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 精品 完整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课文原文及赏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
山瀑布》)课文原文及赏析
《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是二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两首古诗,下面我将给出这两首诗的原文及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太阳依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入大海的壮阔景象,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也寓言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高的哲理。
《望庐山瀑布》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了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产生的紫色烟雾和远处的瀑布景象,意境幽远。
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生动描绘了瀑布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用语生动,想象丰富。
两首诗均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哲理,给学生们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人生启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原文、注释及译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原文、注释及译文【导语】古体诗是诗歌文体。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原文、注释及译文),期望帮助到您。
【回乡偶书】原文: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⑴偶书:随便写的诗。
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故乡。
老大: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故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⑷相见:即看见我。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
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我年少时离开故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故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
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赠汪伦】原文:赠汪伦李白李百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词句注释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⑶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情势,可以边走边唱。
⑷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⑸不及:不如。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五课古诗二首-赠汪伦PPT课件

桃花潭水深千尺,
边唱歌。
不及:比不上.
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诗三首》—赠汪伦
每真理周诞一生首于古一诗百个问
号之后
《古诗三首》—赠汪伦
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古诗三首》—赠汪伦
《古诗三首》—赠汪伦
《古诗三首》—赠汪伦
你学会了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 欲:将要。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忽闻:忽然听到。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
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
二年级上册25古诗两首-完整精品PPT课件

拓展题:
想想还有哪些 古诗是写朋友依依 惜别的呢?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的意思。 4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记
号。 5、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读文,看图,理解诗 词大意。
想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走
我乘船将要远行,
忽然
踏着节拍唱着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 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jīng]
在今安徽泾县。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
比不上
25 古诗两首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dú yì
yì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féng jiā
bèi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回乡偶书
贺知章
贺知章
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自号“四 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 也很好。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 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口,千 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 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 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 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 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 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 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 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 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 作了《赠汪伦》这首诗。
二年级必背古诗30首上册

二年级必背古诗30首上册1.《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8.《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7.《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二年级上半年二十五首古诗

二年级25首古诗一、《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望天门山》唐 :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春夜喜雨》唐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绝句》唐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六、《绝句》唐 :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七、《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八、《别董大》唐 :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九、《枫桥夜泊》唐 :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十、《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十一、《游子吟》唐乐府·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十三、《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十四、《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十五、《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十六、《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十七、《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课文

⼆年级语⽂上册第25课古诗两⾸课⽂ ⼆年级语⽂上册第25课《古诗两⾸》分别是《回乡偶书》和《赠汪伦》。
店铺在此整理了⼆年级语⽂上册第25课《古诗两⾸》课⽂,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年级语⽂上册第25课《古诗两⾸》课⽂-原⽂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离家⽼⼤回, 乡⾳⽆改鬓⽑衰。
⼉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李⽩ 李百乘⾈将欲⾏,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年级语⽂上册第25课《古诗两⾸》课⽂-教学设计 【教学⽬的】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能背诵两⾸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
【教具准备】 ⽣字卡⽚。
【教学⽬的】 第⼀课时 ⼀、看图激趣,揭⽰课题 1、图上都有些什么? 2、仔细看图,猜猜图上的⼈在⼲什么?他们之间发⽣了⼀件什么事? 3、揭⽰课题:有⼀个叫贺知章的⼈,他很⼩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到了⽼了才回来,这⾸诗就是他回到家乡后写的。
(出⽰课题:“回乡偶书”齐读。
) ⼆、初读课⽂,认记⽣字 1、⾃由读课⽂,⽤“□”标出⽣字,注意要读准字⾳,读通顺。
2、出⽰⽣字卡⽚,学⽣⾃由观察⽣字,为喜欢的⽣字组词。
3、抽⽣说说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4、游戏: 教师读⼀个⽣字的⾳,学⽣从卡⽚中找出这个字读三遍。
三、再读课⽂,了解诗歌⼤意 1、⾃由读课⽂,圈出不理解的地⽅。
2、⼩组合作学习,通过读⽂,看图,理解诗词⼤意。
(教师适当点拨) 鬓⽑衰:头发都⽩了。
3、教师范读,学⽣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
4、抽⽣说说。
5、⽣根据理解⾃由读课⽂。
四、试背课⽂ 1、⽼师叙述诗意,学⽣根据诗意练习背诵。
2、学⽣互背古诗。
3、抽⽣背、齐背古诗。
第⼆课时 ⼀、指导看图,揭⽰课题 1、出⽰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2、李⽩将要离开了,汪伦特地赶来送他,李⽩⼗分感动,写下这⾸《赠汪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5古诗两首资料PPT课件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 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 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 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写 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的 是第一首。
ǒu
yīn bìn
偶 然 乡音 鬓 毛
shuāi kè hé 衰 老 客人 何处
理解诗意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想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走
我乘船将要远行,
忽然听到 踏着节拍唱着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然听见岸上踏着节拍唱 歌的声音。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桃花潭水深千尺,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一千尺深,
比不上
偶然
回乡偶书
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于是出 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自己还乡时 的感触。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年轻的时候 年老的时候
少小离家老大回,
(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老了 才回到家乡。
这一句说明诗人离开家
乡的时间( 长 )。
家乡 没有什 耳边的头发 的口音 么改变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头发已经斑白稀疏了。
小孩
认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
(家乡的)孩子们见了我都不认识。
哪里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一群( )的孩子,( ) 地跑过来,笑呵呵地问道:
ǒu 偶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语文25 古诗两首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 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可是,自己是 个无名小卒,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他写了一封信托 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 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 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 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 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 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 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 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 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 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和许多村民一 起在岸上踏歌相送, 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作 了《赠汪伦》这首诗。
25 古诗两首
ǒu
偶
客衰
hé
Kè
shuāi
bì n
鬓
何
偶 客何 衰 鬓
生字学习
ǒu yīn bì n 偶 然 乡音 鬓 毛 hé shuāi kè 衰 老 客人 何处
贺知章
(约 659 年—约 744 年)唐代著名 诗人字季真,自号“四名狂客”。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轻 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 擅长草书和隶书性情爽直,豁达而 健谈。武则天证圣元年中进士,后 官至秘书监。他写的诗清新通俗, 《回乡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 人口,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家乡 的口音
没有什 耳边的头发 么改变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的头发都已经斑白、稀疏了。
小孩
认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诗两首:回乡偶书、赠汪伦》ppt课件

《回乡偶书》这首 诗抒写了贺知章久 别回乡的感怀。
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 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欣赏第二首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5 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偶书:偶然、随意地写下。
书:写
回 乡 偶 书
(唐)贺知章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贺知章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他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后来一 直在外面做官,到了八十多岁的时候 才回到了故乡。这首诗就是贺知章老 先生回到家乡时写下来的。他一共写 了两首《回乡偶书》,我们今天学的
李白和汪伦的
友情
“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十里桃花;
“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
临桃花潭,饮万家酒, 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想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我乘船将要远行,
走
忽然
踏着节拍唱着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听 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 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
比不上
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句式训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即使 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 _____
_____ 也 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啊!
你还能想到怎样变换句式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 啊!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_25古诗两首[1]32页文档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_25古诗两首[1]3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ae8a6b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48.png)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dú
yì
yì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féng jiā bèi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回 乡 贺 偶 知 章 书
贺知章
唐代著名诗人字季真,自号“四 名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 人。年轻的时候就以文词知名,书法 也很好。他写的诗清新通俗,《回乡 偶书》《咏柳》等都是脍炙人口,千 古传颂的不朽名篇。
从诗中摘录两组反义词 (少小)—( 老大) ( 离 ) —( 回 )
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 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欣赏第二首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yīn
kè
hé
wāng
zhōu
tā ( 踏实 )
jiāng(将来 )
将 jià ng( 将领 )
2、《赠汪伦》是一首古诗,是( 唐代 )代诗人( 李白 )专门 写来送给( 汪伦 )。
3、解释加横的字的意思。 (1)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不上 ) (2)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然 )
《赠汪伦》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 诗。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夸
从自己的角度说明离乡 时间很长的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轻的时候
年老的时候
少小离家老大回,
(自己)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 老了才回到家乡。
家乡 的口音
没有什 耳边的头发 么改变 花白稀少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己)说话的口音没有什么改变, 可是两鬓的头发都已经斑白、稀疏了。
贺 知 章
少 乡 儿 笑
小 音 童 问
离 无 相 客
家 改 见 从
老 鬓 不 何
大 毛 相 处
回, 衰。 识, 来。
回 乡 偶 书
贺知章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n ǒu yīn bì 偶 然 乡音 鬓 毛 shuāi kè hé 衰 老 客人 何处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知识巩固:
1、多音字组词。
xí ng (
行 há ng (
)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刚刚回到久别的
家乡时的情景。作者抓住回乡时的一个
细节,表达了对家人既亲切又陌生的感
情,流露出无限的感慨。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孩 Nhomakorabea认识儿童相见不相识,
小孩儿见了我都不认识。
哪里
笑问客从何处来。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一群( )的孩子,( 笑呵呵地问道:“
)地跑过来, ?”
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 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 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 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 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 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 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 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 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 作了《赠汪伦》这首诗。
客(客人)何(何时)赠(赠送) 汪(水汪汪)舟(小舟)欲(欲望) 踏(踏步)潭(潭水)
• • • • • • 舟(小舟)(轻舟)(独木舟) 乘(乘车)(乘船)(乘除) 音(音乐)(语音)(口音) 客(客人)(作客)(客车) 何(何时)(何地)(如何)(任何) 汪 (汪汪叫)(眼泪汪汪)(汪洋)
咏 柳
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赠汪伦》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 告别诗。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 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 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拓展题:
想想还有哪些 古诗是写朋友依依 惜别的呢?
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
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知识巩固:
1、多音字组词。
xí ng (
行 há ng (
)
) 踏
tà(
tā (
)
)
jiāng( )
将 jià ng( )
2、《赠汪伦》是一首( 门写来送给( )。
)诗,是(
)代诗人(
)专
3、解释加横的字的意思。 (1)不及汪伦送我情。( (2)忽闻岸上踏歌声。( ) )
) 踏
tà(
tā (
)
)
jiāng(
将 jià ng(
)
)
2、《赠汪伦》是一首古诗,是( )代诗人( )专门写来送给 ( )。
3、解释加横的字的意思。 (1)不及汪伦送我情。( (2)忽闻岸上踏歌声。( ) )
知识巩固:
1、多音字组词。
xí ng ( 送行 )
行 há ng ( 银行 ) 踏
tà( 踏步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偶 然 乡音
鬓 毛
衰 老 客人 何处
偶 衰
音 客
鬓 何
shǎo
多少 少量 少先队员
少
shào
少年
偶然
回乡偶书
作者辞官回家后,感慨很深, 于是出于偶然写了这首诗,写了 自己还乡时的感触。
• • • • • •
1、少小:年轻的时候。 2、乡音:家乡的口音。 3、无改:没什么变化。 4、鬓毛衰: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稀疏了。 5、客:指诗人自己。 6、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lú n
赠 汪 伦
李白
tà
xí ng
李白乘船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字学习
Wāng
汪 赠
舟
tà
zhōu
欲
tán
yù
zèng
踏
潭
汪 赠
舟 踏
欲 潭
水汪汪
小舟
欲望
赠送
踩踏
水潭
学习提纲:
1 .请你大声正确朗读一遍古诗。 2 .同桌互相说一下你都知道了什么。 3 .以小组为单位,试着说一说每句诗 的意思。 4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记 号。 5、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读文,看图,理解诗 词大意。
思考:
贺知章到底是不是客人?
回 乡 贺 偶 知 章 书
这首诗写诗人回到久 别的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
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到老了 才得以返回。家乡的口音虽然没变, 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稀疏了。孩子 看见我都不认识,笑着问:“你是 从哪里来的呀?”
回 乡 偶 书
贺知章
少 小 / 离 家 / 老大 回, 乡 音 / 无 改 / 鬓毛 衰。 儿 童 / 相 见 / 不 相识, 笑 问 / 客 从 / 何处 来。
想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我乘船将要远行,
走
忽然
踏着节拍唱着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 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jīng]
在今安徽泾县。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
比不上
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 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句式训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即使 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 _____
_____ 也 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啊!
你还能想到怎样变换句式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 啊!
(感叹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怎么 __ 及汪伦送我情? (反问句)
古诗大意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
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踏歌声。
chéng
赠 汪 李 白 伦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 “诗仙”、“诗侠”之称。有《 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 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多首。
唐代人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 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 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 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 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 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 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 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 店,李白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