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侵入岩解译
侵入岩解译较为容易,解译效果也比较好。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译:
(1)首先是形态特征,尽管侵入岩岩石类型多,具有不 同成因、不同时代的侵入岩,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形态 特征,在遥感图像上呈圆形、椭圆形、透镜状或不规则的 团块状,规模大小不一。 (2)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在遥感图像上反映比较清楚, 可看到岩体切割了围岩的层理、片麻理或片理 (3)在大比例尺图像上可看到岩体的原生构造环状节理、 放射状节理以及悬垂体、析离体。 (4)有些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形成接触式矿体 ,常用采场、 采坑,它们可作为识别和圈定岩体边界的标志。
2.基性、超基性岩体 基性、超基性岩体反射率最低(ρ=10~15%),在图像上呈深
灰色,灰黑色调,由于含有大量的暗色矿物,易风化常形成负地形。 基性、超基性岩体常含有稀有元素导致植被很不发育。此外,岩体 受区域深大断裂的控制,多个基性、超基性岩体呈线状展布,如在 西藏萨茄幅图像上,沿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分布有几个超基性岩体,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一个岩体往往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 式岩体。不同期次侵入的岩体在成分、结构构造上有所差 异, 结构构造差异的岩石反映在地貌形态特征上,细粒
结构的岩石多构成峰岭地貌,中粒结构的岩石形成块状地 貌,粗粒似斑状岩石多呈现山间盆地地貌特征。因此利用 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以色调〈或色彩〉、影纹、地貌可区分 复式岩体中的多期次侵入体。不同期次侵入的岩体,因它 们的成分、结构构造的差异,造成地貌、水系、影纹特征 的不同,如图6-6中,A为海西期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 呈浅色词,具有放射状水系;B为加里东期的花岗岩岩体, 地形较A起伏,两者从色调、地貌上可以区分。它们为侵 入接触。又如图6-7中为海西中期花岗闪长岩沿背斜核部 侵入到地层C中,晚期花岗岩体B又沿两者的接触面侵入, A与B两者的水系A发育有不同的影纹特征在图像上可以区 分。
自然界的岩石类型多而复杂,它们的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不仅 取决于它们本身的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及其性质,而且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风化程度、湿度、植被发育程度以及所处的构造部 位、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岩石解译标志既有普遍性,又 有不稳定性、可变性、多解性以及模糊性。因此岩性解译难度比较 大,需要利用各种解译标志仔细对比,找出差异性综合分析其影像 特征加以识别。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注意掌握各种岩性典型解译标 志及正确的解译与分析方法。
第九章 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
自然界一切地质现象都是通过岩石、地层表现出来,要查明各 种地质现象的分布特点以及它们的演化历史,首先必须进行岩石、 地层的研究,遥感地质解译首先对岩性解译。岩性解译的内容包括: (1)识别区分不同岩石、地层、产状、相变及其接触关系。(2)建 立各类岩石、地层解译标志。(3)圈定每类岩石的分布范围,编制 岩性解译图。
酸、中性岩石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由低逐渐上升,而后缓 慢上升,到2.2μm以后有下降趋势。酸性岩由于长石、石英液 态包体中水分所引起在1.4μm、1.9μm、2.5μm附近有较强 的吸收峰。酸性喷出岩(除火山玻璃外)除上述特征外,由于粘 土矿物和含羟基OH—蚀变矿物所引起在2.2μm处有一吸收峰 带。中性、碱性岩石除了由水和OH-引起的吸收峰带外,铁镁 质矿物相对增多,在0.4~0.5μm有一吸收峰带,在0.81μm 和1.0μm附近有Fe2+、Fe3+离子的吸收峰,当含有一定量 磁铁矿时使整个反射率降低,而趋于平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酸性岩由于长石、 石英液态包体中 水分所引起在1.4、 1.9、2.5μm附 近有较强的吸收 峰。 粘土矿物和含羟 基OH—蚀变矿物 所引起在2.2μm 处有一吸收峰带。 基性岩、超基性岩 在反射波谱曲线 的斜率较酸性、 中性岩体的斜率 大,普遍在 1.0μm处有吸收 峰带
基性岩、超基性岩(除辉长岩外)含有大量的铁镁质矿 物成分,在可见光波谱段,反射波谱曲线的斜率较酸性、 中性岩体的斜率大,而后反射率趋于平稳,普遍在 1.0μm处有吸收峰带,超基性岩这一吸收峰带更为明显。 当含有磁铁矿反射率整个降低,特征吸收峰减弱。超基性 岩反射波谱特征变化相对较大一些。
岩性解译主要从色调、形态、地貌、水系、影纹、植被、人类活 动痕迹七个标志去识别。
第一节 岩浆岩解译
一 岩浆岩光谱特征
(一)岩浆岩反射光谱特征
岩浆岩石在0.4-2.5μm波谱范围内的反射率主要取决于岩 石成分、颜色及其结构构造。岩浆岩类岩石的颜色(色率)与 SiO2含量有关,其成分和色率(表6—1)。由酸性-中性-基性 -超基性Si02含量逐渐减少,即浅色矿物长石、石英含量逐渐 减少,铁镁质矿物即暗色矿物含量则逐渐增高,色率逐渐增大, 岩石的反射率整体由高变低,规律十分明显。
不同成因类型的岩浆岩,由于成分、结构构造不同,其 反射波谱特征也有所不同,图6一3是杨柏林等1987把云 南前寒武纪昆阳群内花岗岩分为壳型、幔型两类,各测得 6条反射波谱曲线,同类成因的花岗岩反射波谱特征相似, 不同成因花岗岩反射波谱曲线有明显差别。
(二)岩浆岩发射光谱特征
岩浆岩发射光谱特征及其特点取决于岩石成分、结构构造, 岩浆岩在8—14μm波谱范围发射光谱特征与SiO2含量 有明显的规律性。前已在热红外一节详细论述。
1.酸、中性岩体 酸性岩体在岩浆岩类岩石中反射率最高(ρ=30~50%)在图像上 以灰白一浅灰色色调显示;中性岩体反射率中等(p=15~30%) 在图像上为中等灰度,因此可根据色调深浅区别酸、中性岩体。它 们的地貌特征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在我国北方地区气候 干旱,以物理风化为主,常形成低缓的丘陵地貌,在河南、安徽一 带山区,由于流水、冰劈作用反复交替常形成陡峻的山峰和山岭, 如黄山、华山等,在我国东南福建、广东一带,岩石裂隙发育,风 化、流水共同作用形成低缓的穹窿状丘岗,称为蛋丘地形。酸、中 性岩体透水能力较强,在其分布区常形成密度小一中等的树枝状水 系,如果风化程度强烈,风化后有残积的黄土发育形成密度较大的 水系。风化后的黄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表9-1岩浆岩类岩石色率及反射率
岩类 色率
花岗岩 花岗闪 石英闪 闪长岩 辉长岩 辉绿岩 橄榄岩 长岩 长岩
9
16 18 35 35 38 98
反射率 30- 15- 15- 15- 10- 50 30 30 30 15
<10
由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Si02含量逐渐减少,即浅色矿物长石、 石英含量逐渐减少,铁镁质矿物即暗色矿物含量则逐渐增高,色率 逐渐增大,岩石的反射率整体由高变低,规律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