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微孔增氧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塘 一般塘
我们首要关注水体营养
水中的氮磷比为5-12:1 氮循环(注意保持畅通) 磷循环的过程 藻类对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吸收遵循李比 西定律(木桶原理) 请看案例分析:
调水与补充磷酸盐
饲料的投喂以及固氮藻类的氨化作用让 水体中氮源充足,关键要看如何转化成 有效的形式,101的作用就是将无用氮 转化成有用氮,促进藻类的生长 磷酸盐成了限制性元素
从哪些方向来评判微生态制剂对效益的影响? 花白鲢产量、各种鱼成活率、各种鱼产量 “坚持”,核心思维在于“防”
(五)异常水质的处理方 法
异常水质的处理方法
预防水质恶化是核心
但是出现了水质恶化我们该如何处理

请看下面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
浑水
如何处理
产生原因: 水中浮游植物减少,通常见于杀虫、杀菌、变天倒藻之后, 或者砂质土池塘。水中藻类缺乏,造成池泥土颗粒悬浮, 同时见于出现了寄生虫疾病的池塘中。 处理方法: 一、一般浑水: A.先用净水底改类泼洒,或者用明矾3-5斤/亩· 米澄清水 质; B.第二天化水泼洒磷肥15-20斤/亩· 米; C.第三天用生物肥+光合细菌
硬度对应表
硬度范围 施肥无机肥 藻类生长效果
<10mg/L 10-20mg/L
>20mg/L
无机肥 无机肥
无机肥 案例
不生长 不稳定
大量生长
美国人的软水实验
总硬度从7.8mg/L长到32mg/L,碱度增加4倍,罗 非鱼产量增加约25%
小结
提问: 水质管理的三个大方向是什么?
放养、池塘条件、投入品
为什么恶化?
水源变差(大势所趋) 投喂不当,选料不好 放养不合理,密度过大 增氧设备使用不合理 施肥出现问题 水深调节方面前后规律没有掌握 不懂得正确选择微生物制剂、及合理的使用
(二)良好水质的标 准
常见优良水质
活、爽,稍微偏瘦 肥、活、爽
好水标准
好水的标准:肥、活、嫩、爽 肥:水中溶解N、P、C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生 物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个体大的种类。 1、肥水的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毫克/升, 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5毫克/升; 2、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cm; 3、肥水的营养物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有效磷: 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比5-12∶1; 4、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嫩绿、 亮绿、浓绿、豆绿、白清。 5、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金藻门、 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裸藻门、绿球藻目、丝状蓝藻 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
规格:规格越大,饲料系数越高,造成浪费越高。
模式设定原则
原则:安全性、高效益、容易销售、 合理性、注意风险、管理技术 方法:反推法和经验法 放苗时间的控制 浸泡消毒下塘:食盐(3%)与高锰酸 钾(5-10g/m3)的配合使用;
注意事项
切忌盲目照搬 切忌盲目增大密度 循序渐进,逐渐渗透
常见恶化水质
蓝绿藻爆发 水体有机质过多,水清黑色
水体藻相异常,水色过绿
水体过瘦,呈现灰白色
常见问题水质
水体藻类死亡,水色呈浑浊绿色 水质严重恶化,呈浑红色
常见问题水质
丝状绿藻 红水
蓝绿藻 油膜水
严重恶化的水质
蓝绿藻水华
微囊藻水华
硅藻死亡
常见问题水质
水清、难肥 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硫化氢超标(下 风口的腥臭味) 长期溶氧低引起浮头
4.3.5消毒
常用消毒剂的选用 良好的水质保护消毒剂: 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戊二醛、溴氯海因、 季安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醛、氯化钠、 生石灰等; 破坏性大的消毒剂: 强氯精、漂白粉等
强氯精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实例
强氯精
使用强氯精后杀灭藻类和细菌,从而形成亚硝酸盐的大量积累。
温和性消毒剂对水质的影响
爽:指水质看起来清爽,水色不淡也不过浓,透明 度不高也不低,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鱼类食物充足, 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是鱼类的最适生长环境。 总之,肥、活、嫩、爽的水质特点是:浮游植 物是隐藻、硅藻、甲藻、金藻等易消化、个体大、 营养价值高的种类为优势种,蓝藻少;生物量在20 -120毫克/升之间,细胞处于旺盛的生长期,未老 化;透明度池塘为20-40厘米。
肥、活、嫩、爽
“活”
水色、水华形状、水的透明度不停变化,每天不 一样,每天的早、中、晚不一样,浮游生物的优势 种2-3天就发生变换,是浮游生物处于生命旺盛生 长期的表现。由于肥水中生活的藻类大多为隐藻、 甲藻、硅藻、金藻、裸藻、团藻目能运动的藻类, 在生长的旺盛期,不停地在水中游动,造成水色的 深浅、水华的形状的变化。透明度早、中、晚相差 10厘米左右,水色有早清晚绿、早红晚绿、半塘红 (棕色)半塘绿等的变化。
(三)水质的鉴别方法
水质管理的理论参考指标
溶氧的变化规律 pH值的变化规律 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 透明度的大小 悬浮有机物 浮游生物种群和生物量 水色变化
常用鉴别水质的方法
水色(需要一定的池塘经验积累) 透明度(塞奇罗盘) 氨氮、亚盐(水质分析盒) pH值(水质分析盒) DO值(溶氧仪的引入,经验的总结) 有机物浓度(淤泥,悬浮物) 有条件可以测量COD、BOD等 看鱼说水
施肥调控
施肥前后的3-7天不要杀虫和杀菌 施肥考虑pH值(7.5-8.0) 配合增氧机使用(如何预测浮头)
肥、活、嫩、爽——稳定,优良,生长迅速
4.3.4增氧机的应用


使用原则:七开四不开 晴天中午开,早晚不要开 阴雨天凌晨开,中下午不要开 天气闷热、浮头征兆或大量下肥后半夜开,没有白 天就不开 调水之后开,水质好转不常开 春夏之交,夏秋之交要多开 杀虫之后注意打开 明矾净水观察开
微生物制剂调水中的重点和难点
细菌性出血病季节出现该如何调水? 高温季节该怎样调水? 十月份之后还要不要调水? 看不出水色变化该怎么办?
细菌性出血病季节调水措施
现在出血病发病季节提前,周期更长(5-10月) 在5月20左右就要准备先杀一遍菌,用二氧化率泡 腾片(200g/亩)或者粉末(100—150g/亩·米) 第三天调水,施用生物肥 第五天,微生物制剂调水
水源较好:考虑水温
从低到高,逐渐升
水源不好:考虑水质
一次到位,稳中升
水深过深不利于底层鱼类生长,混养模式建议水深2-2.5米
4.3人为投入品
4.3.1饲料选择和投喂
营养均衡:吸收效率 饲料外观合理:粒径、耐水性、 诱食性:吃食好坏的程度 水环境 • 颗粒不合适——浪费 • 营养不均衡——浪费 • 诱食性不好——浪费
“嫩”
水肥而不老,浮游生物处于旺盛的生长期, 颜色鲜亮,细胞未老化。肥水经过一段时间 后,如不调节或调节不当,就会老化,成为 老水;老水经过适当的调节,也会转化为肥 水、嫩水。
老水
为什么出现老水呢?
1、溶氧不足 水体溶氧缺乏一方面养殖品种正常的生命活 动受到抑制,影响正常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水中物质进 行厌氧循环,产生许多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水产品。 2、有机物积累过多 有机物积累过多,厌气分解盛行,底 质和底层水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如低级脂肪酸、低级胺类、 硫化氢、氨、硫醇、吲哚、粪臭素 等。 3、氮磷比不当 适当的氮磷比是5~12∶1,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不适当 地氮 磷比。少的一方成为限制因子,多的一方不能被利用而积累,限制了 水体生产力。 4、代谢废物特别是氨积累太多,水生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氨如 果积累太多,会对水生动物和养殖品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 水体生产能力,甚至引起养殖品种的死亡
饲料选择
饲料投喂
遵循原则:三看二定 如何判断投喂合适: 投饵率? 看鱼投喂才是王道! • 如何看
水环境
三看二定
4.3.2施肥调控技术
施肥存在的问题
单一元素,肥效不全 稳定较短,难以持续 发酵不够,引发泛塘 带入病菌,导致疾病 难以矿化,造成浪费
各种池塘的施肥策略
高温季节调水措施
总原则:短-少-匀 间隔时间短(7-12天) 用量要减少(降到一半用量)
十月份之后
十月份后的现状:90%池塘的丝状蓝藻现象, 花白鲢生长速度减缓
看不见变化的问题
一、水色看不见明显变化: 尤其是在使用常规的芽孢杆菌制剂(本 身就是稳定水质的作用) 二、水中碱度和硬度不够,难以改变水 质(缺磷、钙、钾) 三、浑水中看不见变化(先清后培)
水质恶化给养殖带来的问题
吃食不旺 经常浮头,电费增多 死亡不断,难以治疗 用药增多,增加残留,收效甚微 滤食鱼生长缓慢 体色变化 饲料系数升高,增加成本 规格太小,鱼价降低,效益受损,心情郁闷
青鱼发白
海联科——为鱼虾养殖保驾护航
不能消化的藻相
丝状绿藻水
死亡不断
砂质土壤:颗粒大,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很 弱,易渗漏,需要改造,可大量施有机肥, 加速淤泥在池底形成; 泥炭土和黑钙土底质:不缺N,要多施P肥; 碱性土和沼泽土:缺K; 淤泥过多的老鱼池:一般不施基肥,并要 挖除过多的淤泥。
施肥原则
施肥调控
无机与有机互配,少量多次 浑水不下肥 出血潜伏不施肥 阴雨天不施肥 有机肥的发酵腐熟 黑水不要乱下肥
二 氧 化 氯
调水产品使用效果的判断
水色:使用1-2次以后观察判断 吃食:天气较好的,可以在使用后3-5 天观察; 透明度:使用后的3-6天的观察 亚盐的变化:安全值以下 酸碱度的差值:前3天变化大,后面趋 于稳定
使用后图片的观察
使用前
使用后
未调水
调水后
实验塘和一般塘对比
细菌性出血病初期的调水方案
小野杂鱼的死亡 黄丝状浮膜(原因不清) 少量死亡 先按常规方式处理 内服外消 3-5天之后分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
高温季节调水
特点: 1.水质变化较快(来得快,去得快) 2.饲料的大量投喂带来的问题,氨氮、亚盐容 易积累 3.pH值日较差大 4.饱和溶氧值下降,溶氧日较差大 5.透明度的日变化明显(早清晚绿,早红晚绿)
(四)水质管理的具体操作方向
水质管理模拟图
池塘水质
池塘 条件
放养 模式
密度 规格 品种 配比
饲料选择 杀虫剂 微生物 投入品
饲料投喂 施肥
水深 水源 底质 风向 面积
消毒剂
4.1放养模式对水质的影响
放养对水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密度:密度过大,长期浑浊;白鲢过多,水质稳定 性差;鲫鱼过多,水质易浑;过高密度造成了死亡 加剧,腐败的尸体影响了水质;高密度引起的高投 喂造成了水质的易变性。
为什么出现老水?
5、PH值偏酸或偏碱 水体偏酸或偏碱,都 会引起一些营养物质的沉淀、吸附,使水体 正常的物质循环速度降低甚至停止,水体生 产力低下;另一方面水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 受到抑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止。 6、缺营养元素 水体中一种或几种营养元 素不足,成为限制因子,降低水体生产力。
“爽”
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 微孔增氧技术
(一)养殖水体的现状
养殖水体现状
1.内源性污染: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导致水体中粪便、残饵等
过量积累,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质严重失衡; 2.外源性污染:整体养殖水环境受污染的状况持续恶化,主要 表现在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导致换水难,排换水风险 大; 3.人为破坏:滥用药破坏了水体微生物平衡,导致水质恶化, 疾病高发而且越来越难处理; 4.放养模式不合理:忽视起水质净化作用的混养鱼(如花白鲢) 的作用。
浑水
二、寄生虫引起的浑水: A.晴天上午用底改+杀虫剂配合使用,根据 不同的季节和寄生虫选择杀虫剂; B.5天后使用生物肥+光合细菌 三、另外还有因为喂食不足引起的水质发浑, 注意投喂量。
好水保证,效益自成!
4.2 池塘条件
池塘条件对水质的影响
水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水源有季节性 底质:多年不清淤,砂质土壤,酸性土壤等; 风向:坐北朝南,风吹范围广阔 (大树遮光, 挡风); 面积:面积大,水质稳定;面积小,调水快, 稳定短; 水深:水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