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设计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设计教程》作业一

06建筑系林倩 25220062204896 1.简要说明意大利,法国,英国传统园林的特点;

答:(1)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别墅园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别墅园多半建置在山坡地段上,就坡势而做成若干层的台地,即所谓“台地园”(Terrace Garden)主要建筑物通常位于山坡地段的最高处,在它前面沿山坡而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一层层台地,分别配置平台、花坛、水池、喷泉和雕塑。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站在台地上顺着中轴线的纵深方向眺望,可以收摄到无限深远的园外借景,这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其设计者多数为建筑师,因而在设计时常采用建筑物的轴线为庭院和花园的主轴线,建筑处于下方位置,使园林成为建筑物的延伸。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还出现一种新的造园手法——绣毯式的植坛,即在一块大面积的土地上,利用灌木花草的栽植镶嵌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好像铺在地上的地毯。

水是意大林传统园林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意大利人的理水艺术同他们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一样有着极高的成就。喷泉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理水形式之一。植物材料上,意大利园林中多使用常绿树种而极少使用花卉。意大利台地园中的植物运用极富特色,造园师常将植物当作建筑材料来对待,代替体砖、石、金属等,起着墙垣、栏杆的作用。除几何形体之外,还可修剪出动物、人物、建筑等各种造型。这一技法的运用,使植物材料更为生动,增加了庄园的情趣。另外,强调实用性和具有丰富的户外功能也是意大利古典园林的一大特点。

(2)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法国多平原,有大片天然植被和大量的河流湖泊,法国人并没有完全接受“台地园”的形式,而是把中轴线对称均匀齐的规整式园林布局手法运用于平地造园。

以凡尔赛为代表的造园风格被称作“勒诺特式”或“路易十四式”在18世纪时风靡全欧洲及至世界各地,德国、奥地利、荷兰、俄国、英国的皇家和私家园林大部分都是“勒诺特式”的,我国圆明园内西洋楼的欧式庭园亦属于此种风格。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体现了一种皇权至上的威严。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

花坛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从把花园简单地划分成方格形花坛,到把花园当作整幅构图,按图案来布置刺绣花坛,形成与宏伟的宫殿相配的气魄,是法国园林艺术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运河是勒·诺特尔式园林中的轴线,又利于蓄水和排水,同时还是重要的水上游乐场所。运河通常是园林中最壮观的部分。另外,勒·诺特尔将丛林改变成充满娱乐设施的小林园,成为法国式花园中最吸引人的场所。

(3)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

总的来说,英国自然风致式是一种外向的自然。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从与丘陵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这种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风景画和田园诗的兴盛,而风景画和浪漫派诗人对大自然的纵情讴歌又使得英国人对天然风致之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18世纪初期。与“勒诺特”风格完全相反,否定纹样植坛、笔直的林阴道、方壁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的相融合。

这时候,通过在中国耶稣会传教士致罗马教廷的通讯,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艺术

被介绍到欧洲。英国皇家建筑师张伯斯(William Chambers)两度游历中国,归国后著文盛谈中国园林并在他所设计的丘园(Kew Garden)中首次运用所谓“中国式”的手法。

在具体的艺术形态上,在英国式的自然风致园林里,自然的表现是外向的,围墙是被严格拒绝的,一些兼具灌溉作用的干沟成为看不见的空间界限。园林已经没有明显的内外之分,私人的庄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再也没有必要用高高的围墙和浓密的树林把园林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所具有的这种开放性和公共性使它所表现的自然呈现一种外向开朗的性格。

英国人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美丽的花园同时也是公众会聚的场所,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牛羊的牧场。这种把物质功能与审美愉悦相结合的思想,把英国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并为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插上了科学、民主的翅膀。英国园林的服务对象更广泛,也更具开放性和公众性。

二,简要说明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沿革及其风格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1.生成期

商周时期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始于商周,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汉时期

汉起称苑,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2.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的普遍风尚,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3.全盛期

隋唐时期

在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逐渐把中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4.成熟时期

宋、元时期

宋元朝步入造园的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等。

5.成熟后期

清末时期

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园林创作由全盛时期转为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