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我国寿险营销方式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08金融一班
李想
2012年3月23日
(一)选题依据
1.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寿险营销方式的创新
2.研究领域:寿险营销领域
在前人关于中国保险公司关于寿险营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填补了寿险营销创新模式研究空白,对寿险营销以及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具有促进了中国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等意义。
本文从中国寿险公司面临的新情况,提出现在寿险的营销模式需要创新,并提出了,媒体营销,电话营销、方案营销等几种创新的营销模式,可供寿险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关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国内外学者目前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几种观点,学者窦元(2008年)认为我国寿险营销已经逐步形成以固定营业点为主题的经营体制,像银行业那样建立固定的营业网点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方便,同时带来信心和可靠,建立人们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树立保险业行业信誉,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多设立固定的,有一定档次的经营场所无疑是重要措施,这不仅要求要有方便的,固定的业务网点,还要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学者王鑫(2010年)认为我国寿险营销正在逐步建立以正式员工为主的保险工作团队,建立以正式员工为主的保险营销团队,不仅是稳定保险队伍的需要,也是保险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建立以固定员工为主的员工队伍,一是从原有临聘保险工作人员中择优选择,充实到正式员工队伍。
原临聘保险员工中有不少杰出人才,他们中许多人不但能力很强,而且已经形成广泛的业务关系,成为寿险营销的中坚力量,发现并留住人才是保险业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是提高从事保险工作的门槛,择优选择新员工,新招用员工不仅要有学历要求,而且要通过专业培训考试。
学者牛晓黎(2010年)认为我国寿险营销逐步树立良好的保险形象,首先通过保险行业的正面宣传;其次要按合同及时的赔付,尽一切方便客户;最后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
关于本问题,先前学者主要在传统的“粗放型”以“佣金制”为代表的个人代理营销体制方面做了研究,目前研究的发展趋势转向对传统模式以外积极探寻并尝试新的营销体制,尽快建立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节约型、高效化、多元化、的“集约型”的营销渠道,开拓培育更加广阔的展业空间,创造良好的营销生态环境。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国保险市场与国际接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接的结果必然使国内市场国际化。
寿险营销创新是个人寿险代理人适应寿险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意在研究寿险营销创新的内容包括营销观念创新;营销市场创新;营销方式创新;营销服务创新;营销培训创新;营销管理创新。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写作大纲):
1.我国寿险营销发展现状
1.1我国寿险营销发展现状
1.2我国现存寿险营销方式的不足
2.我国寿险营销方式的创新
2.1营销观念创新
2.2营销市场创新
2.3营销方式创新
2.4营销服务创新
2.5营销培训创新
2.6营销管理创新
3.总结
3.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撰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论文。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案例分析
2.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1)毕业实习(第1周-第3周,共3周):2月27日-3月16日
(2)毕业论文开题(第4周,共1周):3月19日-3月23日
(3)论文初稿(第5周-第9周,共5周):3月26日-4月27日
(4)论文二稿(第10周-第13周,共4周):4月30日-5月25日
(5)论文定稿(第14周-第15周,共2周):5月28日-6月8日
(6)论文答辩(第16周,共1周):6月11日-6月15日
(四)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
[1]李妍,徐静珍.中国保险营销创新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25(2):56-58.
[2]刘保民.尝试保险营销创新[J].中国保险报,2011,7(9):2-3.
[3]何琳.寿险营销渠道发展与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9年第四期.
[4]周石保.我国寿险企业营销策略创新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0年第八期.
[5]徐昆.保险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3-115.
[6]薛梅.寿险营销新思维[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7-92.
[7]汪忠杰.寿险营销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第七期.
[8]董伟华.寿险营销与营销制度创新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第十期.
[9]特瑞斯·普特切特,琼·斯密特.风险管理与保险[M].美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5-137
[10]所罗门·许布纳,小肯尼斯·布莱克,伯纳德·韦布.财产和责任保险[M].美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9-193。