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州二模作文如何立意(附范文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广州二模作文如何立意(附范文5篇)

准确概括材料充分利用材料

——就广二模作文题谈新材料作文如何综合立意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王惠

2018年广州二模作文题是一道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新材料作文题有可对材料进行多元理解、可从多角度切入的命题要求,从而综合考查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谋篇行文等表达能力。寓言故事则多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故事虽简单,其中所蕴含的主题却往往很深刻,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因此阅读和理解寓言故事需要透过文字的表层意义深入其意义空间。广州二模作文题综合新材料作文命题要求和寓言故事的文体要求,加之所提供的寓言材料涉及到的行为主体丰富多样,故事情节也较为完整曲折,所以在审题立意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这样一道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文题进行审题立意的分析,可帮助考生习得或强化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可迁移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准确概括材料得出中心论点,通过充分利用材料建构分论点。

一、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解题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语文能力对材料进行解析。切记:要真正理解材料和充分利用好材料,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很重要。作文的中心观点一般从对材料的综合性概括中得出,而分论点则可以从对材料分解后的分析中得出。

(一)按不同主体的行为来解析。本材料为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行为主体是多种动物,可对每种动物

(二)按故事发展的线索来解析。本材料为一则寓言故事,一般而言,故事都会有自己的情节线,可据此进行分析:

(三)综合性、整体性概括

图表中的信息乃分类解析所得,我们尚需要通过语意综合和语段压缩对整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进行概括。

关注该寓言材料的重要动物(建设者)和主体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其中心内容可概括为:动物们(蚯蚓、小鸟、甲虫)通过努力(努力的方式和路径各有不同)改变土地的面貌(让贫瘠的土地变得丰饶美丽)。

联系人类和现实,其寓意可概括为:人类不同个体通过适合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三、偏题跑题的表现

(一)整体性偏离

整体性偏离即着眼于故事中所涉及的所有行为主体和全部情节内容而言,在审题立意上发生的偏离。显然,该故事的主要行为主体应该是建设者(包括小鸟、蚯蚓和甲虫),而不是离乡者(许多动物)和外来者(蝴蝶和蜜蜂);其主要情节内容应该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高潮,而不是序幕、结局和尾声。但考场上有不少同学关注了行为主体和情节内容中的次要部分。这种偏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1.有同学关注故事情节的开头,即“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在作文中“脑补”土地变得贫瘠的过程,探讨土地变得贫瘠的原因,从而将作文主题确立为环保;

2.有同学关注故事情节的结局和尾声,即“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作文以筑巢引凤的话题来展开;

3.第三种同学思维水平相对较高,关注到材料中的首尾关联,要么探讨贫瘠与离开、丰饶与到来的现实性关联,要么脱离材料中的现实基础,探讨“离开与归来”的哲学命题。当然,这两种立意方式如果能够自然地联系如何建设土地进行思考和行文,也能够部分地回归正确题旨。

(二)主体性偏离

主体性偏离着眼于故事中所涉及的主要行为主体和主体情节内容而言,在审题立意上发生的偏离。也就是说,同学们能够分辨该故事的主要行为主体是建设者(包括小鸟、蚯蚓和甲虫),主要情节内容应该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高潮,于是忽略故事中的离乡者(许多动物)和外来者(蝴蝶和蜜蜂)主体,忽略故事情节的序幕、结局和尾声。但正确的关注并不见得能够导向正确的立意,考场上仍有不少同学在主要主体和主体情节的立意上发生了偏差。

按照对材料的概括,该故事的核心内容是:动物们通过努力改变了土地。这里的核心要素有三个:主语“动物们”、状语“努力”、宾语“土地”。发生偏离的情况有以下四种:

1.有同学在陈述主体“动物们”这里发生偏离。发生偏离的主要原因是没能深入寓言故事的寓意层面,仅仅停留在其表层意义,偏离的主要表现为就动物说动物,充其量由一种动物迁移到别的动物,如就蚯蚓说到和蚯蚓一样执著坚守土地的其他动物。

2.有同学在“通过努力”的状语这里发生偏离。无论蚯蚓、小鸟、甲虫,动物们都是在努力建设大地,只不过努力的方式和路径各有不同。同学的关注点偏离“努力”,而是集中到诸如“坚守”“创新”“工匠精神”等主题上去。好在这一类偏离往往需要结合“努力”才能展开,所以行文时还能关联题旨。

3.有同学在宾语“土地”这里发生偏离。对于“土地”的理解,最合理的路径是由乡村—祖国—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这都是人类脚下的大地,只是范围有小到大不断拓展而已。但有不少同学会由“土地”联想到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或者联想到某种事业(如芯片研发等),还有同学基于对“土地”的形容尤其是“贫瘠”的形容联想到人生的困境等。如某同学的开头是这样的:“有时一份事业就如同一片贫瘠的土地,由于种种原因不再兴盛,不再被人看好。”

这一类题意偏离如果着眼于共同的事业或共同的困境,而不是单个人的,如果在行文时与“动物们”、与“努力”尤其是齐心协力地努力结合得比较好,也还能够关联题旨。

4.这一种偏离是因关键要素不全导致的偏离,最主要的表现是:在主语“动物们”、状语“努力”和宾语“土地”三个因素中忽略了“土地”,立意着眼于动物们的努力,行文也着墨于动物们的努力,背景“土地”完全虚化;也有同学都在忽略主语“动物们”,立意和行文集中于“努力”建设“土地”、“努力”改变“土地”。

四、点上立意

点上立意是指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就某一点上深入思考或者生发开去进行立意和行文。如上,该寓言材料的中心内容可概括为:动物们(蚯蚓、小鸟、甲虫)通过努力(努力的方式和路径各有不同)改变土地的面貌(让贫瘠的土地变得丰饶美丽);联系人类和现实,其寓意可概括为:人类不同个体通过适合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围绕这一题意,就其中某一点或某两点来立意就是点上立意。

本次作文点上立意的“点”多表现为行为主体(动物们/人类不同个体)上的选点,有一点立意和两点立意两种:

1.一点立意即只选择陈述主体“动物们”中的一种进行立意。其中选蚯蚓的居多,选小鸟的次之,选甲虫的较少。大多数同学一点立意是基于对自己所选择主体的认同和赞美,也有同学运用辩证思维即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来一点立意。如某同学的立意为赞美蚯蚓的奋斗精神,他认为是蚯蚓的心甘情愿的坚守、埋头苦干的艰辛,才带来了土地的恢复,造就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在自己尝到奋斗果实的同时,也造福了小鸟和其他无家可归的生物。以此为基点,该生将蚯蚓的奋斗精神论述为新时代所推崇的精神,列举了新时代许多像蚯蚓一样的人们的感人事迹,并在结尾处将“土地”的寓意拓展为小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大到国家科技的创新都需要奋斗。这是一篇典型的一点立意的作文。

2.两点立意即选择陈述主体“动物们”中的两种进行立意。大多数同学选择“蚯蚓”和“小鸟”,也有同学选择“蚯蚓”和“甲虫”,挖掘二者之中的相异点或者相同点进行立意。两点立意中有比较,有对举,就思维能力以及与材料的关联度来说,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如某同学把蚯蚓及其行为理解为“基层者的筑基”,把小鸟及其行为理解为“上层者的革新”,其立意为二者的协力才能使土地再次富饶,使事业获得发展。该生作文的标题是“协力使土地再富饶”,分论点为“面对贫瘠的土地,基层者的筑基是首要的,必不可少的”,“面对贫瘠的土地,上层者的革新也是极其重要的”,“对一项事业的发展而言,筑基与革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该说,该文已有一定的综合立意的格局和气象。

五、综合立意

综合来看,广二模作文题中的寓言讲述了一个动物们通过努力让贫瘠的土地变得丰饶美丽的故事。材料要素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土地”,不管丰饶还是贫瘠,她都是生养万物的母体。“土地”可理解为乡土、故土、家乡,可拓展为祖国、地球,还可迁移到组织;第二组为动物们(蚯蚓、小鸟、甲虫)。

综合立意可从材料要素的分组开始,根据两组材料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三种综合立意的路径:

1.第一种综合是把“土地”作为背景,就三种动物主体进行较为简单的综合立意,三个论证的主体段落可以分别赞美它们,也可以对它们的行为选择作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如有同学作文题为“留者来者归者”,即以三者分别对应三种动物,并一个一个分析论证。

这一类综合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将“土地”坐实为乡村或国家。如某同学的作文题为“国之崛起,你我共勉”,该文在第一段简述材料,以“蚯蚓的坚守、甲虫的协助、小鸟的种子”来综合性概括;第二段把作了刻意的转换:“不妨把里面的角色换一换,这片土地正是我们的国家,小鸟是归国子女,蚯蚓是中国人民,甲虫是友好的邻国,而蝴蝶和蜜蜂则是国外优秀资源。这则寓言便成了中国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2.第二种综合是对三种动物主体的行为进行概括化处理,就“土地”这一背景要素进行综合,三个论证主体段落分别对应乡村、故国和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点。

3.第三种着眼于两者的关系,即动物和土地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立意。分论点要从对动物和土地的关系或者说要从对动物行为及其动机和结果的概括中得出。此则寓言故事中的动物们的行为是:建设土地;其行为的结果是:开满鲜花;其行为的动机是可以合理推导出来的:热爱土地,对土地有梦想和期待。由此,概而言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