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GIS应用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3 空间相关分析模型 用于研究物体位置和属性集成下的关系,尤其是物体 群 ( 类 ) 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空 间统计学范畴的问题。统计上的空间相关、覆盖分析就 是考虑物体类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 4 预测、评价与决策模型 用于研究地理对象的动态发展,根据过去和现在推断未 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运用科学知识和手段来估计地 理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作出判断与评价,形成决策 方案,用以指导行动,以获得尽可能好的实践效果。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3. 系统设计与开发
(1)系统配置 运行环境:Windows NT 4.0 主要软件: Arcview 3.1 及 3D 分析和空间分析模块; ERDAS IMAGINE 8.3.1 ; ARC/INFO 7.1.1 ; Corel Draw 8.0;Visual Basic 5.0。 硬件配置:主机 CPU 主频 500MHz ,内存 384M ,硬盘 20G;A0幅面彩色喷绘仪、扫描仪。 (2)数据构成 影像数据:陆地卫星 TM5 、 4 、 3 波段合成影像; 1:50 000正射数字影像(DOM)。 基础地理数据:1:250 000行政区划、道路、水系、居民 点数字线划数据(DLG);1:50 000行政区划、道路、水系 、居民点DLG或DRG(数字栅格数据);1:250 000DEM、 1:50 000DEM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模型的分类
模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形象模型和抽 象模型。前者包括直观模型、物理模型 等,后者包括思维模型、符号模型、数 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等。但这些模型之间 是互相联系的,一个系统中往往需要多 种类型的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Leabharlann Baidu
(1)直观模型 只供展览用的实物模型以及玩具、照片等。通常是把原 型的尺寸放大或缩小。 (2)物理模型 主要是直观模型的进一步改进,它不仅可以显示原形的 外形和特征,而且可以用来进行模拟实验,间接地研究原形的外形 的某些规律。 (3)思维模型 指通过人们对原型的反复认识,将获取的知识以经验形 式直接存储于大脑中,从而可以根据思维或直觉作出相应的决策。 专家系统中的专家知识就是一种思维模型。 (4)符号模型 是在一些约定或假设下借助于专门的符号、线条等,按 一定形式组合起来描述原型。地图就是一种典型的符号模型。 (5)仿真模型 这是通过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表达的模型。物理模型和 数学模型一般可以转化为仿真模型,常见的有三维仿真模型。 (6)数学模型 是用的最多、最广的一种模型。它是用字母、数字和其它 数学符号构成的等式或不等式,或用图表、图象、框图、数理逻辑 来描述事物的,它是真实系统的一种抽象,是研究和掌握系统运动 规律的有利工具,是分析、设计、预报、控制实际系统的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模型的特点
(1)模型在系统内的主要存储方式可以是程序式 或非程序式的。基于数据的模型表示和基于知识的 模型表示都可以作为模型的基本形态。 (2)在生成模型的过程中,采用定量建模和推理 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其中定量建模用于确定模型的 数学形态和有关参数。 (3)模型生成在人机交互中完成。在传统建模过 程中,人的作用和机器的作用是界限分明的,而在 模型生成技术中这种分界线是模糊的。 (4)模型生成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模型的生成 环境发生变化时,所生成的模型也不会完全相同。
南通大学地科院
(3)技术路线与实施 影像数据处理:利用ERDAS完成格式转换、图像增强、几 何纠正、坐标转换和影像融合。 植被覆盖数据提取:目视解译图像,利用CorelDraw 8.0 将解译结果矢量化,然后导入 ARC/INFO 进行编辑和建立拓 扑。 系统界面设计:利用Arcview 3.1完成。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一、GIS应用模型的分类
根据表达对象的不同:
1. 数学模型 基于理化原理的理论模型。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应用模型,反映地 理过程本质的理化规律。 2. 经验模型 基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或启发式关系的模型。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和 大量观测实验建立应用模型,反映地理现象或过程的规律。 3. 混合模型 基于原理和经验的混合模型。模型中既有基于理论原理的确定性变量 ,也有应用经验加以确定的不确定性变量。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适宜性分析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适宜性分析概述 • 土地针对某种特定开发活动的分析,比 如农业用地、城市化选址、作物类型布局、 道路选线等。 建模过程:首先确定具体的开发活动, 其次选择这项开发活动的影响因子,然后评 判某一地域的各个因子对这种开发活动的适 宜程度,以作为土地规划利用的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丽江地区 陆地卫星 TM图像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3)分析研究的方法步骤。
地势变化分析:利用数字地形分析( DTA )方 法,生成丽江地区二维地势图、典型地区三维地 势图,然后从地势图上获取地势变化的定性和定 量特征。
坡度坡向分析:以 1:250 000 地形等高线电子 地图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地形分析模块, 对丽江地区进行坡度分级和坡向分类,采用多边 形融合功能合并相同坡度或坡向的区域,最后与 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分析,统计出各行政区划单 元内各级坡度、各类坡向的面积及其比例,编制 丽江地区坡度分级图和丽江地区坡向分类图。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式
目标导向方法:从专业理论和知识出发,分 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是在科学研究、管理决 策等工作中正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保证。 数据导向方法:从原始数据出发,利用地理 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求出问题的答案。 目标导向方法和数据导向方法是求解问题的
不同层面和阶段,两者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构建GIS应用模型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1. 在GIS内部构建模型 利用GIS软件的宏语言开发空间分析模型,能 够充分利用GIS本身的资源。 2. 在GIS外部构建模型 应用 GIS 空间数据库和输入 / 输出功能,利用 其它应用领域的软件构建分析模型。 3. 混合型的模型构建 尽可能利用GIS提供的分析功能,在此基础上 利用外部构建模型的灵活性,构建应用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一 、一般形式
• • • • 设有某项开发活动或评价目标T T对应的一组影响因素有X1,X2……Xm 每个因素对应一组参评因子x1,x2……xl 每一个因子有一组属性v1,v2……vn 则有,每个因素对应一个属性集Vi Vi=[V11,……Vjk,……,Vnl] 其中:i=1,2,……m; j=1,2,……n; k=1,2,……l.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举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 领域。本节重点结合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问题,通过一些实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应 用模型的方法和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应用—— 陕西省退耕还林还草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居民点分布特征分析:
居民点分布与地势高程的关系:丽江地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 1500~3000m的高度范围(80.20%),地市级和县级居民地主要分布在 2000~2500m高程带,镇级居民点则全部分布在1000~2000高程带,乡、村 级居民点分布范围较广。这种分布的形成与地形特征、自然环境、自然 灾害、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居民点分布与坡度坡向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类型居民点建设与影响范 围的缓冲区分析,生成了居民点可能影响范围信息层,并与坡向坡度信 息层进行叠置分析,得到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影响范围土地面积以小于5° 的缓坡区为主,其次是15~25°的可利用坡地,而5~15°的宜农坡地则较 少(<17%);从坡向分析,居民地分布仍然以缓坡地为主(>35%),其 次是东坡、东南坡,北坡分布最少。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空间分析模型的类型
1 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用于研究地理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包括:空间分布参 数的描述,如分布密度和均值、分布中心、离散度等;空间分 布检验,以确定分布类型;空间聚类分析,反映分布的多中心 特征并确定这些中心;趋势面分析,反映现象的空间分布趋势 ;空间聚合与分解,反映空间对比与趋势。 2 空间关系分析模型 用于研究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空间物体之间 的关系。包括距离、方向、连通和拓扑等四种空间关系。其中 ,拓扑关系是研究得较多的关系;距离是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关 系;连通用于描述基于视线的空间物体之间的通视性;方向反 映物体的方位。
第六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模型的一般概念
将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适当的筛选,用一 定的表现规则所描述出来的简明映象,是对客观 地理世界的某一客观事物的抽象和概括。 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一般有三种方法: 逻辑推理法,实验法和模型法。 模型法是我们了解和探索客观世界的最有力 、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客观世界的实际系统 是极其复杂的,它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但是, 建立模型决不能企图将所有这些因素和属性都包 括进去,只能根据系统的目的和要求,抓住本质 属性和因素,准确地描述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2. 讨论
(1)该研究需要的基本原始数据和精度标准。 地图资料:1:100 000或1:250 000地形图; 相同或相近比例尺行政区划图和土地利用图。 统计资料:该地区统计年鉴。 (2)研究中可能使用的空间分析模型。 数字地形模型,用于进行坡度、坡向、高程 频度(地势)等分析; 空间叠置模型,用于进行居民点与坡度分级 、坡向和高程频度分级数据的空间统计叠合分析 ; 点的缓冲区模型,用于进行居民点影响范围 信息层的生成。
功能模块设计:利用VB进行二次开发。 3D表现与分析:由Arcview 3.1完成。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实例之一——丽 江地区人居环境的GIS空间分析
1. 研究背景
该项研究由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党安 荣等)主持完成,研究内容是通过对丽江地区居住 环境,特别是地形、地势分析,获得该地区居民点 分布与地势高程、坡度坡向的关系。 丽江地区地处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交汇处 ,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 之地,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具有特殊的地形 地貌和多样性的气候
根据研究对象的瞬间状态和发展过程:
1. 静态模型 2. 半静态模型 3. 动态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南通大学地科院
二、GIS应用模型的构建
地理信息系统求解问题的过程包括目的 导向(goal-driven)过程和数据导向(datadriven)过程两种操作。 目的导向是将待解决的问题与专业知识 相结合,从问题开始逐步推导出解决问题所 需要的原始数据、精度标准、模型的逻辑结 构和方法步骤; 数据导向是将已经形成的模型逻辑结构 与GIS技术相结合,从各类数据开始逐步将 数据转换为问题的答案。
1. 背景介绍 陕西省退耕还林还草信息系统是为实施山川秀美 工程提供科学的空间信息和决策依据而建立的工程 规划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2. 系统目标 利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 技术,进行数字地形高程(DEM)、影像数据和矢量 数据的叠置分析,三维显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25°坡耕地的分布状况,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宏 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