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该怎么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四川
汶川大地震示意图
汶川县地貌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温家宝亲临第一线,指挥救灾,
目标就是一个:以人为本抢救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 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全国各媒体也快速、公开、全 面的发布灾情信息,不仅有助于救死扶伤,也杜绝了各种流言。 中国政府和人民处理这场灾难的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 誉。 材料三:在灾难面前,党领导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 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救援工作。连日来,各路大军顽强奋战, 解救被困群众,灾区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全国人民患难 与共全力支援,中央财政安排七百亿人民币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 金……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都表现 了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的宏大气魄。 材料四: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主席 饱含深情、铿锵有力地指出:“胜利一定属于 英雄的中国人民”。 (见图5)
点拨: 1、启发学生划出每段材料的关键词(红字部分),
概括每段材料的中心思想。(例:材料一:中国部分 省级行政区域图及汶川地貌图) 2、与设问对照,审清题意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 信息组织答案。如问题一第一问要求写出A B两个省 级行政区划,因此图中四川、河南等省对本问来说便 是无效信息。而第二、三问要求回答的是汶川的地型 而不是四川省的地型,不少同学审题不仔细误将汶川 当四川,致使二三问都失分。 3、对问题二第二问,着重点拨东汉、三国时间概念 尤其是“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 4、提点学生注意材料二、三、四的内在联系,有的 问题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如问题三、四及问题 五的一部分。 5、有的答案除运用材料信息外,还得综合学过的知 识才能作答。如问题五其中一个原因——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深圳市历史与社会中考考试说明》规定:试卷中 难、中、易三部分试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1:6:3 左右。整份试卷难度系数为0.7左右。这个规定实 际上就是“度”。就是通常所讲的宽度和深度。从 这个规定可看出:第一,中考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是有层次要求的;第二,中考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重在基础。事实上这些年来中考对基础知识考查分 数比例往往高达80%左右。可见,把握考点的“度” 就掌握了通向中考胜利之门的一把钥匙。. 怎样才能把握考点的“度”?
(2)“一点多练”
例举: 考点:“中国历史与文化”第10条考纲“中国
古代的朝代更替顺序”。
1.下列朝代按更替顺序排在最前面的应是 A.元朝 B.唐朝 C.东汉 D.西汉
1 2.按朝代更替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宝安区08三模试题 D)
① 东汉 ② 西晋 ③ 南北朝 ④ 隋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宝安区08练习题A) 3.以下历史人物中最早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秦始皇 D.元世祖 (宝安区08练习题C) 4.岁月流逝,文物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足迹。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排列正 确的一项是
例1、


① ② ③ ④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代表人物” (按层次解读考点,这个点就只须掌 握”记忆“这一层次就够了。) 记忆: 1915年 开始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民主” “科学”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例举:《世界历史与文化》 10.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记忆: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及标志;主要领导 人;1688年,议会通《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 体在英国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 史的开端 ②美国独立战争起止时间;主要领导人;1776年, 《独立宣言》通过,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③1789年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主要领导人;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④1878年美国制定宪法,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华 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⑤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合适的教学模式
• 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采用“学案教学”的模式,其 基本环节有:课前小测——考点解读——课中训 练——教师小结或学生自习。 主要问题有: • 1、对考点的解读近乎讲新课。 • 2、不重视信息反馈,使考点解读和训练缺乏针 对性,大量浪费时间。 • 3、教师没入题海出题海,给学生训练的题目质 量不高。 • 4、没有将学法指导贯穿在训练之中,使“练” 没落在实处。 • 5、没预留足够时间给学生当场消化和对学生进 行分类指导。



运用: ①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评价资本主义民主制 度的进步性(与君主专制制度对比;是工业 革命开展的前提条件) ②近现代中外重要的社会政治制度(联系日 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中华民国、人民代 表制度) ③英法美等国的地理位置、濒临的海洋等地 理知识
3、在相关考点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对考点“度”的把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 是在相关考点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学 科内部、学科之间)通过联系使貌似孤 立的知识形成网络。(即知识结构)
例2
15.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 救国救民的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 A.国际形势的影响 B.先进政党的建立 C.中国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未变 D.受新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例3
25.200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通过公开公 平地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中国自古有之。 科举制度自创立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 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② 唐朝科举考试和明清的八股取士在考试的内 容方面有何重大变化?

我们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 科的基本结构(结构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就是基本原理、基本观念)只有掌握了学科 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 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的结 构里去,才容易记忆和便于运用;掌握了基 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 似的事物。因此对考点“度”的把握的一个 重要方法就是在相关考点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学科内部、学科之间)通过联系使貌似孤 立的知识形成纵横交织的知识网络。
2、练要和学法的指导紧密结合

① ② ③ ④ ⑤
(1)“讲评”是学法指导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讲评课的基本程序: 教师分析试卷找出学生答卷错得最多的题和错得最多的答案, 在此基础上确定讲评的题目和内容。 结合题目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读懂材料的基本方法。(通读— —细读——划出关键词——概括每段材料的中心思想) 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照题目设问从材料 中提取符合题意要求的信息) 点拨学生搜索符合题意要求学过的知识,理出答题思路。 指导学生答题要规整。(在指定的地方写答案,答案要要点化, 注意先后顺序,书写要规范)
一、考点的解读


1、对考点的正确解读是提高课堂效率 的前提。 “度”指的是深度和广度,对考点解读 过深过浅过宽过窄,都直接影响备考的 质量。
例1

30、问题五:根据材料二:步入现代, 美国曾经非常敌视新中国,仇视中国共 产党,然而中美两国人民终于再次携手 共进。标志中美两国关系解冻的重大历 史事件是什么?(1分)发生在哪一年? (1分)今年是中美两国建交多少周年? (1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解: ①君主立宪政体与君主专制政体的本质区别 ②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从战争起因的特殊性理解美国独 立战争与英、法革命性质不同之处 ③1787年美国宪法所体现的原则: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 ④人文主义与启蒙思想既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 想又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思想理论基础;近代资本 主义民主制度的源头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⑤从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理解明治维新的作用 ⑥《独立宣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如何上好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主讲人:黄华钊 时 间:2010年
序言

有效:不是看老师做了什么,而是看学 生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合适:“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永远不 可能有万灵的、最好的方法、只有更合 适的方法”,“合适才是最好的”。 “ 模式可以多样,但适合自己学校校 情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彭佩瑜老师的教学模式

• •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班级管理机 制——科任老师-课代表-组长——成员 “学生动,课堂活”:小老师 “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情”:合作、 竞争、激励机制
• “学生最大的需求不是老师、不是环境、 不是成绩,而是寻找动力。我们的学员处 在家庭、工作、社交活动等繁忙的状态下, 学校最大的任务就是使他们保持长久的、 持之以恒的动力。根据我们的研究,当你 保持了这种新鲜的冲动,你就完成了80% 的学习任务。”
① 唐三彩 ② 青铜器 ③ 铜火铳 ④兵马俑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南山区08模拟题D)
5.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忆 昔》 ②“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 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宝安区08摸拟题C) 6.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彻底覆 灭?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成立 D.宣统帝下诏退位 (09市中考13题)
分析:学生答卷错得最多的是:问题一,尤其
是第二、三问;问题二第二问;问题五对原因 分析不完整,挂一漏万。 主要原因:1.阅读材料没有同设问相对照。2、 审题不仔细,误将汶川当四川,导致问题一第 二、三问失分。3、基础知识不牢固,问题二 第二问是典型,东汉、三国时间概念模糊。4、 孤立看材料,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中 国 近 代 史
4、“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与《海国图志》
5、洋务运动
6、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7、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 ☆ ☆ ☆

☆ ☆ ☆ ☆ ☆



9、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0、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记忆”——通常称之为“是什么?” “理解”(对事物内在联系的认识能 力)——通常称之为——“为什么?” “运用”(综合和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 释或评价某历史或社会现象。中考试题 往往借助新材料、营造新的问题情景、 从新角度提出问题。)——通常称之 为——“怎么办?”。
图5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写出A、B两省的简称。(2分)


这次地震中心的汶川县以什么地形为主?(1分)这 种地形有什么特征?(1分) 问题二:三国时期,四川省是哪一政权的辖地?(1 分)三国之前和之后的朝代分别是_____和______。 (2分) 问题三:材料二体现了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维护公民的 哪些权利?(2分) 问题四: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 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2分) 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请你分析胡锦涛主席所说的 “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原因。(2分)
2、对考点进行分层次解读

对考点“度”的把握关键是对考点层次 的把握,它有助师生明瞭中考考查的着 力点是什么,从而牢牢把握备考的正确 方向——基础性。
2010年武汉市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纲
主 题
考查要点 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 与《马关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
达标要求 了解 ☆ ☆ ☆ 理解 掌握
三、怎么练?
1、 教师要入题海出题海,方能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讲和练好比复习课的两个轮子。通过“练”这个环节,教
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通过“练”这个环节,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了解自己 存在的问题;通过“练”这个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 的学法指导,交给学生一杆“打猎的猎枪”。 怎样才能将“练”直接落到实处? 上面大量例子表明 教师给学生练的题目质量如何将之间 影响复习课的质量。要提高训练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入题 海出题海,多看题多研究题,经过鉴别、筛选,挑出合符 中考要求的题目给学生训练。从长远看,经逐年的努力、 积累建立起自己学校的学科题库,应是稳定中考成绩的一 项基础工程。谁先这样做,谁就先得益。
例举:深圳市08年中考试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的强
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这次地震震级高、烈度大, 重灾区范围超过10万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受灾人数4550余万人。 材料一:(见下图)在这次地震中,图中的A、B两省也遭受 了巨大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