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政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这项指导意见的通过,引发我们对于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深刻思考。过去我们也谈整合全媒体的概念,当时许多省级广电系统都进行了改制,实现了广播、电视、报纸的内部配合作战,积极协调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达到了较好的传播影响力的效果。
如今,我们跨入了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微博微信公众订阅号等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有的还发展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随着社交型网站和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打破了原有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上的垄断,自媒体的出现和新兴更是由于其草根亲民的形式观点和来自源头的信息数据抢占了先机。因此,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2014规模达6.32亿(截止到6月),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同时,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2014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也颇为强劲,并且颇具颠覆PC端互联网产品的趋势。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根据第三方的观察,2014年微信总用户数达6亿,更多的新型社交应用移动客户端正在不断涌现,同时以搜狐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移动客户端也在和传统媒体瓜分资讯市场的用户。
一、全媒体的产业融合
在全媒体产业融合的问题上,国外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例子。新闻中心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在英国的BBC、《每日电讯报》以及美国的“坦帕新闻中心”,均采用了将其电台、电视台、报纸或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编辑部,并且实行记者统一管理的新闻运作体系。记者接到采访任务之后,为该新闻中心的所有媒体供稿。这样的体系有利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者有机结合,既发挥了各自长处,又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相较之下,目前我国许多二三线的地方广电系统就存在着严重同质化新闻竞争的局面,不仅造成地方广电人员冗多、重复工作,并且在广电系统和报业集团之间也往往是竞争关系,缺乏配合和协作。报纸、广电都分别自办网站,力量分散,又在人才储备和运营机制方面受到各种限制,很难与公司化灵活运作的私营型地方门户网站相抗衡。
也有许多观点指出,国外的媒介融合案例不可能照搬。笔者认为,其实推动融合最大的困难就是思想的转变和部分相关人员的利益取舍问题。报业集团和广电传媒的融合,并非在国内没有实例,只是要全国普及则需要破釜沉舟的魄力。而对于新媒体的融合,则更加需要传媒的领导具备把握时代潮流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力和拥抱新事物的学习能力。真正转变思想,放下传媒老大的架子,认真研究新媒体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产业融合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实现各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和传播情境,分析不同媒体受众的构成和收视阅读习惯,从而实现新闻产品的适销对路。
二、全媒体的文化融合
目前基本上所有传统媒体都开办了自己的网站,申请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
利用这些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与粉丝的互动。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就算实现了与新媒体的融合。如果还是沿用传统媒体的思维,仅仅是换个渠道去发声,而不重视深挖互联网用户的思维逻辑和行为习惯,这就不能称为是融合新媒体。一些栏目的制作人会让编辑将每天播出的内容在微博、微信上做个预告,或者提个互动问题,这样就认为是在运营新媒体。实际上这种单向的传播和高姿态的发布,在网络中收效是十分微弱的。一些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运营上不仅不舍得投入,而且也抓不住要点,没有对自己的网络形象做一个合适的定位。它们在网络上无法聚集粉丝,也很难受到关注,却没有真正深入去学习成功运营的榜样,久而久之失去了信心,官方微博、微信沦为鸡肋。
然而事实证明传统媒体从来都不缺乏人才,近两年来不少资深媒体人走出体制,投向互联网媒体的怀抱,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发光发热,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大咖。《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对企业营销、公关、品牌等领域有独到理解的他通过视频、音频、微博、微信、书刊以及线下会员沙龙的形式,建立起了他认为的互联网媒体发展趋势下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必需品:魅力人格体。与其说他在“贩卖互联网思维”的过程中收获了财富,不如说他掌握了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成为圈子和圈子中间的交叉点,通过会员组织建立一个创业集群,类似一个“交易所”,会员可以发起项目,通过罗辑思维这个平台融资、融人才。
面对来势汹涌的新媒体冲击,传媒人既不能视若无睹,端着铁饭碗认为改造没有必要,也没有必要一面倒地认为传统媒体即将被新媒体取代。而是应当正视自己的优势,同时沉下心学习研究互联网,要学会灵活应对。同样的一篇稿件,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上投放,决不能走以前通稿的老套路,而是应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新媒体运营上,不仅要培养人才,更要大胆启用年轻人,给他们以机会和平台。
三、全媒体的体制融合
上文中所提到的传媒人离职潮,其实也客观反映了一个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媒体的事业单位性质和管理分配机制,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掣肘。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内部管理体系已经走入固化,传媒高层和一线采编人员的工作理念差距甚远。许多管理者存在着保守僵化的心态,虽然年年谈创新,近年来也谈新媒体,然而在根本的理念和实际操作上都没有做到真正转变,不敢于打破现有的组织体系和利益格局。
因此,拥有丰富策划经验和资深采编能力的记者无法实现创新的理念,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平台展现才能,在一次次碰壁后沉寂或者暴走。而年轻的采编人员则在“无冕之王”的新鲜感消失之后,得不到新理念的输入和新技术的培养,沦为“新闻民工”。
传媒单位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或许不可能实现互联网思维的管理去中心化,但是在这个传统媒体逐渐失去光环、被从业人员控诉待遇不公和没有上升空间,同时饱受新媒体冲击的时代,相关部门高层领导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如何去建立和发展一支适应新媒体融合的采编队伍,如何才能保留和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性,如何才能真正使资深记者的经验财富得到最佳的发挥。
四、全媒体的技术融合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是第一生产力。新兴媒体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技术和信息内容相互结合与发展的过程。技术与内容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传播正在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传统媒体要想在新媒体融合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在技术方面重点着力。
如今,我们处在海量信息包围的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的诞生帮助我们解决了方方面面的用户数据问题,有利于我们进行新闻素材的筛选和栏目策划包装,以及电视剧的选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