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四种版本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以“三角函数”为例
基于课程标准的四种版本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以“三角函数”为例本研究选取了4种不同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包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并以“三角函数”为例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材结构从教材结构来看,4种教材基本相同,都由导言、知识点讲解、例题与练习等部分组成,但在具体内容和安排上仍有些许差异。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结构较为规整,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清晰,同时例题和练习的数量也较为丰富。
苏教版结构相对简单,难度逐步增加的方式也不如其他版本明显。
浙教版在知识点讲解后加入了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发现规律,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角度制与弧度制的转换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在该内容中加入了一些有趣的例子,生动形象地介绍弧度制的概念。
北师大版和浙教版则更注重弧度制和角度制间相互转换所需的具体步骤和一些技巧。
2.三角函数的性质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都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作为一部分进行总结,其中人教版总结较为深入。
浙教版更注重应用,涉及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在函数图像部分中讲解。
3.三角函数的图像4本教材中对于三角函数图像的讲解方式有些许不同。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通过绘制函数图像的方式呈现,苏教版则使用函数变换的方法进行讲解。
浙教版则将图像部分与单调性结合,旨在让学生通过图像更好地理解函数性质。
4.海伦公式在海伦公式的讲解上,人教版和苏教版仅给出公式,并未深入探讨,而北师大版和浙教版不仅详细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还附有案例,便于学生理解。
三、例题与练习例题和练习环节一直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种教材对于例题和练习的安排略有不同。
在例题的数量上,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较为相似,均含有大量的例题,并涵盖了不同的形式和难度。
浙教版则例题数量较少,但在例题设计上相对较新颖。
在练习环节,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的题量都较为丰富,设计与例题相近。
浙教版则融入了一些探究性质的题目,鼓励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五种版本教材比较
关于五种版本必修教材章节设置的比较研究──使用人教B版教材后的思考北京人大附中吴中才人教B版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教科书,与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湘教版一样,属于“一纲多本”。
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什么不同呢?它们难道就是呈现知识的背景材料不同、习题设置不同吗?或者说简单的就是难易程度不一样吗?或者说是体例不同?栏目设置不同?本文将研究其核心的东西——课程内容,就目前五套教材必修教材的章节设置作一比较与分析。
特别说明之一,由于笔者使用的教材有的是电子版,教材具体版本不详,故可能会有一些章节目录设置存在一些出入;之二,各套教材表示章节的符号有所不同,为了便于对比,本文统一了表示符号;之三,本文仅比较到二级目录,不比较到更细致的目录。
一、各版本必修教材的目录设置几何点、线、面关何和解方角第一章三角函数[1]1.1 弧度制与任意角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4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向量2.1 什么是向量2.2 向量的加法2.3 向量与实数相乘2.4 向量的分解与坐标表示2.5 向量的数量积2.6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3.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事件与概率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字特征1.5 用样本估计总体1.6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1.7 相关性1.8 最小二乘估计第二章算法初步2.1 算法的基本思想2.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2.3 排序问题2.4 几种基本语句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1.4 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抽样方法2.2 总体分布的估计2.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2.4 线性回归方程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3.4 互斥事件2.1 点的坐标2.2 直线的方程2.3 圆与方程2.4 几何问题的代数解法2.5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的图象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Ⅱ)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第一章三角函数1.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1.2 角的概念的推广1.3 弧度制1.4 正弦函数1.5 余弦函数1.6 正切函数1.7 函数的图象1.8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第二章平面向量2.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2.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2.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2.4 平面向量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弧度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2.2 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向量的坐标表示2.4 向量的数量积2.5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1.2 余弦定理1.3 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2.4 分期付款问题中的有关计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2 一元二次不等式3.3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3.4 简单线性规划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1.3 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 基本不等式:第形1.1和余弦定理1.2第二章数列2.12.22.3第三章不等式3.1与不等式3.2式3.3不法3.4应用3.5不等式简划问题日中角理中形举次等性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1.2 余弦定理1.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3.2 一元二次不等式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 基本不等式第步1.1念1.2与程序框图1.3语句1.4第初步2.1体2.2方法2.3布布2.4关性第三章概率3.1件3.2计算3.3率二、差异性比较1. 必修次序的调整人教A版、人教B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的必修次序设置与课程标准完全一致,湘教版将必修五个模块的次序作了一些调整:它的第一册内容是课程标准的必修1,第二册是必修4,第三册是必修2,第四册是必修5,第五册是必修3。
不同版本教材“诱导公式证明”的比较研究
㊀㊀㊀不同版本教材 诱导公式证明 的比较研究◉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㊀胡奇云◉绵阳东辰国际学校㊀陈文静㊀㊀㊀㊀㊀㊀㊀摘要:诱导公式是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重要计算工具,对后续三角函数的学习也很重要.诱导公式较多且多变,学生难以记忆,因此证明过程对于学生理解㊁掌握与正确使用公式显得更为至关重要.证明思路和方法不同,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教材编写依托于课标.我国高中数学教材版本多样,虽有课程标准的指导,但各版本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有所区别,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基于三角函数 诱导公式证明 的比较,深入探究不同版本教材证明的特点,分析并归纳出各版本证明的共同点,进而提出了三点相关课堂教学建议,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解题效率.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比较;诱导公式1引言诱导公式贯穿于整个三角函数之中,是三角函数计算的重要公式,其将三角函数式化繁为简,可以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问题均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解决了数学史上遗留的难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要求包括:借助单位圆的对称性,利用定义推导出诱导公式(π2ʃα,πʃα的正弦㊁余弦㊁正切)[1].各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编排均遵循了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旧人教A 版借助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继而利用其对称性证明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但不同版本高中数学教材中个别诱导公式的证明过程略微不同,其中有教材编写的合理之处,也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必要比较分析其中的不同特点,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2不同版本教材中诱导公式的证明分析2.1新人教A 版的证明特点新人教A 版诱导公式的证明思路和方法,与旧人教A 版基本一致,都是利用单位圆的对称性,但角α与π2+α的诱导公式证法不一样.旧人教A 版中,由π2+α=π-π2-αæèçöø÷,然后利用已证明的诱导公式,将三角函数式变形进行推导,此方法在新人教B 版和湘教版对应部分均有体现,只是变式不同,其为π2+α=π2--α().该证明方式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认知水平.而新人教A 版在探究完角α与π2-α的三角函数关系后,随即让学生思考将对称点再作关于y 轴的对称点,能得到什么结论?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发现连接再次对称后的点与原点,所在射线(原点为端点)即为角π2+α的终边.故利用两次对称,仍能研究终边不具有对称性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并证得该诱导公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轴对称变换的应用价值.2.2旧人教B 版的证明特点教材首先证明了角α与α+k 2πk ɪZ ()的三角函数关系,观察该公式特征,进行猜想,进而研究角α与α+2k +1()πk ɪZ ()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结合这两个公式,推陈出新,得到角α与α+n πn ɪZ ()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角α与α加上π的偶数倍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角α与α加上π的奇数倍的正弦㊁余弦值互为相反数,角α与α加上π的奇数倍的正切值相等.归纳总结公式,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终边不具备对称性的角α与α+π2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与新人教A 版相同,也是利用两次轴对称变换来证明[2].角α与π2-α的三角函数关系的探索,未使用两者终边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方法,而是利用刚证得的诱导公式,并以-α替代α得到,求证更加简便,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3新人教B 版的证明特点诱导公式的证明推导中,加入了 角的旋转对称 内容,使学生了解到角α的终边和角β的终边关于角α+β2的终边所在的直线对称,这样对后面公式的证明起到了支撑作用,将两角终边之间的对称关系代数化,不再仅依靠作图,或抽象的数学想象.公式证明最后,均以相应的三角函数线之间的关系进行辅佐,学生动手操作,关联旧知,互相结合加深印象,避免死记硬背公式.112022年8月上半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教材点击教育教学Copyright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在研究角α与π2-α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时,引入初中所讲授的锐角三角函数作为情境: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α,β的正弦和余弦之间的关系,有s i nα=c o sβ,c o sα=s i nβ.从特殊到一般,研究这一关系式对任意角是否成立.湘教版中也同样引入了该情境进行证明推导.2.4北师大版的证明特点教材内容分为诱导公式与对称㊁诱导公式与旋转两部分,直观展现了诱导公式的两种证明方法,并以此将诱导公式进行分类.相较于其他版本,北师大版教材中各诱导公式的证明标题更加明确,主体突出,如角α与-α的正弦函数㊁余弦函数关系 ,证明结论也没有顺势给出相关的正切函数,使知识点更加聚焦.在处理两个终边不具有对称性的角时,其方式与另外版本的教材截然不同,例如探究角α与α+π2的正弦函数㊁余弦函数关系,则是利用点旋转的方法回归本质,角α+π2实质上就是角α逆时针旋转π2而得到的,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再由平面几何知识得到旋转后点的坐标,从而证得该诱导公式.最后通过总结,发现π2是证明过程中旋转的最小角度,而其他的旋转角度π,2kπkɪZ()又都是π2的整数倍,于是用旋转π2的整数倍来分析诱导公式.公式证明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扩大视角,高屋建瓴,继续深入探究和归纳总结,并将部分诱导公式提炼成通用公式.2.5湘教版的证明特点教材通过已证得的诱导公式来推导证明角α与π-α的三角函数关系,也提示学生从两个角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来探究,又继续引导学生借助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来研究,证明方法不再局限于一种,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利于思维的发展.2.6各个版本教材证明的共同点(1)证明过程均利用单位圆的对称性.三角函数具有奇偶性,而奇偶性也是对称性的一种形式,故三角函数也具有这些性质[3].圆最特殊和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对称性,所以利用圆的对称性来研究三角函数的对称性,符合2017年版课程标准要求.在单位圆中,两个终边具有对称性的角,其与单位圆的交点亦具有对称性,根据交点坐标的特征即证得诱导公式.(2)对于研究角α与α+k 2π(kɪZ)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以上版本教材都是依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衔接旧知,体现定义的基础性与导向性.(3)诱导公式实则是把绝对值大于2π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问题转化为绝对值小于2π的角的三角函数问题进行研究.随着诱导公式的不断推导,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中角的范围逐渐缩小到0至π4之间,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4)各版本教材均归纳了公式间的共同特征,将其一般化,总结概括为法则并明确用途.3课堂教学建议3.1对比教材,进行互补旧人教A版中的证明难点:学生不容易想到和运用角α的终边与角π2-α的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在新人教B版中,加入了 角的旋转对称 内容,很好地弥补了旧版教材中的缺陷,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应根据所教授的知识,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灵活使用教材,把其他版本教材中的闪光点合理适当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拓展思维视角.3.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证明诱导公式的思路和方法有多种,且有很强的逻辑性.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证明,或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猜测分析角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推理过程也能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和领悟数学思想,防止学生思维僵化和教学 满堂灌 的现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3.3关联知识,注重联系诱导公式安排在三角函数定义之后,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和衔接,由浅入深带领学生感受诱导公式的重要作用以及单位圆在三角函数中的重要性,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4].另外,初中阶段初步认识的锐角三角函数,在证明过程中也能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关联,从特殊到一般,加深情境印象,巩固知识结构.4总结与反思诱导公式揭示了终边具有某种关系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各版本教材使学生基于单位圆从角终边的对称性的角度深刻理解并运用诱导公式,体会对称的作用.诱导公式的证明体现了数学中的简化思想㊁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如何合理有效地将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效率最大化,还有待研究.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18:7.[2]黄桂君.关于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的教材和教学比较[J].数学教学,2012(6):6G9.[3]陈雪梅,刘红.基于 三个理解 的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教学设计[J].数学通报,2013(4):41G43.[4]王冬岩.高中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Z21教育教学教材点击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2年8月上半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版与苏教版教材的比较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
• 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和课程的物化形式,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必 不可少的工具,作为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最基本的蓝本和 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数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 败。新课改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先后在全国中 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批通过的六个版本的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中,选 用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标教材(苏教版)和由青岛 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山东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广大任课教师都感觉到:虽然两套教材都比较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 革的理念和要求;都较好的贯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精神。但是,两套教材各有自 己的明显特点,也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学中产生了诸多的困惑, 例加:山东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山东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各自都有哪些明显的特点?’它们有哪些相 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设计思路和编写理念哪一个更符合课堂教学实 际?哪一套教材可操作性更强、应用价值更高?两套教材还有哪些需 要改进的地方?老师们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否真正理解并落实到课堂 教学中去?
五、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 山东版教材选取的素材,地域性过强,适 合沿海地区使用,有些素材内陆地区学生 从来没有接触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加之有些素材时效性差,建议更改。
研究中的困难:
• 虽然实验教师在教材的理解、使用上比以 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揣摩以及灵活把握应用 教材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需要继续 研究开发教材,以至于针对本校学生的特 点研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 由于我们的经验和水平有限,对于课题研 究和管理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的甚至 有些稚嫩,希望各位领导、专家能给予批 评、指正。我们相信,上级和学校领导的 大力支持、帮助、指导下,通过我们课题 组及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的课题研究会 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研究
教材比较的意义
人教版的特点 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从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两个方面突出分数 的产生。 人教版教材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先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然后再指出:一个 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小学数学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编写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突出对分数的意 义的感悟,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材没有出现文字表述的概念;二 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 “看书”、“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渗透分数的 相对性。同时渗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 少?”的问题研究,以此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平均分)、分数单 位
分数与除法 真分数与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约分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通分、分数大小比较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分数的再认识(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约分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通分、分数大小比较
小学数学教材比较内容
编写理念、内容编排(数学 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素材选 取、编写体例、呈现形式、例题 和习题、文本特色几大方面进行 分析研究。
小学数学教材比较选材
人教版—分数 北师大版—分数
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研究ppt
教材比较的意义
北师大教材的特点
北师大版的编写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学 生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同时注重让学生感知 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材知识容量大,体现在对“整体 一”的认识没有停留在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上,而是拓展 到同多个事物组成的整体。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内容编排
两种版本教材编写体例有何异同? 两种版本教材呈现形式有何异同? 你发现什么?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这是幅什么图? 从这幅图你读懂了 什么?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产生 写法
教材比较的意义
人教版的特点 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从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两个 方面突出分数的产生。
1减去几分之几
解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
第一学段(课程标准)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 简单的分数。 (2)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教材比较的意义
两种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 符合数学课程标准设计理念与要求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在具体生动的情 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生活情景、操作情景和图片情景等),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引领学生的“认识” .
小学数学教材比较内容
编写理念、内容编排(数学 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素材选 取、编写体例、呈现形式、例题 和习题、文本特色几大方面进行 分析研究。
小学数学教材比较选材
人教版—分数 北师大版—分数
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比例”内容的比较研究
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比例”内容的比较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关于比例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在对比了各版本教材中的比例定义和基本概念、教学方法和示例、习题设计、教师辅助教材以及课堂教学实践情况。
在分析了各版本教材中比例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针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例教学策略建议。
展望了未来比例教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版本教材中比例教学的特点和现状,为提高小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比例、比较研究、教学方法、示例、习题设计、教师辅助教材、课堂教学实践、优缺点分析、教学策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比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关于比例的教学内容,分析各版教材在比例教育方面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探讨教材对学生比例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影响。
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找出各版教材在比例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比例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比例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包括了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关于比例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这三个版本教材的比例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不同教材在比例教学方面的设计和呈现方式,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这样的研究范围不仅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还可以促进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互补,为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中比例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各版本教材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建议。
人教A版与湘教版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人教A版与湘教版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与湘教版,可以揭示两种版本教科书呈现“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过程与特点,为高中数学教科书的修订与高中函数教材的选择提供参考建议. 研究表明,这两种版本教科书在整体编排上基本一致,但在“知识呈现方式”“引入方式”“结论给出方式”“习题的配置”等环节各具特色. 教科书修订与教学建议如下人教A版较湘教版而言,在编排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但例习题难度不够,题目类型单一.[] 教材比较;方程的根与函数的[?] 引言教科书作为中小学课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了解一个国家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质,分析教材的改革是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因此,几次重大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如PISA和TIMSS 等),都把数学课程与教材作为核心内容之一进行比较.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来,全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共有六个版本,从重庆市高中数学教科书使用情况来看,人教A版和湘教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使用的学校和地区最多、最广,那么这两个版本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究竟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版本的教科书进行详尽的比较与分析. 这不仅对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有实际意义,对教科书的编写及相关内容的完善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函数的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揭示了函数与方程以及函数图像之间的有机联系. 因此,笔者选取了人教A版与湘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设计1. 研究对象研究比较的对象为人民教育出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人教A版”)中第三章第一节第一小节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以及湖南教育出版的数学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湘教版”)中第二章第四节第一小节的“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这两部分内容很接近,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 研究的具体问题(1)两种版本教科书整体知识编排方式的比较.(2)两种版本教科书具体内容的比较①教材知识内容的范围及编排顺序比较;②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的比较.(3)?芍职姹窘滩牡睦?习题设置的比较.3. 研究方法基于人教A版与湘教版教科书的文本材料,以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1. 两种教材的整体比较――编排方式的比较首先,为了说明两种版教材在此部分内容上的差异,将两部分内容纵向展开,对章节内容进行对比,整理得出表1.由表1可知,虽然所处的章节并没有一致,但两种版本的整体编排顺序大致相同,都是在学习完集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后进行学习的,且下行章节的学习均为二分法学习和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但从整体的编排方式来讲,人教A版的章节编排方式更为合理. 人教A版的第一章是“集合与函数”,第二章是“基本初等函数”,第三章的章节标题为“函数的应用”,这样的章节顺序符合认知发展的顺序,使得学习者能够根据章节的标题和划分很快弄清必修1的逻辑结构,即集合与函数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有哪些这样的顺序,可见人教A版教材更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而湘教版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将函数与方程、二分法整体放入第二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中,这样前后联系并不是特别的清晰.2. 两种教材具体内容分析(1)两种教材知识内容范围和编排顺序的比较笔者首先根据知识点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划分,对两种版本教材在本节的内容和编排顺序进行了比较.人教A版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节按以下顺序展开①先给出思考题,观察3个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与其相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分三种情况),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结论;②上述结论推广到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上也成立;③这个结论推广到一般函数的情形也成立;④给出函数零点的概念,将上述的结论归纳出来,得到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⑤零点存在性定理和判断一个函数零点个数的例题与习题.湘教版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节按以下顺序展开①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可看成联立方程的解,即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三种情况);②给出例1,用函数的图像将二次方程的根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联系起来;③给出函数零点的概念,方程的解可看作两个函数的公共点的横坐标. 给出例2,利用图像去分析方程解的个数和分布情况.人教版教材按照从特殊一元二次方程与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到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与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再到一般的函数这样的过程去揭示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之间的等价关系,这样建立在学生初中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展开的教学,体现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归纳的思想,从而很容易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核心概念. 而湘教版从方程联立的角度出发,揭示方程的根就是联立两个相应的函数的解,也是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横坐标,切入主题的方式更为直接,同时马上给出相应的例题去体会这种联系. 但关于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总结出具体的结论,需要学生自行总结. 这样给出核心概念的过程,显然人教A版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有利于渗透函数与方程两大板块的有机联系.(2)两种版本教材教学内容编写模式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种版本教材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内容编写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差异①知识引入上的不同. 人教A版教材从学习初中已经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其对应的二次函数图像入手,思考题中开门见山地给出了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这个提示很容易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人教A版教材中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去思考问题,渗透了化归的数学思想. 而湘教版教材从方程联立角度去揭示方程的根与函数图像的关系,稍显突兀.(2)结论给出的方式不同. 人教A版教材分析完后明确地给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蓝色加粗字体展示出来. 湘教版教材只给了零点的定义,关于方程的根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这个一般性结论是在完成了例1以后才给出的,并且没有加粗显示,第二部分的结论也没有加粗显示. 从此可以看出,湘教版在此节中意在让学生通过例题去尝试自行归纳、总结结论.(3)例习题设置比较本研究拟从习题类型及对应的数量两个维度对两种版本教材的习题配置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从表中可知,人教A版习题的类型较少,数量也较少,并且都是简单地判断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c个数,属于简单题型;湘教版知识点和例题、练习结合得较为紧密,及时巩固、应用知识点,从习题的个数和类型上都多于人教A版的数量,并且题目类型多变,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最后,按照学生解答问题时需要联系的相关知识,可以把例题与练习题的类型进一步进行分类,得到表3.根据表中对两种版本教材的例题与习题分类的结果可以发现,湘教版更注重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而人教A版的例习题较为单一.[?] 结论通过对两种版本教材从“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节内容的整体编排顺序、具体知识内容范围、内容编写模式、例习题设置四个方面进行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两种版本教材都是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而编写的,因此涵盖的知识点大致相同,知识整体编排顺序也大致相同.(2)人教A版教材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节的编排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人教A版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知识间的逻辑顺序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看章节的小标题即可明确大致的知识体系. 在具体内容的比较上发现,人教A版教材在知识的引入部分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双基”,落实教学目标. 并且总结一般结论时人教A 版明确地标注出了核心结论,重点更为突出.(3)人教A版教材例习题难度不够,题目类型单一,可适当增加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人教A版的例习题紧扣本节知识,但是难度较低,没有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应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而配套的练习册普遍较难,容易让学生忽略对教材的挖掘而陷入“题海”战术. 湘教版的例习题难度较中等,体现了与函数等知识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多认识了几种典型的题型. 零点;人教A版;湘教版。
不同教材版本《乘法口诀》的编排比较研究
对于乘法口诀的教材编排,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不同版本的乘法口诀编写策略会有什么不同呢?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有什么启示呢?这是值得思索的问题。
为此,笔者选取了人教版、北师大版和浙教版的数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一、不同教材版本《乘法口诀》的编排比较研究《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三版教材在编排上都根据直观演示的感性认识再到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
人教版的教材编写结构如下:①提供生活中的实物图引入乘法口诀;②依次呈现几个几个数的计算过程;③呈现相应的点子图和乘法算式;④最后,编制出相应的乘法口诀;⑤练习题。
北师大版的教材编写结构如下:①创设数松果的情境引入乘法口诀;②依次呈现几个几个数的计算过程;③呈现相应的松果和乘法算式;④最后,编制出相应的乘法口诀;⑤记忆乘法口诀。
浙教版的教材编写结构如下:①创设游乐园的情境引入乘法口诀;②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意义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示范性地编制出口诀。
③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编制出其余的乘法口诀;④记忆乘法口诀。
从宏观上来看,三版教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相同点是:三版教材都是在出现两个相应乘法算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口诀的。
例如,对照1×5=5和5×1=5,编制出口诀:一五得五。
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充分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避免了死记硬背。
不同点是: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更加注重利用图形表征、实物表征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人教版中的每句乘法口诀旁边都有相应的点子图模型。
北师大版则在每句口诀的左边有相应的实物图,这些图形排列整齐有序,并与相应的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这样的编排给抽象的乘法口诀赋予了形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乘法口诀意义的理解。
浙教版则更加注重学生自主编制口诀的过程,先通过乘法的意义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然后呈现一句相应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接着,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编制出其他的乘法口诀。
从微观上来看,每种版本的编排在细节上还是发生了变化,具体比较如下:(一)教材内容以什么方式引入教材是怎么样引入知识的,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乘法口诀产生的观念。
高中数学不同版本新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以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高中新教材“数学1”为例
北京 师 范 大学 出版社 、 苏 教 育 出版 社 等 三 江 个版本 ( 以下 简称人 教 A 版 、 师 大 版 、 教 北 苏 版 ) 高 中数 学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 “ 学 的 数
对知 识理解 和 记忆 的作 用 ; 一方 面 , 另 习题是
均 每课 时 习题 量分 别 为 : 教 A版 1 . 人 2 5题 ,
北师 大 版 1 . 7 2题 , 教 版 1 . 苏 4 8题 . 比较 而 言 , 师 大版 的习题 最 多 , 北 人教 A版 的 习题 最
明 ]“ 对一 个典 型 问题 的运算 形成 解 法 之 :在 前, 无论 在 什么 学科 中 , 同的学 生需要 1~ 不 2 2次练 习不 等 . 可 见 , 掌握 某个 知 识 点离 ” 要
【 统计 方 7 0 0 法说 明】 以教 6 o o
材 中 有 题 号 4o 5 0 o 0
的题 目为 准 , o 3o
明 确 指 出 小 l0 0 题 号 的 以一 0
60 2
个重 大 的发现 可 以解 决 一 道 重 大 的题 目, 但 是在 解答 任何 一道 题 目的过 程 中都会 有点 滴
地 理解新 教 材提供 一些 参考 .
1 习题数 量 的 比较
分有机组成的” … 余元庆先生认为“ . 习题是
中学 数 学课 本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 习题 配 备得 好 不 好 ,直 接 影 响 到 学 生 学 习 质 量 的 高
低 . 波利 亚 ( ・ oy ) 生也 曾指 出 “ ” G P la 先 一
不开一 定 量 的练 习 , 而过 量 的练 习 , 有 可能 又
沪科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对比分析
沪科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沪科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两者在教材内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教师反馈方面的差异。
从教材内容比较来看,沪科版注重实际应用和综合能力培养,而人教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风格和方法上,沪科版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性,而人教版则更加注重讲解式教学;学生和教师对两种教材的反馈也有一定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沪科版和人教版各有优劣,可以相互借鉴改进。
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教材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沪科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对比分析,教材内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学生反馈,教师反馈,总体对比结果,启示,建议,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数学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风格和方法上都有一定差异。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对于不同教材版本的比较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针对沪科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以期通过深入研究,探讨两者在教材内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学生反馈和教师反馈等方面的异同,为数学教育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沪科版和人教版作为国内较为知名的数学教材版本,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各自的优劣势,为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选择提供依据。
也可以为数学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沪科版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探讨两者在教材内容、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之处,深入了解两种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和效果。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反馈进行比较,进一步评估两种教材的优劣势,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总结两种教材的特点,探讨其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期为教育教学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沪科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对比分析,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教育文档
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高中生物学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矛盾,即课时少和教学任务重。
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笔者尝试比较与研究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探索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新途径。
目前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北师版、苏教版、沪科版、浙科版和中图版等六种版本。
不同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章节排布不尽相同,实验项目类型、数目及排布也有差异,而插图、练习等许多细节更是大相径庭。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制订核心成员汪忠教授指出,虽然我国高中生物学现行多种版本教材,但每一个版本教材都是在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制定的。
国家之所以发行多版本教材,是因为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每一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特色,在科技与知识飞速更新的今天,一个教师抱着一种教材教终身,是不可能把书教好的。
本文主要比较研究高中生物学不同版本教材的细节,在比较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与思考,吸收借鉴其它教材有价值的东西,并用于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下面简称《必修1》)与浙江科技版必修 1在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原理等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预测。
但人教版增加了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浙江科技版在问题探讨中给出的问题很详细,可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一、领会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有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才能真正全面认识事物。
各版本教材虽源于同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但风格与角度的不同,对同一内容表述往往不尽相同。
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领会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例如“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
其中关于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人教版必修1教科书就用一句话,“请你分析下面的资料,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然后提供六张插图进行资料分析。
不同版本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不同版本小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一直在不断更新演变,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对不同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师说课程
内容特点:
重视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学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强调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语文学习紧扣实用,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
教学方式:
倡导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倡教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
教育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语文SPEAK
内容特点:
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点。
引入多媒体资源,如配图、音频、视频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学方式:
倡导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教育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调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从内容特点、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来看,师说与语文SPEAK教材各有侧重,师说更侧重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语文SPEAK更注重与学生生活结合、多元化教学方式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材的选择应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学生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来综合考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份比较研究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不同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对比后选择适合您和学生的教材。
高中数学不同版本教材数列概念内容的比较研究
高中数学不同版本教材数列概念内容的比较研究作者:***来源:《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2024年第06期[摘要]數列概念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 研究者从编排思路与知识结构、概念形成的素材、用函数观点看数列、教材例题等角度入手,对人教A版(2019版)、苏教版(2021版)、北师大版(2019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列概念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两个课时的教学建议.[关键词]数列概念;教材比较;知识结构;函数观点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新教材是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的媒介. 不同版本的教材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编写,但具体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内容所折射出来的能力和素养要求又有一定差异. 因此,对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能在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吸取各版本教材的闪光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数列是“函数”主题的内容之一,数列的学习是对函数的认识的深化.数列概念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是学生体会数学对象的获得过程和数学对象的研究思路的典型载体,其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因此,有必要以教材为基础对数列概念进行深度研究.本文对人教A 版(2019版)、苏教版(2021版)、北师大版(2019版)数学教材(分别简称人教A版教材、苏教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数列概念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两个课时的教学建议.三版本教材的比较1. 编排思路与知识结构的比较三版本教材的编排思路和重点内容大致相同——都按照如下思路编排内容:数列事实(实际例子)→抽象出数列的概念→概念辨析(数列是特殊函数)→数列的表示与性质. 它们都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建构数列的概念,即从典型丰富的具体案例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对数列下定义. 数列概念的抽象、数列通项公式的探究是三版本教材共同的重点内容. 从函数的视角看数列在三版本教材中都有重点体现.虽然三版本教材的编写总体思路相同,但知识结构有一定差异. (1)关于数列的表示,人教A版和苏教版教材给出的是列表、图象、通项公式、递推公式等四种方法,并以例题的形式呈现这四种表示方法,而北师大版教材没有用递推公式表示数列. (2)北师大版教材更加凸显用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将“数列的函数特性”单独作为一小节内容,并将研究函数的两条基本思路(形的角度直观认识和数的角度精确刻画)迁移到数列的研究中. (3)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都研究了数列的单调性,其中北师大版教材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刻画数列的单调性,并且利用例题深化学生的理解,而人教A版教材仅用文字语言进行了刻画. 苏教版教材没有讲解数列的单调性. (4)人教A版教材介绍了数列的前n项和S,并说明通项a与S之间的关系,另外两版教材没有这部分内容. 三版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图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2. 概念形成素材的比较为了形成数列概念,三版本教材都用实例作为问题情境. 按照各版本教材实例的编排顺序分别编号,从实例的数量、来源、剖析、数列特征,以及与后续内容之间的联系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整理成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三版本教材的实例都能做到“低起点、高立意”. 首先,所选实例主要来自现实生活和熟悉的数学问题,便于学生理解. 其次,实例能揭示数列的本质特征. 实例所蕴含的数列既包含有规律的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又包含没有规律的数列,避免学生误以为具有规律的一列数才是数列;数列的项既有整数,又有非整数,避免学生误认为数列的项只能是整数.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的规避意在指向数列的本质特征:数列是一列数,且这列数具有实际意义,不能调换顺序. 再次,实例成为推动数学知识发展的内在力量. 实例的共同特征让数列的概念呼之欲出,实例中的无穷数列让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这两种表示方法的呈现成为必然.人教A版对数列本质特征的揭示更充分,易于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在给出实例之前,用一句引导语“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问题的意义,通过对一些数据按特定顺序排列的方法来刻画研究对象”呈现本节内容的先行组织者.引导语中的“一些数据”和“特定顺序”顺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统摄性,指明三个实例的分析方向. 然后以“示范+模仿”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数列,如通过第一实例和第二实例的详细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数列中的数不能交换位置,在此基础上指出它们都是“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 接着在第三实例后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你能仿造上面的叙述,说明第三实例中的数也是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吗?”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三个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于学生难以从实例中直接提炼数列的本质特征——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因此教材搭建思维台阶,聚焦思考方向,便于学生抽象概念.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它们给出实例前,没有针对实例提出思考方向,而是呈现更丰富的例子(苏教版6个,北师大版5个),进而帮助学生从众多实例中抽象概括出“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 学生没有受到问题起源阐述的思考限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在充分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增强问题意识,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同时,苏教版教材注重内容的前后联系,实例1与实例2和实例3与实例4分别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中作为问题情境素材再次被利用.3. 用函数观点看数列的比较课程标准指出“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并要求“感受数列与函数的共性与差异,体会数学的整体性”.三版本教材都从三个角度让学生体会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第一,数列满足函数的定义.数列中每一个给定的序号n,都有唯一的项a与之对应,符合函数的定义. 为帮助学生理解,三版本教材都用表格直观呈现这种对应关系. 第二,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来表示数列. 函数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三种表示方法,分别对应数列的列表法、图象法、通项公式法. 第三,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其特殊性在于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因此数列的图象是一些孤立的点.三版本教材在内容组织、侧重点、语言的描述上有一定差异. 首先,用表格呈现序号n与项a的对应关系时,呈现形式和顺序不全相同. 北师大版教材先以具体数列a=为例,再过渡到一般数列,分别分析序号n与项a的对应关系;人教A版教材先介绍一般数列的序号n与项a 的对应关系,再用表格和图象来表示具体数列的序号n与项a的对应关系;苏教版教材以文字语言直接指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在例题(例2)中用表格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序号n与项a 的对应关系. 其次,北师大版教材没有局限于从定义和表示方法挖掘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而是更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 它以数列的单调性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函数单调性的研究方法中的作差法和图象分析法迁移到数列中,让学生深刻体会用函数的观点看数列,用函数的研究方法研究数列. 再次,行文风格上,苏教版教材更“隐晦”,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更“直接”. 例如,“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在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都有,人教A版更是指出“与其他函数一样,数列也可以用表格和图象来表示”,这些文字都清晰直接地说明了数列与函数在表示方法上的一致性. 苏教版教材则含蓄地描述为“数列可以由通项公式来给定,也可以通过列表或图象来表示”,这样表达给了学生思考和联想的空间.4. 教材例题的比较人教A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例题分别有5个、4个、5个,按照各版本教材例题的编排顺序分别编号,得到三版本教材例题内容一览表(如表2所示). 从设计意图来看,人教A版和苏教版中的例题以知识立意为主,以能力和素养立意为辅. 两版本教材主要围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设置例题.根据通项公式写出前几项并作图象,以及根据递推公式写出前几项,都是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和表示方法的应用;根据通项公式判断某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项,意在将求数列中的项数n转化为求方程的正整数解. 这些例题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本章节的主要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性精神.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观察、计算,寻找项数n与通项a的对应关系,并用数学符号表达出来,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例题侧重能力和素养立意,兼顾知识立意. 主要围绕通项公式和单调性设置例题,并有一个例题是数列的表示方法与单调性相结合的实际应用问题.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例题与人教A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的最大不同在于其通过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通项)研究数列的单调性,需要学生先了解数列单调性的符号化表达,再调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将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迁移到数列中,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列的本质,促进知识内化,还能在与函数的研究方法的联系中帮助学生建构方法体系,提升数学方法的迁移能力. 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通过文字阅读,提取信息,并用符号和图象表示,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三版本教材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各具特色. 人教A版教材知识内容全面、脉络清晰,概念形成过程注重示范,突破学习难点,揭示数学本质,例题选择兼顾知识巩固与能力发展. 苏教版教材知识内容简明,突出主干知识,注重从单元整体架构的角度选择学习素材,以典型丰富的例子促进概念形成,例题选择精炼且基础. 北师大版教材强调数列与函数的联系,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研究方法的迁移,例题选择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学建议基于上述三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综合它们的优点进行教学.以数列的概念为载体,让学生明晰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路径,发展其认知结构,完善其认知体系.因为递推公式反映了数列的项之间的迭代关系,是数列重要的表示形式;数列的前n项和S与通项a之间的关系是后续学习构造法证明数列型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数列的单调性对体会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将递推公式、前n项和、单调性三部分内容都列入教学内容. 从内容上对“数列的概念”单元划分课时如下:课时1:数列的概念(1)——数列概念的形成、数列概念的辨析、数列的三种表示.课时2:数列的概念(2)——数列的递推公式、单调性、前n项和.现呈现每个课时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1. 課时1:数列的概念(1)师:高一时我们研究了重要的数学对象——函数.回顾函数的研究思路“现实情境→函数概念→符号表示→具体函数→知识应用”.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一种新的数学对象.(1)问题情境,形成概念情境1[1]王芳从1岁到17岁,每年生日那天测量身高. 将这些身高数据(单位:cm)依次排成一列数:75,87,96,103,110,116,120,128, 138,145,153,158,160,162,163,165,168. ①情境2[1]在两河流域发掘的一块泥版上,有一列依次表示一个月中从第1天到第15天每天月亮可见部分的数:5,10,20,40,80,96,112,128,144, 160,176,192,208,224,240. ②情境3[1] -的n次幂按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依次排成一列数:-,,-,,…. ③情境4[2]某种树木第1年长出幼枝,第2年幼枝长成粗干,第3年粗干可生出幼枝(如图4所示),那么按照这个规律,各年树木的枝干数依次为:1,1,2,3,5,8,….④问题1 根据情境1和情境2,回答下列问题.①情境1中,第4、第6个数的实际意义分别是什么?若交换103和116的顺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还一样吗?②如何表示每一个数所在的位置?能否引入一个符号,表示上述情境中的数?三版本教材在内容组织、侧重点、语言的描述上有一定差异. 首先,用表格呈现序号n与项a的对应关系时,呈现形式和顺序不全相同. 北师大版教材先以具体数列a=為例,再过渡到一般数列,分别分析序号n与项a的对应关系;人教A版教材先介绍一般数列的序号n与项a 的对应关系,再用表格和图象来表示具体数列的序号n与项a的对应关系;苏教版教材以文字语言直接指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在例题(例2)中用表格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序号n与项a 的对应关系. 其次,北师大版教材没有局限于从定义和表示方法挖掘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而是更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 它以数列的单调性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函数单调性的研究方法中的作差法和图象分析法迁移到数列中,让学生深刻体会用函数的观点看数列,用函数的研究方法研究数列. 再次,行文风格上,苏教版教材更“隐晦”,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更“直接”. 例如,“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在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都有,人教A版更是指出“与其他函数一样,数列也可以用表格和图象来表示”,这些文字都清晰直接地说明了数列与函数在表示方法上的一致性. 苏教版教材则含蓄地描述为“数列可以由通项公式来给定,也可以通过列表或图象来表示”,这样表达给了学生思考和联想的空间.4. 教材例题的比较人教A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例题分别有5个、4个、5个,按照各版本教材例题的编排顺序分别编号,得到三版本教材例题内容一览表(如表2所示). 从设计意图来看,人教A版和苏教版中的例题以知识立意为主,以能力和素养立意为辅. 两版本教材主要围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设置例题.根据通项公式写出前几项并作图象,以及根据递推公式写出前几项,都是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和表示方法的应用;根据通项公式判断某个数是否为数列中的项,意在将求数列中的项数n转化为求方程的正整数解. 这些例题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本章节的主要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性精神.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观察、计算,寻找项数n与通项a的对应关系,并用数学符号表达出来,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例题侧重能力和素养立意,兼顾知识立意. 主要围绕通项公式和单调性设置例题,并有一个例题是数列的表示方法与单调性相结合的实际应用问题.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例题与人教A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的最大不同在于其通过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通项)研究数列的单调性,需要学生先了解数列单调性的符号化表达,再调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将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迁移到数列中,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列的本质,促进知识内化,还能在与函数的研究方法的联系中帮助学生建构方法体系,提升数学方法的迁移能力. 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通过文字阅读,提取信息,并用符号和图象表示,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三版本教材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各具特色. 人教A版教材知识内容全面、脉络清晰,概念形成过程注重示范,突破学习难点,揭示数学本质,例题选择兼顾知识巩固与能力发展. 苏教版教材知识内容简明,突出主干知识,注重从单元整体架构的角度选择学习素材,以典型丰富的例子促进概念形成,例题选择精炼且基础. 北师大版教材强调数列与函数的联系,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研究方法的迁移,例题选择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一定要求.教学建议基于上述三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综合它们的优点进行教学.以数列的概念为载体,让学生明晰研究数学对象的基本路径,发展其认知结构,完善其认知体系.因为递推公式反映了数列的项之间的迭代关系,是数列重要的表示形式;数列的前n项和S与通项a之间的关系是后续学习构造法证明数列型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数列的单调性对体会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将递推公式、前n项和、单调性三部分内容都列入教学内容. 从内容上对“数列的概念”单元划分课时如下:课时1:数列的概念(1)——数列概念的形成、数列概念的辨析、数列的三种表示.课时2:数列的概念(2)——数列的递推公式、单调性、前n项和.现呈现每个课时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1. 课时1:数列的概念(1)师:高一时我们研究了重要的数学对象——函数.回顾函数的研究思路“现实情境→函数概念→符号表示→具体函数→知识应用”.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一种新的数学对象.(1)问题情境,形成概念情境1[1]王芳从1岁到17岁,每年生日那天测量身高. 将这些身高数据(单位:cm)依次排成一列数:75,87,96,103,110,116,120,128, 138,145,153,158,160,162,163,165,168. ①情境2[1]在两河流域发掘的一块泥版上,有一列依次表示一个月中从第1天到第15天每天月亮可见部分的数:5,10,20,40,80,96,112,128,144, 160,176,192,208,224,240. ②情境3[1] -的n次幂按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依次排成一列数:-,,-,,…. ③情境4[2]某种树木第1年长出幼枝,第2年幼枝长成粗干,第3年粗干可生出幼枝(如图4所示),那么按照这个规律,各年树木的枝干数依次为:1,1,2,3,5,8,….④问题1 根据情境1和情境2,回答下列问题.①情境1中,第4、第6个数的实际意义分别是什么?若交换103和116的顺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还一样吗?②如何表示每一个数所在的位置?能否引入一个符号,表示上述情境中的数?。
四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曹红艳)
分类号密级U D C编号硕士学位论文四种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曹红艳申请专业学位类别:教育硕士申请学位专业方向:学科教学〃语文指导教师姓名:黄念然副教授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Four Editionsof Chinese Textbooks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M.A. Degree in Chinese TeachingByCao HongyanPostgraduate programCollege of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upervisor: Huang NianranAcademic Title:Associate Professor SignatureApprovedMay, 20062内容摘要鉴于教科书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目前国内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很少,研究方法单一。
因此,笔者产生了对东、南、北、中四个不同地区的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的想法(西部还没有开发语文教科书)。
笔者以这四个版本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为切入点,首先对四套教科书的特色进行评介,然后归纳共性与个性之处,在比较研究中,上教版语文教科书彰显其特有的“魅力”:第一,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观。
第二,较好落实三维目标观。
在比较研究中,分析了在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趋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想的语文教科书的课程观、知识观、文化观。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比较研究知识观正本清源除旧迎新IAbstractIn view of the crucial position of the textbooks in school education,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tries to carry on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es on the Chinese textbooks from North, South. East and Central China (except Western area), though the researches on the textbooks in China are scarce and tedious at the present, Author is making a breakthrough in “Chinese Book”--Book One of Grade 7 based on the four editions from four areas mentioned above. At first, the author made an assessment upon the features of these four sets of textbooks, then summarized their general characters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s. In comparison, the textbooks edited in Shanghai reveal the “charms”. Firstly the books focus on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Secondly the books reflects the concep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targets. In research,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extbook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problems in China compulsive education at the present. At last the author put forward ideal curricular viewpoint, knowledge viewpoints and cultural viewpoint of Chinese textbooks.Key words: Chinese textbooks; Comparative research;Knowledge viewpoint; Trace to its source under correctionRemove the old ideas and pursuit news onesII目录B Y (2)Supervisor: Huang Nianran (2)内容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引言 (1)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三、研究的对象 (3)四、教科书研究的角度 (3)第一章教材的概念以及语文教材的演变历程 (5)一、教材的概念 (5)二、我国语文教材的演变历程 (6)第二章四种不同版本语文教科书评介 (8)第一节上教版语文教科书(七上)评介 (8)一、选文的标准——完整与契合的统一 (8)二、教科书的结构——简约与开放的结合 (16)三、学习方式——在传承中拓新 (17)第二节鄂教版语文教科书(七上)评介 (17)一、选文标准——无序中的硬伤 (17)二、教科书的结构——内、外衔接的缺失 (22)三、学习方式——明朗而简洁 (22)第三节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七上)评介 (23)一、选文标准——精英文化的审美观 (23)二、教科书的结构——精细之余的拖沓 (26)三、学习方式——通向“大语文”的小径 (26)第四节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上)评介 (27)一、选文标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27)二、教科书结构——紧凑而富有生动 (30)三、学习方式——新旧经纬的交织 (30)第三章理想教科书展望 (32)第一节对比中的凸显 (32)一、课程改革对教科书的观照 (32)二、四套教科书的综合评析 (33)第二节理想图式的展望 (35)一、理想教科书的课程观 (35)二、理想教科书的文化观 (37)三、理想教科书的知识观 (37)结语 (39)附录一语文课程标准(7—9学年) (40)附录二语文课程标准(7—9学年) (41)附录三教材编写建议 (42)参考文献 (43)后记 (45)引言一、论文的研究意义如何能使国家综合国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关键。
北师大版与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北师大版与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对比北师大版与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教师认可度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版教科书在内容编排和难易程度上有所不同,北师大版内容更加深入,人教A版更贴近实际生活;在教学方法上,人教A版更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北师大版更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效果方面,北师大版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师认可度和学生反馈方面,两者并无明显差异。
总体评价认为,北师大版和人教A版各有优劣,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结合两者的特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未来还需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师认可度。
【关键词】北师大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教材内容比较、教学方法比较、学习效果比较、教师认可度比较、学生反馈比较、总体评价、建议改进、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统计等。
北师大版与人教A版是目前高中数学教材中比较常见的两种版本,它们在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选择合适的教材对教学和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对这两种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从而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对这两种教材的认可度和反馈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教材编写和改进提供参考,促进教学教材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对北师大版与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北师大版和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探讨它们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教师认可度和学生反馈等方面的异同。
通过分析和比较两种教材,旨在找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教师和学生对两种教材的看法和感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材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为未来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不同版本小学音乐教材比较研究
不同版本小学音乐教材比较研究不同版本小学音乐教材比较研究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音乐教育不仅有助于孩子音乐才能的培养,还对孩子的智力、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而小学音乐教材作为孩子进行音乐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对于我们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就不同版本的小学音乐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其共性和差异,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不同版本小学音乐教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1.1 《小学音乐教材》(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人教版)是我国国家教育部主导编写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材。
该教材始于20世纪70年代,历时多年的研讨和实践,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强调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认知,内容包括音乐赏析、基本音乐知识、音乐创作等。
1.2 《快乐音乐》(北师大版)《快乐音乐》(北师大版)是以“快乐”作为核心理念的一套小学音乐教材。
该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表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通俗易懂,活泼有趣,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
此外,《快乐音乐》还融入了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音频和视频资源,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不同版本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比较2.1 教材组织结构比较《小学音乐教材》(人教版)和《快乐音乐》(北师大版)在教材组织结构上有所不同。
前者采用了传统的分级、分册方式,按照不同年级和学段划分章节,每个章节包括音乐赏析、音乐知识、音乐创作等内容。
后者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通过不同场景和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2.2 教材内容设置比较《小学音乐教材》(人教版)注重对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基本知识的传授。
教材内容包括经典名曲赏析、音乐经典诵读、音乐表演等。
同时,教材还融入了一些具有当代特色的音乐元素,如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法比较研究
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法比较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材版本的更新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一部分。
不同版本的教材不仅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有所差异。
本文将对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各版本教材的特点及其教学效果。
一、教材版本一的教学方法比较教材版本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
教师以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效果,但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思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二、教材版本二的教学方法比较教材版本二采用了一定程度上的探究性教学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涉及知识基础的学科中,可能会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
三、教材版本三的教学方法比较教材版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采用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资源的要求也更高。
四、教材版本四的教学方法比较教材版本四倡导个性化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需求,但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法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版本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传统教学强调基础知识,探究性教学强调思考和合作,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个性化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未来的教学改革应该借鉴各版本的优点,创造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然而,教材版本的改革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除了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资源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教材版本的优化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式。
不同教材版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比较研究
不同教材版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比较研究教材一直被认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和指导工具,不同的教材版本在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进行一项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教材版本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教材内容的比较不同教材版本的内容设计通常是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一种常见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材内容可能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和案例,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而另一种教育理念则可能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因此,教材内容的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不同教材版本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些教材可能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而另一些教材则可能更加注重传授知识和应试训练,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发展。
因此,不同教材版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显著差异。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评估为了比较不同教材版本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可以采用各种评估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来评估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其沟通和合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心理测量工具来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客观地判断不同教材版本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差异。
四、实证研究结果的比较通过对不同教材版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材版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更为显著。
这种教材版本通常包含丰富的案例和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注重互动和实践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效果也较好。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不同教材版本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版本教材
比较研究
师范学院 钱丽华
解读教材——开展教材的比较研究
解读教材要开展教材的比较研究
目前我国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 员会审核通过的小学数学教材共有6套, 这些教材风格不同、特色鲜明、内涵丰 富。对这些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有利于 教师了解不同的编排体系、从不同角度 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 时,也可以汲取不同版本的长处。
教材比较的意义
两种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
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分数大小比较,不单独列一段,而是与通分结合在一起 学习。
教材比较的意义
人教版的特点
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从现实需要和数学需要两 个方面突出分数的产生。 人教版教材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先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然 后再指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 位“1”。
北师大版的编写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学 生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同时注重让学生感知 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材知识容量大,体现在对“整体 一”的认识没有停留在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上,而是拓展 到同多个事物组成的整体。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教材比较的意义
人教版的特点
人教版的编写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依次让学生理解 1/2、1/4,再通过涂一涂等让学生在大量直观表象的基 础上,充分感知几分之一。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几分之一 的大小比较的教学。教材的处理上是通过直观、操作及 实践活动与游戏等形式使学生得到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教材比较的意义
北师大教材的特点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小学数学教材
北师大版教材编写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突出对分数的 意义的感悟,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材没有出现文字表述的概念; 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 、“看书”、“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渗透分数 的相对性。同时渗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问题研究,以此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上第三单元 《分数》
分数的再认识(整体 与部分的关系)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约分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通分、分数大小比较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 问题
教 学 内 容 安 排
解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
第二学段(课程标准)
(1)进一步认识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 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2)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整体不同,分数相 同,分数所表示的 数量不同。
分数大,分数所表示 的数量不一定大。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北 师 大 版 三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三
下
解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
第一学段“分数初步认识”教材比较
人教版 册次 三上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第五单元 “认识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一个物体平均分) 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平均分)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平均分 认识几分之几(一个物体平均分 ) 教学 ) 比较简单分数(同分母、同分 内容 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子)的大小 安排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 减法 加减运算 1减去几分之几 1减去几分之几
小学数学教材
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内涵解读策略, 激活教材的书本知识, 悟出自己对教 材的个性化理解并据此对教材进行二次 开发, 创造性的组织教材内容,实现提 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北 师 大 版 五 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第二学段“分数”教材比较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册 次
五下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平均分)、分数单位 分数与除法 真分数与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约分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通分、分数大小比较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解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
第一学段(课程标准)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 简单的分数。 (2)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教材比较的意义
两种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
符合数学课程标准设计理念与要求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在具体生动的情 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生活情景、操作情景和图片情景等),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引领学生的“认识” .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教材比较的意义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分析,明确教材各自的 优、缺点,为更好地解读教材、重组教材、用好教材提 供了一些参考,从而也就可以更好地吸取各种教材的长 处或优点。 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教材提出一 些质疑,并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为教材的进一步改 进提出一些建议,从而使教材体系更加完善,使教材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 教 版 五 下
解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知识点
案例4 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相同, 分数所表示 的数量相同, 则整体相同。
分数相同, 分数所表示 的数量不同, 则整体不同。
内容编排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这是幅什么图? 从这幅图你读懂了 什么?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人教版三上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几分之几
产生
北 师 大 版 三 下
描述定义
写法
名称
读法
意义
解读教材——在比较中提升
小学数学教材比较内容
编写理念、内容编排(数学 思想方法、数学文化)、素材选 取、编写体例、呈现形式、例题 和习题、文本特色几大方面进行 分析研究。
小学数学教材比较选材
人教版—分数
北师大版—分数
小学数学教材比较内容
“分数概念”教材比较 两种版本教材编写理念有何异同? 两种版本教材内容编排有何异同? 两种版本教材编写体例有何异同? 两种版本教材呈现形式有何异同? 你发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