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_十年生死两茫茫[1]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下阙转向闺中人,在心上人离开以后登高望远,遥念离人, 泪眼迷茫,哀怨满怀。起首三句生动描绘她登高远眺时脸 上的表情,心中的感受。“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工整 的对偶,恰当的叠字,一个断肠美人儿的楚楚动人形象栩 栩如生。妙在“楼高莫近危阑倚”句,既似怨妇心中怨语, 亦如远行人遥遥传来的劝慰。

年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呼应开头:作者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 处 是抒写梦醒后的感慨,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 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更是惓惓不已 白描、虚实结合 考试可以这样答:将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附 注于梦中的景物,更让读者潸然泪下 境界:凄清幽独,黯然魂销。东坡此词最后这三 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符 合“记梦”


翻译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 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 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 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 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 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 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 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下阕承接“相逢”写梦,正是 由于“不思量,自难忘”的那 种刻骨铭心的想念,才产生了 诗人所绘下的梦境。夫妻相逢 在梦中,现实中时间与空间的 距离都没有了。往昔的美好时 光出现在眼前--窗下,妻子对 镜理妆,似乎是静谧、幸福的。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真正进入“梦境” 忽:梦境的恍惚迷离 ,悲中寓喜 亲切、熟悉 ,使梦境更具真实感,足见上 阕“思量”、“难忘”之言之不虚 虚实相生


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 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 沧桑的悲戚。 让人憔悴的不仅有大 地上的灰尘,也有岁 月的风尘、情感的风 尘,“鬓如霜”是艰 难苦恨烦霜鬓,是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岗。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 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梦前
十年生死

梦中
相顾无言

梦 后
月圆人亡

开篇抒情,十年永决
时间 空间
难忘 凄凉
上片
铺 垫
欲诉境况,千里阻隔
纵使相逢,亦应不识
容颜
憔悴
抒 发 哀 悼 失 意 之 情
梦中所见,轩窗梳妆
迷离恍惚
下片
因梦所感,年年断肠
情真意切
全诗感情的发展
十年死别,相思苦 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 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更苦 梦醒而只剩冷月松冈,则更苦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此时无声胜有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由喜再转悲 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 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 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 一任泪水涌流 更显凄凉之情,呼应上片“无处话凄凉”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寞,一入手应该 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 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 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 中只独看”。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 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 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 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 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 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 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 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 就意在言外了。 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
感情随着入梦和梦醒,一步步深 化。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 谓一字一泪!
以悼亡为题材作词,在苏轼是第一首,在词的发展史上也是第一首。这在 词的内容的开拓上有它的独特意义。在这以前,文人填词,凡涉及女性的, 大多为玩弄妓女之辞。因为词多半为应歌而作,而歌词者又大多为妓女之 故。到了苏轼开始有所转变,不完全为应歌而作,转而表现她们的情怀。 《江城子》,不但扩展了词的题材,对词的品格也有所提高。 此词开了悼 亡词之先河,被视作悼亡词中绝唱。 这首词语言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 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 吸,又难以逃避。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读此 词,确实能看到它字字都浸着血泪,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 面对这样的深情,解读都似乎是一种伤害,那是需要在生命里反复吟唱,静 夜中不断怀思的乐音。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这首 词,然而,时光流转了千年,我们又听到了一生相似的叹息,那叹息给予 了我们有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美文,也让我们更深切地领会了苏子心中的 创痛,两个文人千年的唱和,诉说着人世间最值得感念的深情。


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不”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 ”(李清照《一剪梅》) 1:不思量其实是思量 2:即便是“不思量” ,仍“自难忘”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 与苏不 同感情表达 考试中可以这样答:“不思量”,故作决绝语, 实际上是思量得太深、太苦了;偏生“自难忘”, 刻骨铭心,自然推不去、躲不开了 。作者将 “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 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 内心的情感
从上一个幻灯片上看到的时代背景 ,我们可以推测本词表达了词人什 么情感?
对亡妻深深的思念
速读词,说说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词 人对亡妻的想念?
本词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虚实结合
对写法


中国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和“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 “实”指客观地反映绘画对象,“虚”指图画 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在中国古代 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 较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 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 “实”是指客观 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王弗死后,迁葬于四川眉山(苏轼的家乡), 而此时苏轼则在密州任所,不止千里之隔。千 里”,对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补充,共 同点出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 , 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 遗恨 “凄凉”,不只是思念亡妻,同时政治仕途不 顺,生活困苦,都是凄凉之因。表达了作者孤 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

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

1.虚幻世界和梦境。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 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 2.想象和回忆。《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 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 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3.设想之境。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 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 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 “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每当苏轼 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 醒。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 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这 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 喻的。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 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 葬故乡。后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 遗风,由此也足见苏轼对爱妻的深切思念。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 十日,死别十年,苏轼夜梦亡妻,凄楚哀惋,久蓄的情感澎湃奔 涌,不可遏止,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 记 梦》。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 指的就是这一年。
总结
三个特点: 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想象丰富、构思精巧 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 、纯系白描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 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 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想象丰富,结构往复曲折。作者在漫长的时间与广阔 的空间中驰骋想象,并把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现实、生 者与死者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 成,但又回环往复,曲折有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 真挚深婉的情感历程。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 短松冈,即指王弗的墓地。遥想亡妻在清冷的月 光下“千里孤坟”的凄凉处境。此典用得贴切, 不着痕迹。并由于作者刻意用了“料得”这样一 个主动词和“年年”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单位, 使之不仅含有死者对生者的怀念,而且增加了生 者对死者的怀念,使本词产生了双重的生死怀念 之情,词的重量顿时倍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 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 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①从表达内容上看,感情显得更为深沉。“我思人”还只 是单相思,写则进了一步,说明思念是双向的,而“人思 我”是出于“我”的想象,比直接说“我思人”更能表现 思念之深切。 ②从表达技巧上看,运用想象,从虚处将佳人深情的动作 刻画得细腻动人,文笔更曲折,引人入胜。(悬想佳人痴 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 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这篇《八声 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 处”。 )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小轩窗,正梳妆。
这是白描的手法,小轩窗,是梳妆 的环境、背景,梳妆,是王弗做的 事情,连起来说就是,王弗正在小 轩窗下梳妆。这是极普通的一个生 活画面,原来苏轼“自难忘”的竟 然是这么一幅生活剪影。这些应该 是对一个妻子来说很大事了,但苏 轼偏偏没有梦到。那么,妻子平常 天天要做的梳妆的小事,对苏轼来 说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们从感情 的角度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体会, 自然就会明白,人们对自己最爱的 人的回忆,印象最深的大都是一些 生活小事,可见苏轼对爱妻的怀念 和感情深厚。
十年生死两茫茫


直接倾诉了作者对亡妻十年 来的深挚怀念和伤悼。生死 相隔了茫茫十年,作者对亡 妻的怀念始终没有淡化。虽 时光易逝,但真情难忘。追 念之情,不能自已。 “两茫茫”表面看是写自己 也写故去的妻子,实际上是 写自己无边的惆怅和空虚的 情怀。作为首句,为全文奠 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
不思量,自难忘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纵使…:是一个假想。

“尘满面,鬓如霜”是作者对自己外貌的简括 而有特征的勾勒。其中又暗含了无限悲凉的身 世之感。
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 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 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沧桑,备尝艰辛。 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对亡妻的哀思, 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了内 心深处的悲怆之情。 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 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江城子》赏析
学习目标:
1。背诵 2.了解本词的表现手法 3.掌握本词表达的情感
背景: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 美,知书达礼。公元1055年, 16岁嫁给了19岁的 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王弗聪明沉静,知 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 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 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 约略知道 。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 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 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 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 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 见的告诫、嘱咐。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 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 知于苏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