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宜宾市第五初级中学校黄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事初中教育的同事们聚在一起,谈到现在的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总表现出了一种迷茫和无奈——很多学生上课无心学习、调皮捣蛋、对抗老师的教育、不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迷恋网吧、吸烟酗酒、打架生事……又联想到近日频繁见诸报端的几起弑师案,大家都为当前的教育深感忧虑,也为教师的生存状况忧心忡忡。当前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无奈的教育现状可以改变吗?有些教育上的悲剧可以避免吗?
作为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我来说,不认为一味谴责学生的这不懂事那不明理便是明智之举,学生固然有学生的问题,但我想,一味抱怨,于事无补,我们不妨反观自身,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强教育方法上的改进。
一、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只要留心观察一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在表现出诸多问题的背后,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堪重负”——作业繁多、老师高压、思想压力大、单亲家庭、留守少年、缺少亲人关怀、没有机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很多中学生人生价值观模糊,道德感丧失,缺乏正确引导,没有明确的健康的人生目标,不知为什么而活着,他们像迷途的羔羊,成为了“迷惘的一代”。
二、解决学生问题的策略——班级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作为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与其毫无意义地去抱怨社会上的网吧如何污染了学生纯净的心灵和社会上不该有那么多的单亲离异家庭与留守子女等,不如在自身班级管理上下一番工夫。针对前面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认为加强班级管理的人文关怀,不失为一条很好的策略。
(一)关心学生生存状况。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某学生李亚胜在课堂上突然拿刀捅向与自己无怨无仇的郝旭东老师,该学生在“死亡笔记”中解释自己的弑师动机是:“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而该学生的同学和老师则这样描述了他的状况:“没人给他做饭”“5点多起床,10点多睡觉,全封闭式管理”“李亚胜中考280分,是垫底中的垫底,他肯定会很吃力。”山西弑师案给世人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我们在震惊与悲叹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的学生呢?他们中有“李亚胜”吗?答案肯定是“有!”。我们身边,因为家庭某种原因导致生活无人照顾、思想无人关心,因为学习基础差导致同学老师漠视,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导致思想忧虑与紧张,因为性格缺陷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埋怨、指责他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有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想呢?有没有去想想他们的生存状况?如果我们深入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他们的思想,我们是否可以少些呵责,多些呵护,少些批评,多些表扬,少些漠视,多些关心?有了了解,就有理解,有了理解,就有宽容,有了宽容,就有了爱。“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谅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损失,谅解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燥怨恨和复仇心理铺就的道路。”(纳素夫)。
(二)认同学生个性差异。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代表一个人不同于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既然是个性,就肯定存在差异。表现在思维上,有的敏捷,有的迟钝;表现在行为上,有的好动,有的喜静;表现在性格上,有的温顺,有的桀傲;表现在能力上,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运动……如果我们认同了这点,那么,我们就能理智对待学生中所表现出来的诸多“不如人意”,从而抱着宽容的心态、睿智地引导学生。具体做法可以有:A、在班上举办各类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这样可以使各类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班上的价值体现,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B、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实行分层管理与教学,调整学习上的难度以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一点在我们学校已经作为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了三年;C、开展“联动捆绑”活动,把班上各领域能力强弱有别的同学结队捆绑,实行“一帮一”互助活动,并根据捆绑效果配套推行奖励机制。
D、认真开展课后个别辅导,为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开“小灶”,尽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总之,认同学生个性差异,就是在不同领域激发学生的才能,也是抱着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同时切忌把学生变成学习的工具,并以学习成绩好坏做为衡量学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因为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最后只落在学习的好坏上,所谓的差生就会丧失自己的存在感,并且焦虑,产生出许多的心理问题。
(三)尊重学生人格尊严。
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从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里,我能切实感受到如果一个学生失去了尊严,那么就意味着他可能失掉灵魂。而事实上,我们的身边却不乏“屠杀”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尽管他们是无意的——“白痴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滚出教室去!”“除了影响同学,你还会什么?”……除了这些偏激的语言之外,还有动作的粗暴、眼神的蔑视以及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的漠视。这些无不可归属于伤害学生人格尊严的范畴。我可以想像得到,一个正在遭受精神虐杀的学生又怎么能发自内心地去热爱自己的班集体、自己的老师同学和学习。所以,为人师者,“学”固需“高”,“身”还需“正”,需谨言慎行,需公正无私,责人之前更需反躬自省。其实,只要为人师者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学生与事业,那么,尊重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内化为心灵深处的认识。真做到这样,师生关系何至于如此紧张。
(四)肯定学生价值目标。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模糊、道德感的缺失,是当下很多中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他们中,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或能做什么,也不明白自己目前能做好什么,整天浑浑噩噩地重复着无聊枯燥又难以摆脱的日子。这种状况导致他们缺乏生活激情与自信,悲观、无奈、自我否定、懒散甚至丧失了起码的是非道德观念。而健康的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帮助这些迷茫的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乐观起来,他们就有了“努力和判断的方向”。怎样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呢?我想,可以从当下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小事做起。我的策略有:A、肯定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员。如:有一次,有一个学生因病没有参加班级联欢会,我便在全班总结时说:这次联欢会很成功,可惜有遗憾,因为某某同学没有参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