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可能性”教学案例
数学《感受可能性》教案
![数学《感受可能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7444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5.png)
数学《感受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可能性”的含义和概念;2.掌握“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互相转化;3. 通过数学实例,开展“可能性”探究学习;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准备:1.《感受可能性》课件;2. 实物(如红球、白球、绿球等);3. 黑板、白板和多彩粉笔或彩色荧光笔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手中有4个红球和2个白球,你摸出1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请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到“可能性”这个概念。
2.讲解“可能性”概念学生可能会回答“红球”或“白球”。
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可能性”这个概念,即“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4/6(或2/3),“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2/6(或1/3)。
接下来,教师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不可能性”,并且可以与“可能性”相互转化。
3.实例探究教师可以出示一组实物(如红球、白球、绿球等),然后设计一系列问题,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可能性”的奥妙。
例如:(1)假设一共有5个球,你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2)假设一共有5个球,你摸出1个球,摸到不是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3)假设你要从10个球中摸出2个红球,摸出2个白球,摸到不是红球或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4)假设你要从10个球中摸出3个红球,摸出2个白球,摸到不是红球或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5)假设你要从10个球中摸出3个红球,摸出2个白球,摸到恰好1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等等。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式子、画图解方程等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
4.总结。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回答下列问题,从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什么是“可能性”?请用你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2)如何计算“可能性”?(3)什么是“不可能性”?如何与“可能性”相互转化?(4)本节课学习了哪些重要知识点?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思考以下问题:你家门口的汽车概率会不会比自行车概率高?为什么?这个问题有哪些可以用来说明这个“可能性”的概念的特点?。
可能性教案范文8篇
![可能性教案范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58f7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a.png)
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范文8篇可能性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P107—109教学目的: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
(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黄红活动汇报、小结(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小组内说一说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3)开袋子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P107“做一做”3、小结三、巩固练习P1096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实践、记录、统计[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学生讨论完成教学反思:可能性教案篇2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性发生的结果。
教学关键: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具准备:课件、硬币、珠子、彩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呢,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1、明天是不是星期四?生:是。
《可能性》数学教案
![《可能性》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7a61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5.png)
《可能性》数学教案
标题:《可能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可能性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3. 学生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达可能性。
4. 学生能够解决与可能性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概念。
2. 难点:正确地判断和表达事件的可能性。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骰子、硬币、卡片等用于演示可能性的教学工具。
2.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或活动,如抛硬币、掷骰子等,引入可能性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 解释可能性的含义:对于某一特定的结果,在所有可能的结果中出现的概率。
- 分析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大小与结果的数量和所有可能的结果数量有关。
- 讲解如何用语言和符号表示可能性。
3. 实践操作
- 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抽卡片、摸球等,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和判断各种事件的可能性。
4. 巩固练习
- 出示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可能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
-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可能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六、布置作业
- 安排一些与可能性相关的家庭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
-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f203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1.png)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
2.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3.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或调查方法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1.利用自己的经验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2.运用简单的实验或调查方法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格图法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1.课件、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小组活动的教学道具(如色子、扑克牌、硬币等)。
3.将单元格图法制作成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1.引入课题和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可能性,你们知道可能性是什么意思吗?2.引导学生思考:假设今天放学后你们有两种活动选择,一种是回家看电视,一种是去公园玩,你们觉得两种活动的可能性有多大?3.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
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性用“很大”、“很小”、“一样大”的概念来表达等。
2.利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比如说:今天是晴天,明天会下雨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3.引导学生提问,并通过教师的解答,进一步扩展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
Step 3:利用经验判断可能性(10分钟)1.利用教师提供的情景或学生提出的情景,让学生讨论、评估不同事件的可能性。
2.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并给出理由。
3.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并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观点。
Step 4:利用实验判断可能性(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随机发放一些教学道具(如色子、扑克牌、硬币等)。
2.要求学生利用这些道具进行实验,判断各种事件的可能性,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单元格图法中。
3.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Step 5:总结提高(10分钟)1.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各种事件的可能性。
可能性教案【优秀4篇】
![可能性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255c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c.png)
可能性教案【优秀4篇】可能性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试验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
教学难点: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中相关物体的数量的多少。
三、教学准备每组一个盒子(里面装有17个红色乒乓球和3个黄色乒乓球),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励导入1.导入谈话。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有关问题。
2.复习旧知。
(1)出示问题。
(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3.揭示课题。
(1)教师揭示课题:看来啊,同学们认为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这个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设计小明摸球的问题情境,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又顺势导入了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新问题的研究。
(二)试验猜想,探究新知1.初步猜想。
(1)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的小球。
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教师提问: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呢?(3)教师:我们的猜测准确吗?怎样验证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8d1ed92482fb4daa48d4b39.png)
在多种活动中培养自主性领袖儿童——《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学理念:《可能性》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的内容。
“可能性”是实验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个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因为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应验中实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五年级学习可能性的大小做好铺垫。
概率思想的渗透,为学生以后学习概率建立一个概念。
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结合已有的经验,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做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原因;二是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水平;三是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倾听、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是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是结合生活实例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理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实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结合我的实验课题“领袖儿童教育数学自主性策略研究”,我探究的是一种“自主性课堂”,也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独立思维,敢于表达,能把学生培养成自主性的领袖。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变成游戏似的,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这个特征,凸显特色,发展领袖儿童特质,我试图通过展开不同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等多种活动中理解“可能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水平,培养一批自主性领袖儿童。
可能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可能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dfd1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c.png)
可能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的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概率计算的复杂问题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抛硬币的实验引出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新知识(20分钟)(1)概率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向学生介绍概率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2)概率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介绍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频率法、几何法和古典概率法。
3. 练习与巩固(3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概率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概率相关的知识,如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等,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5. 总结提高(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概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1. 板书:教师通过板书向学生介绍概率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 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概率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练习册: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可能性和概率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训练,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467b4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8.png)
《可能性》教案可能性教案篇一在听完“可能性”、“认识更大的数”、“观察物体”这三节课,特别是最后这节“观察物体”之后,我有些话想跟大家说一说。
刚才的这节课引发了我的回忆,因为两年前,我也上过这样一节课:观察物体。
我的那节课设计得没有刚才这节课这么饱满,这么丰富。
当时,学生也是分成四人小组坐在桌子周围,中间放着一些物体让学生画,听课的人也很多。
下了课以后,听课的老师对这一节课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或者说是冲突,有一位说了这样两句话:你这节课是数学课还是美术课?你的课乱糟糟的,像什么?把当时的情形与今天的课作一个比较,我的感触很深。
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过去,我们常常把数学描述成为计算加证明,好像公式、计算、法则就是数学。
其实,数学是非常饱满丰富的,像“观察物体”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课例,但是,有人认为它不是数学。
我们这套新教材有很多课,像观察物体、设计图形等,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这些课是教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重新去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要求,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有这样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数学可以给学生丰富多彩的知识,不像过去,只是单一的计算加证明。
《标准》对原来的数学知识删减了很多,也增加了很多内容来扩大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更多接受数学,尤其是现代数学的机会。
我欣喜地看到,今天的这节“观察物体”课,学生离开了座位,在课堂上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而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是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的,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可以背着手到处巡视,但是学生是不可以动的,甚至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上课时小手背在后面。
这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在课堂中,我们究竟应该关注学生什么?哪些是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应当把它淡化?《标准》颁布之后,随着大家的讨论、交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观念上的变革,尤其体现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学生一个幸福的学习数学的环境。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eba30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6.png)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优秀6篇)可能性教案篇一一、谈话导入:出示扑克牌与筛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玩什么游戏?想来一起玩一玩吗?我们要玩出数学味来。
二、开展活动:1、活动一、摸牌游戏。
(1)谈话并猜测:(电脑出示)老师这儿有四种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各2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
如果每次任意摸一张,摸40次。
你猜猜,每种花色的牌可能会摸到多少次?(指名猜测)请把你估计的数字写下来。
(2)会和你猜的情况一样吗?我们只要自己试试就可以知道了。
(3)师宣布活动规则,多媒体演示示范摸牌一次,说明活动顺序和要求:摸牌——画“正”字——放回——洗牌……,摸牌40次后,在记录表下面的方格图里涂色,用直条表示摸牌结果。
(4)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摸牌,另一人在书上记录,然后将结果用条形图表示。
(5)学生汇报摸牌结果。
看看和你估计的是否差不多,并在小组内交流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可以让猜得很接近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猜。
)(6)全班交流摸牌游戏中的体会。
(7)谈话:如果再放进4张红桃牌,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先猜一猜,再合作实验。
(同桌合作,与刚才分工交换,一人摸牌、另一人记录在书上,并制成条形图)(8)全班交流各自的发现,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9)同桌合作活动,任意选择不同张数、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先估计像刚才一样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再实验。
并用自己最快的方法记录在自己本子上。
(10)谈话:如果摸到黑桃牌的可能性最大,你准备怎么样?(指名回答)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取扑克牌的花色和张数。
2、活动二:下棋游戏。
(1)过渡:老师认为自己打牌的水平还可以,可是,有一次和别人下棋,输得很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2)电脑边演示边解说:那天,我们是这样下棋的,用一个小正方体,5面涂红色,1面涂黑色。
一人黑棋,一人拿红棋,都从“0”开始。
谁走棋用抛下正方体的办法确定。
两人轮流抛小正方体。
不管谁抛的,只要红色朝上,红棋就走一格;黑色朝上,黑棋就走两格。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快乐学习数学《可能性》教学案例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快乐学习数学《可能性》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085da148bd63186bdebbc17.png)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快乐学习数学——《可能性》教学案例单位:街口街中心小学作者:莫间开时间:2012.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快乐学习数学——《可能性》教学案例街口街中心小学莫间开一、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是《可能性》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是顺利完成这一单元教学任务的基础,也是这一单元教学任务的重点,更是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的关键。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现象,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
《数学新课程标准》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这一课时正是这一学段的开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3.有根据、有条理地说明理由,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我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的子女。
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差,如果用常规的单一说教形式教学,收效甚微。
因此,教师一定要多花心思、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教学策略选择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不确定现象,即数学中常说的随机现象。
可能性教案6篇
![可能性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39415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6.png)
可能性教案6篇可能性教案6篇可能性教案篇1 【教学目的】1.通过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的情景,认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意义。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由发惹事件的条件来决定的。
3.会在简单情景下比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4.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问题情景比拟复杂的情况下,比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提出问题:在一个盒子里放有4个红棋,1个蓝棋,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摸出红棋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出蓝棋的可能性大?为理解决这个问题,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进展摸球游戏:1、每位同学轮流从盒子中摸球,记录所摸得棋子的颜色,并将球放回盒中。
2、做20次这样的活动,将最终结果填在表中。
3、全班将各小组活动进展汇总,摸到红棋的次数是多少?摸到蓝棋的次数是多少?4、假如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可能性大?游戏的结论:在上面的摸球活动中,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
摸出红棋的可能性比摸出蓝棋的可能性大,原因是红棋的数量比蓝棋多。
一般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说明:摸棋游戏老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试验的过程,“摸出一个棋子,记录下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然后还要使学生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应有人负责摸出棋子,有人负责记录下它的颜色,并应提醒学生在试验前要选择好统计试验数据的方法(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而且还要向学生说明在试验的过程中,应注意保证试验的随机性,如:每次摸棋子前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摸棋子时不要偷看等。
在各小组进展试验的过程中,老师应关注每一个小组,及时给予指导,保证试验的随机性。
二、观察考虑理解新知请考虑下面问题:〔1〕假如你和象棋职业棋手下一盘象棋,谁赢利的可能性大?分析^p :根据本人的实际棋艺程度来确定,答案不唯一。
六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65e01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d.png)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发学生对可能性的思考。首先,我会提出一个与可能性相关的问题:“你们认为,抛一枚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接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分组抛硬币,记录结果,从而引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境设计
本教学案例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生活实例,如抛硬币、抽签、骰子游戏等,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环境中感受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境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可能性。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抛硬币、抽签、骰子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概率思维是六年级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可能性》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理解可能性的含义,并会用分数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5篇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40c0d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c.png)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如何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和可能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摸球游戏。
(注:不透明容器,一个是黄球多,一个是球同样多)二个学生来各摸10次。
估计袋中黄球多还是白球多(师:你是怎样想的?)二、实践感悟1、透明容器(一黄、一白)摸球比赛:规则:男生摸白球,女生摸黄球,摸得多的取胜。
师:你想如何放球?(生:男:白球多一些;女生:白球多一些) [预测:学生有争议,并学生说明反对理由。
板书:数量不一样――不公平] 师:哪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呢?(生:球要同样多。
板书:数量相等―――公平。
)2、开始比赛:(站在男生一方的举手,站在女生一方的举手。
认为打平的举手)(1)比赛并记录[预测:有可能男生胜,有可能女生胜。
问败的一方,我们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为什么会败给对方呢?生:一次不能定输赢,再来。
](2)修改游戏规则。
再比师:问输的王一方:你们服输吗? [预测:服;不服。
还要摸] 师:问男生和女生,再比你们一定能赢吗?板书:一定 (生:不一定,一定,可能)(3)板书课题《可能性》师:同学们,你对事物的可能性是如何理解的?(4)、小结:虽然两种球的数量相等。
也不能说他摸到的数量就一定相等。
可以用一个数学语言《可能性》相等。
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3、是啊:足球比赛,球先给哪个呢?我们的裁判怎样做的呢?你认为公平吗?关于抛硬币。
世界上5位数学试验结果。
(课件)三、互动生成设计摸球游戏。
(摸一次)A:1、一定能摸到黄球。
2、可能摸到黄球。
(你为什么要这样放)3、不可能摸到黄球。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2a7b1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5.png)
《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含义,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学难点能根据给定的情境,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盒子、乒乓球、硬币、抽奖箱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抽奖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在抽奖的时候,能不能事先确定自己一定会中奖?(二)讲授新课1、认识“一定”教师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 10 个红色的乒乓球。
提问: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验证猜测。
得出结论: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色的。
教师讲解:像这样,结果是确定的,就可以用“一定”来描述。
2、认识“不可能”教师拿出另一个盒子,里面装着 10 个蓝色的乒乓球。
提问:从这个盒子里能摸出红色的球吗?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验证猜测。
得出结论:从这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红色的球。
教师讲解:像这样,结果是确定不会发生的,就可以用“不可能”来描述。
3、认识“可能”教师拿出第三个盒子,里面装着 5 个红色的乒乓球和 5 个黄色的乒乓球。
提问:从这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摸球,验证猜测。
《可能性》数学课教案设计
![《可能性》数学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561c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c.png)
《可能性》数学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可能性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分析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及其含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可能性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范围在0到1之间。
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区分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3. 概率的计算:学习用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区分,以及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主动探究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案、学生作业本。
2. 教学素材:硬币、骰子、抽奖箱等。
3. 小组讨论卡片。
4. 练习题及答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抛硬币,引导学生思考: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引发学生对可能性的兴趣。
2. 探究可能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硬币、骰子等教具,观察和记录不同结果出现的次数,引导学生发现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 理解概率:讲解概率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探究的结果,互相交流和学习。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性,并分享结果。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2. 练习题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4f5cf42be1e650e52ea99ff.png)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教学案例(一)利用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都喜欢听故事,那么老师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课件展示:(用flash动画呈现“阿凡提的故事”,并配音朗读)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眼看就快要过年了,帮财主做了一年长工的阿凡提想向财主要回他十个金币的工钱,可贪心又小气的财主切不想给他,心想:要怎样做才能使阿凡提得不到金币又无话可说呢?财主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办法。
于是他对阿凡提说:“不好说十个,我这里有一个箱子的金币,你把里面的金币往上一抛,如果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这些金币你就可以全拿走了。
”“那好啊,你先把金币给我。
”阿凡提回答说,于是他把箱子里的金币全都倒出来,玩弄了一会……师:这个故事的结果到底如何呢?阿凡提可能赢吗?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揭开谜底。
(二)创设摸球游戏,引导探索活动一:通过摸球游戏,体验“一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空的1号盒和2号盒,请大家注意观察(在1号盒里放入黄色的乒乓球)。
请问在1号盒里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生:黄色师:谁愿意实际地来摸摸看?师:那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再请同学来摸,会是设么颜色的球呢?(齐答。
并追问为什么?)生:因为里面放的都是黄色的球。
师: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件事?生:一定。
(板书:一定)活动二:再摸球,体验“可能”。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还带来了什么,这是一袋什么?生:乒乓球(黄色和白色的乒乓球)师:(把这袋彩球放入2号盒里)请问在2号盒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生:白色的。
师:为什么?生:因为老师刚才放进去的球中有白色的球。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生:我认为摸出的是黄色的球,因为那里面有黄色的球。
师:对,还想说吗?生:黄色。
生:白色。
师:为什么?生:因为里面放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球,所以摸出来的可能是白色的球,也可能是黄色的球。
师:在2号盒中,装有黄色和白色的球,摸的时候可能摸出一个黄色的球,也可能摸出一个白色的球,我们只能用“可能”描述这件事,你们同意吗?生:同意。
数学可能性教案设计(精选10篇)
![数学可能性教案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ba822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c.png)
数学可能性教案设计数学可能性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可能性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可能性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
2、通过小组活动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播放课件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为了庆祝六一,老师决定在咱班举办六一儿童晚会,你想表演什么节目呢?生:唱歌、跳舞……师:如果老师给你规定三个节目:唱歌、跳舞、朗诵,那你想表演什么节目呢?生:唱歌、跳舞、朗诵……师:如果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自己要表演的节目,你还能确定自己要表演的节目吗?生:不能。
(二)探求新知,合作学习师:盒子里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让我们来抽一抽吧!课件出示:师:首先,猜一猜你会抽到什么?生1:可能抽到唱歌生2:可能抽到跳舞(多找生说一说)生3:可能抽到朗诵师:这时我们都是可能抽到什么时候(板书:可能)师: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进行抽签。
师拿着箱子,指名生去抽签,并读出自己签上写的节目。
生:抽到唱歌师:唱歌让生(XX)抽走了,你还可能抽到唱歌吗?课件出示:生:不可能(板书:不可能)师:接下来你再抽,会抽到什么呢?生1:可能抽到跳舞生2:可能抽到朗诵(多找生说一说)师指名让生前去抽签,并读出自己签上写的节目生:抽到朗诵师:唱歌和朗诵都被抽走了,只剩下跳舞了课件出示:接下来你会抽到什么呢?不可能抽到什么?生:抽到跳舞,不可能抽到唱歌和朗诵师:是可能抽到跳舞,还是一定抽到跳舞生:一定(板书:一定)师: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过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三个词语?生:在生活中师:那么,我们今天就认识了解一下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三)自主探究,巩固新知1摸球抽奖师:大家都抽过奖吗?生:抽过师: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生:抽奖箱师:这里面有三个球,三个球的颜色分别是红、黄、蓝,咱们就真的来一次摸球抽奖。
数学教育实践中的可能性教案
![数学教育实践中的可能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41e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d.png)
数学教育实践中的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概念的引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可能性。
2. 可能性大小的表示: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
3. 可能性计算方法的学习:利用树状图、列表等方法展示所有可能结果,计算可能性。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可能性大小的表示,可能性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可能性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可能性问题。
2.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3. 运用实例分析、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采用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卡片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可能性道具(如小球、卡片等)。
3. 教学场地:教室。
六、教学进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入可能性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可能性概念,举例说明。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可能性实验,如抛硬币、抽签等,感受可能性。
4. 知识讲解:讲解可能性大小的表示方法,如分数、百分数。
5. 练习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些简单的可能性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课后辅导1. 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可能性”课题 教学案例
![数学课“可能性”课题 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ed654d976a20029bd642d67.png)
数学课“可能性”课题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一教学思路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不确定现象,即数学中常说的随机现象。
学习随机现象必须进行大量的观察和试验,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首先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参与学习。
因此我们把整堂课设计成“摸球游戏”,让学生通过体验、猜测和应用三个活动来学习“可能性”。
二学情分析课改实验班的孩子,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很愿意参加小组学习活动,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积极地动手、动脑参与数学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目标1.学生参与简单的猜测活动,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学生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二、案例描述活动一:体验老师把装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的盒子事先给学生看了,但在学生摸出球之前,盒内球的具体颜色是不确定的,需要大家猜一猜。
虽然只有8个同学在上面摸球,可下面没被抽到的学生却仍然很有热情,因为他们也在参与“猜”的活动。
“黄球黄球”“白球白球”坐在下面的孩子们兴奋地喊着。
老师又让大家在小组内继续玩游戏,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完成了。
“哪个组愿意说一说你们摸球的情况?”老师开始发问了。
“我发现摸的白球多,黄球少。
”肖治鹏最先说出了他的发现。
这是一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孩子,看来游戏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不过他好像只关注了他自己所在那组的摸球情况。
“我发现有摸到黄球的,也有摸到白球的。
”“我发现我们组有时候会摸到白球,有时候会摸到黄球。
”……“大家说得很好那谁能把这些情况用一句话既清楚又简单地表达出来呢?”老师鼓励着问。
“同学们有可能摸到白球多,也有可能摸到黄球多。
”周粤作了很好的总结。
孩子对不确定性有了一个感性的体会。
活动二:猜测摸球游戏继续进行着,摸球的程序照旧,不过这次换了一个盒子里面全是白球,孩子们并不知道。
随着每个学生摸出的都是白球,学生喊“黄球”的声音越来越小,喊“白球”的声音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 解 应 用 , 固新 知 理 巩 I 习 : 本 的 15 . 练 课 0 页题 2 。 师 : 在 请 同学 们 思 考 书 上 的 现 象 。 果 你 认 为 一 现 如 定 会发 生 的 , 用 笔 在 方 框 画上 “ / , 可 能发 生 的 事 就 、 ”不 情 画上 “ ”可 能 发 生 的 事情 画 上 “ ” X, O 。然 后 , 小 组 内 在 交流 , 说你 的 理 由 。 说 2找 出生 活 中 的 可 能性 问题 。 引 导学 生 放 飞思 想 , . ( 尽情畅怀 )
五 、 结 全 课 总
( 责编
黄桂 坚)
课改纵横 ・ 新探 教法
教学目标 :
1 过 活 动 , 学 生初 步 体 验 事 件发 生 的可 能 性 。 . 通 使 生 : 红 、 、 三种 颜色 的球 都放 进智 慧屋 里 。 把 黄 蓝
( 名 学 生 上讲 台操 作 ) ~
2 合 具体 情 境 , . 结 进行 初 步 的猜 测 和 推 理 , 用 “ 能 ~ 定 ” 可 能 ” 不 可能 ” 等 词 语 描 述 生 活 中 一 些 事 件 发 生 “ “ 的 可 能性 . 感受 数 学 与 生活 的联 系 。 3培养 学 生 思 维 的 严 谨 性 , 其 获 得 初 步 的 数 学 活 . 使 动经 验 。并 在 和 同 伴 的 合 作 交流 中获 得 良 好 的 情 感 体
4小 结 .
教 学 过程 : 创设情境 。 导入新课 师 : 学们 , 过 “ 头剪刀布 ” 游戏吗? ( 同 玩 石 的 玩过 ) 老 师 也特 别 喜 欢 玩 , 想 上 来 和 我 一 起 玩 ? ( 一 学 生 谁 请 上讲 台 ) 请猜 猜 谁 会 赢 ?
一
、
三 、 作 交 流 。 究 新 知 合 探 小 小 魔 术 师 游 戏 :每 个 小 组 桌 子 上 准 备 了 三 种 颜 色 的 魔 术 棒和 一 个 魔 术 杯 ,根 据 大 屏 幕 的 要 求 先 在 小 组 讨 论 怎 么拿 , 把 拿 好 的魔 术 棒 放 在 魔 术 杯 里 , 后 再 然 请小 组长 说 说理 由 。 哪 个 小 组 合 作 得 又 好 又 快 就 能获 得智慧星 。 1 一 个要 求 : 意 摸 一 根 . 定 是 蓝 色 的 魔 术 棒 。 . 第 任 一 ( 组合 作 , 台展 示 ) 分 上 生: 只要 全部 放 进 蓝 色 的 魔 术 棒 , 一 定 能 摸 出 蓝 就 色 的 魔 术棒 。 2 二 个 要 求 : 意 摸 一根 , 可 能 是 黄 色 的魔 术 . 第 任 不
师 : 在 , 果 男 生 队 继续 摸 下 去 , 果 会 怎 样 ? 现 如 结
生 。 意 摸 一 根 , 能 摸 出粉 红 色 的 魔 术 棒 。 : 任 可 师 : 意 , 能 是 粉 红 色 , 组 活 动开 始 。 注 可 小 师 : 们 是 怎 么放 的? 你 生 :全 部 放粉 红色 。就 可 能 摸 出粉 红 色 。 : 师: 同意 他 们 的 做 法 吗 ? 生 ,不 同 意 。 因为 全部 放 粉 红 色 , “ : 就 一定 ” 能摸 出
粉红色 , 而不 是 “ 能 ” 。 可 了
生 : 定 摸 中红 球 。 一
( 书: 板 一定 ) 2 验 “ 可能 ” . 体 不 。
师 : 你 上 来 说 说 你4 / 组 是 怎 样 放 的 ? 请 1J " ̄ l
师 : 什 么女 生 队 一 个红 球 也 没 摸 着 ? 为 生: 因为 智 慧 屋 里根 本 就 没 有 红 球 。 师: 是这样吗?我们也来看看 。( 师一个一个往外 掏) 这里 面有黄球和蓝 球 , 是没 有红球 , 以继 续摸 就 所 下去 可 能摸 到 红 球 吗 ? 生 : 可能。 不
棒。
生: 可能老师赢 , 可能 ̄ X , X 赢 还可能是平手。 师: 很好 , 同学 们在这里 用到 了一个 词“ 可能 ” 当 , 我们 对 事 情 发 生 的 结 果 不 确 定 的 时候 ,我 们 就 会 说 到
“ 能 ” 这就 是 今 天 我 们 要 学 习的 内 容 — — “ 能性 ” 可 , 可 。 ( 板书 : 能 性 ) 可
验。
师 : 样任 意 摸 一 个 。 摸 出什 么 球 ? 这 能 生 : 种颜 色 的 球 都 有 可 能 被摸 中 。( 名 演 示 ) 三 指 师 : 的 , 我们不能 确定 摸出什么颜 色的球 时 , 是 当 这种 现 象 就 用 “ 能 ” 描 述 。 可 来 ( 板书 : 能 ) 可
( 生 队 每 次 都 能 摸 出 红 球 , 情 高 涨 ; 生 队 三 男 热 女 次 都 没 摸 中 , 始 窃窃 私 语 , 示 『 。 ) 开 表 不疑 师 : 么 男生 队 每 次 都 能 摸 出红 球 ?有 的 同 学有 疑 怎 问了 , 说 看 吧 ! 说 生 。 生 队 智 慧屋 里 一 定 都 是红 球 。 : 男 生 要 不就 是 男 生 队 的 红球 多 一 些 。 : 师: 我们 来 检 查 一下 , 看都 是 什 么 球 ?( 都 是 红 看 全 球)
二、 全面参与 。 验新知 体 智慧 屋 比手 气 游 戏 : 戏 分 成 男 女 生 两 队 . 队 从 游 每 自己 的 智慧 屋 里 摸 球 , 意 摸 三 次 , 队 摸 出 的 红 球 多 任 哪
就获 胜 。
I . 体验 “ 定 ” 一 。
生: 只要 不放 黄 色 , 他 颜 色 的 都行 。 其 3第 三个 要 求 : . 任意 摸 一 根 , 能 摸 出 可 棒。 师 : 位小 老师想 仿照 我用 “ 能” 哪 可 向各 小组提 问呢 ? 的魔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