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修养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提纲
论题:浅谈当代女秘书美学修养
摘要:(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美的研究也越来越深。

)秘书及其从事的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包含着美的元素,体现着秘书的审美经验、趣味和要求。

这就要求秘书,尤其是女秘书应具有相应的美学修养。

一、现代企业秘书美学修养的概述
秘书自身美的审美元素主要包括仪表、仪态及修养。

(1)现代秘书美学修养的含义
(2)提升现代秘书美学修养的目的
(3)提升现代秘书美学修养的必要性
二、现代企业秘书美学修养的具体内容
(1)美之仪表仪态
(2)美之沟通艺术
(3)美之行态举止
(4)美之人格心灵
三、提升现代企业秘书美学修养的方法途径
(1)在企业里明确位置,找准自己的形象
(2)时刻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养
(3)搞清秘书职业需求,培养良好的性格
(4)提高心理修养,增强身体素质
五、结论
以下是参考文章之一。

再查查类似的论文,多看几篇。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秘书审美建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构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愈文明,社会愈进步,人对世界的把握就理应愈全面、愈完整、愈和谐、愈科学。

其中,既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的等多种方式的把握,也必不可少地需要有艺术的即审美的方式把握。

审美关系的建立,人对周围世界的“艺术的把握”,应该是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对于在国家机关、党委部门、军队、企事业单位供职的秘书人员来说,将审美元素及审美创造这种自由自在的活动构建成为一种高品位的创新活动,这对于秘书人员和所在组织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和谐社会视域中秘书自身美的审美元素
秘书及其从事的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包含着美的元素,体现着秘书的审美经验、趣味和要求。

秘书自身美的审美元素主要包括仪表、仪态及修养。

仪表美是一种静态美,主要表现在外貌和服饰两个方面。

所谓外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容貌和身材。

外貌之美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得清楚的,因为其中还蕴涵着时代风尚的差异,况且还有个人审美趣味的不同。

一般来讲,外貌之美起码应该是五官端正、身材匀称。

如果五官不正,肢体残缺,体形过胖或者过瘦,违背了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显然就谈不上美。

人的美还必须以健康为基础,如果失去了健康,也会严重地影响美。

人的美更是一种生命,必须充分显示人的内在生命活力。

如果健康是美的底线,那么生命活力就是美的核心。

正如我们常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假若一个人的眼睛虽然在生理上没有疾病,但是如果这双眼睛呆滞无神,那么这双眼睛肯定也是不美的。

如果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能充分显示出单纯活泼的性格和机灵聪慧的睿智,那么这双眼睛就是美的。

所谓服饰,就是指人的打扮。

如果说相貌美主要靠先天条件,基本上属于一种自然美,那么服饰美主要靠后天因素,是一种人为美。

服饰美并非指穿戴要高档、打扮要入时,而是指服饰要得体、大方,符合人的职业身份。

这是秘书工作者在工作中塑造和维护自身形象的基础。

服饰得体不仅能体
现个人的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气质品位与工作态度,还有助于维护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

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秘书的服饰应与所参与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相协调,与本人的年龄、性别、容貌、肤色,体型相适应,与职业身份、角色地位相统一。

总的要求是整洁、素雅、美观、大方。

服饰虽然是外在的,但能体现人的内在气质。

因此,秘书人员应在庄重、得体的大格调下适当穿出自己的个性,用以展示自己优雅、自信的风度,但不宜太过前卫和华贵,比如袒胸露背、浓妆艳抹在某些场合是美的,譬如,电影、电视颁奖晚会、服装模特走秀等。

但对于一个秘书人员来说就不太那么适宜了。

通常,人们把办公楼里的办公人员称之为“白领”,这与他们的服饰有关。

一件白色衬衫加一根单色领带,看上去确实非常舒服,既纯洁高雅,又俭朴干练,显得很有精神。

仪态美指的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姿态。

仪态美是一种动态美。

人的姿态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站态、坐态和行态。

我们常说:“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这是人们对人的行为的基本要求。

秘书人员的行为、姿态还有更高、更具体、更细致的要求,无论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要显示出大方而不忸怩、自然而不造作、灵活而不呆板、庄重而不轻浮,在何时何地都做到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洒脱自如、精神抖擞。

秘书人员的修养美是指其对美的理解及基本态度,即通常所说的气质。

人的气质美包括形体美和心灵美两部分。

人体外在美是一种自然美,有天赋的成分,属形式美的范畴。

穿着打扮得体整洁,是形式美的起码要求。

秘书外表的优美整洁应当是心灵美的体现。

康德曾经说过:“美是道德精神的表现”。

这种道德精神指的是人的思想、情趣、学识、性格,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秘书人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品位,树立美好的理想,将理想、精神体现在感性中,这样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人格。

倘若我们的秘书人员具备了完美的人格、高尚的理想追求,就能从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简短的话语中体现出良好的精神气质,给人以美感。

二、和谐社会视域中秘书审美建构的作用
全面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真核心和实质在于“和”,“和”则为美,是实践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达到的一种和谐自由关系。

审美对于人生,总是怀有严肃的审视与批判的态度,总是具有以爱与美为价值取向的情趣特征,总是体现了一种具有终极意义的关怀,从而实现了对复
杂的现实关系的超越,使人们获得了和谐的心理感受,而和谐也正是人的基本的和最高的追求。

通过审美,通过艺术的熏陶,艺术和谐会转化秘书人员争取现实和谐的努力,融入人的实践活动中去。

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美自身能够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审美是对现实的理性超越,有助于构建作为自然人的秘书人员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人们掌握自然的本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物质财富的拥有量也有了此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增加。

但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日益加大的脚步并没有因此消弭人与自然长期存在的对立性质,相反,这种对立在某些方面尚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正如马尔库斯所说,在现存的社会中,尽管自然界本身越来越受到有力的控制,但它反过来又变成了从另一方面控制人的力量,变成了社会伸展出来的手臂和它的抗力。

在物质实践中,人们要向自然索取,人的肉体需要——物质需要形成强烈的心理的躁动与不安,人关心着活动的实践结果,这种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审美则不然。

在审美中,审美态度是非功利、非索取的态度,人对自然并不怀有物质性的需求,人对自然采取的是一种“充满情意的注视”。

经过人的情感的改造,人与自然完成了精神上的契合,达到了真正的和谐。

这种艺术和谐又成为人改造自然时的积极的参照物。

这样,在物质性实践中,人为本质力量限制而产生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便不复存在。

审美关系包含了对人的日常关系的一种超越。

正是在这样的对象化关系中,我们的秘书人员变得超然了,不再计较片刻的得失和即时的荣辱,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产生了欣赏对象的闲情逸致。

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审美将秘书人员推向一个人物和谐的新境界,审美是现实人生能感受到的最高的和谐。

2.审美是对生活的现实反思,有助于导向秘书人员与他人之间和谐的新境界。

构建更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活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现代社会虽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欲的膨胀带来了学习、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由原来的和谐融洽的关系变得日益淡漠与生疏,人的心理、精神健康问题凸现了出来。

然而,通过对生活进行审美的发觉,既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作形象的展示,又能对这种耳熟能详的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意义层面上进行观照。

譬如,鲁迅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发现了它的“吃人”本质,卡夫卡从西方后工业时代的物质文明中,发现了人的精神的异化,人成了非人。

有反思必有针砭,审
美对生活的反思当然也包括了对生活的审美批判。

西方社会中那些关注现实、怀有人道主义良知的美学家在他们的论著中,总是站在人性人道主义的立场,对现实提出种种发人深思的拮问,卢长奇对“物化”生产的批判,弗洛姆对人的生命活动陷于“占有和生存”状态的关注,马尔库塞对造成“单向度的人”的那种社会的批驳及对建立“新感性”的倡导,都是这种审美反思的积极成果。

对秘书人员来说,审美是一种发现性的思维形式,审美反思正是以睿智的发现,对现实人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秘书人员的审美活动不仅担负起排除自身精神障碍的任务,打通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隔阂,实现个体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并且为在和谐社会的发展、人类精神的最终解放方面铺路架桥,提供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最终对和谐个体的形成和构建全面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3.审美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有助于实现秘书人员的全面、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归根结蒂是以培育和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为最高理想。

而现代社会从众现象越来越严重。

日常性的刻板,群体的压力,依从的倾向,都在不同程度上消磨着个性,分裂人的心智。

美学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的生存智慧。

在充满了实用功利的日常生活之中,美学所包含的超越精神是多方面的,它给予人们某种形而上的慰籍,唤起了人的终极关怀,有一种对人的意义、民族的命运、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怀。

具体而言,审美具有沟通、宣泄、感染、陶冶、升华的作用,它们构成了对现实人生的终极关怀。

一方面,审美具有对人的深层心理的极强的渗透力,其情感性和形象性,总能将自己的投影刻在人的心灵深处,从而发挥其他思想意识形态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另一方面,审美体验总是能够在人生的关键处对确定人的生活方向、人生目标等关涉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方面发生作用。

康德在人生的重大矛盾之前,企图借助审美来沟通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间存在的矛盾;席勒也在感受到现实的深深痛苦之后,意识到审美的拯救意义,他在现实与理想、诗意与庸俗的二元对立中发现并阐发了艺术的升华作用;马斯洛还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艺术审美活动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

因此,对秘书人员而言,审美对人的关怀是重要的和有终极关怀的价值,它可以提升秘书人员的精神境界和趣味,丰富秘书人员的人生体验,健全秘书人员的人格;它有助于弥合由日常生活导致的种种分裂和矛盾,诸如理性与感性的分裂、物质对精神的侵蚀、社会与个体的矛盾等等,它可以整合秘书人员的心智,创造美和欣赏美都需要情感思维和想象思维。

作为一个秘书人员,只有成为一个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人,才有可能具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才能营造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和谐社会视域中秘书审美建构的意义
审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全面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正积极引导着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

秘书人员既是进行审美的主体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之一,秘书审美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实践活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同时其自身也成为一种审美观照的对象。

从根本上讲,全面和谐社会是人的本质力量集中体现和超越,是人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现实美和社会美的感性呈现。

因此,和谐社会对整个社会包括秘书审美在内的美学、美学建设,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1.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审美方式打牢秘书人员的理想信念。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从社会精神基础上重建崭新的文化氛围,用先进的文化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促动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用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法律意识、振作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推动和谐社会最终形成,为全面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先进文化体现着真、善、美的有机统一,体现着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品格,而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使之超越利益关系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美学须有所创新发展,最根本的是应以现代人文精神为中心,遵循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首先,秘书人员应继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审美精神。

要注重它在人与自然、个人和社会、情感和伦理之间讲究和谐如一的“中和美”精神,在此基础上,将审美观、艺术观和生存观、生命观创新地统一起来;其次,秘书人员应吸收、借鉴和创新国外审美观念中积极的成果,特别是西方美学比较偏重的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主认知、倡写实、讲个性、真善美的艺术趣味等;再次,秘书人员应在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并培育当代审美实践中出现的新生的审美形态,尤其是对目前比较盛行的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审美形态,不应简单地加以排斥和否定,而应取其精华,使其成为新世纪民族审美精神发展中新鲜的、活跃的文化力量,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繁荣。

2.高举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旗帜,促进秘书人员的全面发展。

黑格尔曾精辟指出,审美是一种令人解放的功能。

在今天,秘书美学和美育要在构建和谐
社会中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就必须高举起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旗帜。

共同的文化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而共同的审美理想则是艺术生态和谐环境的思想灵魂。

和谐社会的审美理想,就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成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提升人的精神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当成一切艺术创作和鉴赏的宗旨。

”这就要求代表着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高尚精神塑造者之一的秘书部门,通过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秘书人员,推动秘书事业的发展。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秘书美学,实现秘书美学的转型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多元、多变,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碰撞、激荡,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范式正在重构的新的时代背景之下。

因此,美学、艺术和美育应为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营造舆论气氛和文化环境。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在当前这种驳杂情况的形势下,我们的秘书人员更加有责任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面向世界,突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在多元化美学世界中占据一席重要地位。

而秘书美学和美育的一切创新,都根源于哲学层面思维方式的创新,因而我们应科学地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从哲学层面上彻底屏弃那种简单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方式,代之以科学发展观坚持的全面、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按美的规律和方式”进行美的创造。

在面向构建和谐社会来思考秘书美学建设时,我们应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研究、开掘中国人自己的有悠久历史的美学金库,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融会中西美学,建立在体系、结构、范畴、原理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秘书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