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三维工艺设计管理系统技术方案V11
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

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
三维数字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能够将实物对象快速而精确地转化为数字化模型,为设计、制造、检测等领域提供了便利。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三维数字化工艺的操作流程,确保工艺质量和效率。
二、设备准备
1.硬件设备:包括三维扫描仪、计算机、标定器等。
2.软件系统:选择适合的三维数字化软件,确保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3.周边设备:如灯光、支架等,保证工作环境良好。
三、工艺流程
1.准备物体:对待测物体进行清洁、固定等预处理工作。
2.标定系统:使用标定器校准扫描仪,确保扫描精度。
3.扫描操作:进行三维扫描,按照扫描仪的要求进行操作。
4.数据处理:导入扫描数据至计算机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模型修复等操作。
5.模型生成:根据扫描数据生成完整的三维模型,保证准确性。
6.后处理:对生成的模型进行修饰、优化,以满足设计要求。
四、质量控制
1.定期维护: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稳定性。
2.校准检测:定期进行标定检测,确保扫描精度。
3.数据比对:将扫描结果与实物进行比对,确认数据准确性。
4.反馈改进: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及时调整工艺流程,提高工艺效率和质量。
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是指导三维数字化工艺操作的重要文件,合理规范的工艺流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对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推动三维数字化工艺的发展。
2023-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V1-1

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V1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
它可以让人们像在现实世界一样去探索和研究地球,进而推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进行总体设计方案。
以下是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V1的分步骤阐述:步骤1:系统介绍首先,需要简要介绍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
它是一个面向用户的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它来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建筑、道路、河流等等。
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步骤2:系统目标其次,需要明确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的目标。
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服务,支持决策、规划和管理等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制定科学决策。
步骤3:系统架构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的架构包括前端展示层、中间业务逻辑层和后台数据存储层。
前端展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提供各种地理信息展示功能。
中间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各种地理信息数据的业务处理并提供各种服务和接口。
后台存储层负责存储各种地理信息数据。
三个层次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通过Web服务来实现。
步骤4:系统功能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地图展示、查询、分析和管理等。
地图展示是提供地图数据的主要功能,用户可以利用该功能了解周围的景观和各种地理信息。
查询功能让用户可以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数据来检索和查找目标信息。
分析功能让用户可以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制定计划或者进行决策。
管理功能是提供数据管理的主要功能,可以对各种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包括存储、编辑、删除等。
步骤5:系统技术三维仿真地图管理系统的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Web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地貌分析、城市规划等。
Web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数据展示。
地理信息技术则可以支持各种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3DE平台汽车总装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

仿真能力本身认可度高
不仅仅是在汽车行业,在更加复杂的航空航天,更加宏大场景的核电,水电,造船等标杆行业和标杆用户,都用达索的仿真平台如机器人的点焊,弧焊,涂胶,打磨,清洗,喷涂,钻铆,加工,装配,搬运具备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认可广泛的应用案例
免费/开放/功能强大的IDE开发环境
免费的开发环境IDE集成对3D EXPERIENCE平台的仿真数据模型的全面开放,可与OFFICE 二次开发相媲美的开放度与调试环境支持基于开发的数据交换和功能增强等类型的开发
19
典型功能展示-工时平衡分析
线平衡分析一体化标准工时计算线体工时负载平衡分析混线生产工时平衡分析
20
典型功能展示-人机工程模拟
标准人体模型可达性分析可视性分析舒适度分析
21
典型功能展示-3D工艺卡创建
0’52’’
22
工艺卡创建模型同步更新3D视图和注释支持PDF/Html格式
典型功能展示-MBOM变更对比
23
MBOM对比工艺结构统一管理MBOM多版本管理变更智能对比分析
典型功能展示-设计和工艺变更同步
24
变更同步3D和工艺对象关联设计变更B.I.智能分析
3DE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在汽车OEM的广泛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冲压
涂装
清洗
点焊
弧焊
搬运
装配
涂胶
打磨
钻铆
加工
25
3DE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价值延伸
DELMIA APRISO 制造执行(现实世界)
Routings/Operations for manufactured product定义和平衡工艺路线/工序
ResourcesDefine physical resources &
基于Windchill的三维装配大纲编辑及流程控制技术研究

structurally. An assembly outline edi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Windchill platform. Thus the interactive operation between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and CATIA software and the multi task flow control of assembly outline are realized.
Keywords: aircraft assemblyꎻ outlineꎻ structureꎻ 3Dꎻ process control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53
信息技术
董可静ꎬ等基于 Windchill 的三维装配大纲编辑及流程控制技术研究
通过结构树的形式ꎬ按层次关系显示ꎻ所需工装、所需规
范、所需工程图样可通过搜索获得ꎬ以文本形式显示ꎻ工序
内容由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输入ꎻ仿真动画通过附件形
应用更多地关注于将装配仿真动画与装配大纲的配合使
工艺标准、所需工装、零件清单、装配工序、更改说明、质量
用ꎮ 装配仿真是工艺设计人员在装配方案制定的基础上ꎬ
记录、检验要求、说明配图等内容ꎮ 装配大纲按照飞机架
次生效ꎬ每一架飞机有一套装配大纲ꎮ 装配工人依据装配
大纲工序以及引用的工艺规范 / 标准进行装配操作ꎬ并如
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

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维数字化工艺在现代生产制造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为我们提供高效、精准的生产工艺。
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是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三维数字化工艺的要求和规范的详细描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份关于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
一、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的制定目的1. 设备要求:制定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时应明确所需的设备和软件要求,包括各种三维扫描仪、CAD软件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
2. 操作流程:规定三维数字化工艺的详细操作流程,包括扫描、建模、修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确保每一步都能正确执行,避免出现错误。
3. 质量要求:明确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和要求,确保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规定产品的检验频率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 安全保障: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对于三维数字化工艺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5. 数据保存:规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同时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和权限,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1. 执行责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工作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程执行。
对于违背规程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2. 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于三维数字化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对于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及时整改。
3. 问题处理: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跟踪,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
生产制造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的实际效果,需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规程进行不断地优化和调整。
可以通过对工艺流程的改进、对设备的更新升级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结语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生产制造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制定一份合理、详细的三维数字化工艺规程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工作。
三维工艺解决方案PPT

产品虚拟装配工 艺规划
装配工艺后处理 装配现场可视化
目录
1. 天河三维工艺解决方案概述 2. 核心业务功能 3. 技术体系架构 4. 对企业的价值 5. 行业应用典型案例
3
天河三维工艺解决方案概述
天河三维工艺解决方案为制造企业提供基于产品三维模型的工艺制 定、验证、描述、管理的平台。尤其针对高端装备产品装配环节中 面临的制造周期、产品质量、成本消耗等压力,提供基于产品三维 模型和数字样机的工艺规划和信息管理支撑工具。
声音设备
应用层
CAD数据 装配顺序 装配路径 装配知识 零部件选 装配工艺 装配信息 装配现场
接口
规划
规划
管理
择装配 后处理
管理 动画浏览
核心服务 层
碰CA撞接D数干口据涉检测
约束识别
知识辅助决策
场景管理
运动仿真
行为控制
数据层
产品装配模型、装配知识和规则 PLM集成平台
技术体系架构
对企业的价值
精确虚拟装配设计,发现装配工艺设计中的问题,避免材料、工时
提供一个交互式的仿真环境,通
过产品的装配过程仿真确定零部 件的装配顺序、路径、要求、特 殊装配操作技巧等信息。
以仿真结果为主干,将装配工艺
以装配动画、交互式静态三维结 果、动态三维装配动画等形式输 出。
核心业务功能
装配精度预分析
基于产品三维模型,实现了产品实际装配之前预测产品最终的装配
精度,并提前设计出合理可靠的装调方案。
核心业务功能
模型转换接口
数据转换接口模块将主流CAD系统(如Pro/E、NX、Solidworks等)
建立的三维模型转换为中性格式数据,为工艺规划和仿真提供数据 基础。
工艺设计系统实施方案

工艺设计系统实施方案工艺设计系统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艺设计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工艺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人工计算、手绘图纸等低效、易错的问题。
因此,引入一套工艺设计系统作为辅助工具,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减少错误,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套实用、高效的工艺设计系统,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错误,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项目内容1.需求分析:详细了解企业的工艺设计流程和要求,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适应企业需求的工艺设计系统。
3.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开发相应的软件功能和界面。
4.测试和优化: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5.系统上线:将系统部署到企业的生产环境,并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系统的正确使用。
6.系统维护:对系统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及时修复bug、更新版本等。
四、项目步骤及时间安排1.需求分析(1周):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需求,并编写需求文档。
2.系统设计(2周):基于需求文档,进行系统设计,并编写设计文档。
3.系统开发(8周):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系统开发,并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4.测试和优化(2周):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
5.系统上线(1周):将系统部署到企业的生产环境,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6.系统维护(长期):对系统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及时修复bug、更新版本等。
五、项目团队及职责分工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策划、进度控制和沟通协调。
2.需求分析师:负责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需求分析,编写需求文档。
3.系统设计师:负责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系统设计,编写设计文档。
4.开发工程师:负责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系统开发,编写测试用例。
5.测试工程师:负责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6.运维工程师:负责系统的部署和维护工作。
结构化三维工艺设计管理系统

立项报告1、设备名称:协同研制-结构化三维工艺设计管理系统2、设备功能及主要技术规格指标:●三维环境下MBOM管理利用协同研制平台提供的直观的三维可视化环境,过滤出所需的全机或者整机模型,可以进行批量MBOM重构,或者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通过复制、粘贴等方式直接利用设计零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重构生成部件MBOM产品结构,以加快MBOM重构效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
如下图所示:在初始化MBOM重构完成后,设计师还可以对MBOM进行编辑调整,如添加工艺组合件或拆分件,以产生最终的MBOM产品结构。
MBOM重构完成后,可以提交启动相应的电子化工作流程,相关人员将接收到校对、审批等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审核批准。
批准后的MBOM产品结构将被冻结,需要走相应的更改流程才可以更改。
工艺设计数据将以MBOM视图为核心进行管理,实现工艺数据的独立管理和权限控制。
●三维工艺设计通过协同研制平台中的三维工艺管理模块,工艺员可以基于来自设计的MBD数模,开展工艺规程设计,并将设计结果结构化存储到协同研制平台中进行电子化签审。
已批准的工艺数据会自动发放到生产现场,并可以通过无纸化终端以图形化的形式进行查看浏览。
通过MBD数模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各个环节业务过程数据和流程的贯通,提高工艺人员设计效率。
同时,充分利用设计模型的MBD信息,全面实施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工艺设计管理,将我所工艺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维工艺设计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在三维环境下进行装配工艺规程设计,直观地指定装配单元的划分及其装配顺序等。
-在三维环境下进行零件工艺规程设计,直观地确定单个零件的加工工序、工步,以及相应的制造资源等。
工艺设计结构化管理在三维工艺设计过程中,协同研制平台将对装配工艺规程、零件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的设计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这些工艺文件中包括的各种信息都在平台中得到结构化管理,包括其中的工序/工步、工艺资源等信息都作为单独对象在平台中进行了有效组织,并建立了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最终形成错综复杂的工艺信息网络树,如下图所示:通过上述的方式对工艺信息进行结构化管理以后,将带来以下好处:-保证单一数据源,实现设计数据和工艺数据从设计、到工艺、到车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高工艺设计效率。
工厂三维布置设计管理系统

VPDVANTAGE Plant Design System工厂三维布置设计管理系统PDMS 碰撞检查培训手册目录1.VANTAGE PE P&ID2.VANTAGE PDMS 基础3.VANTAGE PDMS 设备设计4.VANTAGE PDMS 管道设计5.VANTAGE PDMS 土建设计6.VANTAGE PDMS 结构设计7.VANTAGE PDMS 支吊架设计8.VANTAGE PDMS 数据一致性检查9.VANTAGE PDMS 碰撞检查10.VANTAGE PDMS 出图11.VANTAGE PDMS 出图管理12.VANTAGE PDMS 项目管理碰撞检查利用碰撞检查,可以在生成管道分支的过程中就及时发现错误,从而让用户及时更正错误。
尽管能够在连续碰撞检查中对某一根管道实施碰撞检查,也仍需在完全碰撞检查前对其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如有错误,及时矫正。
不被报告的碰撞各种基本元件、管道部件或钢结构部件之间的碰撞通常都会得到报告,除了以下各种碰撞:·同一设备的两个基本元件之间碰撞·同一属主的两个结构或子结构之间的碰撞·互相连接的管道部件之间的碰撞·互相连接的管道部件和管嘴之间的碰撞·所有占有属性值(obstruction value )设置为零的部件或基本元件碰撞缺省值的设置(Setting Clash Defaults)选择 Setting>Clasher>Defaults 菜单项,设置碰撞检查所需的值。
执行该菜单命令,调出设置碰撞检查判别标准的对话框。
如下图:可以设置接触间隙值( touch gap ),重叠值( overlap )和误差值( clearance ) ,这些接触( touch )不一定都报告为碰撞。
可以设置管道分支内的碰撞给予报告或予以忽略。
占有属性等级(Obstruction Levels)所有设计数据库(Design database )和所有等级数据库(Catalogue database )内的基本元件都有一个叫做OBSTRUCTION (空间占有)的属性值。
三维设计软件实施方案

三维设计软件实施方案一、引言三维设计软件是现代设计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以虚拟的方式呈现设计师的创意,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设计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三维设计软件的作用,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以确保软件的有效使用和最大化价值。
二、目标与范围1. 目标:引入并实施三维设计软件,提高设计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2. 范围:涉及软件采购、安装与配置、培训与使用等方面。
三、实施流程1. 需求分析:与设计团队对接,了解其需求、痛点和期望,以确定最适合的三维设计软件。
2. 软件采购: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三维设计软件供应商,并进行采购。
3. 安装与配置:由IT团队负责安装软件,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按需进行配置,以适应设计团队的工作流程。
4. 培训与培训教材开发:组织针对设计团队的培训,包括软件基础知识、操作技巧和最佳实践等内容。
同时,开发相应的培训教材,供设计团队参考和学习。
5. 部署和推广:在设计团队中推广软件的使用,鼓励团队成员尝试并运用软件进行设计工作,及时收集并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反馈。
6. 定期评估和优化:定期对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收集用户反馈,并根据需求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不断提升软件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四、风险管理1. 人员培训风险:部分设计团队成员可能对三维设计软件不熟悉,对新软件的学习和适应存在一定难度。
为缓解该风险,提前组织培训,并配备专业教材和培训辅导人员。
2. 技术兼容性风险:由于涉及到软件的安装与配置,可能存在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确保软件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解决相关问题。
3. 运营风险:设计团队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操作问题、软件闪退等运营风险,需要及时响应和解决。
建立问题反馈渠道,以便快速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引入并实施三维设计软件,提高设计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四新工艺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工程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功能,建筑风格现代简约,结构形式主要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二、四新工艺施工方案1. 新技术(1)BIM技术应用本工程将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施工管理。
通过建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实现设计与施工的协同,提高施工精度,降低返工率。
具体措施如下:1.1 在设计阶段,采用BIM软件进行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协同设计,确保各专业之间的接口顺畅。
1.2 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施工效率。
1.3 在竣工阶段,利用BIM模型进行设施管理、维护保养等工作。
(2)绿色施工技术本工程将采用绿色施工技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具体措施如下:2.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
2.2 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如节能门窗、绿色涂料等。
2.3 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施工现场提供电力。
2.4 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5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保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6 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筑垃圾产生。
2.7 推广节水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
2.8 推广节能灯具,降低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
2.9 推广绿色施工设备,如电动工具、节能环保设备等。
2.10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2.11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保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12 推广绿色施工标准,提高施工现场的环保管理水平。
2.13 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技能。
2.14 推广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绿色施工项目进行评价和奖励。
三维仿真地图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三维仿真地图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目录一、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1、整体需求分析 (3)2、技术需求分析 (3)2.1初始信息设置要求 (4)2.2 系统性能要求 (5)3、参考标准 (5)二、总体设计 (6)1、设计思想 (6)2、设计原则 (6)实用性 (6)先进性 (7)扩展性 (7)易用灵活 (7)安全性 (7)标准化 (7)稳定性 (8)3、总体结构设计 (8)3.1 总体逻辑结构 (8)3.2 网络逻辑结构 (9)三、系统功能设计 (9)1、三维基础地图子功能模块 (9)1.1 地图基本操作功能 (9)1.2 地图常用工具操作功能 (11)1.3 地图搜索功能 (22)1.4 交通搜索功能 (23)1.5 周边信息搜索 (25)1.6 图层信息管理 (26)2、定制模块功能设计 (27)2.1 “三旧”改造及改造审批管理功能 (27)2.2 工业区规划布局功能: (28)2.3 精细化工园区管理功能: (28)2.4 “黄金走廊”沿江岸线信息管理功能: (30)3、三维地图后台管理模块 (32)3.1 用户权限管理 (33)3.2 权限管理 (34)3.3 信息管理 (35)3.4 地图维护管理 (36)3.5 地图数据管理 (37)3.6 数据备份管理 (37)3.7 操作日志查询 (38)4、接口模块设计 (39)4.1 OGIS地图API接口 (39)5、二次开发函数库 (42)5.1 预留功能接口 (43)一、系统总体需求分析1、整体需求分析系统将运用目前最先进的三维仿真虚拟技术及数据整合机制,将物理上、逻辑上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包括社会、经济、民生、文化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科学地、有机地组织,形成可视化的城市三维仿真地图。
城市三维仿真地图将直观的展现城市建筑、道路、绿地、河流、桥梁、铁路以及公共地理信息,为政府及民众提供三维可视化的地理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
在统一规范指导下建立三维数据库,将各种不同的地理信息数字化;通过政务网络建立地理位置与管理信息、管理单位与管理主管部门、民生决策与决策单位之间的连接,实现政务信息、地理信息的共享;系统具有分析决策的能力,通过综合利用各种信息、知识、人工智能和辅助高级决策,为决策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平台最大的特色是建立了的三维仿真地图,并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图形图像的形式,易于人们理解和查看。
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方案

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方案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工厂的设计和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二维平面图已经不能满足复杂工厂的需求,因此,采用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成为了一种趋势。
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工厂设计和规划,帮助工厂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分析和改进工厂的布局和流程。
本方案将介绍一个适用于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关键功能。
二、系统架构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 三维建模模块:该模块用于创建工厂的三维模型。
可以导入二维平面图,然后通过建模工具进行三维建模,包括建筑物、设备、管道、电缆等。
支持实时编辑和调整,并提供各种材质和纹理选择。
2. 数据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工厂设计的相关数据,包括建模数据、工艺数据、设备数据等。
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提供数据的查询、导入、导出等功能。
还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3. 自动布局模块:该模块用于根据工厂的需求进行自动布局。
根据设备、工艺和流程要求,生成最优的布局方案。
支持多种排布算法,并且可以灵活调整布局结果。
4. 可视化展示模块:该模块用于将三维建模和布局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支持实时漫游、缩放、旋转等操作,提供多种视角和展示效果。
还可以添加动态效果,模拟设备的运行和流程的流转。
5. 评估分析模块:该模块用于评估不同布局方案的效果和风险。
可以模拟不同操作场景,分析设备之间的协作关系、物料的流动和工艺的优化。
还可以计算各种性能指标,如能耗、人员流动、物料流动等。
三、关键功能三维工厂设计集成系统具备以下关键功能:1. 高效的建模工具:提供简单易用的建模工具,支持导入和编辑二维平面图,方便用户进行三维建模。
2. 数据集成和管理:支持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方便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在系统内部,提供数据的管理和组织,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查询。
3. 自动布局功能:支持根据工厂需求进行自动布局,生成最优的布局方案。
三维装配工艺解决方案

工艺工装设计与仿真
业务过程: ▪ 工艺设计与仿真 ▪ 工装设计与仿真 ▪ 数控加工编程与仿真 ▪ 数控测量编程与仿真
需求: ▪ 基于三维的工序模型建立 ▪ 基于轻量化模型的工艺仿真 ▪ 三维工装设计与仿真 ▪ CAM编程与仿真 ▪ CMM编程与仿真 ▪ 基于三维的尺寸公差分析
础; ▪ 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
工艺仿真 车间模拟 Robcad 人机仿真
Page 10
© 2011.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Siemens PLM Software
资源管理
•现场数据(设备、质量、操作、试验)的及时采集、反馈,实 现成本的及时统计、工艺的持续改进,支持产品的后期维修;
•采用数字化制造,实现“无纸化”制造。
Page 13
© 2011.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制造要求等信息 ▪ 查询车间专业特性、制造能力信息 ▪ 参考典型零组件工艺路线模板
需求: ▪ 模型形状、尺寸、公差信息查询 ▪ 材料、制造要求信息查询 ▪ 模型分析、测量功能
Page 5
© 2011. Siemens P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Siemens PLM Software
黎明三维装配工艺设计
MBOM
BOP工艺路线 规划
数字化三维工艺设计

数字化三维工艺设计在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工艺工作贯穿于整个流程当中。
工艺设计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类型、产品结构、工艺装备、生产技术水平等,甚至还要受到工艺人员实际经验和生产管理体制的制约,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工艺设计方案的变化。
如何提升工艺设计工作的高效性,寻求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模式来实现“短周期、高质量、低成本’’的理想一直是制造行业的目标。
2 国内外工艺设计现状分析工艺设计处于产品设计和加工制造的中间环节,它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关键步骤。
现在使用的CAPP软件,虽然部分替代了人的手工劳动,缩短了工艺设计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艺文件的质量,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但它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串行工艺设计模式。
工艺人员根据产品图纸、工艺标准、工装、设备等,所做的工艺设计在车间实际生产(试制)时,还是要不断的更改,不能保证其工艺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
国外在先进制造技术的驱动下,已经率先采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并且提出虚拟制造的概念,数字化制造以及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发展,国外在先进制造业已经走向领先地位,已经把工艺设计工作从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传递,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工艺设计工作的模式,提出三维数字工艺分析的概念。
国外大型航空公司利用数字化技术,取得了可观的效益,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真正实现从设计到工艺的并行方案,并且无差错的实现虚拟装配到物理装配。
3 并行工程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
它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因素,并强调各部门的协同工作,通过建立各决策者之间的有效的信息交流与通讯机制,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后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被发现,并得到解决,从而使产品在设计阶段便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及回收再生等方面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反复,缩短设计、生产准备和制造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部三维工艺系统技术方案xx2017年5月目录1 项目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1.1当前工艺业务现状 (1)1.1.2工艺设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2项目需求分析 (4)1.2.1三维设计数据下车间 (4)1.2.2工艺BOM建立与管理 (4)1.2.3结构化工艺设计 (5)1.2.4三维工艺设计 (6)1.2.5工艺审签 (6)1.2.6工艺输出 (8)1.2.7工艺资源管理 (10)1.3项目目标 (13)1.4项目范围 (15)2方案概述 (16)2.1方案说明 (16)2.2参考文档 (16)2.3总体框架 (17)2.4业务模式 (18)3前置条件 (20)3.1设计数据的规范要求 (20)3.2EBOM完整性要求 (20)3.3检查模型及配套要求 (21)3.4统一标准件库要求 (21)4详细功能方案 (22)4.1基础数据管理 (22)4.1.1组织结构管理 (22)4.1.2产品数据存储方案 (23)4.1.3PBOM属性管理 (26)4.1.4文档对象属性管理 (1)4.1.5工艺规程属性管理 (2)4.1.6工序属性管理 (3)4.1.7数据访问及权限控制基本原则 (3)4.1.8产品团队管理方案 (4)4.2设计数据接收 (5)4.3工艺规划 (5)4.3.1PBOM重构 (5)4.3.2工艺路线规划 (12)4.3.3定额管理 (14)4.3.4PBOM签审及工艺任务下发 (15)4.4工艺设计管理 (19)4.4.1结构化工艺设计管理 (19)4.4.2三维工艺设计管理 (42)4.5工艺更改管理 (51)4.5.1设计引发的工艺更改 (52)4.5.2工艺引发的工艺更改 (53)4.5.3工艺转阶段管理 (55)4.6工装设计管理 (57)4.7工艺制造资源管理 (61)4.7.1工艺资源库 (62)4.7.2制造资源库 (65)5方案总结 (68)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1.1.1当前工艺业务现状材料研发与装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工艺设计管理部门主要为产品研发部和工艺技术部两个部门;产品研发部主要负责研制产品(包括非金属产品)的工艺设计和管理,工艺技术部主要负责批产产品的工艺设计和管理。
其主要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设计数据会签发布后,工艺人员通过PDM查看专业设计室的设计数据(接收纸质文件用于生产加工,工艺设计时在PDM中查看设计发布的电子数据)基于Office工具(Word、Excel)进行工艺的设计和管理;在涉及多专业工艺规程编制的过程中,通过线下评审会完成二级工艺的任务协调下发等工作。
工艺人员手工完成工艺卡片和报表的输出,以人工的方式管理工艺设计结果和签审,工艺信息的传递主要采用纸质或Word文档的方式。
图四部工艺设计管理业务过程1.1.2工艺设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缺乏一体化的数据关联管理:当前,工艺人员参与设计活动的唯一环节是工艺会签,会签结束后的设计文件发布和会签后的设计更改不能及时通知到工艺人员,缺乏设计和工艺一体化的数据关联管理。
同样,当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更改时,工艺人员仅参加其工艺会签,设计无法确定工艺是否落实,无法形成从设计文件到工艺文件的闭环。
另外,进行工艺设计时的PBOM创建都是工艺人员根据模板进行手动逐条输入,未充分利用EBOM的相关信息,容易发生错误。
基于纸质的二维工艺设计:型号工艺内容涉及机加、电装、装配、非金属、表面处理、检验等诸多工艺类型。
工艺设计人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用在工艺准备工作上(如机加工艺:分析被加工零件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及技术要求,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加工工艺路线、设计数控加工工序,选择并确定零件定位与夹具、刀具、切割用量,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
对零件图纸的数字化处理、编写加工程序单、按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程序的校验与修改等等)。
而现有以二维图纸为主的工艺技术,完全依赖工艺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技术水平,没有充分利用三维模型的直观表达能力,需要二次解读设计意图,容易出错,虽然型号产品设计部门基本上实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设计,但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信息的传递,这有悖于采用MBD的核心思想,不能做到四部各个部门均采用一致的产品数据开展工作。
工艺资源管理不细:目前中心的工艺资源未能创建统一的资源管理库,工艺人员在进行工艺设计时,不能充分了解企业的可用资源,导致对生产能力和效率的错误评估,导致中心效率不高。
缺乏一体化的BOM关联管理:当前工艺部门的工艺人员主要基于二维图纸构建工艺结构,不能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进行工艺特性的分析,以及EBOM同PBOM的比对,难以保证PBOM的质量。
同时,由于EBOM 同PBOM缺乏关联性检查,当上游设计发生变化,不能在PBOM上快速获得变化指示,难以实现一体化的变更管理,这也使得当前四部仍做不到产品数据的全相关管理。
缺乏一体化的数据关联管理:并且当前工艺路线卡片、材料消耗定额卡片、外购件汇总表等等均采用手工的方式在Office工具中完成,效率不高,工艺规程卡片在Word中编制完成,这种状态导致工艺结构PBOM、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路线卡片、工艺相关报表不具备相关性,当设计发生变化的时候,工艺不能及时得到变化通知,工艺改变后,不能自动生成工艺相关报表,从而难以提高快速投产效率。
工艺设计管理集成过程繁琐:工艺均由Word编制及更改,然后人工审签归档,过程繁琐,并且基于Word手工生成报表,再人工进行审核归档,数据变化后需要重复该过程,不仅执行过程复杂,还带来产品数据的一致性难以保证等问题。
通过三维工艺系统的建设可以帮助解决以上问题,真正实现在数字化平台下完成设计与工艺过程,以MBD标注的三维模型作为设计、工艺、质量、制造等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依据,达到基于MBD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工作模式。
1.2项目需求分析建立四部三维工艺系统,实现结构化的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提升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工艺设计能力,通过对工艺资源库的统一管理,实现基于产品设计结构的快速BOM关联转换能力,有效缩短型号产品研制周期,改善生产现场工作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2.1三维设计数据下车间基于四部PDM系统实现设计部门基于MBD设计规范的三维设计数据向中心工艺部门的直接下发,数据范围涵盖所有与中心业务相关的型号,使中心工艺部门能够基于三维数据完成结构化工艺设计、管理和变更等工作,保证设计数据下发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工艺部门接收设计部门所发放的设计数据,检查数据内容,包括:名称、属性、阶段等。
基于EBOM实现设计数据的结构化管理。
可通过IE浏览器查看EBOM结构,可视化模型,相应的属性,确保检入所需的内容。
发送过来的设计数据在三维工艺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复现展示,发放到工艺部门的三维模型是基于MBD技术标注的三维模型,工艺部门可以基于该设计模型开展后续的工艺设计工作。
1.2.2工艺BOM建立与管理1)PBOM搭建中心工艺部门从制造装配的角度,按照制造分工和资源的组织将设计部门产生的EBOM重构为PBOM,继承设计部门添加的零件类型、材料信息、是否关重等工艺属性及参数内容。
工艺员在PBOM产品结构中添加工艺制造所需的工艺路线、加工类型、胚料尺寸、可制件数等属性信息,最终构建满足工艺制造需要的产品结构树,并以该结构树为核心组织相关工艺信息。
2)工艺规划工艺员能够在可视化的BOM编辑环境下快速准确的基于产品EBOM 创建出PBOM产品结构。
在PBOM重构的同时,工艺人员可以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进行工艺特性及分离面的分析,并通过复制、粘贴等方式直接利用设计零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重构生成部件PBOM产品结构,以加快PBOM重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并且PBOM的构建可以通过EBOM的条目选择、复制与传递,也可以通过可视化环境下的3D组件交互选择完成,通过EBOM的不断消耗以PBOM的不断累加直观地了解工艺数字样机的规划情况。
3)PBOM签审及工艺任务下发PBOM构建完成后,自动建立起同EBOM的关联关系,即依据PBOM 就可以查看到产品设计数据及设计属性信息;并且可以实时进行EBOM 和PBOM的比对,以明确两者结构的差异,从而减少漏装事件发生。
PBOM与工艺文件分别独立签审,工艺文件与PBOM相关联,工艺文件的签审不影响PBOM版本。
PBOM审批发布后,产品工艺人员可以将零组件工艺任务指派给专业工艺,通过工艺任务下发,工艺员可以收到工艺任务通知,并开始工艺任务的编制(工艺规程及工艺文件等)。
1.2.3结构化工艺设计通过三维工艺系统的建设,改变中心工艺部门以往通过纸质图纸和文件进行工艺设计和管理的模式。
系统中以PBOM为核心将结构化的工艺数据以及工艺资源与PBOM关联,实现工艺设计的结构化;在结构化的工艺数据设计模式下,同时支持二维、三维的工艺设计,满足中心工艺部门的业务需求。
同时,通过系统的数据库完成工艺数据的存储,实现工艺数据管理的结构化,实现细粒度的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使工艺设计数据和工艺变更数据更加清晰和准确。
在PBOM中建立产品零部件的结构关系,在工艺规程中建立零部件各个专业工序和工步的结构关系,在工艺资源中分别建立标准件、工装、机床、刀具、典型工艺、参考标准等的结构化关系。
PBOM(工艺结构)作为结构化设计和管理的主线和第一层次关联应用;通过PBOM的结构层次,将不同零件与其对应的工艺规程相关联应用,在工艺规程中完成不同零件工序和工步的结构化管理,实现结构化设计和管理的第二层次关联;工艺规程中的工序和工步能够直接关联系统中的工艺资源和相关工艺文档、参考文档等内容,实现结构化设计和管理第三层次的关联应用。
三维工艺系统应提供专用的工艺规程管理器,实现与中心相关型号所有专业的结构化工艺策划和编辑,将以往传统文件形式保存的电装、机加、非金属、装配等专业的15种工艺卡片以结构化数据的方式在数据库中进行集中存储,便于数据的合理组织和方便重用。
融数据库、3D 图形、2D图形、图像、表格、文字编辑于一体,图文并茂,实现可视化环境下的工艺结构及制造结构的构建。
借助三维设计模型产生工艺简图,设计模型有关信息可直接使用,工艺模板相关数据一次输入,全程使用,关联工艺资源数据可快速获取。
1.2.4三维工艺设计通过三维工艺系统的建设,使中心工艺部门能够依据三维模型完成机加专业和装配专业的三维工艺编制和管理。
机加专业工艺员可以根据三维模型生成三维工序模型,便于对现场的加工过程进行指导;装配工艺员可利用设计发布的成品模型,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定义产品的装配顺序、装配步骤、验证装配干涉等,并将其录制成装配动画,发布到现场指导装配工作。
1.2.5工艺审签工艺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发起各类工艺审签流程,包括10类工艺签审流程,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以最终确认流程为准):在系统中能够对工艺规程的权限、版本、生命周期状态、配置及业务流程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