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知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长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交流,激起兴趣
师:同学们,在平时你都有哪些爱好呢?
生1:我爱好滑旱冰。
生2:我爱好看电视。
……
师: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同学们的爱好非常广泛。
我呢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把看到的美的事物拍摄下来也喜欢收集整理一些好看的图片。
十一假期,我发现很多地方都摆出了漂亮的花坛,所以我不但拍摄了还收集了一组关于花坛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花坛图片)生:好。
师:图片欣赏完了,想说点什么?
生1:那么多的花坛真漂亮!
生2:真美丽!
师:看得出来大家都为生活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庭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评析:用学生亲切、喜欢的花坛图片为切入点,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既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又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活动二:创设情景,感受周长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都感觉到我们的城市非常漂亮,你知道吗,为了让校园变的更加美丽,我校也在校园里建造了各种形状的花坛。
今天老师把花坛的图片也带来了,一起看一下吧?
(课件出示花坛图片)
师:这么漂亮的花坛,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
生: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指生说)
师(指到扇形):那么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像不像我们夏天用到的(师手势演示扇的动作)扇子?它就叫做扇形。
师:这么美丽的花坛,要想保护好里面的花草,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次小组讨论: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己想出办法后在小组内交流。
)
生1:按时给它浇水。
生2:不进去踩踏。
生3:在花坛一边竖上牌子,写上:爱护花草。
生4:可以给花坛安上护栏。
生5:派监督员在一边看着。
……
活动三:感知图形周长的含义
师: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看来大家都觉得给花坛安上护栏比较妥当,我们就用这种办法来保护这些美丽的花儿吧。
根据我们学校的花坛情况及刚才提到的保护方案,如果你是护栏设计师,护栏要安在什么地方呢?(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
师:哪个同学上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的护栏是在什么地方安装的。
生1(圆形花坛):我是围着花坛安一圈。
(师板书:一圈)
师:你能把小手举起来,边指边说,慢一点,让下面的同学听清楚吗?
生2(长方形):我把护栏安在花坛的四周。
师:你说得真好,花坛的四周(花坛的一圈)也就是花坛的一周。
(板书:一周)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扇形花坛它的护栏在什么地方安装?
生3(扇形)(边指边说)我也是围着花坛安一圈。
(一圈也叫一周)
师:大家围的花坛形状虽不同,但是围的方法却有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1:都是沿着花坛的边从一个点出发转一圈再回到这个点围成的。
生2:围了花坛一周。
师:回答得非常好,都是沿着花坛的边,围了花坛一周。
【评析: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指一指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围花坛一周”的方法,对“一周”有了最初步的感性认识。
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形象易掌握。
】
活动四:深化感知,认识周长概念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知道护栏安在什么地方了,那怎样才能知道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呢?动脑筋想一想。
生:只要知道花坛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很聪明,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所以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就是这节课我和大家一块来学习的问题。
(板书:图形的周长)
师:有关周长,你想说点什么?
生1:什么是周长?
师: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
生2:周长到底有多长?
生3: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
……
师: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和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圆形花坛的周长(贴圆形花坛)生:(边指边说)这个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从起点围绕图形边沿一圈再回到起点)
师:你说得真好,对,这个圆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哪位同学能像刚才这位同学这样到前面来给大家说一说这几个图形的周长?(贴正方形、长方形、扇形)
生(边指边说):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它四条边的长度,扇形的周长是它一周的长度。
【评析:将求护栏的长度转化为求花坛一周的长度,在不同的学习资源中进一步体会围“一周”的概念,让学生在说一说中加深理解周长的定义。
】活动五:合作探究,理解周长的含义
师:同学们想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解决。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什么是周长,怎样知道图形的长度。
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每个花坛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呢?
师:有同学说用测量的办法,下面咱们就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不同形状的图形我们可以用什么测量的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
(第二次小组讨论)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哪个图形的周长。
生1:我们觉得测量圆形可以用绳子。
生2:测量较大的图形周长可以用步量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想到了用绳子测量圆形的周长,老师这里有根绳子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生(演示测量的方法):做好标记,然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的方法,你觉得他的方法怎么样?(好)简直太棒了。
关于圆形谁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
生1:我觉得可以用米尺。
生2:还可以用直尺,让它围着圆形转圈。
生3:还可以用纸条,然后测量纸条的长度。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想出了这么多测量圆形周长的方法,其实,同学们在无意识中用到了一种数学思想。
有知道的吗?(学生摇头)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
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经常会用到。
师:那其他图形的周长怎样测量呢?
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先用直尺测量出它们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长方形只测量相邻两条边就可以了,因为它的对边相等。
生3:正方形只测一条边就可以,他们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的测量方法越来越简单。
扇形的周长怎样测量呢?
生1:可以用绳子。
生2:用软尺。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测量方法,那么像圆形、扇形这样的图形,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用围一围的测量方法来求它的周长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评析:概念的应用,新旧知识的综合;知识的拓展;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调动其心灵深处的思考,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同时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感悟。
】
活动六: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通过测量我们就能知道学校花坛的周长。
我想同学们会很快买回适合花坛长度的护栏。
下面请用你们学到的本领来看看这些图形吧。
1、新知学习,边说边做,用小手边指边说各种图形的周长。
例如:扇形、长方形、圆形、大树叶,贴在黑板上,让孩子到前面来描出周长。
2、感受周长,请学生用软尺测量同学头围、腰围并记录,还可以测量课桌面周长、讲桌面周长,其中两人测量,一人记录。
3、走进生活,逢年过节,把教学楼安装上彩灯,教学楼一共需要多少米彩灯灯线?
4、动脑筋,激发孩子学习周长和数学知识的兴趣。
5、理解体验,分别请几列小火车的同学围着某一排同学的座位步测周长(两步是1米)。
课堂小结:
你喜欢这节课吗?喜欢哪些地方,谁来说一说?
图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这是参加“诸城市教学改革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中我讲授的一节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图形的周长》信息窗1。
说心里话,这节课我准备了一段时间,抽签是在周六,比较巧就抽到了这个课题,周二下午最后一节比赛,教案课件准备好后,周末在家里我给两岁的女儿讲了好几遍!开始还喜欢听,后来再讲就不听了,转身就跑掉了。
我就想,平日上课孩子们是否也是这种感觉,不喜欢听想转身跑掉,我该怎么改变如何努力,让孩子们爱听、喜欢上数学课!我觉得:上课应该是一次又一次的心情愉悦的体验、发现、感受知识的过程,不要为了上课而上课,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和孩子们互相探究、发现、感悟知识的快乐旅程,那样很多问题及就迎刃而解了,我和学生们可就都轻松开心了呢!
再回到这节课,周一找了个班讲了讲,效果不很好,有点乱。
乱在:1、开始导入,用到的花坛图片太多,孩子们很喜欢看但是不会想到主题,于是删除大部分;2、软尺量周长,更是乱极了,孩子们不知道怎么用软尺、什么是头围、腰围,量的乱糟糟,分工也不明确;3、走周长,整排同学下来走,队伍过长更是乱。
找车校长商量之后决定:量周长,先找出一个小组到前面来,老师讲清软尺的用法,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测量头围、腰围,另外两名同学记录,给每个小组分好工再开始测量;走周长,不再是整排同学走,而是开小火车,每次一列小火车,开始老师领着走,然后同学领着走就不会乱了,可以多走几列。
解决的了这几乱,心里就有底气一些了。
引入周长的概念有点快,概念可以一点一点给出,可以先给出“一周”、通过讲解再给出“图形一周的长度”,还有“封闭”一词孩子不是很理解,没有深入讲解,可以在给出图形一周的长度概念之后,再出一个题,有封闭有开放图形,让孩子们选择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最后完善概念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它的周长。
”
这样循序渐进的给出周长的概念会更形象好理解易接受。
新知学习一题,老师把各种形状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找了孩子来描出周长,欠缺的是没有把图形再揭下来,让孩子观察周长是线而不是面,以防以后学习面积把周长和面积混淆了,这也是这节课又一个缺点。
这节课的小结,如果改变以往的问法:“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样问:“你喜欢这节课吗?喜欢哪些地方,谁来说一说?”那就更好了,以后我就这样
问!
总的来说,课程的设置环节是顺畅的:情境导入---引出概念---说周长---画周长---量周长---用周长----算周长----走周长,整节课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就是“体验、感受周长”,上完这节课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周长,你感受到了吗?体验周长的存在了吗,我觉得这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