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水系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水系设计
摘要:水系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环境、水利、社会等多种效益。
关键词:生态水系锡林河锡林浩特植物园
锡林河是锡林浩特市唯一的地表径流,被誉为锡林郭勒草原的母亲河。锡林浩特植物园正处在锡林河生态湿地风景旅游带上,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锡林河老河道在植物园用地范围内已干涸,河道支离破碎,杂草丛生,在雨季为排洪沟。锡林河下游连接城市主要水体——锡林湖,为一人工水系。
规划深入挖掘母亲河文化,利用场地内的老河道,重新组织山水格局,恢复母亲河的美丽和活力。通过合理的规划措施首先使锡林河重现河流的形态,而后逐步形成一条生态水系。
规划采取引山入城,恢复河道的设计理念,使山体、水体有了有机的联系,使城市格局灵动而有活力。
以水系形成场地活力之源,规划多样的水系形式,如湖、湿地、季节性河流等。水系近旁有利于乔木和灌木的生长,形成南北绿化廊道。
与城市水系统一规划,与待开发居住区景观水系和工业区用水结合考虑,保证水体动态循环。规划动态水位留出生态设计的淹没区,这样的规划不仅考虑城市防洪泄洪问题,也有利于形成生态水系。
锡林浩特市北有敖包山,南有南山,锡林河老河道经过市区,城市视线开阔通透。然而,敖包山和南山缺乏有机联系,锡林河老河道干涸,山之气韵没有连续,水之飘逸无从体验。
规划植物园是联系城市自然生态轴线的关键点,规划采取引山入城,恢复河道的设计理念,使山体、水体有了有机的联系,使城市格局灵动而有活力。城市的主要三条轴线:自然生态轴、东部城区南北向的文化商业轴、以及东西向的历史宗教轴,形成了城市的总体格局。规划的目的在于创造山、水、草原、城市一体的内蒙中部示范性生态园林城市。
一、项目概况
1、城市概述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干旱多大风。无霜期短,降雨量少。年平
均气温1.9℃,一月份平均气温-18.9℃,七月份平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1℃,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变化均较大。年平均降水量281.5mm,年最大降水量481mm,主要集中在7~9月。年平均蒸发量1770mm。市内唯一的地表径流“锡林河”属内陆河流乌拉盖水系,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敖伦诺尔和呼和诺尔,河流总长度为268km,流域面积10542km2。锡林河在锡林浩特市境内长度为120km,流域面积6263km2,多年平均流量为0.6m2/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63万平方米/年。
城区绿地系统的布局可概况为“七横、八纵、一带、三环、多园、绿网相连、森林围城”的带网状结构。“七横、八纵”分别指城市东西七条主干道,南北八条主干道,构成的城市绿化景观廊道;“一带”指锡林河生态湿地风景旅游带;“三环”分别代表外环路、内环路以及城市中心环路绿化带;“多园”包括9个市级公园、8个区域性公园及4个标志性出入口公园。植物园正处在锡林河生态湿地风景旅游带上,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如图1-1所示)。
图1-1锡林浩特市绿地系统图
2、现状水系分析
植物园规划用地位于锡林浩特市西南,面积约为160公顷。用地为长方形,用地范围内地势较为平坦,视线十分开阔,锡林河老河道贯穿其中。东部为老城区,西部为城市新开发区,南端紧靠南山,北邻锡林湖公园。是总体规划中城市生态轴线的重要部分,也是联系城区内部的重要景观廊道(如图1-2所示)。
规划地块内现存锡林河老河道已干涸,河道支离破碎,杂草丛生,在雨季为排洪沟。由南向北,老河道约有1-2米高差。低降雨量以及高蒸发量导致水量
严重不足。
1-2 现状水系分析图
二、生态水系规划
水系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兼有环境、水利、社会等多种效益。城市水系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通过对原有水系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在宏观上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在微观上营造适合的水系和滨水区生态条件,使规划区域的景观整体功能最优。由此,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①生态环境修复优化原则
②历史文化延续和活力原则
③场所认知和情感认同原则
④因地制宜, 合理设计, 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
⑤以人为本、参与共享原则
⑥景观协调优化原则。
1、优化城市山水格局
锡林浩特市北有敖包山,南有南山,锡林河老河道经过市区,城市视线开阔通透。然而,敖包山和南山缺乏有机联系,锡林河老河道干涸,山之气韵没有连续,水之飘逸无从体验。规划植物园是联系城市自然生态轴线的关键点,规划采取引山入城,恢复河道的设计理念,使山体、水体有了有机的联系,使城市格局灵动而有活力。
2、恢复母亲河活力
锡林河是锡林郭勒草原的母亲河,她一直哺育两岸的人民。著名的“锡林九曲”位于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这里河面开阔,右岸坡陡,左岸坡缓,锡林河在此处河床摆动次数频繁,九曲回荡。如诗如画的景色展现了锡林大草原的生动和活力。规划深入挖掘母亲河文化,利用场地内的老河道,重新组织山水格局,恢复母亲河的美丽和活力。
3、水系规划设计
植物园内锡林河河道是城市泄洪渠道的重要部分,因此水系规划设计既要满足防洪要求,又要兼顾景观。(如图2-1所示)
(1)防洪问题
防洪设计采取“以自然为堤”,调整河道宽度和两侧地形,通过计算确定洪水可淹没区,与景观设计紧密结合。
根据锡林浩特市规划局提供数据,锡林浩特50年一遇的洪水流量为166.4m3/s,水流速为 1.35m/s。因此,河道可淹没区防洪断面需大于166.4/1.35=123.3m2,且河道纵坡坡度需大于0.001,设计河道水深为0.8-2米。结合景观需要,设计可淹没区水深为2米,则可淹没区宽度至少应大于62米。因此在河道两侧高差2米的区域留出可淹没区,区域内结合当地历史适当设计特色活动场地,不设置永久性建筑物及高大构筑物,雨洪来临时可暂时淹没。河道两侧以自然地形为堤防,保护两侧城市道路,讲汛期洪水保留在下游人工湖内,作为景观用水。(如图2-2,2-3所示)
图2-2洪水走向示意图
图2-3可淹没区平面图
(2)水体景观形式
结合区域气候特点,水系设计分为常水位期,丰水期和枯水期,并根据锡林浩特市气候特点,设计出形式丰富多样的水体。丰水期和干旱期共同考虑,设计不同时期的不同水位,丰水期有湖面,河流,跌水,湿地等,干旱期形成浅滩,沼泽,山谷,溪流等水体形式。同时设计变化的水位,在丰水期,常水位期,枯水期都形成不同特点的景观效果。枯水期时南部锡林河道为小溪或河滩地,景观湖水体面积大幅减小,大部分为湿地。特别干旱的时节可从东部、南部、西部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