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理学家朱熹与文教文化及对比孔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与文教文化的变迁

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方面,释、道两教极盛时,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宋明理学以释道的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宋明理学可分为奠基、成熟和瓦解时期。张载、朱熹、王阳明三位著名人物恰好是三个时期的关键代表。

名著导读:《白鹿洞书院学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右接物之要.

朱熹由宇宙论始的理论体系是自觉地以构建伦理学为目标,并以之为轴心而转动的。理学家朱熹与文教文化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宋儒学派开始于胡瑗(安定),阐发于周敦颐(濓溪),学派正统树立于程颐(伊川)。朱熹受学于伊川的弟子李愿,他不但继承了伊川学派的传统,并且吸收了当时各家学说,而成为一个理学体系。

一、朱熹学说的主要倾向(理)

天理是人性伦理行为的绝对命令

孔颜乐处是理学追求的精神至境

中庸之道是理学行为的纲领准则

1.天理是人性伦理行为的命令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天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

2.孔颜乐处是理学追求的精神至境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中庸之道是理学行为的纲领准则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

4.朱熹“正性情”的诗教知趣

性情之辨——诗教前提(生之理曰性,性即理,情乃性之用《朱子语类》)

性情之正——诗教旨趣(《诗》之言美恶不同,或惩或劝,皆有以使人得性情之正《诗集传》)

性情之变——诗教功夫(感、发、志、意)

5.朱熹的教育理论与治学方法

☆主敬立志,诚意正心

☆收拾思虑,完养精神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熟读精思,自然而得

☆爱日不倦,互相切磋

☆切己体查,着紧用力

7.文教纲领替代诗教传统的建构者

⑴文教目的—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修齐治平)

⑵文教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庸之道)

⑶文教过程: 端、变、规、止。

⑷文教功能:言教、思教、乐教、经教

①圣人之言,足以为教。

②圣人之思,足以为教。

③圣人之乐,足以为教。

④圣人之经,足以为教。

⑸文教方法:章句、训诂、讽咏、涵濡

⑹文教价值:万世之教。

孔子诗教理论体系:

诗教目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诗教特征:言志特征,“诗言志,歌永言。”(《尚书》)美言特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审美特征,“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诗教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诗教过程:“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

诗教方法:“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游于艺”。(《述而》)

诗教价值:“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朱熹文教理论体系

文教目标:“修身及家,平均天下。”

文教特征:(圣人之言)“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圣人之思)“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圣人之乐)“圣人故以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圣人之籍)“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

文教标准:“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

文教过程:“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

文教方法:“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

文教价值:“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

朱熹文教与孔子诗教的异同:

第一、孔子诗教哲学是一种本体论,是探求人的存在价值的本体论;朱熹文教哲学是一种认识论,学《诗》就是“明天理”的认识论。

第二、孔子诗教的至境是美学,目标是净化心灵,获得至美至善的情感体验;而朱熹文教的至境是理学,目标是一切都从属于理。

第三、孔子诗教的过程是开放的,其哲学价值是追求个体人格的发展;而朱熹文教的过程是封闭的,其哲学价值是致知文本蕴含的道学。

第四、孔子之“兴观群怨”说是在开放的对话之中,借诗以促进人的本体的发展;朱子的“言、思、乐、经”说则借“圣人之道”来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第五、孔子删订诗三百,保留了他不喜欢的“郑声”,显示出儒学海纳百川的气魄。朱熹注释楚辞,“若高唐、神女、李姬、洛神之属,其词若不可废,而皆弃不录”,显示出理学拘泥封闭的弱点。

第六、孔子诗教哲学是一种语录式思想,不利于生成系统化的教育功能;而朱熹文教哲学是一种结构化纲领,有利于引领文明发展的自觉化方向。

8.朱子理学的主静顿悟方法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就是顿悟之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至境之顿悟。从一体感悟到万物,从瞬间领略到永恒,只要心有灵犀,只要刹那之间获得终古的体验,就是一种顿悟。顿悟不需要推理,顿悟不依靠诱导,顿悟是透过宇宙人生的任一具像窥见自我最深心灵的反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种顿悟的反映;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始信真源寻不到,依筇随处弄潺湲”(朱熹《偶题》),反映的就是这种顿悟。

语文学习不能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摩写,不能停留在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语文学习的顿悟之境界应该是从渲染直觉的生活,到传达生命的跃动,再到启示人格的灵境。

二、朱熹理学思想的另一面,便是一些诗文所流溢的审美的灵气。

1.直觉顿悟:充满灵气的审美创造

《春日》:胜日寻访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偶题》: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戏作武夷棹歌十首》: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

2. 浴乎沂:超越感性的审美愉悦

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缺。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视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眸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四书集注》)

3. 文从道出:提升文的审美价值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是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就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是他大病处。(《诸子语类·论文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