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五个经济特区的相继建立
3.国家采取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4.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 1.对外开放地带的逐步形成
对外开放的扩大
2.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置
3.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对外开放的重要作用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作业
1、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是 。 2、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3、1980年,国家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广东 省的 、 、 和福建省的 。 4、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新飞跃 的是 。龙尾是 。 5、我国全方位对外开发的格局是 。
D.国家实行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贫困落后的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C.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开辟 这一巨大变化主要得益于( B.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A
)
)
4.世人眼中封闭、神秘的西藏,如今也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已与20多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A.西藏的和平解放
C.对外开放决策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开放城市成都一景——廊桥府南河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999年昆明成功举办世界园艺搏览会
返回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内 地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点
经济特区
1980~1988 5个经济特区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深 圳 新 貌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深圳新貌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十年中国看深圳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
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
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邓小平
经济特区创办的影响
★1.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深 圳 经 济 特 区
广东省
福建省
汕头经济特区
珠 海 经 济 特 区
厦 门 经 济 特 区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经济特区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福建厦门 广东深圳 海南岛 广东汕头 广东珠海
第三学习主题
学习测评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岳阳、武汉、九江、芜湖 另一重要城市是( )。 A.南京 B.重庆 C.宜昌 D.九江 2.“经济特区”的含义是( B.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B
A
)
A.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地区
C.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特殊地区
★3.特区试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验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1、20世纪80年代,逐步开放了深圳等5个 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 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
2、20世纪90年代,开发上海浦东 3、内地的开放:重庆等5个沿江城市,成都等18个 内陆省会城市,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4、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线
沿海开放城市
20世纪80年代 14个沿开放城市
面
沿海经济开放区
20世纪80年代 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20世纪 90年代
对外开放的成就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堂小结
1.邓小平首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经济特区的设置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上海浦东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上海浦东区金茂大厦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返回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985年重庆港(朝天门码头)
1985年的解放碑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重庆朝天门码头
重庆陈家坪立交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B.青藏铁路的开通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第三学习主题 5.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 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请回答: (1)这位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这个“圈”又是指什么?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 上的特殊。
特区姓“社”不姓 “资”。
——邓小平
深圳经济特区
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 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 义。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深圳旧貌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深圳旧貌
答: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参与指挥著名 的淮海战役。
第三学习主题
史海拾贝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龙尾”随“龙头”起舞
重庆解放碑夜景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答:①邓小平;②改革开放;③建设深圳等经济特区。
(2)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五个经济特区是什么?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如何?
答: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海南岛。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最少两项)。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这首歌曲的名称是? 春天的故事
这位老人是? 邓小平 1979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
第9课
开放的中国 走向世界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邓小平与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席台上
1978年,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奠定了对外 开放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学习主题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扩展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984年4月7日《人民日报》关于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报道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返回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2.20世纪90年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上海正式宣布开发和开放浦东。图为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 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挂牌。举手致意者为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长朱 镕基。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谁在何时率先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1979年4月 邓小平 2.先后创办了哪些经济特区?为何要率先 在这些地方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 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 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
1988年,创办了最大经济特区海南岛 毗邻港澳;重要侨乡
3.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4.经济特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