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复习实数的概念及运算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精品课件:实数及其运算

初中数学精品课件:实数及其运算
关的:π3,π-1 等;④规律型:1.3232232223…(每两 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2”)等有规律但不循环的无 限小数.
【典例 1】 (2019·宁波)请写出一个小于 4 的无理数: ______.
【答案】 π(答案不唯一)
【类题演练 1】 (2019·衢州)在12,0,1,-9 四个数中,
【典例 1】




π 2

2

22 7

0.3333333…

0

1.732

2.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 中,是无理数的


【错解】 2,272,2.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
【析错】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可以写成 分母不为 0 的分数形式,所以272是有理数,-π2是无理数. 【正解】 -π2, 2,2.1010010001…(每两个“1”之 间依次多一个“0”)
2.初中数学中常见的非负数有:①实数的绝对值:|a|≥0; ②实数的平方:a2≥0;③非负实数的算术平方根: a ≥0(a≥0).如果 a,b,c 都是实数,且满足 a2+|b|+ c =0,那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有 a=b=c=0.由非负 数的性质可以求出多个未知数的值.
易错点1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概念的混淆
数,则 ab= 1 .
(4)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 的绝对值.
a(a>0), |a|=0(a=0), 以上三条反之亦成立.
-a(a<0).
|a|是一个非负数,即|a|≥0.
(5)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就是把一个数表示成 a×10n(反数,则和为 0;若两数互为倒数,则积 为 1.反之亦成立.

实数的概念及运算中招复习

实数的概念及运算中招复习

2 5 2 2
0
2
求a2+4a的值.
1
1 1 例8:观察下列各式: 1 2 3 3 1 1 1 1 2 3 3 4 4 4 5 5
…请你将规律用含自然数n(n ≥ 1)
的式子表示出来________
1 1 n n 1 n2 n2
课堂检测
• 已知实数m、n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m>0 B.n<0 C.mn<0 D.m-n>0
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2 2 a 4 a 11 化简后为( ) A. 7 B.-7
独立 作业
中考专家对应习题 祝你成功!
知识点准备
•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 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 • 实数大小的比较、实数运算顺序 • 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幂 •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 幂的运算 • 锐角三角函数
课前热身
1、2003年6月1日9时,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 下闸蓄水,首批4台组率先发电,预计年内可发电 55 000 000 000度,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cos30 3 3 2010 1
0 2011
2 2
2
2
3 0 1 3 cos30 12 1 2 2 1
0
1
1 2
1
2 2 2 2cos60 2011 2
5.5×1010
2、将2000800保留四个有效数字是 2.001×106 , 用四舍五入法,把它精确到十万位的近似数用科学 6 2.0 × 10 记数法表示为 .

实数的概念和运算

实数的概念和运算

实数的概念和运算实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

实数运算指对实数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操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实数的概念入手,探讨实数的性质、分类以及基本运算规则。

一、实数的概念实数是一种可以用来表示尺寸、时间、温度、权重等具体物理量的数。

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个部分。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而无理数则无法表示为有理数的比值。

有理数是实数的一部分,它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整数是不带小数点的正负整数,分数是两个整数的比值,小数是无限位小数或者有限位小数。

有理数之间的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基本运算规则。

无理数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根号形式的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没有循环的小数,如圆周率π和自然对数的底数e。

根号形式的数是指无法表示为有理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等形式的数,如根号2和根号3等。

二、实数的分类实数可以分为有限实数和无限实数。

有限实数是指小数位数有限的实数,而无限实数则是指小数位数无限的实数。

在有限实数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有理数和有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而有限不循环小数则是指小数位数有限且不出现循环的小数,如0.25和0.333等。

在无限实数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无理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理数是指无法表示为有理数的比值的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不出现循环的小数,如π和e等。

三、实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实数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运算规则。

1. 加法:实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的存在。

即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满足以下规则:- 交换律:a + b = b + a-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零元素:a + 0 = a2. 减法:实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即对于任意实数a、b 和c,满足以下规则:- 减法定义:a - b = a + (-b)3. 乘法:实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单位元素的存在。

初二实数的概念及运算

初二实数的概念及运算

初二实数的概念及运算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集之一,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初二数学课程中,学生开始接触实数的概念和运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二实数的概念以及基本运算。

1. 实数的概念实数是一种用来表示具体数量的数。

它们可以是有理数或无理数的集合。

有理数是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可以有限或无限循环的小数。

无理数是无法表示为有理数的数,例如根号2和圆周率π等。

初二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实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正数是大于零的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零是不大于也不小于零的唯一数。

2. 实数的运算实数具有四种基本的运算,分别是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运算。

2.1 加法实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给定实数a、b和c,a + b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实数,记作c。

例如,2 + 3 = 5,-5 + 7 = 2。

2.2 减法实数的减法也是一种加法运算,可以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的形式。

给定实数a和b,a - b的结果可以表示为a + (-b)。

例如,5 - 3 = 5 + (-3) = 2。

2.3 乘法实数的乘法也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对于给定的实数a、b和c,a × b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实数,记作c。

例如,2 × 3 = 6,-5 × 7 = -35。

2.4 除法实数的除法也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形式。

给定实数a和b,a ÷ b的结果可以表示为a × (1/b)。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b不能为零,否则结果将无意义。

例如,6 ÷ 3 = 6 × (1/3) = 2,-15 ÷ (-5) = -15 × (1/(-5)) = 3。

3. 实数的性质实数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下面我们简要介绍其中几个。

3.1 闭合性实数的加法和乘法都满足闭合性。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 + b和a × b仍然是实数。

实数知识点总结概括初中

实数知识点总结概括初中

实数知识点总结概括初中一、实数的基本概念1. 实数的定义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的集合,记作R。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无理数是那些无法写成有理数形式的数,如π和√2等。

实数的概念是对数的一个总称,它是数学研究和运用的基础。

2. 实数的表示实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循环小数。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而无理数通常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3. 实数的分布实数可以用数轴表示,数轴上的点对应着实数。

实数在数轴上是连续的,任意两个实数之间都存在着无穷多个实数。

这种连续的性质是实数的重要特点之一。

二、实数的性质1. 实数的比较实数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可以用不等式表达实数的大小关系。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有a<b、a=b或a>b三种可能的关系。

2. 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绝对值是这个实数到原点的距离,记作|a|,其中a是实数。

绝对值有以下性质:(1)若a>0,则|a|=a;(2)若a<0,则|a|=-a;(3)|a|=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0。

3. 实数的有序性实数集合是有序的,即实数集合中的每个实数都可以和实数集合中的其他实数相比较大小。

这种有序性是实数与数学中其他集合的一个重要区别。

4. 实数的密度实数在数轴上是连续分布的,任意两个实数之间都存在着无穷多个实数。

这种性质体现了实数的密度,也是实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质之一。

三、实数的运算1. 实数的加法和减法实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运算,可以利用数轴对实数的加法和减法进行图形化表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运算。

2. 实数的乘法和除法实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对实数进行组合和分解的运算,可以用数轴对实数的乘法和除法进行图形化表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运算。

3. 实数的乘方和开方实数的乘方和开方是对实数进行多次相乘或多次开方的运算,可以用数轴对实数的乘方和开方进行图形化表示,以便更直观地理解实数的运算。

4. 实数的混合运算实数的混合运算是实数运算的综合应用,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多种运算的组合和应用。

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实数知识点总结一、实数的分类实数是由整数、分数、无理数和有理数四种数构成的。

整数是不含小数部分的正整数、负整数和0。

例如,-3、-2、-1、0、1、2、3等都是整数。

分数是由整数和非零整数构成的比值。

例如,1/2、3/4、-2/3等都是分数。

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通常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π、根号2、根号3等都是无理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是可以表示为整数比整数的分数的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例如-3、-2、-1、0、1、2、3、1/2、3/4等都是有理数。

二、实数的加法和减法实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运算方式。

对于整数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按照它们的正负号和大小进行相应的运算。

例如,对于同号的整数,其加法就是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并且结果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对于异号的整数,其加法就是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减,并且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对于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按照相同的公共分母进行运算。

三、实数的乘法和除法实数的乘法和除法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运算方式。

对于整数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我们可以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运算。

例如,对于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我们可以按照同号和异号的规则进行运算。

对于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我们可以把乘法转化为乘以倒数的形式进行运算。

四、实数的比较大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的数的大小。

对于实数的比较大小,我们可以按照它们的绝对值和符号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大小;比较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直接判断正数的大小。

对于分数的比较大小,我们可以将它们转化为相同的分母后再进行比较。

五、实数的混合运算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实数进行混合运算。

例如,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整数与一个分数的乘积,或者一个整数与一个无理数的和。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转化,然后再进行运算。

实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实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实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实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包括了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的运算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本文将介绍实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实数的运算法则。

一、实数的基本概念实数是用于表示现实世界中各种物质和现象的数,它包括了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

整数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例如-3、-2、-1、0、1、2、3等。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商的数,例如2/3、-4/5、1等。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商的数,例如π和√2等。

二、实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实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实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律。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以下等式成立:1. 交换律:a + b = b + a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零元律:a + 0 = a实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实数减去另一个实数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减法运算可以看作是加法运算的逆运算。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以下等式成立:a -b = a + (-b)三、实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实数的乘法是指将两个实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单位元律。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以下等式成立:1. 交换律:a × b = b × a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单位元律:a × 1 = a实数的除法是指将一个实数除以另一个非零实数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除法运算可以看作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

例如,对于任意实数a、b和c(其中b≠0),有以下等式成立:a ÷b = a × (1/b)四、实数的运算性质实数的运算满足分配律、零因子律和单位元律等性质。

1. 分配律: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以下等式成立:a × (b + c) = (a × b) + (a × c)a × (b - c) = (a × b) - (a × c)2. 零因子律:如果两个实数的乘积等于零,则其中至少一个实数为零。

中考数学实数的运算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实数的运算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实数的运算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实数的概念和特性。

2.复习实数的四则运算。

3.复习实数的混合运算。

4.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实数的概念和特性。

2.实数的四则运算。

3.实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实数的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方法】知识点讲解、示例分析、学生练习、解题讲评。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白板、教学投影仪。

【教学过程】Step 1 知识点讲解(8分钟)1.复习实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出实数的运算。

2.讲解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引导学生讨论混合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Step 2 示例分析(10分钟)1.以例子讲解实数的四则运算步骤和规则。

2.分析典型实例,引导学生找出解题的关键点。

Step 3 学生练习(20分钟)1.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鼓励学生与同桌合作,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Step 4 解题讲评(15分钟)1.教师选取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2.鼓励学生上台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3.全班讨论解题过程和答案的准确性。

Step 5 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1.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实数的四则运算解答。

2.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3.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Step 6 总结讲评(10分钟)1.教师总结实数的运算规则和解题技巧。

2.引导学生总结实数的四则运算步骤。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数学复习课,学生对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学生练习环节,部分学生的注意力稍有不集中,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更加精心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程效果,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游戏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实数的运算规律。

实数的概念及运算

实数的概念及运算
举例:例如,2+3=3+2,5*4=4*5,7-6=6-7,8/4=4/8。
证明:交换律可以通过定义和泛应用,是数学运算的基本规则之一。
结合律的定义:结合律是数学中 的基本运算规则之一,它规定了 几个数相加或相乘时,不论怎样 改变它们的排列顺序,结果都相 同。
结合律的应用:结合律在数学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实数、 复数、矩阵等数学领域中都有重 要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合律的证明:可以通过代数证 明来证明结合律的正确性。
结合律的意义:结合律是数学运 算中的基本规则之一,它对于数 学的发展和应用都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定义:a × (b + c) = a × b + a × c 举例:5 × (2 + 3) = 5 × 2 + 5 × 3 = 15 应用: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中广泛使用 注意:分配律不适用于除法运算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实 数 的 定 义 02 实 数 的 运 算 03 实 数 的 四 则 运 算 规 则 04 实 数 的 运 算 顺 序 05 实 数 在 生 活 中 的 应 用
无理数则无法表示为两个整 数之比,常见于无限不循环 小数,如圆周率π。
性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
运算方法:按照定义和性质进 行计算
注意事项:注意运算顺序和符 号
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每一部分称为除数 性质:除法有唯一确定的商,当且仅当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 运算规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运算律: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
定义:交换律是指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ab=ba, a-b=b-a,a/b=b/a。

认识实数及其运算——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认识实数及其运算——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认识实数及其运算——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023年的初中数学中,认识实数以及实数的运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实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实数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实数是指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简单来说,实数就是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不是整数)在内的所有数的集合。

其中,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例如:1/2、3/4、6/5等;而无理数则无法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例如:根号2、圆周率π等。

在实数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重要的概念:1. 实数轴实数轴是一个用于表示所有实数的直线,其中0点表示原点,向右表示正数,向左表示负数,实数轴上每个点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实数,例如2、-3.5等。

2. 数轴上的点在实数轴上,每个点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实数,例如2、-3.5等。

同时,还可以定义一个区间,表示区间内的所有点的范围。

例如,(2,5)表示大于2小于5的所有实数;[0,1]表示0到1之间的所有实数。

3. 绝对值绝对值是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用符号“| |”表示,例如,|2|表示2到原点的距离为2,|-3.5|表示-3.5到原点的距离为3.5。

二、实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中,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法则,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规则:1. 加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数相加,得出它们的和。

例如,2+3=5,-2+5=3等。

加法的规则如下:同号相加,绝对值相加后符号不变;异号相加,绝对值相减后取与被减数相同的符号。

例如,2+3=5,-2+5=3,-5+2=-3等。

2. 减法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出它们的差。

例如,3-2=1,-5-2=-7等。

减法的规则如下:a-b等价于a+(-b);同号相减,绝对值相减后取与被减数相同的符号;异号相减,绝对值相加后取与被减数相反的符号。

例如,3-2=1,-5-2=-7,2-5=-3等。

3. 乘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数相乘,得出它们的积。

数学实数知识点全面总结

数学实数知识点全面总结

数学实数知识点全面总结在数学的学习中,实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实数是指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它包括了所有的正数、负数、零,以及所有的分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实数可以用来描述各种物理量和现象,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实数的各种性质和特点。

一、实数的概念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是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例来表示的数,而无理数则是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数。

这两种数的集合构成了实数。

二、实数的表示实数可以用无数个十进制数来表示,比如π、√2等无理数,和分数形式的有理数都是实数。

实数还可以表示为小数、分数、整数等形式。

三、实数的运算1.实数的加法和减法实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一般的运算法则,即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两个实数相加或相减可以得到另一个实数。

2.实数的乘法和除法实数的乘法和除法也遵循一般的运算法则,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两个实数相乘或相除也可以得到另一个实数。

3.实数的幂运算和根号运算实数还可以进行幂运算和开方运算,比如a^b和√a。

幂运算是指以某个实数为底数,另一个实数为指数的运算,开方运算是指求某个实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等运算。

四、实数的性质1.实数的比较性实数可以相互比较大小,即可以进行大小关系的判断。

两个实数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大小的关系,比如大小、大小等于、小于等于等。

2.实数的分布性实数的分布性指的是其在数轴上的分布情况。

实数可以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点,可以根据大小关系来进行分布,例如大的实数在数轴上表示为较远的位置,小的实数在数轴上表示为较近的位置。

3.实数的密集性实数的密集性指的是实数在数轴上的密集程度。

实数在数轴上随意两个数之间总存在有理数和无理数,这表明实数是非常密集的。

4.实数的无限性实数是无限的,即实数的数量是无穷的。

无论多大或多小的实数,都可以找到一个比它更大或更小的实数。

五、实数的应用实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基础。

实数的概念与运算

实数的概念与运算

实数的概念与运算实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一、实数的概念实数是指包括正数、负数和零的全体数。

实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

它们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并且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实数可以用符号表示,如正数表示为“+”,负数表示为“-”,零表示为“0”。

例如,3、-2、1.5 都是实数。

二、实数的加法运算实数的加法运算是指将两个实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加法运算满足以下法则:1. 结合律:对于任意实数 a、b、c,有 (a+b)+c=a+(b+c)。

2. 交换律:对于任意实数 a、b,有 a+b=b+a。

3. 零元素:对于任意实数 a,有 a+0=a。

4. 相反数:对于任意实数 a,存在一个实数 -a,使得 a+(-a)=0。

例如,对于实数 2、3 和 4,我们有 2+3+4=9,符合以上的加法运算法则。

三、实数的减法运算实数的减法运算是指将一个实数减去另一个实数,得到它们的差。

减法运算满足以下法则:1. 减法的定义:对于任意实数 a 和 b,a-b 可以理解为 a+(-b)。

2. 减法的法则:对于任意实数 a、b、c,有 a-(b+c)=(a-b)-c。

例如,对于实数5 和3,我们有5-3=2,符合以上的减法运算法则。

四、实数的乘法运算实数的乘法运算是指将两个实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乘法运算满足以下法则:1. 结合律:对于任意实数 a、b、c,有 (a*b)*c=a*(b*c)。

2. 交换律:对于任意实数 a、b,有 a*b=b*a。

3. 单位元素:对于任意实数 a,有 a*1=a。

4. 零元素:对于任意实数 a,有 a*0=0。

例如,对于实数 2、3 和 4,我们有 2*3*4=24,符合以上的乘法运算法则。

五、实数的除法运算实数的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实数除以另一个实数,得到它们的商。

除法运算满足以下法则:1. 除法的定义:对于任意实数 a 和 b(b≠0), a/b 可以理解为a*(1/b)。

初三总复习第一讲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初三总复习第一讲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第一讲实数的有关概念与运算知识点:1.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2.有理数的运算种类、各种运算法那么、运算律、运算顺序、科学计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复习巩固有理数、无理数以与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2. 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比拟实数的大小;3. 会画数轴,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会利用数轴比拟大小;4. 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意义,理解乘方、幂的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运算法那么、运算律和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和简单的混合运算;5. 了解有理数的运算率和运算法那么在实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正确进展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6. 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会根据指定的正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用四舍五入法求有理数的近似值〔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也能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会按所要求的准确度运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展实数的近似运算。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无理数、实数、非负数、相反数、倒数、数的绝对值的概念;2.在中,以非负数a2、|a|、 a (a≥0)之和为零作为条件,解决有关问题;3.实数的运算和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计算法。

教学过程:1、实数的有关概念:考点1 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自然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2〕按正负分类:⎪⎪⎪⎪⎪⎩⎪⎪⎪⎪⎪⎨⎧⎪⎩⎪⎨⎧⎩⎨⎧⎪⎩⎪⎨⎧⎩⎨⎧负无理数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零正无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实数注意:1〕任何分数都是有理数,如22/7,-3/11等;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自然数; 3〕常见的几种无理数:①根号型:2,8等开不尽方的; ②构造型:如1.323223…; ③与π有关的,如π/3,π-1等。

实数的概念和运算

实数的概念和运算

实数的概念和运算实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实数的概念、实数的分类以及实数的基本运算。

一、实数的概念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集,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

有理数是可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而无理数则不能以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精确表示。

实数的表示形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十进制表示法,即小数形式。

实数可以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例如:- 有限小数:0.25、1.5、3.78- 无限循环小数:1.333...、2.71828...除了十进制表示法,实数还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例如:- 分数形式:1/2、3/4、5/7实数的性质包括可加性、可乘性等,使其成为数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二、实数的分类根据实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实数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1. 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

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并且结果仍为有理数。

整数是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集合,例如:-3、0、1、2。

整数之间的运算遵循基本的数学规则。

分数是两个整数的比值,例如:1/2、3/4、5/7。

分数之间的运算同样遵循基本的数学规则。

2. 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它们无法用分数或小数的形式精确表示。

常见的无理数有根号2、圆周率π等。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十进制表示不会出现周期性循环,例如根号2的十进制表示为1.41421356...,没有规律的循环。

三、实数的基本运算实数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运算。

1. 加法实数的加法运算是指将两个实数相加,求得它们的和。

加法运算遵循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如,将实数-2和实数3相加,得到:-2 + 3 = 12. 减法实数的减法运算是指将一个实数减去另一个实数,求得它们的差。

减法运算不满足交换律,但满足结合律。

例如,将实数5减去实数2,得到:5 - 2 = 33. 乘法实数的乘法运算是指将两个实数相乘,求得它们的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实数概念与运算
一、知识梳理
实数的概念
1、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概念。

(1)_____________叫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无理数;______________叫做实数。

(2)相反数:①定义:只有____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实数a 的相反数是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
②性质: 若a+b=0 则a 与b 互为______, 反之,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a+b= _______
(3)倒数:
①定义:1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②a 的倒数是________(a ≠0)
(4)绝对值:①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_______, 叫数a 的绝对值。


2、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1)平方根:一般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数叫a 的平方根,a 的平方根表示为_________.(a ≥0)
(2)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____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数a 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为_____(a ≥0)
(3)立方根:一般地,如果_________,这个数叫a 的立方根,数a 的立方根表示为______。

注意:负数_________平方根。

实数的运算
1、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
(1)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_____边第一个_____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一个数M 可表示为a ⨯10n 或a ⨯10-n
形式,其中1//10a ≤∠,n 为正整数,当/M/≥10时,可表示为__________形式,当/M/<1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形式。

2、实数的运算:
(1)运算顺序: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先算______,再算_______,在最后算_________;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2)零指数:0a =__________(a≠0),负指数:p a -=________(a≠0,p 是正整数)。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二、题型、技巧归纳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
1、5-的相反数是( )
A .5
B .5-
C .55-
D .55 2、如果
2()13⨯-=,则“”内应填的实数是( ) A . 32 B . 23 C .23- D .32
- 3、在实数π、、、sin30°,无理数的个数为( )
技巧归纳: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考点二: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4、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2x -和56x +,则这个数是 .
技巧归纳: 一个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相加等于0
考点三:实数的运算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m 的颗粒物.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3
B .×10-4
C .×10-5
D .×10-6
技巧归纳: 这类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方法是写成a×10-n(1≤|a|<10,n >0 )的形式,关键是确定-n.确定了n 的值,-n 的值就确定了,确定方法是:大于1的数,n 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小于1的数,n 的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
整数位数上的零).
6、计算:
技巧归纳:运算顺序: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随堂检测
1、下列各数中,比0小的数是( )
A .-
1 B .1 C .
2 D .π
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C.-1
D.—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一定是正数
B .20113
是有理数 C .22是有理数 D .平方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
4、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a=b
C 、a >b
D 、ab >0
5、定义新运算:对任意实数a 、b ,都有ab=a 2-b,例如,32=32
-2=7,那么21=_________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 A
2、 D
3、 B
4、 C
5、 3
第1讲:实数概念与运算
一、夯实基础
1、绝对值是6的数是________
2、|21
|-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

3、2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4、下列四个实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 .-2 C .1 D .2
5、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C. D.
二、能力提升
6、小明家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调高4℃后的温度为( )
A .4℃
B .9℃
C .-1℃
D .-9℃
7、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 ☆b =+,根据这个规则、计算2☆3的值是(
) A .65
B .
C .5
D .6
8、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课外拓展
9、实数a 、b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四、中考链接
10、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6,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A. 6或6-
B. 6
C. 6-
D. 3或3
-
11、如果a 与1互为相反数,则a 等于( ).
A .2
B .2-
C .1
D .1-
12、下列哪一选项的值介于与之间( )
A 、错误!
B 、错误!
C 、错误!
D 、错误!
13、― 2×6
3

14、在﹣2,2,2这三个实数中,最小的是
15、写出一个大于3且小于4的无理数。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6和-6
2、2
3、
4、A
5、C
二、能力提升
6、C
7、A
8、A
三、课外拓展
>
9、a b
四、中考链接
10、A
11、C
12、C
13、-2
14、﹣2
15、解:∵π≈…,∴3<π<4,故答案为:π(答案不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