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
考点七理解段落作用答题模板
![考点七理解段落作用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2065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e.png)
课内得法
• 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乐,可是没 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鲁迅《孔乙己》
(结构上),这句话在小说的情节中起承上 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说明他是一 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反应出当时社 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答题模板
自然环境描写(句)段。交代故事产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从……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渲 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 性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句)段。交代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 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 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议论抒情(句)段。评价……人物(景物、事物),抒发……情感, 点明……主旨。
答题模板
过渡(句)段。内容上,推动情节发展。结构 上,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课内得法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 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 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 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 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 莲们!… ---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⑳“查玛呢?”我问道。 (21)“去苏木(镇)里了,她让你不要再找她了……”那家 的女主人便不再言语,给我盛了一碗酸奶。 (22)我准备回家时,公牛犊横在了门口,它腿上的血已凝固。 (23)“哞,哞……” 为什么要伤害这小东西呢?至今我都觉得在那次决斗中,两头公 牛犊都受了伤。我从我的衣带上撕下一条布,为公牛犊包扎。 走出她的家门,我心痛至极。 (24)哦,我公牛犊般鲁莽单纯的17岁哟!
段落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段落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817b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6.png)
段落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它在内容和结构上都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首先,段落可以帮助文章实现逻辑分段,使得文章结构
清晰,内容条理分明。
其次,段落可以帮助作者进行观点阐述和论证,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说服力。
最后,段落可以帮助读者
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使得文章具有更好的可读性。
在文章的内容上,段落承载着特定的主题和意义。
每一个段落
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通过主题句和支持句来展现作者的
观点和论证。
段落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得读
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同时,段落之间的过渡也是非常重
要的,它可以帮助文章内容更加连贯,避免出现断裂和跳跃的情况。
在文章的结构上,段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每一个段落都应
该与上一个段落有所联系,同时也要为下一个段落做好铺垫。
段落
之间的过渡和连接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内容
更加紧凑。
同时,段落的结构也应该丰富多样,既有主题句和支持句,也要有例证和论证,以及总结和展望,使得文章结构更加灵活
多变。
总的来说,段落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它可以
帮助文章实现逻辑分段,使得文章内容更加清晰和有条理;它可以
帮助作者进行观点阐述和论证,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说服力;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使得文章具有更好
的可读性。
因此,我们在写作文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段落的内容
和结构,做到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阅读的体验。
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
![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43e9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1.png)
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段落是文章中的基本单位,它在内容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段落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其次,段落可以使文章更易读,增加阅读的舒适度和流畅感。
最后,段落可以突出重点,强调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首先,段落有助于理清思路,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可以通过合理分段来组织文章内容,使得每个段落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从而使得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通过段落的划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逻辑关系更加明确,不会出现观点混乱、逻辑跳跃的情况。
其次,段落可以使文章更易读,增加阅读的舒适度和流畅感。
长篇大论的文章如果没有段落划分,读者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持续阅读。
而通过合理的段落划分,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时有明显的停顿和转折,使得阅读更加轻松愉快。
此外,段落的划分也有助于增加文章的版面美感,让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
最后,段落可以突出重点,强调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在每个段落中,作者可以通过开头句或者结尾句来表达自己的核心观点,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加明确地抓住文章的重点。
同时,段落的划分也有利于作者进行论证和举例,使得论据更加有力,观点更加突出,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它不仅有助于理清思路,使文章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还可以使文章更易读,增加阅读的舒适度和流畅感,更可以突出重点,强调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段落的划分,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现代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e6d6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5.png)
现代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一、开头段的作用(一)、如开篇点题,总括全文,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例:广东卷《壶口的黄河》: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答案: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点明主旨,总领全文。
(二)、如开篇没点题: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例:山东卷《溯源》第18题: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
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
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
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
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答案:通过比较,引出下文人类的归本还源。
(三卜如开篇景物描写:结构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
例:07广东卷《泥泞》: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然而春风来了。
春风使积雪融化,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语文阅读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语文阅读理解各部分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58c14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8.png)
语文阅读理解各部分的作用一:段落的作用1、内容上:首段和尾段起点明主旨、深化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2、结构上:(1)在文章开头:①开篇点题,渲染气氛;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
(2)在文章中间:①承上启下;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3)在文章结尾:①画龙点睛,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深化主题;③照应开头,首尾呼应;④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统摄全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做铺垫、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主品图来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三:标题的作用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③是作者情感的出发点。
④具有象征意义。
⑤语义双关。
⑥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句子的作用赏析句子的含义(根据句子的位置来判断):①分析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②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和表达效果,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
③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句子蕴含的道理、思想感情等。
1、在文章开头①开篇点题;②总领全文;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
2、在文章中间①承上启下;②引出下文;③总结上文。
3、在文章结尾①篇末点题;②总结全文,深化主题;③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文题;④令人深思,给人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五:修辞句的作用及答题规范1.比喻:(1)作用:①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②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易于理解、接受。
(2)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表达)了人物……的心情(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文章中某一段的作用
![文章中某一段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08a0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7.png)
文章中某一段的作用
文章中某一段的作用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内容表达:该段是否表达了某种观点、情感或信息?如果是,那么它可能起到了传达信息、增强情感或者强调观点的作用。
结构安排:该段是否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或者总结的作用?如果是,那么它可能是一个过渡段,连接了文章的不同部分。
主题呼应:该段是否与文章的主题或主旨相关?如果是,那么它可能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主题或主旨。
读者反应:该段是否引发了读者的某种反应或思考?如果是,那么它可能起到了引导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兴趣或者唤起读者某种情感的作用。
文体特征:该段是否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文体特征?例如,如果是小说中的一段,它可能描写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发展或者营造了某种氛围;如果是议论文中的一段,它可能提出了论点、提供了论据或者进行了论证。
总的来说,文章中某一段的作用取决于它在内容、结构、主题、读者反应和文体特征等方面的作用。
理解和分析段落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章的整体意义和价值。
文章分段的作用
![文章分段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9dae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33.png)
文章分段的作用嗨,朋友们!咱们来聊聊文章分段这个事儿呗。
文章分段啊,它能让文章的结构变得清晰极了。
你想啊,如果一篇文章密密麻麻全是字,没有任何分段,就像一团乱麻似的。
那读者看起来得多累呀。
分段就像是给这团乱麻做了梳理,把不同的内容板块给区分开了。
比如说描写一个地方的景色,一段写天空,一段写大地,一段写河流,这样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这篇文章是从不同方面来描写这个地方的。
而且呀,分段有助于表达不同的主题或者思想层次呢。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脑子里面的想法是很多很多的。
这些想法可能是相互关联,但又不完全相同的。
分段就能够很好地把这些不同的想法给隔开。
比如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可能一会儿在阐述一个观点,一会儿又在举例论证这个观点。
把这两部分分开成不同的段落,读者就很容易捕捉到我们的思路,知道哪部分是观点,哪部分是用来支撑观点的。
分段还能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呢。
就像音乐有不同的节奏一样,文章也需要节奏。
如果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调,那多枯燥啊。
分段就像是音乐里的节拍转换。
有时候我们会有一段比较长的、细致的描写,这时候可能一个段落就会长一点;而有时候是简单的过渡或者总结,那这个段落就会短一些。
这种长短段落的交替,会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像是在听一首富有节奏的曲子,一会儿舒缓,一会儿紧凑。
另外呢,分段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真的超级重要。
我们写文章是为了给读者看的嘛。
如果不进行分段,读者很可能读着读着就失去耐心了。
但是有了分段之后,读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适当休息一下,消化一下刚刚读过的内容,然后再继续读下一段。
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也更愿意读下去。
再说说从作者的角度吧。
分段对于作者整理自己的思绪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我们把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分段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不断地调整段落的划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优化我们的思维过程。
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可能把一些不太相关的内容放在了一个段落里,后来发现不对,就把它们分开,这时候我们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就更准确了。
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段落在文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6596c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9.png)
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分隔内容:段落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将文本分隔成一段一段的内容。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到每个部分的主题和要点。
段落的分隔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主题等进行,提高阅读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突出重点:段落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到各个段落的首句,通过段落的开头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重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内容。
3.整体结构:段落可以为整篇文章提供良好的结构。
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并且围绕主题句展开其他内容。
通过段落之间的逻辑连接,整篇文章变得有条理,有层次感。
4.提高可读性:段落可以帮助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长篇幅的文字如果没有段落分隔,读起来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吃力。
而有了段落之后,读者可以更轻松地阅读和理解文本,节省时间和精力。
5.引导理解: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主题句通常位于段落的开头。
这样的设定可以帮助读者在开始阅读之前,大概了解下一个段落的主题内容和思路。
主题句还可以在段落内部引导读者理解重要论点和观点。
6.展示逻辑关系:段落可以通过逻辑词汇和连接句子来展示不同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一个段落可能包含并列、因果、对比、转折等关系。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逻辑关系,段落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和推理。
7.强调结论:段落可以用来强调重要结论或总结观点。
在段落的末尾,可以加入总结性的句子或小结,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调文章的重点和要点。
总之,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本。
一个好的段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句、清晰的逻辑关系、合理的结构和分隔。
合理运用段落,可以使文章更具层次和逻辑性,提高阅读的效果和理解的质量。
段落的作用(课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阅读理解
![段落的作用(课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7a1162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3.png)
小例题做一做——(结尾段落)
楼兰已死,只留下一片废墟和王昌龄那首著名的诗篇,让后 人发出无限的感叹,难道我们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吗?
——《楼兰之死》
思考:本段有什么作用?(单选)
1.引发思考, 给人启迪
2.首尾呼应
3.总结全文
4.升化主题
正确答案: 引发思考,给人启迪
小例题做一做——(结尾段落)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我们不应该让困难把自己压倒,得每时、
嘿!乍看咱们的郭老师,貌不惊人,走在人群中,不显山不 露水,一点也不引人注目。但在我们班同学心中,他的地位 可是至高无上的。想知道原因吗?且听我细细道来。
思考这样的开头段有什么作用?(单选)
1.开篇点题
2.设置悬念,引起 下文,吸引读者阅 读兴趣
3.统领全文 4.烘托气氛
正确答案: 2.设置悬念, 引起下文吸 引读者阅读兴趣
小例题做一做——(开头段落)
1.我与父亲不见已经两年多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选自《背影》
思考这样的开头段有什么作用?(多选题)
1.开篇点题
2.设置悬念,引起 下文,吸引读者阅 读兴趣
3.统领全文 4.揭示主题
正确答案: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 出下文、,揭示主题。
小例题做一做——(开头段落)
1、文章开头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开篇点题,揭示主题,总领全文
小例题做一做——(结尾段落)
一位美国总统曾说,没有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等于没有到 过美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 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选自《雅鲁藏布大峡谷》
思考:本段有什么作用?(多选)
1.篇末点题
2.首尾呼应
3.总结全文
中考语文 阅读题 理解段落 ( 语句 ) 的作用
![中考语文 阅读题 理解段落 ( 语句 ) 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e445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1.png)
理解段落(语句)的作用一、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经典范例】野菊花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
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的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雨秋风秋霜。
山野早已敛去了辽阔的绿色,只把灰脊露在人间;紫燕和鸿雁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牛儿和羊儿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了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
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一齐把眼睛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上。
她把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般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她不固守现成,匍匐的枝条看似柔弱,却从不攀援依附。
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的翼翮,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向往,活脱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和金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挂到淮水河沿。
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要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几丛,明年一定要繁衍成龙。
星散的,要汇聚;成块的,要连片。
然后,在荒滩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
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这是一种怎样的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的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中,于生命的运动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教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
故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问题:说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理解段落作用课件(20张PPT)
![阅读——理解段落作用课件(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d6871ebe1e650e53ea9936.png)
家里有一点破铜烂铁、废旧报纸或塑料瓶什么的,父亲都会高高兴兴拿 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卖得的三五元钱,不再上缴母亲,装进自己的腰包作 “私房钱”,用于购买零食。
父亲以前生活节俭,从不肯到外边吃饭,也不吃任何零食。现在儿 成女就,没什么大的开支,他也就大方了,经常跑去买零食吃。父亲最喜 欢吃板肉夹烧饼。有一次父亲很委屈地在我面前告母亲的状:我每次都夹 一块钱的肉,只一次烧饼有点大,我夹了两块钱的肉,你妈就嫌我浪费。 我心里觉得好笑极了,这哪是印象中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父亲啊,分明 是一个馋嘴的孩子。我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给他,让他专门用来买板肉夹 烧饼,并叮嘱他,不准告诉母亲。父亲高高兴兴的收下钱出去了。第二天, 我从厨房经过,听见父亲向母亲炫耀道:女儿给我10块钱,让我买板肉夹 烧饼,还是闺女对我好!
众的再创作。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 的 作 品 的 价 值 包 括 审 美 价 值 仅 仅 是 一 种 可 能 的 存 在 ,只 有 通 过 阅 读, 它 才 转 化 为现 实 的 存 在 ,因 此 对 作 品 的接 受 具 有 艺 术本 体 的 意 义 ,也 就 是 说 , 接受 者 也 是 艺 术创 作 的 主 体 之一 。
她听见草叶们伤悼的哭声,听见空山长长的祈祷;覆盖 她吧,天空!还有大漠,还有沼泽。让一朵柔弱而美丽的 灵魂安息。
茫茫大地,只遗下几片殷红,几声空怅的回音。
1、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照应题目;总领全文鹤的特点,引出下文对 鹤的描写
父亲越来越小 父亲理发回来,我们望着他的新发型都笑了—后脑勺上的头发齐刷 刷地剪下来,没有一点层次,粗糙,玩劣如孩童。 父亲50岁了,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从不抬腿,脚蹭着地,嚓嚓嚓 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 饭菜不可口,他执拗着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 父亲很有点“人来疯”。家里来个客人,父亲会故意粗声大气地跟 母亲说话,还非要和客人争着吃头锅的饺子———他明知道家里有客人, 母亲不会和他吵架。客人一走,父亲马上又会低声下气地给母亲赔小心。 每次父亲从外边回来,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 父亲便不再言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便折回头骑 上自行车到处找,千辛万苦把母亲找回来了,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 亲晨练回来,母亲说:出去之前也不照镜子,脸都没洗干净,眼屎还沾在 上面。父亲不相信:我出去逛一圈了,别人怎么没发现,就你发现了?母 亲觉得好笑:别人发现也不好意思告诉你呀,都这么大的人了。
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段落在文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8a483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8.png)
段落能够使文章更加有层次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 意义。
02
段落作为文章的逻辑单位
段落有助于表达文章பைடு நூலகம்逻辑关系
段落通过将文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部 分,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每 个段落的主题明确,有助于读者理解 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段落能够通过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作者的情感更加细腻、丰富、真实,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 化和内心波动。
段落能够通过语言的节奏、语气和语调等元素,使作者的情感更加生动、形象、有力,让读者更加深入 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段落有助于形成文章的独特风格
段落能够通过不同的句式、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形成 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体 特点,使文章更加具有个性
段落的作用
• 段落作为文章的结构单位 • 段落作为文章的逻辑单位 • 段落作为文章的修辞单位
目录
01
段落作为文章的结构单位
段落有助于组织思路
01
段落能够将作者的思路进行分段,使读者更容易理 解作者的思维过程。
02
段落能够突出文章的重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 文章的核心内容。
03
段落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使读者能够更好 地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
段落之间通常会有过渡句或过渡段, 以连接不同段落的内容,使文章更加 流畅。这些过渡句或过渡段有助于读 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更加 易于理解。
段落有助于突出文章的重点
通过将重点内容放在单独的段落中,作者可以强调这些内容,使读者更加关注这些重点。这种突出重 点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在段落中,作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标题、强调关键词或使用不同的字体和字号等,来 进一步突出文章的重点。这些技巧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 点。
三年级阅读理解文章段落作用
![三年级阅读理解文章段落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1f12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a.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文章段落作用
在三年级阅读理解文章中,段落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展开主题: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通过段落可以将文章的主题展开,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 组织信息:段落可以将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有组织的排列,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3. 划分层次:段落可以将文章的内容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划分,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
4. 表达观点:在议论文或说明文中,段落可以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说明某个问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
5. 引导读者:段落可以用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通过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并保持阅读的连贯性。
在三年级阅读理解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段落作用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分析段落的内容和结构,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整体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理解中段落的作用
![阅读理解中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054ec7915f804d2a16c1b3.png)
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呼应)
(2)结尾段与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关系: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暗示主题、深化中心
(3)结尾段表现作者的情整理课感件 。
8
例:结合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 作用。(6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首段)读王维的《山居秋瞑》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 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 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 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 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尾段)“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 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 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答案: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
“中国味”,点明主旨,整总理课领件 全文。
2
二、如开篇没点题,首段作用:引出下文, 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例:山东卷《溯源》第18题: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 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 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 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 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 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如:全国卷《痛哭和珍》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 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 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 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终审稿)
![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终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d5c0c3b0717fd5360cdc8b.png)
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一、考查目的:把握段落内部层次及段与段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二、主要考法1.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2.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3.删去这段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解题思路和方法1.段落的作用:从结构上看……;从内容上看……)2.结构:(先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开头:(1)统领全篇,(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3)营造氛围,(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中间:(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3)对比反衬。
(4)伏笔铺垫。
(5)总领全段(或部分)结尾:(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2)总结全文,(3)篇末点题,(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3.内容: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4.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例题引路:四、典型题例(一)开头的作用五、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矛盾)这一段在文章中作用是什么答:开篇点题,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入;同时点明礼赞原因。
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紫藤萝瀑布》宗璞)开头一节独句成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在结构上既统领全文,又与结尾遥相呼应,并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在内容上突出“我”的定点赏花。
3.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尚和卑鄙。
文章段落作用
![文章段落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b48f2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4.png)
文章段落作用在进行任何类型的写作时,段落都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文章段落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
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段落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一些如何编写有效的段落的技巧。
段落的作用段落是写作的最小单位,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之一。
文章中的段落是指一组在内容上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句子组合(或多个完整句子组合)而形成的独立部分,通常由主题句、细节句和结论句构成。
段落具有以下作用:1. 突出和加强文章的主题段落的第一句话通常称为主题句,它是段落的核心,体现了作者表达的主题、观点和意图。
段落中的细节句和例子都是为支撑主题句存在的,使文章更加突出和加强了主题。
通过多个段落的组合,一篇文章在主题上更加清晰明了,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强调文章的结构和连贯性段落可以使文章理性分段,从而使读者轻松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框架。
段落要求写作者在组织思路时进行适当的跳跃,在表达一个小的思想或问题时必须具有切入角度和切口,强调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使文章表达更加清晰透彻。
3. 改善文章的阅读体验段落的使用有助于提高阅读体验,使文章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通过使用段落,长篇文章可以分开成小块,无需连续大段文字阅读。
这使得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需要的信息,加快阅读速度,降低理解文章的难度。
如何编写有效的段落编写有效的段落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和起承转合自然。
以下是一些编写有效段落的技巧:1. 保持段落长度适中段落的长度应控制在三到五句话之间。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重点,并且更轻松地跟随文章的思路。
过长的段落会让读者觉得疲倦,而过短的段落会导致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被打断。
2. 学会使用过渡句一个好的段落需要一个好的过渡句,使得前后两个段落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紧密。
可以使用如“此外…”、“然而…”、“总之…”等过渡词来连接段落中的重要内容。
过渡句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加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
现代文段落的作用
![现代文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8b270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c.png)
现代文段落的作用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现代文段落的作用,说白了就是文章里那些段落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别觉得枯燥,这可是篇章写作里的"神兵利器"呢!2. 段落就像是文章的"积木",每一块都得摆对位置。
你想啊,要是段落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那篇文章不就成了"散装零食"了吗?可得好好规整规整!3. 开头段就像是文章的"开场舞",可重要啦!它就像是电视剧的片头曲,得抓住读者的眼球。
要是开头写得无聊,读者立马就想打瞌睡,那可就完蛋啦!4. 过渡段落就像是文章的"空中走廊",把前后段落连接得严丝合缝。
没有过渡段,读起来就像是坐过山车,忽上忽下的,容易把人晃晕!5. 展开段就像是"故事的主干",得细细道来。
比如你要说一个观点,就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展开,让读者跟着你的思路走。
要是一下子全倒出来,那不就成了"倒豆子"了嘛!6. 说到论证段落,那可就像是打官司,得拿出证据来!数据啊,事例啊,道理啊,都得摆出来。
光说不练假把式,没有论证的观点就像是没有盐的菜,淡出鸟!7. 描写段落就得像个"画家",把景物、人物、心理都描绘得活灵活现。
读者一看就能在脑子里放电影,那才叫本事!要是写得不够生动,那就像是黑白照片,少了那份色彩!8. 总结段就像是"收官之战",得把前面说的都串起来。
但是可不能像复读机似的重复,得提炼出精华,让读者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9. 段落的长短也有讲究,就像是穿衣服要讲究搭配。
短段落像是"小精灵",适合表达简洁有力的内容;长段落就像是"大篇幅",适合细致入微的描写。
长短结合,才能让文章有节奏感!10. 段落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亲兄弟",得和睦相处。
第十三讲:阅读理解之段落的作用教案
![第十三讲:阅读理解之段落的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c2b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c.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阅读理解之段落的作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文章时,是否注意过每个段落的作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段落作用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段落的作用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段落作用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段落分析提炼文章中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段落分析实验。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实际操作,掌握段落作用的分析方法。
1.增加段落分析练习,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明确小组讨论的主题和问题,避免讨论过程偏离主题;
3.加强课后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4)阅读理解的应用:指导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效率。如教材《观潮》一文中,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段落阅读理解技巧,自主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段落的作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段落的作用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具体到分析文章段落时,还是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对文章结构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中考语文备考理解段落作用
![中考语文备考理解段落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7617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0.png)
中考语文备考理解段落作用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组织单位,良好的段落结构能够帮助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在中考语文备考中,理解段落的作用对于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段落在理解阅读中的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备考建议。
1. 提供信息和细节支持段落通过提供信息和细节支持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理解段落时,学生需要注意关键词、词组和句子,以便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一些常见的信息支持手段包括列举、举例、比较和对比等。
在备考中,学生可以通过划出段落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总结段落的主题和主旨。
2. 分析段落结构和关系理解段落也需要学生们能够分析段落的结构和关系。
段落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转折、因果、并列等方式呈现。
学生们需要注意关键词和过渡词的使用,以跟踪段落之间的思路发展和逻辑推理。
此外,学生还需要能够判断主次关系,抓住段落的核心内容。
在备考中,学生可以通过圈出关键词和过渡词,帮助自己分析段落结构和关系。
3. 推理段落和猜测词义理解段落同时也需要学生们具备推理能力和对词义猜测的能力。
有时,文章中可能出现一些陌生或生僻词汇,此时学生们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或者其他已知信息推测词义。
同时,学生们还需要能够根据段落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推测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在备考中,学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推理和词义猜测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4. 总结和归纳段落要点段落的最后一句通常会总结和归纳段落的要点。
学生们需要注意这些总结句,帮助自己捕捉段落的关键信息。
此外,学生还需要能够将各个段落之间的要点进行整合和归纳,形成对整篇文章的整体理解。
在备考中,学生可以通过划出段落的总结句和要点,帮助自己提高段落的理解和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理解段落在中考语文备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需要通过掌握段落信息和细节支持,分析段落结构和关系,推理段落和猜测词义,总结和归纳段落要点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积累,相信学生们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
一、考查目的:把握段落内部层次及段与段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二、主要考法
1.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2.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
3.删去这段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解题思路和方法
1.段落的作用:从结构上看……;从内容上看……)
2.结构:(先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
开头:(1)统领全篇,(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3)营造氛围,(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中间:(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
用。
(3)对比反衬。
(4)伏笔铺垫。
(5)总领全段(或部分)
结尾:(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2)总结全文,(3)篇末点题,(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3.内容:
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4.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例题引路:
四、典型题例(一)开头的作用五、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矛盾)这一段在文章中作用是什么?
答:开篇点题,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入;同时点明礼赞原因。
2.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紫藤萝瀑布》宗璞)开头一节独句成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在结构上既统领全文,又与结尾遥相呼应,并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在内容上突出“我”的定点赏花。
3.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尚和卑鄙。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文章开头引用帕斯卡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答:本文开头引用帕斯卡名言并加以阐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既使文章的观点更见深刻和独到,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4.董健先生在《读书的两种境界》一文中……给别人看。
(《读书的三种境界》徐宗文)本文开头讲述了董健先生误读孔子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答:引起思考,引出中心论点。
5.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朱自清)开头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开篇点题,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6.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枣核》萧乾)文章开头一段有何特点?
答:设置悬念
7.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甜甜的泥土》黄飞)本文开头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交待了自然环境和故事发生的时令。
“残雪”为下文写把奶糖埋在雪中伏笔。
8.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作用: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二)中间段的作用
1承上启下
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侧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例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
例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513],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对比反衬
例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
例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
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都市精灵》例《纪念白求恩》第二节
3.伏笔铺垫
例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爸爸的花儿落了》
例他是前两天从单位回到村子的,听人说是回家养病来的。
(《三颗枸杞豆》程海)
(三)结尾段的作用
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例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瀑布》
例最后一段: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物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我的母亲》邹韬奋)
3深化主题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