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注射成型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成型
1.1 注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1.2 注塑机的结构 1.4 注塑机的操作 1.5 注塑机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1.6 注塑制品产生缺陷的原因 及其处理方法 思考题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是根据压铸原理从十 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是目前 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该 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 塑料(约占塑料总量的1/3)。
正常生产时,一般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操作开始时,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操作方式 (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并相应拨动手动、 半自动或全自动开关。 半自动及全自动的工作程序已由线路本身确 定好,操作人员只需在电柜面上更改速度和压 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顶针的次数等等,不 会因操作者调错键钮而使工作程序出现混乱。 当一个周期中各个动作未调整妥当之前,应先 选择手动操作,确认每个动作正常之后,再选 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卧式注塑机
(2)立式注塑机:
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 且模具是沿垂直方向打开的。 特点: 占地面积较小,容易安放嵌件,装卸模具较方 便,自料斗落入的物料能较均匀地进行塑化。 缺点: 制品顶出后不易自动落下,必须用手取下,不 易实现自动操作。 立式注塑机宜用于小型注塑机,一般是在60克 以下的注塑机采用较多,大、中型机不宜采用。
1.4 注塑机的操作
1.4.1注塑机的动作程序
喷嘴前进→注射→保压→预塑→倒 缩→喷嘴后退→冷却→开模→顶出→退 针→开门→关门→合模→喷嘴前进。
1.4.2注塑机操作项目:
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 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柜操作和液 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 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 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 料筒各段温度及电流、电压的监控,注 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1.4.2.6 温度控制 以测温热电偶为测温元件,配以测 温毫伏计成为控温装置,指挥料筒和模 具电热圈电流的通断,有选择地固定料 筒各段温度和模具温度。
料筒电热圈一般分为二段、三段或四段控制。 电器柜上的电流表分别显示各段电热圈电流的 大小。电流表的读数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在运 行中发现电流表读数比较长时间的偏低,则可 能电热圈发生了故障,或导线接触不良,或电 热丝氧化变细,或某个电热圈烧毁,这些都将 使电路并联的电阻阻值增大而使电流下降。
先高压后低压是根据塑料种类和模具的 实际要求从时间上来控制通入油缸的 压 力油的压力高低来实现的。 为了满足不同塑料要求有不同的注 射压力,也可以采用更换不同直径的螺 杆或柱塞的方法,这样既满足了注射压 力,又充分发挥了机器的生产能力。在 大型注塑机中往往具有多段注射压力和 多级注射速度控制功能,这样更能保证 制品的质量和精度。
注塑机具有能一次成型外型复杂、尺寸精确 或带有金属嵌件的质地密致的塑料制品,被广 泛应用于国防、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 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 域。 注射成型工艺对各种塑料的加工具有良好的适 应性,生产能力较高,并易于实现自动化。。
包紗管
像框
1.1 注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1.2 注塑机的结构
1.注塑机根据 塑化方式分为: 柱塞式注塑机和螺杆式注塑机; 2.按机器的传动方式又可分为: 液压式、机械式和液压—机械(连杆) 式; 按操作方式分为: 自动、半自动、手动注塑机。
(1)卧式注塑机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 处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水平方向 打开的。 特点: 机身矮,易于操作和维修; 机器重心低,安装较平稳; 制品顶出后可利用重力作用自动落下,易于实 现全自动操作。 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机多采用此种型式。
合模力的大小,可以从合紧模的瞬间油 压表升起之最高值得知,合模力大则油 压表的最高值便高,反之则低。较小型 的注塑机是不带合模油压表的,这时要 根据连杆的伸直情况来判断模具是否真 的合紧。如果某台注塑机合模时连杆很 轻松地伸直,或“差一点点”未能伸直, 或几副连杆中有一副未完全伸直,注塑 时就会出现胀模,制件就会出现飞边或 其它毛病。
1.4.2.3注射压力选择 注塑机的注射压力由调压阀进行调节,在调 定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高压和低压油路的通断, 控制前后期注射压力的高低。 普通中型以上的注塑机设置有三种压力选 择,即高压、低压和先高压后低压。高压注射 是由注射油缸通入高压压力油来实现。由于压 力高,塑料从一开始就在高压、高速状态下进 入模腔。高压注射时塑料入模迅速,注射油缸 压力表读数上升很快。低压注射是由注射油缸 通入低压压力油来实现的,注射过程压力表读 数上升缓慢,塑料在低压、低速下进入模腔。
1.4.2.2预塑动作选择
根据预塑加料前后注座是否后退,即喷嘴是 否离开模具,注塑机一般设有三种选择。 (1)固定加料:预塑前和预塑后喷嘴都始终 贴进模具,注座也不移动。 (2)前加料:喷嘴顶着模具进行预塑加料, 预塑完毕,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选择这 种方式的目的是:预塑时利用模具注射孔抵助 喷嘴,避免熔料在背压较高时从喷嘴流出,预 塑后可以避免喷嘴和模具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热 量传递,影响它们各自温度的相对稳定。
1.4.2.4 注射速度的选择 一般注塑机控制板上都有快速—慢 速旋钮用来满足注射速度的要求。在液 压系统中设有一个大流量油泵和一个小 流量泵同时运行供油。当油路接通大流 量时,注塑机实现快速开合模、快速注 射等,当液压油路只提供小流量时,注 塑机各种动作就缓慢进行。
1.4.2.5 顶出形式的选择 注塑机顶出形式 有机械顶出和液压顶出二种, 有的还配有气动顶出系统,顶出次数设有单次和 多次二种。顶出动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自 动。 顶出动作是由开模停止限位开关来启动的。 操作者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控制柜上的顶出 时间按钮来达到。顶出的速度和压力亦可通过 控制柜面上的开关来控制,顶针运动的前后距 离由行程开关确定。
紧接着是倒缩动作,倒缩即螺杆作微量的轴向 后退,此动作可使聚集在喷嘴处的熔料的压力 得以解除,克服由于机筒内外压力的不平衡而 引起的“留涎”现象。若不需要倒缩,则应把 倒缩停止开关调到适当位置,让预塑停止开关 被压上的同一时刻,倒缩停止开关也被压上。 当螺杆作倒缩动作后退到压上停止开关时,倒 缩停止。接着注座开始后退。当注座后退至压 上停止开关时,注座停止后退。若采用固定加 料方式,则应注意调整好行程开关的位置。
1.4.2.8 开模控制 当熔融塑料注射入模腔内及至冷却 完成后,随着便是开模动作,取出制品。开 模过程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慢速开模,防止制件在模腔内 撕裂。 第二阶段快速开模,以缩短开模时间。 第三阶段慢速开模,以减低开模惯性造 成的冲击及振动。
合摸系统
(3)角式注塑机:
其注射方向和模具分界面在同一个面上, 它特别适合于加工中心部分不允许留有 浇口痕迹的平面制品。它占地面积比卧 式注塑机小,但放入模具内的嵌件容易 倾斜落下。这种型式的注塑机宜用于小 机。
(4)多模转盘式注塑机:
它是一种多工位操作的特殊注塑机, 特点: 合模装置采用了转盘式结构,模具围绕转轴转 动。这种型式的注塑机充分发挥了注射装置的 塑化能力,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机器的生 产能力,因而特别适合于冷却定型时间长或因 安放嵌件而需要较多辅助时间的大批量塑制品 的生产. 缺点:合模系统庞大、复杂,合模装置的合模力 往往较小. 这种注塑机在塑胶鞋底等制品生产中应用较 多。
HMD208 技术参数表
说明单位HMD 208 M3 国际公认型号-830/208 射胶系统 理论注射容积 634 实际注射量克盎司 20.1 螺丝直径MM 58 射胶压力Mpa 131 螺丝长度直径比 18:1 螺丝行程MM240螺丝转速r/min0 - 183
1.4.2.1注射过程动作选择:
wenku.baidu.com
一般注塑机既可手动操作,也可以 半自动和全自动操作。 手动操作是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每一 个动作都是由操作者拨动操作开关而实 现的。一般在试机调模时才选用。 半自动操作时机器可以自动完成一 个工作周期的动作,但每一个生产周期 完毕后操作者必须拉开安全门,取下工 件,再关上安全门,机器方可以继续下 一个周期的生产。
..\素材库,聚合物加工,高分子材料,材料 工程.htm
下模固定,上模活动,适合 嵌入件注塑成型。<br> 序号 名称 单位 参数 <br> 1 螺杆直径 ㎜ 25 30 <br> 2 理论注射容量 ㎝3 49 70 <br> 3 注射重量 g/oz 45/1.5 64/2.2 <br> 4 最高注射压力 mpa 127.8 88.6 <br>
在低压合模过程中,如果模具之间没有任何障 碍,则可以顺利合拢至压上高压开关,转高压 是为了伸直机铰从而完成合模动作。这段距离 极短,一般只有0.3~1.0mm,刚转高压旋即 就触及合模终止限位开关,这时动作停止,合 模过程结束。 注塑机的合模结构有全液压式和机械连杆 式。不管是那一种结构形式,最后都是由连杆 完全伸直来实施合模力的。连杆的伸直过程是 活动板和尾板撑开的过程,也是四根拉杆受力 被拉伸的过程。
在电流表有一定读数时也可以简单地用塑 料条逐个在电热圈外壁上抹划,看料条熔融与 否来判断某个电热圈是否通电或烧毁。
1.4.2.7 合模控制 合模是以巨大的机械推力将模具合紧,以 抵挡注塑过程熔融塑料的高压注射及填充模具 而令模具发生的巨大张开力。
关妥安全门,各行程开关均给出信号,合 模动作立即开始。首先是动模板以慢速启动, 前进一小短距离以后,原来压住慢速开关的控 制杆压块脱离,活动板转以快速向前推进。在 前进至靠近合模终点时,控制杆的另一端压杆 又压上慢速开关,此时活动板又转以慢速且以 低压前进。
全自动操作时注塑机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的动作后,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在正 常的连续工作过程中无须停机进行控制和调整。 但须注意,如需要全自动工作,则: (1)中途不要打开安全门,否则全自动操作 中断; (2)要及时加料; (3)若选用电眼感应,应注意不要遮闭了电 眼。
实际上,在全自动操作中通常也是需要中 途临时停机的,如给机器模具喷射脱模剂等。
锁模系统
锁模力KN2080 开模行程MM 460 模板尺寸MMXMM745 X 715 连接柱内距MMXMM505 X 500 模板最大距离MM980 容模量(最薄-最厚)MM185 – 520 油压顶出行程MM130 油压顶出力KN49 说明:理论注射量=(注塑机)料筒截面积*螺丝行程
一般注塑机包括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系 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 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 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 为满足成型的要求, 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 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 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 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 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 件。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 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 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 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 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 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 行下一个循环。
(3)后加料: 注射完成后,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然后预 塑,预塑完再注座前进。该动作适用于加工成 型温度特别窄的塑料,由于喷嘴与模具接触时 间短,避免了热量的流失,也避免了熔料在喷 嘴孔内的凝固。 注射结束、冷却计时器计时完毕后,预塑 动作开始。螺杆旋转将塑料熔融并挤送到螺杆 头前面。由于螺杆前端的止退环所起的单向阀 的作用,熔融塑料积存在机筒的前端,将螺杆 向后迫退。当螺杆退到预定的位置时(此位置 由行程开关确定,控制螺杆后退的距离,实现 定量加料),预塑停止,螺杆停止转动。
1.1 注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1.2 注塑机的结构 1.4 注塑机的操作 1.5 注塑机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1.6 注塑制品产生缺陷的原因 及其处理方法 思考题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是根据压铸原理从十 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是目前 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该 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 塑料(约占塑料总量的1/3)。
正常生产时,一般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操作开始时,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操作方式 (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并相应拨动手动、 半自动或全自动开关。 半自动及全自动的工作程序已由线路本身确 定好,操作人员只需在电柜面上更改速度和压 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顶针的次数等等,不 会因操作者调错键钮而使工作程序出现混乱。 当一个周期中各个动作未调整妥当之前,应先 选择手动操作,确认每个动作正常之后,再选 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卧式注塑机
(2)立式注塑机:
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处于同一垂直中心线上, 且模具是沿垂直方向打开的。 特点: 占地面积较小,容易安放嵌件,装卸模具较方 便,自料斗落入的物料能较均匀地进行塑化。 缺点: 制品顶出后不易自动落下,必须用手取下,不 易实现自动操作。 立式注塑机宜用于小型注塑机,一般是在60克 以下的注塑机采用较多,大、中型机不宜采用。
1.4 注塑机的操作
1.4.1注塑机的动作程序
喷嘴前进→注射→保压→预塑→倒 缩→喷嘴后退→冷却→开模→顶出→退 针→开门→关门→合模→喷嘴前进。
1.4.2注塑机操作项目:
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 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柜操作和液 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 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 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 料筒各段温度及电流、电压的监控,注 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1.4.2.6 温度控制 以测温热电偶为测温元件,配以测 温毫伏计成为控温装置,指挥料筒和模 具电热圈电流的通断,有选择地固定料 筒各段温度和模具温度。
料筒电热圈一般分为二段、三段或四段控制。 电器柜上的电流表分别显示各段电热圈电流的 大小。电流表的读数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在运 行中发现电流表读数比较长时间的偏低,则可 能电热圈发生了故障,或导线接触不良,或电 热丝氧化变细,或某个电热圈烧毁,这些都将 使电路并联的电阻阻值增大而使电流下降。
先高压后低压是根据塑料种类和模具的 实际要求从时间上来控制通入油缸的 压 力油的压力高低来实现的。 为了满足不同塑料要求有不同的注 射压力,也可以采用更换不同直径的螺 杆或柱塞的方法,这样既满足了注射压 力,又充分发挥了机器的生产能力。在 大型注塑机中往往具有多段注射压力和 多级注射速度控制功能,这样更能保证 制品的质量和精度。
注塑机具有能一次成型外型复杂、尺寸精确 或带有金属嵌件的质地密致的塑料制品,被广 泛应用于国防、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 包装、农业、文教卫生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 域。 注射成型工艺对各种塑料的加工具有良好的适 应性,生产能力较高,并易于实现自动化。。
包紗管
像框
1.1 注塑成型机的工作原理
1.2 注塑机的结构
1.注塑机根据 塑化方式分为: 柱塞式注塑机和螺杆式注塑机; 2.按机器的传动方式又可分为: 液压式、机械式和液压—机械(连杆) 式; 按操作方式分为: 自动、半自动、手动注塑机。
(1)卧式注塑机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其合模部分和注射部分 处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且模具是沿水平方向 打开的。 特点: 机身矮,易于操作和维修; 机器重心低,安装较平稳; 制品顶出后可利用重力作用自动落下,易于实 现全自动操作。 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机多采用此种型式。
合模力的大小,可以从合紧模的瞬间油 压表升起之最高值得知,合模力大则油 压表的最高值便高,反之则低。较小型 的注塑机是不带合模油压表的,这时要 根据连杆的伸直情况来判断模具是否真 的合紧。如果某台注塑机合模时连杆很 轻松地伸直,或“差一点点”未能伸直, 或几副连杆中有一副未完全伸直,注塑 时就会出现胀模,制件就会出现飞边或 其它毛病。
1.4.2.3注射压力选择 注塑机的注射压力由调压阀进行调节,在调 定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高压和低压油路的通断, 控制前后期注射压力的高低。 普通中型以上的注塑机设置有三种压力选 择,即高压、低压和先高压后低压。高压注射 是由注射油缸通入高压压力油来实现。由于压 力高,塑料从一开始就在高压、高速状态下进 入模腔。高压注射时塑料入模迅速,注射油缸 压力表读数上升很快。低压注射是由注射油缸 通入低压压力油来实现的,注射过程压力表读 数上升缓慢,塑料在低压、低速下进入模腔。
1.4.2.2预塑动作选择
根据预塑加料前后注座是否后退,即喷嘴是 否离开模具,注塑机一般设有三种选择。 (1)固定加料:预塑前和预塑后喷嘴都始终 贴进模具,注座也不移动。 (2)前加料:喷嘴顶着模具进行预塑加料, 预塑完毕,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选择这 种方式的目的是:预塑时利用模具注射孔抵助 喷嘴,避免熔料在背压较高时从喷嘴流出,预 塑后可以避免喷嘴和模具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热 量传递,影响它们各自温度的相对稳定。
1.4.2.4 注射速度的选择 一般注塑机控制板上都有快速—慢 速旋钮用来满足注射速度的要求。在液 压系统中设有一个大流量油泵和一个小 流量泵同时运行供油。当油路接通大流 量时,注塑机实现快速开合模、快速注 射等,当液压油路只提供小流量时,注 塑机各种动作就缓慢进行。
1.4.2.5 顶出形式的选择 注塑机顶出形式 有机械顶出和液压顶出二种, 有的还配有气动顶出系统,顶出次数设有单次和 多次二种。顶出动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自 动。 顶出动作是由开模停止限位开关来启动的。 操作者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控制柜上的顶出 时间按钮来达到。顶出的速度和压力亦可通过 控制柜面上的开关来控制,顶针运动的前后距 离由行程开关确定。
紧接着是倒缩动作,倒缩即螺杆作微量的轴向 后退,此动作可使聚集在喷嘴处的熔料的压力 得以解除,克服由于机筒内外压力的不平衡而 引起的“留涎”现象。若不需要倒缩,则应把 倒缩停止开关调到适当位置,让预塑停止开关 被压上的同一时刻,倒缩停止开关也被压上。 当螺杆作倒缩动作后退到压上停止开关时,倒 缩停止。接着注座开始后退。当注座后退至压 上停止开关时,注座停止后退。若采用固定加 料方式,则应注意调整好行程开关的位置。
1.4.2.8 开模控制 当熔融塑料注射入模腔内及至冷却 完成后,随着便是开模动作,取出制品。开 模过程也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慢速开模,防止制件在模腔内 撕裂。 第二阶段快速开模,以缩短开模时间。 第三阶段慢速开模,以减低开模惯性造 成的冲击及振动。
合摸系统
(3)角式注塑机:
其注射方向和模具分界面在同一个面上, 它特别适合于加工中心部分不允许留有 浇口痕迹的平面制品。它占地面积比卧 式注塑机小,但放入模具内的嵌件容易 倾斜落下。这种型式的注塑机宜用于小 机。
(4)多模转盘式注塑机:
它是一种多工位操作的特殊注塑机, 特点: 合模装置采用了转盘式结构,模具围绕转轴转 动。这种型式的注塑机充分发挥了注射装置的 塑化能力,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机器的生 产能力,因而特别适合于冷却定型时间长或因 安放嵌件而需要较多辅助时间的大批量塑制品 的生产. 缺点:合模系统庞大、复杂,合模装置的合模力 往往较小. 这种注塑机在塑胶鞋底等制品生产中应用较 多。
HMD208 技术参数表
说明单位HMD 208 M3 国际公认型号-830/208 射胶系统 理论注射容积 634 实际注射量克盎司 20.1 螺丝直径MM 58 射胶压力Mpa 131 螺丝长度直径比 18:1 螺丝行程MM240螺丝转速r/min0 - 183
1.4.2.1注射过程动作选择:
wenku.baidu.com
一般注塑机既可手动操作,也可以 半自动和全自动操作。 手动操作是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每一 个动作都是由操作者拨动操作开关而实 现的。一般在试机调模时才选用。 半自动操作时机器可以自动完成一 个工作周期的动作,但每一个生产周期 完毕后操作者必须拉开安全门,取下工 件,再关上安全门,机器方可以继续下 一个周期的生产。
..\素材库,聚合物加工,高分子材料,材料 工程.htm
下模固定,上模活动,适合 嵌入件注塑成型。<br> 序号 名称 单位 参数 <br> 1 螺杆直径 ㎜ 25 30 <br> 2 理论注射容量 ㎝3 49 70 <br> 3 注射重量 g/oz 45/1.5 64/2.2 <br> 4 最高注射压力 mpa 127.8 88.6 <br>
在低压合模过程中,如果模具之间没有任何障 碍,则可以顺利合拢至压上高压开关,转高压 是为了伸直机铰从而完成合模动作。这段距离 极短,一般只有0.3~1.0mm,刚转高压旋即 就触及合模终止限位开关,这时动作停止,合 模过程结束。 注塑机的合模结构有全液压式和机械连杆 式。不管是那一种结构形式,最后都是由连杆 完全伸直来实施合模力的。连杆的伸直过程是 活动板和尾板撑开的过程,也是四根拉杆受力 被拉伸的过程。
在电流表有一定读数时也可以简单地用塑 料条逐个在电热圈外壁上抹划,看料条熔融与 否来判断某个电热圈是否通电或烧毁。
1.4.2.7 合模控制 合模是以巨大的机械推力将模具合紧,以 抵挡注塑过程熔融塑料的高压注射及填充模具 而令模具发生的巨大张开力。
关妥安全门,各行程开关均给出信号,合 模动作立即开始。首先是动模板以慢速启动, 前进一小短距离以后,原来压住慢速开关的控 制杆压块脱离,活动板转以快速向前推进。在 前进至靠近合模终点时,控制杆的另一端压杆 又压上慢速开关,此时活动板又转以慢速且以 低压前进。
全自动操作时注塑机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的动作后,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在正 常的连续工作过程中无须停机进行控制和调整。 但须注意,如需要全自动工作,则: (1)中途不要打开安全门,否则全自动操作 中断; (2)要及时加料; (3)若选用电眼感应,应注意不要遮闭了电 眼。
实际上,在全自动操作中通常也是需要中 途临时停机的,如给机器模具喷射脱模剂等。
锁模系统
锁模力KN2080 开模行程MM 460 模板尺寸MMXMM745 X 715 连接柱内距MMXMM505 X 500 模板最大距离MM980 容模量(最薄-最厚)MM185 – 520 油压顶出行程MM130 油压顶出力KN49 说明:理论注射量=(注塑机)料筒截面积*螺丝行程
一般注塑机包括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系 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 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 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 为满足成型的要求, 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 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 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 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 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 件。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 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 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 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 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 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 行下一个循环。
(3)后加料: 注射完成后,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然后预 塑,预塑完再注座前进。该动作适用于加工成 型温度特别窄的塑料,由于喷嘴与模具接触时 间短,避免了热量的流失,也避免了熔料在喷 嘴孔内的凝固。 注射结束、冷却计时器计时完毕后,预塑 动作开始。螺杆旋转将塑料熔融并挤送到螺杆 头前面。由于螺杆前端的止退环所起的单向阀 的作用,熔融塑料积存在机筒的前端,将螺杆 向后迫退。当螺杆退到预定的位置时(此位置 由行程开关确定,控制螺杆后退的距离,实现 定量加料),预塑停止,螺杆停止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