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篇古文整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
左丘明
春秋
第一段(战前)写曹刿帮助鲁庄公明 阐明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即取信于 白战前的准备工作;第二段(战时) 紧扣“论战”,运用对话形式,逐层展 《左传》 民及善于掌握战机。同时表现了曹刿 写战争的经过,再次显示了曹刿的 开。主要运用对比刻画人物,让读者明 深谋远虑,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远谋”;第三段(战后)写战后论 显感到人物鲜明的性格。 述取胜原因。
文章主要选用典型事例作例证,兼用对 比论证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多 用反问句式,增强了说理的气势,使批 驳更加有力。
无
黔之驴
柳宗元
唐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段写老虎初见“庞然大物”的 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 驴子,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第二 详略分明,重点突出。文章对老虎是详 《柳河东 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同时启示人 段写老虎通过不断观察并试探驴的 写,通过一系列细节把它的心理和动作 集》 们要敢于向貌似强大的敌人作斗争。 反应,终于认清其“技止此耳”, 写得细致逼真、形象生动。 于是吃掉它。
第一至二段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 人物的事例,进而论证人才要在忧 一、二段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逼 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三段从正反两 人。采用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 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堪称经典。 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 患易遭灭亡;第四段得出结论。
无
孔孟论学
论语第一则论述了学习作用,使人 终身受益;第二则论述了学习方 法,学思必须紧密结合;第三则论 述了学习方法,要勤勉好学、不耻 《论语》 选编《论语》《孟子》中的名言警 孔子、孟 春秋战 下问;第四则论述了学习态度,不 、《孟子 句,分别对学习的作用、方法、态度 子 国 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孟子第 》 加以论述。 一则论述学习态度,不能一暴十 寒,必须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第二 则论述学习态度,读书不能迷信书 本,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柳宗元,抑郁苦 闷,借山水求解脱 而又无法解脱。
卖油翁
欧阳修
北宋
《欧阳文 忠公文集 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 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第二段写卖 构思独到,富有哲理,生动形象。有神 ·归田录 出真知”的道理。 油翁酌油。 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
陈尧咨,自矜傲 慢;卖油翁,朴实 沉稳。
核舟记
魏学洢
第一层,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被 视为祸害;第二层,从乡人的反应 中感悟到自己的过失,听取规劝, 立志改正;第三层,终为忠臣。
精于选材和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 盾冲突。有恶斗场面,也有复杂心理描 写。笔意曲折陡峭,语言简练,含义深 刻。
周处,年少时凶暴 强悍,但知错就改 。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 潭的概貌;第二段写潭中游鱼;第 移步换景,讲述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 《柳河东 借景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 三段写小石潭曲折的岸势;第四段 了探奇的情趣。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集》 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第五段 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交代同游者。
30篇古文表
课题 作者 朝代 出处 中心 段意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 为学难易的转化,即“学则易,不 学则难。”第二段讲道理说明持之 以恒可令昏庸与聪敏置换。第三段 用蜀鄙二僧的故事做论据说明主观 努力的重要性,有志者事竟成。第 四段以立志为学收束全文,深化文 章论点。
写作特色
作者分别举“贫和尚”“富和尚”的例 子,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表明了穷和 尚追求理想的勇气、信念和毅力。这样 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勤奋 坚定的信念。
第一段,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 、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 置,初步表现愚公的决心;第二 段,写愚公移山的决定和行动,以 及得到家人和邻里的帮助,是情节 开端;第三段,写智叟阻止愚公移 山遭驳斥,突出愚公不愚,智叟不 智;第四段,写“操蛇之神”恐 惧,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所 感动,二山被移,与首段相呼应, 是高潮和结局。
无
口技
林嗣环
清
线索清晰,结构巧妙,描写动静变化, 行文轻重有致,叙述波澜起伏。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有机结合。同时时间副词 准确而有变化地交代了时间的推移。
口技艺人,技艺高 超精湛
愚公移山
列子
战国
通过记叙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子 孙挖山不止,最后被感动的天帝命山 《列子· 神把山背走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 汤问》 人民不畏艰难、坚毅乐观的精神,也 说明了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 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衬托:以二山之大和愚公之老衬托愚公 移山的坚毅和执著;对比:愚公的远见 卓识和智叟的鼠目寸光作对比,孀妻弱 子和智叟作对比,表现智叟的思想顽固 。
愚公:坚毅、执著、 乐观,不畏艰难, 有远见;智叟:鼠 目寸光,思想顽固 。
陋室铭
刘禹锡
唐
第一层(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二层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 (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 《全唐文 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 》 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涵;第三层(8-9句)把陋室与诸葛 的高尚节操。 庐、子云亭相比,以孔子的话结束 全文,表达作者的高雅情趣,与开 头呼应。 通过对莲花形象品质的描写和赞美, 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 《周元公 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集》 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 和厌恶。
黄生:家境贫穷, 勤奋好学;袁枚: 慷慨出借自己的书 籍。
潍县署中寄舍 弟墨第一书
郑燮
清
第一段作者提出“过目成诵”“最 是不济事”,树立批驳的靶子,表 批驳“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从而 《板桥家 明鲜明态度;第二段作者反对“过 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选择精华 书》 目成诵”,主张读书应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第三段作者反对“无所不诵”,主 张读书应选择精华。
明
第一部分(第一段)总述王叔远技 艺奇巧,引出核舟;第二部分(二 《虞初新 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 至五段)以空间为顺序,围绕“奇 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描写极 志》(清· 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巧”特点,描述核舟各部分;第三 其细腻生动。意境深邃,想象丰富,对 张潮编辑) 。 部分(第六段)总述核舟体积小、 比巧妙而鲜明。 容量大,由衷赞美雕刻者的技艺, 与开头呼应。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演出前的准 备状态,交代口技艺人表演的时间 《虞初新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 地点、设施道具及开演前的肃静紧 志·秋声 了我国口技艺术的魅力,赞扬了口技 张气氛;第二部分(二至四段)写 诗自序》 艺人高超的技艺。 口技艺人精彩逼真的表演;第三部 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场景 。
无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战国
赞颂了孟子的机智和勇敢,反映了他 《孟子· 心怀天下的民本、仁政思想。启示我 三个“如之何”,两个简短的对 语言精炼简约,深入浅出。故事人物栩 梁惠王下 们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既要观点正确, 答,层层推进,最后一句生动地写 栩如生,情节情趣盎然,人物性格跃然 》 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 出了齐宣王毫无退路的尴尬。 纸上。采用层层推进的类比说理方法。 比直接批评有效得多。
设喻说理生动确切,类比说理极具说服 力,语言运用极有特色。运用三层递进 的排比句式来记叙,使语言有一种整齐 洗练的节奏美。
邹忌:善于思考, 敢于进谏的贤臣; 齐威王:善于纳 谏,知错就改的明 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战国
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 《孟子· 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 告子下》 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给人以深刻 启示。
写法独具巧思。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 笔调表明作者高洁品格,事中见理,景 中显情,把闲情逸趣、居室美景写得含 蓄生动意韵悠远。富有齐整美、音乐 美,铿锵上口。巧于用典,增强了文章 说理的可信性、说服力。
无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以“爱”字贯通,第一段以菊花和 牡丹为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 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其品格; 最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了衬托和比喻的修 第二段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 辞手法。 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 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一气贯通而 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 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且富有生活气 息,给人以真切之感。语言平实而不乏 感情色彩,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 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仲永,天资非凡, 文思敏捷。但由于 没有受后天教育而 成为一个庸人。
周处
写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告诉我 刘义庆编 《世说新 们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 南北朝 撰 语》 浪子也可以回头,并成为一个有用的 人。
晏子:爱国、机智 、善于辞令;楚 王:平庸愚昧,自 以为是,但最后能 自我解嘲。
伤仲永
王安石
北宋
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 变化的三个阶段,意在以方仲永为反 《临川先 面的事例,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 生文集》 性,提醒人们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 力地学习。
第一段,写仲永幼时显露异才,表 现其天赋之高,点出隐患所在,为 其变化埋下伏笔;第二段,交代了 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公输
墨子
战国
记载了墨子以实际行动阻止楚国攻宋 开头交代故事起因,揭示故事背景 故事主要用对话表述。五个“不可谓” 《墨子· 的故事,生动表现出他的艰苦实践精 。主体部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论 组成排比句,增强了文章气势。议论简 公输》 神和反对不义战争的“非攻”思想。 辩,使其理屈词穷的经过。 洁有力,极有说服力。
齐宣王:胸无城 府,有问必答,不 知一步步落入陷 阱;孟子:机智勇 敢,胸有成竹,层 层推问,铺垫有 序,最终一语中 的,警策对手。 墨子:逻辑性强, 说理时抓住对方心 理,巧譬善喻,旁 敲侧击,引对方进 入自己圈套;公输 盘:伪善,不肯坦 然承认失败。 曹刿:有责任感和 爱国热情,从容镇 定,冷静睿智,深 谋远虑,详察敌 情,善于掌握战 机;庄公:驽钝浮 躁懵懂,目光短 浅,昏庸无知,但 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
孟子以一暴十寒为喻,以学弈为例,通 过二人学习态度对比,来阐明学习要专 心致志的道理。又举《尚书》的例子, 证明不要迷信书本的道理。
无
黄生借书说
袁枚
清
第一部分(一至三段),阐明“书非 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借不能读”的观点;第二部分(四 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 《小仓山 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 至五段),在上述基础上,指出黄 明事理。这样能够鲜明地阐述观点,加 房文集》 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 生有幸遇到肯“公书”的人,向其 深读者理解,增强文章说服力。 习。 提出希望,读书要专,归书要速。
无
橘逾淮为枳
晏子(晏 婴)
春秋 (齐)
第一部分(一至二段)写晏子使楚 《晏子春 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 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 秋·内篇 辩,挫败了楚王的诡计,维护了个人 采用对比衬托,人物形象丰满。 的办法。第二部分(三至六段)写 杂下》 和祖国尊严的故事。 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人物形象
为学
彭端淑
清
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 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 《白鹤堂 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 文集》 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 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 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无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战国
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突出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突出 在论证方法上,本文的突出特点是运用 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 公孙丑下 “地利不如人和”;第四段紧接前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尤其是第二段。 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面的“人和”加以申述,层层深入 另外大量运用排比句,气势浩瀚磅礴。 。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编订
西汉
写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劝谏终使齐国 《战国策 大治的故事,告诉当权者只有广开言 ·齐策》 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 积极加以改正才能成功。
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 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 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段, 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愈,讽谏齐王 除蔽纳谏;第三至四段,写齐王纳 谏及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