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辅导模式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性心理辅导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了解和分析这些模式对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邀请模式
(一)邀请模式的基本特征
邀请模式由美国北卡来罗那大学威廉姆〃颇凯(William Purkey)于1987年提出。邀请模式是构建在邀请教育理念基础上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体系。邀请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学校要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潜能,充分调动学校所有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政策、各种教育计划和活动等方面的资源,把学校变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应感到自己是受欢迎、被接受和被欣赏的。学校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价值,学生接受的心理辅导不再是强制、被动或生硬的,而是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并主动寻求的一种教育活动。邀请教育思想包括四个假设:(1)尊重:人是有能力、有价值、有责任感的,因而应该受到相应的对待和尊敬。(2)信任:教育是各方面共同协作和合作的活动,教育管理者应该信任教师、家长和学生并尊重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意见和态度。(3)乐观:对待学生应持积极和乐观态度,充分认识学生具备的各种潜能。(4)有意性:要实现人的潜能必须有意识地对教育环境、教育政策以及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专门的设计,使教育具有亲和力,成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和家长都乐于参与的活动。基于此,教育者要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学校,就必须在学校环境中找出那些对学生的自我概念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使学校环境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其价值和独特潜能所持有信念的发展。
(二)邀请模式的组织实施
学校实施邀请教育的首要环节是创设有利于个体实现潜能的邀请教育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包括:(1)地点因素:即学校的物理环境。学校的物理环境对心理辅导教师、普通任课教师和学生对待教育的态度和彼此之间的态度有重要影响。一所卫生、环境条件很差的学校会让学生感到学校对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很容易形成对学校和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创设一种友好、温暖、融洽的氛围,使学生对学校和自己产生骄傲感和自豪感,这是邀请教育建立的基础。实施邀请教育首先必须制定一个改变学校物质环境的计划,学校的各种设施和校园环境都应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都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这个改变过程涉及校长、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直至每个员工。(2)方针因素:由心理辅导教师帮助学校确立管理方针,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避免学生产生焦虑和猜疑。主要措施包括修改学校的准则和规范,如奖惩制度、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向社会和社区传递自信、亲和、有价值和有责任感的信息。(3)教学计划:修改学校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适宜的教学环境。例如,为预防学生流失建立同伴咨询、教师指导制以及其他协作性计划,使教师、咨询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帮助和鼓励中共同受益。通过教学计划传递学校对学生的积极接纳和帮助的态度。(4)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的表现比他们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更重要。教师和管理者应重新建立行为规范,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尊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5)人的因素:包括校长、心理辅导教师、各科任课教师和学生,他们共同构成学校范围内的交互作用关系。在师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充满敌意、不信任,学生之间存在令人生畏的人际氛围,那将使学生变得冷漠和压抑,学生也会做出相应的消极反应。校长应该在与学校人员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起榜样作用,示范他们所期望的教师和咨询教师的行为。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中所起的作用是为学生和学校人员提供直接的邀请服务,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人性化的氛围,使学生、教师和所有人员都可以从中体验到价值感、能力感和责任感。
二、心理辅导综合模式
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简称综合模式)由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诺曼〃盖思博斯(Norman C. Gysbers)及其同事于1988年提出[3]。在传统心理辅导模式中咨询教师仅仅被动地扮演治疗者的角色,他们的教育辅导职责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服务的对象也仅限定在少数特殊学生。此外,辅导教师在很多情况下要从事额外的行政和文秘工作,如日程安排和档案记录等。这种心理辅导只是学校中的一种辅助性服务工作。随着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教育者和心理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必须强化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
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一)综合模式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盖思博斯认为学校应该把心理辅导的地位提升到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为此,他提出了两种教育传输系统的观点:学校教育存在教学和心理辅导两个并重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这两个系统有其各自独立和相互重叠的部分。教学系统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其内容包括基本学科和职业准备、科学、外语、体育、社会课、数学、英语、艺术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辅导系统则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内容包括自我知识和人际关系,生活角色、环境和事件以及生活生涯规划。教学传输系统和心理辅导传输系统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综合模式由组织管理和教学计划两部分组成。组织管理部分包括:确定辅导模式的定义和教育宗旨,教育设备和资源的管理,顾问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管理,教学及管理人员的使用及费用预算管理等。这部分工作强调辅导工作的行政管理,没有涉及到对学生的直接服务。组织管理是综合辅导模式的基础,它对整个辅导计划的完成发挥着保障作用。教学计划由四个部分组成:辅导课程,个体教育计划,应答性服务和系统化支持措施。这些计划规定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工作或学习计划和程序。辅导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和其它教育活动向学生提供正常发展所需要的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的生活体验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指导他们获得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技能。辅导课程主要围绕三个主题设计:生涯计划和探索;自我与他人的知识;教育发展。个体教育计划的目的是帮助所有学生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标,计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人格与职业发展。应答性服务是专门为学生设计的用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扰的服务性活动。系统化支持措施是学校开展的为辅导计划顺利实施而设计的宏观性、系统性的活动,包括辅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协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为相关人员提供间接咨询、推动顾问委员会的工作、促进社区发展、促进社会成员参与学校教育计划制定和学校管理等。综合模式是建立在终生生涯发展概念之上的,通过将个人生活的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的综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这里的“生涯”不仅仅指职业生涯,而是指人的整个一生。综合模式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自我知识和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自己和他人,了解自身的特点如兴趣、爱好和能力。通过学习自我和环境互动关系,学生知道如何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个人的标准和生活的目的感。(2)生活角色,环境和事件,将教育活动渗透到学生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生活角色(学习者、社会公民、消费者),学生所处的各种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区)及各种社会事件(寻找工作、组建家庭和退休)中,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交互作用和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克服认知定势,纠正社会认知偏见。(3)生活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理解决策和规划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任务。学生了解到多种职业和行业的特点,发展学生从相关资料中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得信息做出合理的决定的技能,鼓励学生在计划将来和做决定时评价个人的价值。
(二)综合模式的组织实施
综合模式的实施人员包括心理辅导教师、任课教师、管理者、家长和社区成员。心理辅导教师负责提供服务和协调这个计划的运作,要使计划成功实施,他们必须发动教师和管理者的参与、合作和支持。为获得各方面支持和参与,可以成立一个由各方面人员组成的学校社区顾问委员会,专门为咨询教师和有关人员提供建议和支持服务。咨询教师和其他教师共同设计工作计划和辅导课程,将辅导学习活动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具体学科内容中,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辅导工作及时得到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一个完整的综合辅导计划通常包括设计制定计划、培训人员、宣传计划、评估计划、评估教育需求、设计辅导课程、总结评估7个步骤。
三、顾问教师计划
1987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伯特〃马利克(Robert D. Myrick)首次提出顾问教师计划(简称TAP)。马利克认为,每个学生在学校中都需要一个友好成人的支持,这个成人必须是学生所信任的,他以个人的方式了解和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处理成长中遇到的学习、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等问题,成为学生可靠的支持者。学生在遇到问题和产生困扰时往往首先求助于教师,因而他们很自然地希望教师能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尽管教师可能缺乏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训练,但是教师却先天具有帮助学生解决个人问题的责任、经验和能力。优秀的教师与辅导教师拥有很多共同的品质,如对学生的理解、处理学生问题的耐心和灵活性、良好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