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c7c9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8.png)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学设计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它轻薄易用,但你知道吗?纸还可以成为一种神奇的学习工具,尤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1. 纸飞机实验纸飞机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我们可以利用纸飞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比如,让学生们用不同形状的纸折纸飞机,并测试它们的飞行距离、飞行高度等。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学生们可以发现不同形状的纸飞机的飞行性能有何差异,从而理解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 纸板太阳能炉利用纸板和铝箔,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炉。
让学生们用纸板制作一个盖子,内部涂上铝箔,以便反射太阳光。
然后,把一些食物放在太阳能炉里面,将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当太阳光照射到纸板上时,铝箔会将光线反射到食物上,使其受热。
通过观察食物的温度变化,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太阳能的使用原理,并了解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
3. 纸板慧眼我们可以利用纸板制作一个简易的望远镜,让学生们感受观测远处物体的乐趣。
首先,学生们需要把纸板卷成筒状,确保两端对称。
然后,将一个凹透镜固定在一个端口上,以形成放大的效果。
最后,学生们可以用这个纸板慧眼观察远处的物体,并体会到光线的折射原理。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4. 纸张过滤实验纸张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我们可以用纸张进行简单的过滤实验。
首先,将水和一些杂质混合在一起,学生们需要用纸张进行过滤,以除去杂质。
让学生们观察实验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纸张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纸张的应用,还可以学习到纯净水的重要性。
5. 纸板电路利用纸板、铜线和电池,我们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模型,让学生们了解电流的流动。
首先,学生们需要在纸板上画出电路图,并将电池和灯泡用铜线连接起来。
然后,学生们可以轻按电池,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理解电路中的闭合回路和电流的概念。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神奇的纸》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神奇的纸》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85692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4.png)
生活中的纸——应用广泛
制作手工
环保包装
写字作画
pǔ tōng de zhǐ yǒu shén me tè diǎn wǒ men néng ràng tā yǒu gèng duō shén qí de běn lǐng ma
普通的纸有什么特点?我们能让它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吗?
比一比,画一画 纸 形状
àn yi àn
1 按一按。
fàng yi fàng
2 放一放。
mō yi mō
3 摸一摸。
注意安全 小心烫伤
dié yi dié
bǐ yi bǐ
kàn kàn zhǐ fā shēng le nǎ xiē shén qí de biàn huà
叠一叠,比一比,看看纸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写生字词。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
1.瓦楞状的纸比普通纸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 ) 2.纸箱抗压的主要原因是它很厚。( × ) 3.折叠是对纸进行改造的唯一方法。( × )
1.纸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纸经过 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性能改变或优化后的纸,可以用来制作符 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 教科版 二年级 上册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课件1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25a433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6.png)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纸的学问》中的第1课《神奇的纸》。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纸的基本结构和制作过程,探索纸张的承重能力和透气性,认识不同类型的纸张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纸的基本结构和制作过程,了解纸张的承重能力和透气性,认识不同类型的纸张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纸张的性质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纸的基本结构、制作过程以及纸张的承重能力和透气性。
教学难点:纸张承重能力和透气性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纸张样品、实验器材(剪刀、尺子、胶带、钩码等)。
学具:纸张、剪刀、尺子、胶带、钩码、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纸张制品,引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为什么纸这么神奇?它有哪些特殊之处?”2. 教学新课:(1)介绍纸的基本结构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工艺。
(2)演示纸张承重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实验结果。
(3)进行纸张透气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类型纸张的透气性。
3. 例题讲解:(1)讲解纸张承重实验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
(2)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了解纸张承重能力的差异。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设计一个纸张制品,并分析其优缺点。
(2)讨论如何提高纸张的承重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基本结构2. 纸的制作过程3. 纸张承重实验4. 纸张透气性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研究不同类型的纸张,比较它们的承重能力和透气性。
作业要求:(1)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纸张进行实验。
(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绘制表格。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答案:(1)实验表格:纸张类型承重能力(克)透气性(秒)AB(2)结论:根据实验数据,比较两种纸张的承重能力和透气性,得出结论。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2017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2017](https://img.taocdn.com/s3/m/c1ffee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f.png)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案)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2017标题:利用纸的特性探索科学世界——《神奇的纸》教案引言:《神奇的纸》是《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2017中的一篇小学科学教案,通过介绍纸的特性,帮助学生探索纸的功能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讲解教案的实施步骤和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纸的生产与应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教案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纸的基本材料和制作过程;- 了解纸的特性和功能。
2.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纸的珍惜与利用的意识;- 引导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纸张。
二、教学步骤:1. 导入(约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神奇的纸》,可通过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知道纸都有哪些用途?你们了解纸是怎么制作的吗?2. 导入活动(约10分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以激发他们对纸的特性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手持不同类型的纸,比较它们的颜色、厚度、光滑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寻找纸的共同特点。
3. 学习部分(约20分钟):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纸的制作材料和过程。
让学生了解纸是由木质纤维经过浆破、筛选、搅拌、压制、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
4. 实验活动(约30分钟):设计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并探索纸的特性和功能。
例如,通过将纸张沾水后挥舞,观察纸张变化的速度;通过点燃不同类型的纸,观察其燃烧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纸在水、火等外部环境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约15分钟):总结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纸有哪些常见的用途?为什么使用纸会加剧环境问题?如何节约使用纸张?鼓励学生展开相关拓展调查,了解纸张的其他应用、可能的替代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学习纸的制作过程和材料组成;- 实验探索纸的特性和功能。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0c33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5.png)
下节课我们要学习《椅子不简单》,请同学们做好学习准备:需要同学们找到家中2种不同的椅子,准备好纸笔。
---------------------学习小技巧
---------------
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小学生想要成绩特别的突出学习计划还是不能少的。
有的人会有疑问,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为什么还要制定学习计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1、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
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
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
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
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2、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3、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
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
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
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
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神奇的纸》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神奇的纸》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f284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d.png)
2.从侧面观察瓦楞状纸,把形状画下来吧!
3.你在哪里见过瓦楞形状?
4.主题:探究瓦楞状纸的本领。
1.同学有什么方法验证瓦楞状纸的本领?
2.你预测会发生什么?
3.错误示范,缩减桥墩间距离,让学生找漏洞,完善操作要求。
4.平板推送任务单。
5.谁来分享你的发现?
6.按一按两种纸,你也会发现不同。
神奇的纸 教学设计
年级:二年级上册 科目:科学 设计者:
课题
2.4 神奇的纸
学时
1课时
课时
目标
学生将知道(K):
学生能够说出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变化。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学生将理解(U):
学生能够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学生将能做(D):
2.完成平板记录表,比较瓦楞纸和普通纸的区别。
(1)
(2)
(3)
课后
反思
4.学生操作,用放一放的方法研究瓦楞状纸的承重能力,完成平板任务单。
5.学生反馈实验现象。
6.小结:瓦楞状纸能够承受重物。
(三)挑战二:按一按
1.学生预测有可能会出现的现象。
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认真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内。
7.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有什么方法可以摸着不烫吗?
8.提醒:不要打翻水杯,小心热水烫手
9.瓦楞状纸能够隔热,你有什么联想吗?
1.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
2.现在你能说一说为什么纸箱、纸杯和杯套要用瓦楞形状了吗?
3.平板推送练习题。
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改造纸的方法吗?其他材料也会改造吗?
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049b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8.png)
小学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神奇的纸》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四课时。
通过第3课的学习,学生体验了制作物品的材料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优化的过程。
纸的出现,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更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纸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科技发展的历史。
在本课中,学生将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
本课中,安排了对纸的简单改造活动。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纸折叠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将发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他们还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以改变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纸非常熟悉,并有着纸各种使用情境的经历(如书写、折纸等)。
但是对于纸的认识较为单一,很少会对纸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
在动手能力方面,“叠一叠”这个环节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以录制微视频的形式指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纸。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纸的不同操作观察,知道纸的不同特征,并初步了解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科学思维:通过对纸的不同观察,发展思维的分析、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态度责任: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在活动中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套、防腐木(有条件)学生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普通白纸1.出示白纸。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8c4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8.png)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神奇的纸》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2)了解纸是如何制作的;(3)掌握纸的分类;(4)学会使用纸进行手工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和实物引导学生学习;(2)通过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环保问题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物资、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发散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2.了解纸是如何制作的;3.掌握纸的分类;4.学会使用纸进行手工制作。
三、教学难点1.纸的制作过程;2.纸的分类。
四、教学准备1.教材及教具:小学科学教材、照片或幻灯片、纸张样品、手工制作工具等;2.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整齐,桌椅摆放合理;3.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导入新课:你们平时都使用纸做了哪些事情?纸有哪些用途?2.引出新课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神奇的纸》。
Step 2 学习纸的特性和用途1.展示一些纸张样品,让学生观察,了解纸的特性(颜色、质地、柔韧性等)。
2.让学生思考纸的用途,进行讨论和分享。
Step 3 了解纸的制作过程1.多媒体展示纸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观看并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纸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制作纸的过程又是怎样的?Step 4 掌握纸的分类1.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如普通纸、手工纸、艺术纸等。
让学生观看并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纸吗?它们有什么用途?Step 5 学习使用纸进行手工制作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纸进行手工制作。
如折纸飞机、纸风车、纸盒等。
2.指导学生制作,让他们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并互相欣赏。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dc48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d.png)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精品文档★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改造、加工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学生活动手册等。
2016★精品文档★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防腐木、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教师用提早准备好的杯子,现场倒入热水,让学生观察倒水前后的变化。
学生发现杯子有黑色变成有图案的杯子了,学生比惊讶,并充满兴趣。
师:同砚们,谁知道这个杯子为什么有这样神奇的功能呢?生思考回答,教师可引导师:是的,原本它就是个普通的杯子,但是我们通过人工改造,在他的表面上涂上特殊的材料,他就具有不一样的性质了。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改造一种我们十分熟悉的材料,看看改造后它能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改造纸。
板书:神奇的纸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的演示,让学生对改造材料能改变材料的性质有一点认识并引发学生对材料改造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一)尝试探究1.观察,交流纸的特点和用途。
2016★精品文档★师:纸在我们研究、生活中具有多种。
这是一张非常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生:很薄、白色、轻等。
师:那么它有什么用途呢?生:写字、画画、折纸、手工……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引领思考对纸的认识,为后续的探究研究做好铺垫。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da8e9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3.png)
大班科学《神奇的纸》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同行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解说的大班科学活动课程是《神奇的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重难点解析、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以及活动总结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说教材】《神奇的纸》选自大班科学教育内容,通过探究生活中常见的纸张,引导幼儿发现其特性和用途,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说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纸的种类、制作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他们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说重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认识并理解不同类型的纸张特点及用途;难点在于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知纸的可塑性和多功能性,并能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发现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操作法、问题导向法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纸的魅力。
幼儿则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说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类型的纸(如宣纸、卡纸、牛皮纸等)、剪刀、胶水、彩笔等。
2. 环境创设:创设“纸的世界”主题环境,展示各类纸制品,引发幼儿兴趣。
【说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以故事或实物引入,引发幼儿对纸的兴趣。
2. 探究环节:引导幼儿观察、触摸不同材质的纸,比较其特性;并通过折叠、剪裁、绘画等活动,感受纸的多样可能性。
3. 实践环节:鼓励幼儿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纸艺作品,体验纸的神奇之处。
4. 总结分享: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创作成果,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延伸】课后,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更多关于纸的实例,比如旧报纸的再利用、环保再生纸等,进一步深化对纸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活动总结】本次《神奇的纸》活动,不仅让幼儿深入了解了纸的特性与用途,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3b0da7d0d233d4b14e69da.png)
神奇的纸熊星光教学目标: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纸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学生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比感受普通纸和瓦楞状纸的差异。
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普通纸和瓦楞状纸的特征。
教学准备:普通A4纸、回形针、螺母、订书机、纸杯、热水、长方体盒、学生活动手册、纸箱块、瓦楞纸杯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师:今天我们研究的对象是我们非常亲密的朋友,每天都会与它见面,它就是(生齐说)纸。
师:我们可以用这张做些什么?生:……师:这张纸不仅可以……它还有许多神奇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张——(生读课题)神奇的纸。
1.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A4纸,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这张纸看起来...摸起来...掂起来怎么样,谁来试试?(PPT呈现学生发言导语):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和总结,看来孩子们对于之前学习的观察方法都掌握的很扎实,会用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等科学的观察方法找出纸的特点,值得表扬,掌声送给自己吧。
二、探究1.对比普通纸的特性,初步感受瓦楞状纸的特点。
师:同学们,看这个人的表情,这是一个什么表情?他发现什么了?生:……师:你们大胆的猜想非常符合科学家的质疑精神,其实,他发现了……(纸当啤酒瓶盖视频)师:小小的一张纸,只要我们稍加改变,就拥有神奇的用处。
接下来,我要做个小实验。
(教师示范实验)师:这个实验表明普通的A4纸只能支撑轻的的物体(板书:普通纸能支撑轻物)师: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它能支撑住订书机的重量?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有谁发现了?生:……师:是的,书上建议我们将纸折叠成这个形状,同学们仔细观察,特别像屋顶上的瓦片(ppt),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瓦楞状纸(板书)。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普通纸和瓦楞状纸从侧面看有什么不同,请你比划一下?生1:普通纸从侧面看是一条线,是这样的(用手比划)师:好的,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生1:瓦楞状纸侧面像波浪一样,是这样的(用手比划)师:我也记录下来(板书:w)提醒学生完成活动手册14页师:现在,我们知道瓦楞状纸长什么样了,你能折出来吗?2.实验任务——探究瓦楞状纸的弹性、承重性、隔热性师:我们通过折叠的方式,改造出了瓦楞状纸,那么,它到底能不能承受更大的重力,为什么能比普通的纸承受更大的重力,这些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研究。
第4课 《神奇的纸》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4课 《神奇的纸》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5420dd231b765ce050814fb.png)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点】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观察和描述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建立材料特点与其功能用途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防腐木、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基于观察,交流纸的特点。
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多种。
这是一张非常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预设:白色、很薄、轻等。
2.基于纸的特点,交流纸的用途。
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预设:写字、画画、折纸、手工……3.基于现有特点,引发对纸的畅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呢?二、探索(一)明确改造纸的方法1.交流改造纸的方法。
请同学们大胆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张白纸?预设:折叠、染色、刷油……2.明确改造纸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看看改造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二)探究改变形状后纸的新功能1.折纸。
(1)教师示范折叠方法(或播放微视频),明确注意事项。
(2)学生折纸。
2.观察中发现纸的新特点。
(1)(教师拿着折好的纸)请仔细看一看(教师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预设:学生回答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或纸的宽度发生了变化。
(2)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
神奇的纸教案
![神奇的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a6cb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8.png)
神奇的纸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活动方案、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activit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神奇的纸教案神奇的纸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 二年级上册 2.4神奇的纸 教案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 二年级上册 2.4神奇的纸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eae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f.png)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2.4神奇的纸教案神奇的纸一、文本解读:本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
通过前面的学习,体验了制作物品的材料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优化的过程,在本课,学生将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
可以通过添加有趣的情境,对活动内容进行整合,借助任务挑战形式,驱动孩子更好地加工改造材料,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注意力范围狭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会长一些。
纸是学生们非常熟悉喜欢的一种材料,学生用纸画画折折,对纸的基本用途有一定了解,但从未研究过纸的特点和本领,并且几乎不知道通过改造加工纸能有神奇的本领。
此外,虽然有前几节课的探究活动的铺垫,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仍处在发展中的,需要一定的指导。
前概念调查:带着一张普通的A4纸,对将要执教的二(1)班27个孩子进行了一对一访谈调查。
关于纸有什么功能,有6个孩子说纸可以做成杯子、盒子、袋子等日常用品,有8个孩子说纸可以用来做手工等艺术品,有13个孩子说纸可以用来做书、印刷、写画等学习用品,说明孩子折折做做比较喜欢,学生对纸功能不会停留在写写画画上,纸做日常杯子盒子等有所了解。
并且了解到有15个孩子想到涂油可以增加纸的防水性,有2个孩子说用涂其他,有10个孩子说不知道。
调查为本课探究纸简单加工有其他功能做好铺垫,有了这些调查后,因此本人设计了这堂课。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纸经过加工改造后性能会发生改变。
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学探究:能对普通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和描述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纸这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改变它的性能,从而增加它的功能。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4《神奇的纸》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4《神奇的纸》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ac564e964bcf84b8d57b3d.png)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一猜”游戏
教师出示黑色盒子(前面摆着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塑料碗和塑料勺、木碗和木勺),提问:老师这个黑盒子内放着其中一种餐具,你们猜一猜,是哪一种?
学生猜测(教师只回答“是”或“不是”)。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描述餐具材料的特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便顺势展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一、聚焦
1.这几种碗你们在哪里见过?
2.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的?
3.这些材料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能说出在厨房、餐桌、超市等地方见过这些碗,能说出碗的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部分特征,能把外观、手感等作为判断是哪种材料的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领学生认识到碗作为我们周围常见的餐具可由多种材料做成,同时,通过追问引领学生关注并思考平时没有在意的不同材料的碗各具有什么特点,最终实现了聚焦的目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普通的纸、三个木块、热水、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桌椅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7min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神奇的纸》。
2.前几天王老师买了几件新的家具,看!它们是什么做的?有誰愿意上来坐一坐?坐着感觉怎么样?奇怪了,纸做的凳子怎么那么牢固呢?
3.拿出纸箱和纸杯,倒水。还有什么东西是纸做的?你又有什么想问的吗?(纸做的杯子拿在手中却不烫手,纸箱放了苹果却没有被压坏。)
第4课 《神奇的纸》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神奇的纸》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8245d5d21711cc7931b716fb.png)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
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通过折和对比观察发现普通纸和瓦楞纸的不同,引出本课的探究活动。
第二部分——探究一:纸的承重能力。
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造后性能发生变化,得出瓦楞纸比普通纸的承重能力强。
第三部分——探究二:纸的隔热能力。
通过对比实验得出接触面小隔热效果就好,瓦楞纸的隔热能力比普通纸强。
第四部分——拓展,多方法的改造纸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其他材料的思考。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对于纸已非常熟悉,但却很少有学生对纸进行过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即对纸的认识较为单一。
在动手能力方面,与一年级相比已有明显进步,但在折纸方面还略显不足,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观看微视频后才能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状纸。
基于低学段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的原因,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且步步引导提升小组探究活动的效果。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报纸、温变卡纸、热水、杯子等。
教师准备:杯套、瓦楞纸、荧光纸教学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基于观察,交流纸的特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af06f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8.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大胆进行猜想并记录,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准备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我今天带来一张长方形纸条,谁会把它变成一个圈?(个别幼儿直接把纸条两端对接,做成普通纸圈)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吗?今天我也用纸条变了一个圈,小朋友看一下它与小朋友变的圈有什么不同?幼儿讲述后教师,一个拧过一个没拧过。
我们把这个圈称为一号圈,另一个圈称为二号圈。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认识莫比乌斯圈,了解它的特征。
现在我请小朋友在一号圈和二号圈上来画线,你会有什么发现呢??在画的时候要从接缝这里开始,最后再回到这里。
幼儿操作后个别回答,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讲述后教师:其实这个纸圈,(教案:)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莫比乌斯圈,是很久以前一个叫莫比乌斯的人发现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一。
现在莫比乌斯圈要来和小朋友变魔术了,那如果我沿着刚才小朋友画的线把它剪开,然后卡擦卡擦剪到头,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想,教师记录)你想来亲自动手试一下吗?提操作要求:使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剪到手指。
如果剪好了可以高高举起来,让我们一一下。
幼儿操作后讲述,你剪好的结果和刚才猜的一样吗?:原来莫比乌斯圈往中间剪开后,变成了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圈。
四、第三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二。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c88ab3f9b6648d7c1c746b1.png)
第二单元材料第4课时神奇的纸【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普通的纸、字典、尺子、重物、杯子、热水、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纸1.师: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很多种类。
(板书:纸)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它具有什么特点呢?预设:浸水变湿会破、折了会有痕迹、蓬松…2.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呢?预设:画画、折纸……3.师:小明同学要去超市买些饮料,为了环保,他用普通的纸做了个纸袋子,打算用它来装饮料。
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预设:不行,饮料很重会破、瓶盖掉了会湿。
(板书:薄、易湿、……)4.师:哎呀,这普通的纸这么不行,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变成神奇的纸(板书:神奇的),让它能支撑重物、不容易破呢?预设:在上面贴透明胶、叠很多张纸上去。
变厚。
师:在没有其他材料的情况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二、探索:加工改造纸(一)改变纸的形状1.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他说的方法了吗,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试试。
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领一张纸,当做纸袋的底,用自己的方法改造这张纸,并测试它能不能承受饮料的重量。
测试的方法是这样的: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视频。
(播放视频:取两本字典放在桌上,相隔15cm的距离,将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将饮料放在纸的中间,观察纸能否支撑得住物体。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案)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08f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8.png)
小学科学24《神奇的纸》(教案)引言:本教案是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第24课《神奇的纸》编写的教学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纸的来源、制作和用途,并探索纸的一些神奇特性。
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学生将深入理解纸的神奇之处。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纸的来源、制作和原材料;2. 探索纸的特性和用途;3. 学习用纸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了解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纸的一些特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纸张、剪刀、粘胶带、颜色笔等;2. 备好PPT或展示物品,用于介绍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四、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a. 开启课堂,与学生互动,引起学生对纸的注意;b. 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张,询问学生对纸的认识和了解。
2. 探究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20分钟):a. 通过PPT或展示物品,向学生简要介绍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b. 向学生展示纸浆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纸是由纤维素经加工而成;c. 提问学生,纸张的原材料是什么?纸制作时需要哪些步骤?3. 观察纸的特性(20分钟):a. 向学生展示各种纸张,包括白纸、彩色纸、报纸等;b. 引导学生观察纸的质地、颜色、厚度等特性;c. 学生讨论纸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4. 制作手工作品(30分钟):a. 教师向学生演示纸的折叠和剪切技巧;b.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纸张、剪刀和粘胶带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c.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a.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所获得的知识;b. 展示一些纸张的创意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纸的神奇之处。
五、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不同种类的纸张,并写一份观察报告,包括纸的用途、特性和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和观察,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纸的来源、制作和特性。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的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的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5a549204a1b0717ed5dd27.png)
聚 焦 纸 有什么特征 ?
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
寻找三个朋友的本领!
保温杯垫
普通的纸 写字、画画
卫生纸 吸水
瓦楞纸板
瓦楞纸板的本领
能变形——折起来 有凹槽——承重
坚硬——装东西
保温杯垫
聚焦 普通的白纸拥有瓦楞纸板的本领吗?
我们能让纸有更多 神奇的本领吗?
聚焦
各种各样的纸
去污纸:当衣物被 弄脏,一时来不及 清洗时,可以按衣 服脏的面积贴上相 应的去污纸,一会 儿就可去掉脏痕, 用起来十分方便。
各种各样的纸
防感冒纸:这种纸为三层,中间一层带柠 檬酸和苹果酸,约6cm大小的这种纸,在不 到1分钟内即可杀死上千个引起感冒的病毒。
各种各样的纸
石头纸:玄武岩 用两千多摄氏度的高 温溶解,制成了石头 纸。这种纸不怕水, 不怕火,可折叠,还 耐磨,被尊为现代 “最佳纸张”。
各种各样的纸
发光纸:它能在漆黑的夜晚发出亮 光。使用这种纸,即使没有灯光, 也能清楚地看见纸上的文字或未图达画标。垫
在一张纸 上刷食用 油,做成 一张油纸。
拓展
拓 展 再分别往普通纸和油纸上滴水
作业
感谢在座各位的聆听
教科版二上科学
要使纸具有更神奇的本领, 有什么办法呢?
探 索 加工、改造一张纸
保温杯垫
本 领会发 生变化 吗?
探索
瓦楞状纸
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纸, 折叠出来的纸保叫温做杯瓦垫 楞纸。
探 索 瓦楞纸有什么新功能?
按
将白纸与瓦楞纸
一分别Leabharlann 放在桌面上,用按手轻轻按一按,认真体
验手的感觉。
放 一 放
探 索 瓦楞纸有什么新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
小学科学《神奇的纸》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改造、加工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刷子、食用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瓦楞纸箱、瓦楞纸杯、瓦楞纸杯套、防腐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教师用提前准备好的杯子,现场倒入热水,让学生观察倒水前后的变化。
学生发现杯子有黑色变成有图案的杯子了,学生比惊讶,并充满兴趣。
师:同学们,谁知道这个杯子为什么有这样神奇的功能呢?
生思考回答,教师可引导
师:是的,原本它就是个普通的杯子,但是我们通过人工改造,在他的表面上涂上特殊的材料,他就具有不一样的性质了。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改造一种我们十分熟悉的材料,看看改造后它能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改造纸。
板书:神奇的纸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的演示,让学生对改造材料能改变材料的性质有一点认识并引发学生对材料改造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一)实验探究
1.观察,交流纸的特点和用途。
师: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多种。
这是一张非常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
生:很薄、白色、轻等。
师:那么它有什么用途呢?
生:写字、画画、折纸、手工……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引领思考对纸的认识,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2.明确改造纸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那些方法来改造纸让他具有更神奇的功能呢?请同学们大胆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张白纸?
生:折叠、染色、刷油……
师: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看看改造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
设计意图:对纸改造的案例对于学生来讲其实并不
陌生,比如包汉堡包的纸,套在豆浆杯外的纸套,快递包装箱等。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回顾思考如何改造一张纸使它具有新的功能,使学生开始关注纸的特点。
此过程在提升学生参与广度的同时又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入。
3探究折叠后(改变形状)纸的新功能
师:同学们,现在在大家的手边有两张白纸,我们取一张用来改造,另一张用来一会对比改造的效果,现在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并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折叠纸的方法。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生:观看视频,跟老师一起折纸
(教师走下讲台巡视,有折叠错的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便于实验操作的瓦楞状纸,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师:(教师拿着折好的纸)请仔细看一看(教师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学生回答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或纸的宽度发生了变化。
师: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不同的
方式描述瓦楞状纸的特点,丰富学生对瓦楞状纸形状的
认识,同时又为后面活动中仔细观察、详细描述做示范。
师:瓦楞状纸都具有哪些全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领呢?让我们通过动手做实验去寻找它的新功能。
(1)任务介绍。
按一按:师:请同学们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
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认真体验
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内。
(教师要明确活动手册的使用方法,并明确活动手册上填写的词语
选项,让学生有可用的词语进行描述。
)
放一放:师:取两本字典(或厚一些的书或其他等高的物品)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可以选择身边轻重不同的物体,如回形针、橡皮)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
测完白纸后,再
用同样的方法去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少重量。
(教师描述同时做示范动作,但是并不在纸上放重物,强调两次对比时垫起来的书的距离不能改变)学生实验,教师走下讲台进行观察指导。
师:好,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探究,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呢?
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摸一摸: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为大家做一个实验,到一杯热水,下面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感受一下,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并对比有什么区别。
生:用手触摸并感受温度的不同,用语言描述如何填写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由于热水分组领取浪费时间,且学生容易不要打翻水杯,小心热水烫手,所以改为演示实验。
师:通过同学们的实验,相信大家多余改造后的纸的性能有了更多的了解,水来帮助老师总结一下呢?
生:自主发言。
(二)瓦楞状纸的应用
观察纸箱中的瓦楞状纸。
白纸通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与折叠前有了很多新的功能。
在生活中,老师发现瓦楞状纸有很多的应用之
处。
(下发小纸箱)请仔细看这个纸箱,你能找到里面的瓦楞状纸吗?
学生观察并上台展示自己的发现。
引领学生思考:用瓦楞状纸做纸箱有什么优点?
生:预测(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
)
师:在生活中,人们还将瓦楞状纸的特点应用在杯垫、杯套制作中(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寻找物品中的瓦楞状纸,分析物品运用了瓦楞状纸的什么特性,描述这个特征会使物品具有什么优点,从而使学生从全新角度认识到材料特点决定材料用途。
四、拓展
今天,我们将纸改变了形状,发现纸产生了这么多新的功能。
试想一下,若我们在纸的表面刷上一层油做成油纸,然后分别在普通纸、油纸上不断滴水,又会有哪些新的情况(图文介绍)?请同学们课后做一做,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拓展性科学实践任务,将科学实践引向课外。
这样将巩固学生的探究方法、丰富学生对纸这一材料的认识以及探索新材料的兴趣。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