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药材种植技术

广西中药材种植技术
广西中药材种植技术

广西中药材种植技术

广西中药材种植技术一、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

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1%,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2、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3、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

4、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

5、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

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桔梗的形态特征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

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厘米,宽0.5~3.5厘米,基部宽楔形至圆钝,急尖,上面无毛而绿色,下面常无毛而有白粉,有时脉上有短毛或瘤突状毛,边顶端缘具细锯齿。

花单朵顶生,或数朵集成假总状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圆锥花序;花萼钟状五裂片,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狭三角形,有时齿状;花冠大,长1.5~4.0厘米,蓝色、紫色或白色。

蒴果球状,或球状倒圆锥形,或倒卵状,长1~2.5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期7~9月。

桔梗的栽培方法繁殖技术

桔梗繁殖,所以要选用高产的植株留种,留种株于8月下旬要打除侧枝上的花序,使营养集中供给上中部果实的发育,促使种子饱满,提高种子质量。蒴果变黄时割下全株,放通风干燥处后熟然后晒干脱粒,待用。通常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产量高于移栽,且叉根少、质量好。可秋播、冬播或春播,以秋播最好。

选种

桔梗种子应选择2年生以上非陈积的种子(种子陈积一年,发芽率要降低70%以上),种植前要进行发芽试验,保证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

发芽试验的具体方法是:取少量种子,用40~50℃的温水浸

泡8~12小时,将种子捞出,沥干水分,置于布上,拌上湿沙,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芽,注意及时翻动喷水,4~6天即可发芽。

播种

桔梗可春播也可夏播。春播宜用温烫浸种,可提早出苗,即将种子置于温水中,随即搅拌至水凉后,再浸泡8小时,种子用湿布包的地方,用湿麻袋片盖好,每天早晚用温水冲洗一次,约5天,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播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因种子细小,播时可用细砂和种子拌匀后播种,播后盖土或火灰,干旱地区播后要浇水保湿。每亩用种量500~750克。出苗期间要注意松土除草,当苗高约2厘米时进行间苗,按株距米留壮苗,苗稀或断优的地方应于阴天带上补苗。后施稀人畜粪水,施后盖上,再追施一次并培土,防止倒伏。施后盖上。此外,还要经常松土除草,天早要及时浇水。一般于播后秋末或早春萌芽前收获。

防止桔梗益根桔梗以顺直的长条形、坚实、少岔根的为佳。栽培的桔梗常有许多合根,有二叉的也有三叉的,有的主根粗短不到,侧根。大大影响质量如果一株多苗就有岔根,苗愈茂盛主根的生长就愈受到影响。反之一株一苗则无岔根、支根。看来解决桔梗岔根问题很简单。栽培的桔梗只要做到一株一苗,则无岔根、支根。因此,应随时剔除多余苗头,尤其是第2年春返青时最易出现多苗,此时要特别注意,把多余的苗头除掉,保持一株一苗。同时多施磷肥,少施氦钾肥,防止地上部分徒长,必要时打顶,减少养份消耗,促使根部的正常生长。

干播的种子需25天左右出苗,催芽播种的种子也需10天左右出苗。待小苗出土后,及时除去杂草,小苗过密要适时疏苗,

以每100平方厘米10~12株为宜,间隔5厘米保留一株进行间苗(每亩6万株左右),并配合松土。后期也要适时进行除草。另外桔梗花期较长,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要及时疏花疏果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

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

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 旱半夏 选地整地旱半夏耐寒,以疏松肥沃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为佳,一般土壤也可。耕前亩施磷钾肥100~150公斤,深耕细耙,作东西走 向畦。 播种方法用块茎繁殖,按行距21~24厘米用耧开沟,沟深4~6厘米,按株距5~7厘米播入种球,而后盖土耧平,用大锄推两遍即可。如土地湿润可不浇水,待苗长出后看墒情适当浇小水。 田间管理畦内间距1.5厘米种上东西走向的一行高秸秆作物,如玉米或高粱等,有利于半夏生长。半夏一年要倒2~3次秧,每次倒 秧后即可浇水,有利于出苗再生长。干旱时注意浇水,多雨时注意 排水。 收获加工根据不同情况,霜降节前后或次年春收刨均可。挖出球茎,大的加工入药,小的留种用。入药的装入麻袋,放在木板上或 石板上,边沾水边搓,进行脱皮,然后倒入筛子浸入水中,漂去皮渣,晒干后即可出售。 黄芪 生长习性黄芪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种植,耐旱、耐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丰产。 种植方法春、夏、秋均可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于温水中,6个 小时后将种子捞出放在盆内,而后播种。选排水良好、渗水强的沙 质土壤,施足底肥、翻耕细耙,做成宽畦,浇水3~5天后,用铁耙 耧平畦面,按行距23~27厘米开1~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里,用大锄推一遍。再将畦面耧平耧细,6~7天出苗。

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少浇水,多松土,促使根下扎,苗高6~7厘米按株距10~13厘来定苗。高17~20厘米进行追肥,亩施化肥10~15公斤,发酵饼肥25~40公斤。将要开花时需水 量逐渐增多,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一般没有病虫害,如雨水过多,可注意排水。 收获加工当年秋后或第二年秋后,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拌去泥土,去掉芦茎,晒干,捆成小把出售。 如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在农村兴起了一股种药热潮,面对复杂多变的中药材市场,要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种植技巧就 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农民朋友来说不仅要深入市场细心琢磨,多方 面采集信息,还要有风险意识,有成与败的思想准备。 种植品种应避难就易许多药农致富心切,往往把价格高的药材作为选择项目,其实这些药材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不适应的地方 是很难生长的,且种植技术要求较严,一般人种植成功的概率很小。如果你不是研究机构或大型种植基地,仅是个人试种,那么在条件 不具备时最好不要引种这样的品种以免得不偿失。如果你种植药材 还只是初次尝试,就应该选择那些适合本地种植、生命力强,又较 容易种植和管理的品种,这类药材虽然价格低,但容易成功、产生 效益。种植面积应量力而定种植面积的大小,必须考虑到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种药收益大,具有风险性。 如果你是多人合伙承包土地种药,有充足的人力和财力,自身有种药的经验或有专业人员作指导,那么种植面积越大,药材数量越多,对药厂采购员、药贩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他们可用专车直接到 产地收购装运,这样销得快,又可减少促销的费用,收益相对也就 更大。 如果你资金有限,就应从小面积开始,产品就近到药材收购部或专业市场出售。有了种植经验以后再扩大种植规模。不跟价格跑绕 着市场转多数药农都有这样的心态:“种涨不种跌”,就是什么药 材涨价就种什么,而跌价的药材不愿种。然而,药材价格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涨价时大家都去种植,到产新时往往高价变成低价,造 成上年盈下年亏的现象。而跌价药材没人种,其价必然上升,如果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 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发展**的医药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意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政策背景。国家20XX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应给予各项农业优

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中药材野生资源

药材种植规划完整版

药材种植规划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后坪乡药材种植初稿 一、基本情况 ,为贵州省铜仁市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县西北角(1914至1941年为后坪古县衙所在地),是沿河最边远的乡,距县城178千米。北部与彭水自治县交界,西部与务川自治县接壤,东部与相连,南部与毗邻。地处东经108度03分49秒约108度10分36秒,北纬28度53分58秒约29度05分23秒,南北长21。25千米,东西宽千米,国土面积平方千米。后坪乡农业基础良好,现代农业发展成绩显着。 地势地貌: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397米,西南部大车厂、困龙山低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低山槽坝地貌和北部小鱼溪河低山沟垅地貌,以溶蚀地貌为主,岩溶区面积平方千米,非岩溶区面积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158592亩。有耕地52805亩,其中田2468亩;林地61788亩;草地15673亩;水域924亩。土壤以黄壤为主。 气候资源: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3-15摄氏度,1月日均温摄氏度,极端最低温—摄氏度,7月日均温摄氏度,极高气温摄氏度,无霜期244-273天。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年降水量1200豪米。 在东西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阴天多,日照时数少,无霜期长和春早夏长,秋季气温下降快,冬短而少雨干燥,适宜多种中药材种植,特别是草本药材。我县在兄弟的乡镇在药材种植方面已经形成产业链,为响应中央政府的好招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我镇可结合现有条件情况下学习引进种植技术。本县周边乡镇不乏药材种植大户,收入相当可观。我乡镇在脱贫致富中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相比兄弟乡镇来讲还有提高的空间,现药材市场利润空间较大,药材种植也可做为我镇推广种植项目。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大数据兴业、惠民、优政,通过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为指导,坚持科技兴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和标准作业程序提高质量效益,大力增加投入,积极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税增长的目标;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转化升级,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规模扩张,促进我镇医药事业在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我镇建成绿色中药强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整体布局,配套产业。 2.坚持企业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企业自主性实现发展目标。 3.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品牌,开拓进取,发挥优势,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走大集团、集约化经营之路。 4.坚持产业化经营,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的模式,对中药材生产种植进行产业化运作。

中药材的种植与管理

中药材的种植与管理 抗旱与防涝 当前正值持续高温季节,高温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发展。针对旱情,开源节流。一方面合理调配水源,确保中药材需水关键期水分供给;另一方面采用节水措施,如采用垄作覆膜节水栽培技术,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等。 降水对农作物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水可以满足药材水分需求;另一方面,降水过多又会导致减产,形成涝灾。针对汛期到来,必须尽早清理沟渠保持排水畅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烂根、死苗等影响药材产量和质量。 及时追肥 中药材施肥原则,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同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平衡施用。在高温、多雨的夏季肥料分解快、易流失,故不易施得过早过多追肥应少量多次以减少养分损耗。以花果入药的中药材植物,要注重配施磷钾肥;根茎类中药材追肥,适当增施钾肥,特别是根茎膨大期及时追肥促进高产优质。 中耕除草 夏季高温多雨,杂草生长旺盛,特别适逢连阴天,必须勤除草,防止杂草影响药材生长。中耕一般在封行前,选晴天进行。中耕深度视植株的大小、高矮、根群分布的深浅及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的,中耕宜浅,如太子参、薄荷等;深根植物中耕可深些,如丹皮、白芷、白芍等。 病虫害防治 当前是多种病害的高发季节,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锈病等。采用“综合防治”原则,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等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防治;根结线虫病可用阿维菌素、必速灭、辛硫磷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代森锌等喷洒。 贮藏 已收获的药材,如金银花、红花等贮藏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蛀;对收获的种子,如丹参、板蓝根等的种子,应注意及时干燥、清选,贮藏过程应防潮、防霉、防蛀、防混杂。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 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 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 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 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 0%分布在0?2 0厘米的耕层,3 0%分布在2 0?5 0 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 类,应深耕3 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 厘米左右。其他品 种耕深2 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 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 机肥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 是 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苓、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 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 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 但繁殖系 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 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 还有一部分中药 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 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 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 减少 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 贵州药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贵州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1.5发展模式 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

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 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 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 1.7建设条件 1、场地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

中药材栽培的一般技术要点

中药材栽培的一般技术要点 中药材栽培的一般技术要点(一)选地整地1、基地选择中药材与其他生物资源一样,是在长期与外界环境的互相适应中演变而来的,大多数中药材在不同的地区质量变化很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地药材”。因此,中药材生产基地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药材的“道地”性,即生产基地的条件与所种植的药材原产地条件一致或近似,才能使基地生产的药材质量提高。主要内容有:气温、光照、湿度、降水量、土壤、海拔等。2、整地在选定的种植基地上先施足底肥,一般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5000~10000公斤为好,有条件的地区可先种植一季绿肥。于越冬前深翻土地,捡除石块、枯枝等杂质,做成宽1~1.2米的高厢。(二)繁殖技术1、有性繁殖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药用植物的主要繁殖方法,如人参、板蓝根、党参、桔梗等大部分中药材用种子繁殖。(1)播种期。大多数药用植物的播种通常以春、秋两季为多。对于一般耐寒性差的、生长期较短的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及种子没有休眠特性的木本药用植物直在春季晚霜过后播种,如板蓝根。对于耐寒性较强,生长期较长或种子需要休眠的药用植物一般在酷暑过后秋凉时进行,如红花。木本药用植物一般宜春播。总之,应根据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做到不违农时,适时播种,尤其是在药用

植物的引种过程中更应注意。(2)播种方法①撒播法是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的方法。多适用于细粒种子及大量播种,如板蓝根。其缺点是幼苗拥挤,光照不足,通透性差,易徒长和发生病虫害。同时也浪费种子。②条播法是将种子成行均匀播下的方法。其优点是光照充足,通透性好,幼苗生长健壮区便于管理。一般药用植物育苗多采用此法。③穴播法又称点播,即按一定的行林距挖穴直接将种子播入穴内的方法。此法适于大粒或贵重药材种子的播种,如厚朴、三七等。(3)播种深度。播种深浅和覆土厚薄与种子大小及其生物 学特性、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下处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时应掌握以下原则:大粒种子宜深,细小种子宜浅;砂质土宜浅,黏质土宜深;干旱季节和地区播种直深,湿润多雨季节宜浅;同样大小的种子,单于叶植物种子宜深,双子叶植物种子直浅;种根类直深,种茎类宜浅,播种的深浅,常决定出苗的好坏,应予以重视。(4)播种量。药用植物种子的播量应根据播种方法、密度、种子千粒重、发芽率等情况而定。通常种植密度大、千粒重高而发芽率和清洁度低的种子,播种量应稍多些,反之,则可少些。2、无性繁殖(1)块根、块茎等药材的分株繁殖元胡、半夏、太子参等药材每年能长出许多新的块根、块茎,在采挖时选健壮、无病虫害的块根、块茎可作种子。(2)鳞茎类药材的鳞片繁殖百合的鳞茎上的鳞片可作为繁殖材料,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介绍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发展**的医药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意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政策背景。国家XX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

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招商推介书 项目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电子邮箱: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录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1.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息烽县中草材种植基地项目 行业类别:新医药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选址:息烽县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 项目占地:3万亩 投资总额:万元 合作方式:独资 息烽县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 本项目将依托息烽县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在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等地建设3万亩中草药基地,为息烽县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原材料资源。 拟对中草药行业种植企业及相关实力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2. 项目背景 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年产值平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在所有行业中增长迅速。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贵州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面积及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保护抚育面积达到万亩,跃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和产值同步提升,产量达万吨,实现产值亿元。贵州中药材基地建设不仅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且也提升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渐转向生活质量的经营。绿色无公害药材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利用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的辨证思想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因此,中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doc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 药材生产环节,从大方面讲主要包含种植、管理、收获加工几个环节。那是什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一、种植前管理 计划种药前,首先要对土壤、灌溉条件、当地气候有个基本判断。传统方法是:先看土壤是黑土、黄土还是沙白土,如果是黑土,因硬度大、粘性高,不适宜种植深根作物,以生长地上部分为主;黄土则以种植浅根性作物为主;白土因渗水性好,适宜种植怕多雨水的作物。其次要知道前茬作物是什么,如黄芪、防风"坏地",则不适宜种植病害较多作物。灌溉条件好,则可选择范围较广,如灌溉条件差,则要选择抗旱作物。当地气候是多雨还是多干旱。然后在根据这些前提条件选择适宜种植作物。 较为科学方法是:结合传统经验办法基础上,先对土壤做个含量检测,为底肥选择做好准备;然后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得出当地平均温度和湿度。以数据来指导药材生产。同时,结合当前对中药材重金属等指标检测的加强,一些包地大户应加以重视,虽然多了些检测费用,但对保证药材质量,为将来销售能做好铺垫。 二、种植管理 耕地:对于扎根作物,应以氮肥为主,但有条件的地区,还是以农家肥为主;深根作物要深翻,以利于根部下扎和粗大,从而提高单产量。

种植:耕地、整畦后,根据品种选定,按合适的行距、深度进行种植。在此环节,基本上能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整体用工成本并不多。三、出苗管理 种植后,根据天气情况和出苗时间长短差异,该浇水时及时浇水,浇水后,要防止土壤板结。出苗后,进入前期除草、松土和间苗阶段,间苗往往需要二至三次才能完成。 此环节,用工有所增多,但尚未进入高峰。因为前期草小、病害并不多。 四、田间管理 随着时间推移,天气转热,植物生长进入旺盛阶段,管理也进入高潮期:除草:因为药材有其特殊性,很多药材品种并不能使用除草剂,虽然当前有部分针对性的除圆叶或长叶的除草剂,但不能根除田间杂草,因此,当前中药材除草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 天气虽热、但野草生长旺盛,农民不得不顶烈日除草,你可以想象种药人的艰辛! 五、病害 可能需要的人工不多,但需要的精力却较大。病害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要对路,防止病害反复。中药材病害往往来得迅猛,尤其是一些敏感品种,如果病害抵制不住,往往会导致绝收,而农民辛苦了大半年,却要颗料无收,因此,种药也是一个高风险活。 中药材种植决不是简单的春种秋收,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人工付平,更主要的精力和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中药材不能简单的和种粮相比。 我国名贵中药材的介绍

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综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愿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此,目的是要了解农民对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需求、愿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结合正在该村实施的201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发现项目实施的难点和影响项目建设的因素,并力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召开村班子成员座谈会、到农民家中走访座谈、深入农业开发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和群众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县农开办、项目乡镇和项目村共同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凉山州喜德县博洛拉达乡波洛村2018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食用菌种植面积2560亩,药材种植面积4500米。我们走访中发现,在项目实施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规模对农业生产性公益设施进行改造完善的政府行为,对中低产田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的实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好改善,农业综合开发推动了农村

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农民从已完成改造的项目区中,看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地下管道相配套,用水方便,农路畅通,运输便利,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得到有效解决,种植结构调整后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们非常欢迎农业开发项目,期待着通过农业开发项目改善本村农业基本条件,增加农业产出,增加收入,对国家的无偿投入深表感激。 从实际出发,降低农民筹资投劳比例。虽然在走访中,大多数都民都建议取消项目中的自筹资金,改为全部由国家投资。但我们认为,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农民适度筹资投劳,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符合国家投资政策。从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来看,农民筹资投劳踊跃的地方,项目实施也比较顺利,工程建后也能发挥长期效益。而农民不愿筹资投劳的地方,项目建设中阻力大,工程毁坏程度也较高。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成后归农民所有,农民投资投劳是合理的。但现行政策中,农民投资投劳的比例的确过高,建议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适当降低筹资比例。从调查结果看,让农民出资难度大,但如果村集体有实力的,村集体出资是可行的。涉及到各家各户的地下管道埋设、植树等土方工程则可以出义务工来解决。坚持以农民要求为前提,遵循农民意愿,只要农民群众愿意筹资投劳,又不违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受益户和承包商积极参加项目建设,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种方式实现农民筹资投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三、项目规划设计与主要建设规模内容 四、工程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五、组织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方式、方法 六、施工组织建设 七、效益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 八、附件:投资概算表,工程位置示意图 一、项目概况 我司种植项目地点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宋旗镇白果村,位于安顺市北郊,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2117人,是汉苗混居的村寨,经济以农业为主。该地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极端最高温为34。3摄氏度,极端最低温为—7.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在13。2摄氏度-15摄氏度之间。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数在968-1309毫米左右,雨量较

为充沛,该区域农民以低效益农业种植为主,产能效益低下,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该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宋旗镇白果村,占地120亩。四个组地处丘岗地带,农民种粮产能低下,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适宜的自然种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成为耕地保护的隐患,也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此,我司项目负责人抢抓机遇,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高效、特色农业.经我司专业工作人员和高层以及当地村委会共同决定,种植香椿、惚木(又名刺老包、树头菜等)、皂角刺、苦金盆等经济价值高的药材及作物,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搞活经济的工作思路。加快生态、环保、特色农业建设步伐.项目建成后,能使耕地发挥最大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周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天然药物热”正在兴起。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植物,治疗作用经过长久岁月的验证,没有化学合成药物的副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国际、医药界的重视.全世界中药市场正以每年10%

对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

对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六 对我国中药材种植现状和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中国中医药报>> 总2164期>> 周成明靳光乾付建国周风华李刚董学会王康才韩见宇杨胜亚 2004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第1号中药材GAP检查公告,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商洛丹参基地在获得认证的8家企业中排名第一,首家正式通过GAP认证。此消息在网上发布,迅速在行业内传播,引起各方议论。“天士力公司商洛丹参基地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写出800万字的档案资料,终于获得了全国首家GAP认证文书”。但笔者们认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有必要的,但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GAP认证的质疑 1、GAP认证不可匆忙上马 从1998年开始,国家提出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5个“P”,即GAP、GLP、GCP、GSP、GMP。5个“P”中,GLP、GCP、GMP、GSP 都是人工可控条件下的认证,而GAP是人工不可控条件下的认证。对我国中药制药企业GMP的认证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GAP认证,在认证方法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套用GMP的认证方法来对中药材基地进行GAP认证是难以行得通的。而中药材栽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是一个可变又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制定的GAP 认证条文无法控制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光照、水气、积温、CO2、寒流、干旱、沙尘暴等)和土壤条件(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微生物、地表经流、水土流失、人工施肥干扰等)。而且《中药材生产管理质量规范》是参照欧盟的芳香及药用植物生产规范起草的,是一个行业规范条款,是否符合我国2000年中药栽培的国情,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检验,因此GAP认证的推广绝不可轻率! 2、今年我国中药材下种面积已降到历史最低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1~3年生)每年约34万公顷(50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45万公顷(700万亩)。2001年的药材种植面积约40万公顷(600万亩)左右,由于2001~2002年药材采收后销售难,到2003年春季药材的播种大为减少,但“非典”的出现,使许多库存的药材如板蓝根、甘草、苍术、桔梗、防风销售一空,又刺激了药材的生产,播种面积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的种植面积在27万公顷(400万亩)左右。到2004年春季播种季节,国家鼓励粮食生产,减免农业税,并直接发给农民种粮补贴,使东北、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的部分药材种植户改药种粮,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春季的药材播种面积预计在20万公顷(300万亩)以下,药材种植的面积已经降到了最低谷,如果再在此时设立GAP认证条款并高额收取认证费,又

中药材种植项目项目建议书

中药材种植项目项目建议书 篇一:2011年4200亩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县******乡二O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县******乡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承德市******县。******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内蒙古的赤峰市相连,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西邻旅游胜地承德,南与唐山连接。自古以来,******就有“鸡鸣三省,通及辽蒙”之称,历史上是沟通关内外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发展成三省区交界处的经济重镇。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2000亩(其中:秦归14000亩;木香5000亩;秦艽3000亩;桔梗3000亩;天冬3000亩;续断8000亩;付子6000亩)。达产后年产干品药材秦

归224吨;木香250吨;秦艽75吨;桔梗120吨;天冬120吨;续断320吨;鲜付子1200吨。 2)建设加工中药材饮片的初级加工厂1座,产品为:秦归、木香、秦艽、桔梗、天冬、续断、付子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3)建设期限 建设期1年(2011年5月—2012年4)。 3、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4833.49万元,资金按构成分列如下:(1)建设工程费1916.33万元,占总值的39.65%;(2)设备购臵及安装工程费506.40万元,占总值的10.48%;(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92万元,占总值的11.89%;(4)预备费149.88万元,占总值的3.10%;(5)建设期利息70.47万元,占总值的1.46%;(6)流动资金1615.50万元,占总值的33.42%。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乡及周边乡镇海拔范围800—1200m的高半山区的栽培适宜区。 (2)项目带动能力 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105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直接受益。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doc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中药材种植管理方法 一、选地与整地 大多数药用植物喜在土壤结构良好、疏松肥沃、酸碱度呈中性、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但有些中药如人参、黄莲等喜生长在含腐殖质丰富的森林腐殖土中;白术、贝母、肉桂、栀子等喜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枸杞、甘草、北沙参等喜在碱性土中生长;蔓荆子、北沙参等喜在河边沙滩上生长。因此,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土壤种植。种植前必须翻耕土壤,然后耙细整平,进行作畦或作垄。适当深耕,能增加产量,特别是对深根性中药如党参、白芷、牛膝等到更加重要。深耕结合施肥,尤其是要施足有机肥,不仅能促进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而且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作畦方式,要因植物生长特性和地区、地势不同而异。高畦,畦面通常比畦沟高15-20cm.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和雨水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工区多采用高畦。平畦,畦面和步道相平,四周作成小土埂,其保水性较好,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区。低畦,畦面约低于步道10-15cm,地下水位低、干旱地区以及喜湿润的药用植物多采用低畦。

二、灌溉与排水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在自然降水不足时,就要进行人工浇水。一般植物最需要水分的时期,是茎枝急速生长期限。花、果类药用植物,在开花期及果熟期一般不宜灌水,否则容易引起落花落果。当雨水过多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排水。尤其是对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更应注意,否则易引起烂根。多年生用的药用植物,为了能够安全越冬,不致因冬旱而造成冻害,应在土地结冻前灌一次封冻水。 三、施肥 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也就是指农家肥和化肥两大类。有机肥包括为畜粪尿、饼肥、厩肥、堆肥、火土灰以及绿肥等,其特点是肥效慢而持久,养分完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一般都作基肥使用,以供应植物整个生育期的需要。其中厩肥和堆肥多在晚秋或早春整地前翻耕入土;饼肥则在播种或定植前进行沟施或穴施。种植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应多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的特点是分解快,极易被植物所吸收,为速效性肥料,一般多在植物生长期间作追肥。种植1-2年生及全草类药用植物,苗期要多追施氮肥,促使茎叶生长;在生长后期配合施用磷、钾肥。多年生和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追肥次数要少,一般第一次追肥宜在春季开始生长后,第二次在开花前,第三次在开花后,冬季要重施腊肥木本花、果、种子类药用植

长治市中药材种植发展状况

3.1.3长治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状况 3.1.3.1长治市中药材种植现状 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长治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典型的生物群落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长治是山西省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 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生产现状 全市种植中药材20多万亩。生产区域分布在沁县、武乡、襄垣、平顺、壶关、屯留等县,主要品种有:苦参、连翘、党参、生地、桔梗、山楂、杏仁、板蓝根、黄芩等。2005年全国唯一的苦参野生资源圃在我市建立,并建立了苦参良种繁育、试验示范基地1000亩。2009年苦参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已经形成了质量可控的原料基地。2011年总投资2亿元,占地18000平方米的山西振东制药20万亩连翘种植产业化项目在平顺奠基开工。2011年“平顺潞党参”通过了审查和评审,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虹梯关、东寺头、杏城等5个乡镇62个行政村。 2.经营模式 目前,由于龙头企业较少,专合组织薄弱,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始阶段,因此呈现出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局面。物竞天择,经营模式将随着产业提升而进步,将伴随产业经营水平提高而优化。 (1)龙头带头型主要是以山西振东集团为龙头,按照“公司+政府+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其中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公司在牛寺乡、韩北乡、东寺头乡、杏城乡等多个乡镇的农户中订单生产苦参、党参、黄芩等中药材达到10万亩,生产加工的苦参、连翘、黄芪、党参、生地、桔梗、山楂、杏仁、板蓝根、黄芩等中药材饮片畅销全国各地。龙头带动下的“农企双赢、共建共享”局面正在延伸扩展。 (2)专合引领型全市中药材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专合+农户”推进了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种植农户每亩纯收入达到2000~3000元,专合引领为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增强农户生产积极性、稳定种植规模作出了积极贡献。 (3)营销大户推动型在多年的地道野生药材收购经销中,各县涌现了一批营销大户,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发动身边或周边农户预约生产,为提高农户生产加工技能、扩大种植面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正在支持引导这批营销大户,领办或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市场主体身份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3.管理模式

最新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品堂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概述(企业简介、项目背景、建设地点、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主要经济指标、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一、公司简介 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726万元。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产学研究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综合型生态企业。公司目前总的生产面积是9200平方米,主导产品:生物中药养生系列产品,佛茶系列产品。公司下辖3个分厂,3个专业合作社。 2008年、2010年分别被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九华佛茶入选中国国际佛茶研究会重点推荐产品, 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世界茶文化保护协会,茶文化遗产保护品种。

2009年公司被选定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2010年被授予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 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黄精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九华天然产物工程研究院。 2011年经省科技厅认定为第四批创新试点企业。 公司与中国中药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作协议和技术合同,聘任了一批权威教授、专家参与研究,技术力量雄厚,实战能力强。五年来先后取得2项省级科技成果: 七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型专利,十二项外观发明专利,三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高新技术产品,构建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造了生物中药、佛茶、黄精一流的研发能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53种 中 草 药 栽 培 技 术

53种中草药栽培技术 摘自广西民族出版社《名贵中草药栽培技术》徐.岑编著 本书按各种药材的生长周期及其收获年限进行分类编排,本书收栽的53种药材,均是当前国内外需要量较大的紧缺畅销名贵药材或中草药。书中既总了传统的种植经验,同时还收进了近年来这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内容丰富,技术可靠,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农民、药材种植专业户、中草药培训班学员、庭院养花育药爱好者以及各类药材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及收购人员学习使用,并可供有关农林、医药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适宜栽培各种中草药。许多药材紧缺名贵,中草药栽培专家、科技研究人员向广大群众推广药材高产栽培先进技术,本书分别详细介绍了五倍子、鸡骨草、青天葵、苦草、西红花等53种药材品种的发展趋势、药用功效、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高产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产品质量贮藏等科学技术知识。 欢迎广大医药爱好者、种植户等阅读,以促进我国药材生产发展。

目录 一、半年收获的药材 1.西红花 9. 金钱草 2.红花 10.青天葵 3.苦草 11.地黄 4.甜菊 12.泽泻 5.半枝莲 13.板蓝根 6.猫须草 14.急性子 7.穿心莲 15.补骨脂 8.半边莲 二、一年收获的药材 16.鸡骨草 22.郁金 17.柴胡23.浙贝母 18.石斛24.半夏 19.防风 25.水半夏 20.白芷 26.蔓荆子 21.山药 27.茯苓

三、二年或几年收获的药材 28.西洋参 37.桔梗 29.巴戟天 38.金银花 30.三七 39.罗汉果 31.射千 40.瓜蒌 32.天冬 41.枙子 33.千年健 42.草果 34.黄莲 43.砂仁 35.黄芪 44.益智 36.猫爪草 45.五倍子 四、林木果树类药材 46.佛手 50.杜仲 47.山茱萸 51.黄柏 48.乌梅 52.厚朴 49.肉桂 53.苏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