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美学---中外桥梁美学赏析论文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6345fe700abb68a982fb61.png)
桥梁美学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但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
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沉淀而来的的人文情怀,桥梁亦是如此。
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
它从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生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学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
人们所建设的桥梁不仅希望桥梁所能达到实用的功能,而且还注重桥梁美的特性。
例如北京郊区的卢沟桥。
不仅栏杆上雕刻的485个狮子千姿百态,堪称一绝,桥头的华表,碑亭更是典雅华丽,比例恰当,精美异常,而且大桥的整体造型,对称均衡,比例恰当,和谐统一。
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颐和园玉带桥和17孔桥,也以其独特和美丽的造型驰名中外,洁白的桥身与清山碧波、绿树红花、亭台楼阁融为一体,和谐美观、相映成趣,一直是许多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入画入照的佳景。
现代人们更注意桥梁美学的功能,例如我国最近几十年修建的长江上的铜陵大桥和赣江上的南昌八一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和国外的许多的桥梁,都做了专门的景观设计,使这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大型桥梁的造型美,而且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桥梁建筑一绝——赵州桥中来具体的发掘这种美。
始建于隋凯皇十五年的赵州桥,千余年来,它栉风沐雨,曾历经十余次水灾,多次战乱,八次地震,依然巍然屹立于我交河之上,除了少许石拱坍塌之外,其余皆保存完好,这在桥梁史上十分罕见。
赵州桥历经沧桑却保存完好,这应该归于主持设计它的李春等人。
他们所选的桥址曾是输入运输码头,被加固的河岸,十分有利于河床的保护,是桥梁能够在千年中承受洪水的冲刷、地震的侵袭。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坦形拱的创造与应用,赵州桥曾是隋朝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但交河每逢夏秋之际泛滥,据文献记载,赵州桥在建成后的1300多年中曾历经11次较大洪水的考验,这充分说明了在这样的地方,只有建拱桥才能借助其大跨满足水上运输和排泄洪水的需要。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4620f40242a8956bece47d.png)
同济大学桥梁美学课程论文桥梁美学目录一引言 (2)二桥梁建筑美的基本因素: (2)1.统一和谐 (3)1.1多样统一 (3)1.2结构体系统一 (3)1.3结构形态的统一 (3)2. 均衡 (3)3.比例协调 (4)4. 韵律优美 (5)三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 (5)1.梁式桥 (6)2.拱桥 (6)3.刚构桥 (6)4.桁架桥 (6)5.斜拉桥 (7)四色彩与材质的设计 (7)五与环境融和 (8)六结语 (9)[摘要] :浅谈美学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并以世界最美桥梁评选结果为例[关键词]:桥梁美学一引言日本的桥梁美学大师伊藤学先生曾说: “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他的说法一语道破了桥梁美学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桥梁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桥梁美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桥梁建筑美的基本因素:1.统一和谐1.1多样统一多样性是指桥梁由于功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造就的结构、样式、造型的多样性。
统一性则体现在某一座桥的内部构造上。
例如一座桥上的装饰如灯栏、浮雕的统一,可以增强桥梁美感。
比如北京卢沟桥上栏杆望柱石狮子,虽然其姿态形形色色、变化无穷,但由于其部位、轮廓、造型都是一致的,所以获得了整体上统一的美感。
多样中求统一:从复杂的结构中提出各种可以互相统一的因素,起到衔接。
联系和协调的作用,使整体看起来"天在无缝"。
如桥梁中栏杆。
灯柱、行杆。
桥墩、跨度一般采用整齐划一,相同形态、相同间距或有规律的变化,从而起到整体统一协调、简洁明快的效果。
统一中求多样:同中求异,统一中求多样,求变化,营造情趣与韵味。
1.2结构体系统一桥梁各局部设计要体现整体划一的概念,避免产生孤立、离散、自成体系的不和谐现象,这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
1.3结构形态的统一恰当地处理次要部位对主体部分的从属关系,使所有细部形态从属于总体的几何形态,用相似的几何形态将各个部分协调在一起,如同音乐中主旋律反复出现一样,产生和谐统一美感。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3e2e1a59eef8c75fbfb366.png)
桥梁美学摘要:自从上了桥梁美学这门选修课后,我加深了对桥梁理性分析之外的感性认识。
通过资料,我选了陪伴我长大的汕头海湾大桥,家乡的彩虹广州新光大桥,一直想去的英国的两座千禧桥来具体赏析。
关键词:汕头海湾大桥广州新光大桥英国伦敦千禧桥英国盖茨黑德千禧桥正文:(一)汕头海湾大桥我的父母都是桥梁工程师,小时候我跟着他们天南地北地到处跑,见过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桥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汕头海湾大桥了。
对于这座桥,我只想谈谈我对它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感情。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的美称,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
汕头是全国唯一拥有内海的城市,而汕头海湾大桥正是是细细品味汕头城市韵味的最佳观景点。
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它位于市区东部,经妈屿岛、跨越汕头港入海处,是一座主孔航道跨径432米的大跨度悬索桥,也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
全长2500米,宽23.8米,设双向6车道。
海湾大桥连接深汕高速公路和汕汾高速公路,已成为我国沿海高等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纽带,使深圳、珠海、厦门与汕头四个经济特区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汕头海湾大桥可谓是江城人民最得意的骄子,它伟岸、挺拔、大气、现代感十足。
长大后,我仍多次去汕头体验和感受大桥宏伟的雄姿。
乘车从南岸驶上大桥引桥,一眼望去宽阔的桥面。
一马平川,透过车窗饱览桥上的风景:近处一片茫茫滩涂,隐约看到靠海的渔船和渔民,远处海面烟波浩渺,一望无际。
乘车自南向北只需20多分钟,快捷舒适。
过去,如果趁木帆船出海,随潮涨潮落需需日,20世纪90年代初,坐汽垫船也要数小时。
一次,夜晚乘车目睹汕头海湾大桥夜景犹如“银龙探海”,桥上有照明灯1844盏,护栏每5公里一种颜色,从南至北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真是“七彩长虹”。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3b8e9d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c.png)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在桥梁建筑领域,桥的美学与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桥梁不仅是连接两个地点的工程结构,更是城市景观中的艺术品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设计与欣赏桥梁时,我们需要关注桥的美学特点,以及其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一、桥梁的美学特点桥梁作为一种工程结构,其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的优美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具备流畅而优美的线条。
线条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桥梁所处环境的审美需求。
有些桥梁的线条柔和曲折,给人以温柔柔美的感觉;而有些桥梁的线条则强烈而刚硬,给人以力量与稳定感。
线条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结构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营造出桥梁独特的美感。
2. 材质的选择桥梁的材质选择也对其美学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座用石材建造的古桥与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现代桥梁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不同的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
3. 融入周围环境桥梁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一座能够与自然景观、城市街道、建筑物等相协调的桥梁,将给人一种和谐和愉悦的感觉。
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布局,使得桥梁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1. 设计阶段在桥梁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师们需要考虑桥梁的功能性、结构性以及美学特点。
设计者首先要确定桥梁的用途和功能需求,例如是承载车辆还是行人,是穿越江河还是跨越高山。
接下来,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桥梁在承受荷载的同时保持稳定。
最后,设计师需要注重桥梁的美学设计,包括线条、材质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等方面。
2. 桥梁的欣赏与桥梁建筑的设计相对应,桥梁的欣赏需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桥的线条美感、材质质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来获得美的体验。
此外,在欣赏桥梁时还可以关注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探索背后的故事与人文价值。
三、桥梁的艺术价值桥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一种工程结构,更是艺术的产物。
桥梁美学结课论文
![桥梁美学结课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11de3ae45c3b3567ec8beb.png)
桥梁美学摘要纵观千年以上的建桥历史,世界上不少著名桥梁,不仅以其坚固耐用流传于世,还以其高梁市美超的建筑艺术依然光彩夺目。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进步,工业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们对工程建筑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上迂回交叉的、量国立交桥与高架桥、现代城市中的高架交通网络,几十公里长的海湾、海峡大桥等,不但是规模宏伟的工程实体,而且如条条“人间彩虹”,成为空间艺术结构存于社会之中。
世界各国不少大城市,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
至本世纪末,我国已建成现代化桥梁,在世界跨径排名录上已进人了重要名次,有的更是名列前茅。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国广大桥梁工程技术与科学工作者将面临建设更多能流传于世的桥梁艺术精品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桥梁工程标志艺术一引言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任何一座桥梁都有使用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功能。
从满足使用功能的方面而言,它是供车辆和行人跨越障碍的工程建筑物;但从欣赏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设计一座桥梁不仅是工程设计,也是一次艺术创作。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及创造美的科学。
随着桥梁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发展,在美学领域逐渐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的美学——桥梁美学。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为原理,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所以桥梁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桥梁美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桥梁美学的特点对于造型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个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设计在美学方面要考虑很多方面,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性建筑的标志意义。
桥梁美学上升到既懂得桥梁又懂得美学的专业人士的需要。
2.1桥梁美学的技术特性桥梁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美学,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优化,这是桥梁设计施工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美学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美学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比如桥梁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腐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
桥梁美学设计与欣赏
![桥梁美学设计与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a13532f3c8d376eeaeaa310a.png)
《《构成设计欣赏》》课程论文题目:桥梁美学设计与欣赏学校:学院:专业:姓名:学号:邮箱:摘要:阐述在桥梁设计中进行美学考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现代桥梁设计应把强化桥梁技术品质与体现桥梁关学价值相统一。
同时还要与其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
介绍桥梁美学理论及美学设计的实现,结合生态审美的理念从各方面分析了桥梁美学。
关键词:桥梁美学设计欣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发现美、追求美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及审美理论都更为成熟、更为系统化。
对于桥梁建筑,人们已不满足于其单纯作为交通运输上的构筑物的要求,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融人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
纵观世界各国的桥梁建筑,优秀的桥梁作品常被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成为时代的象征,历史的纪念碑和游览的胜地。
我国古代修建的赵州桥,其构思新颖独特、造型简洁美观,于坚固雄伟中又透着柔美秀丽。
桥面两侧的栏杆板上,龙兽状精美浮雕栩栩如生,似飞若动,虽然距今已有 l 300 年的历史,仍不失为桥梁设计中融功能、技术、经济、美观于一体的典范,并在 1991 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建筑之一。
又如北京的卢沟桥,不仅布局合理,宏伟壮观,栏杆上雕刻的485 个石狮子形态各异,堪称一绝。
在现代,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桥梁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桥梁作品,如重庆万县长江大桥,香港青马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广东虎门大桥等。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桥梁作品,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港钢拱桥,它与悉尼歌剧院完美结合而成为澳大利亚国家的象征;日本的南备赞大桥以其雅致简约的风格形成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以及美国的布鲁克林桥、旧金山金门大桥,英国的亨伯大桥等。
这些优秀的桥梁建筑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将美学融人结构之中,并通过不同的桥梁造型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美学与结构的完美结合而为大家所称道。
[桥梁美学设计思考]设计美学的论文3000字
![[桥梁美学设计思考]设计美学的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68b4bc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2.png)
摘要:阐述桥梁美学开展背景,同时介绍桥梁美学根本特点,最后综述不同桥型的美学设计要点。
关键词:桥梁美学美学设计结构美学一、前言桥梁美是环境美的一局部,然而,桥梁美的作用却远远超越了所在环境那有限的范围一座著名的大桥往往以它的雄伟壮丽精巧多姿而显示出人民的创造力,以它的先进技术,精湛工艺反映出社会的生产水平;以它的磅礴气势、充分活力标志着时代的精神;它常因此而成为人们欣赏和赞颂的艺术杰作,并得以流传久远近年,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已在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有不少地区在宽阔的大江大河上建造了各种类型的特大桥梁,这是前所未有的;同时, 方案兴建的高级公路、高速公路,它的美学设计对桥梁又有更高的要求一桥型要优美,并配合景观, 现代化公路网建设中大桥工程也为数不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各项交通事业的开展,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世界各国,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
我国的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仍为桥梁设计中融功能、技术、经济、美观于一体的典范,并在1991 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建筑之一。
悉尼港钢拱桥,美国的旧金山金门大桥、布鲁克林桥等,都表达了其在人类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精神作用与美学价值。
桥梁建筑已不单纯作为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而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存在于社会之中。
研究、设计和建造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新颖的桥梁结构,是我国交通建设开展迫切的需要。
二、桥梁美学设计的特点桥梁的根本功能是交通负荷、跨越障碍,但是如果单纯地把装饰当作美的唯一途径,而不重视它的实用价值,呢么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美。
桥梁审美观点应该是集使用功能、施工技术、造价经济与造型美观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体,要共同作用,才能美寓其中。
桥梁美学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桥梁各构造形象桥梁本身各部构造的形象宜简洁纤细、流畅明快,最好使快速运动着的人们在瞬间的最初一瞥中得到“明确,深刻”的印象。
桥梁与美学论文
![桥梁与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aab4c4561252d380eb6ef4.png)
桥梁与美学论文题目:桥梁美学的鉴赏学生姓名:张宝鹏学号: 20101592院系名称: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道桥10-1班指导教师:丁剑霆职称:教授二○一三年五月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但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
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沉淀而来的的人文情怀,桥梁亦是如此。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1 概论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
2 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
首先它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另外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
外露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
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结构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
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非对称结构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
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
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
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
3 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
桥梁美学论文
![桥梁美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14e72f2f60ddccda38a057.png)
浅谈对桥梁的认识经过一学期桥梁美学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桥梁的知识。
姜老师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关于桥梁美学方面的知识,还介绍了桥梁的发展史﹑桥梁结构方面﹑桥梁施工方面﹑桥梁计算方面的知识甚至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路桥公司的信息,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桥梁专业的兴趣,也解除了我们的疑惑,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对桥梁的认识。
一桥梁的发展史以及桥梁的分类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桥也是最原始的桥是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河流中的石块,岸边生长的藤萝等。
由于这种原始桥不易形成,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人类开始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者堆石﹑架石为桥。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梁分为石桥和木桥。
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
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
现在尚存的赵州桥,建于公元605~617年,净跨径为37米,首创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
中国古代石拱桥拱圈和桥墩一般都比较薄,比较轻巧。
罗马时代,欧洲建造拱桥较多,如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间在罗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桥。
此外,出现了许多石拱水道桥,如现存于法国的加尔德引水桥,建于公元前1世纪,此桥分为3层,最下层为7孔,跨径为16~24米。
罗马时代拱桥多为半圆拱,跨径小于25米,桥墩很宽,约为拱跨的三分之一。
11世纪以后,尖拱技术由中东和埃及传到欧洲,欧洲开始出现尖拱桥,如法国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维尼翁桥,为20孔跨径达34米尖拱桥。
拱桥除圆拱﹑割圆拱外,还有椭圆拱和坦拱。
公元1542~1632年法国建造的皮埃尔桥为七孔不等跨椭圆拱,最大跨径约32米。
当时椭圆拱曾盛行一时。
1567~1569在佛罗伦萨的圣特里尼塔建造了三跨的坦拱桥,其高跨比为1:7。
石梁桥是石桥的又一形式。
中国陕西省西安附近的灞桥原为石梁桥,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
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桥,即为多跨梁式桥。
桥梁美学论文【范本模板】
![桥梁美学论文【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264a5511a37f111f1855bf4.png)
桥梁美学论文-斜拉桥之美年级: 学号:姓名:专业:二零一三年六月斜拉桥赏析【摘要】:斜拉桥是一种比较年轻的一种桥,它有体型轻巧、简洁美观、条线分明、造价经济、受力合理等优点,在现代社会中十分受到欢迎,本文主要是对斜拉桥这一类桥的历史、结构、形状、受力原理等进行介绍分析以及对该类桥的美学赏析,其中列举了一些著名的斜拉桥,如:日本多多罗大桥、中国杨浦大桥、法国米洛高架桥。
关键词:斜拉桥介绍美学赏析图表 1简介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三部分组成。
斜拉桥(cable stayed bridge)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斜拉桥是由许多直接连接到塔上的钢缆吊起桥面,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
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
第一座现代斜拉桥是1955年德国DEMAG公司在瑞典修建的主跨为182。
6米的斯特伦松德(Stromsund)桥.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为俄罗斯的俄罗斯岛大桥,主跨径为1104米,于2012年7月完工.斜拉桥是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柱上的桥。
它由梁、斜拉索和塔柱三部分组成.斜拉桥是一种自锚式体系,斜拉索的水平力由梁承受.梁除支承在墩台上外,还支承在由塔柱引出的斜拉索上。
按梁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钢斜拉桥、结合梁斜拉桥和混凝土梁斜拉桥。
构造原理桥承受的主要荷载并非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其自重,主要是主梁。
以一个索塔为例,索塔的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在一起。
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索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墩了。
桥梁美学赏析
![桥梁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2af8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d.png)
桥梁美学赏析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
桥梁的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首先,桥梁作为人类技术的杰作,展示了人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高超能力。
无论是古代的石拱桥还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桥梁都展示了人们对于建筑材料和结构力学的深刻理解。
通过合理的力学设计和结构布局,桥梁得以稳定地横跨河流、峡谷或道路,实现人类之间的连接。
桥梁的美在于它们能够表现出坚固和稳定的特点,同时又不失优美、轻盈的姿态。
其次,桥梁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设计师们常常通过桥梁的造型、构造和装饰,展示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创造力。
桥梁的形式多样,有拱桥、梁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每一种桥梁都有其独特的美感。
比如,古代的石拱桥常常采用对称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展现了古人对于协调和秩序的追求;而现代的悬索桥则通过曲线和线条的流畅性,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创新和现代性。
桥梁的美学还体现在其功能与环境的融合中。
好的桥梁设计通常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周围的美景和文化氛围。
一座桥梁所处的位置、横跨的河流或峡谷,都为它赋予了独特的景观价值。
桥梁所呈现的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得人们不仅仅欣赏到桥梁本身的美,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景观的美好。
此外,桥梁的美学还通过材料和颜色的运用得以体现。
不同的桥梁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和颜色会赋予其独特的外观特点。
比如,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常常呈现出灰色或白色的外观,给人一种简洁、大气的感觉;而古代的石拱桥则以灰、青、红等多种颜色的石料构建,展现出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桥梁美学在于能够将建筑材料和颜色的运用与形式美、结构美相融合,使人们在欣赏桥梁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和颜色所带来的视觉愉悦。
综上所述,桥梁美学赏析旨在探讨桥梁作为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从桥梁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艺术表现形式、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材料和颜色的运用等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的建筑结构。
桥梁美学论文-1
![桥梁美学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789a00727fd5360cba1adb3a.png)
金门大桥——美学诱惑学院:航空宇航学院摘要横跨金门海峡,连接太平洋和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旧金山的代言,更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
它的美深深吸引着一批批接踵而至的游客,也让仅仅只看过图片的我沉醉不已。
认识它是在这门课之前,可真正的了解它,并透过它从美学的角度去看桥梁却是在这门课之后。
所以选择它作为结课论文的题目也就顺理成章。
写这篇论文之前,我上网浏览了金门大桥的图片,搜索了关于它的简介,看了一部同名的电影,不可少的也读了关于它的一些奇闻异事。
加上自己对金门大桥,对桥梁,说不上从美学,只能算自己的解读和感悟写了这篇论文。
The orange towers of the Golden Gate Bridge-probably the most beautiful, certainly the most photographed bridge in the world-are visible from almost every point of elevation in San Francisco. The only cleft in Northern California's 600-mile continental wall, for years this mile-wide strait was considered unbridgeable. As much an architectural as an engineering feat, the Golden Gate took only 52 months to design and build, and was opened in 1937. Designed by Joseph Strauss, it was the first really massive suspension bridge, with a span of 4200ft, and until 1959 ranked as the world’s longest. It connects the city at its northwesterly point on the peninsula to Marin County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rendering the hitherto essential ferry crossing redundant, and was designed to withstand winds of up to a hundred miles an hour and to swing as much as 27ft关键词金门大桥美学感受引言本文首先写自己第一次见到金门大桥照片的感受,引出自己对桥梁设计的小小建议;接着介绍旧金山金门大桥,包括其建造背景,桥梁结构和相关报道;谈谈自己对中西,古今桥梁的认识,以及对桥文化的理解和桥魂的感悟;再由“自杀圣地”的头衔,写自己对金门大桥美学诱惑的感受;最后总结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和写论文的感受。
桥梁美学鉴赏的课程论文
![桥梁美学鉴赏的课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3e17d405087632311212a6.png)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桥梁美学的鉴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自动化班级机0801-1班学号姓名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1.概论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1]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
2.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
首先它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另外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
外露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
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结构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
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非对称结构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
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
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
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
3.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
桥墩在考虑荷载等因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数量少、形态统一。
城市高架桥要避免墩高、量多,注意梁底处理,使桥下空间明亮而舒畅。
桥台应能充分体现其功能及存在感,与上部结构相协调,与地基相结合,适当增大梁下空间。
拱桥美学赏析
![拱桥美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969beefab069dc51220109.png)
拱桥美学赏析摘要:文章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对拱桥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具体不同类型的拱桥形式,作者做了分析探讨,对拱桥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拱轴线、拱肋、实腹拱桥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几种。
相比其他桥型,拱桥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景观桥梁设计中被经常采用。
以下分别对拱桥的几种结构形式的美学特征进行解读。
一、拱桥的总体美学特点拱桥天生是美丽的,它的美在于优美的主拱曲线孕育着强大的力量,产生着一跃而过的力动感与跨越感,加上柔美拱曲线与直线形的梁柱、杆结合,呈现出刚柔并济、韵律优美的绰约风姿。
以1种或几种建筑要素连续重复的排列可形成连续的韵律。
桥梁自身是连续结构,故韵律的连续性是基本的,无论整体或局部,空间或外观,单体或群体,只要在建筑构图上运用节奏韵律的各种构图手法,均可获得多样统一、和谐优美、情趣生动的美感。
不论是圆曲线、抛物线、悬链线的拱,都有规则的曲率变化,因此拱桥是富有韵律的桥型。
拱曲线是柔性的,桥面板是直线型的;但拱桥轴线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曲线,不似千丝万缕,拱轴线是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连续多跨拱桥的动感变化,加之其强劲的力度感,优美的曲线造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二、每种拱式结构美学解析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桥梁体系,是一种推力结构。
多采用圆曲线、抛物线、广义或狭义悬链线为拱肋的曲线造型。
近年来拱桥的造型设计已突破过去传统的结构和模式,新的结构造型为优美的拱桥又增光添色,拓宽了应用前景。
①实腹拱桥古代的砖石拱桥多半是实腹拱,即拱背两侧有拱墙,内部填实,上铺桥面。
拱圈的厚薄取决于拱上填筑的高度。
填筑越薄,拱圈亦可减薄,更为轻巧。
石拱桥的古代实例在东、西方都有。
首批建造成可识别样式的拱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的波斯。
罗马人最早使用半圆形拱,这种拱形易于适应不同的要求。
中国的平圆拱(圆形较小的片段)在中国水乡多为三孔或更多的孔数(一般以奇数孔)的拱桥,中孔最大,拱顶极薄,边孔随坡递减,拱一般多做半圆或略大于半圆。
结构美学---中外桥梁美学赏析论文
![结构美学---中外桥梁美学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89188e680203d8ce2f2470.png)
斜拉桥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图1由图可知,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的索塔型式大部分有A型、倒Y型、H型、独柱等型式,当然世界各地也有其他的塔形的斜拉桥,比如后面介绍的福建泉州晋江大桥就是世界首座“开”字型桥塔斜拉桥。
斜拉索布置大部分为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等,很少有交叉的索面,但目前斜拉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索面的处理上先后了有了山西太原的祥云桥三维空间中的索面、巴西奥利维尔大桥X型交错拉索面等不同于传统的索面。
在这些带有新奇美妙的桥塔和索面的桥梁建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桥型会越来越多的展现在公众的眼前,创意和创新,已经越来越越多的被桥梁设计师所重视,而这些新奇的塔和索,也反应了桥梁美学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桥梁美学赏析的发展。
二、著名的斜拉桥示例:2.1莱茵之膝大桥图22.1.1简介莱茵之膝大桥位于德国北威州杜塞尔多夫的莱茵河畔,桥梁建在莱茵河一个狭窄的弯曲河道上,从高空看,这一河段就像一个人的膝盖一样,所以,这座桥就叫做“莱茵之膝”大桥。
莱茵之膝大桥的创意来自于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塔穆斯,大桥的两座主塔高114米,主塔两侧各有四道斜拉索。
主桥跨度为320米,宽29米,桥高3.4米。
大桥跨河段长564米,全桥总长1519米。
2.1.2美学赏析图3莱茵之膝大桥的塔是两条平行的柱子,之间没有任何的连接,而索也只是简单的四根,给人一种简单宁静的美。
她没有其他斜拉桥那么多的拉索,但却也十分的安全,不必要的点缀只会增加庸俗和赘余,莱茵之膝大桥的塔和索,都恰到好处,相互映衬,简约古朴。
图4莱茵之膝大桥连接的是这座城市莱茵河右岸第三区的弗雷德里克与左岸第四区的上卡塞尔,而在莱茵河左岸的卡塞尔有德国著名的莱茵塔,就如图中一样,塔的高耸与雄浑,桥的简约与古朴,再加上周围色调一致的建筑,莱茵之膝大桥很好的融合在当地的环境之中。
周围又没有比莱茵塔和莱茵之膝大桥高的建筑,所以,在我们的视野中,有塔的高耸挺立,也有桥的平铺延展,显得整幅画面有立体感、层次感。
结构美学之桥梁
![结构美学之桥梁](https://img.taocdn.com/s3/m/cac7b4cfd5bbfd0a79567308.png)
结构美学-中外桥梁美学赏析和谐之桥-协调的美摘要: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诠释也一直在变化着。
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艺术界,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桥梁,作为人类跨越障碍的存在,其功能是不能被忽略的,但是,其美学价值也随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得到日益的重视。
美有多种表现形式,最为简单,最为直观的就是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这种或与当地自然景观,或与当地民族风俗传统相协调的美,给人一种无比安心的舒适感,让人赞叹,让人感动。
关键词:桥美学自然环境民族风俗和谐过江龙索桥:环绕四周的是蓊蓊郁郁的树木,由于靠近海,天空也格外的蓝。
亚龙湾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
这如诗如画的景色,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此在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内,任何人类所谓的现代设施都会破坏这种原生态的美——如果建设不完美!而过江龙索桥,不但没有破坏这一意境,反而使游人们能更深切的感受这里的美。
她全长168米,最高处距山谷地面40多米。
三条钢筋主缆加上其稳定作用的链接索,构成一个个平行的三角形,使过江龙索桥显得格外稳定,除去游人对高度的恐惧,也给人一种在摇篮里的感觉。
另外,由于简单的线条连接让桥的主体变得更加简单纤细,视觉上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它的护栏用的是天然纤维编织成的绳索,这样不仅能够给游客一种悬空感,而且在主观感觉上让人觉得更自由。
木质基板则更是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
从整体效果上来看,过江龙索桥没有“钢筋铁骨”的生硬和征服感,而是仿佛一条天然的藤木完美的镶嵌在两座山之间。
这种简单,绿色化作风使其完美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安徽宏村画桥: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的让人心醉。
想要进入宏村,则必要经过南湖,而想要穿过南湖,则又必须经过画桥。
诺曼底大桥美学赏析论文
![诺曼底大桥美学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6dcee2f8c75fbfc77db27b.png)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诺曼底大桥美学赏析摘要:本文就法国诺曼底大桥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介绍和美学赏析,注重突出了对大桥简约风格的及其美学特征的肯定,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另外对其创新,工程技术,整体意境等也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关键字:法国诺曼底大桥斜拉索美学赏析引言:法国诺曼底大桥最具特色的就是其斜拉索,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
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1]一.诺曼底大桥简介及其各部分结构赏析法国是个具有浓郁浪漫主义的国家,其证明莫过于那些极具本土味道的建筑了。
你可以从巴黎凯旋门领悟到什么叫做信仰,从埃菲尔铁塔中领悟到什么叫做厚重,当面对卢浮宫中形形色色的吸引眼球的文物,你肯定会大喊一声“miracle!(法语:奇迹)”当然,法国的前辈们给法国创造了如此多的惊喜,那么后辈们呢?答案自不用说你也能领悟的到。
其中法国的诺曼底大桥就是这样一座有代表性的建筑,它宏伟,它壮观,它堪称世界上的精品。
法国诺曼底是一座大桥双塔双索面大跨度复合斜拉桥,坐落在法国北部塞纳河的河滩上,由M.Virlogeux设计,建于1994年。
它是一座与当地景观完美协调的斜拉桥,以其细长的结构和典雅的造型而著称。
20世纪末的一次由国际桥梁和工程协会组织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评选中,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座桥梁中脱颖而出,被授予了“20世纪世界最美的桥梁”桂冠。
[2]1.1诺曼底大桥的灵魂——斜拉索如果把诺曼底大桥桥身比作一个人的身体的话,那么它的斜拉索就是这座大桥的灵魂。
结构美学与桥梁艺术
![结构美学与桥梁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73b80e9f8c75fbfc77db22a.png)
结构美学与桥梁艺术电气工程学院李彦葵2009302540230国外桥梁赏析1、德国NECKAR CANAL桥图一图一是德国最早的长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内卡运河桥(NECKAR CANAL BRIDGE),建于1950年,主跨96 m。
在结构上,它看上去是钢构桥但实际上是三跨连续梁桥,边跨在翼墙后面,长细比为25~56,预拱度几乎觉察不出来。
梁底曲线缓和而优美,悬臂桥面形成薄的“饰带”,而其阴影又增加了梁的纤细轻巧。
桥身为温暖柔和的乳黄色,与周边景色不相冲突,自然和谐,和运河岸边的风光一起构成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它就像一条轻柔的缎带,其外观轻盈纤细的形态,显示出一种令人感到优美又富有生气的魅力,宛如优雅起舞的少女,美丽有如梦幻,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德国科歇尔高架桥图二图二中为德国盖斯林根高速公路上的科歇尔高架桥。
该桥长达1128米高达185米,而31米宽的高速公路支承在跨度138米的单式箱梁上,其梁高6.5米、底宽仅8.60米,每隔7.66米有一斜撑,如此纤细的箱梁使桥墩顶面只有8.38米宽,5米厚,从横向看桥墩边线带有抛物线状曲线向下扩宽,到地面处为宽15米,厚9米,这对很高的桥墩来说无疑增加了柔和优美感,整座桥梁纤细轻盈,毫不妨碍视线,从任何角度看,科歇尔峡谷的美景都不受损害。
无论是从结构的轻巧美感,还是从与环境的融合协调来看,科歇尔高架桥都具备打动人心的美。
国内桥梁赏析3、江苏无锡民主桥图三图三中为江苏无锡市的民主桥,是一座双曲拱桥。
在结构上,将拱桥化整为零,预制、组合拼装与现浇混凝土相结合。
主要构件有拱肋、拱波、横梁以及拱上建筑的各种部件。
构思独特,充分发挥双曲拱桥构造特点,组合拼装成三叉形的双曲拱桥。
它吸取了传统拱桥的优点,形态简洁柔美、宁静稳定,拱曲线与直线形的梁柱结合,呈现出刚柔并济、韵律优美的绰约风姿。
同时因为它独特的三叉形,造型新巧,因地制宜,比一般拱桥又多了一份大胆与活泼。
结构美学
![结构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cbda9f55f01dc281e53af00d.png)
结构美学-中外桥梁美学赏析城市设计学院2009301540019杨道刚欣赏桥梁名称:中①侗族风雨桥②贵州镇远小七孔外③美国,奥斯汀步行桥④意大利,太阳能风力发电桥选择关键:我所选择的欣赏对象是比较民族的、绿色的、环保的、节能的、和谐的,这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世界文明的今天,桥梁不仅要注重使用功能,还要具有美感,更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是清洁的低碳的环保的。
这些综合因素在桥梁上的体现,才能体现桥梁的现代美,更符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观。
①侗族风雨桥侗族风雨桥是少数民族侗族最具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这种桥之所以称为建筑,是因为这种桥是楼房与桥梁的结合体,其中楼房是侗族特色的吊脚楼,这种桥体设计恐怕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和湖南一代,因此此类桥梁也主要集中于此。
一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材料科学也发展滞慢,侗族人建造桥梁主要是石材,因为开采运输较为方便,加工技艺也较为完善,这座风雨桥就是由石材建造而成。
该桥桥身是由石头建造的弧形拱桥,桥身主体是赵州桥的形状,只不过桥上是平直的而不是弯曲的。
该桥桥上是侗族的吊脚楼,也可以称为亭台楼阁,为文人雅士提供休憩之所,临阁远眺,好高骛远,看侗族村寨之美景,欣赏侗族灿烂之文化;等到雾雨时节,还可以咏叹“山色朦胧雨亦奇”之奇观,观雾海翠山之桃园。
风雨桥还是少男少女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得到见证的爱情才是天长地久的爱情。
这些表明,侗族的风雨桥,不仅仅是一座桥,而是精神的家园,这里承载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感情。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侗族风雨桥将在世界上发挥它的光芒。
②贵州镇远小七孔贵州镇远小七孔,即位于贵州省镇原县的小七孔拱桥。
桥体由七个小圆拱构成,构造材料为石材。
七个小拱一字排开,立于青山碧水间,与环境完全融合,仿佛桥体天然生成,吐水而立,小七拱是为小七孔也,因为“孔”是天然现象,不必人为修饰。
小七孔展现的是一种静态的美感,静得让人沉醉于青山绿水间,亲切自然,而且连续的小孔给人以韵律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拉桥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
图1
由图可知,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的索塔型式大部分有A型、倒Y型、H型、独柱等型式,当然世界各地也有其他的塔形的斜拉桥,比如后面介绍的福建泉州晋江大桥就是世界首座“开”字型桥塔斜拉桥。
斜拉索布置大部分为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等,很少有交叉的索面,但目前斜拉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索面的处理上先后了有了山西太原的祥云桥三维空间中的索面、巴西奥利维尔大桥X型交错拉索面等不同于传统的索面。
在这些带有新奇美妙的桥塔和索面的桥梁建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桥型会越来越多的展现在公众的眼前,创意和创新,已经越来越越多的被桥梁设计师所重视,而这些新奇的塔和索,也反应了桥梁美学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桥梁美学赏析的发展。
二、著名的斜拉桥示例:
2.1莱茵之膝大桥
图2
2.1.1简介
莱茵之膝大桥位于德国北威州杜塞尔多夫的莱茵河畔,桥梁建在莱茵河一个狭窄的弯曲河道上,从高空看,这一河段就像一个人的膝盖一样,所以,这座桥就叫做“莱茵之膝”大桥。
莱茵之膝大桥的创意来自于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塔穆斯,大桥的两座主塔高114米,主塔两侧各有四道斜拉索。
主桥跨度为320米,宽29米,桥高3.4米。
大桥跨河段长564米,全桥总长1519米。
2.1.2美学赏析
图3
莱茵之膝大桥的塔是两条平行的柱子,之间没有任何的连接,而索也只是简单的四根,给人一种简单宁静的美。
她没有其他斜拉桥那么多的拉索,但却也十分的安全,不必要的点缀只会增加庸俗和赘余,莱茵之膝大桥的塔和索,都恰到好处,相互映衬,简约古朴。
图4
莱茵之膝大桥连接的是这座城市莱茵河右岸第三区的弗雷德里克与左岸第四区的上卡塞尔,而在莱茵河左岸的卡塞尔有德国著名的莱茵塔,就如图中一样,塔的高耸与雄浑,桥的简约与古朴,再加上周围色调一致的建筑,莱茵之膝大桥很好的融合在当地的环境之中。
周围又没有比莱茵塔和莱茵之膝大桥高的建筑,所以,在我们的视野中,有塔的高耸挺立,也有桥的平铺延展,显得整幅画面有立体感、层次感。
同时,从这个角度看到的莱茵之膝大桥,桥的斜拉索交错在一起,让人产生了错觉,线条丰富,粗细有致,和从正面看到的(如图2)给人两种感觉,这都来源于莱茵之膝大桥的塔和索设计的美妙,简单产生
了丰富,给人一步一景的感觉。
2.2奥利维尔大桥
图5
2.2.1简介
奥利维尔大桥位于巴西圣保罗的皮涅鲁斯河上,桥高138米,由两座桥面组成。
桥塔是两座交叉的支撑吊塔组成的,是世界上首座X型大桥。
2.2.2美学赏析
图6
奥利维尔大桥突破了传统的斜拉桥建造方法,在世界上首创X型桥面和X型桥塔。
桥塔是竖直方向上的X形,桥面是水平方向上的x形。
二者在河的一畔交错,在空间上显得更有立体感,再加上两个弧形桥面,桥面上和斜塔之间的斜拉索,在两个X的交错处给人热闹的感觉,线条在这里相互交错,粗的是斜塔,细的是斜拉索,直的是线条,弯的是桥面,让人惊叹不已,这样的塔和索的设计,使得奥利维尔大桥多次入选世界十大不可思议的桥梁。
灯光下的奥利维尔大桥更显英姿,塔和索的立体感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下,明暗交错,冷暖交替,再加上桥下静静的河面,周围的万家灯火和车水马龙的街道,奥利维尔大桥是灯光的海洋,是颜色的海洋,让人沉醉其中。
2.3晋江大桥
图7
2.3.1简介
晋江大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的入海处,大桥全长2.74公里,跨越晋江,其中主桥长365米,桥宽38米,大桥主塔高134.125米,是世界上首座“开”字形桥塔的斜拉桥。
2.3.2 美学赏析
图8
晋江大桥首次采用的“开”字形桥塔改变了斜拉桥传统的塔形,在形式上实现了创新。
“开”字两条横杠在两端处微微上挑,富有动感,给人活力清新的感觉;同时,桥面长度和高度与桥塔的高度比例适合,协调统一,大桥主桥梁体为双波浪鱼腹式结构,具有线条流畅美观的特点。
图9
“开”字形桥塔像加上旁边的斜索,就像泉州张开双手,敞开胸扉欢迎四方宾客一样,体现的是泉州开放的姿态和泉州市民热情大方的特点。
图10
灯光下的晋江大桥利用光影的效果,在晋江上展现了一条巨龙卧江的画面,星光、灯光还有河面倒影的粼粼波光,显得晋江大桥隽秀多姿,
2.4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图11
2.4.1简介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湖北黄石水道上游,是国家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湖北省东段(武黄高速公路和黄黄高速公路)和国家高速公路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段的共用过江通道,大桥路线全长约15.149KM,其中大桥主体全长约6.3KM,主桥主跨为926米组合梁斜拉桥,居世界同类桥梁第二位,为湖北第一桥。
2.4.2美学赏析
图12
鄂东长江大桥采用的是倒“Y”型桥塔、是双面斜索面的经典桥型,属于双塔斜拉桥。
桥塔设计将湖北荆楚文化与现代桥梁工程相结合,以“凤翎”的元素符号位表现形式,表现出一种吉祥的气息及湖北人民腾飞的愿望。
通过线条的处理和形体的秀化,使桥塔内敛含蓄,别具一格,新颖又不乏神韵。
凤翎形桥塔紧紧地与湖北的地域、历史、文化相结合,景观方面独一无二,别具特色。
图13
鄂东长江大桥的倒“Y”型桥塔使得双面斜索面在桥塔中间积聚,就像斜索是从桥塔中间迸发出去的,在灯光的照耀下,斜索明暗交错,桥塔却通体透白,桥塔给人的感觉就像发光的夜明玉条一样,斜拉锁就像夜明玉条发出的光一样剔透,且富有动感。
参考资料: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塔设计》彭晓彬陈杏枝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基于传统与现代的德国城市桥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泉州晋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郑宗仕张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