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自考版)

合集下载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四章课件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四章课件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四章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内容概述 • 章节内容详解 • 案例分析 • 复习与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社会学派的形成、发 展和主要观点,以及各流派之间 的比较和评价。
主题目的
帮助考生了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历程和现状,掌握各流派的基本 理论框架和核心观点,为后续学 习打下基础。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社会 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变迁等。
难点
如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 实社会问题,如何理解社会变迁和社 会发展的规律。
学习方法建议
理论学习
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研 究对象。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 释和分析社会现象。
02
内容概述
主要概念
80%
社会学概念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 和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结构 、社会过程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 内容。
100%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现实社会 中的人及其行为,以及社会结构 和社会变迁的过程。
80%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 有综合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的特 点。
案例三:社会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与解决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理论解释与解决
社会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与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贫困、失业、犯罪 等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社会学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社会变革和 冲突,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因此,社会学理论对现 实问题的解释与解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练习题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练习题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

A. 社会结构B. 社会关系C. 社会行为2. 下列哪个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A. 社会事实B. 社会结构C. 社会互动D. 社会功能3. 社会学中的“社会化”指的是()。

A. 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B. 社会规范的形成过程C. 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D. 社会变迁的过程4.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猜测法二、填空题1.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社会现象的学科。

2. 社会学家韦伯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当关注社会行动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形成的、调节人们行为的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社会问题。

()3. 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4. 社会制度对个体行为具有完全的约束力。

()四、简答题1. 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 社会学有哪些基本研究方法?3. 简述社会化对个体的影响。

4. 社会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公司员工小李在上班时间玩手机,被领导发现后受到批评。

此后,小李在工作时间玩手机的现象明显减少。

案例:小王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性格内向。

上初中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变得开朗、自信。

六、名词解释1. 社会角色2. 社会互动3. 社会分层4. 社会流动七、论述题1. 论述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2. 试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3. 分析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4. 阐述社会变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八、应用题1. 假设你是一名社会调查员,请设计一个关于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2024年4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2024年4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2024年4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课程代码:00034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

A.霍曼斯B.戈夫曼C.刘易斯·A.科塞D.乔治·赫伯特·米德2.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

A.艾尔弗雷德·舒茨B.米歇尔·福柯C.尤尔根·哈贝马斯D.皮埃尔·布迪厄3.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主要是指()。

A.20世纪10年代中期至2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B.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D.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4.认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这种观点属于()A.实证主义方法论B.新人文主义方法论C.人文主义方法论D.后现代主义方法论5.不属于观察法的特点的是()。

A.互动性B.直接性C.广泛性D.自然性6.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是()。

A.筹划阶段B.实施阶段C.总结阶段D.研究阶段7.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

A.社会B.物C.人D.自然8.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

A.社会互动B.社会冲突C.社会模仿D.社会变革9.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

A.先赋角色B.自致角色C.规定性角色D.开放性角色10.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

A.文化教育B.文化创新C.文化传递D.文化反哺11.我国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

A.章太炎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12.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是()。

A.拟剧论B.标签理论C.常人方法学D.符号互动论13.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称为()。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社会角色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社会角色
前面学习过“角色集”的概念,角色集分为两种,相应地 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冲突:
角色集 一组由不同人承担的角色
多种角色集于一人
角色冲突
→ 角色间冲突
产生
→ 角色内冲突
角色冲突的两种类型
角色间冲突
不同角色承担 者之间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
扮演多种社会 角色的个人自 身内部的冲突
产生原因
由于角色利益的对立、角色期 望的差别,人们没有按角色规 范行事而引起。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eg. 售货员与顾客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3、角色集 角色集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
角色集包括了两种情况:
色。、经理,等等。
(2) 表现性角色:不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
而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 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eg. 警察、教师、社区工作者,等等。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教材p.113-119)
1、社会角色的确定 社会角色的确定也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第四讲 社会角色 (教材第六章)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知识回顾: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1、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社会
化过程就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 (p.83) 2、米德“角色扮演”理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
角色确定不当的几种情况: (1) 不能胜任角色; (2) 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 (3) 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1-4章(自考必备资料)

自考社会学概论第1-4章(自考必备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孔德:第一个提出“社会学”、社会学之父:科学的分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资本论》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代是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的研究对旬是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人。

*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社会才得以稳定,否则社会失范*创建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

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理想类型:韦伯理解社会学的概念工具:”科层制、权威等都发球理想类型*科层制: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科层制是法理型权威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一、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到美国: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3、创建符号互动腐化。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的发展特点四、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传入、成长、建设、恢复重建时期。

(用表格形式)谭嗣同、严复、章太炎余天休、陈达许仕谦、张鸿钧、晏阳初、李景汉、费邦通、毛泽东第三节社会学本土化一、本土化: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壮大二、社会学本土化:是指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二、填空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

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社会行为C. 自然现象D. 经济活动答案:B2. 社会学的奠基人是以下哪位?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弗洛伊德答案:C3. 社会结构和功能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帕森斯答案:D4. 社会化是指个体:A. 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B. 形成个人身份的过程C. 获得社会地位的过程D. 形成社会关系的过程答案:A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经济收入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化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和角色的过程。

它对个体形成社会认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至关重要,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2. 什么是社会资本,它对社会有何作用?答案:社会资本指的是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规范等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源和优势。

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信息流通、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社会效率,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现代社会中的主要社会问题包括贫困、失业、犯罪、教育不公、环境问题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包括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积极参与,以及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意识等。

2. 分析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答案: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它促进了全球化,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对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数字鸿沟、隐私侵犯等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四、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城市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施了单双号限行政策。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答案:单双号限行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自考社会学概论课程第一二三四章重点难点解析

自考社会学概论课程第一二三四章重点难点解析
2.创立时期代表人物
(1)奥古斯特· (2010.7-单选1)《实证哲学教程》(2012.4-单选1)。第 孔德 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称为“社会学之 父”。 主要学说: ①科学的序列。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三阶段法则。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百年
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传入时期(1891-1911):康有为(2012.7-单选1)/谭嗣 同/严复(2010.4-单选1)/章太炎 成长时期(1912-1927):余天休/陈达 建设时期(1928-1952):许仕廉/张鸿钧/晏阳初/李 景汉/费孝通 毛泽东 (2011.7-单选2) 恢复重建(1979- ):费孝通/田汝康/雷洁琼/王康
第一章 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任务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学本土化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2011.4-多选2)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
2.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 A.筹划阶段 B.实施阶段 C.总结阶段 D.立项阶段 E.检验阶段
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是() A.孔德 B.涂尔干 C.韦伯 D.斯宾塞 E.马克思
4.涂尔干的代表作是() A.《社会分工论》 B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C.《自杀论》 D.《社会学研究》 E.《资本论》
2.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 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 方面。

社会学概论自考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概述PPT学习教案

社会学概论自考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概述PPT学习教案
第6页/共32页
5、角色
角色社会化就是按照社会上规 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 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 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社会化对人的角色能力的培养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清自己角第7色页/共类32页 型的能力; 健全角色扮演的心理状态全
三、社会化的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 所谓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
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 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 传媒等。
这些要素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既 是相互渗透的,各个要素又有自己独特的 社会化功能。
第21页/共32页
(三)互联网
优势: 选择权、视野 社会规范、虚拟环境 问题: 网瘾、沉迷虚拟环境等
第22页/共32页
第17页/共32页
五、社会化的条件
第18页/共32页
(一)生物因素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 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 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生物学上的基础,为“生物人” 转化为“社会人”提供了可能性。
第19页/共32页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有:
递和教化过程。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
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 反哺。
第13页/共32页
四、社会化的过程
1、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 八阶段划分法
埃里克森认为,社会化的阶段
前后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
任务完成的好坏,对后一阶段
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后一
阶段的成就,又可以补偿前一
第4页/共32页
3、政治 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
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 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 为有政治意识和为特定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的社会成员

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笔记自考社会学概论(2012年新版).

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笔记自考社会学概论(2012年新版).
1.23.就社会系统而言,适应主要由( A .经
济子系统承担B .政治子系统承担C .社会
共同体子系统承担D .文化子系统承担
1.24.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政治子系统承担的功能条件是( A .维模B .适应C .达鹄D .整合
1.25.整合指的是系统必须通过社会控制保持内部成员的相互协调一致,使得系统保持为一个整体。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课程介绍《社会学概论》是公共管理类近20个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以马克
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和全
球化演进的实践,系统阐述和介绍了社会学
1.14.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
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指的是( A.社会团
结B .有机团结C .机械团结D .内在团结
1.15.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指的是( A.失衡B失效C .失范D .失调
1.16.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的分析是( A.历史分析B .功能分析C .事实分析D .结构分析
1.17.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
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社会
学家是( A .马克思B .孔德C .斯宾塞D .韦
伯1.18.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A .《社会静力学》B .《社会分工论》C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D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19.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 .综合性B .合理性C .应用性D .阶级性
1

《社会学概论》笔记四

《社会学概论》笔记四

第四章社会中的个人本章指导:一、本章目的:这一章包括地位与角色以及个人社会化的内容。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与个人最接近的两个概念——地位与角色,它们在社会结构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它们,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存在于社会中的状态。

地位与角色规范的学习是通过社会化进行的。

关于社会化的知识,使我们明确个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从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二、课前准备:1、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2、阅读参考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社会角色和社会化”这两部分内容;3、观看电影:《Sleepers》、《刺激1995》、《人生屋檐下》、《小鞋子》、《浓情巧克力》。

三、学习建议:1、认真预习参考教材的相关内容,标示不理解的问题,以便上课或与老师互动时有针对性地听讲或发问;2、在观看影片时,要结合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思考;3、阅读参考书目,了解一些人类学的知识;4、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地位②角色③角色冲突④社会化⑤逆向社会化⑥同辈群体⑦再社会化⑧发展社会化四、学习重点:1、地位的类型;2、对角色和角色相关概念的理解;3、社会化的含义以及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4、社会化的类型。

重要概念1、自我和社会是一对双胞胎。

——查尔斯·霍顿·库利2、两种主要的地位类型1、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也叫归属地位,指某人所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地位。

包括种族、民族、年龄、性别和某些家庭内的地位那么,先赋地位有哪些特点呢?◇它与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有关,比如天生残疾或亲属关系。

◇被指定意味着天生授予我们或至少生来就已预定好的,不由选择、难以避开的。

我们可以挑选朋友,但无力选择亲戚;通常它也不能被改变,像我们的性别地位,是有人做了变性手术,但毕竟数量相当少。

◇先赋地位一般以出生为基础,孩子们继承了父亲或母亲的社会地位。

◇先赋地位还能以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为基础。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的基础课程,在社会学概论中,第四章介绍了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的概念与理论。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逐渐习得社会文化的行为方式、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

而社会角色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个体所扮演的角色,包括家庭角色、职业角色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的概念与理论。

首先,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还与社会环境和社会互动有关。

社会化的过程是终身的,并伴随着个体的一生。

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交往,逐渐习得社会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

例如,一个婴儿从出生开始,通过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语言等。

其次,社会化的过程是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双重影响的。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对等社会团体等,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个体因素则包括遗传、个体的性格、能力等,也会对社会化过程产生影响。

社会化不仅是个体主动地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个体主动参与社会互动的过程。

再次,社会角色是社会化过程的产物,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被赋予的。

社会角色不同于个人身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个体可以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

例如,一个人在家庭中扮演子女的角色,在工作中扮演职员的角色。

社会角色赋予了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定位和期待,个体在这些角色中扮演着特定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角色的形成与维持需要依靠社会互动与社会规范的支持。

社会互动是个体获得角色认同和角色要求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个体学会了如何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并能够满足社会的期待。

社会规范则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期待。

通过社会规范的约束,个体能够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保持良好的角色表现。

总的来说,社会化与社会角色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社会化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习得社会文化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的过程。

【自考真题】2017年04月00034社会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自考真题】2017年04月00034社会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17年04月00034社会学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的代表著作是()。

A.《社会分工论》B.《资本论》C.《社会学研究》D.《社会静力学》【答案】B【解析】马克思的代表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三论之一;《社会学研究》和《社会静力学》是斯宾塞的代表作。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一社会学的创立2.在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五脏六腑”被费孝通用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这一术语借用于()。

A.哲学B.中医学C.生物学D.物理学【答案】B【解析】“五脏六腑”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

五脏: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和出版物六腑:是说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即社会学概论、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一中国社会学百年3.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A.问卷调查B.文件法C.非介入性研究法D.统计报表【答案】D【解析】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是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考点】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一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4.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流,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答案】A【解析】访谈法: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流,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知觉过程。

典型调查:指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是在一种一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考点】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一社会学研究的方式与方法5.在社会学研究的文献法中,文献的来源有()。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人们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是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在社会中不存在孤立的角色。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并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标志,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XXX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

11、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现象D. 社会结构答案:C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A. 维持社会稳定B. 促进经济发展C. 提高个体素质D. 传承文化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角色的特点?()A. 规范性B. 稳定性C. 随意性D. 社会性答案:C4. 社会分层的依据不包括()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年龄答案:D5.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包括()A. 普遍性B. 破坏性C. 争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6.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包括()A. 法律B. 道德C. 暴力D. 舆论答案:C7.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交换答案:D8. 社会变迁的动力不包括()A. 技术革新B. 人口迁移C. 自然灾害D. 文化传播答案:C9. 社会结构的类型包括()A. 等级制B. 平等制C. 混合制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社会研究方法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不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历史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社会学的主要功能包括()A. 描述社会现象B. 解释社会现象C. 预测社会现象D. 改变社会现象答案:ABC12. 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A. 有一定的成员数量B. 成员间有持续的互动C. 有明确的界限D. 成员间有共同的目标答案:ABCD13. 社会制度的功能包括()A. 规范行为B. 维护秩序C. 促进社会整合D. 阻碍社会变迁答案:ABC14.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A. 语言社会化B. 道德社会化C. 性别角色社会化D. 政治社会化答案:ABCD15. 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包括()A. 经济不平等B. 政治不平等C. 文化不平等D. 教育不平等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自考科目社会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整理版)

自考科目社会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整理版)

自考科目社会学概论考纲复习资料(整理版)第一章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a)社会变革的需要(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c)社会经验的累积d)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a)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

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社会学之父”i.科学的序列。

ii.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iii.秩序和进步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b)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

i.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c)斯宾塞::《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i.社会有机体ii.社会进化论3.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a)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创办《社会学年鉴》。

社会事实,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

b)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i.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ii.①理解社会学②社会行动类型③理想类型④科层制(官僚制)。

4.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a)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b)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成就:(美国社会学最具影响力学派)i.芝力口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ii.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

iii.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iv.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c)功能结构论:i.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AGIL功能分析图式ii.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显功能和潜功能d)冲突理论i.科塞的功能冲突论ii.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e)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f)符号互动论:布卢默、戈夫曼g)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其观点h)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舒茨、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迪厄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a)途径:西方传教士、店铺人员和译著b)历史条件:传统文化土壤、现实社会发展需要c)代表人物:谭嗣同、康有为、严复、章太炎6.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a)队伍和制度化建设b)社会调查的兴起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和实践7.节社会学本土化8.本土化: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 一、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 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合格 成员。具体到我们国家,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 • 社会化培养的社会合格成员,其本质就是能担当 起一定的社会角色。 • 在追求社会化基本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防止出 现过度社会化或社会化不足。 • 过度社会化是指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 过了个人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现象。 • 社会化不足是指社会化程度过低或过慢,低于其 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水平的社会现象。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正面影响: 第一,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第二,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第三,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 第四,“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 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一,“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不同, 容易形成一 种角色不清和角色中断的后果, 会造成精神失控。 • 第二,网络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了网络犯罪 大众化,严 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第三,网络中的文化冲突,给青少年带来了 心理上的困惑及行为上的障碍。 • 第四,网络成瘾的出现,影响了青少年正常 的人际沟通。
• (六)大众传媒 •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 从三个方面认识它的利弊得失: • 一是对文化规范的影响; • 二是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 三是对学习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三、互联网
• 互联网,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 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 信息系统。
• • • • •
即个人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通常 称为自觉改造;二是强制性再社会化,一般是通 过特别机构和特别途径强迫进行。
• (四)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 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 递和教化过程。 •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 影响前辈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 析。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 个部分组成。指出人格形成主要基于一个人 的早期社会化。
• • • •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又称二级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 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 第二,现代社会中,科技飞速发展,因而一个人如果不在 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 可能被社会淘汰。 • 第三,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 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生 活经验。 • 第四,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 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择和内化知 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 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 上的社会角色。 • 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 规定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 的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种角色时,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严格 的限制。 • 开放性角色,是指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 定。 •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 表现性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报酬为目的, 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 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 一、生物因素 •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 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 殊遗传素质。 • 生物因素的主要表现: • 第一,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为人发展 自己的社会性准备了首要的先天生理条件; • 第二,人有一个组织特殊的大脑,为认识世界、 学习社会文化、接受社会教化提供了生理物质基 础; • 第三,人还具有高级神经系统,有第二信号—— 语言活动,而语言又是社会化强有力的工具和杠 杆。
• 一是从时间方面理解,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 全过程 ; • 二是从内容上理解,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 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 三是从关系方面理解,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 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结果。
• 社会化具有强制性和能动性特点。
• 强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生命个体 无先天行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 另一方面,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 性和自觉性。 • 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化过程中 学习什么,接受什么,个人都有一定的选择性; 另一方面,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地探索人生,会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三 个方面: • 一是学校教给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 二是学校培养人的组织纪律性,教人学习如 何与人交往以及如何克制自己、接受社会控 制; • 三是学校培养人的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 并为其走向社会、创新生活打下基础。
• • • • •
• (二)社会化的内容 •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 角色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类型
• (一)基本社会化 • 基本社会化,又称一级社会化,就是“生物人” 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 生活资格的过程。 •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一是生理性成熟;二是社会 性成熟。 • 基本社会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预期社会化, 即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 过程。例如,职业学校教育、岗前培训和岗位培 训等,都是预期社会化的体现。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 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 1、角色期待 • 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 2、角色领悟 • 是指角色承担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理解。 • 3、角色实践 • 是指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 发展。
四、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 标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化的根本环节。 • 社会实践通常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 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 • 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的表现有:一是观 察学习,二是角色扮演,三是知识积累。
第三节 社会角色
•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 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 期望的行为模式。 • 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 面理解: •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 在表现。 •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 范和行为期待。 •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 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 4、社会角色构成社会组织的 基础。
(三)伙伴群体 伙伴群体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 二是在无意中社会化; 三是伙伴群体基本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 (四)工作单位
• 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一是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 • 二是职业的不同,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过程和经济状况 也不同,因而人的社会化状态呈现出鲜明的职业特色; • 三是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而影响人生 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 四是人的工作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的调试过程,这 一过程始终表现为以适应职业目标的角色学习过程; • 五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等意识; • 六是工作单位组织领导的施教,是现代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p108 •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 化提出的最高目标。 •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 (1)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一切属性, 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 道德、审美能力等。 • (2)是人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 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 (3)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 (4)不仅全面,而且要是自由的
• 继续社会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发展社 会化,即为适应生活的变化、承担起新的角 色而主动学习与调试的过程。例如,成人教 育就是继续社会化的表现。
• (三)再社会化 •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 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 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 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主动再社会化,
• (二)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
• 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 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 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 判断;再次,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 我们的行为。 • 库利的理论集中于他的“镜中之我”概念,即一 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或者说是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




• • •
(五)社区 社区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方 面: 一是通过形形色色的社区人物,影响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二是通过社区生活方式,影响人们对人文地理环 境和时空知识的了解; 三是通过参与社区生活,了解社会的规范以及这 些规范对个体的约束形式; 四是社区为个人提供广阔的社会化场所和社会化 服务方 式,使社会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 五是社区为个体提供新的社会角色扮演的机会; 六是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能通过多种途径 的文化传递,向人们传授价值标准。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 • • •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第三节 社会角色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 一、社会化概述 • (一)社会化的内涵 •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 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 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 段: • 1、前常规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其中第一 阶段为服从与惩罚阶段;第二阶段为相对功 利主义阶段。 • 2、常规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其中第三阶 段为好孩子阶段;第四阶段为法律秩序阶段。 • 3、后常规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其中第五 阶段为社会契约阶段;第六阶段为普遍伦理 原则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