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份,共10分)
1.夏商盛行天罚思想,审判以()为主。
A.神判
B.五听
C.刑讯
D.辞听
2.周礼中婚姻缔结的礼仪合称()。
A.五礼
B.六礼
C.七礼
D.九礼
3.“亲亲得相首匿”为()所确立。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宣帝
D.唐太宗
4.“除异子之科,使父子无异财”,始自于()。
A.汉
B.曹魏
C.北魏
D.北齐
5.北魏时期入律的是()。
A.存留养亲
B.留养存嗣
C.重罪十条
D.准五服以制罪
6.将《名例》首次置于篇首的是()。
A.《魏律》
B.《晋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7.廷尉更名为大理寺是在()。
A.唐代
B.北魏
C.北齐
D.北周
8.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是()。
A.律令格式
B.敕令格式
C.条法事类
D.律令科比
9.清朝中央复核京师死刑监侯案件的会审制度称()。
A.圆审
B.朝审
C.秋审
D.热审
10.我国最后一部诸法合体的封建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中华民国刑法》
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
1.五听
2.非公室告
3.秋冬行刑
4.义绝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2.简述汉初文景刑制改革。
3.简述唐代关于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10分)
南宋周琳说:“狱司推鞫,法司检查,各有司存,所以防奸也。
”周琳所谈的是宋朝司中的一种分工现象,请作简单分析。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2.试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中国法制史》试题2
一、填充题(共10题,每题1分)
1.关于夏商周的刑律,史载:“夏有乱政,而作________;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________。
”
2. ____国铸刑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3.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废除于________。
4.首次规定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的法典为________。
5.唐律中的________制度,即在伤害案件发生后,规定一定的期限,限满时根据被害人的死伤情况,决定加害人所应负担的刑事责任。
6.宋太宗朝初创的专门化的地方司法、监察机构是________.
7.宋代十分重视对人命案的检验和现场勘验,留下大量的法医学名著,其中《________》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8.明初,朱元璋依照《尚书》某篇的体例,颁布了许多关于打击贪官污吏的刑事特别诏令,合编成书,称为《________》。
9.清代适用于青海等少数民族的立法是《________》。
10.我国近代最早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
1.三省六部制
2.《春秋》决狱
3.翻异别勘
4.领事裁判权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简述魏晋南北朝法律儒家化的主要表现。
3.简述明清会审的主要内容。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10分)
《大清律例》规定:“凡犯死罪非常赦不原者,而祖父母、父母老[七十以上]、疾[笃废]应侍,家无以次成丁[十六以上]者,开具所犯罪名,奏闻(向皇上汇报)。
取自上裁(由皇帝裁决)。
若犯徒、流者,止杖一百,余罪收赎……。
”请问该律反映的是清代何种制度?试做简要论述。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
1.为什么说唐律是一部典型的特权法和等级法。
2.试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届正式国会成立于时期。
A、清末B、南京国民政府
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强迫人民分家而居的“分户令”是颁布的。
A、李悝
B、商鞅
C、吴起
D、汉武帝
3.唐朝时皇帝就重大案件或事宜发布的制敕,经整理编纂为有永久法律效力的规范者,被称为。
A、敕B、诏
C、格D、令
4.《中华民国民法》是仿照民法典的编制体例制定的。
A、法国B、德国
C、英国D、意大利
5.在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标准的是。
A、西周B、秦朝
C、汉朝D、唐朝
6.清朝刑法典《大清律例》的基本律文在皇帝时期最后确定下来,再无大的变化。
A、顺治
B、康熙
C、雍正C、乾隆
7.192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为。
A、国民大会制B、责任内阁制
C、总统制兼责任内阁制D、总统制
8.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
A、廷行事B、比
C、成案D、断例
9.大理寺代替廷尉作为中央专职司法机关形成于朝。
A.汉朝
B.北齐
C.隋朝
D.唐朝
10.“均田制”最早形成于。
A、汉朝B、西晋
C、北魏D、唐朝
二、名词解释题:(共8题,每题5分)
1.马锡五审判方式
2.会审公廨
3.睡虎地秦墓竹简
4.“准五服以制罪”
5.五听
6.务限法
7.明大诰
8.录囚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
1.简述春秋时期各国公布成文法的主要活动。
2.清末修律“礼法之争”的双方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观点。
3.简述唐律中“八议”制度的主要内容。
4、汉代有哪些主要法律形式?分别指什么类型的法律规范?
5.简述清代的会审制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写在横线上。
共10题,每题1分)
1C;2B;3C;4B;5B;6C;7B;8A;9B;10C。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创造的一种司法工作方式。
(1分)其主要特点是:深入农村、调查研究;(1分)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见;(1分);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1分);方便群众。
(1分)
2、晚清政府在租界内根据与外国领事协议设立的法院(2分),主要审理租界内的除领事裁判权管辖范围之外的涉外案件(1分)。
中国法官为主审,外国领事官员有权会审或观审(或中国法官与外国领事官员共同审理)(2分)。
3、(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的竹简所记载的有关秦朝法律资料的汇编(3分)。
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封诊式》等内容。
(2分)
4、晋律中首创的亲属之间相犯依五服等级为标准处刑的制度(1分)。
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2分)以卑犯尊,亲属关系越近,处罚越重;以尊犯卑,亲属关系越近,处罚越轻。
(2分)
5、西周时形成的审理案件的主要方法(1分)。
法官根据当事者的五种客观表面来判断其口供的真实性(2分)。
其具体方法包括:辞听、气听、色听、耳听、目听(2分)。
6、宋朝的一项民事诉讼法律制度(1分),即民事案件只能在每年10月1日以后到次年3月之间提起诉讼(3分),以避免耽误农时(1分)。
7、明太祖制定的一部特别刑法(2分),包括某些案例、皇帝敕令以及训词(2分)。
刑法残酷野蛮。
(1分)
8、中国古代实行的一项再审程序(2分)。
即由皇帝或上级官员对在押囚犯进行询问,以便平反冤狱。
(3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春秋时期公布的主要成文法有:郑国子产铸刑书(2分);郑国邓析作《竹刑》(1分);晋国赵鞅等人铸刑鼎(2分)。
2.法理派代表为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等(2分)。
其基本观点是修律应依西方法理(1分)。
礼教派代表为有张之洞、劳乃宣等(2分)。
其基本观点是修律应当保留中国传统礼教道德(1分)。
前者认为“干名犯义”、“存留养亲”应当被废除,“无夫奸”不构成犯罪,子孙可以行使正当防卫权;而后者则主张相反(4分)。
3、《魏律》首创的一种贵族官僚在刑法适用上享有的特权制度(2分)。
刑法中法定八种人犯死罪时,司法机关不得直接审理,必须申报皇帝,请皇帝交付大臣集议(4分);犯流罪以下减等;(2分)。
如果犯“十恶”等罪,不适用该项制度。
(2分)
4、(1)律:基本法典;(2分)(2)令:皇帝的命令;(2分)(3)科:单行的刑事法规;(2分)(4)比:判例法;(2分)
律是普通法,其余形式为特别法。
(2分)
5、清朝会审制度有:
(1)秋审。
是清朝时于每年秋天由中央各主要机关的官员对地方判决的死刑案件的进行复审的制度(2分)。
审理结果通常有:情实、缓决、可矜与留养承祀。
(2分)
(2)朝审。
除审理案件对象为京师地区监候案件外,其他内容与秋审同。
(1
(3)三司会审。
对重大或疑难案件由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共同审理。
(2)(4)九卿会审。
遇有特别重大或疑难案件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会同通政使共同审理。
(3分)
(如少以上一种或数种会审制,但有热审者,加1分。
)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4
一、名词释义题:(共10题,每题5分)
1.《云梦秦简》2.春秋决狱3.义绝4.八议5.三司会审
6.存留养亲7.鞫谳分司8.预备立宪9、六法全书10、领事裁判权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简述春秋时期各国公布成文法的运动以及围绕公布成文法引起的争论
2、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主要法典?这些法典分别创设了哪些重要的刑法制度?(至少举出五项)
3、简述清末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至少举出五项)
三、论述题:(共1题,共20分)
论汉朝刑法的儒家化。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释义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云梦秦简》:(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的竹简所记载的有关秦朝法律资料的汇编(3分)。
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封诊式》等内容。
(2分)
2、春秋决狱:汉朝董仲舒创立的一项司法惯例(1分)。
即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1分),法官可以根据孔子所著《春秋》一书的基本精神判决刑事案件(3
3、义绝:唐时法定的离婚制度(1分)。
即夫妻之间如有相互杀伤等行为,可视为夫妻恩义已绝,国家可强迫其离婚。
(4分)
4、八议:源于周礼“八辟”,曹魏制定《新律》时将其确立为正式法律制度(1分)。
八议即对八种特殊人物犯罪的上奏请议制度,而一般官员无权直接审判,其结果一般是宽宥处理(3分)。
此八种人即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1分)。
5、三司会审:唐朝时(1分)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1分),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三个司法机关共同审理的制度(3分)。
6、存留养亲:指犯人直系尊亲属年老应待则家无成丁(1分),死罪非十恶,允许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1分)将人犯留下以照料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实际执行(1分)。
最早见于北魏律(1分),是中国古代法律家族化、伦常化的具体体现(1分)。
7、鞫谳分司:宋代设专职官员分别负责“审”与“判”(2分),在各州,设司理院,有司理参军,掌狱讼之事;另设司法参军,掌“议法判刑”(2分)。
在大理寺,有“断司”和“议司”之分(1分)。
8、预备立宪:清末(1分)政府为实行宪政而进行的预备活动(1分)。
它包括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分)、《咨议局章程》(1分)、《资政院院章》(1分)。
(或有《十九信条》、《内阁官制》、地方自治者,分别给1分。
9、六法全书: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按部门分类被称为六法全书(1分),通常有两种划法:一种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法院组织法;另一种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行政法。
(4分)10、领事裁判权:晚清时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一项司法特权(2分)。
即缔约国在中国的侨民成为被告时(1分),中国司法机关无权管辖,只能由其本国驻中国的领事官按其本国的法律裁判(2分)。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1)郑国(1分)铸刑书于鼎(1分),郑子产与叔向(1分)关于公布成文法的争论(2分);(2)晋国(1分)范宣子(1分)铸刑鼎(1分),此活动受到孔子批评(2分)。
2、(1)魏《新律》,八议入律,缩小族诛连坐;(2)晋《泰始律》,确立“准五服以制罪”(3)北齐《北齐律》,新五刑体例等。
只少列出五项每项2分。
3、(1)1906年颁布《大理院审判编制法》确立司法独立原则,1907年颁布《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规定刑事诉讼的检、审分离制和刑事公诉与自诉制。
(2)1906年制定《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至1911年又分别草成《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和《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3)相关检察官和司法行政制度等。
只少列举出五项,每项2分。
三、论述题:(共1题,20分)
1、刑法儒家化即刑法中体现儒家思想(2分);
2、儒家思想主要体现为孝思想,以家庭观念为核心(4分);
3、汉代刑法儒家化表现在(1)春秋决狱;(2)亲亲相隐;(3)矜恤老幼妇孺;(4)重惩不孝犯罪;(5)官僚贵族有罪先请等,每项2分。
4、刑法儒家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法明文明进步(4分)。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横线上。
选错或未选者,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较为系统并成为后世封建法典的最初蓝本的法典是。
A、《禹刑》B、《吕刑》
C、《法经》D、《云梦秦简》
2、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的朝代是。
A、西周B、秦朝
C、汉朝D、唐朝
3、由“刑名”、“法例”两篇合并而成的“名例律”,最早出现于《》。
A、九章律B、北齐律
C、晋律D、唐律
4、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
A、廷行事B、比
C、成案D、断例
5、最早确立“八议”制度的封建法典为.
A、《九章律》
B、魏《新律》
C、《北齐律》
D、《晋律》
6、清末法制变革后确立的司法审级体制为。
A、四级三审制
B、四级二审制
C、三级三审
D、三级二审制
7、将徒流刑易科为笞杖刑的“折杖法”出现于。
A、唐代B、宋代
C、明代D、元代
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审级体制为。
A、四级三审制
B、四级二审制
C、三级三审制
D、三级二审制
9、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天坛宪草》
D、《中华民国约法》
10、存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丞(宰)相制度于被正式废除。
A、秦代
B、唐代
C、明代
D、元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西周时,刑事诉讼被称为,民事诉讼则被称为。
2.春秋时期最早以铸刑书于鼎的方式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为国和。
3.秦朝时的判例法叫,汉朝时的判例法被称为。
4.中国古代的身份(或宗法权益)的继承制主要为制;财产继承多
为_________制。
5.中国近代第一次列举了“臣民权利义务”的宪法性文件为《》。
第一次确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之原的宪法性文件为。
6.清朝于每年秋天举行的对全国各地死罪囚犯集中会审的制度,叫做。
盛夏季节集中审录笞杖罪囚犯,迅速决放,以消冤滞的制度,被称为。
7.近代第一部专门民法草案为,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为《》
8.民国时期的民法典改变清末草案的体例,采取“”的编纂体例。
三、判断正误,并对错误作出更正。
(每题2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划“╳”。
仅判断正确,未说明理由或说明理由错误者,只给1分。
)
1.唐律规定,诸制敕断罪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
这说明在唐代,皇帝的断罪敕令一般都可以成为判例法,具有永久法律效力。
2、“奸党罪”为汉朝首创,主要是为了打击中央官吏与诸侯王勾结的“阿党”“附益”行为。
3、唐宋时期刑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审判,明清时期的刑部主要负责复核。
4、宋代“翻异别勘”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原审官重审囚犯翻供案件可能造成的不公正。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五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四、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五听
2、春秋决狱
3、三司推事
4、领事裁判权
五、简答题(共45分)
1、简述《法经》的主要结构、内容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
(20分)
2、综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创立的对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刑法制度。
(2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2B;3B;4A;5B;6A;7B;8C;9B;10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狱,讼。
2.楚国,晋国。
3.吴起,李悝。
4.嫡长继承制,诸子平分制
5.《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秋审,热审
7.《大清民律草案》,《中华民国民法》。
8.“民商合一”
三、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作出更正。
(每题2分,共10分。
)
1.错误。
只有经编纂为永格者始有法律效力。
2、错误。
为明朝首创,主要是为了打击奸党。
3、错误。
唐宋时期刑部主要职能是复核大理寺的判决,明清时期刑部主要负责审判。
4、正确。
5、错误。
该约法规定的是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或《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五权分立政治体制。
四、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五听:西周时创立的一种审判方法(1分)。
即法官根据当事人的五种客观表现来判断其口供的真实程度,分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4分)
2、决狱:汉朝董仲舒创立的一项司法惯例(1)。
即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1分),法官可以根据孔子所著《春秋》一书的基本精神判决刑事案件(3分)
3三司推事:唐朝时(1分)遇有重大或疑难案件(1分),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三个司法机关共同审理的制度(3分)。
4领事裁判权:晚清时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一项司法特权(2分)。
即
缔约国在中国的侨民成为被告时(1分),中国司法机关无权管辖,只能由其本国驻中国的领事官按其本国的法律裁判(2分)。
五、简答题(共45分)
1、简述《法经》各篇篇名及其主要内容。
(20)
(1)盗法:有关侵犯财产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3分)
(2)贼法:有关侵犯他人人身及国家政权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3分)(3)囚法:有关违反监狱管理以及诉讼程序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3分)(4)捕法:有关违法追捕法律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3分)
(5)杂法:以上各篇没有规定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3分)
(6)具法:有关刑法适用原则的规定。
(5分)
2、综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创立的对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影响的刑法制度。
(25分)
(1)结构形式上:创立了《名例律》(3分)、法典分为十二篇(3分)以及律注合篇的传统。
(3分)
(2)内容上:创立了八议;(4分)、准五服以制罪;(4分);重罪十条;(4分)规范的流刑,等等。
(4分)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横线上。
选错或未选者,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封建法典为。
A、《九章律》B、《晋律》
C、《北齐律》D、《永徽律疏》
2、《中华民国民法》在国家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定位上采取的原则。
A、国家本位B、家族本位
C、个人本位D、权利本位
3、中国近代最早的《行政诉讼法》颁布于。
A、清末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4、西周时期借贷契约叫。
A、质B、剂
C、券书
D、傅别
5、“均田制”最早形成于。
A、汉朝B、西晋
C、北魏D、唐朝
6.“八议”入律最早始于时期。
A、西周
B、西汉
C、三国
D、唐朝
7.宋元时期的判例法被称为。
A、比
B、判例
C、断例C、条例
8.战国时期,作“改法为律”的重大改革者为。
A、李悝
B、商鞅
C、吴起
D、秦始皇
9.《北齐律》共有篇,为隋唐律的体例蓝本。
A、十八
B、二十
C、十二
D、七
10、中央监察机构从御史台改称“都察院”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在秦国主持变法是,在楚国主持变法的是,在魏国主持变法的是。
2.历史上最早正式确立笞、杖、徒、流、死五刑体系的的法典为
《》。
3.《名例律》正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律》。
4.曹魏时,受《周礼》“八辟”的影响,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八议”制度,八议分别是议亲、议故、议贤、、议功、议贵、、议宾。
5.南北朝时,法律首创以或抵当徒刑的制度,称为“官当”。
6.中国封建时代正式颁布的第一部具有行政法典性质的国家典章为《》。
7.宋时曾实行讯问调查案件事实与检法用律由不同机构或官员分别负责的制度,称为。
8.明初,朱元璋仿照《尚书》的体例,颁布了许多关于打击贪官污吏的刑事特别诏令,合编成书,称为。
9.明清时期,遇有特别重大的案件,皇帝下令和大理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等九个机关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
10.清末修律的主要负责人沈家本,他负责修律时所担任的具体职务是。
三、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作出更正。
(每题2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划“╳”。
仅判断正确,未说明理由或说明理由错误者,只给1分。
)
1、在唐朝的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四者中,“令”是指皇帝的诏令。
2、唐律中的“同居相为隐”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刑事犯罪。
3、曹锟时期颁布宪法(人称“贿选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
4、中国古代在私人财产继承上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商法实行“民商分立(离)”的立法体制。
四、词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十恶
2.翻异别勘
3.秋审
4.六法全书
五、简答题(共45分)
1.简述汉初文、景时期刑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封建法制的影响。
(25分)
2.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20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
1B 2D 3C 4D 5C 6C 7C 8B 9C 10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商鞅,吴起,李悝
2.开皇律
3.北齐律
4.议能,议勤
5.除名,免官
6.唐六典
7.鞫谳分司
8.明大诰
9.六部,九卿会审
10.修订法律大臣
三、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
只判断正确而未说明理由或说明理由错误者给1分。
)
1.正确。
2.错误,谋叛以上国事重罪不得相隐。
3.正确。
4.错误,私人财产实行诸子均分制,身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5.错误,实行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体制。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十恶:隋《开皇律》吸收北齐时的重罪十条,将“十恶”之罪列于律首,加重打击(1分)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即阴谋破坏皇家建筑设施。
三为谋叛,四为恶逆,即最严重是忤逆杀伤尊亲属。
五为不道即用最残忍的手段害人。
六为大不敬,即皇帝的不敬。
七为不孝,八为不睦,即对同族尊长有伤害或告发行为。
九为不义,即在下位的人严重违反尊卑之义。
十为内乱即亲属内乱伦行为(4分)。
2.翻异别勘:宋代的一项审判制度(1分),指当犯人不服判决临时称冤,或在家属代为申诉时(2分),须改由另一个司法机关重审,或临司另派官员复审的制度(2分)。
3.秋审:清朝时于每年秋天由中央各主要机关的官员对地方判决的死刑案件的进行复审的制度(3分)。
审理结果通常有:情实、缓决、可矜与留养承祀。
(2分)
4.六法全书: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按部门分类被称为六法全书(1分),通常有两种划法:一种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法院组织法;另一种分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行政法。
(4分)
五、简答题(第一题25分,第二题20分,共45分)
1、简述汉初文、景时期刑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封建法制的影响。
(1)刑罚改革的内容:汉文帝时规定,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
(7分。
或答“以徒、笞与死刑分别代替黥、劓及斩左右趾亦可。
)汉景帝时两次减少笞数,并专门规定了刑具的规格,笞刑部位等。
(5分)
(2)影响:它为刑罚由旧五刑向隋唐新五刑的过渡奠定了基础(4分),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4分),是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转折点(5分)。
2、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1)主要活动:①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2分)其中《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各项大权(1分),同时也第一次规定了人民权利。
(2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了英国式的虚权君主制(或缩小了皇权,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权力。
(1分)②成立咨议局、资政院(2分),咨议局相当于
各省议会(1分),资政院相当于国会。
(1分)
(2)影响:清朝所谓的“预备立宪”仍然强调皇帝集权,维护帝制,主观上完全是为了敷衍、欺骗民众。
(5分)但这一系列活动开始将清末变法从一般的经济、文化与民、刑法制度改革推进到了政体改革的层次(5分)。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7
一、名词解释题:(共10题,每题5分)
1.则例 2.申明亭 3.永佃权 4.刺配 5.礼法之争
6.保安处分
7.贿选宪法
8.保辜
9.五服制10.决事比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1.简述唐朝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
3.简述清末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至少列举五项)
三、论述题:(共3题,每题20分)
论《唐律疏议》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
1.则例:则例是清朝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它是规范各部、院政务活动的行政规则(2分)。
清朝的则例分一般则例和特别则例,前者针对部院一般行政事条而定,后者就各部所管辖特定事项而制订的。
(2分)。
2.申明亭:明代(1分)设于乡里用于公布法律(1分)、记录犯人罪行(1分)、劝善惩恶(1分)、处理民事纠纷(1分)的教化场所。
3.永佃权:佃农对地主土地的永久使用权(3分),明代中叶永佃关系已经流行于东南地区,并用契约形式固定下来(2分)。
4.刺配:宋(1分)代刑罚(1分)。
宋太祖首创以代死刑,后发展为独立刑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