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大事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危害
• 经济:很多主要的工厂被日本人夺取,小至小贩、 大至银行都很贫穷。
• 民生:由于食物短缺,为了缓减人口压力,
日本在占领期间执行归乡政策,软硬兼施 强迫大量市民归乡,市民被迫驱逐至中国 大陆。 并且很多设施遭到毁坏 ,物资也短 缺 ,公共卫生很差,因此很多人活在惶恐 中。
• 日化政策: • 1.在教育上,失学儿童很多,日语也成了主要科 目。据一些当年在香港的学生讲述,有些同
• 背景
• •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迅速 占领华北及华东大部份地区。中国东部沿岸亦落入日军的 控制范围,广东省一带的华南沿海地区成为了中国从外地 输入各种物资的重要地点。为切断这条补给线,日军于 1938年10月1日在广东大亚湾登陆,并迅速攻占邻近地区, 广州在10月21日陷落。而部份日军亦驻守于深圳的深圳 河北岸,与英军为界。英国明白最终会与日本一战,于 1937年后逐步加强香港的防卫。1938年7月,港英政府通 过了《紧急条例》,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积极备战。 同年9月,更举行大规模的海陆空演习。大量难民从中国 涌入香港,香港人口从1936年的约一百万,增加至1941 年的160万。


据说香港称「老板」为「老细」也是源于日 治时期。当时各商铺外皆要列出铺内工作人名, 东主日文作「世带主」,为港日政府工作的华人 随日军入来搜查时即叫「老世」出来,由此便衍 生「老世」(广东话与「老细」同音)。另一个 日治时期留下来的词语是「轮大米」,即「轮奸」 之意,将轮大米的过程与日军轮奸妇女的情景形 象化的结合;同样「惨过轮米」可用以形容一件 事极为辛苦,此二皆与日治时期经常要轮米有关。 香港粤语里与日本人有关的蔑称,亦多与日治时 期有关,如「萝卜头」是源于日军发式和配给作 粮食的日本萝卜;「架佬」(「架」作第四调) 是源于对日语的语感认知。


• •
• 北京条约
• 主要内容 • 1.1858年秋大学士桂良等与英专使额尔金所达成 的英公使暂不驻京的谅解无效,英公使是否驻京 由英国决定。 • 2.赔偿英国军费600万两和英商的损失200万两。 占领天津、大沽 [gū] 、登州、北海、广州等处英 军,赔款交清时方才撤离。 • 3.凡有情愿出国做工之华民,“俱准与英民立约 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 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 4.中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5.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另外,日本统治期间的「归乡政策」使不少 香港居民丧失在香港原有的权利。由于早期英国 对香港人移民的政策仍然宽松,在1950年代,只 要有香港的永久居留权,就可以在英国定居,而 当时只要在香港出生,就可得到永久居留权。不 过因为日本的归乡政策,不少儿童在战时移居内 地。当他们回到香港之后,有不少人由于各种原 因(例如:记录遗失或被烧毁)而未能确认其香港 出生地位,被当作在内地出生。随着后来英国收 紧移民政策,这一班人亦失去了移居英国的权利。

• • • •
• •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 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 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 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 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 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 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 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 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 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 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

亚洲繁华的大都市,地区及国际金融 中心之一, 香港的历史可远溯至六千多年 前。近年的考古发掘证明,史前最初阶段 始于公 香港夜景 元前四千年,青铜器出现 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香港在古时是一个 渔港,但由于其地利位置优越,并且拥有 优良的港口,因此成为了列强割据的目标。 1841年,中英签订条约,香港被割让给英 国;1860年,九龙半岛正式割让予英国; 1899年,清政府又将九龙、新界以及235个 岛屿租借予英国,为期99年。1997年7月1 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 区。
(三)“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 共同发展,由宪法规定设置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原有的社 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 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等方面都得到切实保 障。两制并存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充分考虑和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 益,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 • (四)“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说,“一国两制”要讲 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里允许一些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 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成百年,另一方面也要确定国家的 主体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10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 主义。主体地区是1O亿人口。台湾是近2千万,香港是550万,这就 有10亿同2千万和550万的关系问题。主体是个很大的主体,社会主 义是10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 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 义。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不会改变大范围的社会主义性质, 而且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 一国两制是指:
• • • • (一)一个中国 (二)两制并存 (三)高度自治 (四)和平谈判
它是邓小平提出的,它既体现了实现 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 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 一大业的指导思想和最佳方案。
• 基本内容:(一)“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 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国家的领土和 主权不能分割。邓小平说,我们承认台湾地方政府在对内 政策上可以搞自己的一套。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 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至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 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 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 (二)“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邓小平说,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实现真正的统一,前人没完成的,我 们完成,后人会怀念我们,不做这件事,后人写历史总要 责备我们。这是大事,前人没有完成,我们有条件完成, 这个条件不苛刻。我们为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充分考虑 台湾能接受的条件,不充分为对方着想,不考虑对方是不 可能的。 •

• • • • •
日军在12月8日中午渡过深圳河,12月11日攻克英军 最主要的防线——醉酒湾防线,并占领新界及九龙。日军 曾派代表要求英军投降,却遭到港督杨慕琦拒绝。日军于 是在12月18日渡过维多利亚港,并攻击香港岛,英军节 节失利。加拿大的温尼伯榴弹兵部队把守香港岛南区黄泥 涌峡,不过最后亦遭日军强攻成功,并使香港最后一个水 塘失守,英军面临断水断粮。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在 日军总司令部半岛酒店投降,此日因而被称为「黑色圣 诞」。到1942年2月20日,日军中将矶谷廉介成为了首任 日治时期总督,香港沦为日本占领区。 历任地方长官 1941年12月25日 - 1942年2月20日 日军酒井隆中将 (香港军政厅最高长官) 1942年2月20日 - 1944年12月24日 日军矶谷廉介中 将(总督) 1945年2月1日 - 8月15日 日军田中久一中将(总 督)
学为了恶补日语,会冒险挑灯夜读。这些 学生一旦被发现,不单不会受罚,幸运的 可能还会得到奖励。 • 2.当时很多地区与建筑名称也被更改。 • 3.文化上,也受到了影响。如:废用公元, 改以日本使用的「昭和」年号,并以纪念 日本节日、天皇寿辰、胜利纪念日和周年 纪念日加强日本文化对香港的影响 。
• 影响
• 《南京条约》 • 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政 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 康华丽号(亦译作皋 [gāo]华丽号)上与 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 京条约》 。
• 主要内容
• • •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 态。 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 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 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 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 足,则酌 [zhuó] 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在建筑方面,今日的礼宾府依然保留着日治 时期遗留下来的日式的屋顶及塔楼。战后港英政 府于今大会堂修建了纪念花园,是主要的纪念建 筑。今西环尚有一幢唐楼,是当年的慰安所。在 香港历史博物馆内则展有一批日治时期文物,其 中包括当年挂在港日政府总部(原汇丰银行大楼) 正门的「香港占领地总督部」门牌。 • 港日政府在日治时期设立了「香港市民图书 馆」,是香港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其藏书今收 于香港大学图书馆内。港日政府开香港分区及签 发身份证之始,于战后一定程度上被沿袭下来。 • 于生态方面,日治期间因木柴严重不足,使 很多山林遭到砍伐,至战后多年一直未能复元, 例如狮子山至今依然树木稀少。
来自百度文库


939年,日本与纳粹德国结盟。第二次 世界大战由德国攻打波兰揭开序幕。美国 在战争刚开始时并未参与。不过,美国海 军在日本成功开辟亚洲战场后受到威胁。 日本于夏威夷当地时间1941年12月7日上午 8时(即香港时间8日凌晨2时)偷袭珍珠港, 不足8个小时后,日本在香港标准时间12月 8日早上开始侵略香港,8时空袭启德机场, 瘫痪英军防空力量,并袭击深水埗兵营。 英军、加拿大军和印度军参与了战役,抵 抗以酒井隆为首的日军攻势。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条约简介: • 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中, 英国在华北与俄国抗衡,在华南与法国争夺。1 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法国正式向清 政府提出在中国南部海岸建立煤栈的要求。英国 政府得知后,立即出面干涉。19日,英国政府 向清政府提出,如果将广州湾(今湛江市)租借 给法国,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 列强的类似要求。并表示,对英属香港来说,扩 展九龙地界是迫切需要的,只是由于怕给其他列 强以借口,英国才没有提出。如果法国获得让与 权,英国决不“克制”。 •

由于有沙俄的支持,法国侵略者的气焰嚣张。清政府 被迫于4月10日同意,租借广州湾。英国看到法国勒索 成功,便向清政府提出要求“补偿”,以维护“均势”。 24日,英国公使窦纳乐照会清政府,提出五项要求:不 得将西南诸省的筑路、开矿独占权让与法国;开南宁为商 埠;向英国保证不割让广东和云南;允许英国修筑沪宁铁 路;租借九龙,展拓香港界址。对英国的这些要索,清政 府不敢全然拒绝,也不敢统统应允。只好采取折衷方法, 对给予路权及租借九龙表示同意,对于开放南宁及签订不 割让广东、云南的协议表示异议。在租借九龙问题上,清 政府曾提出英国不得在九龙山上修筑炮台,被英国公使断 然拒绝。清政府无可奈何,6月9日,李鸿章、许应与英 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条约影响
• 《中英北京条约》不仅完全确认了英国通 过《中英天津条约》获得的侵略权益,还 对中国进行了新的勒索。通过这个条约, 英国从中国再次割占了领土,勒索了大笔 赔款,又一次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确 认了英国公使驻京的权利,使英国可以就 近干涉清政府。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使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向中国政治中心地 区扩张。同时,条约准许华工出洋,使自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侵略者贩卖华工的行为 合法化。

• 主要内容: • 中国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 嘴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即从深圳 湾到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租与英国 99年;租期内租借地归英国管辖。租借 地陆地面积376平方英里,其中大陆2 86平方英里,岛屿90平方英里,较原 香港行政区陆地面积扩大了约11倍,租 借地水域较前扩大四五十倍。
• • • •
• 危害
• 1、破坏中国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 华的基地; 2、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侵略者勒索 赔款的先例;增加财政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影 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 主义势力入侵; 4、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侵略 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5、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