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内容提要]:随着高中新课程在湖北省的全面铺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背景下,本文认为,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首先必须让学生学得有效,因而本文就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反思教师该把什么带入课堂,期望以此寻找课堂有效性研究的突破口。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情绪热情
[正文]: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言概括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那么,随着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深入,我们的课——课堂教学究竟追求什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张人利校长为我们作出有力的解答:课堂教学就应该追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有效教学和有意义的教学(这也就是我们学校的教学主攻方向)。
有效性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所以,对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最终要落到对学生有效的学上面。学生学的是否有效,怎样让学生在课上习得更多,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化。
众所周知,学生对娱乐消息、体坛消息等“课外”的东西往往了如指掌,说来头头是道,即使一目十行也是过目不忘,原因何在?我想这恐怕就是一个人的兴趣使然吧。他们是在极轻松,即毫无学习、背诵等压力的情况下掌握一切的。相比较而言,在教学中,老师要想让学生记住几首诗或者几种病句的病因却显得那么难,“一模一样讲三遍”还是丝毫不见效,最后害得老师不得不拿出“杀手锏”:抄,你给我抄几遍几十遍。可即便如此,没多少时间学生又忘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恐怕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所以,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完成知识的传授,更是要艺术化些,把教学内容设计得让学生乐于接受,想办法把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有效性。
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如下一些积极措施让自己的课堂更具吸引力,更富艺术感染力。
一、把“情绪”带入课堂,带动学生听课热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从古到今,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诗人作家的笔墨,饱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面对这样的佳作,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地走进课堂开始讲课呢?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把激情传递给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在教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我问学生: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一生答:她比较穷吧,因为她都买不起书。话未完,班级里的学生已笑得东倒西歪,或许,他们也在笑这位同学的回答很特别,但是,我们后来者怎能无知到不但没有对这样一位“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产生敬意反而还表现得这么幼稚呢?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用很悲痛的语气问学生:“知道刘和珍死时多大吗?知道她是为什么而死的吗?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会称其为‘君’吗?”学生先是一愣,继而全明白了,这一堂课下来,尽管大家都再也高兴不起来,可是学生的思维却始终处于很活跃
的状态。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余文森先生认为学生的情绪状态是考察学生优质学习的第一个参数。所以,作为授课者,我们必须将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及自己对人物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而感染他们,使他们真正地投入文本的阅读中。不同的作品教师都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其情感的话,学生的听课热情才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否则,不管老师事先备课如何地细致认真,课堂上不把自己的“情绪”带进来,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是难以保证的。二、把“意外”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不少教师备课时总要备到万无一失,才走入课堂授课。因而不管课堂上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老师都应付自如,一节课尽在教师把握之中;假如还是意外遭遇某位学生提出了令自己措手不及的问题,老师则避而不谈,或干脆装作没听见。这样的课表面上看固然很流畅,但也因为教师过于自如,反而也会使课显得平淡无味。其实,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允许课堂上出一些“意外”,反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开《品质》市直公开课时,当绝大部分同学都如我事先预设的那样评价文中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很好品质”的人时,这堂课还显得非常平常,但突然间,有一位男生出其不意地说自己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这个人很笨,以致最终饿死。我一愣,显然,这就是课堂上的“意外”。“怎么办,是让这个问题过还是给这位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不料,就在我尚没完全反映过来时,其余的学生已坐不住了,他们急于参与解决这个“意外”,于是,我灵机一动,示意学生踊跃发言,结果这个环节成了整堂课的亮点,获得了市教研员的高度评价。事实上,有时我们越是期待课上得顺,课就越会平淡无奇;反之,不拒绝“意外”,让“意外”出现在课堂上,课反倒会非常出彩。所以,这样的“意外”我们不能不要。
三、把“讨论”带入课堂,提高学生发言热情: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无论讲什么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有些教师甚至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固定的教学程序,有些明显无需探究的问题也每节课照着去做,从表面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动辄讨论反而会使学习浅层化、庸俗化和形式化。所以,此小标题所言之“讨论”绝非乱讨论,而是“真讨论”,是对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即对学生中存在的相异构想数多的进行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热情。
因为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存有“相异构想”。这种“相异构想”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一种很大的障碍,所谓“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教学中清除一种“相异构想”要比传授一种知识(从无知到有知)困难得多。
在上高尔基小说《丹柯》时,冷不丁有学生在下面插话:怎么可能呀,一个人的心怎么能掏出来,还举在头顶上燃烧呢?再一细看,旁边还有几个学生在点头附和。见此,我干脆让学生把自己在以往阅读中碰到的很困惑的地方全都说出来,并希望借此引发学生进行思想交锋,借助讨论对话使学生对“相异构想”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这一下,学生话闸打开了,纷纷发表意见说作者可能是乱写的,当然还有同学提及《变形记》里人怎么会变成甲虫的,大概也是乱写的,但马上就有学生反驳说这样的写法有很多,比如《聊斋志异》、《孔雀东南飞》等都是这样写的。最后,学生在一番激烈的对话讨论中,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浪漫主义”手法,也最终弄懂了它的妙处所在。
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如果仅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而学生的“相异构想”没有得到冲突与纠正,过后又会把错误的反映出来。而在不同的知识点上,学生的“相异构想”数是不同的,所以,只有把讨论讨论到实处,我们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四、把“深度”带入课堂,点燃学生思维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