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 1.景观分析方法 对城市内部功能地域的配置组合状态进行研究,并进行模式化表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对于站在区域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形态、区位、功能、结构、配置等的城市地理学而言,城市地域结构及其模式研 究最为重要。 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各种要素空间投影的内部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整个城市社会的全貌。 2.城市填图方法 从分析各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组合状况出发,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 方格法和断面图法。 3.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社会区分析、生态因子分析 社会地区研究法:美国,史域奇和威廉斯,1949年,《洛杉矶的社会地区》 1955年,史域奇和贝尔,《社会地区分析》,在方法论上更加精确化。 社会地区分析与古典城市结构模式的差异:古典模式是把现实的城市事例进行一般化后的归纳法模式,而社 会 地区分析是从整个社会的社会变动中演绎推导出城市的地域分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社会地区分析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指标的选取,形成三个复合概念: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第二步, 对 这种复合概念,以国情统计区为单位,选取能用数字表示的指标。第三步,分区计算上述三指标的得分。第四步 以这三指标的组合情况决定各区的特性。 因子生态分析法:前提条件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多变量解析统计方法的开发,以及城市内 部小地区统计资料的整理。 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地区分析的不同在于,后者事先设定城市内部居住分化的主要因素,而前者则通过变数群的 统 计分析去抽出主要因子。
城 市



• • • •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城市地理研究方法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念: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和空间组织演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的空间组织演化,重点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次研 究
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和城市内部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演化。构成了城市地 理 学的两个重点研究方向。
中心地模式和网络模式:认为网络城市的多节点共同形成一个独有的弹性交流环境。网络 城市利用了城市规模在单中心形态下产生的不经济,这与中心地城市在空间和功能上都有区别 相对于传统的城市形态,相对于相应规模的单中心城市,网络城市可能享有较大的多样性和创 造力,较少的拥挤和更多的区位自由。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具体包括四大领域:
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 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①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研究的基础。 ②城市体系研究:包括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城市职能分工、城市空间组织结构。 ③城市分类研究: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侧重于职能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研究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关系和演化规律;通过对城市内部的地域空间、土地 使 用、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的研究,进而研究整个城市结构的理论模型。 4.城市问题和对策研究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 1.不同等级的中心地 中心地的等级由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决定,高等级的中心既提供高层次的商品和服务,也提 供低层次的,具有较大的服务半径;低等级的中心地只提供低层次的商品和服务,服务半径 较小。 中心度:衡量中心地等级的指标,即中心地所起的中心地职能作用的大小。 人口规模是一个城镇在区域中的地位的综合反映。 2.市场六边形 市场区的上限为人们愿意去得到某商品和服务的最大距离,下限为保持中心地职能能够存在 的最小范围,其半径为门槛距离。只有当市场区为正六边形时,消费者到中心地的距离才能 保证最短,经济上最合理。
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化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赛达,西班牙,1867,《城市化理论》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 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 农村地理的扩散过程。 类型:——转化主体和转化过程 有形城市化:人口、经济、活动、空间地域、环境景观等有形物质形态的转化 无形城市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无形的思想意识的转化。 城市化I: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景 观型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II: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是抽象的 精神上的过程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城市首位律——马克· 杰斐逊,1939年 城市首位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城市远大于第二位城市的规律性现象。 首位城市: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 文 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指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首位度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4城市指数S=P1/( P2+ P3+ P4) 11城市指数S=2 P1/(P2+ P3+…+ P11) 正常的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都应该是1,而两城市指数应该是2。 (二)城市金字塔 用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出来, 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 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相除的商(K值) 来表示。
在经济开放、交通方便的地区,市场原则是主要的;而在山间盆地,与外界联系不便,相对 较为封闭地区,则主要是行政原则;新开发地区和发展中的年轻国家,交通线是开发的关键,交 通原则最为重要。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也是一种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理论,有关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均衡增长: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他认为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不均衡增长: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不均衡就有压力,压力本身推动发展。在不均衡的发展过程中需 要政府干预,支持发展某些私人资本不愿意投资的薄弱部门。 增长极理论:(佩鲁1950)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生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 有无发动型工业。所谓发动型工业就是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一组发动型工业聚集在地理 空间上的某一地区,则该地区透过极化和扩散过程,形成生长极,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快速的经济发展。 发动型工业:高效益、高关联性、高需求收入弹性、高度空间集中倾向。 点轴发展战略:若干增长极通过交通干线联系起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增长极战略的一种形式。 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和依赖的关系。初期核心区的主要机构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 性控制,是有组织的依赖。然后是依赖的强化,核心区通过控制效应、咨询效应、心理效应、 现代化效应、关联效应以及生产效应等强化对边缘的控制,最后是边缘获得效果的阶段,革新 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与边缘间的交易、咨询、知识等交流增加,促进边缘发展。随着扩 散作用加强,边缘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区。 核心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主要是核心向更高层次核心的联系和从边缘区得到原料等, 后者是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
中国1980和1990年的城市金字塔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奥尔巴克:1913年最早发现城市规模和位序的乘积为常数,PiRi=K,式中Pi是一国城市按人口规 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 位城市的人口数;Ri第i 位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 罗特卡:1925年发现美国符合:PiRiq=k,对位序变量允许有一个指数。 捷夫:1949年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的公式表达: Pr= P1/R,式中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 捷夫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已被很多人接受。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公 式实际上是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lgPi =lgP1-qlgRi 。 位序规模分布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根据q判断城市体系的位序——规模特征,一般q=1为 理想状态。q〈1为分散状态,q〉1为集中分布;在规划确定合理的q值和总区域城市人口后, 可以用区域分配法得到各序列城市的人口。
中心地系统与网络系统
中心地系统 中心性 规模依赖 趋向于首位和从属 同质货物和服务 垂直接近 单向流动 交通成本 完全的市场竞争 网络系统 节点性 规模中性 趋向于弹性和互补 异质货物和服务 水平接近 双向流动 信息成本 价格差别上的不完全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寻找城市的地理要素在实践和空间上的组织规律。 城市的地理要素:位置、距离、结构、范围、时间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1、极点法:首先在城市群内调查各城市的规模、相互作用、联系方式等,然后通过极点比较确定 集聚力与扩散力最强的城市,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2、等高线法:根据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强度画出联系线,依据等高线找出城市间的“脊线”,重点对 脊 线范围内的城市进行研究。 3、网络法:依据城市间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联系构画出城市间的网络线,按其重要程度划 分节点和连线,分析城市间通过网络的集聚与扩散活动。 4、相互作用法:将主要城市看作为集聚点,交通流、信息流等被看作为这两个中心向外辐射力,依据 重力或其它分析模型分析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5、密度法:用某些城市集聚与扩散的要素,例如流动人口、劳动力、资本的单位面积密度,来表 示与中心城市的疏密关系,并进行集聚与扩散的研究。 6、“地域等级体系”法:围绕城市中心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再根据各功能区的等级体系关系 分析 其在城市中的集聚与扩散态势。一般而言,各功能区可进一步划分为4—5级。 7、“栅格”法:围绕城市中心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栅格网划分,再对各栅格网的功能进行定义,然后 确 定各栅格与城市中心的关系,进行相关集聚与扩散分析。 8、系统动力学法:将城市的集聚与扩散看作一个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初始状态、激发因子和机制, 构造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核心对边缘的两种效果: 负效果,由于核心区自身的利益,使边缘的劳动力、奖金等流入核心区,剥夺了边缘某些 发展机会,这时以前向联系为主,是极化作用的结果。 正效果,核心发展所得利益扩散到边缘,使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就业机会扩 大,次级核心发展等。这时后向联系明显,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3.中心地组织 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按一定的数量关系和功能控制关系构成一个等级数量体系,在空间分布上 具有特定的构型。最基本的等级体系有三类: (1)按市场6, 18,54,……;补充区的面积按等级成3倍递减。 (2)按交通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K4系统。该系统内,中心地数目按等级自上而下依次 为1,3,12,48,……;补充区面积按等级由下而上4倍递增。 (3 )按行 政或 管理 原则 构成的中心 地等级 体系:K7系 列 。中心地数目 分别为1 ,6,42 , 294,……;补充区面积成7倍递减。
核心和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是这一模式的基础,是内部(空间的)发展变化的根源。由 于在边缘区可出现城市型聚落,在核心区也会有农村型聚落,因此,边缘区也可能变城市化地 区,不过并没有改变其对核心区的依赖地位。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网络城市理论 高效的基础设施走廊正逐渐把知识密集中心与大都市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一些城市地区 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多中心城市体系中,紧密的联系已在功能互补的场所间得以形成 ,而不是简单地建立在距离和需求门槛上。关系连接趋于水平而不是垂直,最终的城市形态就 会采取“走廊城市”的形态。但是这些新的城市区域缺乏一个主导性的单核心和可定义的边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