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洋渔业管理的趋势

合集下载

海洋渔业及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洋渔业及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洋渔业及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概述海洋渔业是指在海洋中进行捕捞、养殖和加工等相关活动的产业。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食品资源之一,海洋渔业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还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机会。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海洋渔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对海洋渔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发展现状海洋渔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

据估计,全球约有2.4亿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海洋渔业相关工作,其中包括渔民、加工工人和支持性工作人员。

同时,海洋渔业还为全球提供了约17亿人口所需的蛋白质来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洋渔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的衰竭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许多渔业资源,如鱼类和甲壳类动物,正面临着严重的过度捕捞问题,这威胁着渔民的生计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环境污染也是海洋渔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污水和废物进入海洋,污染了水质和生态环境。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了危害,也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健康和质量。

未来趋势为了应对海洋渔业面临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以确保可持续的渔业发展。

其中一个关键策略是建立和维护海洋保护区。

海洋保护区可以为渔业资源提供保护,并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国际间也存在合作建立保护区网络的倡议,以提高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

此外,渔业管理的改革也被广泛认为是实现可持续渔业发展的关键。

这包括建立有效的渔业管理机构、限制捕捞规模和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等措施。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渔业配额管理制度,限制捕捞量和推动可持续捕捞实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洋渔业也面临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正在被用于改进渔业生产、资源管理和市场销售。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渔业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

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解读未来的发展方向

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解读未来的发展方向

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解读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渔业行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市场趋势。

本文将对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进行解读,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渔业行业的市场趋势1. 可持续渔业的兴起: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渔业行业也逐渐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渔业强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和过度利用资源,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

因此,可持续渔业的发展成为渔业行业的重要趋势。

2. 增加水产品加工深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方便的水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水产品加工业在渔业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加工过程中,提取鱼油、制作鱼粉等深加工产品,不仅可以延长水产品的保鲜期,还能有效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在水产品供应方面,水产养殖行业已经逐渐成为渔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于传统捕捞方式,水产养殖具有规模化、高效益、可控性等优势,且更加稳定可靠。

因此,水产养殖在未来的市场中有望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未来渔业行业的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未来渔业行业的发展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

例如,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可以提高监测和管理效率,实现渔业资源的科学调查和合理利用。

同时,智能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将为渔业行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水产品质量。

2. 提高可持续渔业发展水平:渔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力度,加强科研力量,研究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此外,探索海洋牧场、集约化养殖等新模式,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

3. 深加工及品牌建设:为了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渔业行业应注重加强深加工环节,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水产品。

同时,渔业行业还应积极推进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渔业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渔业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经济时代的主要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

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主要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主要利益于科学技术的推进。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危机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

一、世界渔业发展的总体趋势1、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今天,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公顷降到目前的0.26公顷。

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

然而,今天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增地减粮食紧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

因此,世界经济要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

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们曾把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称之为“绿色革命”,后来又把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称之为“白色革命”,把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

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

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欧洲渔民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欧洲渔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导致他们的现状变得日益严峻。

本文将分析欧洲渔民的现状,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欧洲渔民面临着资源耗竭的问题。

长期以来,渔民们依靠捕捞海洋生物为生,但随着捕捞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很多鱼类资源已经大幅减少,使得渔民们难以维持正常的收益和生活。

这种资源耗竭现象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不合理的渔业管理和环境破坏所引起的。

其次,欧洲渔民还面临捕捞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

由于鱼类资源减少,渔民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来捕捞,但捕获量的减少使得他们的收入减少。

同时,相应的渔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例如燃料和设备费用。

这导致许多渔民无法持续经营,不得不放弃渔业,转行寻找其他谋生方式。

第三,欧洲渔民还面临着法规和政策的限制。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确保渔业的可持续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渔业法规和政策。

虽然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海洋资源,但它们也给渔民们带来了诸多限制和约束。

例如,渔业配额的限制和渔期的限制使得渔民们难以自由经营,限制了他们的收入和发展空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

首先,应加强渔业管理和监控,严格控制捕捞量和渔期,确保渔业的可持续性。

同时,政府还应该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补贴,帮助渔民们减轻经营负担。

此外,还可通过促进渔业与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推动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

另外,应鼓励渔民们探索多元化的经济模式,降低对渔业的过度依赖。

这包括培养渔民们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转型到其他行业或从事多元化的渔业活动,如海洋旅游和养殖等。

同时,渔民们应该加强组织和联合,共同争取自己的权益,并参与决策过程。

总之,欧洲渔民面临着资源耗竭、盈利能力下降和法规限制等问题。

为了改善他们的现状,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加强渔业管理和监控、提供经济支持和补贴、鼓励多元化经济模式以及加强组织和联合等。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施行,才能实现渔民们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将对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全球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和潜力,接着深入探讨了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包括海洋旅游、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能源等领域。

最后,本文对全球海洋经济的前景进行了评估,包括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言全球海洋经济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海洋覆盖了地球的71%的表面积,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海洋经济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海洋运输、渔业、油气开采、风能开发、海洋旅游等。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分析。

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1. 海洋旅游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洋旅游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选择。

美丽的海滩、潜水、游艇巡航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根据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的数据,海洋旅游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全球GDP贡献了超过$1.5万亿美元,并提供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

未来几年,预计海洋旅游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 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是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药物、食品、化妆品和其他生物产品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和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生物技术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加大对海洋生物技术的投入。

预计未来几年,海洋生物技术市场将继续扩大。

3. 海洋能源海洋能源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潮汐能、风能和波浪能等来发电的领域。

海洋能源具有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且清洁环保。

随着对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海洋能源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球正在开发海洋能源项目,包括风能和潮汐能发电。

预计未来几年,海洋能源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

全球海洋经济的前景1. 机遇全球海洋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海洋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管理难度大
由于海洋渔业活动的复杂性,对其实施有效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协 调多方利益关系源
分类管理
01
对不同类型的水域、鱼类品种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渔业
资源开发计划。
限制捕捞
02
对部分鱼类品种进行数量限制,避免过度捕捞,保护渔业资源
的可持续性。
建立渔业资源保护区
03
渔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国外成功案例介绍
1 2 3
挪威渔业管理
挪威通过实施配额制、建立渔业合作社、加强海 洋保护等措施,实现了渔业可持续发展。
冰岛渔业创新
冰岛通过发展深海渔业、推广渔业科技、加强国 际合作等措施,实现了渔业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 。
澳大利亚海洋保护区
澳大利亚建立了海洋保护区制度,对重要海域进 行保护,同时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
未来海洋渔业发展趋势
01 02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渔业将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利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海洋渔业进行监测、预测和管理,提高 渔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生态化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海洋渔业将更加注重生态化发展。例 如,推广生态养殖、生态捕捞等模式,降低渔业对环境的影响。
非法捕捞
全球范围内存在大量非法捕捞活动 ,这些活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渔业 管理秩序,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
我国海洋渔业现状
渔业资源状况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 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部分地区的渔业资源面临过度捕
捞、污染等问题。
捕捞技术
我国在海洋捕捞技术方面取得了 显著进步,但部分技术手段仍相 对落后,如传统捕捞方式的过度
03
国际化发展

渔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机会和挑战

渔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机会和挑战

渔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机会和挑战渔业行业概况:发展趋势、机会和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渔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并且对于许多沿海和岛屿国家来说是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渔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还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渔业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渔业行业的概况、发展趋势以及机会和挑战。

一、渔业行业概况渔业行业包括捕捞、养殖和加工等多个环节,涉及海洋、河流和湖泊等水域资源。

渔业资源种类繁多,包括各类鱼类、贝类、虾蟹以及海带、紫菜等海藻类。

渔业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范围内,亚洲是主要的渔业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之一。

除了亚洲国家之外,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是重要的渔业产区。

二、渔业行业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海洋环境状况的恶化以及过度捕捞的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渔业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开始采取措施,如设立保护区、限制渔业活动和推广渔业认证等,以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

2. 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为渔业行业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

高科技捕捞设备和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使渔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引发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问题。

此外,无人机、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渔业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对于高品质、安全、可追溯的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健康食品和有机水产品等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渔业行业需要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三、渔业行业机会1. 进口和出口市场:渔业产品的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依赖渔业产品的进口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同时也依靠出口渔业产品创造外汇收入。

渔业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拓展贸易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远洋渔船市场是指国际海洋渔业中涉及到的远洋捕捞船只的销售和交易市场。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远洋渔船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远洋渔船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 远洋渔船市场概述远洋渔船市场是全球海洋渔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覆盖了全球各大洋的渔业资源开发。

远洋渔船市场的规模直接受制于国际海洋渔业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近年来,由于全球渔业资源的减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远洋渔船市场规模出现了波动。

2.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规模分析2.1. 市场规模变化趋势近年来,远洋渔船市场规模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远洋渔船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同时,随着国际海洋渔业政策的调整和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远洋渔船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2.2. 市场主要参与方远洋渔船市场的参与方包括渔船制造商、船舶交易商、渔业公司和渔船运营商等。

这些参与方通过交易和合作来满足全球海洋渔业的需求,并推动远洋渔船市场的发展。

2.3.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远洋渔船市场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

首先,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对海产品需求的增加。

其次,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促使渔船运营商寻求更远洋的渔区开展捕捞活动。

此外,航运和物流技术的发展也为远洋渔船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支持。

2.4. 市场前景展望未来,远洋渔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远洋渔船的需求将更加凸显。

同时,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将促使远洋渔船市场向着更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论远洋渔船市场是全球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的变化对全球渔业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远洋渔船市场规模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该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发展前景,为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

然而,由于远洋渔船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各参与方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渔业未来趋势行业发展方向和机会

渔业未来趋势行业发展方向和机会

渔业未来趋势行业发展方向和机会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日益紧缺,渔业作为重要的食品资源和经济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渔业未来的趋势发展方向,以及其中涉及的机会。

一、可持续渔业发展可持续渔业发展是未来渔业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日渐突出,渔业可持续性成为了行业的关键词之一。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确保渔业资源的长期可利用性,需要实施严格的渔业管理措施,包括设立渔业保护区、限制捕捞数量以及鼓励渔民使用可持续的捕捞设备和技术。

二、发展新兴养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渔业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渔业行业将借助这些新技术,推动养殖效率和产量的提升。

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监测技术,可以全面了解养殖环境,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疾病和死亡率。

同时,生物科技的应用也为品种改良和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三、发展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是渔业未来的重要机遇之一。

海洋中富含各种有价值的生物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用于药物开发、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

通过开发海洋生物技术,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推动渔业产业的多元化和高附加值发展。

四、加强渔业国际合作渔业国际合作是未来渔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渔业资源的跨境流动性和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各国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合作可以包括资源共享、科研合作和渔业管理经验的交流等方面。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跨国渔业资源争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五、利用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是渔业未来的另一个重要机会。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自然环境的追求,海洋生态旅游逐渐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

在这一趋势下,渔民可以发展各种与海洋生态旅游相关的业务,如潜水、观鲸、海钓等,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六、推动海洋科技研发海洋科技研发是推动渔业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为渔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3年海洋渔业相关政策

2023年海洋渔业相关政策

2023年海洋渔业相关政策一、背景和目标海洋渔业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对于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海洋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海洋渔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此,全球各国正在积极探索和实施海洋渔业相关政策,以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政策内容1. 限制捕捞量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平衡,各国政府将采取措施限制捕捞量。

具体来说,政府将根据海洋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捕捞配额,限制渔民的捕捞量。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渔业市场的监管,防止非法捕捞和走私行为。

2. 保护渔业资源政府将采取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包括对渔业资源的监测、评估和管理。

具体来说,政府将加强对渔业资源的调查和监测,了解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和变化情况,为制定渔业资源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防止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行为。

3. 促进可持续养殖业政府将鼓励和支持可持续养殖业的发展,以减少对野生渔业资源的依赖。

具体来说,政府将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养殖业者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养殖业的监管,防止环境污染和非法养殖行为。

4. 加强国际合作海洋渔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才能解决。

政府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海洋渔业相关政策,促进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政府还将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组织的活动和工作,推动全球渔业治理的进步。

三、政策实施为了确保海洋渔业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政府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具体来说,政府将通过媒体、宣传册、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加强监管和管理政府将加强对海洋渔业活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渔业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渔业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渔业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当前渔业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渔业资源管理的现状1.1捕捞管理目前,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管理捕捞活动,包括资源准入许可、禁渔期、渔获量限制和禁止使用破坏性捕捞工具等。

此外,还建立了一些海洋保护区和渔业限制区,以保护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

1.2监测和评估为了准确掌握渔业资源的状况,我国加强了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船舶远程监控技术、渔业资源调查等手段,全面掌握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和生物学特性,以便及时调整捕捞活动,并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1.3国际合作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渔业资源的国家,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组织和条约。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机制,共同打击非法渔业活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渔业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2.1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我国将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管理的立法工作,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强对非法渔业活动的打击,完善渔业资源准入和捕捞监管制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2推进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渔业资源管理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应用。

借助先进的遥感技术、无人机和卫星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渔业资源的状况,提高资源调控的精准度和效率。

2.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渔业资源的管理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我国将进一步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密切合作,分享管理经验和技术,共同促进全球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4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建立健全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改善捕捞方式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渔业向健康、高效、生态友好的方向转变。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渔业资源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将迈向更加科学、规范和可持续的渔业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渔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

国际渔业管理现状和趋势_二_

国际渔业管理现状和趋势_二_

38 《中国水产》2008年第11期 责任编辑 叶佳林海外渔业三、主要国际渔业管理与养护措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渔业管理组织已经基本形成完备的养护和管理措施。

应当说明的是,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是由在渔业管理方面发达的国家推动形成的。

这些国家首先制定严格的国际法规,要求本国渔民遵守。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这些国家的渔民会抱怨其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要求其他国家的渔民也遵守同样的规则。

目前的国际规则是各国妥协的产物。

1.渔船和渔具标识以及捕捞日志制度相关的要求是渔船要根据国际标准标识,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渔船标识和识别的标准规格和准则》。

在一些区域,例如南极海域,要求按船名和船号明确标识浮子以及确定固定渔具位置的漂浮水面的类似物。

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还强制性要求渔船必须填报捕捞日志。

2.船旗国发放捕捞许可的规定和船舶注册(合法渔船名单)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对船旗国发放捕捞许可的规定和船舶注册做了明确规定。

例如南极海洋生物委员会2006年通过的10-02养护措施规定,船旗国在发放捕捞许可的7天内,要向委员会秘书处报告(渔船信息以及12*7厘米的左舷、右舷和船尾的三张彩照),并要求:渔船在进出任何港口时要及时向船旗国报告;渔船进入公约区、在公约区内进入不同区域、次区/分区时要向船旗国报告;根据委员会的要求报告捕捞数据;尽可能报告在公约区内遇见的渔船情况(包括船名和渔船国际渔业管理现状和趋势(二)刘小兵 孙海文 农业部渔业局国际合作处 100026作地位的非成员,如果不向ICCAT报告有关数据,将无法再得到合作地位。

没有合作地位将无法获得单独的捕捞配额。

4.产量统计证书制度ICCAT 于1993年率先对蓝鳍金枪鱼实行产量统计证书制度。

1996年南方南方蓝鳍金枪鱼委员会(CCSBT)开始对南方蓝鳍金枪鱼实行产量统计证书。

为有效管理犬牙南极鱼资源,南极海洋生物养护委员会于2000年开始对犬牙南极鱼产品实施产量统计证书制度,以严格控制产量和打击非法捕鱼活动。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海洋,占据着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获取资源的重要领域。

其中,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数十亿人口提供了蛋白质和营养来源。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渔业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峻,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加强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

渔业资源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对于许多沿海地区和岛国来说,更是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其次,海洋渔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众多从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渔业加工、运输、销售等。

此外,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

然而,当前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过度捕捞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于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捕捞规模的扩大,许多鱼类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一些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更是加剧了这一状况。

海洋污染也对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石油泄漏等污染物进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影响了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问题,也给海洋渔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渔业管理制度。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捕捞配额,限制捕捞工具和方法,加强对捕捞许可证的管理等。

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确保渔业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加强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及时了解渔业资源的动态变化,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推广可持续的捕捞方式和渔业养殖技术也有助于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对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海洋产业 未来发展趋势

海洋产业 未来发展趋势

海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海洋产业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开展经济活动的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能源、海洋科研、海洋旅游、海洋交通等各个方面。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未来,海洋产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海洋渔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受到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的困扰。

未来,海洋渔业将面临着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

1. 现代化渔业技术的引进:未来的海洋渔业将更加依赖现代化技术的推动,如无人船、远程测量、智能化渔具等,提高捕捞效率和资源开发能力。

2. 水产养殖的发展:为了保护野生渔业资源,水产养殖将成为未来海洋渔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大规模养殖系统和科学管理,实现对人工饲养的水产动物的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

3. 可持续渔业管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渔业的发展是目前全球海洋渔业发展的关键。

未来的海洋渔业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限额捕捞、禁渔期、禁渔区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源是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等。

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将为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带来新的突破。

1. 海洋风能的开发:海上风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未来将继续推动海洋风电的规模化发展,提高风电机组的效率和可靠性。

2. 潮汐能和海流能的利用:潮汐能和海流能具有稳定可预测、资源丰富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海洋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修建潮汐发电设施和利用潮汐涡轮机、潮流发电机等技术,将海洋能源转化为电能。

3. 海水温差能的研究开发:利用海洋的温差能源,通过海水温差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

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海水温差能的研究开发,探索发展新型的海洋能源。

三、海洋科研与技术创新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对于海洋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海洋科研将加大力度,促进技术创新,推动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

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

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

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渔业资源的有限性,海洋渔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海洋资源,海洋渔业工作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科技应用和自动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渔业工作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

例如,无人机技术可用于监测渔场,追踪鱼群,提高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另外,智能设备和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渔船和渔具,提高了渔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可持续渔业和渔场管理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渔业管理和资源保护成为海洋渔业工作的重要方向。

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正致力于建立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渔业管理制度,包括渔业配额管理、禁渔期设立和渔业资源调查等。

同时,渔业从业者也在积极采用可持续渔业方法,例如选择性捕捞、生态拖网和养殖技术的改进,以减少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三、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对于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生物技术可以帮助研究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的渔业品种和改进渔业饲料。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改良渔业品种,提高其耐病性和产量。

此外,海洋生物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海洋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渔业国际合作随着海洋渔业的全球化,渔业国际合作成为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机构通过政策协调、资源共享和执法合作来推动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国家之间的渔业合作也有助于解决跨界渔业资源管理和争端解决的问题,并促进渔业技术和信息的交流。

总结起来,海洋渔业工作正朝着科技应用和自动化、可持续渔业和渔场管理、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渔业国际合作等方向发展。

这些发展趋势旨在提高渔业资源的管理效能和保护水平,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满足全球人口对于海产品的需求,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远洋渔船是指用于在远离岸线的海洋上进行渔业捕捞活动的船只。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远洋渔船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重点讨论远洋渔船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方、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远洋渔船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了迅猛的增长态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渔船的大小和作业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远洋渔船的数量已经达到数千艘,总吨位超过百万吨。

主要的远洋渔船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等,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渔业资源和强大的渔业捕捞技术。

3. 主要参与方在远洋渔船市场中,主要参与方包括渔船制造商、渔业公司和政府监管机构等。

•渔船制造商:各大国际船舶制造商都在积极参与远洋渔船的制造和销售。

这些制造商不仅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渔船,还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渔业公司:渔业公司是购买和使用远洋渔船的主要参与方。

它们通过购买渔船来拓展渔业捕捞业务,提高捕鱼效率,并满足市场需求。

一些大型渔业公司还会进行远洋渔船的设计和建造,以提高捕鲸和大规模渔业捕捞的能力。

•政府监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在远洋渔船市场中扮演着监管和管理的角色。

它们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渔业法律和规定,保护海洋资源,确保渔业捕捞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4. 发展趋势未来,远洋渔船市场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挑战:远洋渔船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

过度捕捞导致了一些种群的减少,海洋环境污染也对渔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同时,国际渔业管理和政策的差异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机遇: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渔业产品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远洋渔船市场带来了机遇。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远程监控系统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将提高渔业捕捞的效率和安全性。

5. 结论远洋渔船市场作为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渔业类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国内外渔业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分析

渔业类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国内外渔业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分析

渔业类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国内外渔业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分析渔业是一项重要的产业,不仅提供人们的食物,还对经济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开发渔业资源,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渔业政策和法规。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分析渔业政策和监管环境。

一、国内渔业政策和法规在中国,渔业政策和法规主要由国家海洋局和农业农村部负责制定和执行。

以下是一些国内渔业政策和法规的概述:1.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了渔业资源保护区划,限制渔业生产力度,加强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等。

2.捕捞许可和许可管理:为了合理管理捕捞活动,中国实行捕捞许可管理制度,要求渔民必须持有有效捕捞许可证才能从事渔业活动。

3.禁渔期管理: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中国设立了一定的禁渔期,禁止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进行渔业活动,以保证鱼类的繁殖和生长。

4.禁渔区划设立:中国根据渔业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划定了一系列禁渔区,禁止任何形式的渔业活动。

5.渔业补贴政策:为了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对渔民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渔业生产。

二、国外渔业政策和法规各国在渔业政策和法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一些国外渔业政策和法规的概述:1.渔业配额管理:一些国家实行渔业配额管理制度,对可捕捞的渔业资源数量进行限制,通过配额的设定来控制捕捞量。

2.海洋保护区划设立: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一些国家划定了一定的海洋保护区,禁止或限制渔业活动,以确保海洋生物的繁殖和保护。

3.渔船登记和许可管理:为了管理渔船,一些国家要求渔船进行登记并持有相应的渔船许可证,以确保渔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渔业监测和调查:许多国家建立了渔业监测和调查系统,通过科学的调查和监测手段,掌握渔业资源的状况和变化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渔业政策提供依据。

5.渔业执法和处罚制度: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维护渔业秩序,许多国家建立了严格的渔业执法和处罚制度,对违反渔业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外渔船产业是世界海洋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口的增加,对于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国外渔船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外渔船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外渔船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

首先,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使得渔船的捕捞效率大幅下降,且渔业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威胁着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外渔船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如限制渔业活动的时间和区域、禁用一次性渔网等。

另外,渔船技术的不断革新也在不断推动着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其中,自动化技术、无人机技术以及卫星导航系统等众多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渔船的捕捞效率和渔业资源的管理能力。

未来趋势分析虽然国外渔船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会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蛋白质需求的提升,渔业资源的需求将逐渐增加,这将带动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其次,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也将推动国外渔船业的发展。

自动化技术在渔船领域的应用将提高渔船的效率和安全性,从而促进渔船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无人机技术和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将使得渔船的监测和管理更加精确和高效。

另外,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也将对国外渔船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共同管理,减少渔船业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从而实现可持续渔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也将为渔船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保障。

然而,国外渔船业同样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虽然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渔船的效率,但也给渔船员工的职业前景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可能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职业转型的支持。

其次,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家间如何平衡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需要更多国际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国外渔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海洋渔业工作正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一、发展趋势1.可持续渔业由于过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海洋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因此,可持续渔业成为了未来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渔业通过合理管理渔业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确保渔业的长期发展。

2.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渔业工作也在逐渐受益于技术创新。

例如,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利用先进的渔具和捕捞设备,可以减少捕鱼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高捕捞效率。

3.多样化经营模式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以捕捞业为主,但随着人们对海洋生物资源需求的多样化,多样化经营模式也逐渐兴起。

例如,海洋养殖业和海洋观光业的发展,为海洋渔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种多样化经营模式能够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二、前景展望1.经济发展海洋渔业工作对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通过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海洋渔业作为重要的出口贸易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海洋渔业工作在未来将继续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食品安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对可靠来源的食品需求也在增加。

海洋渔业工作可以提供新鲜的海产品,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

这对于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保护海洋渔业工作与海洋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合理开发和管理渔业资源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对于保护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海洋渔业工作的发展趋势正日益朝着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多样化经营模式的方向发展。

海洋渔业工作不仅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利用,逐步实现海洋捕捞强度与海洋渔业资 源可捕量相适应的目的。
h
11
渔船回购计划
积极作用:减少渔船的重要措施。 负面作用:
回购的往往是原来计划中本要淘汰的渔船,而 渔民会用回购资金购置更先进的新渔船,加强 捕捞能力。
造成资金积滞。 仅适用于高经济价值的鱼种。
因此,应设立强制性报废的条件和回购渔 船的条件,以及回购资金的使用条件等。

h
3
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的实践
FAO“全球渔业资源的状况”技术 报告指出:从1954-1998年的 13,000个数据、200多种鱼种资源 的数据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有35% 的鱼种被过度捕捞,其中5%可能 恢复,5%的资源已破坏。
强烈要求各国紧急减少捕捞能力。
h
4
强烈要求各国紧急减少捕捞能 力
管理费用是一种补贴,例如鼓励发展远 洋渔业船队的优惠政策 对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渔业及就业的支持 为了发展国产造船,减少进口而提供的优惠
h
18
对“补贴”不能一概而论
我国主张不要采用经济刺激的办法来促 使捕捞能力的过度发展。
在调整渔业结构、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时 ,需要经济辅助措施。
培训渔民开发和利用选择性渔具时,需要经 济补助,然而这些活动有助于渔业管理和资 源保护,符合WTO的规定
统计口径不一样。 美国、欧共体在入渔费、造船进行补贴。 渔业补贴与农业补贴的差异:
农业补贴是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渔业补贴是用于支持渔业生产作业
h
17
补贴支持了低效益的渔业企业
渔业补贴包括对各种费用、入渔费、保险、 造船资金、造船厂、渔获、物资等的补贴。
回购计划的负面作用
渔民可能会用回购资金购置更先进的新船
国际和国家行动计划:Roma,第23届COFI 会议
制止非法捕鱼IUU:Sydney, Miami, 第22届 CCAMLR会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第 七届年会Victoria Seychelles,国际渔业团体 联盟(ICFA)
渔业经济效益:Kuala Lumpur,Lucknow会
国际海洋渔业管理的趋势
-------渔业可持续发展和 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的实践
周应祺 上海水产大学 2004/3/18
h
1
主要内容
减少捕捞能力 抵制非法捕鱼 可持续渔业管理 可持续水产养殖业 一些国家的渔业发展计划
h
2
FAO专家咨询工作会议
捕捞能力量化和渔业数据:La Jolla, Mexico, 会议
h
13
2、实施TAC的考虑
日、韩等国开展采用TAC的可行性和可 能的效果研究;我国新修改的渔业法提 出逐步实行TAC制度;
条件:必须掌握渔业资源量,才能确定 TAC,实现捕捞量的总量控制。
实际上,由于资源量的波动,给TAC设 定带来困难。确切的TAC常常不能及时 获得。
因监控跟不上,实际h总捕捞量常超过 14
实行TAC、ITQ、个别配额
限制捕捞能力和外来捕鱼者
捕捞能力的计量 参考点控制 团体(社团)捕鱼权,专属使用权
按鱼种或渔具渔法
渔民社团自我管理-群众辅助管理
h
7
捕捞能力控制一般方法
21世纪议程:减少船舶数量 减少渔业补贴 加强渔业登记和信息记录 禁止使用方便旗和双重国旗
h
8
控制参数
总许可渔获量TAC 参考点(reference point) 限制船舶总数
全球总渔获量TCW (Total Catch of World) 个别配额IQ (Individual Quote) 可转让配额ITQ 目标点(Target point)-追求最高社会效益
h
9
1、减少渔船数量
要求各国减少30%渔船 1998年,德国提出计划
h
19
历史地看待补贴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渔业发达国家发展时, 机会成本较低,渔业积累的资金较多, 因此在向负责任渔业过度时,自身调整 的能力较强。
不是全面、系统的、科学的方法 是全面的、直接见效的,可以操作的方
法 是量化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模糊,模糊
h
5
一、控制捕捞能力
许可证
限制入渔许可证的数量 限制渔具、作业方式和渔船类型 提高许可证费,促使入渔船数减少 按一定比例逐步减少许可证数量
渔船回购计划 限制和不提倡旧船转让
h
6
捕捞能力控制一般方法
h
12
不提倡将减少的渔船转移到其 他渔业、地区和国家
80年代德国淘汰的大型拖网加工船
仍然在捕鱼,并未减少全球的捕捞能力 原设计是捕捞底层鱼类,而现在用来捕中上层鱼
类,应用中有技术不合理现象 一段时间内,捕捞技术水平、管理效率和经济效
率有所降低
98年日本政府向企业赎买130艘金枪鱼渔船, 沉入海底作人工渔礁。
减少90%渔船;日本提 出减少渔船660艘,方 便旗120艘。至2000年 将减少20%船数。 实施渔船回购计划:
韩国渔船200艘 台湾渔船460艘 印尼渔船24艘
1999年初我国提出海洋 捕捞零增长
2003年我国提出旧船报 废和减船计划,2010年 的比2002年减少3万艘, 13.49%。
实施TAC的其他难点
TAC主要考虑生物资源保护问题,部分 考虑到经济效益。
TAC是把公共财产分配转变为个人私人 财产。
ITQ在理论上能使生产水平高和经济效益 好的渔民获得更多的配额,但技术的发展
将使捕捞能力增加。
实施中,还需对混捕的比例和数量作规 定
h
15
实施TAC的基本条件
需经常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收集捕捞数 据资料,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估 算确定TAC。
还需从法律上立法,认可渔业资源的私 人专属使用权的合法性,以及它的特殊 财产地位,许可专属使用权的转卖。
应开展有关我国实施TAC制度或ITQ制度 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对策方面的研究。
h
16
3、“补贴”造成捕捞能力过 剩
全球渔业补贴达1500-2000万美元 OECD统计认为中国渔业补贴达35%。但是
我国2010年总功率数比 2002年减少10%。
h
10
2003年农业部渔业局发布
全国海洋捕捞渔船船数和功率数 2002年底的222,390 艘、12,696,631千瓦; 2010年的192,390艘、11,426,968千瓦; 船数减少3万艘,功率数减少1,269,663千瓦, 年均减少3,750艘、158,708千瓦。 初步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盲目增长和资源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