄、人种、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白种人低于亚洲人、青年人低于老年人、气候温暖地区低于气候寒冷地区〔3〕,而且与多种致病因素相关。

1.1 激素调节异常曾有一些外国学者(如Rocha等〔4〕、Es-maeli等〔5〕、Wickham等〔6〕、Franck等〔7〕)利用动物实验,通过基因芯片法、基因生物测定法、RT-PCR、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发现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存在于睑板腺的腺泡细胞核上,并对睑板腺的多种基因表达有双性调节作用,Stoeckelhuber等〔8〕学者认为,雄激素能促进睑板腺的上皮表达,从而促进分泌型球蛋白2A1(secreto-globins 2A1,SCGB2A1)的分泌。

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针灸配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e a c h i n 41 c a s e s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c o mb i n e d wi t h g l u c o c o r t i e o i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o n t r o l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a l o n e f o r 2
mo n t h s . Al t e r a t i o n s i n s y mp t o ms a n d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l e v e l s o f i mmu n o g l o b u l i n a n d c o mp l e me n t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b e or f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r e w e r e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P > 0 . 0 5). s e r u m l e v e l s o f I g G1 ,I g G 3 w e r e h i g h e r i n t h e MG

针刺的适应范围及操作技巧

针刺的适应范围及操作技巧

针刺的适应范围及操作技巧概述针刺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

本文档旨在介绍针刺的适应范围和操作技巧,帮助读者了解和正确使用针刺。

适应范围针刺可以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范围:1. 疼痛管理:针刺可以减轻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炎等。

它通过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物质,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2. 消化系统问题:针刺可以帮助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减轻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痛、便秘等。

3. 呼吸系统问题:针刺可以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感冒、咳嗽等,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道畅通和免疫功能改善。

4. 神经系统问题:针刺可以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中风后遗症、神经痛、焦虑、失眠等。

操作技巧以下是一些关于针刺的操作技巧:1. 配置:在进行针刺前,确保使用消毒的针具,并选择适当的针头大小和长度。

2. 穴位定位:准确的穴位定位是针刺的基础。

可以参考相关的解剖图和经络图,或请专业针灸师指导。

3. 刺激技巧:在刺入皮肤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刺激技巧,如旋转、抖动、揉动等。

刺入的深度要适中,避免过深造成伤害。

4. 防范风险:针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风险。

事先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确保安全操作。

总结针刺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

在操作针刺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穴位和刺激技巧,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建议在针刺过程中寻求专业针灸师的指导和帮助,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为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建议。

在使用针刺治疗之前,请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糖皮质激素(练习题)

糖皮质激素(练习题)

糖皮质激素一、A1型题1.有关糖皮质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剂量抑制体液免疫,大剂量抑制细胞免疫B.可直接中和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C.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液分泌D.能兴奋中枢,出现欣快、激动等,甚至可诱发精神病E.能明显增加血液中性粒细胞数,增强其游走吞噬功能2.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所产生的反跳现象是由于病人A.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耐药性B.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或病情未能完全控制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E.ACTH分泌减少3.糖皮质激素不具有哪种药理作用A.快速强大的抗炎作用B.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D.提高机体对细菌外毒素的耐受力E.增加血中白细胞数量,但却抑制其功能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治疗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骨质疏松5.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下列哪项错误A.水痘和带状疱疹B.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C.血小板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D.过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E.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和急性粟粒性肺结核6.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用A.氢化可的松B.甲泼尼松龙C.泼尼松龙D.泼尼松E.地塞米松7.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哪种不良反应A.低血压B.高血钾C.低血糖D.高血钙E.水钠潴留8.关于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正确叙述是A.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生物等引起的炎症B.能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C.促进创口愈合D.抑制病原体生长E.直接杀灭病原体9.水钠潴留作用最弱的糖皮质激素是A.泼尼松B.泼尼松龙C.甲泼尼松龙D.地塞米松E.氢化可的松10.引起钠、水潴留最强的糖皮质激素是A.氢化可的松B.可的松C.地塞米松D.泼尼松E.泼尼松龙11.一般说来,下列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A.急性粟粒性肺结核B.糖尿病C.水痘D.活动性消化性溃疡E.孕妇12.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感染,下列哪项是无益的A.抗炎作用B.免疫抑制作用C.抗休克作用D.抗细菌内毒素作用E.退热作用13.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理论依据是A.体内灭活代谢缓慢,有效血浓度持久B.与靶细胞受体结合牢固,作用持久C.存在肝肠循环,有效血浓度持久D.体内激素分泌有昼夜规律E.吸收后贮于脂肪,有效血浓度持久14.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描述是A.减少血中中性粒细胞数B.减少血中红细胞数C.抑制红细胞在骨髓中生成D.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E.血小板数减少15.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病人对激素不敏感B.激素用量不足C.激素能直接促进病原微生物繁殖D.激素抑制免疫反应,降低机体抵抗力E.使用激素时未能应用有效抗菌药物16.糖皮质激素类药不具有的作用是A.兴奋中枢B.免疫抑制C.抗炎D.抗菌E.抗休克17.下列哪种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A.严重哮喘兼有轻度高血压B.轻度糖尿病兼有眼部炎症C.结核性胸膜炎兼有慢性支气管炎D.水痘并发高热E.过敏性皮炎兼有局部感染18.急性严重中毒性感染,糖皮质激素治疗应采用A.大剂量突击静脉给药B.大剂量肌内注射C.小剂量多次给药D.一次负荷量,然后给维持量E.较长时间大剂量给药19.糖皮质激素用于慢性炎症的目的在于A.具有强大抗炎作用,促进炎症消散B.促进炎症区的血管收缩,降低其通透性C.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释放D.抑制肉芽组织生长,防止粘连和瘢痕组织形成E.抑制花生四烯酸释放,使炎症介质PG合成减少20.糖皮质激素治疗那种休克效果最佳A.感染中毒性休克B.低血容量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肾上腺皮质危象休克21.下列哪一种疾病禁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A.中毒性菌痢B.感染性休克C.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D.重症伤寒E.以上都不是22.糖皮质激素诱发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机制,错误的是A.抑制胃黏液分泌B.刺激胃酸分泌C.刺激胃蛋白酶分泌D.降低胃黏膜抵抗力E.直接损伤胃肠黏膜23.原则上不能选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是A.中毒性菌痢B.爆发性流脑C.结核性脑膜炎D.乙型脑炎E.重症伤寒24.下列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原理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致炎物的释放B.抑制一些细胞因子诱导一氧化氮合酶,减少一氧化氮生成,减少炎症区渗出、水肿C.促进肉芽组织生成,加速组织修复D.抑制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的转录,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E.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25.关于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的叙述,下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降低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B.中和或破坏细菌内毒素C.使心脏β1受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增强D.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阻断休克的恶性循环E.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有抑制作用26.糖皮质激素抗毒作用的机制是A.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B.中和细菌内毒素C.中和细菌外毒素D.稳定溶酶体膜E.直接对抗毒素对机体的损害27.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组织损害和炎症过程B.干扰补体参与免疫反应C.抑制人体内抗体的生成D.使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升高E.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28.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A.增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B.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C.增强机体的应激性D.抗毒、抗休克缓解毒性症状E.拮抗抗生素的副作用29.不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休克作用机制的是A.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B.增强心肌收缩力C.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D.稳定溶酶体膜E.中和细菌外毒素30.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给药时间是A.隔日中午12时B.隔日下午16时C.隔日晚上20时D.隔日午夜4时E.隔日早上8时31.糖皮质激素不适用于A.中毒性菌痢B.重症伤寒C.霉菌感染D.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E.猩红热32.t1/2较短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泼尼松C.泼尼松龙D.甲泼尼松E.曲安西龙33.下列禁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是A.虹膜炎B.角膜炎C.视网膜炎D.角膜溃疡E.视神经炎3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是A.骨质疏松B.粒细胞减少症C.血小板减少症D.过敏性紫癜E.过敏性皮炎35.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急性感染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炎症反应B.减轻后遗症C.增强机体抵抗力D.增强机体应激性E.缓解症状,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36.抗炎效能最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可的松C.曲安西龙D.甲泼尼松E.氟轻松37.对糖代谢影响最大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可的松C.泼尼松D.曲安西龙E.地塞米松38.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甲泼尼松C.可的松D.地塞米松E.泼尼松龙39.地塞米松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治疗A.再生障碍性贫血B.水痘C.带状疱疹D.糖尿病E.霉菌感染40.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采用哪种药物较好A.可的松B.氢化可的松C.泼尼松D.地塞米松E.倍他米松41.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适用于A.感染中毒性休克B.肾病综合征C.结缔组织病D.恶性淋巴瘤E.顽固性支气管哮喘42.糖皮质激素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A.垂体前叶功能减退B.艾迪生病C.肾上腺皮质次全切除术后D.中心性视网膜炎E.败血症43.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粒细胞减少症C.血小板减少症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E.结缔组织病44.有关糖皮质激素药物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引起消化性溃疡B.可治疗难治性哮喘C.青光眼是禁忌证D.可治疗艾迪生病E.主要通过与膜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二、简答题(答题说明:根据提问,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旁针刺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16例

旁针刺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16例

旁针刺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16例老年性膝关节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在运动后或长时间站立后会感到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剧,老年膝关节痛已经成为老年人群中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的方法多样,旁针刺配合定向透药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16例老年性膝关节痛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了旁针刺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和特点。

一、患者资料本研究选择了16例老年性膝关节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在60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岁。

患者平均病程为5年,最短者1年,最长者10年。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

二、疗程安排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旁针刺和定向透药治疗,疗程为4周。

每周进行3次治疗,每次持续30分钟。

旁针刺的主要穴位选择为阳陵泉、梁丘、太溪等,使用0.3mm×40mm的特制旁针,刺入皮下2-3cm处,进行旋转针刺2分钟左右。

然后再进行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使用透皮局部给药贴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独活、川芎、白芷等,贴于膝关节疼痛部位。

患者还进行了相关的理疗和运动治疗,加速康复进程。

三、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肿胀程度、ADL评分等指标的观察和记录,以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四、临床疗效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疼痛和肿胀感明显减轻,ADL评分明显改善。

16例患者中,11例症状完全缓解,3例症状显著改善,2例症状轻微改善。

治疗后的问卷调查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对治疗效果满意度高。

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五、讨论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可得出结论,旁针刺配合定向透药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旁针刺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促进局部的代谢和修复。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合成与分泌于肾上腺的类固醇激素,它们与高尔基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等,因此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DNA结合,改变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的药理作用有: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减轻炎症症状。

糖皮质激素还能够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提高组织修复能力。

2.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抗体的生成和淋巴细胞的迁移,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反应。

这使得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它能有效缓解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和早晨僵硬感,并改善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

2. 免疫调节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

它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活动性,减缓疾病的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的治疗,如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等。

它能够恢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水平,减少症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但长期和高剂量的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增加感染的风险等,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应慎重评估风险与收益,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应综合病人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品种的选择、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以下方案中除非明确指出给药途径,皆为全身用药即口服或静脉给药。

1.药物品种的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比较见表1。

表1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比较注:表中水盐代谢、糖代谢、抗炎作用的比值均以氢化可的松为1计;等效剂量以氢化可的松为标准计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mg/d;②小剂量:<0.5mg/(kg・d);③中等剂量:0.5~1.0mg/(kg ・d);④大剂量:>1.0mg/(kg•d);⑤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mg/(kg・d)3.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日。

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

冲击治疗需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功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短程治疗需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

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

3.13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和局部注射治疗

3.13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和局部注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外用和局部注射治疗自1952年Sulzberger等首次发现氢化考的松软膏治疗某些皮肤病有效以后。

近50余年来,这类药物的发展很快。

目前,外用糖皮质类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已成为皮肤病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武器之一,其应用最为广泛,已几乎到了无日不用的地点。

其优点为疗效好、使用方便、无色无味、不会引起局部疼痛、一般不引起耐药性、较少引起习惯性、极少产生过敏现象(基质引起者除外),并能与一些常用的局部药物合用等。

如上所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氢考外用应用于皮肤科临床,使改变炎症性皮肤病自然病程的能力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后通过改造结构,新的合成的衍生物出现,已大大地增进了激素外用的疗效并减轻了其副作用,并出现了对某些皮肤病有更高特异疗效的新品种,本文就激素外用的概况作以下复习。

一、激素的结构及特点目前从肾上腺提取液中分离出来及人工合成的激素已达100余种,大多由胆固醇衍化而来,结构与胆固醇相似,故称类固醇,它们都属于孕烯(烷)衍生物,孕烯族由21个碳原子组成,均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核心结构——环戊烷多氢菲(即在菲环上再加上一个戊环基团而产生的一个17碳结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6环戊烷多氢菲,由饱和的菲(A、B、C)和环戊烷(D)组成。

2120孕烯各种糖皮质激素均为孕烯衍生物,含有21个碳原子,其化学特性为(1)在A环上有一不饱和的键,在C3上有一酮基;(2)在C17上有α一酮醇基侧键(C=OCH2OH)和羟基;(3)在C10及C13上各有一甲基。

以最早发现的考的松为例:C17有羟基C11有酮基多数甾体化合物在第10、13位上各有一个甲基,第17位上常有一个羟基。

甾字即根据上述结构而取得,田字代表四个环,﹤﹤﹤代表上面有3个侧链。

随着人工合成的激素越来越多,以考的松为基链,为了增加其疗效,在改变结构上人们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在C11位上加氢,C1a上加双键(即去掉两个氢原子,如泼尼松);在C16α和C16β位引入甲基(如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C16a位引入羟基(如曲安西龙),C6a 位加甲基(如甲基泼尼松龙),C9a位引入氟(如氟氢化考的松)、C17a位C21a位引入酯(如倍他米松戊酸酯),在C21a C9a和C2a位上加氯(如氯氟舒松,倍氯米松,卤美他松),C21位上加醋酸根(如氟轻松),在C16a和C17a位上加缩丙酮基(如曲安奈德)等均可增强其血管收缩能力,从而加强其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有时还可增强药物的穿透力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如C21位加醋酸根)二、作用机制和药物学效应外用激素对许多皮肤病的治疗作用主要来自它们的抗炎作用,包括可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尤其是前者);抑制被激活的T细胞对巨噬细胞的刺激作用及毛细血管的收缩作用,还可直接影响炎症介质前体的释放,改变靶细胞对白介素的敏感性,抑制白介素-1的基因转录等。

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

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

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关键词】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外分泌腺,尤以泪腺、唾液腺为主,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

一般认为是由于自身免疫的过度应答反应,造成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侵润,使腺细胞破坏,功能丧失,并逐渐累及内脏、肌肉、关节等器官组织的自身免疫病。

西医治疗通常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多且疗效欠佳。

本病属中医“内燥”、“燥痹”范畴。

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药配合针灸辨证治疗此病,初步归纳出4种相应治法,现介绍如下。

1 阴虚津亏型证见口咽干燥,鼻干少涕,声哑,齿松碎落,两目干涩,肌肤枯涩,便秘,舌干少苔少津,脉细等。

其病因病机是素体精血亏虚,或发汗太过,或久病导致津液不足,致使五脏失于濡养,其病变常累及肺、脾、肝、肾。

“口为脾窍”,胃阴受损则口干;“目为肝窍”,肝肾阴虚则两目干涩;肺阴亏耗则声哑、肌肤枯涩。

临床以肺胃津伤、肝肾阴虚为多见。

缘“肾为先天之本”,补阴必补肾阴。

方用增液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玄参、川芎、石斛、白芍、麦冬、当归、山药、枸杞子各20 g,丹参、黄精各30 g,甘草10 g。

如偏于肺胃津伤者,可加百合、贝母、葛根、阿胶、桔梗;如偏于肝肾阴虚者,可加知母、续断、山茱萸、何首乌。

针刺可选用太溪、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肾俞、廉泉等穴滋补肝肾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采用补法,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2~3个疗程。

案例1:患者,女,56岁,2006年5月来诊。

口眼干燥1年,声哑,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

化验:抗SSA(+),抗SSB(+),血糖正常。

唾液腺ECT示:腮腺及颌下腺分泌摄取功能严重降低,类风湿因子(-)。

用上述方法,并服帕夫林(白芍总苷)。

1个月后复诊,口眼干燥明显好转,语音如常,嘱继续服药治疗2个月,口干、眼干基本消失,舌润生苔。

2 瘀血内阻型证见口咽干燥,面色晦黯,四肢关节疼痛或畸形,两腮肿大,皮肤干燥或有瘀斑,肢端青紫(雷诺氏征),舌质黯红或绛紫,少苔少津,脉涩。

针灸、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针灸、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 )是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及特征性视野缺损为特点的1组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

该病属眼科急重症,宜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时抢救视力[1]。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常规治疗疗效多不理想,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该院从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尝试运用针灸结合眼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门诊和住院AION 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0岁,平均(61.93±4.68)岁;病程1~15d ,平均(9.40±2.82)d ;伴高血压17例,糖尿病8例,高血脂5例。

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1~68岁,平均(60.83±4.26)岁;病程1~15d ,平均(9.27±2.50)d ;伴高血压15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6例。

1.2诊断及纳入标准①中老年患者,突发单眼或双眼无痛性急剧视力下降;②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全身疾病;③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模糊、轻度肿胀呈淡红色,可伴有视盘盘周的线状出血;或视盘边界清,部分象限呈黄白色;④视野检查:呈现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视野缺损,与视盘的改变部位相对应;⑤年龄50~70岁,病程1~15d 的患者。

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予匈牙利吉瑞大药厂生产的长春西汀针20mL+5%葡萄糖水/生理盐水500mL 静滴。

1次/14d 为1疗程,给予1~2疗程的治疗,同时所有患者均对因治疗。

治疗方法应用能量合剂,口服或肌注营养神经类药物,酌情使用降眼压药物及激素类药物。

针对患者合并患有的全身疾病,协同内科进行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治疗。

1.3.2治疗组(1)药物治疗同对照组。

针刺配合水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针刺配合水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针刺配合水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摘要】本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针刺和水针治疗的原理,比较了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显示,针刺配合水针治疗在疗效上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进一步探究发现,这种疗法的改善机制主要在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综合比较,针刺配合水针治疗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有综合优势。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着重探讨更精准的治疗方法和更深入的疗效机制。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关键词】针刺、水针、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临床实验、改善机制、综合优势、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生活方式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医疗系统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而水针治疗是一种结合针灸和水疗的疗法,可以在针刺的基础上通过水流的按摩和温热作用,更好地舒缓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促进身体的修复和康复。

本文将从针刺、水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和效果入手,探讨针刺配合水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和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依据。

1.2 问题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床上休息、药物治疗、理疗、手术等,但疗效参差不齐,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针刺和水针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

针刺可以刺激腧穴和穴位周围组织,激活机体自我修复功能,缓解疼痛和炎症。

水针则是通过注射药物或草药液体到特定穴位,起到调节气血、祛瘀疏通的作用。

针刺配合水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如何?临床上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治疗机制是怎样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针刺配合醒脑开窍中药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的临床研究

针刺配合醒脑开窍中药对颅脑外伤患者促醒的临床研究

纳入病例标准 :①伤后6 内入 院的重症颅 脑外伤患者, h
醒时间的 比较见表2 。
例 () x
表 1两组疗效 比较
治疗 组 对照组
1 6
植物生存
1 4
5 ( 1 2 % 3. 5 ) 2 ( 4 2 % 1. 9 )
4 ( 5 2%
2 ( 4 2 %) 1. 9
5 ( 1 2 %) 3.5 4 ( 8 5 %) 2.7
[] 朱诚,江基尧 .颅脑创伤研究现状与展望 [] 1 J .中华创伤杂志,19,l 95 i
()1 6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6.
会,清 明之府 ,内涵脑髓 ,人 的一切活动受大脑支配 。头部 沿 皮刺0 5 1 . ~ 寸;涌泉 穴直刺0 5 1 . ~ 寸;使下肢抽动 3 为 受 到暴 力作用后 ,脑络损伤 ,导致气 血逆乱,我们根据颅脑 次 度 ,委 中仰 卧直腿抬 高取 穴,直刺 15 . 寸 ,使下肢抽 动 外 伤 昏迷的这一病理损伤特 点和 中医学病因病机 ,在常规采 . —2 5 三 次为度 。每 日1 次,1 次 为1 0 个疗 程 ,休 息3 ,进行第 2 d 个 用 西药改善微循环 、促进脑代谢和 催醒治疗的基础上 ,配合 疗程 。对照 组采用 常规治疗:①所有重症颅脑外伤 患者紧 急 中药及 醒脑 开窍针刺 早期干预治疗 ,取得 了显著效果 。 参考文献 手术治疗挽救其生命 ;② 维持病人 生命体征和 内环境稳定 ; ③停用苯妥英钠 、巴比妥类药物等 镇静 抗癫痫药物 ;④营养 支持;⑤高压氧 ;⑥音乐疗法 :⑦ 并发症治疗, 同时应用脱
如何尽早使 昏迷患者苏醒,减少患者 的受损程度 ,提高 患者 的生存能力 ,一直 是国内外 神经 内外科及康复医生面临 和期 待解 决的疑难 问题 。我们 自2 0 年 3 一2 0 年 1 月采 08 月 09 2 用醒脑开窍 中药配合醒脑开窍针刺在颅脑 损伤 昏迷患者早期 即开始使用,共治疗患者l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配合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纯针刺和针刺配合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药物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疗效。

方法:将对最近六年内所有治疗过的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将之分成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配合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组。

结论:针刺配合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组有明显缩短疗程、痊愈率高、痛苦小的优势。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刺;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
【中图分类号】r68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
(2012)06-0269-0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以贝尔麻痹最多,占所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例的60%~75%,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上、下表情肌均瘫痪。

静态观,轻度面神经麻痹时两侧基本对称,仔细观察可见瘫痪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一般比对侧大,面部组织松弛。

重度面瘫以及长期面瘫者两侧明显不对称,甚至出现瘫痪侧面肌萎缩,面部组织更加明显,当向瘫痪侧倾斜头部时可见面部组织下垂,人中线明显偏斜,眼裂明显变大,下睑常呈外翻下垂,溢泪,可并发结膜炎和角膜炎,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甚至偏向健侧,可有流涎表现。

检查时可见瘫痪侧额肌与眼轮匝肌张力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动态观,上面部肌肉随意运动障碍时,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皱额,眼不能闭拢,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方露出角膜下的白色巩膜。

该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由于病因不明,
多数学者认为血管供血不足和hsv-1(单纯疱疹病毒1型)复发感染引起神经缺血、水肿、受压,上述病因相互联系,形成恶性循环,
使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而出现面肌瘫痪。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10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为我科室自2006年1月份开始至2011年1月份结束的患者。

我科室自2008年开始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在传统针刺的基础上加用
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药物进行治疗,统计分为两部分进行,即2006年1月份到2008年1月份的患者全部用传统针刺治疗,共有患者32人,年龄最小19岁,最大76岁;2008年1月份到2011年1月份共有75人,为了便于比较,从75人中选出与前两年患者年龄性别基本对等的32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73岁。

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面瘫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程度分级:根据h-b法将患侧功能状况分为6级:ⅰ级为正常(所有局域面肌功能正常);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大体:闭眼时有轻度减弱,可有轻度联动;安静:正常对称,张力好;运动:前额中到好,眼睛轻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大体:两侧面部明显不对称但不丑陋,没有严重的联动、挛缩或半面痉挛;安静:正常对称,张力好;运动:前额轻到中,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口用最大力也觉减弱);ⅳ级为中重度功能障碍(大体:两侧明显不对称,丑陋,减弱;安静:正常对
称,张力好;运动:前额无运动,眼睛不完全闭合,口用最大力也觉得不对称);ⅴ级为严重功能障碍(大体:只有轻度可觉察运动;安静:不对称;运动:前额无运动,眼睛不完全闭合,口仅从轻度运动),ⅵ级为全瘫(无运动)。

1.3纳入标准: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同时无外伤、糖尿病、耳道疾病等其他原因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属该课件讨论范畴。

2辩证分型
分型原则:按病情的不同阶段划分。

2.1风寒袭络:起病突然,目张不合,露睛流泪,口角偏向健侧,伴畏风恶寒,面肌发紧,或者耳后疼痛,有明显受凉史,舌红苔薄白,脉浮紧。

2.2邪热壅络:起病骤然,以一侧耳枕部疼痛,耳部疱疹,耳鸣重听为首发症状,继则出现该侧口眼歪斜,伴心烦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滑数。

2.3风痰阻络:发病急骤,口眼歪斜,面肌麻木,伴颜面做胀,头重身软,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2.4气虚血瘀: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拘紧抽搐,伴神疲倦
怠,面颊筋肉萎缩,舌质紫暗,苔薄腻,脉弦细。

3治疗方法
3.1传统针刺组:取穴:主要在患侧面部阳明经穴和对侧合谷穴为主,根据辩证分型行针刺治疗。

风寒外袭型给予浅刺、久留针(30
分钟),以祛风散寒;风热侵袭型给予浅刺出血,不留针或留针(15分钟),以祛风清热;痰瘀阻络型给予深刺久留针(30分钟),出针时放血,以活血通经;气虚血瘀型给予深刺久留针(30分钟),加刺双侧足三里,出针急扪针孔,以补益气血。

以上治疗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

3.2针刺配合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组:针刺取穴和治疗方法同传统针刺组。

药物给予20%甘露醇125ml,快速滴注;川芎嗪粉针80mg加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利巴韦林0.7g加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补充能量和b组维生素;地塞米松(加管于甘露醇中)首次用15mg,之后一日减2mg,共用10天后停药,继续针刺治疗。

3.3用药禁忌症:消化道溃疡、活动性结核、精神病、癫痫、重症高血压、未控制的糖尿病、骨质疏松、妊娠、角膜溃疡、广泛疱疹、真菌感染、耐药菌感染等疾病时要请内科会诊后斟酌治疗方案。

4疗效观察
4.1疗效评价标准:痊愈:达ⅰ级。

显效:达ⅱ级。

好转:由ⅳ-ⅵ级经治疗后改善为ⅲ级。

无效:经3 个月治疗后仍停留在ⅳ-ⅵ级。

上述评定原则符合h-b程度分级法,参照如上1.2。

4.2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数据统计后进行疗效比较(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