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告别小马虎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告别小马虎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告别小马虎](https://img.taocdn.com/s3/m/1797532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2.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告别小马虎一、教学目标1.知道做事要认真负责,不能小马虎。
2.理解“小马虎”会导致的后果。
3.学会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承担责任。
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小马虎的图片。
3.讲台。
三、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夯实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同时导入新课。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小马虎的图片,让学生看,问一下学生:•这个人是谁?(学生可能会回答小马虎)•小马虎是个什么样的人?(可能会回答马虎、不认真、不负责任等等)•为什么我们要告别小马虎?小马虎的行为有什么后果?(让学生思考,留待后面课程深化)3. 学习新知识(25分钟)•教师先从小马虎这个人入手,讲解他的缺点和不好的行为习惯:马虎、不认真、不负责任、不诚实等。
•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小马虎的缺点和不好的行为习惯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能导致事故、损失、误解等不良后果,以此告诫学生不能小马虎。
•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引入一些小故事或案例,让学生更能深入理解小马虎的错误行为。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讨论小马虎的错误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负面影响。
4.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班级讨论,以下面问题为切入点:1.你有没有过小马虎的事情?有的话,说说你当时的感受和后果是什么?2.如果某个人在工作或者学习中一直是小马虎,你会怎么做?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考如何才能避免小马虎的行为,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5. 提高思维(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主动求助和主动担责的意义和行为举例,让学生认识到主动求助和主动担责可以避免小马虎的产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责任心。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再一次强调不能小马虎的原因和后果。
让学生认识到,做事要出色,尽力做到最好,才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四、作业1.提出一个自己做事小马虎的事例,并且写下自己对策。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告别小马虎》教学设计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告别小马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6a78a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0.png)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告别小马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告别小马虎》这一课旨在帮助二年级的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并学会如何克服马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仔细、认真、有耐心的意义,提高自己的行为自律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通过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帮助他们找到改正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有耐心的学习态度;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马虎对他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有耐心的学习态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并学会如何克服马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2.准备行为训练的道具;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小马虎的烦恼》,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到马虎在他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带来的影响,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做事效率低下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行为训练,如认真完成作业、仔细检查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克服马虎的经验和方法,从而加深他们对仔细、认真、有耐心学习态度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在做家务、与同学相处等方面,展现出仔细、认真、有耐心的态度。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仔细、认真、有耐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仔细、认真、有耐心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我们不做小马虎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我们不做小马虎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f622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6.png)
我们不做小马虎【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态度。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使其能够做到做事认真细心,不马虎,并且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2.帮助学生克服做事粗心、马虎、无耐心、无毅力的技巧。
3.让学生体验做事认真、不敷衍的快乐。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办事细致、耐心、有毅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马虎的坏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以实际行动告别小马虎。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不马虎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到认真、细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
教学过程】、听传说,知由来,晓大义。
1.观看马虎图。
(板书:马虎)2.听音频,了解马虎的由来。
3.你怎样理解“马虎”这个词的?指名说。
师总结:马虎就是做事粗心大意,不仔细。
二、了解马虎的危害1.瞧笑话,马虎给自己带来麻烦。
a•播放马小虎因为马虎闹出笑话的视频。
b•引导思考:从此以后,我们就把这个马小虎的孩子叫“小马虎”,这是为什么?板书:小马虎c.说说你做过马虎的事儿吗?d•老师总结:我们因为马虎闹出许多多笑话,还因为马虎导致考试考不好、坐车坐错、书本变得破旧……总之,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许多麻烦。
2.看图片,马虎给别人造成不便。
a启发想象:马小虎同学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闹出了笑话,如果这位小马虎的毛病没改,10年、20年后,他变成了医生、建筑工程师、司机……那会怎么样?(学生交流)b我们还小,我们还意识不到马虎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但是随着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责任的增加,做事马虎不但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别人。
C•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缺缺有这样的大马虎,看图片。
看完这一组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讨论、交流。
d.老师总结:马虎带来的不良影响可真不少,做事马虎,不但影响自己,而且会给别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3.听故事,马虎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过渡语:不仅如此,马虎甚至让人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a播放宇航员科伦罗夫牺牲的视频。
小学道德与法治告别小马虎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告别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4847acc175527072208ff.png)
《告别小马虎》教案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做事认真、细心的态度。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掌握克服学习、做事粗心,马虎的方法。
3、让学生体验做事认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做事粗心、马虎的缺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马小虎玩偶、分组图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小马虎”)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马小虎。
(出示玩偶:嗨!大家好。
)大家喜欢他吗?(喜欢)师:马小虎非常烦恼,因为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二、课件出示“马小虎的故事”1、故事梗概(师):马小虎明天要考试,头天晚上他就给闹钟定好了时,准备早起。
可是,却起来晚了,原来闹钟忘了上弦。
急忙跑到学校,又忘了拿铅笔盒。
借到了笔,试卷上的名字却写成了“小马虎”,所以同学们都叫他小马虎。
2.提问:马小虎最大的缺点是什么?3.小结:像马小虎这样,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就是马虎。
同学们就叫他小马虎。
(板书:小马虎)4.小结:由于他的马虎,不仅上课迟到,而且还忘了带铅笔盒,最后连名字都写错了引出学生大笑。
三、寻找马虎事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出现过马虎的现象吗?(老师可讲述自己的马虎事:蒸米饭时忘记摁电源开关。
)2、你有出现过什么样的马虎现象吗?(找一找,如:忘记带文具,忘记作业)3、由于你的马虎,带来了什么麻烦?(说一说)4、小结:通过同学们所举的例子,我们知道了:马虎不仅使事情做不好,还会带来麻烦,甚至会耽误事情。
四、拓展延伸过渡语:在小朋友的学习生活中,马虎惹了这么多祸,有一天我们长大了,参加了各项工作呢?(课件出示图片:)因为马虎,教师、医生、演员、警察、建筑工人、司机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小组分别讨论。
全班交流五、金点子。
师:马虎的危害真大呀!我们一定要告别马虎,养成好习惯。
马小虎:是呀!请同学们帮我想想办法,我不要做小马虎。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告别小马虎》教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告别小马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6dbbc27f1922791688e897.png)
7、教师小结。
二、举行仪式,告别马虎
1、学生找出自己身上的小马虎,并把它写到纸条上。
2、将纸条放进老师准备的小罐子里,封存,远离“小马虎”。
三、趣味游戏不马虎
1、下面就来让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游戏竞赛,看看谁最认真,最细心,最用心,不马虎!
游戏一:画数字。
(1)画去“3”。
(2)画去相邻的数字相同的两个数字.
(3)画去相邻的和等于10的两个数字。
游戏二:传悄悄话。
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内一个小朋友听到一句悄悄话,再悄悄的把这句话告诉另外一个小朋友,就这样一个一个传下去,传到最后一个小朋友停止。请每组最后听到的小朋友站起来汇报,是否与第一个小朋友的话相同。
2、课前,老师已经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平时的语文和数学练习本,找一找自己学习上的小马虎。小组交流。
3、谁来说说你练习中的“小马虎”?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赶走小马虎呢?或者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他赶走小马虎呢?
学生交流,老师适时张贴板书。
练习中的小马虎
赶走小马虎
不太懂
认真听
没有看清题目
3、一杯加盐的温开水。
教学过程
二次复备、旁注
一、动画导入知“马虎”
1、课件出示①: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批骏马奔驰而来,问学生:这是什么?
(黑板板书:马)
课件出示②:奔驰而来的是一只大老虎,问学生:这又是什么?
(黑板板书:虎)
课件出示③:一只虎头马身的动物,问学生:这又是什么呢?
2、关于这只虎头马身的奇怪动物还有一个故事呢。课件播放关于“马虎”一词的故事。
仔细看
忘写了
不做小马虎设计教学教案
![不做小马虎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070b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e.png)
不做小马虎——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效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明确提高注意力对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
3.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注意力对学习的影响2. 常见的学习不良习惯及其危害3. 提高注意力的方法4. 如何克服做事马虎5. 实践演练与总结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分析学习不良习惯的危害,介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提高注意力的心得体会。
3.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克服做事马虎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案例素材2. 教学PPT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注意力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分析学习不良习惯的危害。
3. 介绍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安排时间等。
4. 讨论如何克服做事马虎,如细化任务、设定目标、加强自律等。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如用番茄工作法完成作业等。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实践演练进行点评,总结提高注意力和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实践所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介绍更多的提高注意力的工具和技巧,如使用专注力应用软件、做注意力训练题等。
2. 分享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提高注意力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 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训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注意力训练应用到实际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3. 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提高注意力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借鉴。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dcde0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3.png)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行为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
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克服生活中的“小马虎”现象。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行为的危害。
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克服生活中的“小马虎”现象。
2. 如何培养学生长期坚持认真、仔细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典型的“小马虎”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找出克服“小马虎”的方法。
五、教学内容: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小马虎”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 什么是“小马虎”?:让学生举例说明“小马虎”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危害。
3. 为什么会“小马虎”?:分析产生“小马虎”的原因,如缺乏自律、注意力不集中等。
4. 怎样克服“小马虎”?: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克服“小马虎”的方法,如制定计划、提高自律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以及今后如何做到不“小马虎”。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克服“小马虎”的实践作业,如制定一周的学习计划,并监督自己执行。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认识“小马虎”行为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自觉克服“小马虎”现象,从而评价其学习效果。
七、教学准备:1. 收集关于“小马虎”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课后作业模板,以便学生制定个人计划。
3. 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图片、文字和动画等。
八、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马虎”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马虎”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危害。
3. 小组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探讨克服“小马虎”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1不当“小马虎”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1不当“小马虎”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fb96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0.png)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1不当“小马虎”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马虎”的含义,明白“小马虎”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影响。
2.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小马虎”行为,提高自我管理和思考能力。
3.培养积极主动的习惯,培养责任感和细心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马虎”的概念、分辨“小马虎”行为。
2.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养成习惯观,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身上的“小马虎”,并提出改进方案。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1.什么是“小马虎”?2.“小马虎”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影响?3.怎样避免“小马虎”行为?3.2 教学方法1.谈话法: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问答等活动加深对“小马虎”的了解和认识。
2.案例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反思自己的“小马虎”行为,寻找解决办法。
3.视频教学法:播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小马虎”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4.1 预热教师播放相关视频,鼓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4.2 导入教师向学生提出“小马虎”这个词汇,征求学生对此的理解和想法。
引导学生讨论“小马虎”会带来的影响,并从学生的角度问“为什么我们要避免‘小马虎’行为?”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小马虎”行为的危害。
4.3 深入学习1.理解“小马虎”的概念: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小马虎”的概念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分辨“小马虎”行为:通过有趣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深入分析“小马虎”行为和其影响。
3.怎样避免“小马虎”行为:通过实际情境、案例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小马虎”行为,寻找改进的途径,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
4.4 归纳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再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听课笔记和课后反馈等方法来进行教学评价。
4告别小马虎教科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4告别小马虎教科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bac4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b.png)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认识小马虎现象 • 克服小马虎方法探讨 •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 • 家长参与与支持体系建设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REPORTING
教材背景及特点
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本课程以儿童心理发展为基础,结合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 设计了一系列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教 学活动。
创造适宜环境
减少外界干扰,如关闭不 必要的电子设备、选择安 静的学习场所等,有助于 集中注意力。
分解任务
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 个小任务,逐个完成,避 免一次性面对过多信息导 致注意力分散。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
制定学习计划
01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有助于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活动, 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 和分享,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 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程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乐观 开朗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 元包含2-3个课时。每个课时围 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讲解、讨 论、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细节,提高孩子的观 察力。
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鼓励孩子按照计划逐 步完成任务,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及时反馈和鼓励
家长和老师应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和 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告别小马虎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告别小马虎](https://img.taocdn.com/s3/m/fffd9cd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3.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4、告别小马虎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小马虎的坏处,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能够正确说出小马虎的定义,及其带来的危害;•能够运用小马虎告别的方法,改掉自己的小马虎习惯。
二、教学重点•小马虎的定义及其危害;•小马虎告别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去改掉自己的小马虎习惯。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1.通过观察图片,谈谈我们身边有哪些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常常表现出小马虎的习惯?2.如果大家都有小马虎习惯,那么它的危害是什么?从学生观察和主观感受入手,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小马虎习惯及其危害,促使学生产生改变的愿望和信心。
(二)授课展示1.什么是小马虎?小马虎就是指做事不细心,处理事情草率马虎。
2.小马虎的危害是什么?小马虎容易引发各种危害,比如:•做事效率低下,拖延时间;•丢三落四,闯祸事故;•错失机会,失去好运气;•讲话不经过思考,伤害别人感情;•生活和工作环境不整洁,影响健康。
3.小马虎告别的方法有哪些?小马虎告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做事前,认真思考和规划,并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去做;•做事要重视细节,注重质量和效率;•讲话前,深思熟虑,理性表达,尊重他人感受;•生活和工作环境要保持整洁、有条理;•定期反思、总结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是否有“小马虎”行为。
(三)小结归纳通过课件展示、互动讨论和学生讲解,总结一下内容,重申小马虎带来的危害,再次强调小马虎告别的重要性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后作业1.整理笔记,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2.以“告别小马虎,养成好习惯”为题,写一篇感想。
七、教学反思以往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往往偏重于道德的传授,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小马虎告别的教学正好可以把道德和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不仅具有优秀的道德素养,更能掌握健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八课不做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八课不做](https://img.taocdn.com/s3/m/56668d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a.png)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八课不做小马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马虎的含义,认识到小马虎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克服小马虎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小马虎的含义及表现2. 小马虎的危害3. 克服小马虎的方法4. 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马虎的含义、危害及克服方法,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克服小马虎,提高注意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小马虎的含义及表现,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小马虎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小马虎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小马虎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4. 方法指导:教授克服小马虎的方法,如制定计划、认真检查、培养注意力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如剪纸、画画等,锻炼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克服小马虎。
六、板书设计1. 不做小马虎2. 内容提纲:小马虎的含义及表现小马虎的危害克服小马虎的方法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克服小马虎,并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2. 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监督孩子实施行动计划,共同克服小马虎。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克服小马虎的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小马虎。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通过讲解小马虎的含义、危害及克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八课不做“小马虎”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八课不做“小马虎”](https://img.taocdn.com/s3/m/09470ee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c.png)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八课不做“小马虎”第八课不做“小马虎”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马虎”行为的表现和危害。
2.学会懂得“大事小事交给我,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件事”这样的心态。
3.培养学生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的习惯。
4.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1.小马虎的危害。
2.交待学生如何保持细心,并给予鼓励和奖励。
3.采取行动,不做小马虎。
三、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
2.互动交流。
3.分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讲述一个小故事进行导入,“今天阿铁要献给大家一个小故事,你们会听吗?”阿铁等待学生的回答,得到回答后,讲述“最近小明的作业总是出现错误,老师发现后责怪他,小明不以为然,说他是个小错误,真正成绩很好的人不在乎小错误,他想要的是玩耍的快乐。
”2.教师点拨请学生思考,这个小错误有多重要?有没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怠慢小事的行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3.大讨论讲解什么是“小马虎”,引导学生讨论能见到的“小马虎”行为。
然后,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小马虎”行为的危害,并分享他们的想法。
4.整合归纳请学生提出“小马虎”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然后,请学生展示一些应对“小马虎”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如:集中注意力、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等。
5.鼓励互动请学生讨论如何保持细心,并给予鼓励和奖励。
例如,及时完成任务、不做小马虎、多关注细节等。
6.分组活动请学生依照分组的要求合作完成活动,以展示总结感悟,并在活动的结束时分享他们的思考。
七、结束作为结束,教师请同学们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梳理自己的收获和对该主题的理解。
同时,在导师区域发表他们的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在小组内化作有用的建议。
最后教师适时点评,表扬学生的表现,以及指出其中存在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8.家庭作业:请家长每天请孩子说说他们一天中的小事,帮助孩子认识到“小事”的妙处,引导他们认真负责地完成“小事”。
乍一看,做“小事”似乎并不是很重要,但事实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会影响到很多重要的事情。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不当“小马虎”|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不当“小马虎”|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9db29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7.png)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不当“小马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马虎”现象,认识到马虎对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
2. 培养学生细心、专注的良好习惯,提高做事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克服马虎,做到更好。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小马虎”现象:讲解马虎的定义、表现和危害。
2. 分析“小马虎”原因:引导学生找出自己马虎的原因,如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急躁等。
3. 学习克服“小马虎”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提高注意力、细心观察、耐心做事等。
4. 实践与应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细心和专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危害,学会克服马虎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注意力、细心观察和耐心做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小马虎”现象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马虎的定义、表现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马虎对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
3. 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找出自己马虎的原因,如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急躁等。
4. 学习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提高注意力、细心观察、耐心做事等。
5. 实践与应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细心和专注力。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不当“小马虎”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出自己容易马虎的地方,并思考如何克服。
2. 设计一些提高注意力、细心观察、耐心做事的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实践。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建议。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八课 不做.小马虎|辽大版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八课 不做.小马虎|辽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0a27c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a.png)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八课不做“小马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负面影响,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马虎的表现及其危害2. 分析马虎的原因3. 掌握克服马虎的方法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负面影响,学会克服马虎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文具、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马虎的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对马虎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不做“小马虎”,引导学生思考马虎的表现及其危害。
3. 认识马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马虎的表现,分析马虎的原因。
4. 克服马虎:教授学生克服马虎的方法,如认真检查、时间管理、自我激励等。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运用所学方法克服马虎。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做“小马虎”的重要性。
8. 课后实践:布置一些与克服马虎相关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八课不做“小马虎”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克服马虎,并制定一个实施计划。
2. 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在家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 通过课后实践,检验学生所学方法的实际效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
3.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克服马虎方面的进展,给予鼓励和支持。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不当“小马虎”|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不当“小马虎”|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3add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a.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马虎的危害、克服马虎的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克服马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自我认知与调控: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马虎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自我监督和调整,提高自律能力;2.社会交往与合作: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培养学生倾听、尊重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问题解决与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克服马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以上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新教材要求下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专注于课堂活动。
4.课后及时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通过布置相关作业和进行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举例:引导学生遵循“一步一个脚印”的原则,如在做作业时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完成作业后进行检查。
(3)克服马虎的方法:介绍实用的克服马虎的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设置提醒等。பைடு நூலகம்
举例:分享成功克服马虎的同学的经验,让学生了解到具体可行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2.教学难点
(1)自我监督与调控: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有一定难度。
告别小马虎心理健康教案
![告别小马虎心理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addc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2.png)
告别小马虎心理健康教案课题: 告别小马虎心理健康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小马虎心态的消极影响,并掌握实用技巧来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
时间: 45分钟资源:- 幻灯片投影仪- 过字卡和粘贴纸-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教学步骤:1. 引导: (5分钟)- 开场导入,以多个实际示例引起学生对小马虎心理健康的注意。
- 引发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自己或他人出现小马虎行为?”- 引导学生讨论小马虎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2. 分组活动: (15分钟)- 分成小组,每组分发过字卡和粘贴纸。
-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小马虎行为,并列出几个例子,如迟到、忘记做作业等。
- 小组展示他们的例子,并贴在黑板上。
-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每个小马虎行为的潜在影响,并想出解决方法。
- 学生写下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
3. 案例分析: (10分钟)- 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心理健康案例。
-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每个案例中是否存在小马虎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4. 整理概念: (10分钟)- 小组合作,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次课的关键概念和重要技巧。
-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总结,教师加以点评。
5. 结束: (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再次强调学生需要改变小马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学生回答最后的问题并离开教室。
评估:- 在小组活动和案例分析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检查学生的完成的笔记本和总结,以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和家人交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收集他们所能找到的关于小马虎心理健康的实例。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告别小马虎》说课稿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告别小马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401c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8.png)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告别小马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告别小马虎》这一课是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到马虎的不良后果,并学会如何克服马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细心、认真和负责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环境。
二. 学情分析针对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马虎的不良后果,学会如何克服马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细心、认真和负责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马虎的不良后果,学会如何克服马虎,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案例分析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发学生对马虎现象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课的主题。
2.案例展示:呈现一些典型的马虎案例,让学生了解马虎的不良后果。
3.讨论交流:分组让学生就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4.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克服马虎的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dff17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3.png)
不做“小马虎”思想品德教案范文第一章:认识“小马虎”现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小马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以及它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小马虎”现象的表现,如作业马虎、考试马虎、做事马虎等;分析“小马虎”现象的原因,如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责任心等;讨论“小马虎”现象带来的后果,如成绩下滑、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失误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小马虎”现象;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正“小马虎”现象。
2.2 教学内容:讲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如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错误等;介绍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分阶段学习、定时复习等;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好处;示范并讲解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进行监督执行。
第三章:提高注意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注意力对克服“小马虎”现象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讲解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介绍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定时休息法、环境优化等;引导学生实践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注意力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示范并讲解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第四章:培养责任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责任心对克服“小马虎”现象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培养责任心。
4.2 教学内容:讲解责任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介绍一些培养责任心的方法,如设定目标、自我监督、承担后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马虎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会给生活带来危害,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心、不粗心、不马虎的态度。
2、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马虎的坏习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使其能够做到做事认真细心,以实际行动告别小马虎。
3、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不马虎的方法,体验做事认真、细心的快乐。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到认真、细心。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克服粗心、马虎的坏习惯,做到做事认真细心,以实际行动告别小粗心。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不粗心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到认真、细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粗心的小画家》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听音乐唱歌《粗心的小画家》
2. 跟丁丁打招呼,导入课题
师:丁丁说呀,他已经告别马虎这个坏毛病,再也不会闹笑话了,他也提醒我们班的小朋友快快赶走小马虎,你们愿意吗?好,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丁丁一起和小马虎说“Goodbye ”!
二、班会过程
1. 出示《马虎图》。
问:“同学们这张图片的动物你们认识吗?”它叫马虎。
想不想听一听这张《马虎图》的来历呢? 1
2. 教师讲述《马虎图》的来历。
3. 同学们说中有一张回忆录,下面就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犯过的马虎的事。
(1)、小组交流回忆录。
(2)、指名在班级里交流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发现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这些马虎最多,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马虎和学习的关系吧!
过渡: 这些小粗心可真让人烦恼呀。
如果不改正,长大就会变成——大麻烦。
4、如果你在工作中犯了小马虎会怎么样呢?(出示图片)说到飞行员,老师想讲一个真实的事例给大家听。
《悲壮两小时》
5、听了这个事例你想和老师说什么呢?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呀!
小结:同学们,做事马虎的危害可真大呀!所以我们一定要——告别小马虎
告别马虎的办法有哪些呢?
6、儿歌《我们不做小马虎》。
7、火眼金睛,找不同。
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8、儿歌改编《细心的小画家》
三、告别小马虎,学做细心人签名仪式
四、教师总结: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以后都能和小马虎说Goodbye ,做一个细心的小
学生!
【板书设计】:
“小马虎”Goodbye · 认真听
·仔细看
·会检查
·用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