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粤菜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酱汁,浓淡相宜。 风味特点 ▪ 菜肴注重良好的口感,讲究清鲜爽嫩滑,体现出
浓厚的岭南特色。 ▪ 烹调方法灵活多变,创新品种层出不穷。 ▪ 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相互交融,争相辉映,
各出其色。
45
思考题:
▪ 粤菜的特点是什么? ▪ 影响粤菜形成自身主体风格的影响因素有
哪些?
▪ 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是怎样形成于发展起来 的,各有什么特色?
➢ 广州菜取料广泛,品种花繁多,令人眼花燎乱。天上飞的, 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鹧鸪、禾花雀、豹狸、 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鱼等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猫、狗、蛇、 鼠、猴、龟,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 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 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液和琼脂液于杯内,以与杯面平为准,晾凉后,即放入冰
箱。食时覆扣于盘中即成。
28
柠 檬 炖 鸭
29
潮 州 肉 冻
30
粿、粉类
粿汁
菜头粿 31
32
油炸类
春卷 33
34
甜品类
35
36
肉类
37
蚝 烙
38
鱼 丸
39
牛 肉 丸
40
三、客家菜
客家菜亦称东江菜,其范围包括今河源、惠州、梅州 等市大部分地区以及东莞、清远、英德、曲江等小部 地区。
和快捷的特点。
11
(3)粤菜烹调方法的特征
炒、蒸、炸、炖、油 泡、焖、烩、煎为常 用烹调法。
煀、焗、浸、焯为粤 菜特有技法。
烤法为粤菜的擅长技 法。
为原料增味的技法使 用频率很高。
12
(4)粤菜的调味特征
粤菜滋味以鲜 为鲜
味型特征鲜明。 甜味菜式不少,
辣味菜式不多。
13
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而这又与客家人 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 首先,因为以往客家人 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 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 富裕的大户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数人家长年累月 顿顿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 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份; 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 且他们觉得火候烹得越到食物越香。另客菜有“无鸡 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
➢ 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 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 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广州菜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
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
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食味讲究清、鲜、嫩、爽、
7
粤菜的繁荣期
➢菜点的开发思路获得解放,粤菜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粤菜的服务对象发生了质的改变 ➢粤菜品种层出不穷 ➢粤菜的影响力扩大 ➢烹饪教育蓬勃发展,烹饪人才迅 速成长,烹饪科学研究深入开展。
8
第二节 广东菜的总体特征分析
9
(1)粤菜的烹调物产特征
粤菜的烹调原料特点: ➢水产品丰富
6
粤菜的兴旺期
明清时期,广州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这时的 广州内外商贾云集,各地名食蜂涌,西洋餐饮相 继传入,饮食市场十分兴隆。这一时期的粤菜有 以下几个特点: ➢选料名贵、制作讲究,重口味,讲大器。 ➢北方菜点、西洋饮食方式相继进入,丰富了餐 饮市场。 ➢菜点的设计与制作充分体现处南北融合、中西 合璧的包容精神和创新精神 ➢粤菜主体四个地方风味(广州菜、潮州菜、客 家菜、南海菜)
第二节 粤菜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1
2
一、粤菜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粤菜的萌芽时期-----火的使用 广东考古发现有三处火的使用遗址: 距今30000年前封开垌中岩人遗址 距今16000--10000年母系氏族形成 时期阳春独石仔和封开黄岩垌遗址。
3
熟食的方法
▪炙(烤) 贯于火上为炙
▪塘煨
糖炒、盐炒、盐焗、盐焐
▪燔(烧) ▪石烹
加于火上是燔
石块、石板、石锅
4
粤菜的形成期
距今11000年前,陶器的发明和使用。 形成具有鲜明习俗的南越族。秦王朝统
一岭南后,南下汉人带来了中原烹饪技艺 与岭南地理环境、物产特产和越人的饮食 习俗糅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饮食 特色。此时出现了陶器,陶器的发明使人 类从用火烧熟食物发展到用水煮熟食物。
南海水产有400多种,鲍鱼、龙 虾、响螺、石斑、苏眉等,另 淡水鱼丰富。
➢高档原料使用较多
燕窝、参、鲍、鱼翅、鱼肚
➢禽类产品极受重视
广东宴席特别注重鸡馔,有 “无鸡不成宴”之说。
10
(2)粤菜的刀工成型特征
➢ 原料形态偏大 ➢ 禽类和水产类菜肴多整
形出现 ➢ 原料成性变化范围大 ➢ 原料刀工成型呈现巧妙
19
清远乌鬃鹅
20
21
二、潮州菜
潮州菜发源于潮汕平原,简称潮菜,属闽南菜系, 不仅覆盖潮州、汕头、潮阳、普宁、揭阳、饶平、 南澳、惠来以及海丰、陆丰等地,还包括所有讲 潮汕话的地方。由于地理上的关系.潮州菜在烹 调风味方面,受江浙菜与福建菜的影响,故有 “烹调味尽东南美”的说法,又加上潮州人的饮 食爱好协调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烹任流派。 其烹饪具有岭南文化特色,最大特点是选料讲究、 善烹海鲜、工艺精细。
2.将鱼胶、琼脂用洁净纱布滤净。将鸡蛋去壳,取出蛋白, 切成24粒。将鸡晾凉后起肉,取其一部分切成粒,其中1
作 冻
厘米见方的24粒,其余为0.4厘米见方。火腿切成24片, 金
每片1厘米见方。

3鸡.取蛋小白茶、杯火2腿4只、,鸡内肉涂各薄一鸡,油匀,称各地放隔入开青,豆鸡一肉粒的,皮香和菜香叶菜、鸡的 叶的面向壁,然后将其余的鸡肉粒适量加入,最后注鱼胶 步
46
(5)粤菜色彩的特征
根据粤菜芡汤色彩 的不同,分为红芡、 黄芡、白芡、青芡、 清芡和黑芡六个大类。 ➢ 广东名菜色彩表现与 粤菜特色一致。 ➢ 广东菜肴色色泽偏好 多彩。 ➢ 浓淡兼备、深浅相宜。
14
(6)粤菜质感的特征
粤菜质感根据总体 质感、主料质感、主 要质感顺序进行分类, 分为爽、嫩、脆、糯、 焾、韧七类。 ➢ 嫩质成为广东名菜质 感的主角。 ➢ 爽质显示出广东名菜 质感的特点。 ➢ 除嫩、爽、韧外,其 余质感的比例接近。
15
第三节 粤菜的组成
粤菜以广州菜为代表,由以下三 个风味流派组成。 广州菜(广府菜) 潮州菜(潮菜) 客家菜(东江派、兴梅派)
16
一、广州菜
广州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清远、韶关、湛 江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 之所长,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41
客家盐焗鸡
皮嫩肉滑 香浓美味 温补功能
42
客家酿豆腐
汤汁醇厚 鲜嫩滑润
43
梅菜扣肉
肥而不腻 滑溜醇香
返回粤菜 44
第四节 粤菜的特点
工艺特点 ▪ 选料广博奇杂精细,鸟兽蛇虫均可入馔。 ▪ 烹调技艺以我为主,博彩中外为我所用。 ▪ 物资六味,调味基础,因料施味,味型鲜明,惯
5
粤菜的成长期
在隋、唐、宋、元朝,粤菜进入了迅速成长期。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烹凋技法初成体系,煮、炙、炸、蒸、 甑、炒、脍、烧、煎、拌等多种烹调法已经流行。
2、辨物施法、因料施味的烹调风格已经出 现。(即是不同的原料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烹制, 调以不同的味。)
3、杂食习惯依然保留。 4、食制自成一格。自唐代以来,粤菜是在 冷菜和热荤菜后先上汤羹,再上别的菜。北方的 食制至今仍是餐后上汤。
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
代表品种有:龙虎斗、白灼虾、烤乳猪、香芋扣肉、黄埔炒
பைடு நூலகம்
蛋、炖禾虫、狗肉煲、五彩炒蛇丝等,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
广州名菜。
17
广府菜的代表性菜肴有;龙虎斗、白灼虾、 烤乳猪、香芋扣肉、黄埔炒蛋、炖禾虫、 狗肉煲、五彩炒蛇丝等。
18
清远白切鸡
原汁原味 皮爽肉滑
23
明 炉 烧 螺
24
返回
白 灼 蚶
返回25
各 式 鱼 饭
26
返回
盅冬 瓜
返回 27
1.将鸡用精盐5克和绍酒调匀擦遍鸡内腔,再放入姜和葱,
然后盛入瓦钵。鸡蛋磕入碗里,加清水浸没。将鱼胶片、
琼脂、上汤、味精一起放入炖盅。上述三种用料一同放入
蒸笼,用中火蒸约15分钟至鸡熟和琼脂溶解后,同时取出骤。制
它是通过肉类烹制而成,上席时见菜不见肉,是素菜 荤做,使它达到“有味使三出,无味使三入”的境地,让 青蔬软烂不糜,饱含肉味,鲜美可口,素而不斋。名品有 厚菇芥菜、玻璃白菜和护国菜等数十种,是广东菜系中素 菜类的代表。 三是甜菜品种多,而且用料特殊。
红薯、芋头、南瓜、银杏、荸荠、莲子、柑橙、菠萝 和豆类等植物固然常用,而肥猪肉、五花肉等荤料也可制 成上等名肴。以植物做的甜腻相宜,代表作品有金瓜芋泥、 清甜莲子、羔烧白果、甜皱炒肉等。潮菜尤以烹制海鲜见 长,如明炉烧荸、生炊龙虾、炊鸳鸯膏蟹、红炖鱼翅、红 (火文)海参等,都以新鲜水产品为主要原料,味道清鲜, 郁而不腻。又如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汤菜清炖鲜美, 保持原汁原味。潮州菜的甜菜更具有特色,如甜皱炒肉, 其皮起皱纹,肉软烂甘香,甜味清浓。
其烹饪具有岭南文化特色,最大特点是借重海鲜、 注重生猛清鲜。主要烹调法有:炆、炖、煎、炸、 灼、烧、炊(蒸)、炒、泡、扣、清和淋等10多 种方法。其中炆和炖使浓香入味,爆炒使爽脆香 滑,炊、清、泡、淋能保持原汁原味。
22
潮州菜用料广博,具有“三多”的特点: 一是水产品多。
大半取于海族,鱼、虾、蚌、蛤等一直是潮菜的主要 用料,可以烹制成许多名菜美食。 二是素菜品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