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复习知识点整理:辛亥革命
优品课件之2018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
![优品课件之2018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245b6e336c1eb91a375d86.png)
2018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2018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一、背景: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应当推翻清政府;⑵清政府进行改革,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⑶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⑴原因: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⑵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⑶重要阵地(宣传中心):上海和日本东京。
⑷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⑴基础: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立。
①时间:1894年。
②概况: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决心“驱除鞑,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⑵概况:①成立:1905年8月,孙中山同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③领导机构: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④机关报:《民报》。
⑤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军事基础: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
⑴同盟会成立以后,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
⑵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⑶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使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6、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⑴原因:①1911年5月,清政府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粤汉、川汉铁路,引起保路风潮。
②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
⑵影响: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二、过程: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12日。
2、过程: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金兆龙率领下首先起义(革命首创精神)。
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12日,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2a0d399d0d233d4b14e6940.png)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对 清:
帝国主义
的支持 革命派软 弱妥协、 缺乏实力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畅所欲言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 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成功一面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大的功绩)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1911年+民国( ?)年=公元( ?)年
民国=公元-1911
公元=民国+1911
(注意:廿(二十) 卅(三十))
如:小明的爷爷是民国 30 年出生的,小明 的爷爷今年几周岁?
74岁
读一读
材料: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文 章,文中描述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 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 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 民国建立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辫子没了
结 束 了 两 千 多 年 的 封 建 帝 制
推 翻 了 清 朝 的 统 治
可怜换得假共和
——果实被窃
知识小卡片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 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 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 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 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
1 、总结孙中山主要的革命事迹 2、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 纲领、目标、旗帜 3 、 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 响?
4 、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 、地点、发布 了什么法令?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2cccb8e680203d8ce2f2437.png)
B.上海
D.广州
中华民国的成立
4.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
利”是指( B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C ) A.“明定国是”诏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海国图志》 D.《中华民国约法》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1.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目前,他正在兴中会成 立的地方做客讲学,他讲学的地点是在( A.广州 C.檀香山 C )
B.香港 D.东京 D )
2.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华兴会
C.国民党
B.兴中会
D.同盟会
武昌起义
3.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 C )
A.南京 C.武昌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义
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 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 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 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认 为呢?为什么?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 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四、尘埃落定留遗恨—帝制终结和篡夺
革命果实(1912年)
清宣统帝 爱新觉罗· 溥仪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垂钓于洹水之上,貌似“隐居”,确仍遥控着北洋
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原因 孙中山妥协退让 袁世凯个人因素
过程
逼清帝退位 袁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 参议院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 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69412e689eb172ded63b7e5.png)
自学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 (5分钟)
1、辛亥革命是一次什么性质的革 命?
2、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是什么?
3、辛亥革命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任务?为什么?
知识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分钟) 1、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2、推翻了……结束了……使民 主共和观念…… 3、没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第8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1分钟
一、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自学指导一(3分钟)
1、兴中会、同盟会成立 1、准备
2、经过
2、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同盟会刊物和指导思想
自学检测一(2分钟)
1、兴中会 1、准备 1894年、同盟会1905年
1、准备
自学指导三(3分钟)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地点 3、领导人 4、制定的法律
自学检测三(3分钟)
1、1912年1月1日 2、南京 3、孙中山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自学指导四(3分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经过
自学检测四(2分钟)
1、帝国主义的支持、干涉
{
2、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课堂小结(3分钟)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的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1、……结束了……使民主共和观
念……
2 、经过 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
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 (民生)。 3、《民报》、“三民主义”
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1656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6.png)
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也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革命起因、革命过程和革命结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例如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统治、贫富悬殊等。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改变现状的方法。
同时,西方思想在中国也开始流行,启发了一些人的改革意识。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二、革命起因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揭示出清朝政府的无能和腐败,这使得人们开始折磨自己国家的未来。
而且,由于觊觎中国市场的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中国各地人民生活困难,贫富悬殊日益加剧,加强了人民要改变现状的愿望。
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使得革命的引爆成为了不可避免的。
三、革命过程辛亥革命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过了多年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革命开始至武昌起义的前夕,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sun yat-sen成立了同盟会,领导了一系列反清斗争,其中辛亥商丘起义是最早的反清起义之一。
第二个阶段是武昌起义以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变成了革命的主要任务。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清朝统治。
四、革命结果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近代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它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开启了民主革命之路。
革命结果的主要表现如下:1.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2.宣布人民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中国的社会制度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3.革命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实现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迈进之路。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
它的发生解决了中国许多积存多时的问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同时也为日后的历史献上了一个深刻的注脚。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不断向前发展。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第8课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第8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d9d2517227916888486d756.png)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第8课辛亥革命
一、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创立时间:1894年
2.地点:美国檀香山
3.创立人:孙中山
二、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1.时间:1905年8月
2.地点:日本东京
3.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即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4.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6.机关报:《民报》
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四、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原因:①帝国主义的支持;②革命派的软弱妥协及对袁世凯认识不清;③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施加压力。
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破坏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六、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b3d5d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6.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笔记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早年经历。
-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 他早年接受西方教育,先后在檀香山、香港等地求学。
这些经历使他接触到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开阔了眼界,也让他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萌生了改良救国的思想。
2. 革命活动的开始。
-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但遭到拒绝。
这一事件使孙中山认识到,通过改良的方式无法挽救中国的危亡,于是他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 同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了兴中会。
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的征程。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许多爱国志士纷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各地革命团体不断涌现。
但这些革命团体力量分散,需要一个统一的组织来领导革命。
- 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 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
![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9d7eec95fbfc77da269b142.png)
辛亥革命
二、武昌起义
起义的结果
起义军占领整 个武汉,1911年为 农历辛亥年,这次 革命又被称为“辛 亥革命”。
辛亥革命
二、武昌起义
起义的结果
起义军占领整 个武汉,1911年为 农历辛亥年,这次 革命又被称为“辛 亥革命”。
辛亥革命
二、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间:1912年元旦
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同盟会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 产阶级政党。 影响:推动了全国资 产阶级革命运 动的发展。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比较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或誓言) 性质
兴中会 1894 檀香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 中国第一个 山 中国、创立合众 资产阶级革 政府 命团体 同盟会 1905 日本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 中国第一个 东京 中国、创立民国、 资产阶级革 平均地权 命政党
•
辛亥革命
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纲领: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创立 合众政府。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同盟会的成立
背景:国内革命 团体纷纷建立,革命 形势迅速发展,需要 成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民报》
辛亥革命
二、武昌起义
黄花岗起义
背景:同盟会的成立促进 了革命形势在全国 范围的发展;清政 府的日益腐败;四 川保路运动的开展。
辛亥革命
二、武昌起义
背景:同盟会的成立促进 了革命形势在全国 范围的发展;清政 府的日益腐败;四 川保路运动的开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74247ae0aeaad1f347933f00.png)
P37材料:Βιβλιοθήκη 盟会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朝统治 民族主义 解除民族压迫。 建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 民权主义 建立民主共和国。 平均地权: 改革土地制度,解 脱劳动者的贫困。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纲领的阐述, 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山县(今中山市)人。 因在革命中曾使用“中 山樵”的化名,因此也 称孙中山。他早年从医, 后走上革命道路,是辛 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被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 后人尊称为中国“民主 (1866-1925年) 革命的先行者”。
那么该如何医治?此处有三个药方
四、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辛亥革命的胜 利果实被袁世凯窃 取了。
五、评价辛亥革命(P38/3) 1、性质: 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革命。 2、历史意义(成功的一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P39活动与探究: 左图是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请你说出它表达 的意思。 答:它的意思是:尽管清政府加紧镇压革命运动, 但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政 府的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治 者 自 救 维 新 变 法 暴 力 革 命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孙中山先生为了 革命都做了哪些 准备工作?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素材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素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51dcf7a8114431b80dd84e.png)
辛亥革命一、革命综述1911年中国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
过程:①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武昌起义爆发。
②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③袁世凯强大的军事力量,列强的支持,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革命党人的妥协,使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
③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他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二、革命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应当推翻2.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主义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物质条件3.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4.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是思想武器5.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初步发展并登上政治舞台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气象。
1905年孙中山发起成立同盟会,提出了实质上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570b23cdd5bbfd0a795673d9.png)
②同盟会:
2、高潮:武昌起义 时间:
经过:
结果: 3、影响: 4、历史意义:
地点: 影响:
革命纲领:
机关刊物: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国民党“国父”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
兴中会创立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民族主义
推翻 清朝
统治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废除 君主专制 建立 民主共和国 改革 土地 制度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 指导思想。
第二幕: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时间: 地点:武昌 经过: 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
汉口
汉阳 全国十几个省
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 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 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 阀的统治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 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吗?为什么?
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 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 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 质没有改变。
影响: 1.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告独立;
2.清政府陷入完全的孤立境地.
结果: 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
民国正式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d757275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0.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课程名称与知识点及重点第8课:辛亥革命知识点1:辛亥革命的背景重点: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以及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知识点2:辛亥革命的经过重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迅速占领武汉三镇,并宣布建立湖北军政府。
随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知识点3: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重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辛亥革命也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9课: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北洋政府的统治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
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华民国并未能真正实现民主共和。
知识点2:北洋政府的统治重点: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各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频繁发动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同时,北洋政府也面临着严重的外交危机和财政危机。
第10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重点: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民族危机依然严重。
同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和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也激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因此,一场旨在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知识点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重点: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
知识点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重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八年级上册辛亥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辛亥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2dab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7.png)
八年级上册辛亥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其中辛亥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下面是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9世纪末,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瓦解,国家经济、政治、文化逐渐落后于欧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家面临危机。
此时,许多爱国志士开始呼吁变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国内外形势也为革命创造了条件,如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劣迹斑斑。
二、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袖之一,他提出的三民主义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主张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主主义主张民主制度、平等权利、人权保障;社会主义主张社会公平,消除阶级差别。
三、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成功革命。
革命爆发后,首先爆发了武昌起义,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然后,各省响应革命,相继宣布独立,组建省政府。
清朝政府力量瓦解,袁世凯篡位,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
四、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开创了中国民主共和国,但其胜利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
革命未能实现全面、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指望于整个国家大规模范围内迅速展开;旧中国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在革命初期普遍落后,需要宏观上投入大量资金。
五、中国革命的历史地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革命走向时代潮流的结果。
它不仅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民族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辛亥革命为现代中国的政治体系带来了影响。
随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在中国大陆的广泛传播,武装革命的形式逐渐被思想解放的方式替代,社会逐渐实现了单一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公民权利,而中央政府的制度和结构也获得了松动和适应,使我们逐渐看到了一个富有爱心且发展中的社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复习资料归纳北师大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复习资料归纳北师大版【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a7a2bfaef8941ea76e05e2.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复习资料归纳北师大版第8课辛亥革命孙中山创立同盟会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汇集革命力量,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期中考试前,本来不愿意这样弄,孩子们,历史不能死记硬背,但要记一些东西。
-蠢庸-华春勇的博客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期中考试前,本来不愿意这样弄,孩子们,历史不能死记硬背,但要记一些东西。
-蠢庸-华春勇的博客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性质:这是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革命旗帜:三民主义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
人物:孙中山。
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还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革命的法令。
例如:社会生活上: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种植和吸食鸦片等。
经济方面:大力发展民族工业,颁布了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苛捐杂税,奖励华在国内投资等。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因而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所以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制课件:第8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制课件:第8课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f5045303763231126edb11d0.png)
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袁世凯 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孙中山既是政治对手,又成了共同 劝退清帝的同盟军。在他们的努力下,南北和谈终于 达成,各方力量终于就中国未来、清皇室的未来安排 等达成协议,清帝退位,优待皇室,中国历史开辟了 一个新纪元,两千年的君主专制终于被送进了历史的 坟墓。 ——摘自人民网
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
•从课文中找出辛亥革命的: •“兴起——发展——高潮——结果” •及相关的标志性事件
请大家阅读P35页导言框, 了解少年孙文的故事。
孙中山(1866——1925) 字逸仙,又名孙文。广州香 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 少年时很向往太平天国革命, 后随母亲到檀(tán)香山,受 过西方资本主义教育。
素材1:
最初,孙中山对清廷还是抱有幻想的,在其1894 年著名的《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竭力进行改革。 然而,李鸿章对没有功名的孙中山的上书置之不 理,上书李鸿章的失败,使孙中山很快丢掉了对清政 府地方实力派的幻想,毅然决然走上了以武力推翻清 王朝的革命道路。 ——摘自马民《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启示》
请思考:
1.1894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触动孙中 山起草上书?此事最终结果如何?对中国社 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2.孙中山上书前后的思想有了什么转变?
•
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辛亥革命的 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真 根本目的: 正成为民主共和国。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5f64b4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9.png)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点归纳第八课辛亥革命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1.开始时间:1915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后期)(3)主力:学生工人(6月初)(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必备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
![必备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20f839b52acfc788ebc924.png)
[键入文字]
必备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
知识点是学习各门课的关键。
我们要对它格外重视。
因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第8 课辛亥革命
1.1894 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 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
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11 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 课新文化运动
1.1915 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2.1918 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
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初二人教版历史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初二人教版历史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c8db2fba1aa8114431d944.png)
初二人教版历史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知识点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创办机关报《民报》三民主义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消极: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的爆发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为限制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 课复习知识点整理:辛亥革命
历史网初中频道为您整理了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 课复习知识点整理:辛亥革命,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和小编一起期待学期的学习吧,加油哦!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3、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 年,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 页会址)
〈2〉中国同盟会:1905 年,日本东京。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 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1911 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
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