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将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对照组与接受半髋关节置换的观察组,每组50例,对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两组术后1个月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85,P=0.444)。
此外,虽然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髋关节Ha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2.5±3.0)个月,对照组远期优良率(94.00%)明显高于观察组(66.00%)(P<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显著,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可因交通事故、摔伤及高空坠落等多种原因所导致,使得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4]。
手术治疗为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可有效地复位骨折部位,显著地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状况[5-7]。
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式,而本研究通过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可总结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100例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诊,符合本研究入选及排除标准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入选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明确存在股骨颈骨折;(2)具有手术指征,并同意接受手术治疗;(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除外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2)除外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3)除外拒绝接受手术治疗者;(4)除外恶性肿瘤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对照组及接受半髋关节置换的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7~69岁,平均(5
2.91±10.55)岁;交通肇事21例,高空坠落19例,其他10例。
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5
3.15±11.11)岁;交通肇事23例,高空坠落18例,其他9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致伤原因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决定手术前,完善相关的常规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对两组患者进行重要脏器功能评估,明确股骨颈骨折的情况,对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使患者呼吸、血压、血糖、心率等处于稳定状态。
1.2.1 对照组均行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取侧卧位,患肢朝上并固定。
后外侧入路逐层打开组织,暴露股骨头;于小转子上约1.5 cm处进行股骨颈截断;暴露髋臼后将其磨挫;臼假体植入,随后再装入高分子聚乙烯内衬体(应与假体相匹配);扩大骨髓腔;生理盐水清洁髓腔后调试假体模型;股骨假体后装头置入;人工股骨头置入臼假体后注意检查患者双下肢是否等长以及稳定
性、活动度是否满意,置放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2.2 观察组均行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入路及股骨头假体置入同对照组,但术中保留大部分关节囊,对髋臼进行简单处理后即进行股骨头假体复位。
置放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以预防感染,术后2 d即可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时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与对比。
同时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及手术治疗3个月后对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应用Harris评分进行,其中包括关节功能(47分)、疼痛(44分)、畸形(4分)及关节活动度(5分),分数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好。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Harris 评分变化情况,优:90~100分,良好:80~89分,可:70~79分,差:低于70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分析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85,P=0.444),详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髋关节Hari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后髋关节Ha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12.5±
3.0)个月,对照组远期优良率(9
4.00%)明显高于观察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治疗为目前多种类型股骨骨折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可通过替换植入假体,以达到改善治疗骨折及改善股骨头功能的作用[8-12]。
可分为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术式。
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和术中失血量少等优点,但临床研究发现使用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易出现假体松动、下沉、软骨磨损和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需使用磨锉除去髋臼软骨,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失
血量多,但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利于患者远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因此近年来本院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将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而本研究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可总结出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股骨颈骨折选用半髋关节置换还是全髋关节置换目前仍存在不少争议。
笔者认为要视病情、年龄、全身情况等综合因素考虑,如无手术禁忌证、患者情况一般、年龄大于70岁的,以室内活动为主,首选半髋关节置换术,因为其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相对简单、长期使用不会引起髋臼中心性脱位。
但其缺点是有较高的髋臼磨损率,假体柄松动。
对身体状况较好,手术耐受性较强,术前并发症较少、较轻者则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近年来,由于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工全髋关节材料质量改进及手术器械配套完善,加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同时医护人员对各种并发症的认识更为充分,使全髋关节置换术日益增多。
本研究分别从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两方面对两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同时两组术后1个月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is 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后髋关节Ha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不仅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未见差异,同时术后恢复情况同样未见差异,但对照组患者有更好的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这一结果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15]。
股骨颈骨折行关节置换术应注意的问题。
非手术性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不能下地活动,失去正常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可引起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疾病、脑梗死等并发症,这是造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与其他内固定相比,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要求高,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应结合患者年龄、全身脏器功能、术前生存质量、髋部局部情况、预期寿命长短、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等综合作出决定。
治疗过程中关节置换术、预防并发症、治疗全身骨质疏松症三者不可缺。
只重视局部骨折的处理,而忽略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将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或其他部位再次发生骨折。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医师在选择何种术式时应充分结合患者骨折情况、合并基础疾病、身体素质及是否耐受等多种因素,对活动能力大、有髋臼病变及身体状态稳定的老年患者应首选全髋置换术,对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状态较差、耐受性弱的高龄患者应首选半髋关节置换术。
参考文献
[1]赵海涛,陈伟,王娟,等.2010年至2011年河北省多中心成人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2):151-155.
[2]尹英民,林伟龙,沈海敏,等.髋部骨折1266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3):161-164.
[3]李智,孙然,张奇,等.2064例股骨颈骨折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12):1064-1067.
[4]周靖,党育,张培训,等.21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8):729-732.
[5]阎戈,王愉思,徐勇强,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164-165.
[6]李海峰,亓玉彬,李强,等.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721-723.
[7]许纯锐,温伟,吴剑飞,等.不同骨折分型方案与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相关性探讨[J].海南医学,2014,25(12):1741-1743.
[8]刘朋,张力.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 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5):1186-1189.
[9]黄道文,胡文浩,魏波,等.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9):7003-7008.
[10]姚仕奋,谢惠缄,陈民,等.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5):429-432.
[11]及宁,孙振辉,江泽华,等.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再手术及并发症的系统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1):5044-5049.
[12]赵卓,周学颖,张艳秋,等.高分子体位垫在双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5(4):667-668.
[13]王本杰,赵德伟,谢辉,等.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高龄股骨颈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9):1345-1351.
[14]陈星,丁永利,李现林,等.全髋关节和半髋关节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5(23):6801-6802.
[15]廖亮,赵劲民,苏伟,等.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2):3991-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