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二)填空题
1.1928年1月,共产党领导的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在上海共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1928年3月,自由主义作家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为核心的《新月》月刊创刊。
3.文学史家通常以不同的政治区域为40年代文学分割命名,如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上海“孤岛”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等等。
4.巴金的《家》中写到的人物有六七十个,最主要的是高老太爷、觉慧和觉新这三个典型人物,通过这些人物鲜明地表达了反礼教的思想主题。
5.“五四”以后善写女性并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现代女作家中,最优秀的是丁玲、萧红、张爱玲。
6.张天翼的《华威先生》以提供了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而著称,并因而在国统区内引起关于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的长时间的争论。
7.30年代林语堂创办的《论语》等刊物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
8.田汉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成功剧作是《名优之死》、《回春之曲》、《丽人行》。
9.夏衍不同文体的创作高峰是报告文学《包身工》,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
10.与赵树理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不同,孙犁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
1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 结着愁怨的姑娘。
”
12.“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1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14.“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15.“嘉陵江 /风,顽固地逆吹着/ 江水,狂荡地逆流着,/而那大木船/ /沉湎而又笨重,/而那纤夫们/正面着逆吹的风/正面着逆流的江水/在三百尺远的一条纤绳之前/又大大地——跨出了一寸的脚步!……”
16.“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 是人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燃烧着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
17.“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
18.“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在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
19.“天空的云,地上的海洋/在大风暴来到之前/有着可怕的寂/全人类的热情汇合交融/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一个共同的黎明。
”
20.“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
”
21.1928年初,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因患“左派”幼稚病,对鲁迅进行“围剿”。
22.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与自由主义的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就文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论争。
23.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是:《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
24.田间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战斗诗篇,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其代表作是《给战斗者》。
25.3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的代表作是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26.夏衍在抗战前一年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赛金花》和《秋瑾传》,引起了较大反响。
27.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小说的主要作家是刘呐欧和穆时英。
28.30年代“京派”小说家有沈从文、废名、凌叔华等。
29.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正式成立,标志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30.施蛰存对中国精神分析小说的创作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31.抗战时期“孤岛”的“鲁迅风”杂文流派和桂林、香港的“野草”杂文流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师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的战斗传统。
32.代表40年代政治讽刺剧创作最高水平的是陈白尘的《升官图》。
33.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创造性地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
34.解放区新歌剧的代表作是《白毛女》。
35.40年代末反映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两部著名长篇小说是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36.在30年代决定着中国文学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37.1928年3月,自由主义作家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为核心的《新月》月刊创刊。
38.文学史家通常以不同的政治区域为40年代文学分割命名,如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上海“孤岛”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等等。
39.30年代上海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
40.“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
41.“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他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他抬起头望望前面。
”
42.“老是把自己当作真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43.“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
44.在30年代决定着中国文学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
45.“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6.“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
47.“假如你走来,/在一个微温的夜晚 /轻轻地走来,/叩我寂寥的门窗;”
48. 1928年1月,共产党领导的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在上海共同倡导“革命文学”,其基本理论是阶级论和工具论。
49. 1928年3月,自由主义的《新月》月刊创刊,表明自己的态度是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与“尊严的原则”。
50.鲁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性格感情等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
51. 30年代文艺思想领域呈现出极为活跃的状态,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局面,前者构成30年代文学的主潮。
52. 新月派的文艺理论家主要是梁实秋,他的理论旗帜是“人性论”和
“天才论”。
53. 30年代林语堂先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个小品文刊物,造成了一个以“性灵文学”为旗帜的文学流派。
54.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可分为社会言情、武侠、历史、侦探四种基本类型,而社会言情小说一枝独秀,带头进入现代小说的行列。
5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共制定文艺政策指导文艺运动的根本方针,其核心论点是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
56. 40年代文艺思想论争主要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阵营进行,比较重要的是: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争论,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论争,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57. 曹禺的戏剧名作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58.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题材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59.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恨的是不能握一握最后的手,/再独立地向前途踏进。
60.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61. 诗歌《别了,哥哥》的作者是殷夫。
62.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
”出自田间的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63.《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重要的作品。
64. 仇虎是话剧《原野》中的人物。
65.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66. 白流苏是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中的人物。
67. 散文《墓》的作者是何其芳。
68. 小说《断魂枪》的作者是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