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筑美学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建筑美学浅谈
摘要:桥——作为跨越障碍的通道,其本身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桥梁历史、细节装饰
桥梁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所以,本人将根据桥梁的发展历程和细节浅谈对桥梁之美的一些理解。
桥梁历史
古代桥梁: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桥长达183米。古罗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桥,在公元前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4世纪时建起挑出石拱桥(拱腹为台阶式)。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据考证,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拱桥图形;还有现在尚存的赵州桥。
而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桥,即为多跨梁式桥。木梁桥跨径不大,伸臂木桥可以加大跨径。中国3世纪在甘肃安西与新疆吐鲁番交界处建有伸臂木桥,“长一百五十步”和16世纪意大利的巴萨诺桥为八字撑木桥。
还有出现较早的木拱桥,如公元104年在匈牙利多瑙河建成的特拉杨木拱桥,中国在河南开封修建的虹桥,建于公元1032年。日本在岩国锦川河修建的锦带桥为五孔木拱桥,建于公元300年左右,是中国僧戴曼公独立禅桥。
这些古代桥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除了它们在功能上是的特性外,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它们对建筑美学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贡献。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结构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因此,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统一和谐;均衡稳定;比例协调;韵律优美;连续流畅。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
由于18世纪铁的生产和铸造,为桥梁提供了新的建造材料。在近代又相继出现了铁桥和钢桥。而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预应力混凝土和高强度钢材的出现,以及科技的爆炸式发展,各式各样的优美桥梁相继问世,铺出了一幅“百花齐放”的美好画面。
至于桥梁的细节装饰,“以小见大”在桥梁美学上同样适用。桥墩、桥头、桥栏杆等组成部分的装饰美,影响着桥梁的整体效果。
桥梁会因自身所处的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造型。比如,苏州园林里短小的桥梁往往造得极矮且没有栏杆,这样可以使人更接近水面,便于观赏倒影和水中游鱼;而没有栏杆这一细节,会使游人略带几分小心的过桥,险中得乐,颇有一番滋味。园林里水面上较长的桥梁则宜于建得曲折多姿。我国园林在局促的范围之内,咫尺山林,聚集了不少精粹的景物。且曲折的桥梁增加了空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风景。又如罗马时代不少桥梁本身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的,桥上必设有桥头堡垒,不光是为了作战需要,同时也给人以雄伟英武的印象。再如,由于当时宗教对社会起控制作用,不少桥上往往建有教堂或其他宗教性的建筑物,这些在中世纪的欧洲最常见。
桥头往往是人们观赏一座桥的必看之处,当然,有桥头的应是大桥和城市桥梁。结构造
型好的桥没有桥头衬托,不会给人带来美感。在古代,桥头建筑多采用对称布置的宝塔式或教堂式建筑,给人以高耸、庞大和肃穆的感觉。我国物流十年代以来的桥梁建筑也十分重视桥头建筑的装饰作用。如武汉长江大桥(一桥)的桥头是具有传统名族风格的亭台楼阁,恰与两岸的龟蛇二山、黄鹤楼、晴川阁等风景名胜相融相衬,别具风格。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由前台和后台两部分组成,前台以三面红旗为主题,后台以工农兵群诉为主题,显得雄伟壮观。所以说,桥头美的要求是造型新颖独特,外观痛环境相融,并体现一定的政治文化意义。
最后,桥梁的色彩对桥的美观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目视一个物体,是以“形”和“色”来加以区分的,“色”会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感受而起着心理上的作用。建桥的各种材料有着自己固有的颜色,反映在人们的视觉感觉上就是“外观质地”的印象。如混凝土呈现其材料特征是灰色或白色,钢架从防锈出发,所涂防锈漆是橘红色。桥梁的色彩搭配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体现自身的造型美,二是同周围的环境相配合。如在海面上的桥梁多以白、黄色调为主,因为要同蓝色的海水相比对;而在城市中的桥梁则多用橘色、绿色、五彩等,以便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下增添几分活力。所以,对桥梁色彩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无论如何,多样统一、比例和谐、均衡稳定、韵律优美等仍不失为各个时期桥梁美的基本原则,我们也是依靠这种生理上、心理上、时代的和社会的共性来研究桥梁美学的。总之人们从桥梁艺术中获得美的感受,体味着不同于音乐、美术、舞蹈,但只属于桥梁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童寯著,《园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