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制剂现代研究进展——高鹏

靶向制剂现代研究进展

高鹏

第一部分概述

靶向制剂是近年来国内外药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最初的靶向制剂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靶向制剂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由于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所以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一、靶向制剂的定义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hrlichp在1906年提出的,靶向制剂(targeting drug system,TDS)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系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有选择性地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不仅要求药物到达病变部位,而且要求具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在这些靶部位滞留一定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释及无毒、可生物降解等四个要素。

二、靶向制剂的特点

靶向制剂与普通制剂和缓控释制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定位浓集

靶向制剂在靶器官或作用部位释药,同时全身摄取很少。这样,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能到达靶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并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更好的发挥药效。

2.控制释药

许多药物在体内迅速被代谢或排泄,故作用时间较短。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由于减少了肾排泄和代谢而延长其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使某些药物在体内恒定地缓慢释放,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控制释药系统是以时辰药物治疗学为指导,时辰药理学原理为设计依据,根据人体生物节律变化特点,利用相关技术和辅料,调节制剂的释药行为,是一种按照生理和治疗需要而定时、定量释药的新型给药体系。控制试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时间内控制释药速率,使人体获得平稳有效的血药浓度。使疗效一剂量最佳化、减少用药剂量、服用次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3.低毒副作用。靶向制剂注射给药后,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主要在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浓集,这种体内分布的改变必然减少心脏、肾脏和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药物浓度,因此把对心、肾有较强毒性的药物如阿霉素、两性霉素等制成脂质体,可明显降低其心、肾毒性,这也是靶向制剂用于抗癌药物的主要优点之一。

4.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

进入循环的程度和速率,用F表示,F=(A/D)×100%,A为进入体循环的量,D为口服剂量。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颗粒的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型剂及生产工艺等,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靶向制剂的分类

1.按靶向到达的部位分类可分为三类:

(1)一级靶向制剂:指到达特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的靶向制剂。

(2)二级靶向制剂:指到达特定的靶细胞的靶向制剂。

(3)三级靶向制剂:指到达细胞内的某些特定的靶点的靶向制剂。

2.按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三类,即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1)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这是载药微粒进入体内即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吞噬的自然倾向而产生的体内分布特征。这类靶向制剂往往利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制成微粒给药系统来应用。

(2)主动靶向制剂: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地输送到靶区。

(3)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是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3.按载体分类可分为生物粘附微球靶向制剂、纳米粒靶向制剂和脂质体靶向制剂三类。

(1)生物粘附微球靶向制剂:生物粘附微球是指药物与粘附材料分散在载体中或粘附材料包裹药物的微球。由于这类微球在到达粘膜表面时,其中的粘附材料可与生物粘膜产生粘附作用,并在粘膜表面滞留较长的时间,从而真正达到持续释放药物的目的,因而可进一步提高难溶性药物、胃肠道吸收部位狭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纳米粒靶向制剂:是指粒径在10-1000nm的胶体给药系统,以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的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制成的新一代纳米粒给药系统,具有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避免药物的降解或泄漏以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点;

(3)脂质体靶向制剂: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药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药物制剂。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药物的制备,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

四、靶向作用的机制

靶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将药物包裹或嵌入液体、液膜、脂质、类脂蛋白以及生物降解高分子物质中制成微粒、复合型乳剂、脂质体等各种类型的胶体或混悬系统,通过注射或其他方法给药后,这些微粒选择性的聚积于肝、脾、淋巴部位后释药而发挥疗效。

口服结肠靶向释药系统(OCDDS)是通过适当的方法,使药物经口服后避免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前端释放,而是运送至回盲肠后释放并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

五、靶向性的评价

1.相对摄取率(re)

相对摄取率re=(auci)p/(auci)s。式中,auci表示由浓度-时间曲线求得的第i个器官或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脚标p和s分别表示药物制剂及药物溶液。

re大于1表示药物制剂在该器官或组织有靶向性,re愈大靶向效果愈好;等于或小于1表示无靶向性。

2.靶向效率(te)

靶向效率te=(auc)靶/(auc)非靶。式中,te表示药物制剂或药物溶液对靶器官的选择性。te值大于1表示药物制剂对靶器官比某非靶器官有选择性;te值愈大,选择性愈强;药物制剂的te值与药物溶液的te值相比,说明药物制剂靶向性增强的倍数。

3.峰浓度比(ce)峰浓度比ce=(cmax)p/(cmax)s。式中,cmax为峰浓度,每个组织或器官中的ce值表明药物制剂改变药物分布的效果,ce值愈大,表明改变药物分布的效果愈明显。

第二部分靶向制剂现代研究进展

靶向制剂在西药领域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但在中药领域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下面对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一、靶向制剂的常用剂型及应用

靶向制剂是一类将药物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制剂,能直接定位于靶区(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它正常组织,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近年来,靶向制剂在脂质体、药质体、靶向微囊和微球、结肠靶向制剂、靶向给药乳剂、纳米粒、磁性药物制剂、前体药物、单克隆抗体等研究方面都有比较大的进展。

1.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

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双分子层形成的药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药物制剂。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载药靶向运行、延长疗效、避免耐药性、减少给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改变给药途径等优点。常规的脂质体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改造过的脂质体通过选择不同磷脂或投入其它成分而改变成热敏、pH敏和阳离子脂质体等;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可以得到免疫和长循环脂质体等;还可以运用磁性制剂和前体制剂的原理制备磁性脂质体和前体脂质体。如用超声法或高压乳化法等制成黄芩脂质体分散液,再用流动床将它用多种糖芯材料(山梨酸、葡萄糖等)作切线喷雾制成黄芩脂质体粉末,有助于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另外还有青蒿素、银杏叶、喜树碱和长春新碱等脂质体的报道,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脂质体双层膜的组成及制备工艺,提高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其靶向分布、对靶细胞作用等方面。

图示:脂质体

脂质体因具有类细胞膜结构的囊泡,可长时间吸附于靶细胞周围,使药物充分被靶细胞、靶组织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指数,降低毒性。常用的脂质体制剂可以分为两大类:

(1)普通脂质体:田艳燕等利用旋转薄膜-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其体外释放呈肠溶性,抗氧化指标测定表明,脂质体比番茄红素油显著地提高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力。许汉林等采用薄膜法制备白藜芦醇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中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其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为开发其新剂型提供参考。于波涛等利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脂质体,其体积平均粒径为6.7μm,包封率92.7 %,载药量9.3%,反向透析法测定脂质体冻干品的释药特性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陈彤等研究复方硫酸长春新碱、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对荷MCF-7人乳腺癌裸鼠的疗效和毒性,结果显示其抑瘤率均高于其它对照组,且可减免药物对于荷瘤裸鼠的毒副作用。

(2)修饰的脂质体:黄冲等测定小鼠静脉注射自制紫杉醇糖被复脂质体和市售紫杉醇注射剂后的相关器官和血浆的药物浓度,结果糖被复脂质体组紫杉醇在肺部的滞留时间明显延长,肺中AUC为注射剂的9.6倍,并减少了肝、脾组织的蓄积量,说明该糖被复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优于注射液,有明显的肺靶向性。瞿叶清等测定马钱子碱溶液、普通脂质体和隐形脂质体对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结果同剂量的3种剂型的抑瘤率分别为28. 64%、57.96%和71.36%,说明隐形脂质体作为马钱子碱的载体能够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张子豫等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与紫杉醇注射液相比,其显著延长了紫杉醇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驻留时间,具有长效作用。

2.药质体靶向给药系统药质体(harmacosomes)是一种新型给药系统,一般粒径范围在10-1000nm的药质体制备方法与固体脂质纳米粒大体相似。但药质体又不同于其它微粒制剂,制剂中的药物既为活性成分又充当药物载体,因而具有独特的优点,能避免传统的各种药物载体存在药物从载体中渗漏或骨架没有足够稳定性的缺陷。

3.微囊、微球靶向给药系统

(1)微囊靶向给药系统

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囊膜材料),将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新的剂型。囊膜有隔离外界与药物接触作用,可防止药物氧化、水解和挥发,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复方

制剂中的配伍禁忌。我国研制的挥发油类微囊已有10余种,如可提高稳定性的芥油微囊,掩盖不良臭味的蒜素微囊等,也可制备特殊性能微囊(如磁性微囊、pH敏感微囊等)起到靶向释药作用。

(2)微球靶向给药系统

是指将药物分子溶解或分散在辅料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多用生物降解材料为载体,如蛋白类(明胶、白蛋白等)、糖类(琼脂糖、淀粉、葡萄糖、壳聚糖等)、合成聚脂类(如聚乳酸等),而以二乙胺基乙基葡萄糖、血清白蛋白、可降解淀粉制成的微球具有生物黏附性。与传统制剂相比,微球制剂具有能及时释放药物、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或靶器官浓度,给药途径多样化,疗效持久、安全等优点。张艳华等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苦参碱壳聚糖微球,经模拟体内释药实验表明,微球几乎不在上消化道释药,而是在结肠靶向释药。相同方法制备的还有大蒜素壳聚糖微球。

微球是一种用适宜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肺部毛细血管网的直径为3-11μm,因此大于3μm的微球将被肺有效截留,小于1μm的微球一般被肝、脾的巨噬细胞摄取。常用的微球制剂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普通微球:许沛虎等利用海藻酸/大豆蛋白复合微球包裹盐酸小檗碱,发现其在模拟胃、小肠和结肠pH环境下的释放行为与它在不同pH条件下的溶胀行为直接相关,做成微球后可以降低盐酸小檗碱对胃部的刺激并可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江华等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体内外释药规律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有制备成缓释注射微球的可行性。谢明等通过瘤内注射紫杉醇微球,研究其对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结果紫杉醇微球对瘤体抑制作用较紫杉醇针剂更明显,具有更强的抗肿瘤血管新生作用。

②特殊微球:王莹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磁流体,用离子凝聚法制备苦参碱磁性壳聚糖微球,使药物趋向集中于病灶部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和改善其由于剂量过大而带来相应的毒副作用,增强了其对肝脏和淋巴系统的靶向疗效,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阮建新等采用乳化、冷凝固化、化学交联技术首次制备出白及胶栓塞微球,其在pH=7.4的缓冲液中有一定的溶胀性,血液相容性良好,获得的制备工艺不仅可以制备临床需要的白及胶微球,同时也为制备白及胶含药微球提供了参考的实验条件。

4.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给药系统,该系统通过特殊控释技术,使药物转运到回盲部后才开始崩解或释出载体微粒,并使载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黏附于结肠膜表面,达到定位释药与黏附的双重目的。结肠靶向黏附给药系统在中药方面的运用还处在研究阶段,如大黄的泻下作用主要是由于游离蒽醌对大肠的作用,将大黄提取、浓缩、干燥,制成大黄泻下的大肠靶向制剂,就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用量。又如以中药组方进行药物提取,精制后制成微丸,选取经特殊处理的果胶为包衣材料,考察其在人体结肠内的定位、释药情况,为结肠给药提供了依据。

5.靶向给药乳剂系指用乳剂为载体,传递药物定位于靶部位的微粒分散系统。乳剂有可能成为抗癌药物靶向输送的重要工具之一,乳剂的主要缺点是稳定性不好。郑国粜、汪国

华等制备W/O/W型丹皮酚,乳滴粒径集中在20-30μm间,丹皮酚包裹率为81.65%,经质量评定,复乳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并为临床提供新的剂型。

药物制成复乳后,可以达到缓释、控释目的,而且在体内具有淋巴系统的定向性,可选择性地分布于肝、肺、肾、脾等网状内皮系统较丰富的器官中。复乳中的小油滴与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成为良好的靶向给药系统,复乳也可作为多肽、蛋白质等水溶性药物的载体,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失活,增加稳定性。目前中药复乳制剂虽不多见,但从长远看,乳剂尤其是复乳有可能成为抗癌药物靶向输送的重要工具之一。如用PEG、紫杉醇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 DSPE)的氯仿溶液在氮气流下减压成膜,加入玉米油经水化超声处理后,通过微流化器使其微乳化,制得的紫杉醇微乳。康莱特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作用,可直接有效抑制癌细胞,同时能提高机体整体免疫功能,并有良好的镇痛功能,且无不良反应。中药靶向乳剂指用乳剂为载体,传递药物使其定位于靶部位的制剂。乳剂的靶向性在于它对淋巴的亲和性,油状物或亲脂性药物制成O/W或O/W/O型乳剂静脉注射后,药物经巨噬细胞吞噬后在肝、肾、脾浓集。水溶性药物制成W/O或W/O/W型乳剂经口服、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易聚集于淋巴系统。常用的靶向给药乳剂可以分为两大类:(1)微乳:杨蕊等制备的齐墩果酸自微乳澄清透明,加水稀释后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球状液滴,平均粒径49.8nm,性质稳定,对药物增溶作用明显。江来等采用测定表面张力、绘制拟三元相图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水飞蓟宾口服微乳,该微乳在室温下3个月内能维持均一稳定,并且受高温光照影响较小。王俊平等采用薏苡仁油制备了紫杉醇微乳,显著降低了紫杉醇的急性毒性,且紫杉醇和薏苡仁油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P<0.01),该微乳有可能成为一种较好的抗肿瘤药物。王春等考察芍药苷微乳溶液在大鼠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其水溶液进行比较,结果芍药苷微乳溶液在空肠和结肠段吸收较芍药苷水溶液好,提示可将芍药苷制成微乳制剂,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2)纳米乳:孙红武等研制出适合口服的纳米乳制剂,在高速离心、高温和强光条件下考察10d,结果含量和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小鼠灌胃结果:纳米乳无毒性。何欣等采用滴定法制备雷公藤多甙纳米乳,动物实验表明其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增强血清中SOD活性,极显著降低血清中NO含量,且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卢秀霞等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处方成分,同时优化制备工艺,制备了辣椒碱纳米乳,其平均粒径6.16nm,多分散系数0.307,包封率85.22%,符合纳米乳主要指标要求。

6.纳米粒靶向给药系统纳米粒是由天然高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明胶、乙基纤维素等)或合成高分子物质(如聚氰基丙烯酸烷酯(PACA)、丙烯酸共聚物等)制成粒径为nm级的固态胶体粒子,纳米粒包括纳米囊和纳米球,是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粒径多在10 -1000nm,药物溶解或包裹于纳米粒中,分散在水中形成近似胶体溶液,通常具有缓释性、靶向性、提高疗效的特点。活性成分(药物、基因等)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或通过吸附、耦合作用位于粒子表面。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qarticle,SLN)是正在发展的一种新型毫微粒类给药系统,以固态的天然或合成的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包裹

于类脂核中,制成粒径约为50-100nm的固体胶粒给药体系。纳米粒目前多采用生物可降解的共聚物作为制备材料,用PEG、聚乙烯醇(PVA)、聚维酮、肝素、人血白蛋白、唾液酸、神经节苷酯等进行修饰,使其达到延长循环目的。何军等采用冷却-匀质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70nm的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M-SLN),用其给小鼠灌胃后,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鼠血浆和各脏器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SM-SLN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SLN可以作为治疗肝脏疾病药物的良好肝靶向载体。

纳米粒靶向给药制剂的优点是可生物降解、低免疫性、制剂形成多样化、包封率高,另外,本品还可缓释药物而延长作用时间,具有靶向输送功能,大大增强药物疗效而减少用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纳米制剂的靶向性与基因治疗的研究目前已引入到一个全新的微型、微观领域中,并在临床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可用于肿瘤治疗、介入性诊疗,治疗乙肝、糖尿病、中枢神经疾病、眼科疾病、寄生虫病,用作疫苗佐剂、抗细菌感染、抗艾滋病(AIDS)等。有研究用乳化法制备125I-白蛋白-黄芪多糖纳米粒(168±62)nm,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后主要分布在肝、脾、肺中。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的喜树碱固体脂质体纳米制剂,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在体内有良好的靶向性。最新的研究表明,甘油三酯和油类连合的固液二相载药系统,比传统的硬脂酸载药系统具有更大的载药量,并且更适合于临床运用。常用的纳米粒靶向给药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

(1)普通纳米粒:赵永星等采用界面沉淀法制备的冬凌草甲素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1.5nm,Zeta电位为-29.8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84%和92.25%,体外释药缓慢,对Eta-109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桂卉等通过乳化聚合法制备α-细辛脑纳米粒,然后分别给予α-细辛脑胶囊和α-细辛脑纳米粒对小鼠进行灌胃,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药物浓度,结果纳米粒组小鼠脑组织中的α-细辛脑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胶囊组,说明纳米化能增强α-细辛脑的血脑屏障透过率,提高脑组织中α-细辛脑的浓度。张晓燕等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将难溶性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制备成白蛋白纳米粒,可显著提高多西紫杉醇在水相中的浓度,处方中药物的释放显著慢于原料药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2)特殊纳米粒:西娜等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的羟基喜树碱的半固体脂质纳米粒,在4℃下放置6个月,其外观、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为羟基喜树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宋金春等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的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4℃下放置1个月,粒径、包封率无明显变化,为开发马钱子碱低毒长效的制剂奠定了实验基础。许红玮等采用界面沉积法制备了负载紫杉醇的嵌段共聚物纳米粒,与临床用的紫杉醇注射液相比,癌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且对癌细胞作用时间越长,细胞毒性作用越明显,该实验为开发紫杉醇新型静脉注射制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7.磁性药物制剂磁性制剂是将药物与铁磁性物质共同包裹于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中。用于体内后,利用体外磁场的效应引导药物在体内定向移动和定位集中,主要用作抗癌药物载体如氨基多肽、多糖类、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等。邵礼铮等将散结化瘀冲剂浸膏和5-Fu

相结合,制成磁性微球的复合抗癌药,结果包球率达83%,粒径5-20μm。

8.前体药物前体药物(Pro-drugs)简称前药,是活性药物经过化学修饰后得到的化合物,在体内通过酶的作用又转化为原来的药物而发挥药效,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陆鹏等成功地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两种姜黄素的前体药物,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叶海等以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为原料,与琥珀酸酐反应后再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缩合,得到活泼酯,最后与灯盏乙素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9.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生物学技术,在靶向制剂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国内鲜有报道。梁军等制备了单克隆抗体3A5-复方中药安迪粉针剂偶联物(3A5-Andi),经过小鼠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肿瘤导向治疗作用。单克隆抗体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并不多见。从理论上说,中草药中的许多有效成分都可以通过杂交瘤技术得到其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精确、迅速和简便等特点,在靶向制剂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靶向制剂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靶向制剂的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一直是世界药剂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对于靶向制剂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解决,导致某些药物难以推向市场。

(1)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特别是供静脉注射的靶向制剂,保证制剂在规定时间内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药物能否用于临床。

(2)探索靶向性微粒的粒径大小和其表面性质与所靶向的组织器官的关系。

(3)提高制剂的载药量,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药物对于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

(4)选择合适的药物载体,以便获得良好的释药速度和药物的缓释功能,同时增加载体在机体内的生物降解。

(5)利用目前先进的制剂手段,如高压乳匀机技术,获得质量稳定的微粒。

(6)探寻靶向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只有这些问题逐一被解决,靶向制剂的研究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三、靶向制剂的发展趋势

图示:靶向制剂与靶细胞受体的结合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补充人体缺失基因或关闭异常基因的新疗法,对于恶性肿瘤、先天性遗传病、艾滋病、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携带治疗基因片段或杂合体重组DNA质粒,保持其不被核酸酶降解,顺利地转导入人体靶位的载体将是21世纪初靶向给药制剂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四、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

1.中药靶向制剂在我国还仅处于实验阶段

目前,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主要是在单味药方面,而中药有效部位及复方研制的靶向制剂屈指可数,这与制定质量标准及制剂工艺难度大有关。因此,应首先选择药味较少、作用显著、著名中药复方来作为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的突破口。

2.中药靶向制剂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

如何较恰当地描述中药靶向制剂体内、外释放过程,是中药靶向制剂质量评价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运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3.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开展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要真正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临床可用的靶向制剂,只靠制剂学的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应用新技术开发中药新剂型,特别是靶向制剂,是中医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五、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思路

理想的靶向给药系统应在靶器官或作用部位释药,同时全身摄取很少,要求药物能到达靶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并要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停留相当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靶向药物释放系统应具备三个要素:定位蓄积、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结合目前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其研究与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中药单一成分或部位研究靶向制剂

目前己经研究的有狼毒乙素、盐酸川穹嗪、黄芪多糖、虫草多糖、斑蝥素等,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例如,康莱特静脉注射乳剂具有“靶向作用”,直接有效抑制癌细胞,同时能整体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有良好的镇痛功能,且无毒副作用。

2.从中药复方研究靶向制剂

选择药味较少、作用显著、质量可控的著名中药复方开展靶向制剂的研究。中药复方具有较好的临床优势和实用价值,但是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报道较少,已报道的有将疗效较好的中药复方“散结化癖冲剂”浸膏和5-Fu相结合组成的复合抗癌药,制成磁性明胶微球,在体外磁场导向下密集滞留在靶区的癌组织上,缓慢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和降低毒性的目的。

3.中药复方研究

靶向制剂的难点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得少是因为其研究困难,其主要难点是:体内药动学、处方药味多及成分复杂。近年来国内学者认为,研究一种或几种已知有效成分的体内药动学,同研究化学药物无明显不同,主要是运用先进的仪器对其中已知有效成分进行血药浓度测定。中药复方制剂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应配合药理作用,以该有效成分为阳性对照,这样复方的测定结果才能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另外,中药霰弹理论提出,单味中药和复方中

有效成分均为具有多靶点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中药靶向制剂时,应该注意利用。

4.研发思路与策略从目前研究来看,将中药制成新型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大大改革了传统中药制剂工艺和剂型,但主要是从中药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而中药有效部位,尤其是复方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不够,但中药复方具有很好的临床优势,复方药物靶向制剂研究的难点之一是体内药动学研究。此外,从中药霰弹理论基点出发,单味中药和复方中有效成分均是具有多靶点作用的物质基础。

随着中药复方的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和体内药效学研究深入,结合病理生物学基础,复方制剂的有效物质基础一旦被阐明,“多靶点理论”也将被试验所证实。当然,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的研究不仅应以中药理论为指导,而且还应达到高效低毒(无毒),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的研究亟待进行。

六、中药靶向制剂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活性组分靶向制剂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研究已逐渐由被动靶向制剂向主动靶向制剂发展,由传统脂质体、纳米粒向修饰的脂质体、纳米粒以及前体药物发展,包封率和靶向性也有很大提高。中药活性组分靶向制剂的研究是中药新剂型和新技术的重中之重,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要真正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临床可用的靶向制剂只靠单一的制剂学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有组织地开展多学科合作,应用新技术,开发中药靶向制剂的新剂型,将成为中医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方向。要想真正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临床可用的中药靶向制剂,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加强中药的物质基础和药效学研究,加强中药制剂的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并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靶向制剂已经发展成为中药药剂学的一个亮点。中药靶向制剂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改变目前中药制剂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提高整个中药制药行业的科技水平,提高中成药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微泡

一.引言 自1968 年Gramiak 首次报道了超声造影剂的应用以来,其声学特性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并应用于实践。人们在利用微泡增强超声显像的同时,还发现微泡具有靶向运载作用,利用微泡在超声介导下的空化效应,可以靶向传输基因或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无疑极大地拓展了超声造影剂的应用领域,并可能建立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超声介导靶向传输系 近年来,有关超声造影剂靶向运载药物的研究日益增多。通过调整微泡本身的特性,可将药物或治疗性基因整合于微泡中,同时将高度特异的抗体或其他配体连接于微泡表面。经静脉注入携药的微泡后,用超声照射特定的部位,即可实现药物或治疗性基因的定向释放。超声微泡药物运载系统在溶栓治疗和抗肿瘤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超声靶向微泡击破是一种新兴的靶向给药及基因转运方法,以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药物或基因转送的载体,主要作用机制是声孔作用,即胞膜上形成的瞬时孔。超声辐照于靶组织或靶器官,靶部位载基因或载药微泡后靶向释放出基因和药物,提高药物和基因转染率。UTMD为现代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的、非病毒性的转运手段。本文对UTMD技术的作用机制、应用进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超声微泡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基因或药物递送载体。将少量携带基因或药物的微泡经外周静脉或局部注射后,微泡流经靶向部位时进行超声检查,即得到超声影像。当超声影像图证明超声准确定位于靶向部位时,增加声压使之达到一定强度,即可使微泡破裂产生空化效应,空化效应是指存在于液态物质中的微小空泡(空化核)在高强度超声的作用下被激发,空化核急剧膨胀和收缩直至爆裂,此过程中空化核吸收了大量的声能,并将能量集中释放在极小的区域,核内局部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随之产生强大冲击波、内切力、高速微束射流及自由基等二次效应,不仅使微血管破裂,血管内皮细胞收缩,细胞间隙增宽,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还可使细胞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暂时性、可逆性的小孔,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均能够增强载药微泡对基因或药物的转移。 二、基因或药物与超声微泡造影剂的连接方式: 微泡与治疗性基因或药物的结合方式:(A)药物直接粘附在微泡的表面;(B)药物镶嵌在微泡外壳膜中间,可增加微泡外壳的稳定性;(C)某些药物或基因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微泡表面;(D)疏水性药物可以混合在一层油脂层内,形成一层薄膜包绕在微泡内,其外包着一层稳定的膜,在这种结合方式下可连接抗体用于靶向释放药物;(E)药物和气体被包在微泡的内部,靶向配体结合在微泡外壳膜的表面。 微泡与药物或基因的结合方法如图所示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标题具体一点) 摘要: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微胶囊制备的新工艺、微胶囊性能分析的新方法、微胶囊形貌结构和孔结构的表征方法等,都取 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微胶囊;制备;研究进展;综述 引言:微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囊芯物(固态、液态、气态)包裹而成的微小容器。微胶囊技术从应用于无碳复写纸开始,至今已普及至包括医药、农药、香料、涂料、食品、化妆品等不同领域。近年来,随着学科的交叉,微胶囊技术应用、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如微囊化的胰岛能够保持活力并能在有糖尿病的动物体内 长时期不断分泌胰岛素;临床上已将包裹的活性炭进行体外循环,对肾衰竭或肝功能失调的 病人解毒;将风味物包埋在纳米粒中,再将其与部分水溶性配料或风味物质共同包在微球中,可以实现多组分包埋和连续的控制释放等等。特别地,膜乳化法和微通道法使得单分散乳液 制备和单分散微胶囊合成得以实现,促进微胶囊在生物医药、微细加工和电子材料等高新技 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对微囊的 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标注。) 1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节没有新意,是科普知识) 大致可分为3类:聚合反应法、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聚合反应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和悬浮胶联法;相分离法包括水相相分离法和油相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包括 熔化分散冷凝法、喷雾干燥法、溶剂或溶液萃取法等。 1.1界面聚合法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是通过适宜的乳化剂形成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使水溶性(或油溶性)反应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分散进入油相(或水相),在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中加入非水溶性(或水溶性)反应物以引发聚合,在液滴表面形成聚合物膜,这样含水微胶囊(或含油微胶囊)就会从水相(或油相)中分离。将该方法制备出的微囊化乳酸菌产品用于乳酸发酵,其活菌含量会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恢复。藤原正弘等人改进了此方法,称复乳状液法, 具体过程是将乳酸菌液与添加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氢化油脂混合形成W/0型乳状液,再分散 于含增稠稳定剂黄原胶的乳酸钙溶液中,最终形成WlOIW型双重乳状液,将此乳状液逐滴加 到低甲氧基果胶之类的成模液中,制成内部流动的微胶囊化产品,由于在菌体与外水相之间 有一层固化的油脂膜作为屏障,使得产品在低PH值的条件下稳定性更高。 在界面聚合法中,尽管微胶囊的强度与使用的交联剂浓度成正比,但由于交联剂都有一 定的毒性,会对乳酸菌的活性造成损害,所以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可。复乳状液法操作复杂,且在双重乳状液形成过程中外水相与内水相极易混溶,故产品得率低。 1.2相分离法 相分离法又称凝聚法,是将芯材料乳化或分散在溶有壁材的连续相中,然后采用某种方 法(如加入聚合物的非溶剂、降低温度、或加入与芯材料相互溶解的第二种聚合物)使壁材溶解度降低并从连续相中分离出来,形成黏稠的液相(不是沉淀),包裹在芯材料上形成微胶囊。 根据包囊材料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可将相分离法分为水相相分离法和油相相分离法。 用相分离技术制备微胶囊时最常用的聚合物材料有明胶、琼脂、阿拉伯胶和乙基纤维素 等。SheUTY等人用油相相分离法制得的乳酸菌微胶囊,其乳酸菌的防冻能力提高了20%-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药物制剂工程论文

关于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摘要 随着医药制剂技术的持续发展,医药界高度重视新产品、新剂型的开发研究。与新化合物实体开发相比,新的制剂具有成本小、周期短而见效快的优势。近年来,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药物;缓释控释制剂;辅料;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我国制药水平也不断发展。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药物的使用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减轻用药时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国内的许多制药厂都成立了主要以研究药物制剂为主的部门。此类制剂药物因具有给药次数少、对患者的肠胃刺激性小、治疗时间短、使用比较安全等作用,深受患者、医生的信赖。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应用率不断的上升,现今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药物的一般剂型是片剂和注射剂,但多数药物不适合应用这两种剂型。对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选择片剂、注射剂治疗时,当药物与血液循环融合后,会产生相对明显的血药浓度波动,出现了峰谷情况,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使之有效治疗浓度较低不能很好的起到治疗的效果。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却克服了这一现象。 1、控释缓释制剂的优点 近20 多年来,国外极为重视研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其中的控释和缓释口服制剂是热点。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的优点在于: 1.1 对于半衰期短,或者给药频繁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使病人服药的顺应性得到提高,方便使用。尤其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特别适用。 1.2 有利于平稳血药浓度,“减缓峰谷”现象,从而使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得以降低,临床用药更为安全。 1.3 缓慢释放,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后释放出有效成分的速度缓慢,吸收速度也较恒定,药物作用时间维持较长。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研究进展 樊鹏程;葛越;蒋炜;景临林;马慧萍;贾正平 【摘要】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如缺血‐再灌注损伤、败血症和糖尿病等。线粒体是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治疗靶点,也是药物转运策略研究的引人注目的靶位。虽然线粒体所介导的疾病进程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氧化应激是关键的环节。开发线粒体靶向的抗氧化应激保护药物具有诱人的前景。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是指以线粒体为作用靶位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该文介绍了现有的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的概念、分类及其疾病治疗研究进展。%Mitochondria are the main places of cellular respiration as well as the citric acid cycle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life and death of cell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leads to a series of human diseases such a 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sepsis and diabetes .Mitochondrial become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drug transporters strategy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neurodegeneration .Although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mitochondria media‐ted disease pro cesses are not fully elucidated yet ,the oxidative stress appears to be critical .Accordingly ,strategies are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targeted delivery of antioxidants to mitochondria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mitochondrial targeted drugs with anti‐oxidative stress protection is tempting .Mitochondrial targeting antioxidants were the antioxidant drugs which took mi‐tochondria as the target site .In this review ,weintroduced the conce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靶向制剂现代研究进展——高鹏

靶向制剂现代研究进展 高鹏 第一部分概述 靶向制剂是近年来国内外药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最初的靶向制剂指狭义的抗癌制剂,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靶向制剂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由于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所以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重视。 一、靶向制剂的定义 靶向制剂的概念是Ehrlichp在1906年提出的,靶向制剂(targeting drug system,TDS)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系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有选择性地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使靶区药物浓度高于其他正常组织,达到提高疗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不仅要求药物到达病变部位,而且要求具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在这些靶部位滞留一定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释及无毒、可生物降解等四个要素。 二、靶向制剂的特点 靶向制剂与普通制剂和缓控释制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定位浓集 靶向制剂在靶器官或作用部位释药,同时全身摄取很少。这样,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能到达靶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并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更好的发挥药效。 2.控制释药 许多药物在体内迅速被代谢或排泄,故作用时间较短。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由于减少了肾排泄和代谢而延长其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使某些药物在体内恒定地缓慢释放,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控制释药系统是以时辰药物治疗学为指导,时辰药理学原理为设计依据,根据人体生物节律变化特点,利用相关技术和辅料,调节制剂的释药行为,是一种按照生理和治疗需要而定时、定量释药的新型给药体系。控制试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时间内控制释药速率,使人体获得平稳有效的血药浓度。使疗效一剂量最佳化、减少用药剂量、服用次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3.低毒副作用。靶向制剂注射给药后,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主要在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浓集,这种体内分布的改变必然减少心脏、肾脏和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药物浓度,因此把对心、肾有较强毒性的药物如阿霉素、两性霉素等制成脂质体,可明显降低其心、肾毒性,这也是靶向制剂用于抗癌药物的主要优点之一。 4.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

2022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靶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评价

靶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评价 靶向制剂概述 1、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要素 E 2、靶向制剂的载体微粒给药系统不包括 A 3、被动靶向制剂与主动靶向制剂最大的区别在于 A 4、靶向制剂按载体的不同,可分为 D 5、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不包括 E 6、主动靶向制剂通常粒径应不大于 C 靶向制剂的基本原理 1、曲妥珠单抗的靶向原理属于 D 2、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的摄取细胞外蛋白、激素或其他物质,属于 E 3、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微球硝化后,用()将微球磁化,并偶联单克隆抗体 A 4、pH敏感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常用的载体材料有 A 5、微粒表面性质决定了吸附调理素的成分和程度,进而决定了吞噬途径,带负电的微粒意味着 C 6、微粒系统在体内的分布首先由其粒径大小决定的,50~100 nm粒径的微粒 A

靶向制剂的评价 1、荧光报告基因属于 B 2、下列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的是 D 3、靶向制剂粒径测定方法不包括 E 4、靶向制剂理化评价的指标不包括 C 5、靶向性评价指标不包括 E 6、靶向制剂最重要的属性是 A 靶向制剂的应用示例 1、采用药物的聚-L-赖氨酸共扼复合物可增加抗肝药物对慢性()的治疗指数 C 2、下列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的是 D 3、主动靶向制剂 C 4、抗癌药物顺铂与()修饰生物素结合载体羧甲基葡聚糖形成复合物,给药15h时肝中铂的浓度仍较高A 5、PGE1共扼物可有效抑制血浆中()的增加 D 6、半乳糖基BSA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B

肾脏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 1、肾细胞癌按照其病理类型进行分型,不包括以下哪项 D 2、肾细胞癌的发病与以下哪种因素无关 C 3、除以下哪项外,索拉非尼均可进行抑制 A 4、AXIS试验显示,阿西替尼具有不低于()级的毒性作用 C 5、对于免疫治疗难治性的患者,贝伐单抗()给药可使总体反应率提高10.0% D 6、肾细胞癌在西方国家约占成年癌症病例的 B NSCLC生物分子靶向治疗 1、()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不分组织学分型 D 2、VEGF相关的基因家族由六个分泌糖蛋白组成,其中不包括 C 3、在东亚,非小细胞肺癌启动基因中占比最大的是C

甘露糖受体研究

甘露糖受体研究 摘要论述甘露糖受体的结构特征、功能,介绍甘露糖受体靶向制剂研究进展及鱼类甘露糖受体研究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甘露糖受体;模式识别受体;靶向制剂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被首次报道以来,人们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有关MR靶向药物与疫苗的研究成为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甘露糖受体是先天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在维持内稳态、识别病原和抗感染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甘露糖受体为点的靶向药物与分子疫苗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斑马鱼、尼罗罗非鱼、舌齿鲈、斑点叉尾鮰的基因组中都预测有甘露糖受体基因,笔者首次克隆到团头鲂和草鱼甘露糖受体基因部分序列。开展鱼类甘露糖受体的研究对深入了解养殖鱼类生理机能与抗感染免疫机制,以及开发鱼类甘露糖受体靶向制剂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甘露糖受体的结构特征 MR是C型凝集素超家族中MR家族中的一员,属钙依赖性Ⅰ型跨膜蛋白受体。MR从N端到C端依次为胞外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CR结构域)、Ⅱ型纤维连接蛋白结构域(FNⅡ结构域)、8个串连的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CTLD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质内短尾巴结构域。 MR的3个胞外结构域通过识别特异性的糖组分或蛋白而与广泛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配体结合。CTLD结构域可以识别和结合以D-甘露糖、L-海藻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等糖残基为末端的糖类物质。CR结构域能识别和结合以SO4-4-N-乙酰半乳糖胺、SO4-3-N-乙酰半乳糖胺和SO4-3-半乳糖等糖基为末端的糖类物质。FNⅡ结构域是MR家族中最保守的结构域,具有结合胶原蛋白的特性[1-5]。 2 甘露糖受体的功能 MR既能结合内源性分子,又能结合外源性病原体结构成分,并对其进行生理性清除。因此,MR被认为是一个非典型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其功能异常复杂。 2.1 参与维持内稳态 MR通过胞外结构域识别和结合许多内源性配体,并将其内化和降解,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过CTLD识别,清除进入循环中的溶酶体水解酶和髓过氧化物酶,以及衰老的细胞和坏死细胞的碎片;通过CR 识别,清除促黄体素、促甲状腺素等糖蛋白,调节循环中的前垂体激素含量;通过FNⅡ结构域清除胶原蛋白,调节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作用等。 2.2 在先天性免疫中的作用 2.2.1 介导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MR是吞噬细胞重要的吞噬受体之一,通过CTLD识别许多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如酵母甘露聚糖、细菌荚膜、脂多糖和脂质阿拉伯甘露聚糖等,参与了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卡氏肺囊虫、杜诺万利什曼原虫、结核分枝杆菌、烟曲霉、克氏锥虫和疟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非调理素化吞噬,并促进大量活性氧物质的产生。血吸虫尾蚴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向童虫的转变过程中,许多分泌和排泄物都能被宿主MR识别,使机体产生特异的抗血吸虫免疫反应。MR介导了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R表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是一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旨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本文综述了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等方面。关键词:肿瘤靶向纳米制剂、药物传递系统、肿瘤治疗、研究成果、研究不足。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传统肿瘤治疗方法往往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因此,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加高效、低毒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靶向纳米制剂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如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降低副作用等。本文将重点综述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通常由药物、载体和靶向分子三部分组成。其中,药物是针对肿瘤细胞发挥治疗作用的部分;载体是药物的输送系统,能够保护药物在体内免受破坏;靶向分子则能够引导药物准确地到达肿瘤部位。目前,肿瘤靶向纳米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在此领域展开。 目前,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体外实验主要通过细胞系和组织培养等手段来评价制剂的效果;体内实验则通过动物模型来观察制剂在体内的药效和毒性。计算机模拟技

术也广泛应用于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中,帮助研究者们优化药物分子设计、预测治疗效果等。 在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例如,一些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了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靶 向分子,从而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攻击;还有一些团队通过优化纳米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药物释放动力学,提高了制剂的治疗效果和稳定性。 然而,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纳米制剂在体内易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导致药物释放不均匀;一些靶向分子可能存在免疫原性,引发免疫反应;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也是影响制剂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肿瘤靶向纳米制剂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未来,研究者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纳米制剂的制备工艺、药物释放动力学、靶向分子的选择等问题,以进一步优化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设计和治疗效果。 磁性靶向制剂是一种具有磁响应性的药物传递系统,它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中磁性靶向的研究进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摘要:我国中药使用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瑰宝。以往我国中药剂型主要包括丹、丸、膏、散等,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科研技术运用在 制药领域,制药设备的更新换代对我国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改变。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研究进展 前言:中医和中药在我国的使用时间较长,中药对我国医学的影响非常重大。随着时 代的发展,中医中药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药的剂型也随着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将西药制剂 的方法运用到中药制剂中以后,我国中药制造出了缓释、控释制剂;中药靶向制剂;中药口 服液和中药注射剂等新型的制剂。中药制剂的发展,弥补了中药制剂以往治疗不稳定的情况,提高了治疗的稳定性和疗效,使中药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本研究就 新型的中药制剂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制剂的使用提供可参考的意见,详见于下文: 1、缓释和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淑丽[1]等在非麦角碱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中对缓释和 控释制剂进行了综述。指出缓释和控释制剂是规定释放介质中,前者缓慢非恒速 释放药物,后者缓慢恒速释放药物,两者的目的均是为患者延长药物作用的一类 制剂。这类制剂的优点主要包括,首先能够减少患者的服药次数,增加其用药的 依从性;其次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较平稳,极大地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治疗 效果得到提升;然后药物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最后可尽量减少药物对胃肠道 的刺激性。在服用时同样需要注意该类药物服用时不能咀嚼,以免发生药效突然 释放,造成机体损伤;服用的剂量有严格的要求,需按医嘱定量服用;其发展主 要是由原有的外用制剂向口服缓控给药方面发展,如现在使用的胶囊等都是发展 后的中药缓解制剂;另外还从单方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向复方如复方卡托普利缓 释片发展。但是中药缓释和控释制剂在发展上也遇到了阻碍,主要是由于中药材 中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在进行剂型制造时物理和化学的成分无法精准提炼,且提

生物靶向制剂在皮肤科美容门诊的应用进展

生物靶向制剂在皮肤科美容门诊的应用进展 摘要:生物靶向制剂在治疗众多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癌症、自身免 疫性疾病、多种皮肤病等。生物靶向制剂包括多种物质,如单克隆抗体、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干扰素等。一般来说,生物靶向制剂是指针对各种免疫介导性疾 病的炎症级联反应中特定的作用靶点的蛋白质分子。目前生物靶向制剂在皮肤科 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银屑病,随着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发病环节中 关键细胞因子的生物靶向制剂不断问世,给广大银屑病患者带来福音。此外,生 物靶向制剂也逐渐应用于其他皮肤病如寻常型天疱疮、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化脓 性汗腺炎等,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治疗。 关键词:生物靶向制剂;皮肤病;应用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指运用特殊的药物载体或者给药技术将药物有目的地 浓集于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的给药系统。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等 科学的飞速发展,对靶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药剂工作者的热点之一。我 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药剂学研究项目中,靶向制剂的研究项目多, 充分反映了靶向制剂研究在现代药剂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药物剂型的靶向制剂 被认为是抗癌药的最适宜的剂型。癌症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 一、靶向制剂的作用特点 1、提高药物对靶组织的指向型。Suzuki 应用抗转铁蛋白受体TER单抗与脂质 体偶联制备成能靶向富含 TER 细胞的免疫脂质体,利用脂质体包裹阿霉素,观察 它对人白血病(K562 )及其耐 DOX 亚株(K562/ADM )的作用,结果表明,这种 脂质体包裹 DOX 能促进DOX进入 K562/ADM 细胞内,从而大大提高 DOX 对 K562/ADM 的细胞毒性,提高了药物的疗效。Scheinberg等[9]制备 CD33的鼠源单 克隆抗体 M195(IgG2a)用于治疗 10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Ⅰ期临床试验表明,单抗 M195 可以快速进入骨髓特异性与白血病细胞结合,选择性地杀灭病变细胞, 延长患者的存活期。 2、降低药物对于正常细胞的毒性。将抗病毒化疗药物与有肝靶向的载体偶联,使药物定向转运到肝脏,提高肝脏的血药浓度,增强药物的疗效。如以半乳糖基 拟糖白蛋白(NGA )为载体,通过丁二酰桥将无环鸟苷(ACV)与 NGA偶联,得 到肝靶向抗病毒药 NGA-ACV,对非靶器官和组织的毒副作用较低[1]。 3、减少剂量,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用乳化交联的方法制备CDDP 的壳聚 糖微球,经过大动脉栓塞给药24 h后,栓塞组织的药物浓度仍为正常组织的 2.92倍。而常规的静脉给药后,病变组织内的药物仅能维持1 h,随后很快从病变部 位中消失。这说明将药物制备成壳聚糖微球后可以减少药物的用药剂量,增加药 物在病变组织的血药浓度[1]。羟基喜树碱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其毒性低,对腹水型肿瘤、头颈部肿瘤、胃癌和膀胱癌有明显的疗效,但其体内代谢速度快,生物半衰期仅为5 min。将其制备成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羟基喜树碱正丁酯毫 微粒,经过动物体内分布试验证明大约 70%羟基喜树碱浓集于肝脏。其血药浓度 可维持在同一水平达30 h,而一般水针剂静脉注射4 h后血中难以检测出羟基喜 树碱,因此,将羟基喜树碱制备成毫微粒后可以减少给药次数。 二、生物靶向制剂在皮肤科的应用 1、TNF 拮抗剂。依那西普 ETN 是一种由 IgG1 和 TNF 受体融合的 TNF-α 拮抗剂,其与 TNF 分子结合的能力比天然受体强 50~ 1000 倍,因此可以竞争性抑制TNF 的生物活性,从而抑制了多种炎症途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

靶向制剂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全)

靶向制剂的应用于研究进展(全) 从剂型的发展来看,人们把药物剂型人为地划分为四代:第一代是指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汤、酒、炙、条、膏、丹、丸、散剂。随着临床用药的需要,给药途径的扩大和工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产生了以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和气雾剂等为主的第二代剂型。以后又发展到以疗效仅与体内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为基础的第三代缓控释剂型,它们不需要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第四代剂型是以将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器为目的的靶向给药系统。显然,这种剂型提高了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浓度,减少在非病灶部位的分布,所以能够增加药物的治疗指数并降低毒副作用。 对于药剂学的发展, 第一代: 常规制剂, 以工艺学为主, 生产以手工为主, 质量以定性评价为主; 第二, 缓释长效制剂, 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理论指导, 生产以机械化为主, 质量控制定量、定性结合; 第三代, 控释制剂, 制剂质量控制要求有体内的生物学指标; 第四代, 靶向制剂, 将有效药物通过制剂学方法导向病变部分, 防治与正常的细胞作用, 以降低毒性的最佳的质量效果。 缓释制剂(SRP):是指通过延缓药物从该剂型中的释药速率,降低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从而起到更加的治疗效果的制剂,但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速率受到外界环境如PH 等因素影响。《中国药典》规定,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其他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每24h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 控释制剂(CRP):是通过控释衣膜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药物的一种剂型,使血药浓度恒定,无“峰谷”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 缓释和控释制剂的主要区别是在药物释放速度方面缓释制剂是药物在体内先快后慢地缓慢释放,常为一级过程;控释制剂是控制释药速度一般是恒速的.为零缘或接近零级过程. 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一类制剂。 指药物在预定时间内,以预定速度恒定释放,使血浓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的制剂。 广义: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狭义: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尼莫地平、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 双氯灭痛、萘普生、盐酸曲马多、吗啡等; 硝酸甘油、可乐定、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等; 盐酸噻氯匹啶、阿司匹林等; 东莨菪碱(贴剂)、十八甲基炔诺酮(植入剂)等 是二十世纪后期医药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药物传递途径和技术; 是促进药物临床应用的关键,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现在癌症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第五届亚太癌症预防组织大会发表的《2010年癌症报告》警告说, 今后20年世界癌症患者人数将呈快速上升趋势。而靶向制剂认为是抗癌药的适宜剂型。

药学专业本科自考助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药学专业本科自考助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LT

31、****传统医药保健品企业的直销分析 32、浅谈医药学术营销的应用 33、****医药企业物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探析 35、****平价药店的价格策略分析 36、****药品品牌管理 37、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的研究 38、****医药企业的营销战略选择 39、新医改形势下的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40、国家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的探讨 41、新医改形势下我国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途径 42、新版GMP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影响 43、药品安全问责时代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4、试论我国药品召回制度存的问题及对策 45、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 46、我国网上药店的现状调查 47、对规范我国互联网药品广告管理的探讨

48、我国药品广告与药品安全 49、药品安全风险与对策研究 50、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对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52、我国执业药师管理现状分析 53、试论新形势下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54、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现状的研究与探讨 55、GAP在中药发展中的应用。 56、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监控及分析(可以具体到某个药材或者某一种中药制剂) 57、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58、我国医院药房托管的可行性分析 59、化学药品合成过程中药品质量控制的探讨 60、浅谈国内外化学制药工艺的最新的发展方向 61、浅谈中试生产在化学制药过程中的重要性 62、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63、举例说明对称合成法在药物合成的应用并总结其优点 64、举例说明溶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65、﹡﹡﹡﹡﹡﹡的生产工艺原理 66、药厂“三废”处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7、浅谈正交设计方法在制药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现代制药设备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极为迅速,使一批现代中药新剂型显现。在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中,既要注意传统剂型的改进,又要注意应用西方医药技术。本文对近些年的几种中药新剂型的发展做了简单综述。 关键词:中药剂型;新剂型;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new dosage form are very quickly, there are a number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new dosage forms. I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w dosage form,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dosage form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several new dosage for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ere made a simple summary.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tions; new formulations; development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人认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1]”充分肯定了选择剂型对发挥疗效的重要作用。即使同为丸剂,临床应用中选择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剂型与疗效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正确选取中药制剂,以增疗效。我国对中药新药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从现代来看.选用新剂型及其制剂研究时,要遵循达到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为目的的原则[2].以求改变中药制剂“粗、大、黑”的落后面貌。更重要的是选择剂型要依据疾病性质的不同和药物自身的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一、本文概述 黄连,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一直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黄连在《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有记载,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等功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为黄连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对黄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黄连研究的最新成果,为黄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概述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小檗碱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黄连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对黄连的药理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黄连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实验证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黄连的药理作用机制,也为黄连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将展望黄连研究的未来趋势,探讨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

最新进展,为黄连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也希望能激发更多研究者对黄连的兴趣,推动黄连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黄连的化学成分 黄连,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药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酚酸类等多种化合物。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连独特的药理活性,并在多个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效果。 生物碱类是黄连中最具代表性的化学成分,其中黄连素(berberine)是最具代表性的生物碱之一。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黄连中还含有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也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共同构成了黄连独特的药效。 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连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包括黄连苷、黄连酮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药学论文题目

药学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的确定陈涤瑕左绪磊论文题目又称文题、标题或篇名,对论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需简明、确切、醒目。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药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药学论文题目(一) 1.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2. 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3. 脑血管病治疗药物进展 4. 血栓形成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5. 缺血性脑卒中单元规范化溶栓绿色通道的应用与管理 6.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7. 肺结核的药物治疗进展 8.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9. 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10. 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11.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12. 恶性肿瘤防治现状 13.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治疗 15. 国内植物药研究的新进展。 16. 国外植物药研究的新进展。 17. 2010年版药典(一部)在中药质量监控中的变化。 18. 植物资源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19. GAP在中药发展中的应用。 20. 中药的质量控制(可以具体到某个药材或者某一种中药制剂) 药学论文题目(二) 1.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请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你对中药现代化的理解 2. 中药新制剂研制工艺研究(可以针对某一医院制剂)

3. 我国制药工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制药工艺学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的探讨 5. 药物(写一具体名字)的工艺优化方法的探讨 6. 药物(写一具体名字)的合成研究 7. 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8. 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9. 新药研发中药品质量控制的探讨 10. 新药研发中对溶剂的选择原则 11. 药厂“三废”处理方法的探讨 12. 药厂污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高效液相色谱应用新进展 14. 固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5. “设计性”实验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6. 高效液相色谱整体柱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药学论文题目(三) 1. 气相色谱法在药物有机残留溶剂中的应用 2. 薄层色谱新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3. 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4. 离子交换树脂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5. 眼部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6. 干粉喷雾剂的研究进展 7. 渗透泵的研究进展 8. 微乳的研究进展 9. 传递体的研究进展 10.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11.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12. 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13. 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4. 端粒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15. 分子伴侣与蛋白质折叠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数理、材料、电子和信息等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造,极大地推动了药剂学的发展,使新型制剂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现代药剂学;新技术;新制剂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由于方剂调配和制剂制备的原理和技术操作大致相同,将两部分合在一起论述的学科,称药剂学。而其中,现代药剂学有很大发展。现代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在现代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技术开展药物剂型及制剂的研究,在完善和提高现有普通剂型及制剂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的同时,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实现药物按预期方式、速率释出并运释至期望部位或靶位的目的,用最小的药物剂量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出现是药剂学领域中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大量新型药物剂型及制剂的问世是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1】。 综合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果,缓控释、透皮、靶向、大分子药物给药系统等已逐渐成为其发展主流。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现代药剂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新进展。 1.缓控释新技术、新制剂与新剂型【2】 根据释药的特点,缓控释给药系统包括定速释药系统、定位释药系统和定时给药系统。缓控释给药系统的剂型品种很多,如片剂、胶囊、膜剂、贴剂、注射剂等;给药途径可以口服,也用于其他途径的给药,包括经皮、注射、眼部给药等。 1.1 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 口服缓控释制剂由于服药方便、研发周期短、资金投入少、利润丰厚而为制药工业界所青睐。该类制剂大体可分为择速、择位、择时控制释药3大类,新型释药系统不断问世,其主要技术。随着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脂质体、微乳(自微乳)、纳米粒、胶束等相继被开发为片剂、胶囊剂、丸剂、溶液剂等口服给药形式,不仅可达到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而且还能保护药物不被胃肠道酶降解,促进药物胃肠道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2 注射缓控释给药系统 缓控释注射剂可分为液态注射系统(混悬剂、乳剂和油剂等) 和微粒注射系统(微囊、脂质体、微球、毫微粒、胶束等) ,后者相对前者疗效持续时间更长,可显著减少用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鉴于常规注射存在给药时剧烈疼痛,且可能会诱发感染或造成交叉感染等缺陷,无针注射给药系统(needle2free drug delivery system , NFDDS) 已引起广泛关注,该技术利用高压(机械动力、高压

热敏脂质体的制备和研究进展

热敏脂质体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普通的脂质体、纳米粒、微囊、微球等并不具备很强的主动识别靶器官、靶细胞、靶组织的能力,所以采用热敏脂质体载药并结合病变部位升温,来实现药物的靶向投递和在靶部位快速释药。 【关键词】热敏脂质体;磁性;长循环;多聚物 近年来,随着当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为靶向制剂的研发开辟了新天地[1]。而纳米囊[2]、纳米粒[3]、固体脂质纳米粒[4]、脂质体[5-6]等新兴制剂学技术已可将药物相对浓集于人体的某一器官。 如脂质体做为药物载体已被广泛研究,一部分工作已达到了临床应用阶段[7]。而脂质体之所以能适用于临床,是因其具有能够经受灭菌;具有较高的包裹率;制备方法适合生产;完全除去所含有机溶剂的优点。但它在溶液状态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脂质体分散系的不稳定性:粒子的聚集、药物的渗漏以及磷脂在液态下的氧化、水解,这就影响了脂质体在临床上的应用。 并且普通的脂质体、纳米粒、微囊、微球等并不具备很强的主动识别靶器官、靶细胞、靶组织的能力,因此,开始研发能特异性识别器官、细胞、组织的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就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8-9],其中,热敏脂质体(也称温度敏感型脂质体)是脂质体靶向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有效的利用了脂质体和热疗的双重优势,降低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强了治疗的靶向性。 目前,采用热敏脂质体载药并结合病变部位升温,来实现药物的靶向投递和在靶部位快速释药,已成为全新的脂质体靶向策略。本文将对热敏脂质体的最新研究进展略作综述。1.常规热敏脂质体 常规热敏脂质体是利用在相变温度时,脂质体的类脂质双分子层膜从胶态过渡到液晶态,脂质膜的通透性增加,药物释放速度增大的原理制成的热敏脂质体。例如将二棕榈酸磷脂(DPPC)和二硬脂酸磷脂(DSPC)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3H甲氨喋呤热敏脂质体,再注入荷Lewis肺癌小鼠的尾静脉后,再用微波加热肿瘤部位至42℃,病灶部位的放射性强度明显的高于非热敏脂质体对照组。 在正常体温下,热敏脂质体中脂质体膜呈致密的胶晶态排列,故药物很难扩散出来;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