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审判2003510201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纽伦堡大审判》看纽伦堡大审判
“我们所要指控和惩罚的罪行,其策划之精心,其性质之恶毒,其后果是如此的具有毁灭性,以致文明绝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如果这些罪行在今后重演,文明本身将不复存在。”——罗伯特·杰克逊
约瑟夫·E ·珀西科是一位大师级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一生著述颇丰。他对纽伦堡审判的记述写成《纽伦堡大审判》一书。珀西科的《纽伦堡大审判》作为一部辉煌的纪实作品,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摄人魂魄,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一历史事件的众多参与者,极具可读性。
当首先看到书名的时候,最初的感觉就是为什么偏偏要在纽伦堡来审判纳粹战犯呢?选择纽伦堡这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是有着其现实考虑和象征意义的。首先,它是德国纳粹党人的大本营和德国纳粹运动的发源地,与纳粹所建立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关联。纳粹党兴起后,每年的党代会都在此举行。在第三帝国称雄欧洲大陆不可一世的日子里,纳粹党的头面人物经常在此出入。其次,纽伦堡更记载着一段特殊的泣血的历史。1935年,纳粹党人在这里举行了以“血统和种族”为中心议题的“自由的党代会”,正是这次会议立法通过了臭名昭著的反犹太人的《纽伦堡法》。依据这项法律,纳粹德国的司法机构通过法庭判决的形式将数百万犹太人从世代生活的居住地上赶走,并最后驱向集中营的毒气室。在此之后的几年中,为弥补《纽伦堡法》对犹太人的过于“宽大”的缺陷,又补充颁布了十三项法令。于是,对于德国犹太人和德占区犹太人的屠杀就不是一种罪恶,而是国家司法系统根据生效的法律而进行的司法活动。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纽伦堡审判中的被告人在法庭上认为自己是无罪的,只是在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职责。可见,纽伦堡作为这样一座被纳粹党玷污过,并且有着复杂经历的城市,被选为审判地点自然是有着深刻寓意的。在纳粹党的巢穴清算纳粹暴行,是再恰当不过了。况且,这座城市中高大、宽敞的纽伦堡法院,为进行规模宏大的审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众所周知,纽伦堡本是德国东部一座知名度不高的城市,但是它却是因为1945年在那里进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审判,而变得闻名遐迩。在纽伦堡举行的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密谋者、煽动者和执行者进行公正、公开的国际审判,开创了将战犯押上国际军事法庭接受法律惩处的先例。这次对战犯的指控和判决是以指导战争行为的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依据的,它作为国际刑法史上第一案例将永载史册。
纽伦堡审判提出了有关于职责合法性与道义性等诸多涉及人类文明深层次
的论题,特别是对被指控和被起诉的人员提出了破坏和平罪、危害人类罪、违背战争法规罪和违反人道罪;同时也对犯罪的集团和组织提出了相同的罪名。其中,“危害人类罪”和“违反人道罪”这两个罪名在起诉和审判之前从未见诸任何
国家的刑法典。而事实上,纽伦堡审判仍适用的是高于此前已知的所有法律的自然法,法庭显然站在人性的高度上而不是在某一国家利益或集团利益的视觉角度上审判被告人。这也是所有的被告人无论在法庭上是否认罪,是否被法庭判决有罪,内心都极度震撼的原因。其实,这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就是将法西斯分子的罪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世界看清楚这些人的罪行。正如参加纽伦堡审判的美国首席检察官罗伯特·杰克逊在开幕词中对法庭所说:“我们所要指控和惩罚的罪行,其策划之精心,其性质之恶毒,其后果是如此的具有毁灭性,以致文明
绝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如果这些罪行在今后重演,文明本身将不复存在。”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经过纽伦堡法庭的洗礼和通过媒介对审判的全过程进行广泛传播,德国民众如梦初醒,发现自己民族的罪孽深重,这也是德意志民族在二战之后真诚地忏悔的原因,也是这个民族走向新生的开始。民众反省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当其中的三名被告人被法庭宣告无罪时,柏林25万名工人举行罢工以示抗议。三名被告人也不敢在自己的祖国停留,其中一人向法庭要求暂时呆在监狱中以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一人要求到外国避难。纽伦堡审判把纳粹的罪行一一公布,对整个德国民族是一次猛烈的撞击,对纳粹暴行的揭露和对罪责问题的讨论,使德国民众认识到,个人不能脱离于自己民族的命运,他们既然未能阻止纳粹暴行的发生,就必须为此而承担后果。他们终于看清了纳粹的本质,也明白了自己的过失,纳粹精神从此失去了群众基础。纽伦堡审判同样粉碎了纳粹战犯们杀身成仁的美梦。纽伦堡审判提出了法律与公正的界线。在整个纽伦堡审判的过程中,没有一名被告否认过大屠杀的事实,他们能够“否认”的只是他们个人在战争中“缺乏经验和责任感”所造成的“无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德国,没有任何为纳粹翻案和正名的企图,只有正义力量获胜的欢呼和赞美。如果纳粹头目被立即枪决,如果这些罪行在纽伦堡审判中没有被揭露得如此深刻,民主政治的花朵在战后德国也不会如此灿烂的开放。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可能还记得集中营中那一堆堆苍白可怕的尸体被推土机推进大片坟地的骇人场景,而没有亲身体验过那段恐怖的人们只能通过保存下来的大量的资料去纪念那段历史。纽伦堡审判正好为后人提供了足够的历史证据:42卷审判副本、数以百万计的第三帝国的官方文件、毛特豪森集中营中的“死亡簿”、毒气室和焚尸炉生产能力的报告、纳粹高层领导签字的死亡命令、德国摄影师亲自拍摄的电影、纳粹首脑人物赫斯等人的证词,以及一切对纳粹德国犯罪事实的有力证据。当后人看到这些记录在纳粹官方文件里的罪行时,他们就会对那场发生在20世纪人类文明世界里的战争有所了解,而这也正是纽伦堡审判要带给人们的启示。从另一个角度讲,纽伦堡审判使纳粹党被彻底瓦解,从核心领导人到基层骨干的罪行都得到应有的惩处。战后主政联邦德国的康纳德·阿登纳、维利·勃兰特等人不仅与纳粹没有瓜葛,而且在纳粹党当政时期还是惨遭迫害的反法西斯战士。维利·勃兰特出访波兰期间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下跪之哀”,这种公开的忏悔进一步推动德国民众对战争罪行的认识,使德国走出了历史阴影,融入欧洲大家庭之中。这也是纽伦堡审判的一大功绩。
在审判期间,那些为被告辩护的律师们虽然可以自由地向法庭提交任何数量的书面文件,却始终处于无望的境地。因为纳粹战犯所犯下的罪行是事实,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纳粹分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聚集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国家机构中的军国主义分子毫无区别,若要说有,那也只不过是纳粹分子更加强大罢了。对于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告诫未来。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时不时还有相当规模的局部战争发生。纽伦堡大审判应该是一个警示,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对妄图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家来说,纽伦堡大审判都将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在约瑟夫·E·珀西科的著作中,有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德国空军司令的赫尔曼·戈林;有希特勒的私人律师,“克拉科夫犹太人的屠夫”的汉斯·弗兰克;有希特勒手下文质彬彬且富有艺术修养的建筑师,精心策划了多次纳粹党徒集会场景,负责奴役500万劳工并使其中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的阿尔贝特·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