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下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118f1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c.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连续进位加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2. 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中,注意进位和进位后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计算,加深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2. 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技巧3. 实际问题解决:运用加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关于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题目。
2. 拓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法计算。
3. 思考题:探讨连续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21cb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a.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
2.能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特别是需要连续进位的情况。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连续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适当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对连续进位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计算,特别是需要连续进位的情况。
本次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方法本课时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老师通过课件和教材中的例题向学生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和竖式计算的方法。
其次,老师会通过黑板演示和让学生互相纠错等方式来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竖式计算能力。
四、教学流程时间内容方法5分钟上课前练习给学生一份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中关于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30分钟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通过课件和教材中的例题向学生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和竖式计算的方法。
解释连续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0分钟演示和互相纠错老师通过黑板演示和让学生互相纠错等方式来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竖式计算能力5分钟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册上的题目,并布置一些附加练习五、教学评价本次教学通过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逐步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连续进位的计算。
同时,教学中老师注重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数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2e42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9.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
-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法的概念和方法。
2.学会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连续进位加的技巧。
4.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连续进位加的技巧。
2.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的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让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引入三位数加法的概念。
2.举例说明三位数加法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如购物结账、汽车行使里程等。
2. 讲解
1.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三位数的数位结构。
2.讲解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强调三位数加法和两位数加法的相似之处。
3.讲解连续进位加的技巧,即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进位时,需要在下一位上加1。
3. 操作练习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进行操作练习,巩固笔算方法和连续进位加的技巧。
2.提供一些应用题,如小明用一天时间走了250公里,第二天走了310公里,第三天走了340公里,那么他三天总共走了多少公里?等等。
4. 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和连续进位加的技巧。
2.强调连续进位加对于高位计算的影响,引导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种技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和连续进位加的技巧。
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苏教版2下第6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
![苏教版2下第6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f6bc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8.png)
第8课时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算法过程,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2. 在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逐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3. 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教学难点: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学具准备:视觉媒体:多媒体课件,用于呈现生动形象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274+405= 54+383=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提问: 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个位,十位分别满十怎么办?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接着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教学例5(1)出示例题主题图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从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提问:要求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怎样列式?教师板书:298+405=交流预习成果,小组合作汇报:你能先估算一下两个班一共捐了几百本吗?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只要合理就可以,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说得真好!我们以后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把加数看成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
(2)两个班一共捐了几百本,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学生计算结果,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师相机提问: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学生回答)(3)比较估算和笔算,说说估算和笔算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得出可以用估算来检验笔算是否合理。
(4)你做对了吗?可以怎样验算?你能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一下吗?学生验算后,全班交流。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7eb3e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c.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知识目标•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锻炼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难点•在掌握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应用到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中教学准备•教师: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生:课本,练习纸,钢笔,铅笔,橡皮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进位加法•首先,让学生回顾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黑板上写出进位加法的公式和计算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即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纠正。
•最后,通过课件呈现一些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
第二步:介绍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在黑板上给学生展示一些连续进位加法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通过课件呈现一些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计算公式和方法。
•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演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并以治学为宗旨,共同找出错误并加以纠正。
第三步:课堂练习•在此环节,将学生按照程度和要求组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并发放针对不同层次同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巡视和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问题,并进行纠正和解答。
教学评估•在本课时结束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一定书面练习,并提交给学校的数学老师进行批改评定。
•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体会本课主要是对连续进位加法的学习和巩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本课教师采用课件展现,个别化辅导,巡视指导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更深入地理解了学习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3dfd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f.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6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二年级下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其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位数、进位等概念的理解,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2 教学目标1.知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加时需要对位相加,并掌握进位的方法;2.能够解决三位数加三位数间的进位问题;3.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知道如何将连续进位加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1.3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掌握进位的方法。
1.4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环境整洁、安静、光线充足的教室。
2.2 教材教具教材:《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正方形卡片、数字牌、举牌子、加法贴纸等。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课程(1)强调学生对连续进位的理解,介绍连续进位加法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包含。
(2)呈现一道问题:“班上有148名学生,班上38名学生坐在第一排,50名学生坐在第二排,请问第三排有多少个学生坐在那里呢?”引导学生探究连续进位的概念。
(3)通过现场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对于连续进位的理解。
3.2教学(1)引导学生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原理,并获得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方法。
(2)示范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示范计算。
(3)让学生通过实际加减运算,感受连续进位的重要程度,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3.3 拓展教学(1)以物质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子,让学生练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享自己所发现的大自然和生活现象等实际问题中的进位加法。
四、教学评价4.1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引导学生发现,并逐步解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从而更好的巩固知识点。
4.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认知系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7403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9.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丨苏
教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2.能够熟练地运用进位加法的方法求解问题;
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2.熟练地运用进位加法的方法求解问题。
教学难点
1.运用进位加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第一节:概念讲解(20分钟)
1.老师示意用百位、十位、个位相加的方式进行三位数加法;
2.老师提出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
3.老师演示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
第二节:练习(3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比赛过程中老师提出具体问题进行练习;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随机选题;
3.所有学生通过自主计算,选出最优解,比赛胜利者获得奖励。
第三节:应用(30分钟)
1.老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
2.学生自主组队进行讨论和计算;
3.学生每组给出自己的解法,老师指导并提出问题解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教学评估
1.学生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概念理解情况;
2.学生在练习环节的表现;
3.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d95a6852d380eb63946d28.png)
第7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较熟练、正确地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和检验。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新课铺垫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29+67 281+68 159+239 228+6352.口算:300+600 800+500 1000+200 400+5003.估算:397+300 402+503 798+302二、创设情境,主动探究1.教学例5。
(1)出示教材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了发扬扶弱济贫的优良传统,湖光小学组织全校对山区的小朋友进行捐赠活动,其中一年级和二年级捐了图书。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生:一年级捐了298本,二年级捐了405本。
师:很好!现在他们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请你们帮一帮他们,他们想知道这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同学们想一想该怎么算呢?生独立思考后反馈:298+405。
(师板书)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好孩子,用加法列式可以帮他们解决问题,可是结果是多少呢?怎么计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计算这样的算式。
(2)启发学生估算。
师:在计算298+405之前,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请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并在全班汇报、反馈。
生: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所以结果约等于700,估计一共捐了700本。
师:很好!一会让我们看看真实的结果是不是接近700,以后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估算这个方法来比较,粗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有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加强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也为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用到估算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6617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3.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
2.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基础知识,特别是进位的方法。
3.能够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笔算。
2. 教学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教师备课组织材料,包括教案、课件、学案等•笔和纸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实物物品,让学生感受到三位数的数值,如用三个小球或者三根小棒等,让学生感受到三位数的大小。
3.2 完成陈述详细地介绍“连续进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进位。
例如,以 365 + 245 为例,先进行 5+5,直接得到 10。
但是这里是连续进位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再进 1,也就是写成竖式:365+ 245-----先从右往左加,在个位数上得到 5+5=10,但是需要进位,所以将 10 拆成两个部分,1 是进位的数,0 是写在个位上的数,再在十位上加上进位 1 和 6,得到 1+6+1=8,写在十位上,最后在百位上加上进位 1 和 6,得到 1+6+1=8,写在百位上,所以这个加法的结果就是 610。
3.3 自主练习教师可以给予几个练习题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方法也是先从右往左,最后得到最终结果。
练习题示例:1.288 + 1872.468 + 2373.655 + 387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进行口算并将答案写在黑板或听写纸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4 小结在教学结束前,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加入补充说明,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4.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使用课件、实物物品等,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在自主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笔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b671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3.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处理,以及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避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两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引入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应用:通过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2. 板书内容: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示例,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应用题:设计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主要是连续进位的处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连续进位处理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
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应用题的处理上存在困难,他们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a9e3b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e.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8课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整数加法的计算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感知和体会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他们能够通过数数、实物操作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但是,对于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的展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和体会连续进位加法的实际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和体会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连续进位加法。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数数、实物操作等方法,尝试解决连续进位加法的问题,感知和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9895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1.png)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估算意识的培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竖式计算。
154+942= 87+261=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千位上是1?第二小题百位上应该是几?为什么?2.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接着学习进位加法,与上节课不同的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学生读题,思考:怎样求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一年级捐的本数加上二年级捐的本数)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方法。
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学生回答)你做对了吗?你能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一下吗?(学生验算)小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向千位进1。
集体订正,并验算。
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创设情境,请学生当小医生帮助啄木鸟。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然后改正过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竖式计算并验算,小组内检查,互评完成情况。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结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答。
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2、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38b7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b.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苏教版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加法和减法”,具体涉及到第三章第三节“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以及连续进位的情况处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连续进位的情况。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练习题,以及一份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小明有235个苹果,小华有326个苹果,问小明和小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例题:235 + 326 = ?我会引导学生,从个位数开始相加,如果有进位要记得加到下一位上。
比如,5 + 6 = 11,这里就有1个进位,我们要把1加到十位数上,变成3 + 2 + 1 = 6。
3.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三位数加三位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教学难点讲解:在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后,我会重点讲解连续进位的情况。
我会再次展示例题:235 + 326 = ?,让学生观察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连续进位。
5. 板书设计: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过程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
6.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份作业,包括一些三位数加三位数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并明天带来交给老师。
六、作业设计1. 题目:(1)235 + 326 = ?(2)456 + 217 = ?(3)789 + 123 = ?2. 答案:(1)235 + 326 = 561(2)456 + 217 = 673(3)789 + 123 = 912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以及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f849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7.png)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也就是连续进位加。
这是我们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学习这个知识点,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理解进位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方法,包括如何进行进位加法。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今天的课程,让孩子们能够理解连续进位加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运用笔算方法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连续进位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在练习中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和计算器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和连续进位的概念,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词语和图示,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笔算练习,一部分是应用题。
笔算练习我会设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孩子们独立完成,并检查他们的计算结果。
应用题我会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孩子们对三位数加法的掌握情况,哪些地方讲解得清楚,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比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进位加法的原理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孩子们理解连续进位加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太理解什么是进位,更不用说连续进位了。
因此,我会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直观的演示,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进位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连续进位加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2c8f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e.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关于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具体是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这部分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是第二章第三节,主要讲解的是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次教学,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笔算的基本方法,理解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运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章节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规则。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以及一些三位数的加法题目。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的数字和箭头表示运算的步骤和过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1. 123 + 452. 234 + 563. 345 + 67答案:1. 1682. 2903. 4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这次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规则。
如果有时间,我也会给学生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非常关键的。
我通过一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三位数加法的概念。
这种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笔算的过程和规则是教学的重点。
我详细解释了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步骤和规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规则。
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7123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8.png)
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传授的知识将会是他们未来学习道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今天的内容是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这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一部分。
在教学之前,我要明确我的教学目标。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和计算器,学具则是每位学生一份的练习纸和笔。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学生们对连续进位加的理解和运用。
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并指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以便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步骤,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运算过程,以便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以便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自我检查和纠正错误。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连续进位加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准备6.8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的教学内容时,我深刻意识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不仅是学生理解连续进位加的核心,也是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我需要让学生们充分理解进位的概念。
在三位数加法中,当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超过10时,就需要进位。
例如,当我们将个位数相加得到10时,就要将1进位到十位数上。
这是连续进位加中的基础,也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第一步。
我需要强调连续进位加的过程。
当第一个数相加需要进位时,进位后的数不仅要加上第二个加数,还要加上进位的1。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1]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0e51c6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0.png)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2.难点:进位计算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A. 教学内容1.复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2.引入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3.训练学生的进位计算能力;4.练习老师提供的练习题;5.解答学生遇到的困难;6.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B. 时间安排本次课程安排为1课时,约45分钟。
四、教学步骤及方法A. 教学步骤1.复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复习加法口诀表。
–随机抽取几道题目,让学生上台演算。
2.引入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向学生展示三位数加法口算的步骤。
–以示例演示进位计算的方法。
3.训练学生的进位计算能力。
–随机抽取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做。
–当学生做错时,帮助纠正错误并解释进位计算方法的应用。
4.练习老师提供的练习题。
–向学生分发练习题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提供和解答不懂的题目。
5.解答学生遇到的困难。
–在学生自己尝试后,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困难。
6.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笔算。
–抽取几道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学生演算并解释计算步骤。
B. 教学方法教案中采用了操作演示法和讲解结合的教学方法。
利用例题、练习题和难题分层训练,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思维,不断提高学生进位计算的灵活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法1.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2.评价标准:–能够正确地理解、应用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笔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应用进位计算技巧计算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六、教学资源及准备工作1.教学资源:黑板、粉笔、练习题;2.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练习题目,使练习重点落在连续进位加法笔算的运算规则和进位计算技巧上。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67b0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e.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位数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连续进位加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三位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的计算过程,如何避免计算错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鞭。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三位数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三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3. 示范:在黑板上进行三位数加法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错误,解答疑问。
6. 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验三位数加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1. 板书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加)2. 板书内容:三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三位数加法题目,巩固基本运算规则。
2. 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连续进位加题目,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拓展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三位数加法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存在普遍问题,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
4. 如何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详细的三位数加法运算规则讲解,包括个位、十位、百位的进位规则。
更多的教学案例和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三位数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b873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3.png)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主要包括第三章第二节《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法则,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并理解连续进位加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小明去超市买东西,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还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的价格是3元。
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小明一共花了3个苹果×2元/个 + 2个香蕉×3元/个= 6元 + 6元 = 12元。
2. 例题讲解: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了小明买水果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更复杂的加法问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例题:456 + 278。
老师:我们先将两个数写成加法算式,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加。
456的个位数是6,278的个位数是8,6 + 8等于14。
请大家注意,这里有一个进位,我们需要将1写在十位数的位置,然后将4写在个位数的位置。
老师:我们计算百位数。
456的百位数是4,278的百位数是2,4 + 2等于6。
没有进位,所以直接将6写在百位数的位置。
老师:所以,456 + 278等于734。
这就是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回指导)4. 作业设计:1. 234 + 5672. 789 + 456答案:1. 234 + 567 = 8012. 789 + 456 = 1245六、板书设计456+278734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老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竖式计算。
154+942= 87+261=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千位上是1?第二小题百位上应该是几?为什么?
2.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接着学习进位加法,与上节课不同的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5.
学生读题,思考:怎样求两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一年级捐的本数加上二年级捐的本数)
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
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
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吗?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计算方法。
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你做对了吗?你能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一下吗?(学生验算)
小结: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向千位进1.
集体订正,并验算。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创设情境,请学生当小医生帮助啄木鸟。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然后改正过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竖式计算并验算,小组内检查,互评完成情况。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自己解决问题,正确计算结果。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答。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