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人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教育话题
04-25 16:38
中国的教育应该沉下心来,中国的教育必须冷静下来,不要让虚荣和奢望充斥头脑。如果教育变成“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话,就能造成孩子唯有今后当上大官挣大钱干大事才有出息的潮流,未来社会就变成了人上人、人外人、人吃人的社会,谁都不愿做工人农民,一日生活需要品谁来保障?今天的教育过于功利化,迫使孩子很焦躁,很苦脑,不幸福。不要忘记曾发生过马加爵杀人案、某大学臭袜子杀人案、我爸是李刚、药家鑫等等案件;不要忘记刚发生的因为不满学校校规要保留自己的头发而愤然跳楼自杀案件;更不要忘记“学生焚书”“校车接连出事”……这是都抓成绩、要面子
的教育造成的悲剧,难道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反省些什么?教育人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忧息意识应该成为教育战线每个人包括全体师生特别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进一步增强教育人的忧惠意识,既是历史的警示、现实的呼唤又是切实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人要增强忧患意识,必须树立危机感、增强发展意识、加强自我教育、增强忧患意识的自觉性。只有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加强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理解和认识;变工作态度,以实际行动切实提高老师的治学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育路在自觉增强忧患意识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高考生源数下降,是这两年的热门话题之一。也将导致一些学校破产。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比上年还增加 42所;而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只有1071所。也就是说,10年间我国高等学校增加了一倍多。如果在发展高等教育时,能够考虑到未来的生源问题、社会需求问题,能从学校的规模、数量、特色、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眼下当不至于出现这种破产关门的焦虑。在国外,有一些大学,总人数只有数百人,但学校却一直生存得很好,且办学质量一流,他们办学不追求规模,不以学费作为生存的唯一来源,有自己鲜明的办学个性、特色,而这样的大学能存在,是因为它有办学自主权,有平等竞争的教育环境。而我们教育的发展,只注重眼前,不思考长远,出现危机是必然的。
看一看时下的学生生活,机械和单调、平庸和乏味。他们在题海里挣扎,在作业山上爬坡;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试想,时下的学生有多少时间与莎士比亚、普希金、雨果展开心与心的对话;有多少时间与贝多芬、德彪西、柴科夫斯基展开情与情的交流;有多少时间与黑格尔、马克思展开思想与思想的晤对;有多少时间沉醉于梵高、达〃芬奇的色彩与线条之中,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诗歌、音乐、绘画和哲学,他们没有了精神的放牧。可以这样说,教育一旦丧失人生的幸福,就可能进一步损害人的理智和创造的活性,甚至可能会因为人性中情感的弱化而危及道德人
格的生成,出现危机是必然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是一种居安思危、防忠于未然的意识。它既是历史主体对社会危机或危难的一种清醒预见和防范意识,又是历史主体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进取精神,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它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一种巨大精神动力,也是当今教育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自觉。忧患意识来源于历史主体对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历史主体对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深层思考。“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规律性。忧患意识的可贵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古往今来,多有哀兵胜利之师,也不乏骄兵惨败之旅;多有负重奋起之邦,也不乏逸豫覆亡之国。历史的经验表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
教育改革没有止境,教育发展没有坦途。实践证明,有了忧患意识,就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有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就会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教育人要看到复杂国际形势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把忧患意识贯穿到教育工作当中,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要把忧患意识落实到教育工作当中,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宁肯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牢牢把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对于教育人来说,忧患意识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意识,是一种动力,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智慧和精神,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教育人是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是教育这艘船向前航行的掌舵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教育人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决不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应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能否抓住机遇,冲破阻碍向前发展就成为教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事业发展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何解放有限老师人力资源、如何提供切实有力
的财政保障机制与措施、如何科学合理运用各项资源、如何构建和谐的文化校园等。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对于现在的中国教育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只有不断增强教育人的忧患意识,才能使其清醒地看到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从而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增强教育人的忧患意识是促进表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增强忧患意识就要提高综合素质
忧患意识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使人明确奋斗目标,具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今天的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成为当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进程中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苦乐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当今,校园中的大部分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学习刻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不断牢固专业思想,但是厌学、逃课、旷课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有些学生上课不积极,目标不明确,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当然其中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甚至没有忧患意识或危机意识,他们精力涣散、无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压力,没有目标。所以增强他们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忧患意识缺失的常见表现:其一、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不强。对大学生来讲,从高中到大学最大的差别,是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过去的老师、家长盯着学变成“我要学”。在这个变过程中,不少同学不适应,或者说远离了父母的视线,他们不再给学习安排合理的时间,迟到、旷课现象频频发生,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网络游戏、花前月下,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一味放任和纵容自己,学校对他们而言已不是学习知识和磨练意志的场所,而成了悠然自在、花前月下的享乐天堂。久而久之,这些大学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