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一、课程名称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二、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原理、设计和应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基本知识,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够基于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仪器设计和调试。

三、课程目标

1.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基本知识,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

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调试仪器,满足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提供基础

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电子测量基础知识

电子测量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信号分析、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以及电路设计等方面。

2.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包括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种类、各种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方面。

3. 仪器设计与调试

仪器设计与调试包括各种仪器的原理和基本知识、各种仪器的应用领域、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以及仪器的调试方法等方面。

五、课程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课程将分为三个阶段:

1. 理论授课

在第一阶段,教师将通过讲解和演示来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

在第二阶段,学生将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和掌握具体的测量技术和仪器设计方法。实验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设计、传感器的测量和仪器的调试等方面。

3. 报告与总结

在第三阶段,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总结,以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六、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作业与实验报告

作业和实验报告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其中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将直接

影响到该阶段的成绩。

2.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将检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

能等方面。

七、参考教材

1.《电子测量与仪器》,郝迎春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

术基础》,朱金波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3.《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柳化生、

张振兴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八、结语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既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

各种电子应用、测量控制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其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测试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2. 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2.1 理论知识学习 首先,学生需要学习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电路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电性参数测量和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医疗、工业控制等。 2.2 实验操作训练 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训练。学生可以通过DIY电子测量仪、使用数字示波器、多用表等测试工具,完成各项测量实验任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3 课程设计作业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学生需要完成课程设计作业。 作业内容包括: •基于所学理论知识,编写一份电路测量方案,并进行实验测量。

•利用所学测试方法和技术,测量和分析一个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的电性参数。 •通过编写程序,使用单片机和模数转换芯片完成一个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实验。 3. 课程设计方法 在本课程设计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3.1 前置知识讲解 对于不同难度和复杂度的知识,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前置知识讲解,比如PPT讲解、互联网资源分享、小组讨论、案例讲解等等。 3.2 实验操作训练 在实验室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实验操作训练内容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调整和安排。 3.3 课程设计作业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设计作业。学生完 成作业后,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指导,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4. 教学评价 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包括: •考试:通过考试测评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总结和归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和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和思考。 •参与度测评:从学生的听讲、实验参与度、作业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一、课程名称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二、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原理、设计和应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基本知识,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够基于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仪器设计和调试。 三、课程目标 1.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基本知识,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 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调试仪器,满足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提供基础 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电子测量基础知识 电子测量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信号分析、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以及电路设计等方面。

2.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包括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种类、各种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方面。 3. 仪器设计与调试 仪器设计与调试包括各种仪器的原理和基本知识、各种仪器的应用领域、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以及仪器的调试方法等方面。 五、课程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课程将分为三个阶段: 1. 理论授课 在第一阶段,教师将通过讲解和演示来介绍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 在第二阶段,学生将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和掌握具体的测量技术和仪器设计方法。实验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设计、传感器的测量和仪器的调试等方面。 3. 报告与总结 在第三阶段,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总结,以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六、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电子测量仪器课时教案

电子测量仪器 教案 任课教师冯军波 教学部邮电部授课对象16级电子班课程周学时 2

2O13——2014 (下) 学期时间(2月17日—6月30日) [导入]:1、《电工基础》课中电流表、电压表的作用?(学生回答) 2、目前我们了解有哪些仪表?(学生回答) [新授]:绪论 一、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内容及重要性 1、电工仪表与测量重要性 在电能的生产、传输、变配以及使用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电工仪表对电能的质量及负载运行运行情况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以保证供电及用电设备和线路可靠、安全、经济地运行。因此,学习电工仪表与测量对电工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工仪表与测量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电工测量的对象 主要是指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频率、相位、功率因数、 转速等电量、磁量及电路参数。 3、本课程内容 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选择及使用方法,电工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数据的处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合理运用电工测量的方法,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技能。 二、电工仪表的发展概况 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设生产大型先进仪表的工业,到70年代前后,国产电

工指示仪表的准确度已达0.l级,品种已经基本满足了国内的生产需要。 近年来,又相继推出了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数字式电压表,它们以高准确性、高可靠性、高分辨率等特性倍受人们的青睐。 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及要求 电工仪表主要由测量机构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其中测量机构是整个仪表的核心。 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要首先掌握各种测量机构的特点,然后在其基础上配合适当的测量线路,即可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工仪表。 应注意的是,在学习本课程时,若能采取对比的方法来总结各种仪表和各种测量线路的特点,将对学习本课程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除要重视课堂上的直观实物教学外,还要注意本课程与生产实习课的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好电工测量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等知识,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1.1 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及标志 一、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 二、电工指示仪表的型号 三、电工仪表的标志 不同的电工仪表具有不同的技术特性,为了便于选择和正确使用仪表,通常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来表示这些技术特性,并标注在仪表的面板上,这些符号叫做仪表的标志。 [课堂练习]: 电工仪表按结构和用途的不同的分类;常用的电工仪表的标志。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设计方案及论证 (2) 2.1设计思路 (2) 2.2设计方案 (2) 2.3总体框图 (2) 三、设计原理及电路图 (3) 3.1硬件设计原理 (3) 3.2硬件原理图 (4) 3.3主要元器件介绍 (4) 3.4软件设计方案 (6) 四、原器件清单 (7) 五、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8) 5.1电阻识别 (8) 5.2电容识别 (8) 5.3电感识别 (9) 5.4二极管识别. (10) 5.5晶体三极管识别 (10) 5.6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11) 六、硬件制作与调试 (11) 6.1程序编译 (11) 6.2用protues 进行仿真调试 (12) 6.3硬件焊接制作 (14) 七、设计心得 (15) 八、参考文献 (16)

一、设计要求 利用单片机AT89S52与ADC0809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四位数码显示,但要求使用的元器件数目最少。 二、设计方案及论证 2.1设计思路 ⑴根据设计要求,选择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 ⑵A/D转换采用ADC0809实现,与单片机的接口为P1口和P2口的高四位引脚。 ⑶电压显示采用4位一体的LED数码管。 ⑷LED数码的段码输入,由并行端口P0产生:位码输入,用并行端口P2低四位产生。 2.2设计方案 数字电压表有多种的设计方法,方案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芯片的高速发展,各种数字芯片品种多样,导致对模拟数据的采集部分的不一致性,进而又使对数据的处理及显示的方式的多样性。又由于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电压表的测量测程范围是比较大的,所以必须要对输入电压作分压处理,而各个数据处理芯片的处理电压范围不同,则各种方案的分段也不同。由此结合设计要求选择由单片机系统及数字芯片构建。 这种方案是利用单片机系统与与其模数转换功能、显示模块等的结合构建数字电压表。由于单片机的发展已经成熟,利用单片机系统的软硬件结合,可以组装出许多的应用电路来。此方案的原理选用单片机的外部参考电压AREF为模数(A/D)转换功能的基准电压端,被测量电压输入端分别输入基准电压和被测电压。模数(A/D)转换功能将被测量电压输入端所采集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对单片机系统进行软件编程,使单片机系统能按规定的时序来采集这些数字信号,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被测量电压的值。最后单片机系统将计算好了的被测电压值按一定的时序送入显示电路模块加以显示。 2.3总体框图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简介 本课程设计是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的配套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测量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电子测量仪表的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基本的测量技术和电路布线方法; 3.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掌握误差分析方法; 4.掌握仪器操作技能和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5.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内容 •第一讲电学基础 介绍电学基础知识,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磁场等。 •第二讲电子测量仪表基础 介绍各类基本电子测量仪器和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函数发生器、数字万用表、模拟万用表等。 •第三讲电路布线方法 介绍电路布线的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以及电路的调试方法。 •第四讲错误分析方法

介绍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误差分析的方法。 •第五讲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通过多个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给学生详细地讲解电子测量仪器原理、测量误差的产生、以及各种测量技术和布线方法的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法:学生将通过多个实验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将对每个实验进行详细说明。 3.小组合作法:学生将分为小组来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和应用方法。通过使用数字万用表和模拟万用表测量电阻值,了解数字万用表和模拟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交流电压和频率的测量 通过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和频率,学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交流电压和频率的基本知识。 实验三:RC电路的分析 通过实验分析RC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容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RC电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数字化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已经成为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字化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数字化测量技术。 二、课程设计目标 1.了解数字化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数字化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数字化测量技术。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数字化测量基本原理 数字化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测量原理、数据处理原理和数据传输原理。学生应该了解数字化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测量的基本概念、数字化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2. 数字化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数字化测量仪器是进行数字化测量的必备工具。学生应该了解数字化测量仪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包括数字高程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数字化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3. 实际工程中的数字化测量应用案例 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生应该了解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道路、桥梁、隧道、建筑等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能够分析数字化测量技术的优缺点,并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测量技术进行测量。 四、课程设计方法 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 1.理论课:介绍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 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实验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字化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实际演习:组织学生参加实地项目测量活动,了解数字化测量技术在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课程设计评估 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考核: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数字化测量技术基本原理和方法 的掌握情况; 2.实验操作考核:对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实际操作进行考核; 3.实际项目考核:对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进行 考核。 六、课程设计结论 数字化测量技术课程设计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验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评估方法也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

电子测量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第二版课程设计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为电子工程系学生设计的一门电子测量课程,主要是针对电子工程中常见的测量技术进行讲解,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本课程以讲授为主,配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测量和测试电子元器件/电路的能力。本课程将为学生在工作生涯中精通电子测量技术奠定基础。 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合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教学目标 本课程学习完成后,学生将能: 1.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测量原理和 技术。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和测试电子元器件/电路。 3.能够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呈现。 课程内容 第一章基础概念 1.电子测量的概念和分类。 2.基本电路的电压、电流及功率公式。 3.普通电压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直流电路测量 1.直流电压测量及万用表的使用。

2.直流电流测量及万用表的使用。 3.电阻的测量及万用表的使用。 第三章交流电路测量 1.交流电压测量及万用表的使用。 2.交流电流测量及万用表的使用。 3.交流电压测量的虚值表达和实现方法。 4.交流电路中的相位差测量方法。 第四章电路参数测量 1.电容的测量及万用表的使用。 2.电感的测量及万用表的使用。 3.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测量。 第五章实验指导 1.实验前的准备。 2.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搭建。 3.实验操作流程的讲解。 4.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内容 本课程实验内容为: 1.直流电压、电流及电阻的测量实验。 2.交流电压、电流及相位的测量实验。 3.电容、电感的测量实验。 4.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测量实验。

电子测量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是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测量电路元件参数、信号波形、电压、电流以及频率等。对于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电子测量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设计一门电子测量的教学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这门课程应该从基础知识讲起,引导学生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子测量的定义、分类、基本测量理论、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和结构等内容。 其次,这门课程需要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进行分模块的教学。比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广泛应用在电子电路中的元件参数测量;测量电压、电流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测量非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路参数等。每个模块都应该介绍相关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 此外,这门课程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测量各种电子参数,并通过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加深对电子测量的理解和掌握技能。实验内容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电子测量实验,如万用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频率测量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问答环节,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电子测量技术,并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评估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除了传统的考试形式外,还可以设置课堂小测验、实验报告、课堂演示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电子测量项目,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电子测量系统来检验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例子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用能力,并为他们的将来从事电子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设计一门电子测量的教学课程应该包括基础知识的讲授、实践操作、讨论环节和评估方式等。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实际应用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测量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电子测量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教学设计 一、引言 电子测量是电子学领域应用广泛、基础重要的一门学科。在电子相关行业,电 子测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因此,电子测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讲授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本文将介绍一种电子测量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目标 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测量实验;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新型的测量电路;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合理分工、协作完成 实验任务。 三、实施方案 3.1 技术要求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需要用到以下技术: 1.电子测量实验仪器:万用表、示波器等; 2.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 3.软件工具:电路模拟分析软件,如Multisim等; 4.课程设计平台:如Moodle,便于学生提交实验报告、表现评价等。 3.2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电子测量实验基础知识:计量单位、电路分析、示波器使用等; 2.常见的电子测量实验内容: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等的测 量; 3.电子测量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的使 用; 4.实验案例分析:根据特定电路需求,进行电子测量实验设计; 5.团队实验:学生分组完成特定实验任务,分工协作完成实验。 3.3 实验设计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会向学生介绍本次实验设计的任务。一个班级会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任务将会不同。每个组会被要求自行完成特定电路的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 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测量知识,同时也辅助学生锻炼创新能力。每个小组会在实验设计的任务过程中,与教师讨论,提出问题、进行思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指导学生正确掌握电子测量实验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3.4 实验评价 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将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1.实验设计的创新性; 2.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3.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质量; 4.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电子测量实训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2)

电子测量实训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概述 该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测量技术,提高学生的工程 实践能力。该设计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学习,包括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的分析与处理、测量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等。学生将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建立起电子测量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是实验操作,学生将亲自操作各种电子测量仪器,学习如何正确、精 确地进行电子测量。该部分将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学生对电子测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部分是课程项目,学生需要自主选择一个实际的电子测量项目,并独立开 展课程设计。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子测量项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该部分将力求使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学习 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2.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3.测量电路设计与分析 4.经典实验电路的分析 第二部分:实验操作 1.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数字表的使用方法 3.信号源的使用方法 4.滤波器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课程项目 1.项目选择 2.电子测量项目设计 3.数据分析与结果总结 参考资料 1.《电子测量技术》(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程》(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 教学方法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授课、实验操作、课程项目三种方式进行 教学。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将分别在讲授、实验、课程项目等环节中进行学习。其中,学生将在实验环节操作各种电子测量仪器,加深对测量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在课程项目环节将独立选择一个实际项目进行设计和实施,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考核方式 1.考勤(占总成绩10%) 2.理论考试(占总成绩30%) 3.实验报告(占总成绩30%) 4.课程项目(占总成绩30%)

电子测量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 1.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教授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子仪器测量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仪器。本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常见电子测量系统中的噪声,以及如何设计和实现有抗干扰能力的测量系统。 2. 教学目标 在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知道不同类型的电子仪器测量的基础知识,并知道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仪器 •理解常见电子测量系统中的噪声,并知道如何设计和实现有抗干扰能力的测量系统 3. 教学内容 3.1 模拟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电路和信号分析基础 •电压、电流和功率测量 •模拟信号发生器和分析器 •传感器和滤波器 •多路复用和采样 3.2 数字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数字电路基础及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发生器和分析器

•数字计数器和频率计 •数据采集和处理 3.3 电子测量系统的噪声与干扰 •随机噪声和干扰的噪声特性分析 •基本回路的噪声分析 •噪声和干扰的控制与抑制 •差分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3.4 电子测量实验 实践性环节将通过一系列不同的实验项目来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每 个实验都包含设计、模拟、测试和报告撰写,学生需要使用模拟工具(如Multisim)和实验设备(如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源)来完成实验。 4.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小组讨论、学生报告和实验四种教学方法。通过互动和讨论 来解决学生在课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巧。 5. 总结 本课程旨在教授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子 仪器测量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仪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各种电子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并掌握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的技巧。

电子测量仪器教案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难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课教学 1、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常用的典型电子测量仪器的性能和使用,电子测量中误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测量方法,使之具有电子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与考试题型: (1)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作业成绩 20%、出勤 10%、实训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40%。 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6+期末考试成绩*0.4。 (2)考试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判断题作图题计算题分析题。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指导 【小结】:

1、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2、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与考试题型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指导 【作业布置】 怎样学习该课程? 【板书设计】 1、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2、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与考试题型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测量的意义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测量的定义、电子测量的定义、电子测量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测量的特点 难点:对电子测量的特点的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新课教学 1.测量的定义:人类对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认识过程。 2.测量结果的量值组成:数值和相应的单位名称。 3.测量的实质:是一种比较过程,把被测的量与同种类的作为单位的量,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进比较,以确定被测的量是该单位的若干倍。注:测量同一物理量所选单位越大,则测出的数值越小。 注: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也就是说测量是利用合适的工具,确定某个给定对象在某个给定属性上的量的程序或过程.作为测量结果的量通常用数值表示.该数值是在一个给定的量纲或尺度系统下,由属性的量和测量单位的比值决定的. 4.电子测量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近代科学技术的水平是由电子测量的水平来保证和实现的,电子测量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小结】: 1.测量的定义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设计 前言 电子测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因此,在现代工程教育中,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为电子工程技术教学者提供指导。 教学目标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解各种电子测量技术 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2.能够选择并使用正确的测量技术与仪器进行电路、系统和元器件的测 试和评估; 3.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进行评价和改善; 4.能够设计和建立基本的电子测量系统和测量控制系统。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测量仪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电路测试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等; 3.系统测试与仪器,包括数字多用表、功率计、网络分析仪、逻辑分析 仪等; 4.元器件测试与仪器,包括电容器测试、电感测试、晶体管测试等; 5.手持式仪器和便携式测试仪器的使用; 6.程序调试工具和仪器的使用,例如LabVIEW、MATLAB软件、MCU仿真 器等。 教学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的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 2.问题导向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电子测量方法及其应用场景; 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团 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实验设计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教学中实验设计至关重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应采用以下实验设计原则: 1.实验设计应紧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 2.实验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要充分考虑学 生学科水平和实践经验;

电子测量与应用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与应用课程设计 一、设计背景 数字电子技术在当前的工业应用和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作为数字电子技术的支撑,电子测量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电子测量与应用课程的设计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次电子测量与应用课程设计,旨在以数字电子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步骤以及常用的测试工具。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电子测量中各种电子元器件以及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 技术的基本原理; 2.了解测试电路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分析并 解决测量出现的误差问题; 3.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使用基本电路元器件进行数字电 路的设计; 4.熟练掌握数字模拟混合电路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 践水平。 三、教学内容 1.电子测量基础知识的介绍 –电子元器件及其使用方法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2.模拟电路的设计实验

–传统电路元器件的应用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3.数字电路实验 –基本逻辑器件的应用 –组合电路的设计 –时序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4.数字模拟混合电路实验 –将模拟与数字电路相结合的FPGA设计 –基于Xilinx FPGA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设计 四、教学方法 1.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互动,将基本电子测量知识 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2.实践操作是课程设计的重要部分,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实 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调整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寻求答案的正确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理 解和掌握能力。 4.加强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考核和实验操作考核,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并掌握课程知识点。 五、教学要求 1.学生具备基本电子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的电子元器件;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单片机和FPGA等数字电子技术; 3.学生能思考和分析电子测量中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操作; 4.学生能够主动参加课堂互动,及时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

电子测量仪器第三版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仪器第三版课程设计 简介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和综 合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熟练掌握基本的电子测量仪器的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 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子测量仪器的维修。 3.能够熟练操作现代电子测量仪器进行信号分析、波形显示、频率测量 等。 4.能够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电子测量系统,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测量 结果进行优化。 教材 本课程设计以《电子测量仪器第三版》为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易于理解。同时,我们还将参考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实际应用案例。 实验 本课程设计包含多种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实验 1.电压、电流的测量; 2.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 3.功率、能量的测量;

4.频率的测量; 5.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调试。 2. 信号分析实验 1.信号的频谱分析和滤波; 2.信号的时域分析和特征提取。 3. 信号产生实验 1.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信号产生方法研究; 2.调频信号的产生和调试。 4. 示例设计实验 1.热电偶测温系统设计; 2.光强检测系统设计; 3.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综合设计 本课程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是综合设计。我们将让学生自选一个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和搭建一个完整的电子测量系统,并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测量结果进行优化。具体包括: 1.应用场景的分析和研究; 2.系统的硬件设计和搭建; 3.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 4.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5.优化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6.测量结果的展示和分析。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验报告,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2.综合设计,包括应用场景的分析和研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验数 据的分析与优化算法的设计; 3.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实验的操作和维修能力; 4.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课堂作业和出勤情况。 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综合设计,以及讨论和分享。 总结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将实际应用和学术研究项目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巧。同时,本课程设计也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测量原理课程设计

电子测量原理课程设计 一、引言 电子测量原理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学生们建立电子测量知识体系的基础。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理论基础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入掌握电子测量原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不同类型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电子测量中常见的误差和校准方法; 4.建立对电子测量技术流程的理解和认识。 三、实验内容 本实验分为四个模块,包括基本电测量、交流电测量、数字电子测量和模拟电子测量。每个模块包含多个实验,具体内容如下:模块一:基本电测量 1.电阻的测量; 2.电压的测量; 3.电流的测量; 4.交流电源的测量。 模块二:交流电测量 1.交流电压的测量;

2.交流电流的测量; 3.交流电压的相位测量; 4.交流电路的功率测量。 模块三:数字电子测量 1.可程控数字电压表的使用; 2.可程控数字电流表的使用; 3.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4.特殊数字测量仪器的使用。 模块四:模拟电子测量 1.模拟示波器的使用; 2.频率计的使用; 3.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4.带宽的测量。 四、实验步骤 实验一:电阻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给定电阻的电阻值。 实验仪器:多用表、万用表、直流电源。 实验步骤: 1.设置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1V; 2.将万用表选择到欧姆挡位,将多用表选择到电压挡位;

3.连接电路图中的元器件,注意正确接线; 4.读取电路图中元器件的值和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1.测得的电阻值应与元器件的额定值相同或相近; 2.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电路的正负极性。 实验二:交流电压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给定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和峰值。 实验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电压互感器。 实验步骤: 1.将示波器和万用表的电源打开并预热; 2.连接电路图中的元器件,注意正确接线和电路的正负极性; 3.调整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控制; 4.读取示波器上测得的有效值和峰值。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电路的正负极性; 2.示波器的操作应根据具体仪器进行。 实验三:可程控数字电压表的使用 实验目的:使用可程控数字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 实验仪器:可程控数字电压表、电压校准源。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简单的秒表计数器设计 学生:赵瑞云 学号: 院系: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10级自动化 指导教师:*** 时间:2013/12 /10

简单的秒表计数器设计 (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摘要:本系统采用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组成。由LED七段数码管来显示译码器所输出的信号。采用了74LS系列中小规模集成芯片。其中主体电路完成秒表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振荡器;计数器;译码器;LED七段数码管 1引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用到定时控制,如扩印过程中的曝光定时等。早期常用的一些时间控制单元都使用模拟电路设计制作的,其定时准确性和重复精度都不是很理想,现在基本上都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一代产品,随着数字集成电路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新一代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可构成复杂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完成复杂的控制功能。小则可以用于家电控制,甚至可以用于儿童电子玩具。它功能强大,体积小,质量轻,灵活好用,配以适当的接口芯片,可以构造各种各样、功能各异的微电子产品。秒表计数器在生活中经常被用到,如:比赛记时,试验及记时等。 2设计任务与要求 2.1 基本要求 首先要能直接显示秒的计数器,要求六十、十为一计数周期。然后要求电路主要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且电路输入电压为+5伏— +10伏。 2.2 方案选择 一个基本的秒表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秒”,“毫秒”计数器和定时器组成。干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秒”、“毫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电路组成。 首先构成一个NE555定时器和分频器产生震荡周期为一秒的标准“秒”脉冲信号,由74LS160采用清零法分别组成六十进制的“秒”计数器、十进制“毫秒”计数器。清零法适用于有异步置零输入端的集成计数器。原理是不管输出处于哪种状态,只要在清零输入端加一个有效电平电压,输出会立即从那个状态回到“0000”状态。清零信号消失后,计数器又可以从“0000”状态开始重新计数。使用NE555定时器的输出作为“秒”计数器的CP脉冲,把秒计数器的进位输出作为“分”计数器地CP脉冲,分计数器的进位输出作为“时”计数器的CP脉冲。使用74LS48为驱动器,共阴极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 3 设计任务分析 3.1设计要点 ●设计一个标准秒脉冲信号发生电路 ●设计60进制、十进制计数器(秒计数电路) ●设计译码显示电路 ●设计操作方面的校时电路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new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指导 赵亚威刘晓阳 沈阳理工大学 二○一〇年六月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和目的 电子测量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各种功能或状态的物理参数进行检测与测量的技术。它集中了电子科学,通讯,检测,自动化等多学科的许多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容极其广泛,繁杂,并且还在不断地充实,更新。所以,在授课中不可能对全部内容予以介绍,只能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并且,具备一定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对现代新技术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电子测量技术的最新水平往往是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反映,它与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所以,为了加强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课程设计可以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通过对功能性测量电子线路的综合设计,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出符合实际测量的功能性部件或测试电路,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进入生产实际中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从学生的专业特长出发,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努力打造和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科研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因此,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要结合各种检测仪器与设备的结构原理,测量原理和实验,实习的专业内容,以及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且可以参阅各种专业期刊,杂志所介绍的与电子测量技术相近似的革新与改造的技术成果。运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讯,以及相关专业技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扩展知识面,大胆创新,努力开发和设计出能够体现专业特点的符合生产,生活需求的具有某种简易功能的电子线路。 具体内容: 1.设计一个具有某种简易功能的单元电子电路或某种物理参数的检测电子电路。通过专业理论的分析、工程化设计和焊接调试而实现设计的功能。 2.写出一份课程设计的单元电子电路工作原理报告书。包括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印刷电路板和工程化装焊图的设计,给出电子元器件的明细表,并且说明测试电路或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写出测试结果分析,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 检波器作用 (2) 1.2 检波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 1.2.1 包络检波器 (2) 1.2.2 同步检波器 (3) 1.3 检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4) 1.4 峰值检波器 (4) 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 (5) 2.1 本系统工作原理 (5) 2.2 本系统电路图 (5) 第三章元器件介绍 (6) 3.1 元器件清单 (6) 3.2 LF398采样/保持器 (6) 3.3 主要元器件 (8) 3.3.1 芯片LF398 (8) 3.3.2 芯片LM311 (9) 3.4 稳压二极管 (10) 第四章峰值检波器的测试及性能指标 (11) 4.1峰值测量精度………………………………………………11. 4.1.1测量交流信号 (11) 4.1.2.测量具有直流分量的交流信号 (11) 第五章系统分析 (12) 5.1 系统的测量范围 (12) 5.2 系统测量精度………………………………………………12. 5.3 系统误差来源 (12) 5.4 系统调试注意事项…………………………………………12. 5.5 系统设计存在的不足 (13) 第六章实验总结............................................................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绪论 1.1 检波器作用 检波器,是检出波动信号中某种有用信息的装置。用于识别波、振荡或信号存在或变化的器件。检波器通常用来提取所携带的信息。最简单的检波器仅需要一个二极管就可以完成,这种二极管就被称做检波二极管。检波器通常用来提取所携带的信息。检波器分为包络检波器和同步检波器。前者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包络成对应关系,主要用于标准调幅信号的解调。后者实际上是一个模拟相乘器,为了得到解调作用,需要另外加入一个与输入信号的载波完全一致的振荡信号(相干信号)。同步检波器主要用于单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或残留边带调幅信号的解调。 从调幅波中恢复调制信号的电路,也可称为幅度解调器。与调制器一样,检波器必须使用非线性元件,因而通常含有二极管或非线性放大器。 1.2 检波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2.1 包络检波器 图1是典型的包络检波电路。由中频或高频放大器来的标准调幅信号ua(t)加在L1C1回路两端。经检波后在负载RLC上产生随ua(t)的包络而变化的电压u(t),其波形如图2所示。这种检波器的输出u(t)与输入信号ua(t)的峰值成正比,所以又称峰值检波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