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后现代主义及其建筑理念和建筑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说后现代主义及其建筑理念和建筑艺术

中文三班:米小娟2007020337

李孟霞2007020325一、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名词解释

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在普通大众心里,尤其是大学生心目中,它所代表的含义是叛逆、反传统、非物质、超越主流、夸张、荒诞……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做了一些调查,节选了几个比较有代表的说法,这些都是来自学生,分别是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

1、一个发达的社会体制,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一些高于物质的东西。

2、应该是以现代主义为比较对象,是它的继承与发展。源于现代主义但不同,从社会

角度来看,应该是对社会另一个方面的……也许是负面的思考。

3、首先弄清现代主义,它是20世纪初左右的一种艺术形式,他们用区别于之前写实

的艺术形式,加以抽象和升华,类似于中国的写意画。后现代主义就很好理解了,

在超越主流的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下,以更加夸张的艺术手法,表达我们的生活艺

术。

4、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

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

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

景’等等,从而,促使了‘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偶发派’和‘表演

派’的出现”。

基本上,这四点已经说出了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最基本理解,或者说不同流派对后现代主义不同的阐释。绝大多数理论家都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体现在各种艺术领域的,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等等,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是由多种艺术融合而成的,它无法让人对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精准界定。

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甚至说:“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个大杂烩。我看其中有两个相反的趋向。一个是‘新学院派’,它抄袭古典主义,但这一派人并不去复兴真正的古典精神,不过摆弄而已……另一趋向是逃避一切规律,提倡‘爱怎样搞就怎样搞’,把互相矛盾的东西杂在一起。”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尝试为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写下关于我们的个人理解:

后现代主义,是出现在大约二十世纪六下年代,并于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九十年代开始渐趋消退的艺术思潮,继承却又反叛于现代主义,以人道主义与理性主义为核心,是对当代社会最理智的批判与思考,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在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世界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在此期间,科技与理性成为功臣。科技发展了机器,它们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最为悲哀的是,本来应该高于科技、控制理性的人类成为了机器和理性的奴隶:理性成为了纯粹的工具理性,变成了掠夺他人的御用工具;人道和人权也服从于工具理性;机器的发展,为更高规模的战争提供了可能性。

并且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以自然的损害为代价,对自然的破坏愈演愈烈,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一方面,极力开采或者新发现自然资源,毫无节制,导致有些资源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出各种有害物质,进一步恶化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环境的恶化导致人们开始了反思。

因此后现代主义是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它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关乎人们最切身的感受。

在后现代主义出现的这么多年间,它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共同发展。它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派新气象,从一开始后现代主义就想突破审美规范,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主张多元承认多中心并关注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艺术形式,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形态范畴转向了方法论,表达多种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矛盾的集合体,多种价值互相纠葛,后现代艺术家甚至常常自我否定,或相互否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现代主义还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它出现时间不长却展现出了蓬勃生机。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概念的源头

美国后现代主义美学家依哈布·哈桑的《后现代转折》中认为,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一词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1934年,弗·奥尼斯在一部诗选中首先采用了后现代主义一词。随后这个词在汤恩比的《历史研究》中出现。

其实在70年代的十年间,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已在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艺术领域悄然兴起,并不失时机地冲击和影响着所谓的主流文化艺术。而它们的名称也不相同:“如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e),意大利:‘超前卫主义’(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主义’(New Expression)、‘新具象主义’(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绘画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

领域里有的学者指出,最先使用“后现代”的是赫纳特。他在1945年发表了题为《后现代住宅》的论文,将“后现代”作为专业术语使用。随后于1964年,建筑师们在评论约翰逊的作品时使用“后现代”一词。再往后,1967年,派韦斯纳又使用这一术语。1975年,在艾森曼和斯坦因的对话中,后现代概念就开始已被用来表述某种建筑倾向。也有人认为,最早在建筑上提出后现代看法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他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的时候,就旗帜鲜明地挑战密斯·凡德勒的“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原則,提出“少则厌烦”(Less is bore)看法。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首先是与所谓的现代建筑的死亡——伊戈之死相联系的。“伊戈之死”:现代建筑,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当时身名狼藉的帕鲁伊特·伊戈(Pruitt-lgoe)居住区,或者说它的若干坐板式建筑物由黄色炸药给予了慈悲的临终一击。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精确地认定现代主义建筑的死期,它是被猛烈一击后死去的。许多人不曾注意到这一事件,也无人为之出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突然死亡的说法失实。

(选自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帕鲁伊特·伊戈是按照现代建筑国际协会(CIAM)最先进的理想建成的。1951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奖励。它有雅致的14层板式建筑群,合乎理性的“空中街道”(这可免受汽车之害,但结果却是很不安全的罪案发生地),“阳光、空间和绿化”,勒·柯布西耶称之为“都市生活的三项基本享受”。然而,最后还是嘭、嘭、嘭几声使它们解脱了苦难,变成了废墟。我们尽管能从现代建筑之死中看出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必要,但我们还是不了解后现代主义建筑究竟是什么东西。

而文丘里也在其专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说: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吓唬住了。我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要“纯粹”,折中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既反常又无个性,既恼人又“有趣”,宁要平凡的也不要“造作的”,宁可迁就也不要排斥,宁可过多也不要简单,既要旧的也要创新,宁可不一致和不肯定也不要直接的和明确的,我主张杂乱而有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