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直梁弯曲的识别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基础》
教案(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山西省工贸学校
系(部)机电系
教研室
教师梁少宁
山西省工贸学校
③学生学案
课题名称:直梁弯曲的识别和应用
班级:姓名:
(一)、工作任务:
拿出一根香肠,在力的作用下使它弯曲,然后观察香肠弯曲后,弯曲上边面什么形状,
弯曲下表面什么形状?为什么会这样?当它断裂时是怎样开始断裂的?
(二)、学习目标:
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及正应力公式,横截面具有双对称轴(如矩形、圆形等)及单对称轴(T字形及槽钢等)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特点,弯曲正应力公式及应用,最大弯曲正应力所在位置,最大弯曲正应力公式及应用,中性轴位置的确定。
矩形、圆形、空心圆截面的惯性矩公式及抗弯截面系数公式,求组合截面惯性矩的组合公式和平行移轴定理及其应用,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
(三)、回答问题
1、一根香肠,在力的作用下使它弯曲,然后观察香肠弯曲后,弯曲上边面什么形状,弯曲下表面什么形状?为什么会这样?
2、怎样提高梁的弯曲强度?那个办法最经济?
(四)、分析该资料,完成项目任务:
一、梁的内力
1、关于平面弯曲、弯曲内力的概念与定义
弯曲——构件受到垂直于轴线的外力或位于其轴线所在平面内的力偶作用,其轴线从直线弯曲成曲线,这种变形形式称为弯曲。
梁——承受弯曲的构件称为梁。
通常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和外伸梁三类基本梁。
平面弯曲——梁具有纵向对称面,所有外力均作用在该对称面内。
梁变形后,其轴线在该对称面内弯曲或一条平面曲线,这是弯曲问题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变形形式。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只有弯矩一种内力。
剪力——在梁在某横截面上,与外力主矢量平衡的内力分量,它与横截面平行,记作Q。
弯矩——在梁的某横截面上,与外力主矩平衡的内力,其矢量垂直于梁的轴线,记作M。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表示剪力、弯矩沿梁轴线变化规律的函数式。
剪力图与弯矩图——表示剪力与弯矩沿梁轴线变化的图形。
2、剪力、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剪力、弯矩正负号的规定使梁横截面两侧的剪力、弯矩有相同的正负号。
为此,剪力、弯矩的正负号是由它们引起梁的变形情况来决定的。
在梁上截取微段,其横截面上的剪力、弯矩的正负号规定“左上右下,剪力为正;左顺右逆,弯矩为正”。
3、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方法与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弯矩的方法基本相同,差别在于,建立剪力、弯矩方程时所要求的是梁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此外,要注意外力突变对剪力、弯矩方程的影响。
凡是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及分布载荷不连续的截面均是控制面,控制面是建立剪力、弯矩方程的分段点。
4、剪力图、弯矩图的画法及检验
1、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建立剪力、弯矩方程后,用横坐标表示截面的位置;用纵坐标分别表示截面上的剪力、弯矩。
作出剪力、弯矩方程的图形,即为剪力图和弯矩图。
遇有需分段的情形,也要注意按各段的剪力、弯矩方程作各段的剪力、弯矩图,剪力、弯矩图形画好后,应标上正负号,并注明控制面上的剪力、弯矩值及极值。
2、剪力图与弯矩图的检验
利用剪力、弯矩、载荷集度间微分关系可以检验剪力、弯矩图的正确性。
5、建立Q 、M方程及画Q 、M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控制面”上的弯矩和剪力时,要应用截面法,用假想截面从所考察的截面处将梁截开,与求拉伸和扭转时的内力一样,切不可将截面附近处作用的外力当作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这一点显得列加重要。
对截面法较熟悉后,可以不必在纸面上画出截开后的图形,但一定要有截开的概念。
求约束力及截开后求剪力、弯矩时,可应用静力学中力的简化方法进行计算,但在截开之前,不能将梁上的外力简化,并用静力等效的梁替代原梁求剪力、弯矩。
其中原因将在最后一小节中讨论。
弯矩、剪力的正负号不仅关系到所画的弯矩图和剪力图是否正确。
而且对以后的强度和刚度计算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上要特别注意避免发生正负号的错误。
因为弯矩和剪力的正负号是根据它们所引起的变形效果规定的,所以不仅要根据它们的作用方向,而且要考虑它们的作用面,然后按弯矩、剪力的符号规定来确定它们的符号。
一般情况下,应先按弯矩、剪力的符号规定,假设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为正方向,然后由平衡方程计算截面上的弯矩、剪力。
若结果为正,则说明假设的正方向是正确的,即该截面上的弯矩、剪力均为正;若结果为负,则说明弯矩、剪力的实际方向相反,即为负。
这样,由平衡方程所得到的弯矩、剪力的正负号与它们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二、梁的应力
1、关于平面假设、中性轴、惯性矩和抗弯刚度的概念与定义
平面假设——梁弯曲变形后,其横截面仍保持平面,并仍与梁轴线垂直,只是绕截面上某一轴转过一个角度。
中性层与中性轴——在梁弯曲变形后,梁中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纵向层,称为梁的中性层,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在平面弯曲时,中性轴过截面形心且与横截面对称轴垂直。
惯性矩——Iz=∫y2dA,是对指定的z轴而言的,此时Iz是仅与截面形状、尺寸有关的几何量,其值恒为正值,量纲是[长度]4。
抗弯刚度——EIz,综合反映了构件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2、弯曲正应力公式的应用
弯曲正应力公式应用与圆轴扭转时剪应力的推导方法基本相同,即综合考虑了几何、物
理和静力学三个方面。
应用正应力公式σ=My/I z时要注意,该公式是对某个截面上某点而言的,即首先应明确是求哪个截面上哪一点的应力;其次利用截面法求该截面上的弯矩M,并确定该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最后由正应力公式求出该点的正应力。
3、确定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弯曲正应力公式中,I z是指截面对其中性轴z 的惯性矩,因此,应首先确定中性轴。
在平面弯曲时,中性轴过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截面对称轴,即为截面的形心对称轴。
若截面具有一对相互垂直的对称轴,当外力沿某一对称轴作用,另一对称轴即为中性轴;若截面只有一根对称轴,那么当外力沿该对称轴作用时,过截面形心且与该对称轴垂直的轴即为中性轴。
矩形、圆形、空心圆等简单图形截面,可直接应用公式其惯性矩:I z=bh3/12( I y=hb3/12)、I z=πd4/64、I z=π(D4-d4)/64。
对于工字钢等型钢,可查型钢表得其惯性矩,查表时要注意对哪根轴的惯性矩。
求简单组合截面惯性矩时,应灵活应用组合公式及平行移轴定理。
应用组合公式要注意对“同一轴”的限制,当组合截面的形心轴同时也是截面各组成部分的形心轴时,求组合截面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便可直接应用组合公式。
应用平行移轴定理,不仅可以由已知截面对形心的惯性矩Ixy 。
求得截面对与形心轴平行的任一轴的惯性矩I z;而且可由I z求Ixy,但要注意公式中等号两边的惯性矩的含义,不可将其位置弄错。
三、梁的弯曲强度计算
1、关于危险面、危险点、弯曲强度计算准则
危险截面——梁内弯矩最大(对等截面梁)的截面,其中W z =I z/y max为抗弯截面系数。
危险点——危险截面上正应力最大的点。
弯曲强度计算准则——σmax≤[σ],又称强度条件。
限制梁的最大工作应力σmax,使其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2、弯曲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弯曲强度计算的任务——弯曲强度计算主要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校核强度——求出梁内最大正应力σmax,由强度条件σmax≤[ σ],校核梁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截面尺寸设计——根据强度条件W z≥M z/[σ] 得到截面的设计尺寸。
确定许可载荷——由强度条件M z≤[σ] W z,并通过弯矩与载荷的关系,即可确定许可载荷。
弯曲强度计算的一般步骤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是哪类强度计算问题,从而选择强度条件的相应形式;其次由外力及约束情况,作出正确的弯矩图,并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然后根据材料的特性及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确定可能的危险点,最后根据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3、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
1、选择合理截面形状:用抗弯截面系数W z与截面面积A的比值W z/A来衡量截面的合理程度,W z/A 比值愈大,截面就愈经济合理。
由此可见,合理截面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将材料安置在远离截面中性轴的地方。
另外,还应根据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合理截面。
对于塑性材料,因其抗拉能力与抗压能力相等,应采用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如工字形截面等;对于脆性材料,因其抗压能力好于抗拉能力,故应使截面中性轴偏于受拉的一边,如T字型截面等。
这样,就使材料的使用较为合理,达到经济、节省的目的。
2、采用变截面梁:为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在弯矩较大处采用较大的横截面,在弯矩较小处采用较小的横截面,此即变截面梁。
最理想的设计是使所有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均等于许用应力,即:σmax=M(x)/W(x)=[σ],这就是等强度梁。
3、改善梁的受力情况:通过改变梁的支座位置及加载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梁内最大弯矩,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下表给出了改善梁受力情况的几种方法
(五)、评分表
课堂汇报评分表(教师用表)
(六)、总结反思:
1、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
2、本次讨论的不足之处:
3、在讨论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
4、解决问题的方法:
5、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七)、课后作业:
总结一下: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有那些?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在相同的条件下,那个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